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含义和特点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第六章幼儿园教学活动_学前教育学

第六章幼儿园教学活动_学前教育学

第六章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识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了解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2、理解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因素,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教学手段和方法。

3、学会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及教学原则、教学手段、方法和指导策略等理论,设计和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

4、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学会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准备:教学案例、有关理论材料、教学录相带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等◆教学课时:8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性质和特点。

【案例导入】可爱的小兔(小班)来园活动时,颜琳小朋友拎着一个小笼子,还没进教室门,小朋友们兴奋地叫了起来:“快看,一只小白兔”。

原来,颜琳小朋友因为喜欢小白兔,爸爸特地从松江买了一只。

这几天我们小班在开展“可爱的动物”的主题,请家长配合主题活动,收集相关资料。

颜琳的爸爸想得真周到也这么配合我们的班级工作,看到孩子们的专注,于是我想要么今天的教学就调整一下吧,让他们来观察和认识小白兔。

学习活动时,孩子们十分投入,也非常感兴趣。

黄浩小朋友说:“老师,小白兔喜欢吃青菜和萝卜的,我们给它吃点吧。

”于是,请阿姨从食堂里拿了点,让他们喂,没想到孩子们抢着要喂。

过了一会儿,朱泽平小朋友又说:“上次,我在电视上看见小兔还吃青草呢。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红眼睛真可爱,有的说长耳朵真灵巧,说得津津有味……。

以上案例是由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引发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形象揭示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涵义,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为幼儿的“学”服务。

突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色: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

【知识点讲授】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和特点(一)概念:幼儿园教学是指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以获取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的教育活动。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 副本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二章  小学课程与教学目标 - 副本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 1.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成哪几个方面?每个 方面又是如何分类的? 2.加涅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哪几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
第二节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等人)
认知领域: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布卢姆) 情感领域: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 品格形成(克拉斯沃尔、布卢姆)
已知: 证明:RT=ST
加涅进一步提出五种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如下的层次关系:高级规则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为先决 条件,规则学习以定义性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定义性概念学习以具体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具体 概念学习以知觉辨别为先决条件。这是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的核心思想。
三、【美国】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分类理论 1.抽象符号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4.发现学习 四、【前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教育目标 2.教养目标 3.发展目标 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学目标的分类 1.结果性目标 2.体验性目标 3.表现性目标
2.表意目标的表述方法
表意目标的表述,不在于明确学生从事教育活动后应该展 示的行为结果,而在于描述教育中的“际遇”:指明儿童 将在其中作业的情境、儿童将要处理的问题、儿童将要从 事的任务,但并不指定儿童将要从这些“际遇”中学到什 么。
比如: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咏雪》的 意境。 阅读和评价《海燕》的启示。 考察《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 参观野生动物园,讨论其中的趣味。 使用电线和木材,设计三度空间。
动作技能领域: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 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美】辛普森
二、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加涅)
态度: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对某类活动的积极偏爱、有关 公民身份的态度。

教育教学目标

教育教学目标
•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 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
• 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 D.诚信经营,树立良A好企业形象
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如果一些企业在竞争中不能提高自己 的经济效益,那该怎么办呢?大家请看这 幅漫画:“救死”,
请思考: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1220.1 1.1213:58:3513 :58:35 November 12,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12日 下午1时 58分20 .11.122 0.11.12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1月12 日星期 四下午1 时58分 35秒13 :58:352 0.11.12

由50人以下股东出资
同 股东人数 设立

应当由2人以上200人以 下为发起人
股东表决权 按出资比列行使表决权
一股一票
公司财务 不必向社会公开 上市公司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注册资本 注册资本最低3万元 注册资本最低为500万元
相同点
1、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2、股东均负有限责任 3、公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
在学习经营公司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 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 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 产力的发展。
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 济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是教案编写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明确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实现的学习目标。

而教学重点则是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和给予重点支持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教学教案中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重要性,并简要谈谈如何明确和编写这些内容。

一、教学目标的定义与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学习效果。

它可以明确反映出教师所期待学生在课堂上取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改变。

教学目标需要符合学科标准和教学大纲,具备可测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明确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教学: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和目标,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评估学习:教学目标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和依据,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的进展和成果。

3.激励学习: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的确定与重要性教学重点是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和突出强调的内容。

通过确定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确保学生对关键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确定教学重点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来考虑,重点内容应当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在制定教学重点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原则:1.重要性原则: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重点,确保学生获得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

2.难易度原则: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确定适应学生水平的教学重点,避免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

3.前后关联原则:考虑到知识的层次和发展规律,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

4.能力培养原则: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如何编写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编写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层次。

以下是一些编写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基本要点:教学目标的编写要求:1.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反映出希望学生实现的学习结果和表现。

“说课”的含义和特点及讲课稿

“说课”的含义和特点及讲课稿

“说课”的含义和特点及“说课”的含义和特点/question/72362502.html?fr=ala0 所谓“说课”,是指讲课教师在一定场合说说某一堂课打算怎样上,以及为什么这样上,即对教学的设计和分析。

其内容涉及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其对以上诸项所作的分析。

“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属于课前准备的一部分,这与课后的反思总结有所不同。

“说课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 重在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 重在分析:“说课”不仅要摆过程,还要说道理,要对教案作出分析,首先要分析大纲、教材,明确所讲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来龙去脉,然后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出能说清道理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课的分析上下一番功夫。

三、关于如何“说课”:1、把握要求、容量适当:把握好程度份量,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之一。

要处理好提高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的要求、容量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上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步子应该迈实,对所讲的内容应能基本落住。

实际上,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速成"。

教师的素养体现在对课堂教学中程度、分量的“度”的准确把握上。

2、立足于“课”,寓技于“课”:“说课”的侧重点主要是在对教学的设计和分析上。

“说课”不同于教学基本功比赛,不同于教学技能表演,它必须立足于“课”本身。

3、掌握详略,突出重点:“说课”时,应在全面介绍情况的基础上,紧紧抓住那些教师较为关心、渴望了解的重点问题,展示出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办法,以充分发挥“说课”的交流作用。

4、避免空乏,力求实在:既要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又要有落实的措施,使人看得清,抓得住,发挥好“说课”的交流作用。

“说课”是青年教师刻苦钻研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后,青年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用科学手段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科研水平,增强教学基本功训练的一项内在要求。

第四章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功能; 2

第四章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功能; 2

第四章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能说出教学目标的含义、特点、功能;2.能描述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布卢姆、加涅、巴班斯基、奥苏贝尔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并分别做出简要评析;4.能用自己的话阐述我国教学目标的分类;5.掌握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原则和一般步骤;6.能准确陈述教学目标,并能把握陈述时应注意的问题;7.自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一份教学目标;8.掌握教学实践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误区及其改进策略。

第一节教学目标概述人的活动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

马克思说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教育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因此,教学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即每一次教学活动,每一堂课,甚至每一个教学言语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目的,这就是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目标的理解: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认为:目标就是预期的结果;2.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R.E.Tyler)认为:形形色色的行为方式的变化,就是教学目标;3.有学者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教和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的,对教师来说这是教授的目标,对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目标。

4.有学者认为: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可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我们的观点: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下基础上的,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

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二是教学目标是在当下的基础上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

三是教学目标以一定的教学活动为依托。

四是教学目标是一种更加具体的、微观的概念,有些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二、教学目标的特点(一)预期性从概念可以看互联网,教学目标是在当下基础上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

新时代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

新时代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

新时代语文教学目标(完整版)新时代语文教学目标新时代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3.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4.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5.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发展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6.注重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7.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8.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目标的特征有语文教学目标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1.整体性:语文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性的目标,它涵盖了语文学科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文学鉴赏等等。

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

2.层次性:语文教学目标是一个层次分明的目标,它按照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水平,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这些教学目标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3.实践性:语文教学目标是一个注重实践的目标,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4.发展性:语文教学目标是一个关注学生发展的目标,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当前水平,更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5.多元性:语文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性的目标,它不仅关注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关注学生的品德、审美、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提升。

6.动态性:语文教学目标是一个动态的目标,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需求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目标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

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

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二、教学的总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信科学不迷信思品教案

相信科学不迷信思品教案

相信科学不迷信思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的含义和特点,认识到科学是一种客观、理性的认识方式。

2. 分析迷信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摒弃迷信思想。

3.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辨别科学和迷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科学的特点和含义2. 迷信的成因及危害3. 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迷信案例,让学生认识迷信的危害,树立科学观念。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迷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实践法:课后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抵制迷信活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迷信案例资料2. 科学知识的资料3. 课堂讨论问题及答案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科学的含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科学是一种客观、理性的认识方式。

2. 分析迷信产生的原因: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迷信产生的原因,如无知、恐惧、从众等。

3. 讨论迷信的危害:分组讨论迷信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迷信的危害。

4. 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讲解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5. 课后实践: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抵制迷信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科学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辨别科学和迷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六、教学内容1. 了解迷信的常见表现形式,如风水、算命、求神拜佛等。

2. 分析迷信产生的心理因素,如好奇心、恐惧、从众等。

3. 讲解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过程1. 分析迷信的常见表现形式: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迷信的各种表现形式。

2. 探讨迷信产生的心理因素:引导学生思考迷信产生的心理原因,如好奇心、恐惧、从众等。

3. 讲解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与重点的设置与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点的设置与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点的设置与分析教学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明确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学习目标。

因此,正确设置和分析教学目标与重点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设置的原则以及教学重点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与特点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和依据,是指导学生学习的目标任务。

教学目标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的培养。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明确性:教学目标不应模糊不清或抽象,而应该具有明确的特征和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要学习什么。

2.针对性:教学目标应该和课程内容相匹配,能够直接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3.可量化: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可量化的特征,可以通过明确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

二、教学目标设置的原则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时,教师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教学目标设置原则:1.层次性原则: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进行分层次设置,先易后难,渐进推进。

2.连贯性原则:教学目标应当体现一定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逐步提高。

3.综合性原则:教学目标应当全面考虑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教学重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突出强调的内容,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学重点的确定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

以下是教学重点确定的一些要点:1.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教学重点应当关注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点。

2.重难点内容:重点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难点是学生学习中比较困难的地方。

教学重点的确定应当以重难点内容为依据,着重解决学生容易出现困惑和错误的地方。

3.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学重点还应当关注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阐明的方法

教学目标阐明的方法

教学目标阐明的方法一、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Robert Mager)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

用马杰自己的话说,“假如你对要去的目的地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且不知道自己走错了目的地”。

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这本经典著作中,马杰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行为:说明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以便教师能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了解目标是否达到。

例如,“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

(2)条件:说明学习者表现学习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因素。

例如,如果要表述一个“要求学习者能够辨别各种鸟类”的教学目标,那么必须指明的条件是“从黑白图片中,还是从彩色图片中”,“允许学生使用工具或不使用工具”。

(3)标准: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或行为改变的程序)。

例如,“学生能够在十分钟内解出二元一次方程”。

马杰的“行为”、“条件”和“标准”的三要素模式至今仍为教育界所接受。

用传统的方法表述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比较笼统含糊,对其中的含义,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这种提法不能为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具体指导。

而使用马杰的三要素模式编写的学习目标就很明确具体,清楚地告诉人们,学生将获得的能力具体是什么,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

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的基础上,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

为了便于记忆,他们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1)

第五课生命之源----水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能力目标: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掌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生命之源—水》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特征,也体现了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使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本课的设计将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融合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的美术各学习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其它学科,引导学生课前观察、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进行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

教师利用这类教学内容的对学生的“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进行教学探索,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它学科、与其它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活动研究。

2、教学重点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学会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的方法,掌握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

3、教学难点利用环保宣传画的创作方法,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对象分析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生活基础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在语文、自然等其它学科学习过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

2、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资料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研究1、课前知识准备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学生在课前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访问、调查、查阅资料、上网收集等方法有地球生态环境的资料,并填写《常师二附小环境调查资料》表,培养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能力。

第9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案

第9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案

第9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含义和特点。

2.掌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3.分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问题和挑战。

4.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含义和特点。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问题和挑战。

三、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概
念和特点。

2.讲授:介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初步探索、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探索和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制度建设的探索。

3.讨论: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4.总结:总结课堂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概括性总结。

5.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短文,包括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的含义、特点、发展历程、问题和挑战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讲解。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辩能力。

五、教学工具
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资料和视频。

2.黑板和白板:用于记录讨论的结果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解和
思考能力。

2.评价学生的作业,对他们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解进行评价。

教案通用目标

教案通用目标

教案通用目标引言:教案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而事先设计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案的编写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教案通用目标则是指教案中普遍适用的目标,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案通用目标的定义、特点、设计原则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案通用目标的定义教案通用目标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制定教案所追求的普遍适用的教育目标。

通用目标基于学科的性质和课程的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案通用目标的特点1. 引导性:教案通用目标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提供了依据,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

2. 具体性:教案通用目标必须具体、明确,能够被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所反映。

3. 可达性:教案通用目标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制定,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被实现。

4. 适用性:教案通用目标应该适用于不同的学生个体,引导他们在不同情境下以不同方式实现目标。

三、教案通用目标的设计原则1. 配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案通用目标应该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保持一致,紧密联系。

2. 追求多元发展:教案通用目标应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和技能上的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

3. 立足于学生需求:教案通用目标的设置应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

4.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案通用目标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案通用目标的实施方法1. 设置SMART目标:教案通用目标应具备明确的指标,以SMART原则为基础,确保目标具体、可衡量、可达到、相关性和时间限制性。

2. 控制教学进度:根据教案通用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达到目标。

3. 组织合适的教学活动:根据教案通用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如讲解、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有效学习。

4. 持续评估和反馈: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评估,通过评估结果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指导他们修正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摇篮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通过对摇篮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音准、节奏、合唱等。

二、教学内容:1. 摇篮曲的含义和特点2. 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旋律、歌词及意义3. 音乐技能训练:音准、节奏、合唱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了解摇篮曲的特点。

2. 难点: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摇篮曲的含义和特点。

2.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部分进行角色分工。

4. 反馈法:学生演唱,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摇篮曲的含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对摇篮曲产生兴趣。

2. 教授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讲解歌曲旋律、歌词及意义,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环节:各小组依次展示合唱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摇篮曲的特点及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感恩父母。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唱一首摇篮曲,感受亲情的温暖。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歌曲学习效果:通过学生演唱歌曲的质量来评估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音乐技能提升:通过合唱练习和音乐游戏等活动,评估学生在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进步。

4.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特别是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恩之情的体现。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设备:用于播放摇篮曲的录音或音乐。

2. 乐谱:提供《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乐谱供学生学习和演唱。

3. 教学图片或视频:用于辅助讲解摇篮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例谈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例谈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例谈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深圳市石岩公学特级教师朱瑛大家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因为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与优劣,优秀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和推进教学进程的。

所以,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之上,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建立在深入解读文本之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但是回过头来看我们的阅读教学,目标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多时候,教学是有目标而不尊重目标,学生不明白今天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听课的教师更不知道教学的走向是什么,因为很多时候,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师自己的事,课堂教学不需要把教学目标拿出来展示给学生、教师看,这就造成了目标制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造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模糊。

欣赏语言的,设计时着力于课堂语言的优美、有诗意;喜欢思维的,把精力放在问题的难易程度上;关注生成的,注意力集中于意外生成,等等。

可以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教学目标真的可以那么随意?真的是无足重轻吗?答案是否定的。

2010年7月,全国小语会在大连召开了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找准年段目标,力求教有特色”。

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对于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存在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

对此,小语会会长崔峦明确指出:吃准教学目标,应该逐级明确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总目标,不同学段、年级的阶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课时教学目标。

在学段目标的把握上,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要求。

年段不同,教学重点也应该不同,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年段的教学侧重点也不相同。

就阅读教学而言,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无疑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还包括词和句的训练,初步的朗读训练。

中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要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要加强段的训练,注重段的理解、积累与运用。

中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

中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

中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在中学教育中,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时常常会用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这两个术语。

虽然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听起来非常相似,但其实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中学教案中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区别。

一、定义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所希望学生达到的预设结果。

它主要关注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所期望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等。

它可以描述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水平及对应的表现形式。

学习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期望达到的成果。

它主要关注于学生自身,通过学习来实现对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增长和提高。

学习目标可以描述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实现的能力水平和对应的细节要求。

二、角色教学目标主要由教师设定,并作为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现实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目标是教师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效果而制定的,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学习目标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时设定或者由教师设定后由学生自我调整。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来设定学习目标,以明确学习的方向和要求。

学习目标是学生为了达到个人的学习目标而设定的,有助于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三、内容教学目标通常涉及到具体的知识点、技能和思维过程等。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会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制定具体的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某个数学公式的应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一般包括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以及对特定技能的提升。

学生在设定学习目标时,会考虑到自己的学习进程和需求,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目标。

例如,学生可以设定一个学习目标,要求自己在本周内完成一篇英语作文的写作,并提高自己的语法和词汇运用能力。

四、目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以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简述课程方案的含义和特点

简述课程方案的含义和特点

简述课程方案的含义和特点作为一名职业策划师,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课程方案,以确保课程的教学效果。

课程方案的含义是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而制定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计划,是课程设计的核心。

课程方案的特点是具有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一、课程方案的目标设计课程方案的目标设计是制定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测量的,表达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和知识技能的水平。

在目标设计中,需要注意选材、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二、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包括内容的组织、难易度和深度。

在课程内容设计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以及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

三、课程教学方法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

在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内容的性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组合运用。

四、课程评价设计课程评价设计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程教学效果而制定的一系列评价方法,包括测试、测评、考试等。

在课程评价设计中,需要考虑评价内容和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五、课程资源设计课程资源设计是为了支持课程的教学活动而选用和配置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实验设备等。

在课程资源设计中,需要考虑教学资源的质量、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支持课程的实施。

六、课程实施计划设计课程实施计划设计是为了确保课程教学能够按照计划有序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包括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安排计划等。

在课程实施计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时空特点,制定出合理的课程进度和教学安排,以确保课程教学能够有序进行。

范文:课程方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设计方法,它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支持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幼儿园处暑节气教案

幼儿园处暑节气教案

幼儿园处暑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处暑节气的含义和特点。

2. 认识处暑节气对人们的影响,并学会正确应对。

3. 开展与处暑节气相关的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处暑节气的概念和特点介绍2. 物候观察:观察植物生长变化3. 健康知识:如何养生、合理饮食等4. 制作处暑小手工:手工制作小风扇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讨论夏季的特点,并描述进入处暑节气后天气转凉的情况。

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发幼儿对于处暑节气的好奇和兴趣。

2. 概念介绍(15分钟)通过PPT或幻灯片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处暑节气的概念和特点。

讲解清楚处暑的意思,并提醒幼儿注意这个时期温度的变化。

3. 物候观察(20分钟)带领幼儿们到学校附近的花坛或者自家的花园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引导幼儿们仔细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是否与之前有所不同,并引导他们积极表达观察到的变化。

4. 养生知识讲解(15分钟)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讨论,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夏季养生经验。

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和解释,比如要大量饮水、多吃水果等。

重点是让幼儿知道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5. 手工制作小风扇(30分钟)让幼儿回到教室,进入手工制作的环节。

老师向幼儿展示制作小风扇所需要的材料,并一步步教导他们如何制作。

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重手眼协调能力和注意安全。

6. 教学总结(10分钟)回顾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让幼儿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想。

四、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幼儿对于处暑节气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幼儿在物候观察活动中的表现和观察到的变化。

3. 观察幼儿在制作小风扇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听取幼儿的总结和分享,了解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拓展1. 在家庭中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及时与教师和同学分享。

2. 与家人一起做好处暑的健康饮食,培养养生意识。

3. 美术活动: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夏天和处暑节气。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范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范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特点,掌握追求真理的方法和途径。

2.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真理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真理的含义与特点真理是指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等特点。

2. 追求真理的方法和途径(1)实证主义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手段,收集事实和数据,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2)批判性思维方法:敢于质疑权威,勇于提出不同观点,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3)辩证法方法:从事物的矛盾运动中认识和把握真理,发展创新。

3.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是认识真理的基础。

(3)实践是发展真理的动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真理的含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真理的思考和兴趣。

2. 讲解追求真理的方法和途径:分别介绍实证主义方法、批判性思维方法和辩证法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讨论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的途径: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真理的重要性和价值,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或教辅资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实证数据,方便学生查阅和分析。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理追求案例,如科学发现、社会改革等,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追求真理的过程和方法。

差问题教案

差问题教案

差问题教案差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差问题的含义和特点,能够正确解答差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举例和练习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差问题的含义和特点。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问题灵活运用差问题的解法。

三、教学准备教材:教科书、课件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道数学题目:“小明有10本书,小红有8本书,小明比小红多了几本书?”请学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差问题的含义和特点。

2. 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黑板和课件的展示,讲解差问题的含义和特点。

差问题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差,通常使用“比几”和“多少”来表达。

例如:“小明比小红多了几本书?”,“小明比小红多了5本书。

”都是差问题。

3. 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差问题的案例,如:“小明有7只苹果,小红比小明少了几只苹果?”“小红有10块糖,小明比小红多了几块糖?”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出解决这些差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 练习与巩固(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差问题的练习题,要求学生们用差问题的解法来解答,并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和订正。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5. 小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差问题的解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差问题。

例如:“小明一周做了15道数学题,小红比小明做了多少道数学题?”“小明和小红去买水果,小明买了7个苹果,小红买了多少个苹果?”等等。

七、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用差问题的解法来解答。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差问题的含义和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用差问题的解法来解决问题。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差问题的解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能够把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功能。

要使教材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就要懂得艺术处理教学内容,设计出完美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的范围很广,它也是备课的内容,是教案的一部分。

但它不等于教案,教学设计的内容较详细、具体,涉及面较广,而教案相对较简约,它的容量有限,它不可能囊括所有与教学有关的内容。

教学设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学设计泛指备课时要考虑实施的所有内容,有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导语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等等。

狭义的教学设计指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设计。

教学目标即“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在弄清教学目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几个相关概念。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与教学或训练有关的,而并非与教育有关的目标,也称行为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计。

反映国家、社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和期望,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原则性强的特点,对各级各类学校都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

但教育目的毕竟是宏观地指出教育的方向,要想把教育目的进一步落实,还必须有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具体要求,是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它与教育目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也就是培养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而教育目的又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没有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就要落空。

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

它以科目的形式体现出来,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课程的实施,把课程目标以标准化的形式明确清晰地表述出来。

它可以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具体操作的指南。

二、教学目标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理解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剖析其特点来深化认识。

(一)预期性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之前,即预见到教学活动可能促使受教育者身心方面发生哪些变化。

教学目标以教学对象发展现状为基础,但又超越其发展现状,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

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教师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科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是否有成效。

(二)系统性
教学目标是一个由若干具体目标组成的系统整体,具体教学目标之间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网络,因此必须以系统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教学目标。

组成教学目标系统整体的各具体教学目标,都不是孤立的,在实践各具体教学目标时,应该将其放到整个教学目标系统中来确定其地位及价值。

因此,“教学的艺术在于:把一个复杂的最终产物分解为必须分别并按某种顺序达到的组成部分。

教授任何一种事物,便是在向着终极目标前进时,一面记住所要达到
的最终模型,一面集中力量走好每一步。

”教学目标的系统性与可分解性是辩证统一的。

(三)层次性
教学目标系统内部的各具体目标并非都处在一个层面上,而是层级分明、连续递增的。

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较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分解或具体化,较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较低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基础。

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级一级地向上发展。

当教学达到了某—目标时,便为实现高一级的目标打下了基础,并向终级目标逼近了一步。

越过较低层次教学目标而直接实现较高层次的目标.是不现实的、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

(四)可行性
一般说来,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具体、可行,有利于其在实践中顺利达成。

经验表明:人们在确定其实现目标时,除了考虑目标的价值外,还要考虑目标实现的概率。

若达成的可能性很大,且易于操作,就会努力促成目标的实现,使目标的潜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若目标笼统且难度很大,达成的概率微乎其微,人们便会望而生畏、知难而退,目标本身也便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因此,一种正确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

(五)灵活性
教学目标可以因校、因课、因班制宜,由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实际编制,内容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以便灵活掌握,获得最佳成效。

教学目标的灵活性.使对它的编制工作成为—种艺术。

教学目标的灵活性是由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的.同时它又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机会。

具有灵活性的教学目标,对于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持点,使其通过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获得相应的身心方面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最后,在这里强调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生成性。

教学目标虽然是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测,但是,这种预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僵死的,而是对教学结果有个大概的预测框架内保留有一定的生成空间。

教学过程是具体的、鲜活的,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有很多种预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这也正好是教学目标的生成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