鉴赏诗歌语言之句子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方略
(一)赏析角度
1、从句子的内容、情感出发,是赏析句子 的前提。 2、从语言的特点出发,若有精妙的动词、 形容词等,应作“炼字”赏析。赏析效果即 可。 3、从表达技巧出发(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结构手法)。
解题方略
4、从句子位置出发。 首句:开篇点题,统领全诗,奠定基调等。 中间句:转折文意,承上启下。 尾句: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照应开头等。
明意细审巧辨析 ——诗歌鉴赏之炼句
学习目标:
懂得诗歌鉴赏赏析语句的切入 角度,掌握该类型题的答题方法。
考点阐释
赏析之要,赏句为妙。赏句是一种 层次比较高的鉴赏。它是一种综合运用 诗歌鉴赏知识的题型,几乎涵盖了诗歌 鉴赏的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等所有的知识点,答题的自由度较 大,难度也较大。
常见设问
(2018课标全国I)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 要分析。 (2017课标全国I)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 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2016课标全国II)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 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015课标全国II)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 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 析。
【参考答案】 ①这两句描写山景,意境阔大而又趣味盎然。 ②上句动中有静,万条谷壑泉水淙淙,奏出天 籁之音;下句静中有动,山峰肃立,静静聆听山 鸣谷应。 ③“立斜阳”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晚山的可爱。
勤于积累,勤于思考,
我必辉煌!
②为全诗奠定悲凉的情感基调,增添对远 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奠定情感 基调——作用)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行
[北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作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因仗义执言而被贬 为商州团练副使时。 结合全诗,赏析“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这两 句的妙处。(5分)
【答案】下笔写字的声音,像蚕食 桑叶声,(步骤一)用春蚕食叶描 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 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 的庄严寂静;(步骤二:手法分析 + 作用)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 之情。(步骤三:感情)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时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 轼牵连,累遭贬谪。 【问题】“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 瘦”有何精神内涵?(6分)
巩固练习
1、(2018课标全国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 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 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含 义)表达了诗人虽然感叹不遇于时,但 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2012 年全国新课标卷)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 用?(5分)
【参考答案】①首句起兴(手法),以红 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 的悲凉气氛。(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参考答案】 高峻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 (步骤一) 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 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 “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 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 态相结合的画面。(步骤二)“清瘦”表现了作者 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步骤三)
(二)答题的一般模式
描绘诗句内容,理解诗句含义+表达技 巧、语言、结构等特点+表达效果(情感)
【注】亦有前两项颠倒的答题情况,应视具 体问法而定。
高考速递
【2017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 面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问题】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 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