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_地下水运动中的若干专门问题

合集下载

第七章-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PPT课件

第七章-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PPT课件

值。
7
8
(二)系统评价
1、评价模型的选择 地下水污染评价最终的结果是区别地下水污染
的程度,而不同的评价方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评 价结果,所以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 评价模型是必要的。
主要的评价模型有综合污染指数法、系统聚类 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法和人 工神经网络法。
9
2、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在评价工作中,有多个评价因子一起参与评价,
PC1(33%) 0.955 0.933 0.878 0.895 0.833 0.899 0.718 0.664 0.602 0.661 0.661 0.678 0.606 -0.034 0.288 0.123 0.367 0.411 0.505 0.494 0.157 0.607 0.151 0.449 0.501 0.053 0.580 0.257 0.351 -0.256 -0.074
0.878
0.232
0.841
-0.286
0.838
-0.258
-0.124
PC4(11%) 0.111 0.161 0.211 0.205 0.150 0.200 0.319 0.265 0.143 0.308 0.282 0.346 0.351 0.299 0.112 0.348 0.246 0.224 0.241 0.269 0.629 0.225 0.447 0.286 0.304 0.282 0.241 0.171 0.279
5
2、评价标准的确定 一般采用的地下水污染评价采用的标准主要是
研究区域的环境本底值。 目前,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不存在所谓的清
洁区域,因此采用以下方法确定区域水环境背景 值,可以称作相对清洁区,主要是指受人为活动 干扰少,仍保持较为原始的地下水组成特征的地 区。

水文地质学 第七章__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水文地质学 第七章__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补给:recharge径流:runoff排泄:discharge补给、径流、排泄是地下水参与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径流7.1 地下水的补给补给––––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1.大气降水(precipitation)入渗机理:1)活塞式下渗(piston type infiltration)→Green–Ampt模型:求地表处的入渗率(稳定时v→K)(P49,公式5–14;P65,图7–3),累积入渗量。

2)捷径式下渗(short-circuit type infiltration),或优势流(preferential flow)。

降水→地下水储量增加→地下水位抬高→势能增加。

降水转化为3种类型的水:①地表水,地表径流(一般降水的10 ~ 20%产生为地表径流);②土壤水,腾发返回大气圈(一般大于50%的降水转为土壤水,华北平原有70%的降水转化为土壤水);③地下水,下渗补给含水层(一般20 ~ 30%降水渗入地下进入含水层)。

渗入地面以下的水:①滞留于包气带→土壤水,通过腾发ET(evapotranspiration)→返回大气圈;②其余下渗补给含水层→地下水。

因此,落到地面的降水归结为三个去向:(1)地表径流;(2)土壤水(腾发返回大气圈);(3)下渗补给含水层。

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q x=X-D-∆S式中:q x ––––降水入渗补给含水层的量;X ––––年降水总量; D ––––地表径流量;∆S ––––包气带水分滞留量。

单位:mm 水柱。

降水入渗系数(α)––––补给地下水的量与降水总量之比。

Xq x=α (小数或%表示) 一般α =0.2 ~ 0.5。

定量计算(入渗系数法):Q=α·X ·F (注意单位统一,X :mm/a ,F :km 2,Q :m 3/a ) 影响降水入渗补给的因素:① 降水量大小:雨量大,α大;雨量小,α小;② 降水强度:间歇性的小雨,构不成对地下水的有效补给(如华北平原,一次降水<10mm 的为无效降雨);连绵小雨有利于补给;集中暴雨→一部分转化为地表径流→不利于补给;③ 包气带岩性:K 大,有利于入渗;K 小,不利于入渗;④ 包气带厚度:厚,入渗量小,河北平原存在“最佳埋深”,一般4 ~ 6m ,地下水位在“最佳埋深”时,入渗补给量最大,入渗系数α也最大;⑤ 降雨前期土壤含水量:含水量高,有利于补给;含水量低,不利于补给;⑥ 地形地貌:坡度大→地表径流量大→不利于补给;地势平缓,有利于补给; ⑦ 植被覆盖情况:植被发育,有利于拦蓄雨水和入渗;但浓密的植被,尤其是农作物,蒸腾量大,消耗的土壤水分多,不利于补给。

07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解析

07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解析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
过程: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经由补给从外界获得水量,通 过径流将水量由补给处输送到排泄处向外界排出。 在补给与排泄过程中,含水层与含水系统除了与外 界交换水量外,还交换能量、热量与盐量。 意义:补给、排泄与径流决定着地下水水量、水质在空间 与时间上的分布。 为了解地下水的赋存变化规律,合理评价和开发利用 水资源,就必须研究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特征。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
目前认为,松散沉积物中的降水入渗存在活塞式与捷径 式两种: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
活塞式下渗:鲍得曼(Bodman)等人于1943—1944年对均质砂 进行室内入渗模拟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简而言之,这种入渗方 式是入渗水的湿锋面整体向下推进,犹如活塞的运移。 在理想情况下,包气带水
普遍认为,在砂砾质土中主要为活 塞式下渗,而在粘性土中则活塞式与捷 径式下渗同时发生。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
二、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
蒸发
地表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补给含水层
渗入地面以下的水,不等于补给含水层的水。其中相当 一部分将滞留于包气带中构成土壤水,通过土面蒸发与叶面 蒸腾的方式从包气带水直接转化为大气水。 以土壤水形式滞留于包气带并最终返回大气圈的水量相 当大。我国华北平原总降水量有70%以上转化为土壤水。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
7.1 地下水的补给
7.1.1 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7.1.2 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7.1.3 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地下水水量的确定
7.1.4 凝结水的补给 7.1.5 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7.1.6 地下水的其它补给来源 泉 泄流
7.2 地下水的排泄

水文地质学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

附件2
2012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本科)
推荐单位长安大学
课程学校长安大学
课程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水利工程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课程负责人马致远
填报日期2012.11.05
陕西省教育厅制二○一二年九月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
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
报内容填写。

四、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
签字。

五、“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
建设学校盖章。

1.课程负责人情况
2.课程团队
3.课程建设
4.课程内容
8.承诺与责任
9.学校推荐意见
—21 —。

地下水动力学课后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地下水动力学课后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

(4)请指出地下岩溶集中发育的常见地质构造部位。
P131中。
第十四章 地下水资源
(1)对比以下概念
地下水补给资源、地下水储存资源。
P142。 (2)辨析论述:
只要地下水开采量小于天然补给量,就不会动用地下水的
储存资源? 不正确。
(3)阐述地下水补给资源的性质和供水意义。
P143。
(4)如果采排地下水一段时间后,新增的补给量及减少的 天然排泄量与人工排泄量相等,含水层水量达到新的平衡 。在动态曲线上表现为:地下水水位在比原先低的位置上
1从大气圈到地壳上半部属于浅部层圈水其中分布有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生物体中的水这些水以自由态ho分子形式存在液态为主也呈现固态气态存在
绪 言 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从大气圈到地壳上半部属于浅部层圈水,其中分布有大气水
、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生物体中的水,这些水以 自由态H2O分子
形式存在, 液态 为主,也呈现 固态 与 气态 存在。 详见P6。
第五章 包气带水的运动
(1)当潜水水位下降时,支持毛细水和悬挂毛细水的运动有什么不 同特点? 当潜水水位下降时,支持毛细水随水位向下运动,悬挂毛细水
不运动。
(2)对于特定的均质包气带,其渗透系数随着岩石含水量的增加而 增大直至为一常数,所以渗透系数是含水量的函数;
正确。参见P48中。
(3)当细管毛细上升高度为10cm,粗管毛细上升高度为5cm时,A管、B管、C 管毛细上升高度各为多少?
P57中。
(5)在某含水层的局部地区,沿着地下水流动方向, SO42-浓度显著下 降,HCO3-浓度则显著升高,试回答以下问题: (A)什么样的化学作用可能引起这种变化? 脱硫酸作用。 (B)与此相对应,地下水中其它水化学组分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SO42-浓度显著下降,H2S、HCO3-浓度则显著升高。 (6)试用掌握的地下水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A)油田储层地下水中H2S,NH4+浓度较高,而SO42-,NO3-含量很低; 在还原环境,脱硫酸作用所致。 (B)灰岩地区的泉口出现钙华。 脱碳酸作用所致。 (7)阐明影响溶滤作用的影响因素和产生浓缩作用的条件。 参见P56。

《水文学原理》第七章:地下水的存在状况、形成条件、类型及特征

《水文学原理》第七章:地下水的存在状况、形成条件、类型及特征
根据地下水的成因和水力特征的综合分类 方法,将地下水划分为三个类型: 1. 包气带水:埋藏于地表以下,地下水面
以上的包气带中的地下水。 2. 饱水带水:埋藏于饱和带中,处于地表
以下第一稳定隔水层之间,具有自由水 面的地下水. 3. 承压水:埋藏于饱水带中,处于两个稳 定隔水层之间,具有压力水头的地下水。
第七章 地下水
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通过地表 渗透到地下的水即地下水,广义上 的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下的各种 状态的水。
第一节 地下水的存在状况及其 形成条件
• 地表水的来源:降雨入渗;河流、 湖泊、沼泽等水体的测向或纵向补 给;地质史上的岩石封存的水;结 晶水。
• 地下水的出路:蒸发、与河流、湖 泊等水体水的交换;人类的开采
根据岩土的贮水空间的差异,将地 下水划分为三种类型:
1. 孔隙水:存在于土壤或第四纪松散沉积物 的多孔介质中的地下水。
2. 裂隙水:存在于基岩裂隙,断层等空间中 的地下水。
3. 岩溶水:存在于碳酸岩类岩石的岩溶空间 中的地下水。
吸湿水
薄膜水
毛管悬着水 毛管上升水
潜水
承压水
地面 土壤水
上层滞水 局部隔水层 包 局部微承压水层 气 带
毛管水层
潜水面

潜水层
水 区域隔水层

承压水层
基底面
地下水的类型
包气带水 饱水带水 承压水
孔隙水 包气带孔隙 饱水带孔 承 压 孔

隙水 隙水
裂隙水 包气带裂隙 饱水带裂 承 压 裂

隙水 隙水
岩溶水 包气带岩溶 饱水带岩 承 压 岩

溶水 溶水
• 裂隙空间:裂隙空间主要是指岩石的节 理,裂隙和断层。在数量上以裂隙率表 示 Kt=VT/V×100% VVT::包裂含隙裂空隙间在体内积的整个岩石体积

水文地质测量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水文地质测量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水文地质测量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水文地质测量是地质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工作,用于研究地下水的运动和分布规律。

然而,在进行水文地质测量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

本文将介绍水文地质测量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地下水位测量误差的处理在进行地下水位测量时,常常会遇到误差问题。

这些误差可能来自于测量仪器的误差,也可能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仪器校正: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以减小误差。

比较常见的校正方法有零点校正和灵敏度校正。

2. 环境因素控制:在测量过程中,要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比如,在测量某一地下水位时,应控制好周围的水流情况,避免水流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

3. 重复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以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以降低误差。

同时,还可以计算测量数据的标准差,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二、地下水流量测量中的实际问题地下水流量是水文地质测量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1. 测量断面的选取:在测量地下水流量时,需要选取恰当的断面进行测量。

断面的选取应考虑地质条件、水文特征以及测量的目的等因素。

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测量和样品采集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辅助选取合适的断面。

2. 测量方法选择:地下水流量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如速度测量法、控制体积法和比释水法等。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需要考虑地下水流动特点、实际操作条件以及测量的目的。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要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流量计算:在进行地下水流量测量后,需要进行流量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积分法、离散法和水力测斜法等。

不同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等参数进行计算,得到准确的地下水流量数据。

第七章 隧道涌水分析

第七章 隧道涌水分析

隧 道 工 程 力 学 原 理
压性断层破碎带中常含有一定规模的透水性 极弱的断层泥和糜棱岩,两侧为两个独立的水文地 质单元。上盘破碎岩体中含水量相对较丰富且水位 相对较高,由此产生的水压全部由其下伏透水性较 弱的断层泥或糜棱岩承担,一旦施工从下盘开挖至 该不透水层时,由于该层被开挖破坏或由于水压使 其破坏,携带大量泥砂的水体将从破坏处涌入隧道, 发生涌水突泥,大瑶山隧道因F9断层而发生的涌水 突泥灾害即属此类。 扭性断层,在其两侧常发育多组平行的张性和 扭性的次级断层或节理,且其主错动面上也常有相 对不透水的断层泥发育,因而与压性断层破碎带相 似,其富水性较好,两侧亦为两个不同的水文地质 单元。
隧 道 工 程 力 学 原 理
开挖中的非定常涌水称为集中涌水,尔后的定 常涌水称为恒定涌水。集中涌水一般有一定压力, 流速大、水量多,有时使隧道积水显隧道地下水涌水的定性分析:通过查明隧道含 水围岩中地下水的分布及赋存规律,分析隧道开挖 区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依据钻探、物探、 水化学及同位素分析、水温测定等手段,确定地下 水的富集带或富集区,以及断裂构造带、裂隙密集 带等可能的地下水涌水通道,并且用均衡法估计隧 道涌水量的大小。 隧道涌水的定量评价和计算,主要体现在隧道 涌水位置的确定和涌水量预测这两方面。 在隧道涌水位置的确定方面,人们通过对隧道 围岩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定性分析,发展了 随机数学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
二、隧道涌水灾害的发生条件
隧 道 工 程 力 学 原 理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必然破坏含水或潜在含水 围岩,揭露部分地下导水通道,使地下水或与之有 水力联系的其它水体(地表水、地下暗河及溶洞等) 突然涌入隧道,发生涌水突水灾害。隧道涌水是由 于隧道的掘进破坏了含水层结构,使水动力条件和 围岩力学平衡状态发生急剧改变,以致地下水体所 储存的能量以流体(有时有固体物质伴随 )高速运移 形式瞬间释放而产生的一种动力破坏现象。当涌水 中有大量的固体物质(尤其是泥质物 )时,称为隧道 的突泥。隧道涌水突泥是否发生,需满足一定的条 件,即含水围岩的能量储存性能、释放性能、水动 力性能和围岩稳定性能等。

1 - 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1 - 河海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地下水动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地下水动力学Dynamics of Groundwater二、课程编号:0403057三、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四、使用教材:周志芳等,《地下水动力学》,河海大学自编教材,2005五、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必修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七、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系八、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九、教学目标:地下水动力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地下水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河渠附近、井附近的地下水运动理论,裂隙介质地下水运动基本概念等。

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十、课程要求:本课程采用课程讲授与问题探讨、实例演示以及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方式,实行启发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解决地下水运动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要求课前必须阅读教材的相关部分和参考文献;课上主动参与讨论;课后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及时进行教学互动交流。

十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言(2学时)⏹知识要点:地下水动力学的概念,地下水动力学发展简史,资源、环境、工程及水文地质工作中遇到的地下水动力学问题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等。

⏹重点难点:地下水动力学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应用实例介绍地下水动力学的应用第二章地下水运动学基础(16学时)⏹知识要点:(1)地下水运动的基本概念:地下水和多孔介质的性质,贮水率和贮水系数;典型单元体,渗流、渗透、渗漏和渗流速度,地下水的水头及水力梯度;(2)渗流基本定律:多孔介质透水特征分类;均质、非均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地下水流态的判别;Darcy定律及其应有范围;地下水运动特征的分类;(3)流网;(4)地下水运动的控制方程;(5)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重点难点:典型单元体、渗流介质透水性特征分类、地下水运动控制方程等。

第七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第七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第七章地下水资源评价第一节概述“地下水资源”指有利用价值得、本身又具有不断更替能力得各种地下水量得总称,它属于地球整个水资源得一部分。

地下水有利用价值必定包括水质与水量两个方面,地下水能够构成资源首先就是因为它有利用价值,这就是由质来决定得;而其来源多少则就是由量来体现。

所谓地下水资源评价主要指在水质评价得前提下对水量得评价。

地下水资源评价就是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得根本性任务,它要求在一定得天然及人工条件下,对地下水水量及水质作出定量评价。

其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符合给定水质条件下得允许开采量与补给得保证程度。

地下水资源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地下水水质评价:即根据不同用户得要求,就是否会产生严重恶化等方面得预测。

2.地下水量评价: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与拟订得需水量,确定开采方案及开采量;并应探讨其补给保正程度以及就是否需要进行人工补给等。

3.开采技术条件得评价:主要指开采期内水位下降值就是否会超过技术允许得范围;地下水对取水构筑物就是否可能出现腐蚀作用以及水井可能得使用年限等。

4.评价开采地下水时可能产生得影响:如对邻近现有得取水工程、其它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得干扰与地面沉降等。

5.开采时就是否需要特殊得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包括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

第二节地下水资源得组成一、地下水资源分类地下水资源分类得目得不仅仅就是为了进一步弄清地下水资源得一些基本概念,更重要得就是使分类能客观地反映地下水资源形成得基本规律以及它得经济意义,便于我们在实践中对它进行研究与定量评价。

正确地进行地下水资源分类,对供水水文地质勘测、试验与长期观察工作有直接得指导意义,同时也就是地下水资源评价得基础理论之一。

为此,长期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地下水资源分类进行了不少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分类方案。

下面就国内外常见得地下水资源分类作一些简要介绍。

(一)国外地下水资源分类1.前苏联普洛特尼柯夫储量分类普氏分类将地下水储量分成静储量、调节储量、动储量与开采储量四大类。

地下水基础—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地下水基础—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开封柳园口悬河
山东境内黄河
(二)河流对地下水补给的过程-间歇河流为例
1、汛期开始以垂直入渗为主, 潜水面处形成水丘。
2、水丘水位不断抬高, 与河水连成一体。
3、汛期结束, 潜水位普遍抬高。
(三)河流补给地下水的影响因素
1、河床面积 2、河床透水性 3、河床水位与地下水位之差。
(四)河流补给地下水的水量的确定
蒸发及蒸腾返回大气,不构成地下水的有效补给。 集中式暴雨降水强度超过地面入渗能力而部分转 化为地表径流,入渗系数偏低。连绵细雨不超过 地面入渗速率的最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α
间歇小雨
连绵细雨
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降水量) 集中暴雨
(三)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的因素
3、包气带渗透性与厚度

积 200 入
Q
f X 1000
Q 地下水排泄量(泉的排泄量、河流的基流量) (m3/a)
f 汇水面积(Km2) X 年降水量(mm)
四、凝结水的补给
特点 :1、昼夜温差大(撒哈拉大沙漠昼夜温差 50℃ )。
2、夜间土壤(沙层)温度低,首先自身凝 结出水,其次是大气层凝结出水(敦煌壁画受 到凝结水的破坏)。
湿润锋面
>>入渗特点:
*发生在空隙均匀的岩土体中;
*入渗水湿润面整体向下推进,犹如活塞的运移;
*年龄新的水推动年龄老的水下移,“老”水在前, “新”水在后,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
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2、捷径式 由于孔隙大小的差异,当降水强度较大,入
渗水将沿着渗透性良好的大孔隙通道优先下渗,同时向下 渗通道周围扩散。在接受连续入渗补给后,大通道的入渗 水将优先到达地下水面。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我们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并可以利用的。

地下水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非常重要的物质,对它运动规律我们从微观上已经进行过一些研究,如达西线性渗透定律,V = Kl;讨论了结合水、①毛细水的运动规律;学习了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变化。

而在宏观上关于地下水的运动,只在自然界水循环中作过简单的介绍。

在以下几章里,将分别介绍地下水水质、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这个变化的:过程——地下水的动态;数量关系——地下水的均衡;结果——地下水资源。

在“自然界水循环”当中讲到:水文循环——大气水、地表水、地壳浅部水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发生在海 陆之间的叫大循环;发生在海海与陆陆内部的叫小循环。

)地质循环——地球浅部层圈与深部层圈之间水分的相互转化过程。

地下水经常不断地参与着自然界的水循环,我们把下面三个概念(过程)叫做* 地下水循环——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过程。

* ①补给——含水层(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 ②径流——水由补给处向排泄处的运动过程。

* ③排泄——含水层(含水系统)失去水量的过程。

地下水在补给、径流、排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着水量的交换和运移。

由于水是盐分和热量的良好的溶剂和载体,所以在水量交换的同时,也伴随着水化学场和温度场的响应的变化。

即水量、盐量、热量都在变化。

这些变化的特点决定了含水层(含水系统)中水量、水质、水温的分布规律。

因此,在做地下水研究时,只有搞清地下水的补、径、排规律或特点,才能正确的评价水资源,才能更合理的利用地下水,更有效的防范地下水害。

* 一、地下水的补给——含水层(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研究地下水的补给,主要研究如下三个问题:a. 补给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相邻含水层(含水系统)的水以及人工补给水源。

b. 补给条件:主要是发生补给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如补给方式和补给通道的情况等。

c. 补给量:含水层(含水系统)获得了多少水。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含义: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

时间:夏多冬少;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4、简述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趋势/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第二章水循环及水资源形成3、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5、简述地表水资源的类型与形成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永久积雪。

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江、河、湖、水库等蒸发)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

地下水污染评价

地下水污染评价

16/20
地下水环境
绪 论 (课程研究内容,地下水功能) 第一章 地下水的存在形式 第二章 水文循环中的地下水 第三章 环境概述 第四章 土壤-水环境 第五章 地下水开采与环境 第六章 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主要内容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17/20
有关期末测试说明
期末测试(50%)
第二阶段——系统分析
选择评价因子 确定评价标准
构建研究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阶段——系统评价
选择评价模型 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污染程度的分级
第四阶段——系统调控
根据区域环境目标,制订地下水保护规划,提出污染治理措施, 编写地下水污染评价报告书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3/20
§1
1、选择评价因子:

1
1. 人类直接接触用水,包括饮水、制造饮料用水等;
P 总 W j Pj
j 1
m
Wj——第 j 类的权重 Pj——第 j 类的综合 污染指数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15/20
其它评价方法
其它评价方法
系统聚类法 模糊数学法 灰色聚类法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 热力学方法
课程结束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第七章 地下水污染评价
9/20
§2
综合污染指数法
1
二、单综合污染指数法
叠加型 均值型 极值型
(一)叠加型综合污染指数(反映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污染程度)
1. 简单叠加型指数(适用危害程度较接近的污染物)
Ci P Pi i 1 i 1 C0 i Ci P Wi Pi Wi C0i i 1 i 1
2. 加权平均型指数

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第七章地下水

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第七章地下水
• 补给区 含水层标高最大的出露于地表的 区域,大气降水在补给区入渗到透水层 中,并沿透水层的倾向流向承压区。
• 泄水区 是承压水出露地表的地段,其标 高比补给区低。
• 承压区 位于补给区和排泄区之间,是承 压水的主要分布区。
图8-9 向斜盆地和单斜岩层承压水结构剖面图 a—补给区,b—承压区,c—泄水区,H1、H2—水头高度,M—自流水厚度
• 化学溶蚀作用 这是地下水潜蚀作用的主要形式。 并可形成各种地下岩溶地貌。一般地说,地下水 的溶蚀作用主要是含有CO2的水对碳酸盐岩的溶 蚀。
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 同样,地下水的搬运能力也很弱,其搬运 能力的大小与潜蚀能力的大小成正比。机 械潜蚀的产物以机械搬运为主;溶蚀的产 物则以溶液的形式搬运。地下河则有很强 的搬运能力。
高温地下水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可以直接用于供暖、发 电等,节约其他形式的能源,还可用于医疗、娱乐等方面。
7.3 岩溶作用
• 岩溶作用是流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对 易溶岩石进行溶解、淋滤、冲刷等地质 作用所形成的独特的地貌景观。
•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 • 可溶性岩石具有较好的透水性(主要是
裂隙) • 水可以沿裂隙自由流动 • 水有较强的溶解能力
地表岩溶形态
• 溶沟是出露与地表的可溶性岩石在地表水 流的作用下形成的。流水沿可溶性岩石的 裂隙流动,不断地溶蚀岩石,在岩石表面 形成一系列的深刻槽、线沟、裂隙状溶缝 等,深几厘米到几米不等。溶沟的进一步 发展,岩石逐渐地被溶蚀成孤立的锥状形 态,称为石芽。溶蚀作用的继续发展,流 水进一步深切,把可溶性岩石分割成各种 各样的石柱,称为石林 。
• 沉积地下水 —— 在地层沉积过程中被封存 起来的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往 往被构造封闭,地下水的活性较差。

地下水运动中的若干专门问题

地下水运动中的若干专门问题

地下⽔运动中的若⼲专门问题地下⽔动⼒学习题主讲:肖长来教授卞建民博⼠8 地下⽔运动中的若⼲专门问题要点:本章主要介绍⾮饱和带、海岸带含⽔层和双重介质中地下⽔的运动规律,以及⽔动⼒弥散理论等⼏个专门问题。

本章要求掌握各专门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法,重点掌握⾮饱和流理论和⽔动⼒弥散理论。

8.1 ⾮饱和带中地下⽔运动本节主要介绍⾮饱和带中地下⽔运动的基本理论。

其内容包括⾮饱和带中地下⽔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微分⽅程及其简单条件下的解析解、以及如何利⽤零通量⾯计算⾮饱和⼟层的蒸发量和补给地下⽔的⽔量等⽅法。

图8-1所⽰,为⼀⾮饱和带中含⽔量变化的剖⾯图,由图可见⾮饱和带中存在着零通量⾯,该⾯以上阴影部分为上层蒸发的⽔量,以下阴影部分为⼟层补给地下⽔的⽔量。

图8-1可根据零通量⾯以上⼟层含⽔量变化值按下式计算⼟层的蒸发量E ?:121201[()()]{[()()]}nZ i i i i E t t dZ t t Z θθθθ=?=-=-?∑? (8-1)式中:0Z ——地表⾯⾄零通量⾯之间的距离;12()、()i i t t θθ——分别为i 点在12、t t 时刻的含⽔量;n ——从地表⾄零通量⾯间⼟层的分段数;i Z ?——第i 段⼟层的厚度。

根据零通量⾯以下⼟层含⽔量的变化值按下式计算⼟层补给地下⽔的⽔量Q ?:[][]{}∑?'=?-=-=?n i i i i Z Z Z t t dZ t t Q w 12121)()()()(0θθθθ(8-2)式中:w Z ——地表⾄地下⽔⾯的距离;'n ——从零通量⾯⾄地下⽔⾯之间⼟层的分段数。

例题8-1:在4m ⾼的⾮饱和⼟柱中进⾏降⾬蒸发试验。

在埋深1.4m 处形成了零通量⾯。

分别在1221、(85)t t t t d -=时刻利⽤中⼦仪测得间隔为20cm 的不同深度处的含⽔量12()、()t t θθ,如表8-1所⽰。

已知⼟柱中的⽔位埋深为4.3m 。

第七章__地下水运动中的若干专门问题

第七章__地下水运动中的若干专门问题

第七章__地下水运动中的若干专门问题第七章地下水运动中的若干专门问题§1 非饱和带的地下水运动一、关于非饱和带水分的基本知识1. 含水率,饱和度和田间持水量包气带中的空隙,一部分被水充填,另一部分被空气充填。

含水率(θ):表示单位积中水所占的体积,式中:(V w )0——典型单元体中水的体积;V 0——典型单元体的体积饱和度:岩石的空隙空间中被水占据部分所占的比例。

式中:(V 0)0——典型单元体中的空隙体积含水率与饱和度的关系:θ=nS w式中:n ——孔隙度。

田间持水量:在长时间重力排水后仍然保留在土中的水量。

2. 毛管压力毛管压强:在多孔介质的孔隙中,液体和气体接触是,二者存在压力差,这个压力差称毛管压强。

用p c 表示p c =p a -p w式中:p a ——空气的压强;p w ——水的压强毛管压强取决于界面的曲率,曲率愈大(液面愈弯曲,毛管压强愈大。

以上毛管压强是以绝对压强为基准,如果以相对压强为基准,这时有:p c =p a -p w –p a∴ p c =-p w 毛管压强相对大气压强为负值。

即,非饱和带孔隙中的水处于小于大气压强的情况下。

非饱和带水流中任何点的水头式中:z ——位置水头;h c =p c /r ——毛管压力水头;∴ H=z-h c3土壤水分特征的曲线()()000V V S w w =()0V V w =θrp z r p z H c w -=+=水分特征曲线:反映毛管压力水头(或毛管压强)和土壤含水率或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如图:随着含水率的减少,毛管压力增加,当含水率减小到某一值时,压强继续增大时,含水率不在减小。

相应的饱和度为:影响特征曲线的因素:(1)不同质地的土壤,其水分特征曲线不同。

一般说,土壤的粘粒含量愈高。

同一负压条件下土壤的含水率愈大,或者同一含水率下其负压愈高。

这是因为,粘粒含量增多。

使土壤中细小孔隙发育的缘故。

(2)土壤结构。

如图,为一砂壤土不同干容重的水分特征曲线,在同一负压下,土壤愈密实,(大),相应的含水率一般也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地下水运动中的若干专门问题§1 非饱和带的地下水运动一、关于非饱和带水分的基本知识1. 含水率,饱和度和田间持水量包气带中的空隙,一部分被水充填,另一部分被空气充填。

含水率(θ):表示单位积中水所占的体积, 式中:(V w )0——典型单元体中水的体积;V 0——典型单元体的体积饱和度:岩石的空隙空间中被水占据部分所占的比例。

式中:(V 0)0——典型单元体中的空隙体积含水率与饱和度的关系:θ=nS w式中:n ——孔隙度。

田间持水量:在长时间重力排水后仍然保留在土中的水量。

2. 毛管压力毛管压强:在多孔介质的孔隙中,液体和气体接触是,二者存在压力差,这个压力差称毛管压强。

用p c 表示p c =p a -p w式中:p a ——空气的压强;p w ——水的压强毛管压强取决于界面的曲率,曲率愈大(液面愈弯曲,毛管压强愈大。

以上毛管压强是以绝对压强为基准,如果以相对压强为基准,这时有:p c =p a -p w –p a∴ p c =-p w 毛管压强相对大气压强为负值。

即,非饱和带孔隙中的水处于小于大气压强的情况下。

非饱和带水流中任何点的水头 式中:z ——位置水头;h c =p c /r ——毛管压力水头; ∴ H=z-h c3土壤水分特征的曲线()()000V V S w w =()0V V w =θrp z r p z H c w -=+=水分特征曲线:反映毛管压力水头(或毛管压强)和土壤含水率或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如图:随着含水率的减少,毛管压力增加,当含水率减小到某一值时,压强继续增大时,含水率不在减小。

相应的饱和度为:影响特征曲线的因素:(1)不同质地的土壤,其水分特征曲线不同。

一般说,土壤的粘粒含量愈高。

同一负压条件下土壤的含水率愈大,或者同一含水率下其负压愈高。

这是因为,粘粒含量增多。

使土壤中细小孔隙发育的缘故。

(2)土壤结构。

如图,为一砂壤土不同干容重的水分特征曲线,在同一负压下,土壤愈密实,(大),相应的含水率一般也大。

原因,土壤愈密实,大孔隙数量减少,中孔隙增多。

(3)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水的粘滞性下降,所以表面张力降低,在同样的负压下,含水率要低一些。

(4)土壤水分变化过程的影响。

对于同一土壤,土壤脱湿(由湿变干)过程测得的水分特征曲线不同,如图,在相同的负压下,排水(脱湿)时的含水率要大于吸湿时的含水率。

这种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5)容水度:毛管压力水头变化一个单位时,从单位体积土中释放出的水体积。

数值上等于,水分特征曲线的斜率的负倒数。

它是含水率和毛管压强的函数,可用或表示。

二、非饱和带水运动的基本方程非饱和带地下水的运动,也可以用达西定律描述,这时的渗透系数是变化的,与含水率和毛细压力水头有关,是和的函数,其关系如图,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渗透系数增大,随毛管压力水头的减小,渗透系数增大。

在非饱和带中,定律的表达式为:在三个坐标轴的分量为: 2 基本微分方程第一章推的渗流连续性方程,如下:在饱水带中,全部孔隙被水充满,等式右端用孔隙度,在非饱和带中,部分孔隙被水充满,所以用含水率取代,并两边除(近似为常数),得:nS w 00θ=dh d C θ-=()()Jh K v JK v c ⋅=⋅=或θ()()()()()()z Hh K v z HK v y Hh K v y HK v x H h K v x H K v c z z c y y c x x ∂∂-=∂∂-=∂∂-=∂∂-=∂∂-=∂∂-=θθθ或()()()[]z y x n t z y x z v y v xv z y x ∆∆∆∂∂=∆∆∆⎥⎦⎤⎢⎣⎡∂∂+∂∂+∂∂-ρρρρ将v x 、v y 、v z 代入上式,得:二式为非饱和流的基本方程3 基本方程的几种形式(1)以含水率为因变量的表达式将H 换成θ,将H=z-h c 代入上(1)式,得:上式进一步变换定义K (θ)/C (θ)=D (θ)为扩散系数,得:对于垂向一维流动,去掉前两项,得:轴向上取正值,轴向下取负值。

(2)以毛管压力水头为因变量得表达式: 将H=z-h c 代入(2)式,得: 代入上式:对于垂向一维流动,去掉前两项,得:轴向上取正值,轴向下取负值。

t z v y v x v z y x ∂∂=⎥⎦⎤⎢⎣⎡∂∂+∂∂+∂∂-θ()()()()()())2()1(t z H h K z y H h K y x H h K x t z H K z y H K y x H K x c c c ∂∂=⎥⎦⎤⎢⎣⎡∂∂∂∂+⎥⎦⎤⎢⎣⎡∂∂∂∂+⎥⎦⎤⎢⎣⎡∂∂∂∂∂∂=⎥⎦⎤⎢⎣⎡∂∂∂∂+⎥⎦⎤⎢⎣⎡∂∂∂∂+⎥⎦⎤⎢⎣⎡∂∂∂∂θθθθθ()()()()t z K z h K z y h K y x h K x c c c ∂∂=∂∂+⎥⎦⎤⎢⎣⎡∂∂∂∂-⎥⎦⎤⎢⎣⎡∂∂∂∂-⎥⎦⎤⎢⎣⎡∂∂∂∂-θθθθθ()()()()t z K x h K z x h K y x h K x c c c ∂∂=∂∂+⎥⎦⎤⎢⎣⎡∂∂∂∂∂∂-⎥⎦⎤⎢⎣⎡∂∂∂∂∂∂-⎥⎦⎤⎢⎣⎡∂∂∂∂∂∂-θθθθθθθθθθθ()()()()()()()tz K x C K z x C K y x C K x ∂∂=∂∂+⎥⎦⎤⎢⎣⎡∂∂∂∂+⎥⎦⎤⎢⎣⎡∂∂∂∂+⎥⎦⎤⎢⎣⎡∂∂∂∂θθθθθθθθθθθ()()()()tz K x D z x D y x D x ∂∂=∂∂+⎥⎦⎤⎢⎣⎡∂∂∂∂+⎥⎦⎤⎢⎣⎡∂∂∂∂+⎥⎦⎤⎢⎣⎡∂∂∂∂θθθθθθθθ()()t z K x D z ∂∂=∂∂±⎥⎦⎤⎢⎣⎡∂∂∂∂θθθθ()()()()t z h K z h h K z y h h K y x h h K x c c c c c c c ∂∂=∂∂+⎥⎦⎤⎢⎣⎡∂∂∂∂-⎥⎦⎤⎢⎣⎡∂∂∂∂-⎥⎦⎤⎢⎣⎡∂∂∂∂-θ()th h C t h h t c c cc ∂∂-=∂∂⋅∂∂=∂∂θθ()()()()()t h h C z h K z h h K z y h h K y x h h K x c c c c c c c c c ∂∂=∂∂-⎥⎦⎤⎢⎣⎡∂∂∂∂+⎥⎦⎤⎢⎣⎡∂∂∂∂+⎥⎦⎤⎢⎣⎡∂∂∂∂()()()t h h C z h K z h h K z c cc c c ∂∂=∂∂±⎥⎦⎤⎢⎣⎡∂∂∂∂§2 水动力弥散理论用来模拟地下水中污染物和化学成分得运移过程,预测地下水污染得发展趋势。

一 水动力弥散现象及其机理例1. 在一口井中注入一种示踪剂,示踪剂在随地下水向前流动得过程中,向外围扩散,形成一个以中心点浓度最大,向四周浓度逐渐减小的过渡带,并且随示踪剂迁移的距离增大,过渡带也越来越宽。

如图(书中)例2. 在均匀流的砂柱中,用含有示踪剂浓度为的水去替代,在砂柱另一端测量示踪剂浓度,得曲线如图(书)。

水在流动过程中并非一个突变界面,而是一个过液带。

这种现象称水动力弥散。

水动力弥散是机械弥散和分子扩散所引起的。

1 机械弥散液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的三种情况:(1)由于液体粘性的作用和结合水的摩擦阻力,使得靠近孔隙壁的水流速度趋于零。

孔隙中心部位流速最大。

孔隙大小不一,造成不同孔隙之间沿轴部的最大流速有差异; (1)由于空隙的弯弯曲曲,水流方向也随之不断地改变。

由于上述三种情况,造成了地下水质点运动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上的不均一,造成了示踪剂有的运动快,有的运动慢,从而形成了上述过渡带。

这种由于速度不均一所造成的这种物质运移现象称为机械弥散。

2 分子扩散一般溶质都有由浓度高向浓度低的地方运移的性质,以求浓度趋于均一。

这种由于液体中所含溶质的浓度不均一而引起的物质运移现象叫分子扩散。

分子扩散服从定律式中:I s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溶质的质量;dc/ds ——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c 沿s 方向变化的浓度梯度; D d —扩散系数。

机械弥散和分子扩散是同时出现的,当流速较大时,机械弥散是主要的;当流速甚小时,分子扩散的作用就变得明显。

水动力弥散还分为沿水流方向和垂直与水流方向的弥散,沿水流方向的弥散称纵向弥散,垂直水流方向的弥散称横向弥散。

二 水动力弥散系数分子扩散服从定律:式中:D ″——为分子扩散系数;I ″——为由于分子扩散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溶质质量。

机械弥散也服从定律:式中:D ′——为机械扩散系数;I ′——为由于机械扩散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溶质质量。

由于水动力弥散是分子弥散和机械扩散共同作用的,定义水动力弥散系数:dsdc D I ds -=dsdc D I ''-=''dsdc D I '-='水动力弥散定律如下:式中:I ——单位时间内通过面积的溶质质量;D ——水动力弥散系数;Dc/ds ——浓度梯度。

如果我们取方向与流速方向一致,轴和轴与流速方向垂直,上式可用下式表示:三 对流弥散方程及其定解条件如图,以渗流区内任一点为中心,取一无限小的六面体单元,各边长为Δx 、Δy 、Δz ,选择x 轴与P 点处的平均流速方向一致。

(即纵向弥散方向为轴方向)在对流弥散问题中,包括两个子问题:其一,溶质随地下水的流动或流出单元体;其二,溶质通过自身的弥散流入或流出单元体。

水动力弥散引起的物质运移:设,沿轴方向溶质的质量变化率为dI x /dx ,如果假设I x 为在abcd 面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溶质的质量,那么,时间内通过面流入单元体的溶质质量为:I x nΔyΔzΔt因为沿轴方向溶质的质量变化率为dI x /dx ,所经距离Δx 后,变化了(dI x /dx )Δx ,所以,Δt 时间内,通过a ′b ′c ′d ′面流出单元体的溶质质量为:所以,沿x 轴方向流入与流出单元体的溶质质量差为:同理,沿y 轴方向和z 轴方向流入与流出单元体的溶质质量差为:所以,通过弥散单元体内溶质质量的变化为:随地下水流的物质运移:设沿x 轴方向,在abcd 面地下水的流速为v x ,则单位时间通过abcd 面单位面积流入单元体的水量为v x ×1×1,流入的溶质质量为v x ×c :(为溶质的浓度),那么,在Δt 时间内流入abcd 面溶质量为:v x cΔyΔzΔtD D D ''+'=dsdcDI -=dz dcD I dy dcD I dx dc D I zzz yyy xxx -=-=-=tz y n x x I I x x ∆∆∆⎪⎭⎫⎝⎛∆∂∂+t z y x n xI x∆∆∆∆∂∂-t z y x n zItz y x n y I z y∆∆∆∆∂∂-∆∆∆∆∂∂-t z y x n z I y I x I z y x ∆∆∆∆⎪⎪⎭⎫ ⎝⎛∂∂+∂∂+∂∂-设沿方向,通过单位面积溶质质量的变化率为: 经Δx 距离的变化量为:在a ′b ′c ′d ′面,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流出单元体的溶质质量为:在Δt 时间内流出面的溶质质量为:所以,沿轴方向流入与流出单元体的溶质的质量差为:同理,沿轴和轴方向流入与流出单元体的溶质质量差为:所以,随地下水流流入与流出单元体的溶质质量差为: Δt 时间内,流入和流出单元体总的溶质质量差为:另外,设单元体内溶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dc/dt ,那么,Δt 时间内单元体内体积溶质浓度变化量为:()x c v x ∂∂()x xc v x ∆∂∂()x xc v c v x x ∆∂∂+()t z y x x c v c v x x ∆∆∆⎪⎭⎫ ⎝⎛∆∂∂+()t z y x x c v x ∆∆∆∆∂∂-()()t z y x zc v t z y x y c v z y ∆∆∆∆∂∂-∆∆∆∆∂∂-()()()tz y x z c v y c v xc v z y x ∆∆∆∆⎥⎦⎤⎢⎣⎡∂∂+∂∂+∂∂-()()()t z y x z c v y c v x c v z I y I x I n z y x z y x ∆∆∆∆⎥⎥⎦⎤⎢⎢⎣⎡∂∂+∂∂+∂∂+⎪⎪⎭⎫ ⎝⎛∂∂+∂∂+∂∂-所以,Δt 时间内单元体内溶质质量变化量为:上述二量应相等,并消去Δx Δy Δz Δt ,得: 代入上式,并两边同除以,则得: 式中,u ——实际流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