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代 汉 语(一)绪论
训诂学 绪论
• 2.训诂学的范围 • 从传统训诂学到现代训诂学, ,训诂学的范围大致经历了三 个时期: • 第一,早期训诂学。它包括一切语言单位和各种语言要素 它包括一切语言单位和各种语言要素 的规律。 • 第二,晚期训诂学。训诂与文字 训诂与文字、音韵分立,偏重研究语 义。 • 第三,现代训诂学。把自己的研究范围确定在古代文献语 把自己的研究范围确定在古代文献语 言的词汇而且偏重词义方面, ,与历史语义学想衔接。在此 基础上,借助相邻学科的成果 借助相邻学科的成果,再去探讨综合应用法则。
(二)训诂原理
• 指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指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训诂原理既是以往训诂工作的总结,也是今后训诂 训诂原理既是以往训诂工作的总结 工作的指导。训诂学的专业工作者目前所从事的工 训诂学的专业工作者目前所从事的工 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介绍;二是发展。 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结论
•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对“训诂 训诂”可以作这样的结论: • 1.“诂”和“训”散言时,都是 都是“解释”的意思,析言时才 有区别。 • 2.由于散言无别,所以对语言的解释可以单言 所以对语言的解释可以单言“诂”,或单 言“训”,也可以连言为“训诂 训诂”或“诂训”。““诂 训””也可以写作“故训”。 。 • 3.“诂”和“训”兼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 兼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 • 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 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用语言解释 语言(包括方言俗语)是训诂的一般含义 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代文献语 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
1.训诂学和音韵学
• 训诂学的目的是研究如何正确解释古书中的语言 训诂学的目的是研究如何正确解释古书中的语言,而语音 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词的存在形式 也是词的存在形式,训诂学和音韵学 的关系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 明代方以智说:“欲通古义, ,先通古音。”(《通雅》卷 首《音义杂论》) • 清代戴震说:“故训音声,相为表里 相为表里。” (见《戴震集》 卷十《六书音均表序》) • 方氏和戴氏的话都很好地阐明了这个道理 训诂学和音韵 方氏和戴氏的话都很好地阐明了这个道理。 学的关系,在破除假借、探讨语源 探讨语源等方面尤为明显。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120(自学80,讲授40)适用专业:语文教育【说明】一、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进修古代汉语,从事汉语史研究和古典文学研究,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打下基础。
三、古代汉语的内容包括绪论、文选、通论、练习等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文选和通论。
文选和通论的内容互相配合而分成若干单元。
“文选”以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为主,为配合音韵学习,适当选取少量有代表性的韵文。
“通论”讲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论包含工具书、文字、音韵、词汇、语法、诗词格律、古书的注解、古书的标点和翻译等。
四、古代汉语教学,要努力贯彻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教学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练习,注重培养能力。
五、力求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建立起能够对教与学具有诊断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的教学考核体系,注重对平时学习的测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平时测试包括小测验、课堂问题回答、书面作业等形式。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知识性的题与能力性的题以各占50%为宜。
六、本课程共40学时,文选占10课时,通论占30课时。
【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一、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是指古代汉语人民在从有文字记载起始到本世纪初的历史时期内所使用的语言。
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古代文言文,一是古白话。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文言文。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可以设定为两个目标:知识目标和智能目标。
1.知识目标(l)文字部分:运用文字学的理论,系统地掌握并正确理解传统的“六书”理论,了解汉字的性质及其特点,掌握分析字形、探求字义的基本方法,对一般文言文中常用汉字的造字结构、意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和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形体变化,掌握一般文言文中常用的繁体字,为培养古文阅渎能力打好文字基础。
第一讲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
三、古代汉语课程
(二)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是语文教育、初等教育、小学 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它在 专业培养中的定位表现在:既是专业课, 又是基础课、更是工具课。
三、古代汉语课程
(三)课程任务
1.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知 识,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使学生能借助 工具书读懂一般难度的无今人注释的文言 文;
古汉语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的理论,即古代汉
语通论常识。
基
文选 感性认识
本
内
容
指导
阅读
古代汉语 基础知识
理论总结
文选
精讲——着重于字、词、句有关知识的讲解,部 分篇目要求背诵; 学习文选是为了使我们通过这些语言材料来掌握 古代汉语的常用词汇和语法规律,丰富自己对古 代汉语的感性知识,是本课程最重要的内容。
三、古代汉语课程
(五)课程内容 只包括文言文,不包括古白话文,由文选和古
代汉语通论两大部分组成。文选部分,选读古代 的历史作品、文学作品、哲学作品。古代汉语通 论常识,包括汉字、词汇、语法、古汉语基础知 识的综合运用等方面的必要知识。 1.阅读原始文献材料,即学习文选;
2.学习有关语言文字规律(汉字、词汇、语法、
3、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需要
无论阅读现代和现代书刊,都需要古代汉语的 知识。因为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现代 汉语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词汇语素,同时现 代汉语作品中还常使用或引用古代汉语中的典 故、成语,甚至一些现代作品就是古代汉语文 本的翻译。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是我们把握这 些典故、成语、译本的拐杖和钥匙。
语言写成的作品。
六朝以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
古白话--古白话文 形成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分支。 古代汉语口语——已消失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目录《中国古代语言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1)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先秦的语言研究 (3)第六节先秦时代的文字研究 (3)第三章两汉语言学 (4)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语言学 (5)第五章隋唐宋语言学 (6)第六章元明语言学 (8)第七章清代语言学 (9)《中国古代语言学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时: 36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简介《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是我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也是从事文史研究、语文教学等教学研究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中国语言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开设中国语言学史课程,是为了对语言学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以做到古为今用,继承发扬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更好地为建立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语言学科学体系服务。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1.《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课程性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在本质上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实用性很强。
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后续课程,也是从事文史研究、语文教学等教学研究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
这门的学习就是要打开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宝库,研究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发展,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学。
科学地揭示中国自古以来语言学的历史发展规律,做到古为今用,继承发扬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建立起具有中国自己民族特色和气派的语言学科学体系。
2.《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对语言学的未来走向有一定认识,以期达到对语言学有一总体把握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现代语言学。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发展概况,认识我国语言学各时期的成就和局限,能够正确对待语言学史中的继承和批判,能够做到古为今用。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明确语言学术史观问题;2.了解如何处理好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中的五种关系;3.掌握中西古代语言学的异同。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第一讲绪论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
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一、什么是古代汉语(一)汉语发展的分期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
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
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
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训诂学复习重点训诂学复习纲要第一讲训诂学·绪论【训诂】就是解释的意思,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
“训”和“诂(故)”经常连用,称为“诂训”“训故”“故训”“训诂”等,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双音词。
第二讲训诂小史一、萌芽时期—先秦的训诂(一)萌芽表现:文献正文里的训诂+随文释义的注疏1.形训《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
”《左传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
”2.声训《礼记乐记》:“是故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管子心术上》:“义者,谓各处其宜也。
”《庄子齐物论》:“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
”3.义训《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者三代共之。
”《韩非子·解老》:“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渭迷。
”二、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一)兴盛的原因(l)统治者尊经、博士讲经,促进了训诂的发展(2)秦火之后,要抢救古籍(3)隶书通行,人们看不懂古文经籍,需要注解(二)兴盛的表现(1)儒家经典的注释大批涌现(2)道家和其他著作也有一些注释(3)出现了通释语义的专著(三)两汉训诂的特点(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词义系统∈本义、基本义—引申义—语境义(2)开始从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汉代经学中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斗争,对训诂影响极大,这两个学派都重师承、讲家法,成为汉代训站的又一特色。
三、继发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训诂魏—唐训诂的特点1.内容上:扩大了训诂的范围经部—史部、子部、集部2.体式上:出现了义疏和集解(义疏:是兼释经注的一种训诂形式,它萌芽于汉末,而盛行于六朝。
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
《五经正义》:《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集解:一种是汇辑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古代汉语通论复习重点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通论复习重点教学大纲+常考知识点(王力版)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一)绪论部分1. *△什么是古代汉语?2. 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3. 怎样学好古代汉语?(二)*文字部分1. *△六书与三书2. *”隶变”对汉字构造的影响3. *△六书的假借与非六书的通假4. *△古今字5. 异体字6. *繁简字(三)△音韵部分1. 《诗经》的用韵2. *△中古汉语的声母──三十六字母3. *△上古声母系统的特点4. *古音通假的条件(四)*词汇部分1. *△古今词义的变化2. *△单音词、复音词(包括联绵字、偏义复词等)3.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 同义词及其辨析(五)语法部分1. 古代汉语的词类2. *△词类活用3. *△句子成分的次序4. 句子成分的省略5. 双宾语6. △非支式7. 被动式8. *判断句的发展9. *△虚词的解释方法10. 习惯说法与凝固结构(六)*诗律部分1. 诗体的分类2. *△近体诗的格律特点(七)古书注解部分1. 古书注解的产生和发展2. *△古书注解的类型3. 古书注解的内容4. *△古注中的一套术语5. *正确地利用古注(八)*△文选部分1. 精析周代、秦代、汉代的源头作品一百篇(章)(主要选自《论语》、《礼记》、《孟子》、《左传》、《战国策》、《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诗经》、《楚辞》、《史记》、《汉书》等。
)2. 精析汉末至宋代的各体诗歌二十首(九)古书句读部分1. 古书句读的基础知识2. *白文标点的操作要点(十)古文今译部分1. *古文今译的基本要求2. 古文今译歌诀(十一)工具书使用部分1. *△工具书最通行的排检法2. *最常用的字典辞书3. 使用字典辞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十二)古代文化常识部分1. *避讳2. *委婉语和礼貌式3. *古文的文体4. 古人的姓氏、名、字、别号、谥号5. 古代职官名6. 其他(十三)小论文写作解决的办法:以文选为中心,以词汇为重点,以常规语法为次重点,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对比研究的方法,精读上百篇周、秦、汉的源头范文,透视各种重要的古汉语现象,解析数百个常用词,理清其本义与众多引申义间的脉络,系统了解古书用字、文言词法和句法特点以及有关的文化常识等。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绪论》中指出: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文言和白话。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
文言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形式。
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言文分离。
语言学研究认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者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关系非常密切。
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口语逐渐拉开了距离。
从汉魏到明清,由于官方的推行和科举考试的需要,读书人刻意模仿“四书、五经”的语言写诗撰文,以古雅为尚。
这样,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就与人们口头实际用的语言距离越来越大了,造成了言文分离的现象。
二、历久不变。
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文言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书面语言被人们代代相传、沿用下来,其语言成分基本未变。
例如先秦时期的一些基本句式、常用虚词的用法等都在历代的文言中得到了保存,就连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词汇,在文言里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词的古义在口语中早已消失,可在文言文中却照旧使用。
虽然后世人们在模仿中难免会掺入些许当时的口语,从而给文言带来某些细微的变化,但从总体看来,文言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方面还是基本保持了原先的面貌。
三、行文简练。
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
可以说文言本身就包含着简练的因素: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少;二是文言文多省略,省去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的情况很常见。
再加上历代名家多注重锤炼语言,讲求“微言大义”,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严密简洁的风格。
四、古奥难懂。
由于年代的久远,与口语相脱离的文言越来越艰涩难懂了。
绪论1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 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 泪。 范仲淹《渔家傲》
7/8/2013 绪论 38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 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 且如今言能诗无如杜甫,如云“穿花蛱 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此闲 言语,道出做甚。 (《二程遗书》)
•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 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 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 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杜甫《曲江》)
文以载道
•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刘勰《文心 雕龙· 原道》) • 文者,贯道之器也。(李汉《昌黎先生集序》) • 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 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若以文 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可乎? (《朱子语类》)
崇文抑武
•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李焘《续
资治通鉴長编》)
•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
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 惧也。帝主用心常须谨此。(李焘《续资 治通鉴长编》)
崇文抑武
•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 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 卧。”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 出此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 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谢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 矜之。”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 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汉语史-绪论》课件
2、中古汉语阶段。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1)语音上,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 系统形成;平、上、去、入四声形成;轻唇音 产生;舌上音产生;大量古入声字变为去声。
(2)词汇上,四声别义现象普遍加强;复音词大 量增加;有了一定数量的外语借词。
(3)语法上,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系词 “是”和新的判断句广泛应用;否定句、疑问 句的代词宾语普遍移到动词后面;用“将”和 “把”表示的处置式产生。
近代汉语的作品,特别是元明清的文献,要注 意其中方言色彩的考察。
参考书
殷国光等 《汉语史纲要》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2011。
王力 《汉语史稿》 商务印书馆 向喜 《简明汉语史》 商务印书馆 2010. 蒋绍愚 《古汉语词汇纲要》 商务印书馆
2005. 蒋绍愚 《近代汉语研究概要》 北京大学出
三、汉语史研究的基本步骤
1、根据研究目标,确定若干个历史层面(如 春秋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唐五代等)
2、在每个历史层面确定若干部具有代表性的 文献作为考察对象。
3、对各个层面语料中的研究对象(语法、词 汇等)进行分析归纳。
4、对归纳出的结果作历时的比较,追寻其历 史发展轨迹。
5、对语言现象的历史变化力图作出解释,探 讨原因,总结规律。
(6) 拿旧书侪卖脱伊。(上海话) (7)将条颈链卖咗佢,唔系有钱啰。(广州话) (8)汝爱将惹字写好其。(中山客家话)
二、汉语史研究语料简述 上古汉语: 甲骨文献、金文文献、简帛文献、诗经、尚书 诸子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 史记、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论
汉书、论衡;太平经、修行本起经等东汉汉译 佛经
第三节 汉语史的分期
如何给汉语发展史分期,主要有两种看法,依 据两种标准。
《古代汉语绪论》ppt课件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
总结词
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
总结词
掌握修辞手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比喻是指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手 法,拟人则是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特征的 修辞手法,排比则是通过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 来加强语气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运用语言,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 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的词类是根据词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的,如名词表 示事物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句子成分则是用来描述句子中各个词语所 担任的角色,如主语表示句子主题,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等。
• 总结词:掌握词类和句子成分对于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至关重 要。
• 详细描述:了解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分类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 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从而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
词的修辞手法
比喻
通过打比方来形象地描述事物,例如“月如 镜”。
借代
用一个事物的特征来代替该事物本身,例如 “布衣”代指平民。
拟人
将事物人格化,例如“花笑人”形容花开得 美丽。
双关
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构成双重意义,例如 “欲饮琵琶马上催”。
04
古代汉语的语法
词类与句子成分
• 总结词:古代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子成分包括主 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01
总结词:重要性
02
详细描述:古代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载体,是中 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深入了 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 ,古代汉语也是中文系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培养专 业的中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古代汉语对于研究汉
古代汉语ppt课件
ppt课件.
6
第二章 常用工具书
ppt课件.
7
一、工具书的特征及其功用
1.什么是工具书 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 为人类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 型的图书。 2.工具书的特征 查考性 概括性 易检性 3.工具书的功用 (1)工具书是读书治学的工具 (2)工具书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的工具 (3)工具书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学工作的工具。
3.有助于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 4.有助于掌握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能力。
ppt课件.
5
五、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1.传统的方法 ——死记硬背 2.科学的方法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感性认识指阅读文言作品(文选); 理性认识指学习古汉语各种知识与理论(通论)。 (1)多读(古代作品)——学好古汉语的基础 (2)多记(常用词)——学好古汉语的关键 (3)勤练(运用)——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4)勤查(工具书)——阅读古书的重要基本功
“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 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 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古代汉语
ppt课件.
1
第一章 绪论
ppt课件.
2
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
1.含义:广义地说,就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 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2.汉语发展的分期 (1)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2)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3)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4)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ppt课件.
10
5.表谱、图录 表谱—包括年表、历表和其他历史表谱,是供查年月日、历史大 事、人物生卒以及职官、地理之沿革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年 表》、《历代名人年表》。 图录—包括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和人物图录,是一种以图形揭 示历史文物和事物形象的工具书。如《郑和航海图》、《历代舆地 图》。
绪论
古代汉语的内容
包括文字、音韵、训诂、语法四大部分。
文字学:古人称之为“小学”。“小学”之名最早
见于东汉班固的《汉书· 艺文志》。清代《四库全书总目 提要》的经部小学类又分为训诂、字书、韵书三类。训诂 重在字义,字书重在字形,韵书重在字音,兼释字 义。 后来,文字学发展成为研究文字形体的学科。重点 研究文字的结构,形体的变迁、发展,字形的规范化和文 字改革。 训诂学:“训”是说明、解释;“诂”是解说古言。 训诂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训诂学是研究词义的 学问。训诂学上有形训、义训、声训之别。
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古白话是六朝以 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 古白语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变文,禅宗语录。 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古白话的正式形成,这些古白话 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一般认为,上古时候的口语与书面语十分接近。秦汉 以后,书面语与口语逐渐脱离。上古书面语定型以后, 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 各代一直使用这种语言书写,如唐宋明清的散文家就是 用这种文言写作的。
提高汉语运用和分析能力
附庸风雅;贻笑大方;东山再起;友于兄弟 空穴来风:宋玉《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
託者然,则风气殊焉”
“望洋兴叹” (望钱兴叹、望书兴叹、望楼兴叹) “心广体胖”;“桃之夭夭”(逃之夭夭); “哑然 失笑”
提高科研能力
《三国演义》:“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2)用现代汉语来理解,不明确古今区别,造成误解。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小人有母,皆尝小人 之食,未尝君之羹。” P11 《孟子》:“一箪食,一豆羹。” 《尚书· 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P9
古代汉语(一)通论
绪论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就是“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指书面语。
二、汉语的分期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近代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三、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1、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
现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
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
还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2、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
古白话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资料,如,唐代的禅宗语录、变文,话本小说,元代的戏曲道白、明清时期的小说等都属于古白话系统。
相对于文言文而言,古白话与现代汉语毕竟更为接近,如果有了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基础,要读懂古白话还是比较容易些。
因此古白话一般不作为古代汉语这门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文言文古代汉语古白话-----------古白话文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文章作品。
古白话: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古白话文:用古白话写成的文章作品。
古代汉语这门课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1. 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
2.文言语言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必须从文言语言入手。
3.前人长期研究文言语言,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今天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文言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研究它可以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总的原则: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
文选和常用词主要是感性认识,通论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属于理性认识。
在使用这样一部教材的时候,我们要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者并重,将各个部分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除了理解以外,熟读背诵是重要的措施。
古代汉语——精选推荐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字学课程教案第⼀章中国⽂字学简史教学⽬的:掌握中国⽂字学发展脈络,了解各时期重要的⽂字学活动和著作。
教学重点: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字学著作概况,⽂字学下位门类历时发展的线索。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内容:⼀、字书的产⽣和发展1、字书雏形——苍书(韵语识字课本):(1)先秦《史籀篇》:中国字书⿐祖。
(2)秦《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
(3)汉《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训纂篇》,《滂喜篇》。
西汉《苍颉篇》,东汉《三苍》。
2、《说⽂解字》:作者,篇卷,成书时间,收字,分部,说解对象,性质。
说解体例:列字,释义,释形,注⾳,重⽂。
常⽤说解术语:从某,某声,从某省,某省声,某亦声,⼀⽈,阙,凡某之属皆从某。
价值、地位。
《说⽂》研究著作和《说⽂》学。
3、字典的发展:《字林》,《⽟篇》,《类篇》,《字汇》,《康熙字典》。
⼆、俗书刊正与⽂字学理论:1、俗书刊正及俗字收集:熹平⽯经,正始⽯经,开成⽯经。
唐《开元⽂字⾳义》,《字样》,《⼲禄字书》,《五经⽂字》,明《俗书刊误》。
《龙龛⼿鉴》。
2、六书理论的研究:汉郑众、班固、许慎。
宋郑樵、张有;元戴侗、杨桓、周伯琦;明《六书本义》、《六书索隐》。
3、偏旁部⾸的研究:《说⽂字原》,《字原偏旁⼩说》,《偏旁字原》。
4、现代⽂字学系统理论的建⽴:何仲英《新著中国⽂字学⼤纲》,顾实《中国⽂字学》,唐兰《古⽂字学导论》、《中国⽂字学》。
三、古⽂学资料的发现、收集与整理研究:1、汲冢⽵书。
2、⽯⿎⽂。
3、诅楚⽂。
4、宋代⾦⽯学的兴起和近现代⾦⽯学的发展。
5、甲⾻⽂的发现和甲⾻学的兴起。
练习:⼀、简述中国古代字典萌芽、成型和发展的历史线索。
⼆、简述《说⽂解字》。
三、简述古代⽂字学理论研究概况。
四、简述⾦⽯学产⽣、发展的历史情况。
五、简述甲⾻学初兴情况和初期著作。
六、熟记古代重要⽂字学著作的基本情况。
七、简述古代《说⽂》学历史。
第⼆章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的:了解汉字起源问题的讨论情况,掌握汉字发展的过程和汉字⽣命⼒的问题。
古代汉语绪论
1
文言: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
汉语书面语,如《诗》《书》《礼》《春秋 》《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 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 ,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
6.《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著。这是一本 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 传中虚词用法的著作。 收虚词160条。该书在 排列上以古汉语声母类 别为纲,分为十卷。
7.《助字辨略》 清刘淇著。专门讲解古 汉语虚词的著作,收词 范围比《经传释词》广 泛,遍及经、史、子、 集,下至唐。
8.《词诠》 近人杨树达著。专门解释古代汉 语虚词的辞书。因为是用二十年 代的语法观点去分析虚词,所以 解释要比《助字辨略》和《经传 释词》更加清楚明确,引证也较 丰富。按照注音字母编次所收的 词,书前有按部首编排的目录。
公元 公元 二十 四世 十二、 十三 十二、 世纪 纪到 十三 世纪 1840年 (五 年 世纪 十二 到十 到1919 四运 世纪 年 过渡期 九世 动以 纪 过渡期 后)
二 汉 语 的 历 史 发展 阶段
吕叔湘 近代汉语指代词·序 《近代汉语指代词 序》
古代汉语
晚唐 五代
近代汉语
至于现代汉语, 至于现代汉语,那只是 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 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 近代汉语鼎足三分。 近代汉语鼎足三分。
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 考究字源、说解字义、辨识读声的字典。14卷, 又叙目1卷。现存为宋初徐铉校定本,每卷分 上下,共30卷。全书收字9353,重文1163。该 书始创有系统的偏旁编字法,把9000余字按照 形体分为540部, “分别部居”,“据形系 联”。部首的排列,以形体系联;同部之内, 字的排列大体以义相贯。
古汉语词汇学大纲
《古代汉语词汇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一 课程说明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性质: (选修) 学时学分: 18 学时 1 学分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古代汉语词汇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初步了解并掌握古代汉语词汇的各种规律,了解古今汉语词汇方面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阅读 文言文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解决古汉语学习和未来从事古文教学中所遇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是《古代汉语》的后继课、提高课。
该课程以《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等课程 为基础,是对这些课程的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学时分配:二 教学内容绪论 古代汉语词汇概说(2 学时)教学目的: 了解古代汉语词汇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和任务,了解古代汉语词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章次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第四章内 容古代汉语词汇概说 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今词义的异同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同义词和反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和多音词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2 2 4 4 2 2 2 2 2 2教学重点:古代汉语词汇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难点:古代汉语词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讲授要求:结合实际语料讲授,让学生对所讲内容有直观的理解。
讲授要点:一、古汉语词汇学的学科性质二、古汉语词汇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研究古汉语词汇的构词类型及其演变和发展。
(二)研究古汉语复杂的词义系统。
(三)研究汉语特有的文字与词汇关系。
(四)研究词与词之间构成的同义、反义、同源关系,以及音同义无关的同音关系。
三、古汉语词汇学的研究方法(一)历时与共时相结合(二)综合考察与典型分析相结合(三)对比第一章单音词和复音词(4 学时)教学目的:让学生对我国古文字有进一步的了解,掌握汉字的形体演变的规律,并能主动利用规律去分析部分汉字的演变情况。
教学重点:汉字演变的规律。
汉语史课件(一)绪论
《汉语史》
主讲:王世利 E-mail:wangshili@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总结
现代汉语的特点 汉语语音史 汉语词汇史 汉语语法史
绪论
一、汉语史及其要解决的问题 二、汉语的历史分期 三、学习汉语史依据的材料 四、应有的学习态度
《方言》:全称;作者;东晋郭璞的注和清代戴震
的疏证;体例 (卷1):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 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 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说文解字》 《释名》 郑玄
2、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
三个阶段: 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前三世纪)—东晋末 (五世纪),《尔雅》《方言》《说文解字》 《释名》及郑玄等。 语音研究阶段:南北朝初(五世纪)—明末 (十七世纪)出现了一批韵书(如《切韵》系 韵书)和韵图 全面发展阶段:清初(十七世纪)—现在
2、吕叔湘(1985) 古代汉语 公元前500-公元700年 早期官话 公元701-公元1900年 现代汉语 公元1901-现在
3、石毓智(《汉语语法化的历程》2001) 古代汉语 公元前700年-公元前200年 中古汉语 公元前199-公元900年 早期现代汉语 公元901年-公元1500年 现代汉语 公元1501年-现在
2、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
语音研究阶段:南北朝初(五世纪)—明末 (十七世纪) 出现了一批韵书,如《切韵》系韵书,包括 《广韵》、《集韵》,《中原音韵》等 韵图,如《韵镜》、《七音略》、《切韵指掌 图》
2、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二、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古代汉语书面语的两个系统:文言和古白话。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汉语书面语。
三、古代汉语的基本内容古代汉语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和音韵,同时也讲授字典辞书检查方法、修辞和古书的注释和今译、实词格律等。
一、字典、词典与辞书字典,是收载和解释文字的工具书,主要用来解决字音、字义和字形方面的问题。
词典,包括文言虚词词典,是收载和解释词汇的工具书。
辞书,是所有字词典的统称,包括字典、词典、百科全书、专科词典、双语词典等各种字词典在内。
第二节字词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四种:部首法、音序法、四角号码法、义序法。
一、部首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汉字的形体偏旁对汉字进行分部来编排字、词典的方法,部首始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分540部第三章文字第一节传统六书与汉字的结构一、传统六书概说(一)“六书”的含义“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来的字及其结构方式。
“六书”从字面上讲是六种字和六种汉字结构的意思。
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形体结构的学说。
(二)“六书”的出现、细目和解说六书之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郑玄注《周礼·地官·保氏》引郑众:“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论及六书说的本质,或以为是六种造字方法,或以为是战国以后的人们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有关字体分类的理论。
清代戴震、段玉裁认为,六书之中,真正与汉字形体结构有关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转注、假借是用字方法,这就是所谓“四体二用”说,现在持这种观点的较普遍。
二、汉字六书例解(一)象形许慎《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字、月字就是这种字。
《古代汉语》网上考试题库
C、素锦绸杠。
D、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答案:A
7、下列各词,其今义与古义相较,意义范围缩小的有( )
A、菜
B、瓦
C、宫
D、睡
答案:C
8、下列各词,其今义与古义相较,意义范围扩大的的有( )
A、宫
B、瓦
C、日
D、睡
答案:D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于河渭。 河:泛指大江大河。
B、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国:国都、国家。
A、象形
B、假托
C、形声
D、假借
答案:D
8、关于汉字的发展演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B、从隶书到楷书字形结构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书写时把隶书的波势挑
法改变成定型的勾撇捺。
C、总的来看,汉字的发展,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一是笔
势(笔画的姿态)。
D、从甲骨金文演变到楷书,固然有结构方面的变化,但主要是一种笔势的变革。
答案:B
9、关于异体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放前出版的字典辞书里所谓的俗字,是后起的简化字。
B、我们所说的异体字是音义大体相同,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相互替代的字。
C、从古书上看,异体字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两个字并驾齐驱,都是常见
C、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响:泛指各种声音。
D、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丈人:岳父。
答案:B
10、从词义轻重程度看下列各词,其中古意轻,今义重的一项是( )
A、诛
B、感激
C、病
D、涕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变化的结果。
语法
1、河杀我,不我杀。《殷墟文字乙编5406》 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上》 不榖之国家,蠡之国家也。《国语·越语下》
3、解释下列成语,并指出某些字的特殊 用法。
风餐露宿 富国强兵 兵贵神速 飞沙走石 幕天席地 不远万里 鱼肉百姓 拳打脚踢 人皆可夫 星罗棋布 厚古薄今 沉鱼落雁
古代汉语里的单音节词作为构成词素的, 证明了汉语词汇双音节化和复合化趋势, 显示继承与发展。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 •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韩非子·说难》 3、现汉中有很多常用词是采取古代熟语、成
语、谚语、警句当中的成份凝结起来的。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 技止此耳。《黔之驴》 4、现代汉语中许多常用虚词是古代汉语虚词
3、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工具课
4、古代汉语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原因
研究对象:文言,即先秦的典范作品。 原因:时代久远,比较难懂;
历代文学语言的源头。
二、为何学习古代汉语
1、培养阅读古籍的能力 2、提高应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源与流;矛盾、同一。
语音
曹大家、关龙逢、皋陶、赵衰、龟兹、 吐谷浑、吐蕃、高句丽、仆射、洗马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三国志·蜀书·诸葛
亮传》
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韩非
子·外储说上》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三
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牛首虎鼻。《列子·黄帝》 (桓公)为五伯首。《战国策·齐策六》 2、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双音节的复合词,是用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独照青苔上。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词汇
•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1、现代汉语中仍保存着古代汉语里沿用下来 的许多最基本的单音节词,证明了语言中 基本词汇的稳定性。
第一讲 绪 论
一、古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课程 二、为何学习古代汉语 三、如何学习古代汉语 四、阅读书目 五、考核方式
一、古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课程
1、概念 2、历史分期 3、课程性质 4、课程研究对象及原因
2、古代汉语书面语历史分期
远古汉语 —— 殷商 上古汉语 —— 周秦汉 中古汉语 —— 魏晋至隋唐五、古代汉语(上、中、下) 许嘉璐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2、古代汉语教程
张世禄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3、古代汉语知识教程 张双棣 张联荣 宋绍年 耿 振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4、古代汉语(上、下) 荆贵生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五、考核方式
期末成绩 = 平时30% + 末考70% 平时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三、如何学习古代汉语
1、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法
2、教材 学习凡例
3、原则 古为今用
阅读“凡例”回答一下问题:
1、本部分讲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2、本教材有什么特点? 3、由本书的注释方法可以看出编者怎样的学术态度?
4、 ⊙ 、【辨】、后起义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5、通论部分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应如何学习? 6、如何查找某一词是否在常用词中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