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6.5定向键和对刀装置
6.51定向键
定向键安装在夹具底面的纵向槽中,一般使用两个。其距离尽可能布置的远些。通过定向键与铣床工作台T形槽的配合,使夹具上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对于工作台的送进方向具有正确的位置。
图6-2装配图
欲知详细说明书、工序卡片及CAD图纸请联系QQ:2913275729加Q时请备注:毕业设计 。非诚勿扰!
N=Qm(1+a%)(1+b%)=4000X1X(1+3%)X(1+5%)=4326件/年
根据轴承盖的质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页表1.1-2,可确定该轴承盖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2.1选择毛坯
1.轴承盖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
1.1轴承盖的用途………………………………………………………………1
1.2轴承盖的技术要求…………………………………………………………1
1.3审查轴承盖的工艺性………………………………………………………2
1.4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3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3.51机械加工工序
(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3)遵循“先主后次”原则。
(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端面,再加工孔。
3.52热处理工序
铸造成型后,对铸件进行时效处理,可消除铸造后产生的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12轴承端盖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一、确定毛坯1、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2。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加工余量为MA-H 级,并查表2.2-4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用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3、绘制铸件零件图四、工艺规程设计(一)选择定位基准:1 粗基准的选择:以零件的小头上端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表面为辅助粗基准。
2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柱表面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
(二)制定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0页表1.4-7、1.4-8、1.4-11,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工序01 粗铣Φ20、Φ50下端面,以T2为粗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2 粗铣Φ20上端面,以T1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3 粗铣Φ50上端面,以T4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4 钻、扩Φ20孔,以Φ32外圆和T2为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5 粗镗Φ50孔,以D1为定位基准,采用T616卧式镗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6 铣斜肩,以D1和T2为定位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7 精铣Φ20下端面,以T2为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8 精铣Φ20上端面,以T1为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09 粗铰、精铰Φ20孔,以T2和Φ32外圆为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工序10 精铣Φ50端面,以D1为基准,采用X51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11 半精镗Φ50孔,以D1做定位基准,采用T616卧式镗床加专用夹具;工序12 钻、铰Φ8锥孔,以T1和零件中线为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工序13 钻M6底孔,攻螺纹,以T1和零件中线为基准,采用Z525立式钻床并采用专用夹具;工序14 铣断,以D1为基准,采用X60卧式铣床加专用夹具;工序15 去毛刺;工序16 终检。
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钻13×17孔夹具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草图 1张(2) 生产类型: 50000件/年三、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 1张(2) 工件的毛坯图 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 1张(5) 夹具装配图 1张(7) 课程设计说明书(7000-8000字) 1份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①目录②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③零件工艺性分析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⑤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⑥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⑦体会与展望⑧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0条以上)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用A4纸、纵向打印.四、进度安排(参考)(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 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4) 编写说明书 3天(5) 准备及答辩 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优秀:设计方案合理并新颖,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规范、内容丰富。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良好: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中等:设计方案一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
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勤奋、创新思想不明显;及格:设计方案不完善,存在一些小错误,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精神不够:不及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不规范、内容浅薄。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精神不够。
摘要本次课程轴承座的加工工艺的规程,以及13×17孔工艺装备的设计,首先基本了解一下加工的零件,确定轴承座的生产类型,然后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然后拟定工艺路线,做出工艺卡片和工序卡片,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和时间定额的确定,金属切削机床的选定,机床夹具的设计包括定位方案的设计和对刀及导向装置的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夹具体的设计,画出夹具装配图和夹具图确定过程。
毕业设计论文轴承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

课程设计题目:设计轴承盖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摘要本文是有关轴承座工艺步骤的说明和机床夹具设计方法的具体阐述。
工艺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后,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夹具方案,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
据资料所示,轴承座是变速器中的主要外部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变速器中传动作用和正常工作的。
在设计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合理选择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等用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其加工质量。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轴承座This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steps of the bearing and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methods specifically addressed. Process design is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production internship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part design process planning and design of jigs and fixtures, parts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to develop a feasible the process route and a reasonable fixture program to ensure that the processing quality of the parts.According to the data shown in bearing the main external parts of the transmission, its main role is the role of transmission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normal work. Process design bearing machining process by look-up table method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total margin and the margin of tolerance of each surface, a reasonable choice of machining equipment and processing tool, feed rate, cutting speed, power, torque used to improve processing accuracy,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its processing.Keywords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special fixtures, bearing目录1 轴承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6)1.1 轴承座的用途 ............................................. 6 1.2轴承座的技术要求.......................................... 7 1.3轴承座工艺分析 ........................................... 7 2 确定毛坯 、绘制毛坯简图 (8)2.1选择毛坯 ................................................. 8 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 8 2.3绘制轴承座毛胚的铸造简图 .................................. 9 3、拟定轴承座工艺路线 . (9)3.1、定位基准的选择 (9)3.1.1 精基准的选择 ...................................... 10 3.1.2 粗基准的选择 ...................................... 10 3.2各面、孔加工方法的确定 ................................... 10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 11 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1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11)3.51机械加工工序 ........................................ 11 3.52热处理工序 .......................................... 11 3.53辅助工序 ............................................ 11 3.6确定加工路线 ............................................ 12 4 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 (13)4.1机床设备的选用 .......................................... 13 4.2工艺装备的选用 .......................................... 13 5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 13 6 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 (13)6.1切削用量的计算 (13)6.11 钻孔工步 ........................................... 14 6.2时间定额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泵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泵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题目: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1 一、设计题目泵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钻盲孔) 2,,16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张 (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 1张 (2) 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 1张 (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 1张 (4) 夹具装配图 1张 (5) 夹具体零件图 1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四、进度安排(参考)(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 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5天 (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 (4) 编写说明书 3天 (5) 准备及答辩 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I摘要本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齿轮油泵泵盖的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和钻盲孔的专用夹具设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完成2,,16了零件图、毛坯图、夹具体装配图和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及说明书的编写。
泵盖零件结构较简单,而且为铸件,外表面为要求较高精度要求,铸造即可满足,与其它接触面处的端面精度要求较高,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加工,保证密封配合性。
本次设计针对盲孔的加工难度设计了一套专用夹2,,16具,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来满足定位要求,又通过夹紧装置保证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误差。
其中间过程对夹紧装置进行了受力分析,保证了夹紧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为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设计过程谢谢朋友对我文章的赏识~充值后就可以下载说明书~我这里还有一个压缩包~里面有相应的word说明书和CAD图纸,零件图、毛坯图、夹具体、装配图,及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下载后请留上你的邮箱号或QQ号或给我的QQ留言:1459919609。
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1/3/11一、设计题目LX-31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绘制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4.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仅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套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
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7.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
1份四、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涉机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的应用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已机械制造工艺装备为内容进行的设计。
即以给定的一个中等复杂的程度的中小型机械零件为对象,在确定其毛胚制造工艺的基础上,编制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对其一工序进行机床专用卡具设计。
轴承盖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学号:系部:专业:题目:轴承盖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评阅者:年月目录目录 (III)1序言 (1)2 零件的分析 (2)2.1零件的形状 (2)2.2零件的工艺分析 (2)3 工艺规程设计 (3)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3.2 基面的选择 (3)3.3 制定工艺路线 (3)3.3.1 工艺路线方案一 (4)3.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4)3.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3.4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6)3.4.1 机床选用 (6)3.4.2 选择刀具 (6)3.4.3 选择量具 (6)3.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3.6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4 钻3-Φ9孔夹具设计 (19)4.1 夹具的夹紧装置和定位装置 (19)4.2 夹具的导向 (20)4.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0)4.4 钻孔与工件之间的切屑间隙 (23)4.5 钻模板 (23)4.6定位误差的分析 (24)4.7 钻套、衬套、钻模板设计与选用 (24)4.8 确定夹具体结构和总体结构 (25)4.9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7)总结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1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
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轴承盖零件加工工艺及钻床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的基础下,进行的一个全面的考核。
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尺寸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主轴承盖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摘要本设计是主轴承盖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主轴承盖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
基准的选择以主轴承盖外圆面作为粗基准。
先将底面加工出来,然后作为定位基准,在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孔。
整个加工过程选用数控机床。
在夹具方面选用专用夹具。
考虑到零件的结构尺寸简单,夹紧方式多采用手动夹紧,夹紧简单,机构设计简单,且能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加工工艺,夹具,定位,夹紧ABSTRACTThis paper is to design the main bearing cap lever spare parts and some specialized tongs in the process. main bearing cap lever spare part primarily processes the surface and bores. Generally speaking, to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the flat surface process is easier than that of the bore. Therefore, this design follows the principle that surface first and then the bore, and definitely divides the process of flat surface and bore into coarse processes and precise processes to guarantee the bore processes. The basic choice is to consider outside circle as rough basis and to consider 25 bore and its next surface as precise basis. The bottom is first processed out to be fixed position basis, and process the bore using the bottom as the precise basis. The whole processes choose the machine bed. In the aspects of tongs choosing, specialized tongs are use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simple construction size of the spare parts, clipping by hands is adopted. It is simple, and the organization design is simple, and can satisfy the design request.Key Words craft proces , tongs, fixed position, tight clip前言主轴承盖是单缸柴油机( 如S195) 支承曲轴的重要零件, 此零件加工精度高低, 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性能, 而且前使用的单缸柴油机的大多是农业机械, 且生产此产品的厂家大多是县级的专业中型企业, 其资金受到一定的制约, 因此对提高零件加工精度, 工艺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轴承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轴承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钻孔Ф30专用夹具设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I一、设计题目(学生空出,由指导教师填写)轴承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钻孔Ф30专用夹具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 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 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 夹具装配图1张(5) 夹具体零件图1张(6)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四、四、进度安排(参考)(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4) 编写说明书3天(5) 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本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轴承架的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和钻Ф30孔的专用夹具设计。
首先,通过对轴承架的分析,了解轴承架的作用。
其次依据轴承架毛坯件和生产纲领的要求及各加工方案的比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轴承架加工工艺规程路线。
再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相关课程的知识,确定轴承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并确定了加工面的工艺尺寸和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最后,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参考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及相关方运用夹具设计面的书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的方案,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完成了零件图、毛坯图、夹具体装配图和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
Abstract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including the processing of aircraft bearings process design and drilling holes Ф30 dedicated fixture design.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ircraft bearing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aircraft bearings. Second, based on rough pieces of aircraft bearings and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Program and the comparison processing program to develop a practical point of order processing bearing frame line. Re-use of machinery and othe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related courses based on knowledge, determine the bearing frame in the processing of the positioning, clamping and the process line and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urface size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achine tool and tool to ensure the quality o f parts machining . Finally, parts are proces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reference manual and related to the use of surface fixture design book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ixture design program to develop design efficient, labor-saving,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processing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fixture. Throughout the curriculum design process was completed parts map, blank map of the specific folder and the folder assembly mapping specific parts.目录1 零件的分析 (1)1.1 轴承架的作用 (1)1.2 轴承架的技术要求 (1)1.3 审查轴承架的工艺性 (2)2轴承架毛坯的确定 (2)2.1确定轴承架的生产类型 (2)2.2确定毛坯的类型和制造方法 (3)3拟定工艺路线 (3)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3.2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4)3.3加工阶段的划分 (4)3.4工艺线路方案 (4)3.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 (5)4 Ф30-Ф35孔切削用量的计算 (7)4.1钻孔工步切削用量的计算 (7)4.2 扩孔工步切削用量的计算 (8)5 加工Ф30孔基本工时的计算 (8)5.1基本时间的计算 (8)5.2 辅助时间的确定 (8)5.3其他时间的计算 (8)5.4 单件时间定额t (9)dj5.5编制工序卡片 (9)6 Ф30孔专用夹具设计 (9)6.1定位方案的设计 (9)6.2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10)6.3 导向元件的设计 (10)6.4 夹紧装置的选择 (11)6.5 夹具结构设计与简要操作说明 (11)7 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12)8 体会与展望 (12)参考文献 (14)1 零件的分析1.1 轴承架的作用设计题目所给的零件轴承架,上端突出的两孔(基轴制设计制造)用于安装轴承加工精度要求比较严格。
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艺规程:
1. 工艺顺序:首先进行铣削工艺,然后进行车削工艺,最后进行钻孔工艺。
2. 工艺步骤:根据轴承盖的设计要求,确定加工顺序和工艺步骤。
3. 工艺参数:包括铣削刀具和车削刀具的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
4. 工艺准备: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和工艺装备,检查工艺装备的状态和性能。
5. 加工控制:根据工艺规程对加工过程进行控制,包括检查加工质量和尺寸,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二、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1. 设备名称和型号:列出用于轴承盖加工的机床、刀具和测量工具的名称和型号。
2. 设备参数:包括设备的最大加工尺寸、加工精度、切削速度范围和进给速度范围等参数。
3. 设备选型依据:说明选择该设备的原因,包括能满足加工要求、适合轴承盖的加工材料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考虑。
4. 设备安装和调试:描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包括与传动系统的连接、刀具的装夹等操作。
5. 工艺装备维护和保养:说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包括定期清洗、润滑和更换易损件等。
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说明书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1/3/11一、设计题目LX-31轴承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绘制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4.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仅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套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
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7.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
1份四、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涉机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的应用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已机械制造工艺装备为内容进行的设计。
即以给定的一个中等复杂的程度的中小型机械零件为对象,在确定其毛胚制造工艺的基础上,编制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对其一工序进行机床专用卡具设计。
轴承端盖加工工艺卡片

轴承端盖加工工艺过程及加工工艺卡片1.1轴承端盖零件图图2-2-1轴承端盖零件图1.1.1轴承端盖的结构特点与技术要求轴承端盖主要由平面、外圆面以及相应的孔系组成,属于一般的盘类零件,加工要求如表2-2-1。
表2-2-1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加工内容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左端面IT9Ra6.3右端面IT9Ra6.3右端凸台面IT7Ra3.2Φ71外圆IT9Ra6.3Φ47外圆IT7Ra3.2Φ20内圆IT9Ra6.3Φ40内圆IT9Ra12.54×Φ4均布通孔IT10Ra12.5以右端面为基准,凸台端面与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是0.05mm,凸台圆面与右端面的垂直度公差是Φ0.05mm,保证形位公差符合要求。
1.1.2轴承端盖的选材与毛坯选材:HT200;毛坯尺寸公差等级CT-9。
由于端盖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多采用铸铁铸造加工。
毛坯选用铸件。
材料多采用灰铸铁HT200,它具有容易变形、吸振性好、耐磨性强及切削性好等优点。
然后再经过机械加工最终获得端盖的成品。
此外铸造后,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处理。
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减小加工余量,这里采用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方法铸造毛坯,拔模斜度为4°,通过查表,得铸件毛坯的尺寸公差等级为CT-9。
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与铸造流动性密切相关,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见表2-2-2。
表2-2-2砂型铸造铸铁件的最小壁厚(单位:mm)铸件毛坯的大致尺寸如下图2-2-2,符合铸件最小壁厚要求。
图2-2-2铸件毛坯尺寸图1.1.3轴承端盖加工工艺分析轴承端盖主要由端面、外圆面以及孔系组成,其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于一般的盘类零件,对于回转类零件,常常用车削加工,相关孔可以用钻削加工。
端盖的主要加工面有左端面、右端面、右端凸台端面、Φ71外圆、Φ47外圆、Φ20内圆、Φ40内圆、Φ4通孔。
主轴承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资料

毛坯制造参数
材质:铸铁(灰口铁)
毛坯余量:直径方向留 5mm 余量,高 度方向留 3mm 余量
铸造方法:砂型铸造
尺寸:直径为 50mm,高度为 20mm 重量:约 1.5kg
粗加工参数
设备:卧式铣床 X5032A
01
02
刀具:高速钢三面刃铣刀(直径为 16mm)
进给速度:每分钟 15mm
03
04
背景
主轴承盖零件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工质量和 效率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编制依据
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编制 。
企业标准
根据企业相关标准进行编制 。
技术文件
根据技术文件要求进行编制 。
编制原则和方法
编制原则
科学、合理、经济、实用。
编制方法
采用工艺流程图、工序卡、检验卡等多种形式进行编制。
毛坯图
标明了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以确保满足加工要求。
工艺路线图
详细规划了加工步骤、工序、工步和工位等,以确保加工质量和 效率。
主轴承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尺寸表
要点一
工序尺寸表
要点二
毛坯尺寸表
列出了各工序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加工要求 ,以确保满足产品要求。
列出了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以确保满足加工 要求。
切削速度:每分钟 20m
切削深度:每次 2mm
05
06
切削液:乳化液
半精加工参数
设备:卧式铣床 X5032A
01
刀具:高速钢三面刃铣刀(直
径为 12mm)
02
进给速度:每分钟 10mm
03
切削速度:每分钟 15m
04
轴承压盖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设计题目:轴承压盖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系别 __ 机电工程系专业 ___ 数控技术___ __年级 _学号 ____姓名 ____ _ __指导教师 ____ _王玉良2012年 12 月20日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高职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工作作风及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设计综合《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多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巩固了《机械制造技术》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
本设计包括考虑企业生产现场,在工艺、夹具、数控编程等方面的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工艺资料,查阅有关标准、规范、手册,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初步的能力。
同时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等部分内容。
通过工艺设计,学生应达到:1、获得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2、获得加工方法及其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的选择应用能力;3、学会使用、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以及学会绘制工序图,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等。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得到了老师的耐心辅导和支持,得到了同学的帮助。
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感谢!由于我的知识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此还诚请指导老师批评指正。
学生:2012年12月15日本毕业设计为一盘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本设计涉及到一张CAD图和一张PRO/E图的绘制,对零件特性的综合分析,和一套完整的加工工艺方案和加工工序卡。
本设计还从工厂的实际加工出发,从工厂的不同加工数量进行分析制作出加工工艺方案。
这是对大学三年所学课程的一次综合使用,能把我们的知识结构进行一次梳理和复习,对我们的以后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CAD绘图、工艺设计、工艺规程,工序卡。
目录前言.................................................................... - 2 - 摘要.................................................................... - 3 - 一、零件图 (5)零件三维图 (6)二、零件的分析 (7)(一)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7)(二)零件的功用 (7)(三)零件的结构特点 (7)(四)零件的技术要求 (7)1、尺寸精度要求 (7)2、形状精度要求 (8)3、位置精度要求 (8)4、表面粗糙度: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参考文献…………………………………………………………………………19
设计内容
计算说明
结论
1轴承盖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3拟定轴承盖工艺路线
1.1轴承盖的用途
LX-31轴承盖的作用一是为了固定轴承进行轴向定位,二是起密封保护作用,防止尘土进入轴承造成轴承损坏。除它本身可以防尘和密封外,它常和密封件配合以达到密封的作用。
零件材料为HT15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选用砂型机铸造毛坯。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根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第二章第二节确定模锻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查表2-1至表2-5,首先确定如下因素。
3.62工艺装备的选用
工艺装备主要包括道具、夹具、量检具和辅具等。本设计各工序所选刀具、量具详见表3-2。夹具均采用专用机床夹具。
3.7确定工艺路线
在综合考虑上述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下表列出了轴承盖的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后,制定了轴承盖的工艺路线,详见表3-2。
6.4定位误差分析………………………………………………………………15
6.5定向键和对刀装置…………………………………………………………15
6.51定向键………………………………………………………………15
6.52对刀装置……………………………………………………………15
6.6夹具设计及操作说明………………………………………………………16
3.1定位基准的选择……………………………………………………………4
3.11精基准的选择…………………………………………………………4
3.12粗基准的选择…………………………………………………………5
3.2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6
3.3加工阶段的划分………………………………………………………………6
在零件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2. 工艺基准
零件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按用途不同,又分为装配基准、测量基准、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
6.3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6.4.定位误差分析
工件的工序基准为孔心,当工件孔径为最大,定位销的孔径为最小时,孔心在任意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等于孔与销配合的最大间隙量。本夹具是用来在铣床上加工,所以工件上孔与夹具上的定位销保持固定接触。此时可求出孔心在接触点与销中心连线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为孔径公差多一半。工件的定位基准为孔心。工序尺寸方向与固定接触点和销中心连线方向相同,则其定位误差为: Td=Dmax-Dmin=0.056-0.023=0.033
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3
2.1选择毛坯……………………………………………………………………3
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3
2.3 绘制轴承盖毛坯简图………………………………………………………4
3.拟定轴承盖工艺路线………………………………………………………………4
图1-1轴承盖零件图
1.2轴承盖的技术要求
零件的材料为HT1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为12.5,部分端面精度为3.2,轴承盖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1.轴承盖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
1.1轴承盖的用途………………………………………………………………1
1.2轴承盖的技术要求…………………………………………………………1
1.3审查轴承盖的工艺性………………………………………………………2
1.4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3
本工序采用挡销和支承钉定位,工件始终靠近挡块的一面。但是,因此本道工序要求不高,故应当能满足定位要求。
6.5定向键和对刀装置
6.51定向键
定向键安装在夹具底面的纵向槽中,一般使用两个。其距离尽可能布置的远些。通过定向键与铣床工作台T形槽的配合,使夹具上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对于工作台的送进方向具有正确的位置。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0
6.夹具设计…………………………………………………………………………11
6.1问题提出……………………………………………………………………12
6.2定位基准的选择……………………………………………………………12
6.3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13
6.1问题提出
本夹具主要用来加工Φ50端面,粗糙度是12.5,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在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如何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质量。
6.2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准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根据基准的不同功能,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 设计基准
3.6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8
3.61机床设备的选用………………………………………………………8
3.62工艺装备的选用………………………………………………………8
3.7确定工艺路线…………………………………………………………………8
4.确定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10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3.51机械加工工序
(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
(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3)遵循“先主后次”原则。
(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端面,再加工孔。
3.52热处理工序
铸造成型后,对铸件进行时效处理,可消除铸造后产生的残余应力,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图2-1轴承盖毛坯简图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11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要考虑基准重合的原则,设计基准要和工艺基准重合,选择下端面和4 Φ26孔(一面两销)作为定位基准为精基准。
3.12粗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
1.3审查轴承盖的工艺性
轴承座有2组加工面有位置度要求。
这2组加工面的分别为:
(1)以160mm的2端面互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包括,上下端面及170mm的2侧面及距离这个面为20mm的台阶面。
(2)以下端面和4-Φ26为基准的加工面这组加工面包括剩下的其余各面和孔。
1.4确定轴承盖的生产类型
已知此轴承盖零件的生产纲领为4000件/年。依设计题目知:N=4000台/年,m=1件/台;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a%和废品率b%分别取为3%和5%。代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中式(1-1)得:
图6-2装配图
欲知详细说明书、工序卡片及CAD图纸请联系QQ:2913275729加Q时请备注:毕业设计 。非诚勿扰!
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7
3.5工序顺序的安排………………………………………………………………7
3.51机械加工工序…………………………………………………………7
3.52热处理工序……………………………………………………………7
3.53辅助工序………………………………………………………………7
3.2 表面加工方案的确定
根据端盖零件图上的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如表3-13.3加工阶段的划分来自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是确定工序内容多与少的依据,他直接影响整个工艺路线的工序数目及设备、工装的选用等。由于此为轴承盖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选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端盖的加工工序。该端盖的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可以采用万能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以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并可以缩短辅助时间。
N=Qm(1+a%)(1+b%)=4000X1X(1+3%)X(1+5%)=4326件/年
根据轴承盖的质量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页表1.1-2,可确定该轴承盖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2.1选择毛坯
3.53辅助工序
在半精加工后,安排去毛刺、清洗和终检工序。
综上所述,该端盖工序的安排顺序为:热处理—基准加工—主要表面加工及一些余量大的表面粗加工—主要表面半精加工和次要表面加工,其间穿插一些辅助工序。(参见表3-2)
3.6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3.61机床设备的选用
在中批生产条件下,可以选用通用万能设备和数控机床设备。本设计各工序所选机床设备详见表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