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654cc910a6f524cdbf8565.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类型:电气自动化专业核心课课程代码:0722006 授课对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分:3.0 先修课:电路、电子技术学时:50 后续课:交流调速系统制定人:杨立波制定时间:2010年10月10日二、课程性质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它是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三个学科交叉而成的,已成为现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培养本专业人才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设计计算方法及实验技能;熟悉各种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及技术经济指标。
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总体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具体目标:1、单相、三相可控整流技术的工程应用2、降压斩波变换技术的工程应用3、升压斩波变换技术的工程应用4、交流调压或交流调功技术的工程应用5、变频技术的工程应用6、有源、无源逆变技术的工程应用(2)知识目标1、熟悉和掌握晶闸管、电力MOSFET、IGBT等电力电子器件的结构、原理、特性和使用方法;2、熟悉和掌握各种基本的整流电路、直流斩波电路、交流—交流电力变换电路和逆变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和控制方法。
3、掌握PWM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特性,了解软开关技术的基本原理。
4、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动向。
5、掌握基本电力电子装置的实验和调试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1)设计的整体思路:以工作过程和教学进程为设计依据,以相对独立的知识为模块。
(2)模块设计表:四、教材、资料教材:黄家善.电力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考资料:1、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陈坚.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3、徐以容.电力电子技术基础.东南大学出版社五、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1、教学评价与考核:考试2、教学设施要求:多媒体教室、DJDK-1型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MCL现代运动控制技术实验台、双踪示波器、滑线变阻器、万用表、交流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电感元件、MATLAB仿真软件、flash典型波形动态演示图片。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26ce041cf84b9d528ea7a7b.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二、课业计划
三、汽车文化实践教学装备标准
四、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资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挂图、图片和计算机网络资源查询等;
3.为保证教学的效果,建议每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15~20个学生,学生分组控制在4~5人/组;
4.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配备丰富的课件、DVD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5.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
教师评价内容: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情况,给出总体评价和改善意见。
6.学习资源如下:
(1)人民交通出版社的《电力电子技术》(张涛,2005)
(2)
(3)
7.教材在实际使用中,要以实际的师资、学生、场地和设备等条件进行调整,并结合电力电子技术发展与地位的实际、具体学习任务对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改。
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a939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3.png)
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等;2. 了解电力电子电路的基本类型,如整流电路、斩波电路、逆变电路等;3. 学会分析简单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场合;4. 掌握电力电子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参数计算和选型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实验设备搭建简单的电力电子电路;2. 学会运用电路分析方法,对电力电子电路进行性能分析和故障排查;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电力电子系统,并进行参数计算和选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工程伦理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器件、电路及其应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电力电子技术尚处于入门阶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电子器件:介绍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等基本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重点讲解其在电力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安排:2学时2. 电力电子电路:讲解整流电路、斩波电路、逆变电路等基本电路的类型、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至第六章内容安排:4学时3. 电力电子电路分析:教授电路分析方法,如平均值法、等效电路法等,分析典型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七章内容安排:3学时4. 电力电子设备设计:介绍参数计算和选型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设备设计。
教材章节:第八章内容安排:3学时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力电子电路搭建、性能测试和故障排查,提高动手能力。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_图文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2a7f9865ce050876321387.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练习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理解其参数,掌握其功能; 使学生能完成低压交流的直流变换, 控制其电压和功率的输出; 使学生能完成小功率的直流到交流的变换, 体会逆变的功能; 使学生完成直流之间的变换; 使学生能完成交流调压和交 -直 -交的变频, 能使用变频器等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作用根据机电系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建设构想, 本专业以机械、弱电、强电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基础, 机电一体, 培养现代企业生产发展中所必须的自动化高端技能人才。
本课程是模拟、数字、电子工艺、 PLC 应用等基础理论的延伸课程。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前序为电子技术、电子工艺课程, 后续为自动化课程。
本课程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入手,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够用、实用”为原则,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 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的任职要求,融合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以变流与变频典型工作过程, 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 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要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 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 充分开发学习资源,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2.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 ------1 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结构、原理与特性,会识别、检测各种元器件。
2会分析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原理,掌握电路功能。
3电力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能力、变频器的安装与使用、整流设备的使用、调试、维护与检修、供热设备的电气系统调试、维护与检修等方面的能力。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d158e2fa8114431b90dd84a.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96学分:
适用专业:电气运行控制
1.
2.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96学时。
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二、课程目标
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活动,掌握电气自动化运行中整流器、斩波器、变频器等变流设备及其控制设备应用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1.知识目标
(1)掌握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的识别、选择、运用的知识;
(2)掌握半控型器件晶闸管、IGBT、GTR、MOEFET等全控型器件的识别、选择、运用的知识;
(3)掌握触发电路与主电路的同步;
(4)掌握晶闸管及其整流电路的保护方式的选择和设置知识。
四、实施建议
2.
3.
4.
1.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考核。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育网站等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在此过程中进行实训课程资源的开发。
(四)教材选用与编写
1.
2.
3.。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76594c27284b73f2425095.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可控整流技术(单、三相,半控与全控,半波与全波)、电力电子器件及参数、有源逆变技术、触发电路、交流调压、无源逆变技术等。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分析电力电子装置与设备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相关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学习领域分成4个学习情境,学习领域完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以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教学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岗位能力等各项素质。
二、培养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分类;(2)熟悉线性稳压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开关电源的典型结构;(4)熟悉开关电源的技术性能指标;(5)掌握开关电源的满足原则;(6)熟悉常见的开关器件有哪些;(7)掌握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8)掌握二极管的相关知识;(9)掌握双极型晶体管的相关知识;(10)掌握电力MOSFET的相关知识;(11)了解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电路特点;(12)了解电力电子电路的分类;(13)了解降压型电路的相关知识;(14)熟悉升/降压型电路的相关知识;(15)了解推挽式电路的相关知识;(16)熟悉桥式电路的相关知识;(17)了解零电流关断/通的区别。
2、技能目标(1)理解逆变器的存在过程及分析方法;(2)掌握软开关在电源电路中的作用;(3)掌握根据有效值相量绘制相量图的方法。
3、素质目标(1)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2)养成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3)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4)养成爱护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良好习惯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物理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对电源电路分析的掌握能力,为本门课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后续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能力。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f2f6412336c1eb91a375da9.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代码: 建议课时数:96 学分:适用专业:电气运行控制一、前言1、课程得性质本课程就是职业院校电气运行控制专业得一门专业课程,其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电气自动化运行中变流设备及其控制设备得安装、调试与维修得基本职业能力,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国家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中中级工与高级工相关技术考证得基本要求。
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以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得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所涵盖得岗位群进行得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国家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中得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得工作模块与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应用技术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要将本课程得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单元技术,以模块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设备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得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得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得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96学时。
课时数以课程内容得重要性与容量来确定。
二、课程目标通过理实一体化得教学活动,掌握电气自动化运行中整流器、斩波器、变频器等变流设备及其控制设备应用得技能与相关理论知识,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得工作任务。
1、知识目标(1)掌握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得识别、选择、运用得知识;(2)掌握半控型器件晶闸管、IGBT、GTR、MOEFET等全控型器件得识别、选择、运用得知识;(3)掌握触发电路与主电路得同步;(4)掌握晶闸管及其整流电路得保护方式得选择与设置知识。
2、能力目标(1)会晶闸管典型得触发电路得安装、调试与常见故障得排除维护;(2)会单相电力电子控制电路得安装、调试与维护;(3)会三相变流电路系统得安装、调试与维护;(4)会识读通用变频器系统得说明书、系统图;(5)能设置变频器系统参数;(6)会调试典型变频器系统;(7)能排除典型变频器系统得常见故障。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得成就动机。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1ab27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3.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POWERE1ECTRONIC)总学时数:40其中:实验学时数:0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5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类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及其各类变流装置发生的电磁过程,基本原理,控制方法,设计计算,实验技能以及它们的技术经济指标。
以便学生毕业后具有进一步掌握各种变流装置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系统”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掌握电力电子器件(主要为晶闸管,电力晶体管,可关断晶闸管、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含驱动、缓冲和保护电路)。
(二)熟练掌握单相,三相整流电路和有源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波形分析和各种负载对电路运行的影响,并能对上述电路进行初步的设计计算(包括触发电路与保护环节)。
(三)3.了解无源逆变、直流斩波、交流调压和交-交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并掌握PWM控制技术及PW型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
(四)初步了解软开关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组合变流电路的主要形式。
(五)初步了解电力电子学科的发展趋势。
(六)掌握基本变流装置的调试实验方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基本内容: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历程,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本课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意义,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他所学的内容仅是电力电子学科中的最基本的内容,而本学科还有很多重要的课题有待去学习,去解决。
第一章电力电子器件一、电力电子器件概述基本内容:电力电子器件的概念和特征;电力电子系统的构成;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
基本要求:1、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以及主要类型;2、了解应用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功能。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e8c5476f1aff00bfd51e93.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主要研究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调控的技术,包括对电压、电流、频率、波形等方面的调控、变换。
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技术动向和新的应用领域;了解与熟悉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机理、电气特性和主要参数,具有对电力电子器件基本应用的能力;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力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电气性能、波形分析方法和参数计算,具有对电能变换和控制电路进行分析的能力,并能进行初步的系统设计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结构、型号、分类、符号和工作特性,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及保护电路;2.熟悉可控整流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简单计算,学会可控整流电路的安装接线、通电调试和故障处理的技能;3.了解有源逆变的条件和无源逆变的用途,熟悉PWM技术在各种电力电子变换电路的应用;4.熟悉交流变频电路的种类、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通用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和操作使用技能;5.了解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学会交流调压电路的安装接线和通电调试技能;6.熟悉开关电源、UPS、中频电源等典型电力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应用场合7.了解电力电子新器件、新电路和新用途,为今后从事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电气相关基础能力、机械设计能力、电气设计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电气控制技能、电气控制能力;2.具有电气控制技能、自动化控制能力、PLC控制能力,掌握中级电工技能;3.具有比较正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且身心健康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三)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及独立分析问题能力;2.树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培养规范操作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在掌握电力电子器件知识基础上、学习并掌握相控整流电路、直流变换电路、无源逆变电路以及交流变换电路知识,了解软开关技术基础、掌握电力电子装置知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37b4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7.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专业概况1、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以变流与变频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要求学生在对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能组建并调试简单直流调速系统、调光灯,能对开关电源进行检查与简单故障的维修,能使用和维护变频器。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及任务单的完成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2、岗位面向电力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如工业生产中的交流调速、直流调速、感应加热、焊接、电解、电镀等交通运输业的电力机车、轻轨、地铁、电动汽车等电力行业的高压直流输电、无功补偿、电力滤波等电子装置用的开关电源、UPS电源等;风光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并网离网逆变器等;航空航天、核反应、家用电器等诸多领域都有电力电子技术的身影。
显而易见,学好“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对电气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是多么重要。
3、专业核心能力(1)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技术动向和新的应用领域。
掌握普通晶闸管、可关断晶闸管、电力晶体管、功率场效应管和绝缘门极晶体管等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控制电路及选用测试方法。
(2)掌握常用的相控整流电路和有源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波形画法、主要参数计算、元件选择以及掌握晶闸管电路的过压、过流等保护方法和元件的估算。
第1页共1页(3)掌握常用触发电路工作原理、波形分析,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触发电路和集成触发器件。
(4)掌握由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交流调压电路、逆变电路、变频电路、斩波电路等基本原理。
(5)具有一定的电力电子电路实验和调试的能力。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1910b780eb6294dd886c6a.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类型:电气自动化专业核心课课程代码:0722006 授课对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分:3.0 先修课:电路、电子技术学时:50 后续课:交流调速系统制定人:杨立波制定时间:2010年10月10日二、课程性质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它是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三个学科交叉而成的,已成为现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培养本专业人才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设计计算方法及实验技能;熟悉各种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及技术经济指标。
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总体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具体目标:1、单相、三相可控整流技术的工程应用2、降压斩波变换技术的工程应用3、升压斩波变换技术的工程应用4、交流调压或交流调功技术的工程应用5、变频技术的工程应用6、有源、无源逆变技术的工程应用(2)知识目标1、熟悉和掌握晶闸管、电力MOSFET、IGBT等电力电子器件的结构、原理、特性和使用方法;2、熟悉和掌握各种基本的整流电路、直流斩波电路、交流—交流电力变换电路和逆变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和控制方法。
3、掌握PWM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特性,了解软开关技术的基本原理。
4、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动向。
5、掌握基本电力电子装置的实验和调试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1)设计的整体思路:以工作过程和教学进程为设计依据,以相对独立的知识为模块。
(2)模块设计表:3四、教材、资料教材:黄家善.电力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考资料:1、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陈坚.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3、徐以容.电力电子技术基础.东南大学出版社五、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1、教学评价与考核:考试2、教学设施要求:多媒体教室、DJDK-1型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MCL现代运动控制技术实验台、双踪示波器、滑线变阻器、万用表、交流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电感元件、MATLAB仿真软件、flash典型波形动态演示图片。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WB)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WB)](https://img.taocdn.com/s3/m/fbbc98f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4.png)
《电⼒电⼦技术》课程标准(WB)⼴州市交通⾼级技⼯学校机电⼀体化专业《电⼒电⼦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概述(⼀)课程定位本课程标准依据机电⼀体化专业标准中的⼈才培养⽬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电⼒电⼦技术》课程教学⽬标要求⽽制订,⽤于指导《电⼒电⼦技术》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本课程是机电⼀体化专业的⼀门专业基础课程,是⼀门基于职业能⼒分析,以模拟电⼦电路为载体,将典型模拟电路设计、调试与应⽤有机融合的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掌握电⼒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从事有关实际⼯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项⽬训练,使学⽣具备识别与选⽤元器件的能⼒;电路识图与绘图的能⼒;对电⼦电路进⾏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对典型电路进⾏设计、调试、检测与维修的职业能⼒和职业素养。
通过逻辑思维能⼒训练,培养学⽣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主学习能⼒,训练学⽣的创新能⼒。
(⼆)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基本数学知识、电⼯技术,使学⽣具备基本的电⼦元器件检测能⼒、电路识图绘图能⼒、电路设计和分析能⼒。
本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电⽓控制技术、PLC技术、电⽓设备故障与维护的学习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同时培养学⽣解决问题的⽅法能⼒和社会能⼒,为今后的⼯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标本课程的⽬标是使学⽣具备本专业的⾼素质的劳动者和⾼级技术应⽤性⼈才所必须的电⼦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灵活应⽤电⼦元器件的基本技能;为学⽣全⾯掌握电⼦电路设计技术和技能,提⾼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和学习的能⼒,为以后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定的基础;通过项⽬的解决,培养学⽣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知识⽬标1、初步掌握常⽤的电⼦元器件;2、掌握放⼤电路⼯作原理,频率特性与多级负反馈放⼤器等;3、掌握单结管构成的触发电路及其应⽤;4、掌握稳压电源的⼯作原理5、初步掌握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66c8d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2.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二、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铁道机车专业基础领域的必修课,是电子技术、电力技术和控制技术综合交叉学科,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培养学生电力电子相关理论与实践能力,机车电力电子装置及设备的检查维护与检修的专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表达分析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仪表测量》、《计算机应用基础》,以上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电工技术相关理论,为电力电子器件特性学习、电路分析与应用等内容奠定良好基础。
后续课程有《电力机车电机与电器》、《电力机车控制系统》,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电力机车中有关电力电子设备的检查、检修,更好地培养学生电力机车控制相关理论与电路分析及机车调试的专业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七个学习情境,学习电力电子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
本课程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如下:(一)专业能力1 电力二极管、晶闸管特性及应用能力2 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电力场效应管Power 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特性及应用能力3 可控整流电路理论分析与应用能力4 直流斩波电路(降压buck电路、升压boost电路)理论分析与应用能力5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分析与应用能力6 逆变电路(单相、三相)理论分析与应用能力7 牵引变流器电路分析与应用能力(二)方法能力1 资料收集整理能力2 制定、实施工作计划能力3 检查、判断能力4 综合分析判断能力5 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6 学习能力(三)社会能力1 团队协作能力2 沟通协调能力3 语言表达能力4 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5 责任心与职业道德三、课程内容规划《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如下:本课程的学习情境是依据电力电子基本变换及相关应用,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按照电力电子技术主要内容,即电力电子器件、整流电路、斩波电路、交流调压电路、逆变电路、机车牵引变流电路等相关变换电路的构成、原理、波形分析以及基本计算,并对机车领域涉及的电力电子设备具有分析电路构成、初步判断故障等专业能力。
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标准
![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a7a08071fe910ef12df8d4.png)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学时:52(每周4学时)适用专业:机电一、学习领域定位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它横跨电力、电子和控制三个领域,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之一,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并使其飞速发展。
电力电子装置提供给负载的是各种不同的直流电源、恒频交流电源和变频交流电源,因此也可以说,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也就是电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对节省电能有重要意义。
特别在大型风机、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方面,在使用量十分庞大的照明电源等方面,电力电子技术的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它也被称为是节能技术二、学习目标课程完成的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技能目标:(1)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电力电子系统分析和调试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开发和创新能力。
(2)通用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能力;2.社会能力目标: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迁移的关建能力。
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责任感;遵守劳动组织与实施能力;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与客户、同事、上级、供应商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3.方法技巧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制定工作进度表以及控制能力;解决问题及优化决策的能力及具有获取新信息和查找相关资料的能力等。
三、学习内容四、考核方式:1、专业能力考核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包含三个部分:(1)平时成绩指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出勤及课堂提问回答的表现,占30 (2期末考试成绩指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试成绩,占70%。
2、知识目标考核以专业能力、知识掌握为依据,实施应知应会的考核3、方法能力评价依靠方法能力目标进行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及变频器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及变频器技术计划学时: 72学时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大专)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制订:张进年审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电力电子及变频器》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是一门横跨电力、电子和控制的新兴学科,是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对工业自动控制相关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
它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PLC 技术及应用》课程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以变流与变频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要求学生在对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能组建并调试简单直流调速系统、调光灯,能对开关电源进行检查与简单故障的维修,能使用和维护变频器。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及任务单的完成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的知识目标有:
(1)熟悉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主要参数、驱动及保护,熟悉单相可控整流、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的组成并了解其工作原理,了解触发电路的类型,
(2)理解交流调压调光电路的组成并了解其工作原理,理解开关电源的组成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3)熟悉变频器的组成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
(1)能正确识别、选用电子电子器件,判断其好坏,能组建、调试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能组建、调试简单直流调速系统及调光灯。
(2)能检查维修开关电源,能使用和维护变频器,学会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
社会能力目标:
(1)服从领导工作分配、遵守厂纪厂规、有职业道德,有一定的社交和应变能,
(2)能沟通协调,有团队合作意识,工作中互相协作,有环保意识。
(3)要求学生应有如下方法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学习新技术能力,评估总结工作结果能力。
三、课程内容
2.项目设计
四、课程教学条件
1.学生基础条件
(1)具有电子装调能力与用电安全知识;
(2)能识读交流、直流电路图;
(3)熟悉电机的机械特性;
(4)拥有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
2. 教师职业条件
熟悉电力电子器件特性及应用,具备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能力、电子装接与调试能力,能检查与维修开关电源,能使用和维护变频器。
3.实训条件
有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台、开关电源、变频器、电机、电力电子器件、整流触发模块和测量仪表及工具。
4.课程教学建议
(1) 课程实施要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重点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中专学生相对基础较差,而且对电力电子技术没有具体的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学生可能面对的问题和困难,尽可能的以学生在任务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构建课程的切入点,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的理解和接受相关的理论知识。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知识,能组建并调试简单直流调速系统与调光电路,能检查并维修开关电源,能安装、使用和维护变频器。
在教学过程中应尤为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教师演示与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2)教学过程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情况,结合其实际水平和能力,认真指导;
(3) 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学院实际条件,可设计相应难度的主题,以达到教学目的。
(4)教学方法的改革
项目教学法。
以实际项目为目标,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现象寻找本质,并有针对性选择与专业或岗位相关的学习模块。
课程内容以四大项目模块为引导,每个模块提出2个任务要求,让学生从现象找本质,从感知了解必然。
如调光灯模块,先以该项目现象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再深入到电力电子器件结构和测试、电力电子电路分析和调试、触发电路的分析和调试、调光灯的设计、开发、组装、调试、故障排除。
讲练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学习电力电子器件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特征,及时进行现场测试训练。
学习电力电子电路时,理论分析了电路波形,马上让学生现场实践印证效果,加强学生对该部分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记忆。
案例教学法。
将实际案例引入教材、教学体系中,每个重要知识点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如以变频器引出案例,让学生了解变频器结构,再逐步深入到主电路使用的电力电子器件、相关基础电路等知识,加以相关技能训练,引导学生一步步挖掘知识要点。
五、课程考核
课程的总体考核包括工作过程任务考核和综合任务考核两方面,其中前者占50%,后者占50%,并以项目完成过程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分值分配与权重(%)见下表。
六、教材使用建议
1.选用教材
本课程教材要求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材,最好用结合本校实际内部和外部教学具体条件的一体化教材,教材必须是开放性的并且结合教学条件不断更新,基本内容符合国家和应用电子技术行业相关规范。
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电力电子及变频器应用(职业教育项目式教学系列规划教材》作者:杨八妹,翟恩民主编,科学出版社
《EDA技术基础(高职高专电子信息专业系列教材)》作者:焦素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2.参考资料
变频器、PLC综合应用技术,岳来庆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变频器自动化工程实践,李方圆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变流技术及应用,张静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七、有关说明
1.课件资源
(1)参观企业生产,拍摄企业生产过程,供学生了解生产知识;
(2)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供学生自主学习;
(3)知识结合本教材,收集电子技术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电力电子和变频器实训,以加强其理解和应用。
2.教材编写计划
结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和变频器的综合应用能力。
达到高技能人才的水平。
教材编写围绕基于企业实际生产工作过程,适应电气自动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而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