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的四次近代化探索
派别
主张
学习内容
口号
影响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科学技术(器物)师夷长技或自、求富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变法图强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三民主义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
民主、科学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国四次近代化探索的共同点:
1、结果:都失败(从社会性质角度分析,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失败原因: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3、共同作用: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中国四次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体现出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2018部编教材)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从材料二中得出什么结论?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根据材料三,推断洋务运动结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失败
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背景
序幕 代表 人物
《马关条约》签订,加深民族危机 1895年 公车上书揭开变法维新运 动的序幕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近代化的探索
根据以下示意图,请总结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由技术层面(洋务运动)到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再到思想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 层深入。
3、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 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4、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提出“自强”与
“求富”口号的运动是 A.禁烟运动 C.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5、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 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 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不同的政治派别扮演了 重要角色。“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 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 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 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 派别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015中考复习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向 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 路的过程.
知 识 网 络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命题规律
要 点 整 合
一、近代化的探索 阶段特征: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 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 革命; 第三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 从整体上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由技术到制度 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经济 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 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命题规律
专题(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 新民主主义革命 ⑤失败——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 光绪帝,谭嗣同等人被捕牺牲。 ⑥失败原因: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顽固派势力 强大、光绪帝有名无实、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等。 ⑦历史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 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 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命题规律
专题(三)┃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 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发展: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启蒙 思想家严复译著《天演论》,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只有实行维新变法,才能“自强保种”,推动了维新变法运 动的发展。 ④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年6月,光绪帝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 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 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 和无用的官职。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①鸦片战争中抵抗派中国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代表人物:奕讠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作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大,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 .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1 )近代前期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①边疆地区危机时,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
②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战斗,壮烈殉国。
( 2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
①背景:鸦片战争的炮声,使一些封建士大夫开始放眼世界,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了。
②代表:林则徐、魏源。
③思想:放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结果:其理论没能彻底付诸实践,后来的洋务运动实践了他们的主张。
⑤影响: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以救国的大门,为中国早期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
☆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张謇提出“实业救国”(2)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用“上帝”和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来拯救中国社会( l )太平天国运动(1851 一1864 年)①背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②主要原因:封建剥削沉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重人民负担,加剧阶级矛盾。
③新特点:①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肩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使命;②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③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②领导集团内的分裂,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失败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不能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领导集团不能争权夺势,甚至发生内讧;生活上不能腐化堕落、脱离群众。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感受和启示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感受和启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变革。
从晚清时期开始,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内部动荡、经济落后等多重问题。
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中国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
以下是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感受和启示:1. 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上,自主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意识到依赖他国的技术和经济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自主发展,努力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自主创新是实现国家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教育的重要性: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教育一直被视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通过推广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质和技能,中国得以培养出大批有能力的人才,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是培养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 政府的引导作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划,引导社会经济的变革和发展。
政府不仅加强了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还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发展等。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应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为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支持。
4. 开放与合作的态度: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积极开放与国际合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不断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合作。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开放与合作可以带来更多机遇和资源,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自主创新、教育发展、政府引导和开放合作都是实现国家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通过总结中国近代化的经验,我们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_近代化的探索
合作探究: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失败的原因:
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 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行不通。
第9 课
辛亥革命
孙中山先生 (中国民主革 命的先行者), 建立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领导辛亥革命。
革命高潮: 武昌起义(1911.10.10)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后建立中华民国(1912.1.1)
革命结果: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没有
完成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革命果实被 袁世凯窃取。(北洋军阀) 革命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
四提倡四 反对;马 克思主义
影 响
有利于社会的 进步,为资产 阶级的思想传 播奠定了基础。
教训:资产阶级改 良道路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中国行不 通。
统治,结束了我 国两千多年的帝 制; ②促进了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③推动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 教训:资产阶级 革命不可能完成 反帝反封的民主 革命任务。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背景: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反动政策 开始时间:
1915年
10. 新 文 化 运 动
阵地: 前 期 人物: 旗帜:
《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民主和科学
基本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影响(性质、作用) 后 期
内容:十月革命后,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 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指明了光明前途。
10、(1915 )年,陈独秀、( 李大钊 )、 ( 胡适 )、( 鲁迅 )等,高举( ) “民 和( 》杂志 “科学”)两面大旗;以《 主” 为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即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
这些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
二是“近代化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是解决富强问题。
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赢得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民族独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国家富强的任务现在仍在继续。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
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
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
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命题展望】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
复习时应注意整合近代化探索活动四个事件代表的主张、主要活动、历史作用等,同时要注意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结合。
【考点导学】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61—62,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
时间8分钟【梳理点拨】易混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区别: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二、归纳总结1.中国近代化的四步探索有何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2.以上四步探索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以上探索从总体上看呈现了什么特点?4、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联系: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三、感悟历史1.以上四步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忧国忧民等)2.从上述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上述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仍然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概括
⑷、教育、科技: 在近代化的影响下,清朝开明官 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洋务运动时期,已经开 始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时期,创 办了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后来,清政府建立了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 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
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科学家把科技 兴国作为自己责任。詹天佑、候德榜的成就是中国人 不甘落后、在科学上追赶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见证。
改组国民党,促成国共 创建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合作,创立黄埔 等。
军校等。
合作探究一□中国近代各政治派别的阶级属性
和救国主张
他属于哪个派 别?提出了什
么主张?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这之资是,哪自个强之派本别。……洋机器于耕织、刷 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的日什用,么原主不张专为?军火而设。
高 度
器物技术
洋务运动
中 国
19C60—90S
思想文化
启蒙运动
西
文艺复兴
方
14C—18C
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19C90—20C初
政治制度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C—18C
思想文化
新 文 化 运 动
20C初
器物技术
第 工二 业次 革工 命业
革 命 18C—19C末
时期
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留下
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
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 却以失败
告终。他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林则徐
8(2012·长沙).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 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 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9(2012·烟台).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 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 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 (意思是中国迫切需要采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 术)。他喊出了下列哪个派别的心声?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所谓“近代化”是指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一.洋务运动二.戊戌变法三.辛亥革命四.新文化运动中考要求: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索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洋务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领导阶级:地主阶级(中央:地方:)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建立海军;创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
性质:地主阶级自救运动评价:P30二、戊戌变法早期的维新活动: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基本形成。
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深时间:1898年6月—9月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三.辛亥革命革命党的创建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1905年成立地点:日本东京创建者:孙中山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内容:“民族”、“民权”、“民生”地位: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背景: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时间:1911年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高潮: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结果: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中国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近代化的探索1.阶段特征: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在经济上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
从整体上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2、主要内容:奕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同:背景:都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目的:都是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方法:都主张学习西方;艰难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影响:都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经验教训:只有争取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富强;要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要依靠人民群众;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要坚持思想解放,更新观念。
4、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5、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6、近代化探索的启示: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历史感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依靠朝廷本身改革社会不过是幻想;我们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先进的外国文明和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我们只有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 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当时称为德先生和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 的一切黑 暗。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地位:
武昌起 义和中 华民国 的成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 义,取得胜利。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为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 专制制度(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 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辛亥革命是 成功的;
新文化运动
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 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 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 李鸿章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近代化探索的启示或感悟?
1.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3.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4.国家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近代化的探索
所谓“近代化”,指中国社会 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 变的过程;即是中国人民向西 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 路的过程。
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 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
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二近代化的探索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2.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和废除缠足等法令。
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3.对四次近代化探索联系和区别的理解(1)联系:都是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中国近代化中的努力。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而新文化运动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以后又一个层次的学习,即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区别: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反对封建主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但戊戌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方式,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是采用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探索的经历: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观点1: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1)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2)中国近代化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求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
新中国成立后,近代化(又称现代化)继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国家真正独立了;改革开放,国家富强起来。
(3)要实现国家富强,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
中国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强国富民。
观点2: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近代化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它说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近代中国为培养翻译人员兴办的最早的学堂是()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黄埔军校D.清华学堂2.他,历史上褒贬不一。
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
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为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他是()A.李鸿章B.曾国藩C.左宗棠D.林则徐3.“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早期维新思想、 天演进化
戊戌变法
“仿行宪政”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制 度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思 想
思考:这80年间中国中国近代化探索有着怎样 的特点(提示:可以根据内容、背景、参与阶 层、过程、结果等)
1.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艰难曲折和不断深入。 3.伴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而不断探索。 4.参与阶层的广泛性。 5. 没有完成近代化使命,但都在一定程度上 推动了近代化。
学习中国近代史,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战争屈辱?
抗争侵略?
还是探索自救?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1840-1919年)
一、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
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 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 治的民主化。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探索。根据提示 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二、中国近代化探索简表
时间 19C40S 列强侵华 思想变迁 探索救国道路
魏源《海国图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志》师夷长技 中国开始半殖半封 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 条约》《北京条约》中 国进一步加深半殖半封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瓜分狂潮大大加深半 殖半封 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完全陷入半殖半封深渊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探索。根据提示 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1、鸦片 5、辛亥
2、马关 3、洋务 4、戊戌 6、《天演论》 7、新文化运动
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始于19世纪,当时中国正处在封闭和思想上的僵局之中。
一位英国传教士马克思·毛斯说:“中国人以前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对自己和外界的认识,而是一种被动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文明的强势扩张成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一种动力。
19世纪初,随着外国企业的进入,西方文明开始侵入中国,并把外来文明带入中国,中国近代化探索就此开始。
同时,西方宗教和政治思想也开始影响中国社会,使得许多中国人意识到西方文明的优势,并开始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化、科学和技术。
19世纪中叶,洋务运动及大清政府的改革给中国近代化探索增添了新的力量。
1860年,洋务运动正式启动,目的是通过改革和创新的政策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改革。
随着新的政策的实施,西方文明的影响加深了,中国开始尝试现代化,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加强科技教育,开展现代农业,实施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建立行政机构,改善道路交通,建设火车等。
继洋务运动后,清朝末期的改革也为中国近代化探索提供了机会。
1911年,清朝宣告灭亡,民族解放运动也开始了,革命党人开始推行民主政治,尊重人权,改善民
生,推进社会进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现代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而确立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本框架。
从18世纪到21世纪,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最根本的特征没有改变。
中国始终坚持将西方文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和拓展,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
这一历程,也让中国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中国近代化探索早在晚清以前就已经开始。
从洋务运动进入10年内战中,中国社会秩序上开始出现变化,以开放政策与西方世界文化接触。
光绪年间,入世义务教育制度、建立新的行政机构等活动极大的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民国初年,国家领袖们,在老一辈的思想路线上,加快了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实施了资产阶级经济制度,企图将中国转变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并加强了对外界文明的吸收与融合,实现了中国古代文明与西方文明的融合。
至新中国成立,各种政策出台,大力实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由一个农耕社会经历了大跃进、改革开放、高度发展的社会变革,在新时代加快步伐完成了从封闭型的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实现了中国近代化的梦想。
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层层递进: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开始,逐步深入到政治制度,最终延伸到思想文化,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索过程。
2.各阶级参与:在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农民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等各个阶级都积极参与其中,各自发挥了重要作用。
3.道路坎坷:从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到国民大革命,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过程充满曲折和挫折,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4.借鉴外国成果:在探索近代化的过程中,各个阶级的探索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和成果,以期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近代化道路。
5.无产阶级领导:在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失败后,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最终确定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走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近代化的探索
3、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原因)是:外因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因是太平天国运动。
针对西方列强武器先进,洋务运动前期提出“自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性质的企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后期以“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民用性质企业。
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等)。
洋务运动失败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4、评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历史地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5、揭开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意义)的事件是“公车上书”。
历史背景是《马关条约》签订,领导人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主要内容是拒和,迁都,变法。
6、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失败原因: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
主要客观原因是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戊戌变法的最大历史功绩是思想启蒙(即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它由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即三权分立原则)。
说辛亥革命成功的理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说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8、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导航——《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姓名
一、【走进历史,整理史实】(认真回忆,提取有效信息)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间
口号
(主张)
代表人物
政治派别
经过
性质
(地位)
影响
(作用)
二、【感知历史,评价史实】
1、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化的探索之路上(即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分别举出事
例。
2、对比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近代化变革有何不同?
3、学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你有何启示?
4、学习了先辈们在近代化探索中的事迹,作为中学生的你有哪些精神值得学习?
三、【中考再现,巩固知识】
1、1. 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19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数量也大大减少。
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务运动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4、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新政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6、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7、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
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A.邓世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8、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9、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
A .改革政府机构
B .不许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训练新式军队
D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10、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哪个省?( ) A .沪 B .赣 C .湘 D .鄂
1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人文主义
B .启蒙思想
C .三民主义
D .社会主义
1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 、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 1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
A 、民权主义
B 、民主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族主义
1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 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
C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D 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15、若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
A .思想解放的作用
B .民主革命的影响
C .政治改革的意义
D .民族战争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1、某班决定举办一期历史图文展览,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并整理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1)试比较上述三次运动中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什么不同?
2)请你为本次展览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请再增加一个人物并简介其功绩。
奕 主要功绩:为挽救清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他与同僚发起一场以“自
强”、
“求富”为口号的运动。
康有为 主要功绩:为救亡图存,他把希望寄托在光绪皇帝身上,推动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孙中山 主要功绩:创立同盟会,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人物:
主要功绩:
主题:
人物:
功绩:
2、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
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运动倡导者的梦想”带来的积极影响。
作者认为“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
在各色的梦里,20 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94岁高龄的马相伯梦想:“未来的中国,乃民治的国家,法治的国家。
”……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2)据材料二,人们提出了哪些“新年梦想”?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新年梦想”?
材料三: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3)材料三中的“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4分)
(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分)
观点:正确。
(1分)理由: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2分)
(2)梦想:实现社会平等;实现民族团结;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建立民主法治国家。
(言之有理,答对三条即可得3分)
原因:社会存在阶级压迫;国家处于内战状态;日本扩大侵略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缓慢;民主思想传播;人们渴望民族振兴等。
(言之有理,答对二条即可得2分)
(3)措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
(言之有理,答对二条即可得4分)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答案只要符合“中华民族振兴”的主题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