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风筝》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风筝》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

小学语文:《风筝》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

小学语文:《风筝》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第一篇:小学语文:《风筝》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风筝》教案一、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五十多人,学生的发展情况和智力水平各不相同。

有一些学生思维活跃,基础扎实,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而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朗读水平也较差,写作对他们来说更是一大难题。

为此,我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力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工作、生活,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

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新、自然。

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编排意图有以下几点: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做一些铺垫;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四)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在引导理解孩子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

《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风筝》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风筝》的文化价值。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风筝》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风筝》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风筝》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

(2)学会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风筝》的文化价值。

(2)如何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风筝》的优美意境。

(2)介绍《风筝》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使学生对《风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1)讲解《风筝》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引导学生理解《风筝》的文化价值。

(2)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3. 教学活动:(1)讲解:教师讲解《风筝》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引导学生理解《风筝》的文化价值。

(2)讨论:分组讨论《风筝》的故事内容和主要人物,以及学生对《风筝》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播放《风筝》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韵律美。

(4)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三年级风筝教案范文三篇

三年级风筝教案范文三篇

三年级风筝教案范文三篇风筝,是一种游艺竞技娱乐民俗事象。

从它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的一个侧面。

对其加以分析,不仅有利于风筝的发展,而且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当代民俗文化的产生和形成,都是有益的。

为大家准备了风筝教案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风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会写“倘、寞、柄、鄙、恍、掷、惩、罚、恕”9个生字。

辨析多音字“恶、什”。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

3、体会对比的写法。

【能力目标】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读懂课文,能概括出作者对放风筝态度的变化,明白产生变化的原因。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

学习作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学习作者严于自省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结尾对“我们”会面的描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五、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玩过风筝吗?风筝是报春的天使,孩子们因为渴望春姑娘的来临,才用风筝去迎接她,打扮她,赞美她。

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地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让我们一起去看个究竟吧。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指名分段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读,边做笔记。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及词义。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强调字形、字音。

倘(tǎnɡ)莫(mò)柄(bǐnɡ)恍(huǎnɡ)鄙(bǐ)掷(zhì)惩罚(chénɡfá)恕(shù)4、小黑板出示多音字,并学习。

mó(模型)shí(什物)è(凶恶)模什恶wù(厌恶)mú(模样)shén(什么)ě(恶心)5、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风筝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风筝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风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1.3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2.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2.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2.1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特点。

2.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风筝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风筝的特点。

1.2学生分享自己对风筝的了解。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指导停顿和语气。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3.2学生上台展示生字词,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

4.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5.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5.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子。

5.2学生讨论并解释这些句子的含义。

6.学习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特点6.1教师介绍风筝的制作过程,学生认真听讲。

7.拓展活动7.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

7.2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大家共同交流。

8.课堂小结8.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1.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1.2家长签字确认。

2.课后作业2.1查找资料,了解风筝的历史和文化。

2.2写一篇关于风筝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对风筝的制作过程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发音还需加强。

4.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有待提高。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范例五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范例五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范例五篇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会认本课16个生字,会写其中7个生字,理解“翩翩起舞、威武、驾驶、双胞胎”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体会放风筝时孩子们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孩子们放风筝是表达自己的理想,懂得童年美好的理想,只有不断去追求才能实现。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知道孩子们的理想和愿望,明白童年美好的理想。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风筝的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学生说读后的感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槐乡是怎样美丽?快读课文。

3、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生字:tóng chě xiàn zā童扯线扎(童年) (扯断)(毛线) (扎成)wǔ shào sháo tuō武哨勺拖(武术) (哨兵) (汤勺) (拖延)词语:威武:力量强大。

驾驶:操纵使车行使。

双胞胎:同一个胎里两个婴儿,两个人同一胎出生。

4、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哪些小朋友的风筝,找出描写他们风筝样子的句子,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含有“无边的大海和翻滚的波浪”“威武”“翩翩起舞”等词语的句子。

说说自己还会看到怎样的景象,想象未来的水兵“我”、飞行员“强强”、昆虫学家“薇薇”、建筑大师“大喜”、音乐家“根子”会是什么样,他们会做些什么?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课件显示放风筝情景)如读第三自然段描写“我”和“强强”风筝的样子的句子时,可让学生想象水兵在海上巡逻时和飞行员驾驶飞机在蓝天翱翔时的情景,读出“我”和强强长大誓死保卫祖国海空的决心和壮志。

朗读第四自然段描写根子扎风筝的样子的句子后,可让学生想象动听风铃还会引来什么?想象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第五自然段简略地记叙了芳芳别具一格的风筝,可想象芳芳会想些什么?她想好了没有?最后一自然段可结合“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这句和全文在脑海中浮现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闭目想象空中的“风筝图”,体会空中的热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并思考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三、个性朗读(读出孩子们放风筝时快乐的心情)1、分小组朗读,比赛朗读。

三年级上《风筝》教案1

三年级上《风筝》教案1

第10课《风筝》教学制定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朗诵课文。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希望你们能喜爱。

〔课件出示:谜面猜猜看,它是什么?〕你们了解风筝吗?〔课件出示:资料袋〕你们放过风筝吗?我们一起来说说放风筝的事吧。

2、自己放风筝很有趣,但是看别人放风筝也很有趣,刚刚大家都说放过风筝,那么有谁做过风筝吗?3、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件出示:第十课《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自学的时候,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刚刚大家一起自学了的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课件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

3、词语虽然不多,但有几个词语特别难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没精打采〕这个词语特别难读。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4、没精打采是什么意思呀。

你能做个没精打采的样子吗?课文当中写道,同学们找风筝,找了一个下午都没有找到,所以大家只能没精打采。

5、还有一个词语〔磨坊〕,一起来读一读。

坊要读第二声,磨是个多音字,在这儿要读第四声。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6、磨坊就是磨面的房子〔课件出示:磨坊图〕。

让我们再把这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7、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刚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特别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第三自然段的第二个句子特别难读。

我觉得“飞筝越飞越高……〞这一句也非常难读〔课件出示:“飞筝越飞越高……〞〕。

8、还有哪个句子你觉得比较难读?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第五自然段的“我们没精打采地……白光〞这个长句比较难读〔课件出示:“我们没精打采地……白光〞〕。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

《风筝》教学设计+反思 +再设计一、教材分析:1、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

写了一件“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

2、作者用自然的笔触,描述了“我们”由做风筝时的憧憬、希望、快活;“我们”放风筝时的快活的喊叫、拼命的奔跑到大惊失色、千呼万唤;以及“我们”找风筝时的垂头丧气、继续寻找这种心理细节上的变化,层层紧扣是刻画地维妙维肖。

3、文章共 8个小节,可以划分成:( 1 )我们童年最大的快乐是做风筝,放风筝。

( 2 )做风筝。

(3~4)放风筝。

(5~8)找风筝。

4、本篇文章有 5个生字:依、歇、丧、磨、坊;12个我要会写的字:精(精心)、希(希望)、却(却不是)、依(依然)、拼(拼命)、命(拼命)、奔(奔跑)、村(村里)、抖(抖动)、丧(垂头丧气)、磨(磨坊)。

5、课后有 3道习题; 1道选做题;一个资料袋(课外拓展风筝的由来)。

二、教学重点 :①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② 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三、第 1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 5个生字:依、歇、丧、磨、坊;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并用课文里的词语组词:精(精心)、希(希望)、却(却不是)、依(依然)、拼(拼命)、命(拼命)、奔(奔跑)、村(村里)、抖(抖动)、丧(垂头丧气)、磨(磨坊)。

2、初读课文,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

3、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精心、憧憬(会查字典理解)、希望、依然(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难理解的词语。

并感受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会初步归纳文章的叙述顺序:做风筝(2);放风筝(3-4);找风筝(5-8)。

并初步体会孩子由“高兴——非常高兴——伤心”的心情变化。

(二)教学过程Ⅰ 提问导入1、提示语:① 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愿不愿意介绍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开心吗?② 指名答。

《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作品。

2. 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

2. 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3. 深入研读:
- 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鲁迅和弟弟放风筝的过程。

- 分析文章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 让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

4. 拓展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放风筝的经历。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文章的主题。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放风筝的经历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

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的分享不够积极,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风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体会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搭建构架浏览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探究,品悟真情(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1、课文中哪一段是写做风筝的?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体会。

2、交流:我们在做风筝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句子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换词理解“精心”。

(2)借助工具书、联想法理解“憧憬”。

(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句子2: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

(2)什么也不像的风筝怎么被称做“幸福鸟”呢?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1、对比感悟动作描写(1)你是怎么放风筝的?(2)书上是怎么描写孩子们放风筝的?抓动词感悟动作描写的准确、生动。

2、体会快乐心情句子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1)情景想像“越飞越高”飞到了哪里?(2)角色互换体验。

快活地“喊叫”着什么?(3)朗读句子。

三年级的上册语文《风筝》教案

三年级的上册语文《风筝》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风筝》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育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领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5、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育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要点难点:领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课准备:课件。

课前先学:1、依据老师预习惯例要求预习课文;2、查找相关风筝的资料阅读。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讲话揭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

2、检查字词掌握状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此外学生读出读音,而后再组词 ( 若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 。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精心向往依旧踪迹仿佛腾空飞起心惊胆战千呼万唤没精打采半沉半浮翩翩飞舞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体意思 ( 或做一些动作 ) ,其他学生依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谈谈课文主要内容1、采用自己喜爱的念书方式,读课文。

2、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二课时一、讲话导入二、感悟课文,领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 学生感情朗诵课文。

( 二) 找出“我最喜爱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爱的地方。

2、说出你为何喜爱这部分。

(1)做风筝要点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向往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旧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边。

①说一说为何喜爱这部分。

②感情朗诵,读出“快活”的心情,重申“依旧”。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固然可是”加进“我们依旧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边”里去,进一步领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要点句子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野外里拼死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何喜爱这句话。

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朗读、思考、讨论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放风筝的乐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对传统游戏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风筝》是一篇描述孩子们在春天放风筝的散文。

课文通过描绘孩子们制作、放飞风筝的过程,展现了放风筝带来的欢乐和美好。

2.2 生字词晕线刮碰顿嘿咱嘛2.3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放风筝的喜爱。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风筝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找字词意思,体会语言文字之美。

3.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难问题。

3.4 朗读感悟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3.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抄写生字词要求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4.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练习朗读。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

5.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风筝的制作和放飞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6.3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找字词意思,体会语言文字之美。

小学三年级上册《风筝》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风筝》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风筝》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上册《风筝》语文教案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风筝》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上册《风筝》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⑴ 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

⑵ 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⑴ 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⑵ 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⑶ 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1、导人: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

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

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

《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2、检查预习: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3、质疑探究: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⑴ 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⑵ 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⑶ 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风筝教学设计教案7篇

风筝教学设计教案7篇

风筝教学设计教案7篇风筝教学设计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的对称美。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使幼儿体验到自己创作、自己动手的喜悦。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让幼儿认识各种颜色及图形。

活动准备1、教室里布置“风筝”,课前带幼儿参观欣赏过各种风筝,了解风筝的基本特征。

2、幼儿课前已经知道并练习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3、为让幼儿观察比较之用,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三只:一只采用的装饰材料颜色和马夹袋底色差不多,一只图案排列比较凌乱,分布不均匀,还有一只颜色深浅搭配清晰,图案分布均匀。

4、人手一只马夹袋,剪刀、胶水。

5、每组准备各种彩纸(皱纹纸、自帖纸、手工纸,泡沫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1、教师朗诵散文《放风筝》,激起对放风筝向往。

2、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自由地与同伴交流,教师在旁随机指导。

师:“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哪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幼:我喜欢蝴蝶风筝,因为蝴蝶太美了。

幼:我喜欢金鱼风筝,我听见过年年有鱼。

师:你是因为它有吉祥的意思,而且它也很美吧!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1、出示一个图案对称的风筝。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2、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师:你们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是怎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对称美能给人以平衡稳重的感觉,只有充分感知风筝的对称美,幼儿的创作才有了根基)三、和幼儿讨论怎样装饰风筝面。

看着这些漂亮的风筝,你有什么想法呢?用什么做呢?出示制作好的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更好看些。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案。

风筝教案设计(优秀6篇)

风筝教案设计(优秀6篇)

风筝教案设计(优秀6篇)风筝教学设计篇一曾丽霞作者单位:湖北监利县新兴中学创意说明:从情感角度切入,说说读读,初识人物,把握情感基调,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而带动对全篇的深入研读和领悟。

有些难句除了指导学生多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深入研读。

这篇散文诗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主题,学生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本设计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领会写作意图。

一、导入新课听歌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1、概括故事。

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2、略说人物自由朗读集中写风筝事件的两段后,说说这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大致会这样说:从“体弱多病”可以看出小弟是病弱的,需要锻炼的。

(可见小弟走出户外去活动,对健康有多重要。

)从“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软弱的,胆小的;从“可鄙”一句看出,“我”是老成古板的;从“惊呼、跳跃”即可看出小弟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从“做出蝴蝶风筝”看出小弟是心灵手巧、聪明的;从“伸手抓断”、“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专横的,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三、研读“悲哀”1、朗读体会提问: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全篇都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悲哀)把全篇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及时点评。

个别表演读后,四个小组连缀读完所有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教材分析】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

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

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

作者严厉的自责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能力目标: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3、德育目标: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一、设境导入:在大屏幕上展示“放风筝”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谈谈放风筝的感受。

为课文学习设置情景,营造氛围。

二、作者简介三、背景简介四、出示目标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听读要求: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1)生听读后解答(2)师总结六、研读课文(一),寻找误解和冲突1、在文中找出描写弟弟对风筝入迷情状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生读句子后做答2、“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为什么认为小孩玩风筝是没出息的?(1)生答(2)师总结3、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1)生答(2)师总结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七、研读课文(二),自我反省感受亲情1、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苏醒过来了?2、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我”想讨弟弟的宽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1)生交流(2)师总结八、合作探究1、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但在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1)生交流(2)师总结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你能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看出什么样的社会意味?(1)生分小组讨论(2)师总结九、品味语句,渗透感情生自由找出自己认为用的贴切的词语或精彩的语句加以品味。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1.小学三年级语文《风筝》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

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

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课前准备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

你觉得童年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师巡视,了解学情)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

教师注意指导“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

(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

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风筝》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风筝》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风筝》教案教案是教员的教学设计和想象。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阅历、特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表达。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风筝»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不同心境,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誊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境以及秋天里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进程一唤起情感,导退学习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绚丽的,既有欢声笑语,又有滴滴泪水。

你觉得童年里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分享,好吗?2.导退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让我们品读课文,走到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出示课文标题,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卡片,让先生把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留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境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重复朗诵。

5.引导发现、质疑。

读后有什么发现?发生了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在读中发现,〝我们〞的心境在做风筝时是挺快乐的,放风筝时十分快乐,找风筝时很舒服。

二是在读中质疑,〝我们〞的心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三细读深究,领悟情感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要求先生多人次地读这一自然段。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3)角色转换:假设是你在做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4)同窗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替代?(5)(教员)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溢着神往和希望。

(6)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盼望、喜悦),朗诵全段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风筝》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

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

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唤起情感
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是快乐的我们可以在田野自由自在的放风筝。

你能介绍你是怎么放的吗?风筝飞得高吗?玩的开心吗?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边读边想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三、读中感悟
1.默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最有趣),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

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一)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憧憬”的意思。

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2)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
(2)练习朗读。

(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

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

2.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3、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

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三)体会找风筝的心情
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请读读5、6、7、8自然段。

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4、展开想象:他们在水磨坊找到幸福鸟了吗?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