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根尖的结构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植株的生长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植株的生长 课件

K 课前导学
二、茎、枝条的生长发育
枝条是由___芽_发育而成的。新的枝条是由幼嫩的 ____茎、____叶和芽组成。
芽根据着生位置分为____顶__芽_和_____侧__芽。______是指 着顶生芽在主干顶端或侧枝顶端的芽,______是指着生在 主侧干芽侧面或侧枝侧面的芽。
K 课前导学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其中需
D 达标训练
12.(实验探究)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 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 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 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 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 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 全素培养(用含有各种植物必需元素的营养液培养)和 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 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D 达标训练
12.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配制全素营养液和等量的缺锌营养液和 _等__量___的__缺__镁__营___养__液_营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 编号为A、B、C。 (2)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三种 营养液中。 (3)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 的生长发育状况。 (4)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__A__缸内的苹果幼苗正常生长。 ②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没有,则 说明__苹__果___小__叶__病__是___由__缺__锌__引__起___的______________。
根尖结构示意图 分区
特点
功能
③_分__生__区_
细胞小,排列 __紧__密___
___分__裂__产生新 细胞,补充伸 长区细胞数量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人教版)一、植物的基本结构1. 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和花。

2. 根的结构:主根和侧生根,根尖和根毛。

3. 茎的结构:秆、节和叶轴、叶柄、叶片等。

4. 叶的结构:叶缘、叶尖、叶柄和叶脉。

5. 花的结构:花萼、花瓣、花托、雄蕊和雌蕊。

二、植物的生长1. 植物的生长方式:原生和次生生长。

2. 植物的生长条件:光、水、空气、营养和温度等。

3. 植物的生长过程:萌芽、生长、开花、结果和繁殖等。

4. 光合作用: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利用光合成化学能量。

5. 植物的繁殖方式:无性和有性繁殖。

三、动物的基本结构1. 动物的组成部分:头、躯干和四肢。

2. 身体骨骼的组成:脊椎骨、头骨、肋骨、肢骨等。

3. 动物的消化系统:口、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4. 呼吸系统:鼻腔、喉、气管和肺等。

5. 感觉系统:眼、耳、鼻、舌、皮肤、神经系统等。

四、动物的生存和繁殖1. 动物的生存条件:食物、水、空气、气温、适宜的居住环境等。

2. 动物的行为特征:习性、种群和社交行为等。

3.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性和无性繁殖。

4. 哺乳动物的生殖特征:胎生和卵生,哺乳期等。

5. 鸟类的生殖特征:产卵、孵化、育雏等。

五、健康和保健1. 健康的定义:身心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2. 保持健康的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保持心情愉快。

3. 对付疾病的方式:吃药、进行手术和接种疫苗等。

4. 如何预防疾病:做到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习惯。

5.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感冒、发烧、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

六、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1. 环境的定义:生物与非生物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所形成的一切外部条件。

2. 环境保护的意义: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维护全人类的生存环境。

3. 环境污染的种类:大气、水、土壤和噪声污染。

4. 资源利用:适度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重视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 生态环保:文明开发与和谐共生,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和动植物多样性。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古城开封以菊花闻名于世,每年的菊花花会都会迎来八方游客,到处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菊花,黄色,红色,紫色,白色,粉色,各种颜色非常艳丽。

使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A.细胞壁B.细胞膜C.线粒体D.液泡答案:D解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

A.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面,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不符合题意。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等。

使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D 符合题意。

故选D。

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这种细胞肯定不是()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人口腔上皮细胞C.黄瓜表层果肉细胞D.黑藻叶片细胞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通过比较人体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判断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只要有细胞壁就不是动物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该细胞肯定不是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黄瓜表层果肉细胞和黑藻叶片细胞属于植物细胞。

故选B。

3、实验室有下图所示光学显微镜的镜头供选择。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A.d和eB.a和cC.c和fD.a和b答案:D解析:a、d、f无螺纹是目镜,b、c、e有螺纹是物镜。

生物七年级上册默写-2023年中考生物全册知识默写与背诵(人教版)

生物七年级上册默写-2023年中考生物全册知识默写与背诵(人教版)

4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食物链:



写法:起点:生产者
终点:最高级消费者
箭头含义: 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数量/物质: 多

能量: 多

有毒物质: 少

5
1.2.3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20千米
大气圈的底部 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绿色水库 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 海洋生态系统:主要氧气来源
14
3.2.1 种子的萌发
种件 一定的水分
种子萌发 的条件
充足的空气 具有完整的胚
有活力的胚 自身条件
不在休眠期
种子饱满
15
3.2.1 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的过程: 胚根→ 根
种子萌发 胚轴→ 连接茎和根的部位 的过程 胚芽→ 茎和叶
子叶或胚乳提供营养
16
3.2.2 植株的生长
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器官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12
3.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植物类群:
藻类:无根、茎、叶的分化,氧气主要来源
苔藓:有茎、叶的分化,有假根,无输导组织,
孢子植物
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植物
蕨类: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古代蕨类形成煤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花药 (内有花粉)
雄蕊 花丝
花蕊
柱头
雌蕊
花柱
子房壁 珠被
子房
果皮
种皮


胚珠 卵细胞 +精子→受精卵 胚 种子

2019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2019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导图精华识记一、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但不一定需要氧气)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排泄)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2.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范围很大,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并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生物学部分发展历程: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林奈统一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学说;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010年初,美、德、法、英、日、中等国科学工作者共同宣布,已经初步弄清了人类基因组图谱。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知识导图精华识记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生存空间等)和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有捕食、竞争、合作(如蚂蚁、蜜蜂)、共生(如珊瑚虫和藻类植物)、寄生等关系。

2.探究实验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1)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实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条件称为变量)。

(2)实验过程中如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设计重复实验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荒漠中骆驼(适应干旱)、荒漠中骆驼刺(适应干旱)、旗形树(适应风)、海豹的皮下脂肪(适应寒冷)、5.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蚯蚓使土壤疏松,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课件 3.2.2 植株的生长(7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课件 3.2.2  植株的生长(79张ppt)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 的开放,使果实、种子 提早成熟
使茎秆健壮,促进淀粉 的形成和运输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 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 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 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2.除了上述三类无机盐以外,植物还需要许多其他种类的无机盐。其中,有些无机 盐的需要量十分微小,但它们在植物的生活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缺 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不结果。
知识拓展
无土栽培
(1)概念: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 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2)优点:可以更合理地满足不同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不受种植 空间和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例3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 A.含氮的、含铁的、含钾的无机盐 B.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C.含氮的、含磷的、含锌的无机盐 D.含氮的、含磷的、含硼的无机盐 解析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答案 B
6.(2017广东中山期末)如图是叶芽各部分结构及其发育成枝条的相应部分,其中错 误的是 ( )
A.a发育成叶
图3-2-2-2 B.b发育成叶 C.c发育成茎 D.d发育成芽
答案 A 由题图可知:a是芽轴,将来发育成茎,A错误。
知识点三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7.(2019江苏泰州中考改编)把3株大小相似的青菜分别放入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培 养液和蒸馏水中培养。培养过程中注意光照、通气并及时补充培养的液体。一周后 观察它们生长的情况如图,出现下图生长结果差异的原因是青菜的生长需要 (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2.2 植株的生长 习题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2.2 植株的生长 习题课件 (共24张PPT)

②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两周后,生长状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B)
A.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的有无
B.无①号试管,不影响得出实验结论
C.为两株幼苗提供相同的温度和光照
D.该实验的结论是“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12.下图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叶芽(纵剖)、种子的结构(纵剖)示 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C )
知识点三: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6.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农作物生长也需要营
养。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农作物需要的营养物质
(D)
A.水分
B.无机盐
C.有机物
D.氧气
7.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含氮、含磷、含锌的无机盐 B.含氮、含铁、含钾的无机盐 C.含氮、含硼、含钾的无机盐 D.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一、幼根的生长 1.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生有__根根毛毛__的一小段,__根根尖尖__是幼根生长最 快的部位。
2.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3.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__分分生生区区__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 面靠__伸伸长长区区__细胞体积的增大。
二、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1.芽的分类:按着生位置可以分为__顶顶芽芽__和__侧侧芽芽__。 2.叶芽的结构及发育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思维导图
重难点解读 1.根尖 (1)根尖生长最关键的部位是分生区,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 长是分生区和伸长区共同作用的结果。
(2)区分根尖四部分的方法 ①根据细胞的形态来区分
②根据位置区分:位于根尖最尖端的是根冠,然后向上依次是分生区、 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具有根毛。 2.芽的发类:按照着生位置分类,可分为顶芽和侧芽;按照发育分类, 可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对光成功的标志: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然后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1)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擦拭载玻片、盖玻片使用纱布。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想要移动的方向相反。

(3)更换高倍镜后视野的变化:物像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

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都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最外层,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植物细胞特有)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细胞核——————内含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植物细胞特有)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酸、甜、辣和色素(植物细胞特有)注意:(1)细胞(包括植物、动物)内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为线粒体。

(2)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例如很毛细胞4.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根尖结构中与幼根的生长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是()A.分生区和伸长区B.伸长区和成熟区C.根冠和伸长区D.根冠的生长点答案:A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

分生区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上转化为伸长区,向下补充根冠;伸长区的细胞能迅速伸长,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所以根能够不断长长是因为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能够伸长的缘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是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数字表示结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属于上皮组织,细胞排列比较紧密B.2内有输导组织,能够运输营养物质C.4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D.5属于营养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答案:A分析: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图,图示中,1是上表皮,2是叶脉,3是下表皮,4是气孔,5叶肉。

A.1上表皮、3下表皮为保护组织,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与环境的气体交换,而上皮组织是动物体中的组织,不会出现在植物体中,A符合题意。

B.2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2叶脉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4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的空腔,大小可以由保卫细胞控制的,气孔是气体进出和水分散失的门户,C不符合题意。

D.5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叶肉属于营养组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乙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排出的气体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燃烧的蜡烛放入丁装置里,火焰立刻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放出了二氧化碳答案:D分析: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和氧气,为了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产生了淀粉,实验前要对植物进行暗处理,目的是将植物体内原有的有机物耗尽或运走。

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因为在黄山松的茎尖、根尖 以及茎的树皮内都有分生组 织,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地进 行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使 之保持生长的能力。
学以致用
5.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有什么 不同之处?请写出杜鹃(植物)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 体没有系统。杜鹃(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杜鹃(植物体)
白头翁(Pycnonotus sinensis) 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附:科普视频评价量规
维度 科普公益达人(9-10分) 科普公益新手(7-8分) 科普公益小兵(5-6分)
科学 □没有科学性错误 性 □能准确使用生物学术语
□有1~2处科学性错误 □有严重科学性错误 □大部分术语使用准确 □术语使用错误较多
3.取一株植物的茎,分析其中 的组织名称。如果将树皮剥去, 就会死亡。这是为什么?
树皮中有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如果 将树皮剥去,根因得不到有机物而死亡。由于根的死亡, 导致无法吸收水和无机盐,从而使植物体死亡。
学以致用
4.黄山松属于“中国最美古树” 之一,位于安徽黄山风 景区内。黄山松历经了千年的历史风霜,但它依然苍劲 挺拔,生机勃勃,仿佛可以穿越时空。请你运用所学知 识简要说明千年古树黄山松为什么仍能保持生长的能力?


多浆植物有六大器官。
任务二:实验“植物的器官也是由组织构成的”
将五幅图对号入座,完成表格。
C
E
A
B
D
组织名称 保护组织 营养组织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 分生组织
细胞图
主要结构特点
功能
所在部位
任务二:实验“植物的器官也是由组织构成的”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2 植株的生长 同步训练(解析版)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2 植株的生长 同步训练(解析版)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2 植株的生长同步训练一、根尖的结构与幼根的生长(共7题;共14分)1.植物的根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是因为根尖的()活动的结果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分生区和伸长区2.在根尖结构中,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部位是()A. 伸长区B. 成熟区C. 分生区D. 根冠3.植物的根能够不断向土壤深处延伸,起主要作用的是如图所示根尖结构中的()A. a区和b区B. b区和c区C. c区和d区D. a区和d区4.蚕豆幼苗的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 分生区B. 成熟区C. 伸长区D. 根冠5.小华用根尖的不同部位制作了不同的临时装片。

在其中一个装片中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视野,则该装片取自根尖的哪个部分?()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成熟区6.在蚕豆种子萌发的幼根上画出等距离的墨线(如图),让幼根继续生长一段时间后,根据墨线间的距离判断,下图正确的是()A. B. C. D.7.如图是根尖结构图,下列相关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 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切片时可观察到根尖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B. 根不断长长的原因是【3】分生区增加细胞数量和【2】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C. 【1】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此部位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大了吸收的面积D. 在根生长的过程中,如果将根尖四部分的长度进行测量,长度增加最多的部位是【2】二、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共3题;共6分)8.紫荆花作为香港的区徽标志而闻名于世,紫荆花是由哪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A. 花芽B. 花蕊C. 枝芽D. 花柄9.阳春三月,各种新芽应时而生,下列关于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花芽顶端钝圆,将来发育成花B. 无论是顶芽还是侧芽,都有可能是枝芽、花芽或混合芽C. 枝芽顶端较尖,外有幼叶包被D. 主干顶端的芽叫顶芽,侧枝顶端的芽叫侧芽10.菏泽四大特产之一“木瓜”,主要产于菏泽市的赵楼、李集、芦固堆、观花园等村,木瓜树被菏泽市人大常委会评定为菏泽市的市树。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填空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知识点填空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凡是有生命的物体被称为生物。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海豚捕食大马哈鱼②生物能进行呼吸例: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例:人的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植物落叶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触碰含羞草叶片合拢;猎豹发现羚羊迅速追击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例: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鸡生蛋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龙生九子,连母十个样”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科学探究基本方法——观察:①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②对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抽查两种类型。

2、调查的步骤: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调查;⑤归类;⑥整理3、生物归类方法:①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②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③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4、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的是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6、在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阔叶林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说明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沙漠上到处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这说明水分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7、通过探究可以发现,光照会影响鼠妇、黄粉虫等动物的分布,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植株的生长》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植株的生长》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 顶芽:指着生在主干顶端或侧 枝顶端的芽。
• 侧芽:指着生在主干侧面或侧 枝侧面的芽。
顶芽 侧芽
杨树的顶芽和侧芽
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 的
幼叶 发育成

芽轴 发育成

芽原基 发育成

叶芽的结构(纵切)
枝条
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 的
• 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 新的枝条。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 成新的枝条。
2、植株生长需要最多的是哪些 无机盐?如果缺少这些无机盐, 植株将会出现什么症状? 植株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 氮、磷、钾
正常叶片
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 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易倒伏, 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 焦枯。
重点提示
除了这三种无机盐是不是还需要其他无机盐呢? 我们施肥时候需要注意到什么?
使枝叶长得繁茂
,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 ,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使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 形成
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 并逐渐焦枯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 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是不同的。例如。油菜的 营养器官生长时期,需要大量含氮的无机盐,而在开花结果时期, 则需要更多含磷的无机盐。
思考答案
顶芽
答案
2
答案 1
侧芽
芽分顶芽和侧芽
叶芽的结构图
生长点 幼叶
芽轴 芽原基
二级标题
答案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芽的这些结 构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哪些部分?

植株的生长+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植株的生长+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学目标1.知道根的生长主要包括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

2.知道叶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茎和叶。

3.观察根尖的结构,识别和描述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4.识别和描述芽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植株的生长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

教学难点:观察根尖的结构;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杨树的枝条(带有叶芽和花芽)、芽发育成枝条的视频、培养好的小麦或绿豆的幼根、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大镜、培养皿、显微镜、刀片、镊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教材P96“想一想,议一议”:有一位科学家统计了一株生长良好的黑麦的根,发现这株黑麦的根约有1 400万条。

如果一根根连接起来,全长达600千米。

这些根一共有150亿条根毛,根毛全长1万千米。

精确计算表明:这株黑麦所有根的总面积是茎和叶总面积的130倍。

你能说出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吗?教师提问:种子在萌发成植株后,该植株是怎样生长的呢?我们看书中给出一个良好的黑麦植株,它的根大约有1 400万条,这些根上一共有150亿条根毛,根毛这么多有什么意义呢?这么多根毛又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提示:黑麦的根数量大,总面积大,可以有效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教师过渡:植株的生长过程很复杂,不同植物也有差别,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了解植株的生长。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幼根的生长1.教师提问:根是用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根越多,面积越大,起到的固定效果越好,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越多,那根是怎样生长的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6~97,思考:(1)什么是根尖?(2)什么是根毛?多媒体展示植株幼苗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根尖和根毛。

教师讲述:幼根的生长主要依靠于根尖,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做根尖。

肉眼可见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就是根毛(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了根毛)。

初一生物上册关于根尖的结构及功能知识点

初一生物上册关于根尖的结构及功能知识点

初一生物上册关于根尖的结构及功能知识点下面是对根尖的结构及功能的生物知识点学习,同学们认真做笔记。

根尖的结构及功能(应用)
根冠:位于根尖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整齐,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位于根冠后,被根冠包围。

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大,分生能力很强。

伸长区:分生区上部,细胞停止分裂,开始迅速生长。

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在成熟区内出现导管,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一直可以输送到茎,叶等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计算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感受植物的需水量之大
1、回忆复习植物根尖的结构和作用?
2、提问:那么多的水都是从植株的哪部分吸收的呢?
学生在同桌之间讨论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
让学生巩固旧知识,感受新知识。
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呢?
示图:长出大量根毛的黄豆幼苗
3.植物根尖的发育依靠组织来产生新细胞
A.保护B.分生C.营养D.输导
学生认真完成相关练习题
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
通过采用观察,自学,分析,讨论等形式,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让学生从宏观上知道根是怎么长长的,产生求知的欲望,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创造机会。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初学新课(初步探究)→引导释疑(合作学习)→拓展学习(深入探究)→当堂检测(梳理归纳)→课堂小结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有人计算出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医生中,大约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大家知道200千克的水是多少吗?以一桶纯净水是15升,也就是15千克来算,大家快速算一下需要多少桶桶装水呢?
学生根据板书,配合老师一起总结
锻炼学生总结得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图,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1)写出图示结构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
(2)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其外观上的标志是生有大量的_______。
学生思考: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和吸水速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播放视频,组织学生观看
问: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的呢?
观察与思考:取一段带叶的芹菜茎,把它放在水里剪断。然后将靠顶端的那一段迅速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你会发现,叶脉红了,整个叶片都有些红了,而茎的表面并没有出现红色。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运到叶片中的呢?
(3)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
七、教学板书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植物根尖的结构以及作用。
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
2、运输无机盐、水分的结构——输导组织
3、物质输送的途径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讨论思考得出结论。
将课堂的主动权充分下放到学生的手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更好提高效率。
1.植物的导管输导的物质和输送的方向是( )
A.有机物,从下向上B.有机物,从上向下
C.无机盐,从下向上D.无机盐,从上向下
3.根尖中生长最快的部分()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2.了解植物中水的运输途径。
教学重点:1.绿色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
2Hale Waihona Puke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教学难点:解释水在植物内的运输途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储备,对绿色植物根尖的结构充满好奇,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初步的认识,但学生不了解根尖的结构,不明白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和机理。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根尖的结构
姓名:
郭云豪
工作单位:
开江县普安镇宝塔初级中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重点学习根尖的结构,了解植物中水的运输途径,为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绿色植物根的基本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