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教学设计(黄锦平)
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与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绘本选择:挑选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涵盖不同主题和文体,并注重内容的价值教育。
2. 绘本解读:深入理解绘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绘本的中心思想。
3. 语言表达:引导幼儿通过绘本创设的情境,积极参与到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中,提升口头表达能力。
4. 阅读理解:帮助幼儿通过绘本的阅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如理解人物形象、推理故事情节等。
5. 情感体验:引导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并促进情感发展。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创设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提出问题等方式进行导入。
2. 绘本解读选择一本适合的绘本,对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进行解读。
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演绎、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
3. 语言表达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绘本中的场景、人物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者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和思考。
4. 阅读理解通过分享、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引导幼儿深入理解绘本的内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幼儿自主思考和表达。
5. 情感体验加强幼儿与绘本之间的情感互动。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对绘本中人物的看法、幼儿是否有共鸣等,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6. 教学总结对整堂课进行总结,让幼儿回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阅读中继续运用所学的技巧。
四、学习方式和评价方法1. 学习方式教师示范、小组合作、情境创设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既注重幼儿的个体发展,也尊重集体协作。
2.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重点考察幼儿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与环境准备1. 绘本图书馆或者班级里丰富的绘本资源。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教学步骤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教学步骤绘本阅读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设计合适的教学步骤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绘本的内容。
本文将提供一种绘本阅读教学设计的教学步骤,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中更好地开展绘本阅读教学。
一、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绘本主题相关的音乐或展示相关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或展示一个相关的场景,引发学生对绘本内容的预测和猜测。
二、绘本介绍教师在此环节向学生介绍绘本的作者、绘画风格以及故事情节的背景,培养学生对绘本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适当展示一些绘本插图,让学生感受绘本的艺术美和情感内涵。
三、预测与猜测在此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绘本的故事情节进行预测。
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封面、标题或插图,让学生猜测故事主要人物、地点或发生的事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四、阅读与讲解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绘本的阅读,如教师读、学生自主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等。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解释一些生词或难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绘本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绘本的细节、情节或主题等问题,促进学生对绘本的深入理解。
五、讨论与分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绘本的主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情感或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绘本的喜爱之处或给予绘本的评价。
六、延伸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延伸活动深化学生对绘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自己喜欢的绘本场景,创作一个关于绘本的小故事,或者设计一个绘本角色的新冒险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巩固对绘本的理解。
七、总结与反思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总结绘本阅读的心得体会。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对绘本的内容、学习方法或阅读体验进行反思和评价。
经典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经典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经典绘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经典绘本,例如《小王子》、《安徒生童话》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创造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可以通过展示绘本封面或简短引言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参与讨论。
2. 预测与猜想(10分钟)在开始阅读之前,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预测故事情节或角色发展。
例如,“你认为故事的主人公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或者“你猜猜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与同学分享。
3. 阅读与讨论(30分钟)分段进行阅读,每段结束后停下来与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问题。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你觉得主人公在这个故事中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或者“你觉得故事中哪个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并互相交流。
4. 想象与创作(20分钟)鼓励学生根据绘本中的情节或者角色,展开自己的想象,写一段续写或者创作一个与故事相关的短小故事。
引导学生思考角色的性格特点、遭遇的冲突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给学生一些写作素材,例如提供几个开头句子,或者提供一段对话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5. 分享与反思(15分钟)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
可以选择几位学生将作品朗读给全班听,或者让学生在小组间交换并互相评论。
在分享结束之后,帮助学生总结阅读和创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绘本的理解是否有所深入,以及阅读和写作的关联。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简要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经典绘本阅读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持续阅读其他经典绘本。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借阅活动,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在阅读经典绘本的过程中,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展词汇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享,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绘本的阅读教学设计
绘本的阅读教学设计绘本是儿童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工具,它以图画为主要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从绘本的选择、导读、角色扮演和创作等方面,探讨绘本的阅读教学设计。
一、绘本的选择在选择绘本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学习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对于幼儿园的学生,可以选择形象简单、情节生动的绘本;对于小学生,可以选择内容丰富、语言简单明了的绘本。
此外,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科需求,选择与科目相关的绘本,促进跨学科的综合学习。
二、导读导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环节,通过导读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预测故事情节,增强他们的阅读主动性。
在导读环节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绘本的标题、作者和插图等基本信息,然后让学生观察绘本封面,猜测故事内容和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预测故事中可能出现的人物、地点和事件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绘本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可以将绘本中的角色分配给学生,并引导他们扮演相应的角色。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故事情节,表演人物对话并互动,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角色发挥,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创作绘本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对现成的绘本进行解读和欣赏,还包括学生自主创作的环节。
在绘本阅读后的创作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写作或是角色创作等。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绘制自己心目中的主人公形象,写下对绘本故事的想法和表达,或是编写一个新的故事情节。
通过创作,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对绘本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绘本的阅读教学设计应当包括绘本的选择、导读、角色扮演和创作等环节。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绘本阅读教案
绘本阅读教案一、引言绘本是幼儿阅读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绘本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认知能力提升。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种有效的绘本阅读教学方法。
二、目标1.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2. 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的情感发展;4. 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提升。
三、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年龄段的绘本;2. 绘本故事的解读;3. 阅读中的互动环节。
四、教学步骤1. 绘本选择:为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并适应他们的认知水平,教师应选择适合年龄段的绘本作为教学材料。
绘本故事应具有一定的情节、适度的复杂度和生动的插图。
2. 绘本解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亲近友好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互动,帮助他们理解绘本故事的情节、角色和主题。
可以通过提问、逐字解读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 阅读中的互动环节: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阅读中的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绘本插图配对游戏等。
这些互动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五、教学方法1. 故事导读法:在开始阅读绘本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预测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
例如,可以问幼儿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等。
2. 逐字解读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逐字解读故事内容,并通过情感表达和语言语调的变化,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生词和表达方式。
3. 演绎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参与角色扮演,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
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幼儿更容易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绘本插图配对游戏:教师可以将绘本插图分开并打乱顺序,要求幼儿根据插图的顺序重新排列。
这样的游戏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对故事情节的记忆和理解。
绘本三步阅读教学设计
绘本三步阅读教学设计绘本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通过绘本的阅读,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三步阅读教学设计,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本内容。
第一步:导入阅读在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观察绘本封面、标题、插图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预测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思考和猜测,例如:“这本书的封面上是什么插图?你觉得书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通过导入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在阅读前对绘本内容产生一定的期待。
第二步:阅读故事在第二步中,教师可以逐页读给孩子听,同时引导他们观察插图,认识新的单词和词组,并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绘本,使用适当的语音语调,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在故事的关键情节处,教师可以停下来与孩子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读完整个绘本后,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提问和讨论,帮助孩子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例如:“绘本中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你认为故事的结尾怎么样?”通过提问和讨论,可以促使孩子思考和推理,并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第三步:延伸活动在第三步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绘本相关的延伸活动,帮助孩子巩固对绘本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延伸活动可以包括绘本相关的手工制作、角色扮演、歌曲儿歌创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可以进一步体验绘本中的情节和角色,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例如,如果绘本中的主题是关于动物的,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观察绘本中不同的动物形象,然后和孩子一起制作动物面具或者画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动物,增强孩子对动物的了解和想象力的培养。
总结绘本三步阅读教学设计通过导入阅读、阅读故事和延伸活动,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绘本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绘本,并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营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绘本欣赏活动设计》教案---泉州幼儿师范1
《图画文学·绘本欣赏活动设计》教学方案吴建荔一、本节课的专业背景分析:1.授课对象是三年专初等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
2、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学有专长, 具备初等教育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 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小学教育工作者。
3.《儿童文学》属于三专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1)在素质上, 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健康的人格,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小学教师。
(2)在知识上, 使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性质、特征等理论, 掌握儿童文学的不同体裁特点, 开阔学生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视野。
(3)在能力上, 提升学生鉴赏、分析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能力, 培养学生儿童文学教学实践的能力, 为将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活动, 指导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4、本节课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初教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包括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课堂教学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艺体活动技能、班级管理能力等六个方面。
本次课是第九章节图画文学部分, 课型为理论+实践, 主要培养学生鉴赏绘本与教学设计的能力,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从绘本的自身特点出发, 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根据专业特点拓展学生儿童文学学科知识, 明确图画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图画书阅读活动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分析, 提升学生鉴赏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强化学生的师范职能, 培养学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和设计能力。
3.素质目标: 感悟经典绘本所流露的感情, 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温暖的情怀,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强化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两绘本欣赏活动设计的比较, 引导学生掌握绘本欣赏活动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黄锦平)
Unit 6 How do you feel?B Read and write教学设计授课教师:黄锦平东莞市大岭山镇向东小学教材:PEP Book 7课型:阅读课年级:六年级上课时长:40分钟一、教学设计整体思路本课采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以学生猜故事、学生读故事、讨论故事、表演故事为主要环节。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故事的封面和配图进行观察和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心情;能够在语篇中捕捉核心信息,完成图片排序题;能够完成故事缩写活动并能口头复述;能够通过听音模仿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英语句子中单词之间关于字母t失去爆破的现象。
2、能够看图捕捉主要信息,并根据提示做出预测;通过预测故事、回答问题、图片排序、完成思维导图等方式激活思维,理解故事深层涵义。
3、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学生能明白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提炼出文章的主旨大意,完成故事缩写活动并能口头复述。
2、教学难点:能听懂和理解句子He is stuck in the mud. They pull Robin out of the mud.四、教学辅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纸、头饰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七、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二级目标中对“读”的要求包括了以下几点:1、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
2、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3、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本节课遵循着这些目标而开展活动,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攻克了教学难点。
其中做的比较好的方面有以下几点:1、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劳厄也指出:“学习,最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通过以下活动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1)预测故事在进行故事阅读之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故事封面和插图,学生大胆想象,如针对第一个问题:Where are they?有的学生说“I think they are on the grass.”, 有的学生说“Maybe they are in the nature park.”对于第二个问题:What will happen?有的说“The ant sees a bread, but he can’t move it, so he asks Robin for help.”还有好几个学生说了不同的看法。
绘本三步阅读教学设计
注意选择适合孩子的绘本
内容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兴趣 画面要清晰、色彩鲜艳 文字要简练易懂 主题要积极向上
注意引导孩子积极参与
鼓励孩子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 法
鼓励孩子与同伴或家长分享自 己的阅读体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导孩子观察绘本中的细节和 线索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 惯
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绘本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阅读教学设 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添加标题
Part Four
添加标题
Part Five
添加标题
Part Six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绘本三步阅读法的概念
绘本三步阅读法的定义
绘本三步阅读法是一种针对绘本的阅读教学方法,旨在通过三个步骤引导学生理解绘本 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鼓励孩子提问:鼓励孩 子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 题,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和探究精神。
引导孩子多角度思考: 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看 待绘本内容,培养他们 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 维。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 力:在阅读过程中,鼓 励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 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 题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 力:通过绘本三步阅读 法,培养孩子的耐心和 专注力,让他们更好地 理解绘本内容。
04
绘本三步阅读法的应用
在家庭中的运用
家长引导:家长在孩子阅读绘本时,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帮助孩 子培养阅读兴趣和观察力。
六年级下群文阅读教案:《绘本阅读教学指导》教学设计 (4页公开课资料)
六年级下群文阅读教案《绘本阅读教学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置身绘本情境,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富绘本内容。
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3.通过阅读,体会《梦的守护者》、《遮月亮的人》带给我们的启示,并从中领悟绘本的无穷魅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交流读过的书师:老师知道,大家都是爱读书的孩子,你都读过什么书,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指名说)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本非常好看的绘本书,它们是《梦的守护者》和《遮月亮的人》。
二、赏读《遮月亮的人》1.(出示月亮图)关于月亮你们了解多少呢?生自由回答。
2.你们知道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吗?(出示封面)读完这本书大家就会有所了解。
观察美丽的月牙原来原来,是用一块布“遮”出来的。
师讲述故事。
3.出示p4,又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扎莫隆孤独的声音从月亮上传来---谁能帮老师念一念?指名读4.出示p5,念左页文字,引导理解:提莫隆通过了考试,是多么高兴啊,老师对他会有怎样一番交代呢?生合作表演读。
5.出示p6,念本页文字,继续出示p7,引导思考a.想一想:药丸弄丢了,提莫隆的心里该是多么地()啊!b.猜一猜:接下来,提莫隆会怎么做呢?生回答。
6.出示p8,介绍本页内容,生扮演提莫隆与报童贡扎克对话。
7.出示p9,念本页文字,生齐读:“月亮,我来了!”结果:摔肿了脸鼻,失败了!这个办法好吗?8.出示p10,介绍本页内容----玩具商达芙内出场,生齐读右页文字。
出示p11,介绍本页内容,生齐读:“月亮,我来了!” 结果:掉进了水塘,又一次失败了!9.出示p12,介绍本页内容----钟表匠罗兰出场,生齐读右页文字。
10.出示p13,介绍本页内容,结果:又栽了下来,可怜的提莫隆!11.出示p14,介绍本页内容----(吹玻璃阿尔贝、铅球伯努瓦、鸟语马尔戈、闲人马洛),结果:大家的办法都帮不了他,唉,不幸的提莫隆!12.出示p15,引导思考,想一想、说一说。
二下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二下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阅读绘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绘本的基本结构和特点;2. 掌握阅读绘本的正确方法和技巧;3. 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绘本《小白鹅找妈妈》2. PPT演示稿3. 学生绘画用纸和彩色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首先,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并快速复习绘本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Step 2: 介绍绘本(10分钟)在这一步中,老师用PPT演示稿展示绘本的封面和内页,并对绘本的特点进行简要介绍,例如有图片和文字、适合儿童阅读、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等。
Step 3: 绘本阅读(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绘本《小白鹅找妈妈》,并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例如主要人物、故事背景、故事发展等。
Step 4: 绘本分析(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绘本的内容、情节及主题进行分析和理解。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Step 5: 学生绘画(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印象,选择一幅场景或角色进行绘画。
学生可以进行个人创作,也可以选择与同组合作。
绘画完成后,学生可以陈述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 学生展示与讨论(20分钟)学生逐一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向全班表达他们对绘本的理解和观点。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
老师在必要时进行点评和指导。
Step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该环节中,老师对本课教学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反思。
同时,老师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持续努力。
Step 8: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比如要求学生找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绘画作品的质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理解水平。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公开课
绘本阅读教学设计公开课一、引言在幼儿教育中,绘本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绘本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介绍一节绘本阅读教学的公开课设计,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这项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本节绘本阅读教学的目标如下:1. 培养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和热爱;2. 提高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1. 绘本:选择一本适合幼儿的绘本,内容丰富、情节生动;2. PPT制作:制作一份简洁明了的PPT,用于引导幼儿的阅读过程;3. 学习资源:准备绘本阅读相关的图片、卡片等学习资源;4. 教具:准备适合绘本内容的教具,例如绘本角色人物卡片、绘本场景道具等;5. 录音设备:准备好录音设备,方便录下幼儿的朗读和表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与绘本主题相关的图片或故事片段来导入,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
2. 绘本阅读教师向幼儿展示绘本封面,并简单介绍绘本的作者和出版社。
随后,开始逐页朗读绘本,并辅以相关的图片和道具以增强视觉体验。
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情感引导、对话互动和提问,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鼓励幼儿参与到绘本故事中,通过学习资源和教具,帮助幼儿形象化地理解绘本内容。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段绘本内容进行讨论和表演。
教师提供问题指导和素材卡片,让幼儿们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幼儿们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才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小组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小组员可以观看和评价。
教师带领幼儿们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讨论和评价,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补充相关知识,加深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5. 语言表达训练通过绘本故事的内容和幼儿的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绘本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绘本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儿童读物,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丰富的世界。
群文阅读是指通过多种文本形式的阅读,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为您设计一节绘本群文阅读的教学活动。
一、活动目标通过绘本群文阅读活动,我们旨在:1. 拓展孩子们的阅读材料,培养其多元文本的理解能力;2. 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其对阅读的热爱;3.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准备工作1. 筛选适合的绘本:选择一本涵盖不同文本类型(如故事类、科普类、诗歌类等)的绘本,确保其内容与孩子们的年龄相适配。
2. 阅读准备:老师和学生需提前阅读绘本,并对其中的文本进行分析和理解。
3. 分组准备:根据班级的情况,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约3-5名学生,保证小组之间的阅读能力相对均衡。
三、活动步骤1. 激发兴趣:- 导师语音引导:通过讲述绘本作者的背景、绘本的特点等方式,激发学生们对绘本的兴趣,并带入绘本的阅读氛围。
- 绘本插图展示:展示绘本的精美插图,让学生们对绘本的内容产生好奇心,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2. 团队合作:- 分组阅读: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部分绘本内容,并就分配到的内容进行集体阅读,强调团队合作。
- 小组讨论: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阅读的内容,分析绘本中的文本特点、人物形象等重要元素,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
3. 多元文本理解:- 文本展示:将不同类型的文本(如诗歌、流行歌词、新闻报道等)与绘本中的内容相结合展示,拓展学生们对多元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选择其中的角色并进行扮演,以提高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投入。
4. 创意输出:- 绘本纸板剧:根据绘本的故事情节,学生们可以分组进行编写简化版的剧本,然后组织小剧场表演,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
- 制作绘本模型:学生们可以根据绘本中的插图和内容,利用纸张、颜料等材料制作绘本模型,既巩固了阅读内容理解,又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绘本趣读小学语文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绘本、PPT、教具等。
2. 学生准备:绘本、笔、本子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绘本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二)绘本阅读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文字,感受故事情节。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绘本中的问题,如: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故事发生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绘本表演1. 学生分组,根据绘本内容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2.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表现。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绘本的主要内容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给予点评。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其他绘本,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阅读兴趣、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如:读后感、绘本表演等,进行评价。
3.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
绘本阅读理解的技巧教案
绘本阅读理解的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绘本的基本构成要素,如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等。
2、帮助学生掌握绘本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图画、阅读文字、理解情节、感受情感等。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绘本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绘本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理解绘本的内容和主题。
(2)培养学生观察图画、想象情节和表达感受的能力。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绘本的图画和文字中获取信息,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2)如何让学生将绘本阅读中的收获运用到实际的阅读和写作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展示一本精美的绘本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看到这个封面,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对绘本产生好奇和期待。
2、认识绘本(7 分钟)(1)展示一本绘本,向学生介绍绘本的基本构成要素,如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2)让学生观察一本绘本的封面,猜测故事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阅读方法指导(15 分钟)(1)观察图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中的图画,包括人物的表情、动作、背景等,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出什么?”让学生对比不同页面的图画,发现其中的变化和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2)阅读文字带领学生阅读绘本中的文字,注意语气和节奏,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提问学生文字与图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文字对图画的补充和说明作用。
(3)理解情节让学生按照顺序阅读绘本的页面,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问和思考,如“为什么会这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4)感受情感引导学生体会绘本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提问:“主人公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
4、小组讨论与分享(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本绘本进行阅读和讨论。
经典绘本的阅读理解教案
经典绘本的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图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帮助学生理解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绘本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绘本中的关键情节和角色形象。
引导学生通过图画和文字的结合来理解故事。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绘本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读绘本。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绘本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故事的情节和角色。
2、问题引导法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绘本的内容。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进思维的碰撞。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绘本中的角色,深入体验故事。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本经典绘本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猜猜这个故事可能是关于什么的?2、绘本阅读(15 分钟)教师缓慢地翻阅绘本,边翻边讲解故事的情节。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细节,如角色的表情、动作、背景等。
3、理解故事(15 分钟)提出问题,如:故事中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4、情感体会(10 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让你有什么感受?你从中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5、拓展活动(10 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或者让学生根据故事的结尾,想象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与同学交流。
6、总结(5 分钟)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情节。
强调阅读绘本的乐趣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绘本。
五、教学资源1、选择的经典绘本。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绘本图片。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推荐相关的绘本让学生课后阅读。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绘本的兴趣明显提高,能够较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绘本阅读三阶段教案中班
绘本阅读三阶段教案中班教案标题:绘本阅读三阶段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培养中班学生对绘本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准备:1. 选择适合中班学生的绘本,如《小熊和好朋友》、《小鸟的新家》等。
2. 准备相关绘本阅读活动的教具,如绘本、图片卡片、角色面具等。
3. 制作教学辅助材料,如绘本阅读的思维导图、问题卡片等。
教学步骤:第一阶段:绘本导入(15分钟)1. 教师介绍本节课将要读的绘本,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展示绘本封面、简单讲述故事梗概等。
2. 鼓励学生分享对绘本的猜测和期待,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第二阶段:绘本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教师朗读绘本,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适时停下来,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鼓励他们口头表达。
3. 利用图片卡片或角色面具,让学生模仿绘本中的人物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三阶段:绘本延伸活动(25分钟)1. 分发绘本阅读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绘本内容填写,帮助他们整理思维和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2. 准备一些问题卡片,让学生抽取问题并回答,以检验他们对绘本的理解程度。
3. 组织学生进行绘本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绘制故事中的主要场景、制作角色面具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绘本,并与家长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2. 在绘本角落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域,供学生自主阅读和交流。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教师收集学生填写的思维导图和问题卡片,评估他们对绘本的理解程度。
3. 观察学生在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进一步提高绘本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通过绘本提升阅读理解教案
通过绘本提升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2、提高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包括对图画、文字、情节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从绘本中领悟道理,丰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绘本中的图画细节,理解图画所传达的信息。
(2)帮助学生掌握绘本中文字的含义,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图画与文字相结合,深入理解绘本的内涵。
(2)怎样启发学生从绘本中获得情感共鸣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绘本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绘本的内容。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观点,拓展思维。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绘本中的角色,体验角色的情感和经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本有趣的绘本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从这个封面,你们能猜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2、初读绘本(10 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快速浏览绘本,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提问:“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3、精读绘本(20 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细节,比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环境等,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出什么?”(2)讲解绘本中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生僻词汇和句子,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将图画和文字结合起来,深入分析故事情节,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4、小组讨论(10 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最喜欢绘本中的哪个部分?为什么?”(2)“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5、分享交流(10 分钟)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6、总结(5 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从绘本中学习到的知识和道理。
7、拓展活动(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回家与家长分享,并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绘本阅读指导教案模板
绘本阅读指导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培养学生对绘本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能够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能够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4. 能够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对绘本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绘本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绘本故事。
3.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精心挑选适合学生年龄的绘本故事。
2. 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幻灯片等。
3. 整理好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要讲解的绘本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播放与绘本故事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绘本故事阅读。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故事,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情感。
(2)教师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情感体验。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2)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可以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情感。
4. 语言表达和想象力培养。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复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内容。
(2)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力培养,可以通过提问、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5. 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如预测故事发展、推测词义等。
(2)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等,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六、教学总结。
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绘本阅读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中班
绘本阅读教案中班引言:绘本阅读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班幼儿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绘本阅读,幼儿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培养情感和思维的发展,以及拓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本教案旨在向教师提供一种绘本阅读教学方法,以帮助中班幼儿更好地进行绘本阅读。
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和喜爱。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思维发展。
4.拓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准备:1.精心挑选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的绘本。
2.准备一些绘本阅读的辅助材料,如绘本读者角色扮演道具。
三、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在绘本阅读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活动来创设情境,例如与幼儿共同构建故事背景,让幼儿对即将阅读的绘本产生兴趣。
2.展示绘本教师要用大笑脸迎接孩子们并拿出准备好的绘本,通过对绘本的展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猜测故事内容。
3.读绘本通过流畅的语调和生动的表情,教师向幼儿们朗读绘本。
可以适时停顿,带着幼儿们思考故事情节、角色感受和绘本插图中的细节等。
4.讨论与互动在阅读完绘本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们进行讨论和互动。
例如,询问幼儿对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的理解和感受,让幼儿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5.绘本读者角色扮演幼儿对绘本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感受。
教师可以分配角色,让幼儿们互相扮演,并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6.绘本创作鼓励幼儿们根据绘本内容进行绘画创作。
可以让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场景或角色进行绘画,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和参与度。
2.听取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和绘本创作中的表现。
五、拓展活动:1.绘本角色扮演活动的延伸: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进行家庭小剧场表演。
2.绘本阅读分享会: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绘本,向其他班级或学校的师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6 How do you feel?
B Read and write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黄锦平东莞市大岭山镇向东小学
教材:PEP Book 7
课型:阅读课
年级:六年级
上课时长:40分钟
一、教学设计整体思路
本课采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以学生猜故事、学生读故事、讨论故事、表演故事为主要环节。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故事的封面和配图进行观察和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心情;能够在语篇中捕捉核心信息,完成图片排序题;能够完成故事缩写活动并能口头复述;能够通过听音模仿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英语句子中单词之间关于字母t失去爆破的现象。
2、能够看图捕捉主要信息,并根据提示做出预测;通过预测故事、回答问题、图片排序、完成思维导图等方式激活思维,理解故事深层涵义。
3、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学生能明白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提炼出文章的主旨大意,完成故事缩写活动并能口头复述。
2、教学难点:能听懂和理解句子He is stuck in the mud. They pull Robin out of the mud.
四、教学辅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纸、头饰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二级目标中对“读”的要求包括了以下几点:1、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
2、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3、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本节课遵循着这些目标而开展活动,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基本
实现了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攻克了教学难点。
其中做的比较好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劳厄也指出:“学习,最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通过以下活动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预测故事
在进行故事阅读之前,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故事封面和插图,学生大胆想象,如针对第一个问题:Where are they?有的学生说“I think they are on the grass.”, 有的学生说“Maybe they are in the nature park.”对于第二个问题:What will happen?有的说“The ant sees a bread, but he can’t move it, so he asks Robin for help.”还有好几个学生说了不同的看法。
教师对于这些答案都延迟回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最后带着好奇心去阅读故事。
(2)分层提问
在学生进行首次阅读时,我设计了3个封闭性问题:1. Who is afraid? Why?
2. Who is worried? Why?
3. How do the ants help Robin?,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通过阅读文本直接获取,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而在学习完故事之后,我提出一个了开放性问题:What does the story tell us?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所以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输出的语言更加丰富。
如:We should help people. 不要小看小动物. Helping people make us feel happy.尽管有时学生不能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说明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启动。
(3)巧用思维导图
本课的板书是一个思维导图,故事的核心内容一目了然。
我先画左边关于蚂蚁的思维导图,而右边关于Robin的部分则交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课后作业是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故事,这意味着学生可借助关键词的提示,即老师为学生搭建的语言支架,构建故事并讲述出来。
对思维导图的两次运用都是为
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隐性、深层的内涵提炼
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故事讲述的是蚂蚁和Robin 互相帮助的故事,但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故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们要互相帮助,乐于助人。
这说明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从表层信息进入到隐形的、深层的文本内涵提炼,在趣味的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灵魂,培养道德情操。
由于这是一节难度较大的阅读课,虽然在设计课到真正上课的过程中我对很多步骤进行了调整、改进,但仍然有一些地方没有做好:
1、在学生第一次阅读故事时,我设计了3个问题:1. Who is afraid? Why? 2. Who is worried? Why? 3. How do the ants help Robin? 在巡视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学生迟迟找不到答案,因为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开始就懵了。
仔细思考之后,我认为可以将问题改为:1. Who is afraid? 2. Who is worried? 3. Who is happy? 或是人物与心情的连线题,先培养学生扫读的能力,在文中快速找到关于心情的词及人物,再抛出需要学生细读课文找到答案的问题:1. Why is the ant afraid? 2. Why is Robin worried? 3. How do the ants help Robin? 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才是一个科学的学习过程。
2、学生对故事的封面进行猜测之后,我接着呈现了故事的4幅插图,让学生继续预测故事。
我认为这个步骤有点多余,可以省略,因为学生还未学习课文,不懂得用文中的一些词汇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插图基本把故事的大概透露给了学生,那故事就失去了悬念,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没有那么浓厚,因此,这4幅插图不能过早出现。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探寻问题的过程让我认识到自己在设计课中做的比较好的一面,同时也看到许多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定扬长避短,争取更好的教学设计和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