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会计》真题解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

合集下载

简述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

简述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

简述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是一种常用的折旧方法,也被称为直线折旧法。

它的主要思想是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年数,然后将每个年数乘以一个折旧率,最后将所有年数相加得到折旧额。

这种折旧方法的计算公式为:
折旧额 = (1 + 折旧率×年数) ×折旧率
其中,折旧率是指每年折旧的百分比,年数是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这种折旧方法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只需要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划分为几个相等的年数,然后乘以一个折旧率即可得到折旧额。

但是,它的缺点在于折旧额的计算方法较为简单,无法考虑到固定资产的残值等因素。

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除此之外,还可以拓展以下内容:
1.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在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中的应用情况。

2.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在残值处理中的应用。

4. 其他常用的折旧方法,例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平均年限法等。

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折旧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行业和企业中。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在残值处理方面进行适当的处理。

2016初级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2016初级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2016初级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
=(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注: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价×100%
二、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前N-2年不考虑净残值,最后2年用直线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是不考虑残值率的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
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法
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大全及例题解释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大全及例题解释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有四种方法:即直线法分(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分(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会计核算方法。

就是说,在四种折旧方法中,企业可以自主选择。

不同的固定资产,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但是按照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种资产,一旦选定了某种方法,就不可以随意改变了。

确需变更,应视为会计政策变更。

企业为某一固定资产选择的折旧方法如与税法所许可的折旧方法不一致,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应进行纳税调整。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定义: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其中:予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原价×100%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100%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优点: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各个时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

(由于直线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缺点:由于平均年限法只着重于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固定资产使用的强度和效率,因此,每期折旧费用总是相等的。

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多,那么每一单位的产品分摊的折旧费用势必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则上升。

所以用平均年限法分摊固定资产成本,看似各年平均其实并不均匀需要的满足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尤其忽略了折现因素,会给人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所以优缺点一样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的速度逐年加快,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目的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固计使用寿命期内加快得到补偿2、年数总和法:定义:又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

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五种方法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

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为体现一贯性原则,在一年内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能修改在各折旧方法中,当已提月份不小于预计使用月份时,将不再进行折旧。

本期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期不提折旧,当期减少的要计提折旧以符合可比性原则。

采用的几种折旧方法介绍1、平均年限折旧法一月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原值=(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残值=原值×残值率可以看出,平均年限折旧法一只与三个参数相关:原值、残值(或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

折旧的多少与“累计折旧”、“已计提月份(已计提月份小于预计月份时)”无关。

2、平均年限折旧法二月折旧额=(原值―残值―累计折旧)÷(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残值)=[1―累计折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在平均年限折旧法中,折旧金额与原值、累计折旧、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个参数相关。

如果累计折旧与已计提月份均为0,则两种折旧方法中的月折旧额是一样的,但是月折旧率不同。

3、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4、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按双倍直线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净值来计算折旧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09.17)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09.17)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09.17)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微笔记: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3.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的计提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两种:①双倍余额递减法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另,为了调整该折旧方法的误差,要求在倒数第二年改为直线法。

②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4.折旧的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费用(行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用于工程的固定资产)其他业务成本(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5.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关键考点15】固定资产需定期测试折旧因素是否合理,因不合理而产生的调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其处理原则需结合《会计政策变更》章节掌握。

以上内容是中华会计网校整理的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备考已拉开序幕,你准备好了吗?祝您梦想成真!。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例题年数总和法是一种计提折旧的方法,它基于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每年尚可使用的年数来确定每年的折旧额。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公式和例题来解释这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公式年数总和(Sum of the Years' Digits, SYD):首先,需要计算从第一年到最后一年每年的数字之和。

如果预计使用年限为n年,那么年数总和就是1+2+3+...+n。

这实际上是一个等差数列的和,其和为n(n+1)/2。

年折旧率(Annual Depreciation Rate):每年的折旧率是该年尚可使用年数除以年数总和。

即:年折旧率= (该年尚可使用年数/ 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Annual Depreciation Amount):每年的折旧额是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残值,然后乘以年折旧率。

即:年折旧额= (原值- 预计残值) × 年折旧率。

例题假设有一台设备,原值为78,000元,预计残值为2,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

我们使用年数总和法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年数总和:SYD = 1 + 2 + 3 + 4 = 10计算每年的折旧率:第一年:4/10 = 0.4第二年:3/10 = 0.3第三年:2/10 = 0.2第四年:1/10 = 0.1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第一年:(78,000 - 2,000) × 0.4 = 30,400元第二年:(78,000 - 2,000) × 0.3 = 22,800元第三年:(78,000 - 2,000) × 0.2 = 15,200元第四年:(78,000 - 2,000) × 0.1 = 7,600元所以,这台设备在第一年的折旧额为30,400元,第二年为22,800元,第三年为15,200元,第四年为7,600元。

这些折旧额将逐年减少,因为随着设备的使用,其剩余价值逐渐减少。

通过上述的公式和例题,我们详细了解了年数总和法如何计算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数总和法

练习题
某企业汽车一辆,原价为101500 元,预计净残值为1500元,预计 使用寿命为10年,采用年数总和 法,计算年折旧率及年折旧额。
某工厂丙设备原始价值为400000 元,预计使用寿命为6年,预计 净残值率为4%。根据资料采用年 数总和法计算丙设备使用寿命内 各年的折旧率和折旧额。
二.双倍余额递减法 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两
1 5 57 000
年折 旧率 5/15
年折旧 累计折 额旧
19 000 19 000
2 4 57 000 4/15 15 200 34 200
3 3 57 000 3/15 11 400 45 600 4 2 57 000 2/15 7 600 53 200
5 1 57 000 1/15 3 800 57 000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5 固定资产
年份 固面资价账值
年折 旧率
年折 旧额
月折 旧额
累计折旧额
1 60000 40% 24000 2000
2 36000 40% 14400 1200
3 21600 40% 8640 720
4
12960
改直 线法
4980
415
5 7980 改直 4980 415
年前 是指根据固定资产每年年初账面 余额(账面原价减去累计折额以 后的折余价值),乘以双倍的直 线法折旧率(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计算各期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⑵、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以前
的两年内
将固定资产期初余额扣除预 计净残值后的差额,改用直线 法,在最后两年内平摊。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法折旧公式例题

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法折旧公式例题

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法折旧公式例题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年数总和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接下来咱们就通过具体的例题来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年数总和法的折旧公式。

先给您说说年数总和法的概念哈。

年数总和法,就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尚可使用年数,来计算每年折旧额的方法。

咱们来看一个例子,比如说有一家公司买了一台机器设备,花了 10 万块,预计使用 5 年,预计净残值 1 万块。

那咱们就来算算每年的折旧额。

第一年,先算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

这台设备能用 5 年,那年数总和就是 1 + 2 + 3 + 4 + 5 = 15。

第一年的尚可使用年数是 5 年,所以第一年的年折旧率就是 5÷15 = 1/3 。

接下来算折旧额。

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所以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10 万 - 1 万)× 1/3 = 3 万。

第二年,年折旧率变成了 4÷15 ,折旧额就是(10 万 - 1 万)× 4÷15 = 2.4 万。

第三年,年折旧率是 3÷15 ,折旧额就是(10 万 - 1 万)× 3÷15 = 1.8 万。

第四年,年折旧率是 2÷15 ,折旧额就是(10 万 - 1 万)× 2÷15 =1.2 万。

第五年,年折旧率是 1÷15 ,折旧额就是(10 万 - 1 万)× 1÷15 =0.6 万。

您看,通过这样一步步的计算,咱们就能清楚地算出每年这台设备的折旧额啦。

我之前在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发现有些同学总是在计算年数总和的时候出错。

有个叫小李的同学,怎么都搞不明白为啥要把 1 到预计使用年限的数字加起来。

我就跟他打了个比方,说这就好比你有 5 个苹果,要分给不同的天数吃,第一天你吃得最多,因为这时候苹果最新鲜,你最想吃,往后每天想吃的欲望就慢慢降低,吃的也就少了。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是一种计算折旧费用的方法,它是基于资产使用寿命的一种常见的计提折旧的方式。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折旧是一种分摊固定资产成本的方式,使得企业在长期使用资产过程中能够适当地列支折旧费用,保持资产价值与实际使用效益相一致。

年数总和法是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折旧计提方法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折旧。

折旧是指由于使用或使用寿命的消耗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长期使用的不易于转换成现金的有形资产,例如房屋、设备、机械等。

由于使用时间的延长,这些固定资产的价值会逐渐减少,所以需要将这种价值的减少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列支为费用。

年数总和法是一种线性分摊固定资产成本的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平均分摊到其预计使用寿命的每一年上。

这种方法假设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寿命期间是均匀减少的,即不考虑折旧率的变化。

对于年数总和法来说,首先需要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是指一项固定资产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能够发挥相应效用的年限。

不同的资产在使用寿命上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使用寿命。

其次,根据固定资产的成本和使用寿命,可以计算出每年的折旧费用。

年数总和法的计算公式是:折旧费用 = (资产成本 - 预计残值)/ 使用寿命。

其中,资产成本指的是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预计残值是指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估计价值。

通过将这两个因素带入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到每年应该列支的折旧费用。

年数总和法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容易理解和操作。

它将固定资产的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一年,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提供了一个更加稳定和准确的折旧费用的估算方法。

与其他折旧方法相比,年数总和法的计算过程清晰明了,不需要太多的复杂计算。

当然,年数总和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假设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寿命期间是线性下降的,如果实际情况有所偏离,可能导致折旧费用的计提并不准确。

此外,年数总和法无法考虑到资产的折旧率变化,如果资产的折旧率与时间相关,可能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年数总和法例题及答案

年数总和法例题及答案

年数总和法例题及答案
例:甲公司2016年10月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 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

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2017年应当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计算结果如有小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A.341.28
B.450.8
C.373.62
D.470.4
题目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个折旧年度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100%=4/(1+2+3+4)×100%=40%,第一个折旧年度月折旧额=1 200×(1-2%)×40%/12=39.2(万元);第二个折旧年度年折旧率=3/(1+2+3+4)×100%=30%,第二个折旧年度月折旧额=(1 200×(1-2%)×30%/12=29.4(万元);2017年涉及两个折旧年度,所以2017年应当计提的折旧额=39.2×10+29.4×2=450.8(万元)。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

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详解及例题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

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简称年数总和),是一个以预计使用年限为通项,初项和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其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该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该项固定资产的年数总和为:年数总和=5+4+3+2+1=15或=5×(5+1)÷2=15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详见图表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年份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1 60000-3000=57000 5/1519000190002570004/1515200342003570003/1511400456004570002/157********5570001/153********某公司2004年6月30日自行建造的一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建造成本7,4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000元。

求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5年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多少元?答案为:(7,400,000-200,000)x 5/15÷2+[(7,400,000-200,000)x 4/15÷2]=2,160,000元限为10年,预计残值收入为3000元,预计清理费用为1000元,则:固定资产年折旧额=[50000-(3000-1000)]/10=4800元/年固定资产月折旧额=(4800÷12)=400元/月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和便于计算折旧,企业每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价乘以月折旧率计算确定的。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例子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例子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例子一、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基本概念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呢,就像是给固定资产算一笔很特别的账。

咱们先得知道,这个方法是一种加速折旧法哦。

啥叫加速折旧法呢?就是固定资产在它刚开始使用的那几年,折旧提得比较多,然后越往后就提得越少啦。

这就好比一个人刚工作的时候,精力最旺盛,对公司的贡献(类比固定资产的价值发挥)比较大,随着时间推移,贡献慢慢变小啦。

二、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公式1.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这里的尚可使用年限呢,就是这个固定资产还能使用的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就是把从1加到预计使用年限的那个数字。

比如说预计使用年限是5年,那这个年数总和就是 1 + 2+3+4+5 = 15。

2.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原值就是这个东西刚买来的时候花了多少钱,预计净残值就是这个固定资产到最后报废或者不能用的时候还能值多少钱。

三、举个例子来理解假设我们有一台设备,固定资产原值是10000元,预计净残值是1000元,预计使用年限是5年。

1. 首先算年数总和,前面说过啦,1+2+3+4+5 = 15。

2. 第一年的时候,尚可使用年限是5年。

那第一年的年折旧率= 5÷15×100%≈33.33%。

年折旧额 =(10000 - 1000)×33.33% = 3000元。

3. 第二年呢,尚可使用年限变成4年啦。

年折旧率= 4÷15×100%≈26.67%。

年折旧额 =(10000 - 1000)×26.67% = 2400元。

4. 第三年,尚可使用年限是3年。

年折旧率= 3÷15×100% = 20%。

年折旧额 =(10000 - 1000)×20% = 1800元。

5. 第四年,尚可使用年限是2年。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计算方法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计算方法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计算方法《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计算方法,看这一篇就够啦!》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给你们唠唠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这个事儿,这可是个很有用的小技能哦!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简单来讲,这就像是给一个资产算“衰老速度”,然后根据这个速度来算每年它“掉价”多少。

下面我就给你们讲讲具体咋操作,一共就三步,包教包会!第一步,咱们得算出“年数总和”。

这就好比是算一场比赛的总分数。

假设这个资产预计能用 5 年,那第一年的年数就是 5,第二年是 4,第三年是 3,第四年是 2,第五年是 1。

然后把这些年数加起来,5 + 4 +3 + 2 + 1 = 15,这个 15 就是年数总和啦!我跟你们说,我刚开始学这个的时候,总是算错这个年数总和,还被老师敲了好几次脑袋,说我脑子像浆糊似的,哈哈!第二步,算出每年的折旧率。

这就像是分蛋糕,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

第一年的折旧率就是 5÷15,第二年就是 4÷15,以此类推。

比如说,资产原值是 100 万,第一年折旧率是 5÷15,那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 100 万×(5÷15)。

有一次我算这个折旧率,迷迷糊糊地把除法算成了乘法,结果闹了个大笑话,被同学笑话了好久,你们可别像我这么迷糊哟!第三步,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一步就像是拿着算好的比例去切蛋糕啦。

用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得到的数再乘以每年的折旧率,就是当年的折旧额。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哈。

比如说有个设备,原值 50 万,预计能用 5 年,预计净残值 5 万。

那第一年的折旧额就是(50 - 5)× 5÷15 = 15 万,第二年就是(50 - 5)× 4÷15 = 12 万,后面依次类推。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也没那么难?多练几次,保证你们熟练得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总结一下哈,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就三步:算年数总和,算折旧率,算折旧额。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是什么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是什么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是什么
年数总和法一直用于计算企业每一年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本文主要写了年数总和法的计提折旧公式和计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每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合计。

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除以)预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合计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除以)预计使用年限X(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X年折旧率
例:某公司一台生产用设备,账面原值为2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

按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第一年就计提的折旧额=(250000—4000)X5/15 =82000元
第二年就计提的折旧额=(250000—4000)X4/15 =65600元
第三年就计提的折旧额=(250000—4000)X3/15 =49200元
第四年就计提的折旧额=(250000—4000)X2/15 =32800元第五年就计提的折旧额=(250000—4000)X1/15 =16400元。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标题:浅析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方法与影响引言:在企业会计操作之中,折旧计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便是年数总和法。

如同其名,年数总和法是以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进行计算,依照不同的年份平均折旧。

这种计提折旧的方法,虽然在操作上较为复杂,但确是在理财方面,有较多的便利。

因此,本文将对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并探讨其对企业财务方面所带来的影响。

正文:一、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方法年数总和法在计算时,需首先得出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其次,按照每一年的比例对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分摊。

具体来讲,就是确认资产的预计可用年限,然后将折旧摊派按照降低比例进行,从而减轻初期的负担,并且能够使得折旧额在后期逐年递减。

年数总和法在操作上虽然稍显复杂,但却能更为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其折旧计提的方式更符合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情况。

二、年数总和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方式,使得折旧额在初期较大,而后期较小。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减轻企业初期的经营压力,而在后期,随着折旧金额的逐年减小,企业的经营则变得更为轻松。

同时,对于具有高技术含量,更新换代速度快的固定资产而言,其实际价值常在初期较高,而后期则明显降低。

年数总和法的折旧计提方式,恰能反映出这种实际变化情况,使得财务报表信息更为准确。

另外,年数总和法的方式更有利于企业的现金流管理。

因为初期的折旧金额较大,可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现金流入,而在后期,由于折旧金额减小,企业也可以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其他投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结论: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不仅能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也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然而,其运用也并非完全没有局限。

具体而言,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预计使用年限较长,而且实际使用情况与预计相差不大的固定资产。

然而,对于一些可能出现大幅度技术更新或经济寿命较短的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法可能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其实际价值。

因此,企业在选择折旧计提方法时,需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取舍适合的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数总和法共16页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数总和法共16页
Leabharlann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数总和法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会计》真题解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年数总和法
【单选题(2012年考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20×6年5月10日购入需安装设备一台,价款为500万元,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万元。

为购买该设备发生运输途中保险费20万元。

设备安装过程中,领用材料50万元,相关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12万元。

设备于20×6年12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不考虑其他因素,20×7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A.102.18万元
B.103.64万元
C.105.82万元
D.120.64万元
【答案】C
【答案解析】
该设备的入账价值=582万元
20×6年12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年数总和法,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20×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582×10/55=105.82万元
【理由】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考核,有时单独出客观题,比如上面例题9,有时会成为某道题中单独的一步。

不管怎样,都非常重要。

年数总和法关键要看清题意要求计算的是第几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