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信息统计表
职业卫生档案编制指南
![职业卫生档案编制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72a59fbfe4733687e21aaef.png)
职业卫生档案编制指南职业卫生档案应当是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和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与职业病诊断、鉴定的重要依据。
用人单位应当运用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及原理,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管理措施与方法,并有机地融入到职业卫生档案之中,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档案的管理工作,定期对档案内容进行更新、完善。
通过自律行为,以达到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之目的。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规定:1、归档资料必须简明扼要地拟写案卷标题,标题要反映案卷的内容;2、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及案卷皮、编号,装订成卷;3、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4、职业卫生档案一般为永久保存;5、档案保管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办理审批手续。
档案保管员调离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6、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修补复制;7、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8、对于涉及劳动者个人健康资料的,用人单位应当为其保密。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应当包括以下资料和内容:一、单位基本情况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等情况(参照表一)。
2、工艺流程:通过工艺流程的表述,可以明确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及来源(参照表二)。
3、主要原辅料: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辅料及用量(参照表三)。
二、法律、法规、制度1、法律、法规和职业卫生标准。
用人单位应及时收集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识别和获取适用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相应的清单,并开展合规性自查自纠(参照表四)。
2、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用人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建立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目录(参照表五)。
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https://img.taocdn.com/s3/m/b7fc7d0d0740be1e640e9a08.png)
一.名词解释1.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2.热射病:热射病是由于机体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使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体温升高所致。
3.工作有关疾病:泛指一切与工作有关联的疾病、伤害等健康问题。
是一组与职业有关的非特异性疾病,职业病属于工作有关的疾病。
4.低温作业:指在寒冷季节从事室外及室内无采暖的作业,或在冷藏设备的低温条件下以及在极区的作业,工作地点的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度。
5.混合性粉尘:指有机粉尘、无机粉尘的两种或多种粉尘混合在一起的存在,称为混合型粉尘。
6.局部振动病:是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到至全身,故又称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
7.矽肺:矽肺又称硅肺,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疲劳:在劳动过程中,人体各系统、器官或全身生理功能和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的状态称为疲劳。
9.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称为生产性噪声。
10.职业性病损: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所致)的各种职业损伤的统称。
二.填空1.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灼伤、发生红斑反应)、眼睛(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2.气象(气候)条件的测定内容有气温、气湿、风速、辐射热和气压等。
3.劳动场所中引起职业性紧张的因素:工作组织方面;工作量方面;工作经历方面;劳动条件方面;组织关系方面;个人与社会因素。
4.ISO 9000 ISO18000 ISO140005.职业病病损致病条件。
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接触强度。
6.防尘的八字方针:革、水、风、密、护、管、查、教。
7.毒物经皮肤一是通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而进入血循环;另外一种是通过汗腺,或通过毛囊与皮脂腺绕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
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填报说明课件
![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填报说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0fc5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3.png)
填报表格第九部分:疾病和残疾情况
这部分内容是描述职工的疾病和残疾情况,主要针对已经确诊的疾病和残疾情况进行明确细化。 以下是详细说明:
1
疾病名称和诊断时间
描述职工的主要疾病、并在各种疾病中内部排列。
2
残疾情况和级别
描述职工残疾情况的等级和受众范围。
填报表格第十部分:家庭信息
填报表格第十一部分:联系方式
这部分内容是描述职工的联系方式,具体包括常用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以维护各种情况下的及时应答和管 理措施。
常用电话
填写移动电话或电话号码等详细情况。
电子邮箱
填写职工电子邮箱并测试是否有效。
填报表格第十二部分:其他信息
这部分内容包括职工的其他信息,例如月收入、吸烟情况等内容,需要对职工的生活状况做出更加详细和全面 的描述,以反映职工行为的各个方面并为科学管理和科学评价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注意: 该部分内容或干扰到隐私或是否必填暂时无统一标准,应以各单位实际情况和规定进行填报。
参考文献和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填报操作指南》
联系方式
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工作领导或相关管理人员解决,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寻求该部门的咨询和协助。
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和无党派人士填写党派,其他填写团员、群众。
4
身份证号
身份证号必须填写正确。投机取巧者,引发奖励履职、升学和获得外援机会等的利益到来而不按 实际情况填报数据,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填报表格第二部分:工作情况
本部分内容描述的是职工的工作情况,兼顾到个体的过往或者在职情况。这部分内容分为单位和个人情况,具 体说明如下:
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填 报说明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9996ca3b52acfc788ebc907.png)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1.1 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为监测与评价医改进展和效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1、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统1-1表至卫统1-8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月报表(卫统1-9表、卫统1-10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乡村医生及卫生员除外),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公务员。
3、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二级及以上医院、未定等级的政府办县级及以上医院。
5、采供血情况调查表(卫统5表):采供血机构。
三、主要内容: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改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卫生人力基本信息,医用设备配置情况,出院病人情况,采供血情况等。
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报送方式:(1)网络报送:医疗卫生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卫统1-1表至卫统1-10表、卫统2表至卫统4表。
①代报:卫统1-3表、诊所和医务室人力表由县区卫生局代报;卫统1-4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或县区卫生局代报。
取得卫生监督员证的公务员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填报人力表。
(2)逐级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医政司报送卫统5表。
2、报告期:(1)月报:医疗机构月报表。
新增、撤销及合并卫生机构在取得、撤销或变更执业(登记)证书10日内网络报告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
(2)季报: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采供血情况调查表。
(3)年报:卫生机构年报表。
(4)实时报告: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和卫生机构变动信息。
卫生机构在人员流入或流出本单位1个月内上报增减人员信息(每年7-9月更新所有在岗职工变动信息);医疗机构在设备购进、调出或报废1个月内上报。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40c3622360cba1aa911da70.png)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1。
1 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为监测与评价医改进展和效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1、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统1-1表至卫统1-8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月报表(卫统1—9表、卫统1-10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乡村医生及卫生员除外),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公务员。
3、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二级及以上医院、未定等级的政府办县级及以上医院。
5、采供血情况调查表(卫统5表):采供血机构。
三、主要内容: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改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卫生人力基本信息,医用设备配置情况,出院病人情况,采供血情况等.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报送方式:(1)网络报送:医疗卫生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卫统1—1表至卫统1-10表、卫统2表至卫统4表。
①代报:卫统1—3表、诊所和医务室人力表由县区卫生局代报;卫统1-4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或县区卫生局代报。
取得卫生监督员证的公务员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填报人力表。
(2)逐级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医政司报送卫统5表。
2、报告期:(1)月报:医疗机构月报表。
新增、撤销及合并卫生机构在取得、撤销或变更执业(登记)证书10日内网络报告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
(2)季报: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采供血情况调查表。
(3)年报:卫生机构年报表。
(4)实时报告: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和卫生机构变动信息。
卫生机构在人员流入或流出本单位1个月内上报增减人员信息(每年7—9月更新所有在岗职工变动信息);医疗机构在设备购进、调出或报废1个月内上报。
职业卫生管理台帐
![职业卫生管理台帐](https://img.taocdn.com/s3/m/b3f5878684868762caaed59e.png)
职业健康管理台账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前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工艺装备不良,企业管理不善,近年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企业大量雇用农民工、临时工,职工安全与卫生意识不强等,致使我国职业危害事故频发,据统计60-70%的职业伤亡事故是人为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违章操作、缺乏安全卫生知识等)所致。
同时,我省中小规模企业占80%以上,如何使这些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快创造条件以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已近在眉睫,只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管理手段等,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目的,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其自身管理是控制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的关键,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的规定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一套可操作、易实施的企业职业卫生自身管理体系。
为更好地指导用人单位运用标准化管理体系中文件化的管理方法与原理,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管理措施与方法,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组织制定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使用指南》,用尽可能简单易行的方法将《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职业卫生台帐管理之中,指导并帮助企业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职业卫生管理机制,通过自律行为,以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目的。
目录一、职业卫生管理台帐1、台帐之一职业卫生统计分析2、台帐之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监测评价报告3、台帐之三劳动之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4、台帐之四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5、台帐之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6、台帐之六职工健康监护档案7、台账之七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记录8、台账之八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台帐之一职业卫生统计分析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 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_____________附件4 档案编号:台帐之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年度)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目录1.生产工艺流程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3.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和化学品一览表(表2-1)(附:化学品安全中文说明书、标签、标识及产品检验报告等)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表2-2)5.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季报汇总表(表2-3)6.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合同书8.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9.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表2-1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材料(化学品)一览表编制:审核(签字):编制日期:年月日说明:化学品毒性资料及预防策略附后表2-2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编制:审核(签名):编制日期:年月日表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季报汇总表编制:审核(签名):编制日期:年月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____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我单位委托____机构(已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于__年_月_日对我单位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现将结果上报(见检测评价报告书)。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1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1](https://img.taocdn.com/s3/m/b3b19736783e0912a2162aef.png)
附件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填表人:固定电话:手机:填表说明1.用人单位:指依法设立、且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工矿商贸领域企业的产生职业病危害且调查期间正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
2.用人单位规模:参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进行规模分类。
部分行业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说明: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3. 用人单位类别:根据工商执照进行判定,其中产业活动单位一般指从属于某企业法人单位下,在一个场所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的单位,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的单位。
作为集团公司的组成部分,由下属各产业活动经营单位填报调查表后,分别向属地安全监管部门上报,集团公司不用汇总上报。
4.工作场所地址,指用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地点。
5.行业分类,指用人单位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类型,在右边相应的方框内打勾。
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大类,并结合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划分。
建设项目有关情况向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上报。
6.职工总数,指用人单位的所有职工总数,包括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和劳务派遣工。
数据统计节点为填表当时。
7.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指用人单位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的总人数。
由于一个人可能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人数不能由接触粉尘、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物理有害因素和生物有害因素的人数简单相加,同时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按实际人数算,不能重复统计,例如,某工作场所内既触粉尘又接触噪声的1个劳动者,按接触职业病危害1人统计。
接触职业病危害总人数,可采用工作场所内在岗职工人数减去不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的简单计算方式获得。
8.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指在生产一线相对固定的岗位或从事相对固定的工种,需要长时间接触到粉尘、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物理有害因素、生物有害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人数;以及用人单位有关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能长时间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
上海市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指导意见
![上海市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e2742278312b3169a451a4cc.png)
清
理理
单
方机
针构
生 ( 健 康 ) 管 理 制 度
业危害严重项 目职业病防护 设施、控制效果 评价的专家评 审、设计审查意 见及行政审批 批复和备案回 执
防 护 设 施 ( 一 览 表
)
害 申 报 回 执
危 害 因 素 辨 识 ( 汇 总 表 )
职业健康 教育培训
职业危害因素
检测与评价
个 体
检查 记录
3
(简称“三同时”),“三同时”是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的根本措施,应建立 建设项目清单(可参照附录 B 表六)。
4.3.1.1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 ——预评价报告书; ——专家评审意见、批复文件和备案回执。 4.3.1.2 职业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职业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职业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批复。 4.3.1.3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竣工验收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审核意见、验收批复和备案回执。 4.3.2 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 ——职业病防护设施一览表(可参照附录 B 表七)。 4.3.3 职业危害申报 ——申报资料和申报回执。 4.4 职业危害过程控制管理 4.4.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辨识汇总表(可参照附录 B 表八)。 4.4.2 职业危害告知 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中将本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告知劳动者。 4.4.3 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培训 ——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记录(相关证明); ——职业卫生(健康)管理人员教育、培训记录(相关证明);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劳动者培训、教育统计表(可参照附录 B 表九)。 4.4.4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职业健康工作情况统计报表制度范本(2篇)
![职业健康工作情况统计报表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04bf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a.png)
职业健康工作情况统计报表制度范本第一部分: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职业健康工作情况的统计报表编制过程,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可靠,并为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和岗位。
第二部分:统计报表编制流程1. 统计报表编制的责任部门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统计报表的编制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统计报表的编制周期统计报表按月度进行编制,于每月底前完成,并将报表提交给公司领导。
3. 统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统计报表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统计:包括新增职业病病例、职业病病例分布情况、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等。
b) 职业健康监测结果统计:包括职业健康监测人数、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情况、职业健康监测结果分析等。
c)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情况统计: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建设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卫生设施维护情况等。
统计报表的格式应清晰、简明易懂,可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
4. 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岗位工作环境检测报告。
b) 职业健康监测结果。
c) 职业卫生培训记录。
d) 公司职工的健康档案。
数据来源应确保真实、完整、准确,在报表中进行明确标注。
5. 统计报表的审核和复核统计报表的审核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统计报表的复核由公司领导进行,确保报表的合规性和可读性。
第三部分:统计报表使用和报送1. 统计报表的使用统计报表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公司领导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用于评估公司的职业健康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
2. 统计报表的报送统计报表应在每月底前完成,并通过电子邮件或公司内部网站等途径报送给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同时保留电子原始数据和纸质报表备查。
第四部分:统计报表的监督和评估1. 统计报表的监督公司领导对统计报表编制的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
![卫生统计年报表及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a30cb4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43.png)
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1。
1 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全国卫生资源配置与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和质量情况,为监测与评价医改进展和效果、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提供参考,为有效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提供基础信息。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1、卫生机构年报表(卫统1—1表至卫统1—8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月报表(卫统1—9表、卫统1—10表)调查范围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卫统2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乡村医生及卫生员除外),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公务员。
3、医用设备调查表(卫统3表):医院、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急救中心(站)。
4、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卫统4表):二级及以上医院、未定等级的政府办县级及以上医院。
5、采供血情况调查表(卫统5表):采供血机构。
三、主要内容: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改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卫生人力基本信息,医用设备配置情况,出院病人情况,采供血情况等。
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报送方式:(1)网络报送:医疗卫生机构(诊所和村卫生室除外)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登录“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报送卫统1-1表至卫统1—10表、卫统2表至卫统4表。
①代报:卫统1-3表、诊所和医务室人力表由县区卫生局代报;卫统1-4表由所属乡镇卫生院或县区卫生局代报。
取得卫生监督员证的公务员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填报人力表。
(2)逐级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卫生部医政司报送卫统5表。
2、报告期:(1)月报:医疗机构月报表。
新增、撤销及合并卫生机构在取得、撤销或变更执业(登记)证书10日内网络报告卫生机构调查表第一项“基本情况”.(2)季报:医院出院病人调查表、采供血情况调查表.(3)年报:卫生机构年报表.(4)实时报告:卫生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查表和卫生机构变动信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430353d3b3567ec102d8ad9.png)
附件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机关、专业分公司及其直属企事业单位和全资子公司(以下统称所属企业)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集团公司所属的控股子公司通过法定程序实施本规定。
参股子公司、境外企业参照本规定,执行所在地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职业卫生档案,是指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文字、图纸、照片、报表、音像资料、电子文档等文件材料。
第四条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应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第五条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是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的归口管理部门。
履行以下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二)制订实施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三)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四)组织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开展工作交流与合作。
第六条集团公司总部相关部门按照管理职责分工负责做好业务范围内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第七条专业分公司负责本专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一)明确本专业分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部门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人员。
(二)贯彻执行集团公司有关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要求。
(三)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本专业所属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四)负责研究分析本专业职业卫生档案资料。
第八条所属企业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履行以下职责:(一)明确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管理部门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人员。
(二)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有关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要求。
(三)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所属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46366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46366](https://img.taocdn.com/s3/m/9b91ed41763231126edb11ac.png)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单位名称:(盖章)建档日期:山东省卫生厅制建档说明一、职业卫生档案的法律地位1、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人单位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法律凭证。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行为的有关资料和采集样品,并具体列出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因此,用人单位在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当做好记录和归档工作,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2、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举证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诊断、签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
3、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履行义务。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有关要求1、凡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单位,均应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2、对于涉及劳动者个人其他健康资料的,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保密义务。
3、职业卫生档案一般为永久保存。
目录单位基本情况表 (1)厂区平面布置图(或示意图) (2)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3)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点分布示意图 (4)职业病防护设施登记表 (5)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登记表 (6)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健康检查情况登记表 (7)接触有害因素职工健康检查结果 (8)职业病病例登记 (9)职业禁忌劳动者名单及调离情况 (10)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 (11)职业卫生组织机构 (1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3)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一览表 (14)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档案 (15)职业病危害控制实施表 (16)职业病防治经费一览表 (17)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登记 (18)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统计表 (19)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维护记录表 (20)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表 (21)职业卫生监督意见和落实情况记录表 (22)有害因素浓度(强度)测定结果 (23)气象条件测定结果 (2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登记表 (25)放射性同位素登记表 (26)射线装置登记表 (27)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责任书 (28)一、单位基本情况表注:本表数字均按填表前一年度的统计数字为准。
职业卫生档案范本
![职业卫生档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4d670f2763231126fdb1117.png)
职业卫生档案范本1.职业健康档案文本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对公司各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员工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简称“两档”,并由专人保管。
二、职业卫生档案包括:1、企、事业单位职业卫生记录卡;2、厂区各生产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厂区各生产单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平面示意图;3、厂区各生产单位工艺流程简图(用箭头表示);4、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一览表;5、各生产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作业人员登记卡;6、职业病危害、职业中毒记录卡;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8、职业病危害因素程度分级管理表;9、职业中毒事故报告与处理记录表等;10、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监督文书清单及有关文本;11、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方案、程序、指导书、管理制度;12、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14、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15、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档案;16、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汇总资料;17、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三、员工个人健康档案包括:1、员工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禁忌证名单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病例登记表等员工个人健康资料;5、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或合同;6、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7、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
四、“两档”资料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期限及时进行归档。
五、“两档”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可靠,并管好和用好“两档”。
六、随时、定期地根据公司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两档”,各表卡每年10月前系统地调整一次。
七、“两档”档案中各种资料按要求每三年复核一次;日常职业卫生工作须将测定结果、健康检查结果、职业病管理情况随时过录,以备分析。
职业卫生档案(模板)
![职业卫生档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8763ad448d7c1c708a145c1.png)
职业卫生档案单位:地址: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电话:建档时间: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建档说明一、职业卫生档案的法律地位1、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人单位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法律凭证。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行为的有关资料和采集样品,并具体列出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因此,用人单位在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当做好记录和归档工作,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2、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举证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诊断、签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
3、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履行义务。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档案的意义1、有利于用人单位系统、动态追踪和掌握国家对于职业病防治的要求;2、有利于用人单位系统记录所开展的职业卫生工作,积累资料;3、有利于用人单位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受到法律保护;4、有利于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能发生的法律纠纷;5、有利于用人单位加强自身职业卫生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6、有利于用人单位节约生产成本。
三、职业卫生档案有关问题的说明1、附件“职业危害项目申报表”,是项目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递交的申报材料(应同时存档一份),如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尚未开展此项工作,此表据实填写存档。
2、“档案”第12项为经有资质的监测机构监测后出具的有关数据报告。
3、“档案”第13项中的个人健康监护档案编号: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体检应由工程公司按集团公司的统一要求(见附件),负责统一编号,每人一号,不能重号,终身不变。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bae1c2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7.png)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8.31•【文号】国卫监督发〔2020〕17号•【施行日期】2020.08.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监督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的通知国卫监督发〔2020〕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监督中心、职业卫生中心: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我委组织制定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综合监督”子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8月31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是指县级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依据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确定的监管事项清单,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的活动。
第三条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行基于风险的分类分级监督执法模式。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机制。
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应当明确具体处(科)室负责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并配备相应的监督执法人员,保障执法经费,合理配置执法装备。
第五条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应当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开展与相关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大数据应用,及时采集、统计分析和上报本辖区内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相关信息,推进互联网+监督执法。
职业卫生统计表
![职业卫生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c7c11b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e.png)
职业卫生统计表
以上表格展示了近三年的职业卫生统计数据。
统计包括事故发生数、事故死亡数、职业病发生数和职业病死亡数。
每年的数据都有所变化。
根据表格数据,可见2018年发生了100起事故,导致5人死亡。
职业病方面,2018年有80人发生职业病,其中3人死亡。
2019年的数据稍微减少,事故发生数为90起,其中有2人死亡。
职业病方面,有70人发生职业病,其中1人死亡。
到了2020年,事故发生数继续减少至80起,仅有1人死亡。
职业病发生数也减少至60人,没有人死亡。
这份统计表为相关单位和组织提供了近三年职业卫生情况的概览。
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评估职业卫生问题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改善措施,以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和健康。
以上为简要的职业卫生统计表,提供给您参考。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或有其他需求,请随时联系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报单位(盖章):填报时间:年月日
序号
企业名称及
详细地址
法人姓名及
联系电话
行业
分类
职工总人数
接害
人数
申报
情况
危害因
素分类
危害风
险分类
检测评
价情况
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
三同时情况
体检情况
(人)
培训情况
(人)
企业归属
已报
未报
粉尘
物理
毒物
一般
较重
严重
监测
检测
现状评价
危害告知
警示
标识
预评
价
设计专篇
竣工验收
岗前
岗中
离岗
负责
人
管理
人员
劳填写具体分类内容;职工总人数:用人单位全体劳动者;接害人数: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申报情况:已申报打√,未申报打;危害因素分类、危害风险分类、检测评价情况、三同时情况、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分别在所属下方打√;体检、培训情况:在所属下方填人数;企业归属:政府栏填国企、省企、县(市、区)企;行管部门栏填工信、国资、交运等部门。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