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医疗建筑观察与解读

合集下载

阿尔多.凡.艾克建筑作品形式特征浅析

阿尔多.凡.艾克建筑作品形式特征浅析

阿尔多.凡.艾克建筑作品形式特征浅析摘要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是20世纪现代主义之后一位重要的先锋建筑师,也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本文以几个作品为例,分析了其作品的形式特征以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阿尔多·凡·艾克,簇群,形式正文Team10的活动当成建筑领域结构主义的开端,在后现代主义风潮席卷世界之前,他们的理论和作品代表了现代主义之后对建筑思考最有建设性的尝试,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Aldo van Eyck,1918-1999)便是他们中间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早年受到先锋艺术以及结构主义思想方法的影响,对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国际式”风格不满,关注建筑的社会性问题,主张从建筑的内在结构进行研究,并设计出诸如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儿院(Amsterdam Orphanage,1955-1960)、母亲之家(Hubertus House,1973-1978)等名作。

一、圆形和轴心的游戏如果我们翻阅凡·艾克的作品集,会发现他的很多建筑平面都不是由规整的矩形房间组成的,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的弧线在不同的作品中都频繁出现。

早期的作品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阿姆斯特丹市立孤儿院、Nagele的配套公建中的圆形主要出现在场地布置和局部的手法处理上;而自从60年代的两个教堂和Sonsbeek的雕塑亭(图片01)开始,圆形就担当了建筑中重要的空间;到他职业生涯的后期,圆形和弧形的组织方式更加灵活,交接关系也更加自由多变。

凡·艾克使用两种方式考虑圆形,一种是钟表/指南针一样有明确圆心的圆形,如果你想要划分他,就只能像切蛋糕那样,获得扇形的划分;另一种是茶碟一样的圆形,尽管圆弧有趋向圆心的本质,但是在划分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它而进行随意的划分。

对于凡·艾克来说,圆心是消隐的,但并不是忽略它的存在——孤儿院就曾经用一根柱子扎在一个圆形平台的圆心,来界定一种室外空间。

抠门的荷兰医疗

抠门的荷兰医疗

目 : 哎 呀 , 你 看 荷 兰 人 真 是 太 抠 门 了 , 至 人 民 的
: 荷 兰 前 卫 生 部 长 建 议 议 会 不 要 盖 急 救 车 停 靠 点 !
』 的 荷 兰 医 疗
达 人
生这 命个
于标
不题
顾党
!肯
当定
June 86
荷兰人是真的“抠门”吗?
事实上,在荷兰有相对严格的要求,要求救护车接警后必须在一定 时间内抵达现场对伤病进行救治。这个要求对于荷兰这个人少路平不堵车 的国家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难事儿。荷兰绝大部分地区都能够实现这个 要求。但还是有少部分相对偏远的小村庄虽然出入村庄的路也平坦顺畅, 但毕竟离最近的救护车停靠点仍然比较远,开进开出还是会耽误时间。这 些延迟往往只是几分钟,但无论如何达不到标准就是不达标。
Columns 专栏

文然会先
·
吴 舟
, 这
吸 引
来 一


北 京
并 不
不 少
个 标

大 学 、
是 故
人 侧
题 党
荷 兰 鹿 特 丹 医 学 中 心 双 博 士 , 科 普 作 者 , 科 学 松 鼠 会 会 员 , 果 壳 网 医 药 领 域
事 的 全 部 。 那 故 事 的 全 部 是 怎 样 的 呢 ?
于是问题就来了,要求救护车一定时间内必须到达,否则就是违反 规定,但荷兰一些偏远地区就是不可能满足目前的规定,就是会迟到几分 钟,怎么办?当时有人提出了一个直截了当的补救措施:增加救护车停靠 中心的数量,在那些偏远的地区也建立相应的救护中心。
这个方案确实能够直截了当地解决问题。但“抠门”的荷兰人一 算,太不划算了。为了节约这几分钟时间,给全荷兰所有偏远地区建立急 救车停靠站要花上千万甚至上亿欧元,是一笔巨大的甚至是无法承担的投 资。毕竟偏远的村庄里面本来居民数量也不多,可能花了巨资建立了停靠 站,最后一个礼拜就接一两个电话,太浪费医疗资源了。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荷兰建筑一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荷兰建筑一

作者:陈携,莫天伟荷兰建筑就如同荷兰足球一样富有激情和个性,而且各个时代都精英辈出,从贝尔拉格(Hendrik Petrus Berlage)、范·杜伊斯堡(Theo van Doesburg)、奥德(Jocob Johannes Pieter Oud)、杜多克(Willem Marinus Dudok)、范·艾克(Aldo van Eyck)、赫尔曼•赫兹伯格(Herman Hertzberger)到如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库哈斯(Rem Koolhaas)以及年青一代如MVRDV、联合工作室(UN Studio)等。

这些建筑师不断推动着荷兰建筑思想文化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建筑师需要有一个理念、一种图景、一个‘理论’……建筑不仅仅关乎创造高质量的设计、高质量的工艺。

建筑就是要在一个可理解的、有趣的理念基础上建立一个图景,并以此为基础来安排一切……如果建筑不再与这些东西有关,我们就不再拥有建筑文化。

”因此,自20世纪初叶以降,在荷兰本土兴起的“风格派”、“新客观主义”、“论坛运动”、“超级棒的荷兰建筑”(Super Dutch)等各种先锋思想和乌托邦运动此起彼伏,使得荷兰建筑思想一直处于批判和继承的过程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不仅在同一时代交织着出现,而且也呈现在同一位建筑师身上,这是世界罕见的。

图1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一、荷兰现代建筑的遗产荷兰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海平面以下,大部分的现有土地得自海洋,正是由于土地的来之不易,形成了荷兰人现实主义、实事求是的传统,在17世纪就出现了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重视城市和建筑设计,尤其是住宅设计。

住宅问题,不可避免地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公共的问题、关于美好生活的问题。

许多先锋思想都源于住宅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因此,大多数建筑师的早期作品都与住宅有关,建筑师也藉此逐渐形成自己的建筑观、社会观和哲学观。

荷兰社区医疗体系的介绍和体会

荷兰社区医疗体系的介绍和体会
保 险 公 司 不 予 报 销 。患 者 住 院 期 间 , G P
会及时与 专科 医生 联 系 ( 网络 、 电话 、 亲 自去医院 ) 了解患 者治疗情 况 。如 G P觉 得 治疗 不合理 , 会与专科医生交涉。患者 出院后 , G P也 会及 时 与患者 联 系 以了解
患 者的最新情 况 , 所 以, 在 荷 兰 的 医 疗 体
论著 ・ 管 理 实践
c H I N £ s E c 0 M M U N t T Y { ) 0 C T O R S
荷 兰 社 区 医 疗 体 系 的 介 绍 和 体 会
马 刑
监 控 的 方 法 主 要 通 过 网络 , 因 为 在 荷 兰 普
动、 照顾活动 、 家务劳动 。因此 H o m e c a r e 不止包括 打针发药 , 还包 括洗 澡 、 做饭 、 打 扫、 购物甚 至是 喂养 宠物 、 理 财等 等。做
荷 兰 的 医 疗体 系
荷 兰全 科 医 生 ( G P ) : 在荷 兰 , 所有公 民在 需 要 看 病 时 必 须 首先 通 过 全 科 医 生 ,
医疗体 系的特 征 : 荷兰 的医疗体 系分
为 四个 不 同 水 平 级 别 。 所 谓 零 级 医 疗 由
由他们先对病情进行基本 的诊断和治疗 。

常细 , 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 患
者脖子里会 挂 一条 “ 项链 ” , 如 果 患 者 有 什么不适 , 只要 按一下 上 面的按 钮 , 会 立
行 1 5名 学 员 前 往 荷 兰 进 行 了实 地 考 察
较和谐 , 患者 非 常信任 自己的全科 医师 , 全科医师对 自己的患者 也绝 对 负责 。调

荷兰医疗卫生体制

荷兰医疗卫生体制

私立医院
荷兰的私立医院多数为营利性质,提 供高端、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满足不 同层次的需求。
社区医疗机构
荷兰的社区医疗机构主要负责预防保 健、健康教育等基础医疗工作,与居 民生活紧密结合。
医疗研究机构
荷兰拥有世界知名的医学研究机构, 如荷兰国家医学研究中心,为医疗服 务提供科技支持。
荷兰的医疗服务体系特点
住院治疗
荷兰的医疗保障制度涵盖了住 院治疗的费用,包括手术、护 理和药品等费用。
长期护理
荷兰的医疗保障制度还涵盖了 长期护理服务,如家庭护理、
康复治疗和老年护理等。
荷兰医疗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
国家财政拨款
荷兰的国家医疗服务资金主要来 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国家通过税 收筹集资金,然后将其用于资助
医疗服务。
近期发展
近年来,荷兰医疗卫生体 制继续发展和改革,以适 应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 的进步。
荷兰医疗卫生体制的组织结构
政府角色
保险制度
荷兰政府在医疗卫生体制中发挥着重 要的角色,负责制定政策、监管和财 政支持。
荷兰实行强制性的医疗保险制度,公 民必须购买医疗保险,保险公司负责 支付医疗费用。
医疗服务提供者
高度市场化
信息化程度高
荷兰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市场化为导向,公 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并存,竞争激烈。
荷兰的医疗服务体系信息化程度高,电子 病历、远程医疗等技术广泛应用。
注重预防保健
医疗质量监管严格
荷兰的医疗服务体系注重预防保健,社区 医疗机构在预防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荷兰对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严格,通过制定 和执行一系列医疗质量和安全标准,确保 医疗服务质量。
荷兰的医疗服务主要由公立和私立医 疗机构提供,包括医院、诊所和药店 等。

荷兰生命公寓,不得不了解的康养项目!

荷兰生命公寓,不得不了解的康养项目!

荷兰⽣命公寓,不得不了解的康养项⽬!⼈⼝⽼龄化已经成为⼀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全球⼏乎每⼀个国家的⽼龄⼈⼝数量和⽐例都在持续增加。

据研究调查显⽰,2017年,全球60岁以上⼈⼝约9.62亿,占全球⼈⼝13%,且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龄化⼈⼝将达到14亿。

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达2.41亿,占到了总⼈⼝的17.3%,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总量将超过2.5亿,占总⼈⼝20%。

这种情况对于康养产业,既是发展机遇也是严峻挑战!过去,养⽼院对于很多⽼⼈⽽⾔,相当于⼀个“天堂停靠站”的存在,很易引起⼈本能的反感和排斥,随着现代社会与⽂明的进步,传统养⽼模式已满⾜不了现代⽼年⼈对养⽼⽣活的要求。

因此,如何从⽼年⼈真正诉求出发,打造受⽼年⼈青睐的创新养⽼模式?是发展现代康养产业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全世界⾸家向传统模式挑战的是荷兰⿅特丹的⽣命公寓,它是世界上第⼀个酒店式养⽼项⽬,现在共有上万⼈⽣活在荷兰的⽣命公寓中,同时亦有近万⼈在排队预约进⼊⾏列中。

它为何能够具有那么强的吸引⼒?地道国际康养⼩编跟⼤家⼀起来探索其中奥妙。

⼀、⽣命公寓起源⾸先,要从⽣命公寓的创始⼈荷兰养⽼专家汉斯·贝克教授说起,20世纪90年代,荷兰⽼龄化不断加剧,成为困扰荷兰的⼀⼤社会问题,当时⽼年⼈普遍不愿意住进传统养⽼院,政府斥巨资兴建的很多养⽼院也难以为继。

针对这个棘⼿问题,汉斯·贝克充分调研,精⼼设计与规划出⼀种全新的养⽼模式,创造了独特的幸福养⽼⽂化,彻底突破了荷兰养⽼院⽂化,将荷兰⽼⼈养⽼从“悲惨的地狱”转化为“幸福的天堂”。

获得了荷兰⼈的⼴泛认可,汉斯·贝克从此被业内冠以“银发产业教⽗”的称号。

2012年⽣命公寓被国际养⽼权威测评机构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养⽼项⽬”之⾸,其中以⿅特丹⽣命公寓最具特⾊,也成为了荷兰⼥王与其他政界经常参观的⼀家。

⼆、⽣命公寓运营理念⽣命公寓是⾪属于⾮盈利的基⾦会,机构的盈利不能进⾏股东分配或者公司盈利,⽽是通过机构的利润积累,不断开发新的机构。

荷兰生命公寓

荷兰生命公寓

荷兰,生命公寓荷兰生命公寓久负盛名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周围社区的广泛参与,这也是其成功的基础。

此外,以尊重老年人为基础的快乐养老模式也是其享誉世界的重要因素。

全世界首先向传统模式挑战的是——荷兰鹿特丹的生命公寓,其建筑设计、装修、人员配置、管理以及文化,都与传统模式大相径庭,生命公寓模式已经成为荷兰的标准养老模式,并被日本,丹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竞相效仿。

其创始人汉斯贝克先生被业内称为银发产业中的“教父”,他创造的独特幸福养老文化在业界一直为人所称道。

生命公寓在2012年被国际养老权威测评机构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养老项目”之首。

贝克先生认为:人类所能感受到的快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体方面,另一个是群体方面。

护理机构的治疗和护理既要能满足老年人的健康生活需要,又要警惕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如果医疗护理所带来的痛苦超过了其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像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综合症、关节炎、多发性硬化和正常的衰老病患者来讲,治疗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那么护理机构就应该将注意力从治疗身体的病痛上转移到去帮助老年人们尽可能多地享受余下的生活,这就是荷兰老年护理的新哲学——让老年人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贝克先生认为,医疗护理不是老年护理中的唯一重点,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全面的幸福感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基于这一理念,荷兰开发了一系列“生命公寓”。

这种公寓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在这种公寓里,即使是乘坐轮椅的老年人也可以在伸手可及的范围里自如地使用洗手池、电闸和信箱等设施,公寓的门槛、走廊以及门窗等都避免采用让老年人使用不便的设计。

这种充分考虑老年人隐私和独立性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从个体方面得到快乐和满足感的需求。

但同时公寓的设计也非常重视能让老年人从群体层面获得幸福感和归属感。

比如方便老人与其他人见面、谈话、用餐,一起吃饭、小酌、运动,玩棋牌,或者一起带孙辈们去逛公园等,这都需要一定的公共活动空间才能够实现,因此“生命公寓”中还专门在公寓底部开辟了“社区广场”。

一种介入的方式_荷兰当代建筑师观察

一种介入的方式_荷兰当代建筑师观察

设计与理论 DESIGN & THEORY2011.3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121 3个场景:从自我批评到全面介入让我们先回溯间隔10年的3个场景:场景1:2010年,威尼斯双年展荷兰馆,无数泡沫体块悬浮空中,犹如蓝色浮云;至2层俯瞰,“浮云”变身为“天空之城”—建筑模型构建出一个虚拟的城市。

这个用建筑师最熟悉的材料与切割方式完成的装置作品,名为“空置荷兰:建筑遇上观念之地(vacant NL,where architecture meets ideas)”1)。

以简明而质朴的材料与制作方法为双年展带来了一阵蓝色的清新空气,并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提醒整个创意企业关注城市中的闲置空间2)—建筑不仅需关注功能与美学,更应承担起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责任(图1)。

场景2:2000年,源于对 “建筑的介入……与荷兰的转型(architectural intervention…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therlands,1998)”研究项目的总结,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召开了主题为“由设计进行研究”(Research by Design)的学术会议。

会议总结报告中阐释了荷兰建筑师对建筑学角色与意义的理解—“设计作为一个学科的核心特征是:它具有将矛盾需求转化为一个整体(unity)的能力,这使得设计成为所有技术科学的中心;……城市与乡村的转型越来越多地受到偶然性项目与建筑介入(architectural intervention)的影响。

” 3)(图2)场景3:1990年,库哈斯(R e m K o o l h a a s )在代尔夫特召集了一个名为“荷兰建筑到底有多现代?”(H o w Modern is Dutch Architecture?)的会一种介入的方式:荷兰当代建筑师观察褚冬竹议,建筑师、评论家共聚一堂,讨论这样一个话题:“荷兰崇尚战前现代主义的习惯到底与当代的现代主义有什么关系?”库哈斯把这次讨论会看成一种荷兰式的“自我批评”—反映了当时荷兰建筑界对自身定位的反省。

世界上最好的养老项目,荷兰生命公寓是如何打造的?(全解析)

世界上最好的养老项目,荷兰生命公寓是如何打造的?(全解析)

世界上最好的养⽼项⽬,荷兰⽣命公寓是如何打造的?(全解析)众所周知,荷兰的养⽼项⽬、养⽼产品均⾛在世界前端。

根据2012年澳⼤利亚泛泰商业集团对全球养⽼机构排名,荷兰⿅特丹⽣命公寓排名第⼀。

⽣命公寓在荷兰共有30多家机构,共同属于荷兰⽣命公寓基⾦会旗下,共居住约4500余⼈。

其中以⿅特丹⽣命公寓最有特⾊,是荷兰⼥王和其他政界⼈⼠经常参观的⼀家。

作为世界上第⼀个酒店式养⽼项⽬,⾄今共有近万⼈⽣活在17个遍布荷兰的⽣命公寓中,同时亦有近万⼈的预约名单在期盼⾏列中。

其创始⼈汉斯贝克先⽣被业内称为银发产业中的“教⽗”,他创造的独特幸福养⽼⽂化在业界⼀直为⼈所称道。

以下,本⽂将详细介绍荷兰⽣命公寓的成功之道。

-1-荷兰⽣命公寓的核⼼价值理念1、“YES⽂化”“YES⽂化”是⽣命公寓的核⼼理念之⼀。

“YES⽂化”强调通过⽼年⼈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保持⽼年⼈对⾃⼰⽣活的最佳掌控。

汉斯·贝克教授认为,如果养⽼的根本⽬的是“快乐”,就要对⽼年⼈提出的任何需求说“YES”。

他认为,⼈应该更注重⽣命的质量,⽽不是⽣命的长度。

汉斯·贝克教授在⽣命公寓,只要不是对⽼年⼈的健康构成明显的威胁,⼀般情况下,⼯作⼈员都不会拒绝⽼年⼈的要求,更不会⼈为限制⽼年⼈的⽣活习惯或爱好。

“YES⽂化”是⼀种态度,⼀种最⼤限度满⾜⽼年⼈需求的态度。

根据汉斯·贝克教授的研究,⽼年⼈根据⾃⼰意愿⽣活才是最快乐的。

2、“⽤进废退”理念荷兰⽣命科学研究院调查称,最有可持续性的养⽼模式,是让⽼年⼈尽可能长地保持健康和积极的⾃理⽣活,直到⾝体功能衰竭,然后,没有痛苦地过世。

因此,在荷兰⽣命公寓,不⽀持对⽼年⼈的过度护理,⽽是注重引导和激发⽼年⼈的⾃理能⼒,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年⼈尽可能地⾃⼒更⽣、⾃主⽣活。

“⽤进废退”理念也是荷兰⽣命公寓的核⼼价值理念。

3、“泛家庭”⽂化理念“泛家庭”⽂化也是荷兰⽣命公寓的核⼼理念之⼀,提倡泛家庭⽂化的本质是让⽼年⼈有社交和被关怀的感觉。

全球十大医疗建筑设计——芬兰 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

全球十大医疗建筑设计——芬兰 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

包 围 着 烟 囱 的 旋 转 楼 梯
被复原的门厅和阿尔托最爱的天窗
建 筑 的 正 立 面
建 筑 的 正 立 面
疗 养 院 的 区 背 面
A
疗 养 院 的 北 侧
病房区的正面
从 门 厅 二 楼 望 向 外 侧
北 欧 第 一 部 景 观 电 梯
屋顶露台
从 屋 顶 露 台 看 向 森 林
Zonnestraal
帕 米 欧 肺 结 核 疗 养 院 的 总 平 面 图
帕 米 欧 疗 养 院 建 设 设 计 竞 赛 阿 尔 托 赢 得 竞 赛 的 总 平 图
阿尔托赢得竞赛的主入口立面和剖面


和 和
” 由
第 三 名 方 案

Ammon- Ra , Antero Pernaja Ragnar Ypyä Valo , Kaarlo Borg, Olof Flodin Paavo Hanstén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Beelitz的肺结核疗 养院。这座疗养院占地约200公顷,总计提 供了1200张床位。同时,它通过大量现代 化的手段实现了暖气、电力、水力、甚至 食物的自给自足。
Beelitz疗养院几乎成为了独立于世的小镇。 虽然帕米欧肺结核疗养院的占地面积和规 模远远小于Beelitz疗养院,但它对于建筑 场地的选择,对于不同功能空间的组织, 以及对于基础设施的设计思路,都大量地 参考了Beelitz疗养院。
图 书 馆























医疗建筑设计的模式与发展趋势

医疗建筑设计的模式与发展趋势

医疗建筑设计的模式与发展趋势
理设备与用房之间的关系上,有独到的做法,其模式与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采用通用模式与经济模式
我们在设计医疗建筑时,关注点主要放在工作流程上,这对于创造一个高效的工作环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还重视后勤保障方面,因为后勤保障与医疗安全、效率密切相关。

这些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绝对不能忽视的。

医疗建筑是在不断变化的。

例如,在上世纪70年代,医院通常是通过中心走廊把各个建筑和房屋连接起来;在上世纪80年代,内部的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增加某些休闲空间,比如咖啡厅等。

随着医院建筑的不断发展,我们在设计中产生了两个概念,即通用模式与经济模式。

这两个概念影响了荷兰医疗建筑的设计。

首先是通用模式。

有人认为,医疗建筑如果将所有功能都融合起来,会一团糟。

我们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形成了一个通用的模式和架构,这对每一个功能都非常适用,能够让医院建筑获得更多的灵活性,即不同的区域都有类似的结构,各个功能是相互连接的,当一个功能区域变小或者变大时,不同功能区的位置是可以根据建筑结构互相变化的。

如果医院发生一些调整,通用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通用模式能够在设计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确保灵活性,保证医疗过程组织的自由度。

天使之城 荷兰Zaans医疗中心

天使之城 荷兰Zaans医疗中心

0 2
02 0


021
旋 走 转 廊 滑 梯
无 儿 障 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阅 可 读 视 区 空

墙 壁 的 大
面 积 手 绘 呼 应



工 业


0 22
0 2 3
发 情 况 。 Za a n s医 疗 中 心 从 人 性 化 的 视 角
医院 、 一间药房、 一 些 商 铺 和 一 座 沿 途 而 设
出 发 力 图成 为 一 家 面 向 未来 的 医疗 机 构 。
的 停 车 场 。 这 些 建筑 与 医疗 机 构 及 其 配 套
病 人 的 体 验 感 是 医 疗 机 构 设 计 的 决 定 设 施 的 结 合 , 让 这 里 形 成 了一 处 健 康 理 疗
因 素 之一 。积 极 有 效 的干 预 设 计 能 减 少 医 区 。
疗 问诊 的压 力 , 同时 能 愉 悦 病 人 的 心 情 , 促
进 他 们 的康 复 。Z a a n s医 疗 中 心 拥 有 一 个
f 编译 / J 、 西)
宽敞 的多层大厅 , 温 馨 的 内部 设 计 给 前 来 收 稿 时 间 : 2 0 1 7 0 7 2 0
天 使 之 城
中心
Z A A NS M E Dl cAL CENT RE l N NE TH ERL A N DS
设 计 [ 荷 ]Me c a n o o A r c h i t e c t e n
工程 名称 : 髯兰 Z a a n s 医 疗 中心
Z a a n s医疗 中 心是 荷 兰第 一 家精 益 医 就 诊 的 患 者 带 来 了 轻 松 且 温 馨 的 体 验 感 。 疗机 构 , 这 家 机 构 位 于 赞 丹 一 栋 高 效 紧 凑 半 圆形 的 开 口 引 入 了大 量 的 天 光 , 温 润 的

希沙姆·a·阿尔萨格心脏康复中心,阿尔沙巴医疗区,科威特

希沙姆·a·阿尔萨格心脏康复中心,阿尔沙巴医疗区,科威特

希沙姆• A•阿尔萨格心脏康复中心,阿尔沙巴医疗区,科威特Hisham A. Alsager Cardiac Centre, A1 Sabah Medical Area, Kuwait, 2015纽筑n a十:A G i建筑师十「务所Architects: A G i architects医疗建筑常被认为是带有消极含义的空间,需 要患者长期留院的康复中心更是如此。

因此,在 设计希沙]?母•A •阿尔萨格心脏康复中心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尝试改变这一观念,打造一个具有积极含义的空间------座可作为社会活动中心的医疗中心。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大楼外 观(包括它的体量及其材质〉,它是病人、医疗中 心与环境之间的第一个连接点。

A G i建筑师事务 所没有将该建筑的整体体量视为单纯的功能容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在形式上类似于社会文化基础 设施的方案。

外立面上棱角分明的大体块拥有两 处红色的大型幵口,迎接着访客的到来并暗示出 他们将在里面发现什么。

石砌立面在科威特恶劣的气候里提供着必要的保护,确保以较少的维护来保持较高的可持续性能。

该项目的设计采用了心脏的解剖结构及其在整个人体中的机制理念。

心脏是这个系统的核心肌肉,向其他器官与细胞输送血液和营养。

该项目的中庭即为心脏-----个3层楼高的红色空间用于等候区与交通流线。

多座庭院为庞大的建筑空间带来了自然光,与同类型建筑的较小房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患者犹如红细胞般在这个中央空间(光与生命的来源)来来回回,由诊室及不同的科室接收,于再次充满氧气后放回循环系统。

心血管药物是其基础,更是用来编写建筑语言的工具美学,使我们能够换位思考,构想出一种不同的医疗建筑——充分考虑用户(患者与工作人员)的特定需求,尽量让他们在医院时感到舒适。

诊室位于大楼的南部,共分为3层,被布置成专属的小型自我管理式“细胞”(由一位医生及其团队管理),设有3个空间:两间检查室与一间咨询室及其等候区。

世界第一座人体大厦——荷兰人体博物馆

世界第一座人体大厦——荷兰人体博物馆

文明之旅RAND GARDEN OF SCIENCE人体博物馆是一座位于荷兰南荷兰省乌赫斯特海斯特的科学博物馆,该馆外型为35米高的人体坐像。

该馆建设投资达两千多万欧元。

2008年3月14日该馆是由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正式揭幕。

荷兰这座人体博物馆,它的体内按照人体构造,从腿部到头部,分别分布着骨骼、肌肉、子宫、肠胃、肝肾、心肺、五官和大脑,名副其实的五脏俱全。

小时候看《西游记》,对孙悟空化作小虫飞入牛魔王的肚里感到新奇不已。

也不由幻想,什么时候也能变小,到人的身体里周游一遭?儿时的奇想渐渐淡忘,最近却偶然得知,荷兰建立起了世界第一座人体大厦-“人体博物馆”把这一梦想竞变成了现实。

该博物馆除了有教育功能,同时也作为也主题乐园:有器官影院,还通过5D 技术播放各种关于器官的影片。

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座神奇的建筑,开始奇妙探访之旅吧!荷兰人体博物馆位于荷兰海牙的东北面,大约有10几公里的地方,从海牙出发一路向北,不到圆园分钟就能在高速公路边看见一座巨型的人体雕像嵌入一座高大的建筑中。

这里就是荷兰著名的科尔普斯人体博物馆,一座以人体的真实结构为蓝本而构建的博物馆。

“人们所惊讶于的这座巨型人体雕像,实际上就是博物馆的主体部分,”博物馆创始人之一亨利·雷米斯向记者介绍说,“而我们的口号就是,穿越人体的奇妙旅程。

”这坐人体博物馆提供了人体内部的旅程,自膝盖开始———这里是大门所在的位置,经过若干自动扶梯,参观者可以到达各种人体器官,自子宫经过胃、心脏、肺及头部至口腔、鼻、耳,在大脑处游客可经侧门到达该馆出口。

在该旅程中,参观者可在作为展示屏幕的三维玻璃中穿梭,随着所见、所闻、所经的丰富,该旅程可收到不同寻常的特殊体验。

人体博物馆的最大特色就是整幢建筑物是将透明玻璃主楼跟泥黄色巨型人体坐像合二为一,楼高8层,成为全球唯一的“披着人皮”的人体博物馆。

博物馆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做到了科学普及。

博物馆的顾问就包括2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医学专家。

国外医疗建筑色彩设计对于我国的启示思考

国外医疗建筑色彩设计对于我国的启示思考

国外医疗建筑色彩设计对于我国的启示思考摘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医疗建筑的发展史,指出了我国医疗建筑的当前发展现状,探讨了何为色彩与色彩设计,最后剖析了怎样学习国外医疗建筑的色彩设计方法,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有所借鉴。

关键词:医疗建筑;国外建筑;色彩设计;启示医院是收治病人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人体于疾病抗争、生存繁衍、恢复身体健康的重要阵地;而对于医院建筑而言,其作为整个社会公共资源体系当中的重要构成,其发展水平能够间接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当前发展实况于水平。

在国内,有关医院建筑的色彩设计研究,仍然处于持续跟进与不断完善阶段;许多医院还未能将色彩设计的基本概念真正融入医院运作体系当中,即便已经融入,效果也并不理想。

而在国外,医疗建筑的色彩设计研究已趋向成熟,因而对我国此领域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本文围绕国外医疗建筑的色彩设计,就其对我国的基本启示剖析如下。

1.国内外医疗建筑的发展史医疗建筑从刚开始的教堂、寺庙建筑,发展到今日的大型医疗中心,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在我国的古代,病人生病后,通常会到寺庙去求神拜佛,比如唐朝时便有由僧人予以主持的“悲田坊”。

除了那些官办医院与寺庙外,还有许多私立的药房、诊所等,比如苏轼等人(宋代)便在当时的杭州创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安济坊”。

而对于西方医学而言,其基础为古希腊、罗马、荷兰医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时,便已建立了专门的经验医学。

针对国外古代的医院来讲,以慈善机构居多(主要作用就是传播宗教),比如Catharina医院(荷兰)、锡兰医院(印度)等。

而到了近代,受资本主义因素的影响与趋势,荷兰的宗教改革以及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等,有力推动着医学的发展与繁荣。

此外,其它相关学科(生物学、物理学等)的发展与成就,同样为医学的深层化、宽泛化发展,提供了助力与条件。

近代医学的发展,为医护分工、专业分科奠定了坚实集聚,逐渐建立了设备、人员按照专业进行划分,且将其集中分配至各个科室的近代医院雏形。

荷兰医疗建筑观察与解读

荷兰医疗建筑观察与解读

2 基于病人就诊程序的医疗服务组织
3 医院服务模式 ( 左 :传统格局,右 :多中心格局 )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荷兰医疗体系中的 同等重要元素,精神病诊疗机构和老年 人养护机构与医院的建筑设计同样受到 建筑师青睐,甚至不乏先锋建筑师的佳 作。相应地,国家支持的医疗保险覆盖 了基础医疗服务、老年人护理和慢性病 的长期护理等多种类型,能有效地将病 人从成本昂贵的医院分流到费用相对低 廉的各类设施中去,从而节省卫生保健 支出。再加上初级卫生保健中全科医生 (General Practitioners,GPs) 的“守门 人”作用,使得人口密集的荷兰 2),医 疗环境宽敞舒适而少见拥挤现象。
策在持续变革中,目前除 8 家大学附属 医 院 ( 如 A M C 医 院 ) 外, 其 他 医 疗 设 施均属私人组织所有,但其建设需经政 府审批许可。
相对于完全国有的机构来说,荷兰 医疗机构更注重市场竞争力,如英国的 公费医疗使“病人应感恩”观念在政府 内部盛行,使英国医疗机构更关注设施 功能效率而非用户体验,因此英国“现 有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政策在医疗 建筑设计中没有特别明显的表现”[2]13, 而荷兰则重视康复环境品质以提升设施 竞争力。
建筑学报 2012.2 ARCHITECTURAL JOURNAL
68
1 考察的 10 家荷兰医疗机构 ( a :O L V G 医 院 ;b :A M C 医 院 ;c :M C H 医 院 ;d :V l i e t l a n d 医 院 ;e :犹 太 人 综 合 医 院 ;f :布 雷 达 青 少 年 精 神 卫 生 中 心 ;g : Kloosterhoeve 养护院 ;h :海牙皇家养护院 ;i :贝丝沙洛姆犹太人养护院 ;j :犹太人临终关怀院 )

荷兰Genmab研究大楼

荷兰Genmab研究大楼

荷兰Genmab研究⼤楼⽂件格式:jpg⽂件⼤⼩:46.18MB项⽬名称:荷兰Genmab研究⼤楼位置:北京设计公司:Cepezed摄影师:礼貌的卢卡斯·范德威(Lucas van der Wee)最近,⽣物技术公司Genmab的新办公⼤楼在乌得勒⽀科学园举⾏了开幕仪式。

Genmab的新总部在哥本哈根和普林斯顿-新泽西州设有分⽀机构,其内部和内部都是⼀体的设计。

新建筑的设计基于开放的⼯作⽂化和与外界的密切互动。

新建筑具有很⾼的可持续性得分和充⾜的采光,为员⼯和访客提供了舒适,健康和⿎舞⼈⼼的(⼯作)环境。

Genmab是⼀家国际化的⽣物技术公司,致⼒于开发治疗癌症的抗体。

在过去的⼏年中,公司有了长⾜的发展,因此需要新的办公场所。

它的斯堪的纳维亚⾎统要求特别关注设计。

此外,新建筑还抓住了机会,使公司具有更⼤的知名度,增加了员⼯之间的互动,并与外部合作伙伴更有效地协作。

该建筑还打算成为吸引顶尖研究⼈员的名⽚。

cepezed和cepezedinterior负责设计。

全新的Genmab是⼀栋引⼈注⽬的,风格简洁且详细的建筑,直接位于乌得勒⽀科学园的主要通道。

该计划包括办公室,实验室和⼴泛的⽀持功能,例如会议中⼼,礼堂,科学咖啡馆和餐厅。

该建筑物为开放式结构,跨度⼤且视线长。

在地⾯上,它由两个彼此不对齐的五层海湾组成,中间有⼀个中庭。

地下有⼀个占据整个占地⾯积的停车库。

建筑物尽可能紧凑。

两个托架的对齐有助于与位置很好地契合。

会议中⼼,礼堂和咖啡厅的设施计划,以及健⾝房,⾃⾏车停车场,储西藏和废物室,主要位于⼀楼。

中庭的地板位于⼀楼,具有⼴场的特征。

周围还有其他辅助功能,例如咖啡吧和带正⾯烹饪功能的开放式厨房。

在办公室海湾,会合点位于中庭沿线,⽽固定⼯作区则主要位于⽴⾯沿线。

前三层楼容纳办公室和实验室。

它们的总⾼度较⾼,因此这⾥的程序可以灵活:办公室可以变成实验室,反之亦然。

海湾⽴⾯是垂直铰接的,此处玻璃组件的框架隐藏在封闭元素的铝制外部饰⾯后⾯。

国外医院追求一个暖字

国外医院追求一个暖字

栏目编辑:侯叔霞*****************国外医院追求一个暖字☉李 响/青 木/李 莹/曹 劼提到去医院,不仅是孩子,就连成年人都会有些紧张,而轻松的就医氛围、舒适的环境、贴心的布局则能让患者备感舒适和安慰。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各国医院为了改善就医体验而采取的暖心举措。

荷兰:一个科室完成所有检查进入有着百年历史的荷兰格罗宁根医学中心,映入眼帘的不是冰冷繁忙的候诊大厅、迷茫纷杂的就诊人群,而是清晰有序的就诊路线和问询处、暖色调的等候区,以及不远处的咖啡厅,令人心情放松的阳光花店和随处可见的艺术作品,令人仿佛身处一家温暖周到的五星级酒店。

格罗宁根医学中心的人性化不仅是感官方面,而是深入到患者就诊和家属探访的每个细节中。

对于初次步入大医院的患者来说,最大的担忧莫过于在偌大的医院和分散于各处的科室间奔波辗转。

在格罗宁根医学中心,患者的麻烦被大大减少了:拿着家庭医生开具的转诊单和预约时间表,患者可前往一个科室完成所有检查。

检查结果、患者信息会被及时录入电子病历,方便患者及医生随时查看。

医院还充分考虑了身体有残疾者的需求,内部电瓶车及工作人员会运送行动不便者前往所需科室。

为方便与听力有障碍的患者沟通,医院提供配备扬声器的交流设备及可打字的电话。

医院还在问询处、一楼大厅等地方安装了环线感应和声音传播系统,使佩戴助听器的患者能清晰收音。

视力受损的患者可使用医院特配、按键放大的电话。

对于不会说荷兰语的患者,医院还提供口译人员,以便交流。

除了就诊方便贴心,医院还着力提升“软环境”。

医院主楼的设计突出光线和空气,用四面的落地窗代替墙壁,在天气晴朗时打开玻璃屋顶,保证光线充足和通风。

艺术在医院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医院各处分散着艺术展区,来访者可在问询处领取艺术展路线图。

图书馆、咖啡馆、餐厅、花店、礼品店的点缀,也让来访者时不时忘记自己身处医院。

德国:善用颜色和香味德国总是将医院建在绿树之间。

医院前面都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坪,花花草草点缀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卫生 新建 医疗机构
由 两 家 机 构 合 并 而 来,2010 年 开 业 ;总 投 资 2300 万 欧 元 , 总 建 筑 面 积 8100m2 ;设计 (1991 2006 年 ) : EGM 建筑师事务所
Kloosterhoeve 养护院 (nursing 拉姆斯东克 慢性病人 新建
h o m e K l o o s t e r h o e v e, 斯费尔
总体看来荷兰医疗建筑不仅秉承 了“荷兰制造”的一贯高水准,并且在 国际相似语境下,荷兰医疗体制和社会 特质造就了当代荷兰医疗建筑独树一帜 的一面。从 18 世纪中叶发展至今的荷 兰医疗建筑有着与其他西方国家相似的
历史,但目前荷兰医疗建筑趋向于通用 化、日常化和分散化发展,甚至有人质 疑医疗建筑在未来是否仍像以往那样作 为独立建筑类型存在 [1]331,这与美国医 疗建筑借助循证设计 (Evidence Based Design, EBD) 科学研究的专业化发展方 向截然不同。反观我国功能主义主导医 疗建筑设计、城市医院规模持续扩张及 医疗设施建设成为多方利益搏弈战场等 现状,荷兰经验有助于拓展我们的解题 思路。
策在持续变革中,目前除 8 家大学附属 医 院 ( 如 A M C 医 院 ) 外, 其 他 医 疗 设 施均属私人组织所有,但其建设需经政 府审批许可。
相对于完全国有的机构来说,荷兰 医疗机构更注重市场竞争力,如英国的 公费医疗使“病人应感恩”观念在政府 内部盛行,使英国医疗机构更关注设施 功能效率而非用户体验,因此英国“现 有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政策在医疗 建筑设计中没有特别明显的表现”[2]13, 而荷兰则重视康复环境品质以提升设施 竞争力。
犹太人综合医院 (Ziekenhuis Amstelland)
阿姆斯特丹 急救综合 改扩建 医院
1978 年 由 两 家 医 院 合 并 而 来,1993 年改扩建 ;是西欧唯一的犹太人医院, 原设计规模 255 床,现维持不变
布雷达青少年精神卫生中心 布雷达 (GGz Breburg, Centrum Jeugd Breda)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荷兰医疗建筑 观察与解读
郝晓赛
摘要 / 从借鉴荷兰经验、丰富我国医疗设施 建设思路出发,围绕荷兰卫生保健提供体系 及当代荷兰医疗建筑呈现的通用化、日常化 和分散化特点等内容对荷兰医疗建筑田野考 察实例进行解读。 关键词 / 荷兰 医疗建筑 灵活性 康复环 境 “核心”医院 ABSTRACT/ For broadening the thinking of construction for domestic medical facilities,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reference to Dutch experience by interpreting relevant content from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Netherlands. KEY WORDS/ the Netherlands, medical building, flexibility, rehabilitation environment, “core” hospital
建筑学报 2012.2 ARCHITECTURAL JOURNAL
68
1 考察的 10 家荷兰医疗机构 ( a :O L V G 医 院 ;b :A M C 医 院 ;c :M C H 医 院 ;d :V l i e t l a n d 医 院 ;e :犹 太 人 综 合 医 院 ;f :布 雷 达 青 少 年 精 神 卫 生 中 心 ;g : Kloosterhoeve 养护院 ;h :海牙皇家养护院 ;i :贝丝沙洛姆犹太人养护院 ;j :犹太人临终关怀院 )
持续上涨和改善服务,积极调整医疗服 务组织结构并集中设置高端专科医院, 借助医疗信息技术将医疗服务重心由综 合 医 院 向 社 区 转 移。 荷 兰 医 院 数 量 从 1999 年的 136 所减至目前的 92 所 ;每 千居民平均床位数由 1990 年代初的 4.5 张减为现在的 3 张 ;目前平均住院天数 5 ~ 6 天, 约 为 20 年 前 的 : 高端专科医院 AMC 是唯一床位增加的 医院,除 1 所医院维持规模未变外,其 他改扩建医院均有床位缩减现象,并且,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Vlietland 医院开 业不久便已计划缩减掉 110 床。
基因的患者还可自主结婚生育,因此该 类护理服务有着长期需求 ;此外,表 1 中为犹太人在传统环境中提供符合犹太 教戒律医疗服务的 3 家犹太人医疗机构 在西方也属少见。
2) 与不确定性回避 (uncertainty avoiding) 民族文化的国家相比 ( 如英国 和我国 ),荷兰属于对不确定性更宽容 的自立 (self-supporting) 民族文化,该 文化尽量减少规避风险和意外的硬性规 定。[3] 荷兰并没有过多的医疗建筑技术 规范,医疗建筑是在建筑师主导下从人 的需求出发的设计成果,而并非相关国 家技术规范的推演,因此荷兰医疗建筑 更具创造性和个性,也能对国际前沿理 念做出快速回应。
除了上述来自卫生保健提供体系的 影响,荷兰当代医疗建筑风貌的形成还 与其社会特质密不可分。
1) 荷兰社会有着自古而来的自由、 开 放 和 包 容 性, 表 1 中 医 疗 服 务 机 构 种类丰富,服务于特殊群体的一些设施 凸显着社会对个人生活选择的尊重。如 Kloosterhoeve 养护院是荷兰为全国千 余名亨廷顿氏舞蹈症患者专设的 5 家长 期护理机构之一,携带该疾病显形遗传
2 基于病人就诊程序的医疗服务组织
3 医院服务模式 ( 左 :传统格局,右 :多中心格局 )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荷兰医疗体系中的 同等重要元素,精神病诊疗机构和老年 人养护机构与医院的建筑设计同样受到 建筑师青睐,甚至不乏先锋建筑师的佳 作。相应地,国家支持的医疗保险覆盖 了基础医疗服务、老年人护理和慢性病 的长期护理等多种类型,能有效地将病 人从成本昂贵的医院分流到费用相对低 廉的各类设施中去,从而节省卫生保健 支出。再加上初级卫生保健中全科医生 (General Practitioners,GPs) 的“守门 人”作用,使得人口密集的荷兰 2),医 疗环境宽敞舒适而少见拥挤现象。
(Onze Lieve Vrouwe Gastuis)
医院
1898 年 创 建, 原 为 教 会 医 院 ;1970 年代总规模 555 床,现总床位 350 床; 室内改造设计 :EGM 建筑师事务所
A M C 医 院 ( A c a d e m i s c h 阿姆斯特丹 急救综合 改造
Medisch Centrum,
护理机构
Raamsdonksveer)
2009 年开业。专收治亨廷顿氏舞蹈 症患者,现容纳 51 名患者,总投资 2100 万欧元;设计 (2004 2008 年 ): Marquart 建筑师事务所
海牙皇家养护院
海牙
(Royal Rustique,Den Haag)
老人护理 新建 / 养老院
贝丝沙洛姆犹太人养护院 (Beth Shalom Amstelveen)
为改善病人体验并改进效率,荷兰 医疗服务正从以医学专业区分的传统模 式转向以病人核心疗程为中心的新模 式,建筑空间组织由此需打破按门诊、 医技和住院部划分的传统布局方式。图 2 中卫生保健提供体系中各级服务依据 病人就医路径 ( 非急症 ) 实现无缝衔接: 病人先到社区全科医生处诊治,全科医
69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2 建筑学报
与多数国家一样,荷兰医疗设施现 代化建设始于二战后,并随经济发展和 人口增长在 1960 年代进入建设井喷期。 不过统一规划的缺乏及各宗教教派间的 壁垒与纷争导致荷兰曾出现综合医院多 而专科医院少、医院服务半径重叠等不 合理局面,为此政府主导进行的医院兼 并和调整持续了多年。
近年来政府为控制公共卫生费用的
阿姆斯特丹 老人护理 新建 / 养老院
犹太人临终关怀院 (Hospice Immanuel)
阿姆斯特丹 临终关怀 新建 养护机构
2010 年开业;属蓝宝石住宅组织所有, 总投资 700 万欧元
2011 年 3 月开业 ;属荷兰犹太人医疗 福利组织 JZ 所有 ;现收治患者 72 名
2007 年 5 月开业 ;属荷兰犹太人医 疗福利组织 J Z 所有 ;欧洲首家犹太 人临终关怀设施,容纳患者 6 名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收稿日期:2011-09-28
荷兰建筑整体水平一直高居欧洲前 列,同时作为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荷兰已成长为西方福利国家典范,高度 发达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和成就即使英 美等国也甘居其后,而与二者关联密切 的荷兰医疗建筑,国内尚无出版物和主 题译介,实乃憾事。笔者有幸于欧洲学 习 期 间 到 访 荷 兰 得 以 初 识,2011 年 4 月的此次行程是英国 M A R U1) 医疗设施 比较研究课程的田野考察,期间与荷兰 卫生部官员交流座谈并走访了 10 余家 医疗机构 ( 表 1、图 1)。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4 AMC 医院饰有画作的中庭
5 AMC 医院室内
6 Vlietland 医院室内
生不能处理的复杂严重症状则开具转诊 单去医院由专科医生诊治,病人在医院 完成关键治疗后回到社区按需接受康复 护理。
新服务模式要求医院由传统格局转 变为多中心格局 ( 图 3)。目前荷兰大批 现有医疗设施为此进行着改造,上次以 改扩建为主的大规模改造浪潮发生在 1970 年代,这两次改造浪潮使荷兰人 相信医疗建筑需要的不是设计而是包容 未知变化的策略。医务人员全程参与设 计、采用逐层改造方式完成多个部门功 能调整的 MCH 医院便是当前浪潮中的 一 例 :如 2009 年 完 工 的 肿 瘤 科 单 元, 将之前散布的肿瘤科诊室、日间治疗和 病房集中设置,形成相对独立的医疗中 心,与传统模式相比减少了病人就诊行 程 ;2010 年完成的手术部改造则采用 “一间式”层流控制技术,准备、麻醉 到手术全过程均可以在手术间内完成 ; 同年对急诊部进行的改造则实施了曼彻 斯特分流制度 (the Manchester triage s y s t e m ),在留观区将病人分成 3 个区 ( 重度、中度和轻度护理区 ) 实施针对 性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