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115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 (P1)
对外贸易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第二,出现了政治实体
2.对外贸易的分类 ( P5-P7)
A、按货物内容划分为:10大类,0-4称为初级产品,5-8称为制成品
B、根据货物的移动方向不同国际
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从A国经过C国国境向B国运送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C国居民,对C国来说,是过境贸易)、复出口和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C、按交易对象划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D、按运输方式划分: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和邮购贸易
3.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P7-P8)
根据划分进出口的标准不同,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称为总贸易. 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称为专门贸易。国境和关境所包含的范围不一定相同。总贸易反映一国在国际贸易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专门贸易反映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章国际分工
1、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A.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期):地理大发现及殖民地的开
拓,促使世界市场及国际贸易发展。B.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C.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①大机器工业加深了国际分工的基础②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③世界市场上出现大宗商品D.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战前)第二次工业革命
2、国际分工的形式(P19-P20)
垂直型: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水平型: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横向的产业分工混合型:是指垂直型分工与水平型分工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外包型:是指公司将某些业务和服务从自身内部剥离,然后外包给其它国家的公司立体型:体现了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互补,融合和依存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3、国际分工的发展条件(P21-P24)
A.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条件的制约作用在下降
B.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地位,影响国际分工的参与度,提高国际分工的层次。
C.人口与市场:人口分布,生产规模和市场发育度与规模影响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
D.交通与通信业
E.资本流动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关键,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
F、国际生产关系
G、经济体制与政策
4.优势理论(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5.俄林的国际分工理论
6.里昂惕夫之谜
P24-P39 重点
7.产业内贸易说
8.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六要素:机会,生产要素,企业策略、
企业结构、同业竞争,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政府)
第三章世界市场
1、世界市场的发展(P42-P44)
萌芽时期:16-17世纪和18世纪的大部分。迅速发展时期:1760’s-1870’s。形成阶段:1880’s-20世纪初
2、世界市场的特征(P47-P50)
国内外市场的融合加速.,容量不断扩大,传导机制在加强,市场利益分配仍不公平。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
1、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重商主义所重的“商”是对外经商,其学说是对外贸易学说,但它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思想学派。时间:重商主义于15世纪产生,全盛于16世纪及17世纪上半叶,它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后在英、法两国得到发展。分为:(1)早期的重金主义(2)晚期的贸易差额论。早期人物主张国家干预的重点在于使与各国的每笔交易都保持顺差,并严格防止金银外流;晚期人物主张保证总的贸易顺差,而不反对对个别国家的逆差,也不绝对禁止金银的输出,还主张取消诸多苛繁的国家干预措施。重商主义具有的积极意义:①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了最初的考察;②指出贸易富国;③认识到货币具资本职能;④政策上提供了关于国家干预外贸的一系列主张。
2、保护幼稚工业理论(P76-P79)
A 理论背景:德国19世纪初期的状况;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的论战;美国在汉密尔顿关税保护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B 理论基础: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财富是生产力的结果,贸易应着眼于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是财富的积累
C 国家干预贸易有助于经济快速发展
D 保护贸易对象与保护时间的条件农业不需要保护:一国工业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只有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限
E 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F保护必须与经济发展时期相适应
积极意义:(1)积极的、有益的保护贸易理论(2)用经济发展阶段来分析单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利益得失,确立了保护贸易理论的地位(3)其观点代表了后起国家的经济利益,对落后国家制定外贸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局限性:“保护幼稚工业在短期内虽有代价,但长远来看是有利和必要的”,这一论点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实际操作中却不一定实现。
3、超保护贸易政策与理论(P79-P82)
A理论背景:19世纪未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逐步发展到垄断,国际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矛盾进一步加剧。1929-1933年的大危机促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国家积极干预外贸,超保护贸易政策盛行.凯恩斯的学说是在上述背景之下,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
B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保护对象从幼稚产业扩大到成熟产业。保护范围从国内转向国外市场。保护目的从防御转为进攻。保护的企业从一般企业转向大企业。保护的措施从关税延伸到非关税
第五章国际条约与协定
1、条约与协定的含义(P89-P90)。贸易条约泛指国家间在经济贸易关系方面规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各种书面协议的总称。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s),指缔约国为调整贸易关系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条约和协定的主要区别在于:协定一经各方国家的政府代表的签字则可生效,而条约在签字后还须经条约中所规定的国家的立法机构的批准才能生效。
2、商品综合方案(P103-P105)。A主要内容:建立多种商品的国际储存;建立国际储存的商品共同基金;商品贸易的多边承诺;扩大和改进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促进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
B商品综合方案的执行与管理机构:国际商品机构;商品共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