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练习题
新课改试题及答案

新课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新课改的主要内容?A. 课程内容的更新B. 教学方法的改革C. 考试制度的维持不变D. 评价体系的调整答案:C2. 新课改提倡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什么?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考试为中心D. 以教材为中心答案:B二、填空题1. 新课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________。
答案:主体地位2. 新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是________。
答案:全面发展三、简答题1. 简述新课改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影响。
答案:新课改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再单一依赖于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2. 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答案: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同步;其次,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再次,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最后,加强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下列案例,分析新课改在该案例中的具体体现。
案例:某中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了以“环保”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设计了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
答案:该案例体现了新课改的多个方面:首先,它强调了跨学科学习,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它采用了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再次,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最后,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B. 个性发展D. 以上都是2.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方式是:A. 传统讲授B. 学生中心C. 教师主导D. 混合式教学3.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 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B. 从参与者变为旁观者C. 从学习者变为教育者D. 没有变化4.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如何转变?A. 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B. 从学习的引导者变为知识的传授者C. 从教学的执行者变为教学的创造者D. 从教学的创造者变为教学的执行者5.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课程内容应具备以下哪些特点?A. 系统性B. 实践性C. 时代性D. 以上都是6. 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A. 仅通过考试成绩B.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C. 通过课堂表现D. 通过作业完成情况7.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堂氛围是:A. 严肃认真B. 轻松愉快C. 紧张有序D. 随意自由8.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应该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配合C. 相互竞争D. 相互替代9.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注重:A. 教材的编写B. 教师的培训C. 学生的参与D. 社会资源的整合10.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哪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 记忆力B. 创新能力C. 应试能力D. 社交能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应具备的“四会”能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五育”并举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______。
3.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三全”教育是指全员、______、______。
4.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的“三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和______。
新课程改革(练习题)

12.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__D___. A: 知识、技能和方法 B: 情感、态度和价值 C: 知识、技能和情感 D: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 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 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 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 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转变.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_的课程评价. A: 强调学生会学习 B: 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 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 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 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7.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解 决的学习方法是____B_. A: 接受学习 B: 研究性学习 C: 合作学习 D: 网络化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前人发现、创造、积累 的人类的社会经验,学生把这些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使其成为自己认知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及发明 创造的工具的一种学习方式.
9.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初 中阶段设置____C_的课程.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 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 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 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 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
10.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__C___. A: 加强德育 B: 发展智力 C: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考试评价答案:B2.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什么?A. 传统讲授B. 互动探究C. 单一讲授D. 机械记忆答案:B3.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单一的考试评价B.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C. 只重视结果评价D. 只重视过程评价答案:B4.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师角色是什么?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习的监督者D. 知识的管理者答案:B5.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难度B. 减少内容C. 与时代发展同步D. 增加传统内容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______,教师是学生学习的______。
答案:主体;引导者2.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注重______与______的结合。
答案:传统;现代3.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是______,以提高学生的______。
答案:互动探究;实践能力4.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______,促进学生的______发展。
答案:个体差异;全面发展5. 新课程改革中,评价学生的方式应注重______与______的结合。
答案:过程;结果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答案: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
2. 新课程改革中,如何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答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如何更新教学方法?答案:教师应更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 强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答案:B2.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 知识、能力、情感C. 知识、能力、态度D. 技能、方法、价值观答案:A3.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方式是: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考试为中心D. 以教材为中心答案:B4.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C. 学习的监督者D. 学习的评判者答案:B5.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式是:A. 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B. 多元化评价C. 以排名为主的评价D. 以竞赛为主的评价答案:B6.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包括:A.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B. 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学习C. 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实践D. 所有选项答案:D7.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设置应:A. 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B. 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深度C.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需求D. 只强调学科知识的广度答案:C8. 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应:A. 单一的讲授法B.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C. 只使用多媒体教学D. 只进行小组讨论答案:B9.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作业形式是:A. 单一的书面作业B. 多样化的作业形式C. 只进行口头作业D. 只进行实践性作业答案:B10.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A. 学校的硬件设施B. 学校的规章制度C. 学校的教育理念D. 学校的教学质量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方向。
答案: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方向主要包括: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转向多元化评价,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评价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掌握,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主体多元化,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测试、作品展示、实践活动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之新课改

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之新课改一、单选题1.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和整合各部分知识内容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这说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应该是()。
A.注意课程结构的均衡性B.注重课程结构的单一性C.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D.注意课程结构的综合性2.“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科文化建设”属于新课程改革目标中的( )目标。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态度与能力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学生应具备适应()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A.素质教育B.义务教育C.高效学习D.终身学习4.新课程教学目标依据教学质量的内涵发展,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与方法、过程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方法D.知识与价值观、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过程5.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各地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也不一致,所以学习课程要适应各地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这体现了课程结构()。
A.均衡性B.综合性C.选择性D.阶段性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
A.国家课程占主导的统筹发展B.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C.以校本课程为主的学校自我管理D.国家、省、县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 )。
A.二因素理论B.三维结构理论C.三元智力理论D.多元智能理论8.下列哪一项不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A.课程结构综合化B.课程内容生活化C.知识技能实践化D.书本知识理论化9.教师利用自编教学材料进行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角色中的哪一点?( )A.学习资源的开发者B.学生成长的促进者C.知识的学习者、探索者D.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者10.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题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题一、选择题1.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A. 将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B.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D. 以上都是2.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核心理念是:A. 学科主干课程B. 教学目标多样化C. 学生主体性D. 学校自主权3. 新课程改革中的“素质培养”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文化素质B. 学术素养C. 生活技能D. 健康素养E. 社会实践F. 创新能力G. 社会责任H. 心理健康I. 全面发展4.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科整合”是指:A. 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形成有机整体B. 学科知识的优先级关系C. 学科课程的重组和综合D. 学科学习的跨学科性5.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的重心向学生转移”意味着:A. 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B. 学科知识的减少C. 教师的角色被削弱D. 学科评价方式的改变6. 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师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B. 强调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实践能力C.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建设D.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二、判断题1. 新课程改革采取了“一学期一选修课”的方式。
()2. 新课程改革中的“学校自主权”是指学校有权决定是否实施新课程改革。
()3.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的整合意味着各学科之间没有了界限。
()4. 新课程改革中,学科的重心向学生转移意味着教师的角色被削弱。
()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主体性。
()三、简答题1.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标。
2. 简述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科整合”和“学科的重心向学生转移”。
3. 你认为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有哪些积极影响?4. 你觉得新课程改革还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四、论述题请就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科整合和学科重心向学生转移等方面,从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角度,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以上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题,请根据试题要求,完成题目要求的回答。
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应试教育B. 素质教育C. 精英教育D. 职业教育答案:B2.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方式是?A. 单向灌输B. 互动探究C. 机械记忆D. 重复练习答案:B3.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作业量应该是怎样的?A. 随意增加B. 适当减少C. 保持不变D. 大幅度增加答案:B4.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评价方式是?A. 单一考试评价B. 多元化评价C. 家长评价D. 教师主观评价答案:B5.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课堂的主宰者D. 学生的监督者答案:B6. 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进行哪种学习?A. 被动学习B. 主动学习C. 强制学习D. 随意学习答案:B7.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视B. 尊重并利用C. 消除D. 扩大答案:B8.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负面影响C. 正面影响D. 不确定答案:C9.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更加注重什么?A. 理论深度B. 实践应用C. 学科竞赛D. 知识广度答案:B10.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是?A. 低B. 中等C. 高D. 非常高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2.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习环境。
答案:开放;平等13. 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获取知识。
答案:探索;合作14.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评价应该更加注重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过程;体验15.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应该促进每个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
新课改试题及答案

新课改试题及答案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是中国教育部门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对中小学课程体系进行的一次全面改革。
新课改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视。
### 新课改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A. 知识传授- B. 能力培养- C. 应试教育- D. 学生全面发展答案:D2. 新课改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 A. 教师主导- B. 学生中心- C. 考试导向- D. 传统讲授答案:B3. 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 A. 单一的考试成绩- B.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C. 忽视过程评价- D. 仅注重结果评价答案:B#### 二、简答题1. 简述新课改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答案:新课改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索,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新课改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 三、论述题1. 结合实际,谈谈新课改对学校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答案:新课改对学校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配置、评价体系改革等。
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如促进学校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需要加强教师培训,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答案: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再次,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热情。
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B.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C.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3.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4.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5.教学评价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了客观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B.调控C.激励D.教学6.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不带随意性,评价方法不带偶然性,评价态度不带主观性,这就是要求教学评价具有()A.科学性B.指导性C.整体性D.客观性7.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为目的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8.课程评价按照教学评价分析方法不同可分为()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9.为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最合适。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10.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11.教师资格证考试,属及格分为过关标准。
教师新课程改革考试题库

教师新课程改革考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德育为先D. 创新教育2.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三维目标”不包括: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学习成绩3.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权威的代表D. 纪律的执行者4.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A. 单一讲授B. 互动合作C. 应试训练D. 严格管理5. 以下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学生评价方式:A. 过程性评价B. 结果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单一考试评价6.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体现:A. 学科独立性B. 知识系统性C. 学科交叉性D. 知识封闭性7.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教学氛围是:A. 严肃紧张B. 轻松愉快C. 严格规范D. 单一枯燥8.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差异:A. 忽视差异B. 强调统一C. 尊重差异D. 强化差异9.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包括:A. 仅限于教材B. 仅限于学校C. 包括社会资源D. 仅限于教师10.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体现为:A. 被动接受B. 主动探究C. 机械记忆D. 单一重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学生中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_________为主。
12.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体现学科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13.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_________,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4.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5.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面的资源。
16.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应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新版课程改革试题小题及答案

新版课程改革试题小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选项是关于新版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A.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B.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C. 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D. 改变学校的教学方法答案:B2. 新版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以学生为中心B. 以教师为中心C. 以考试为中心D. 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答案:A3. 新版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什么?A. 增加学科知识的量B.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C. 提高学生的听写水平D. 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答案:B4. 新版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A. 只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知识B. 只要求学生发展一两种能力C. 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多种能力D. 只要求学生学会应试技巧答案:C5. 新版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A. 只要求教师传授知识B. 只要求教师掌握一种教学方法C. 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 只要求教师提高学生成绩答案:C二、填空题1. 新版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培养_____________人才。
答案:创新型2. 新版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
答案:学生3. 新版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能力。
答案:创新思维4. 新版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能力。
答案:综合5. 新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能力。
答案:创新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新版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答:新版课程改革是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
新版课程改革旨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新版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有哪些要求?答:新版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试题

新课程改革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素质教育D. 应试教育2. 下列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A.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B. 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双基”是指()。
A.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 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C. 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D. 基础道德和基本礼仪4.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是()。
A. 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B.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C. 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索D. 完全由教师讲授5. 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学生的方式应该更多地侧重于()。
A. 考试成绩B. 学生的日常表现C. 学生的课外活动D. 学生的个性发展6.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应该采取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A. 统一固定课程B. 多样化、个性化课程C. 仅设置主干课程D. 仅设置选修课程7. 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
A. 权威与服从B. 平等与互动C. 竞争与合作D. 指导与执行8.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该转变为()。
A. 知识的传递者B. 学习的促进者C. 纪律的维护者D. 成绩的评价者9.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三维目标”包括()。
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 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C. 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团队协作D. 个人发展、社会责任、终身学习10.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
A. 传统讲授式B. 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C. 个性化教学D. 重复练习式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发展和__________培养。
12.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从被动接受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新课改考试题及答案

新课改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学生发展为本2.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三维目标不包括()。
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学科素养3.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
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指导者C. 课程的执行者D. 权威的代表4.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方式是()。
A. 讲授法B. 探究式学习C. 接受学习D. 机械训练5.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是()。
A. 考试B. 形成性评价C. 终结性评价D. 等级评价6.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包括()。
A. 社区资源B. 网络资源C. 教材D. 学生7.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课程结构是()。
A. 单一学科课程B. 综合课程C. 学科课程D. 活动课程8.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体现()。
A. 学科逻辑B. 学生发展逻辑C. 社会需求逻辑D. 知识体系逻辑9.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
A. 学校环境B. 学校制度C. 学校精神D. 学校管理10.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 自我反思B. 同伴互助C. 专家引领D. 校本教研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
A. 专业知识B. 教学技能C. 教育智慧D. 情感态度12.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评价的类型包括()。
A. 自我评价B. 同伴评价C. 教师评价D. 家长评价13.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 地域文化B. 学校特色C. 学生需求D. 教师能力14.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实施的策略包括()。
A. 课程整合B. 课程选择C. 课程开发D. 课程评价15.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管理的变革包括()。
A. 管理理念的更新B. 管理方式的转变C. 管理结构的调整D. 管理文化的建设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新课改最新试题及答案

新课改最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A. 学生为本B. 教师主导C. 全面发展D. 终身学习答案:B2. 新课改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A. 单向灌输B. 互动探究C. 重复训练D. 机械记忆答案:B3. 新课改强调的课程资源包括:A. 教材B. 教师C. 学生D. 所有选项答案:D4. 新课改中,学生评价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A. 单一笔试B. 多种评价C. 定期考试D. 教师评价答案:B5. 新课改提倡的教师角色是: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学习的监督者D. 知识的创造者答案:B6. 新课改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A. 课堂听讲B. 课后作业C. 自主探究D. 教师指导答案:C7. 新课改中,课程内容的更新主要表现在:A. 传统知识的重复B. 现代知识的融合C. 单一学科的深入D. 学科间的隔离答案:B8. 新课改提倡的师生关系是:A. 权威与服从B. 合作与对话C. 竞争与合作D. 指导与被指导答案:B9. 新课改中,课程实施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A. 固定的教学计划B. 固定的教学进度C. 灵活的教学方法D. 固定的教学内容答案:C10. 新课改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包括:A. 笔试B. 口试C. 面试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新课改强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______。
答案:互动探究2. 新课改提倡的课程资源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教材、教师、学生3. 新课改中,学生评价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______评价。
答案:多种4. 新课改提倡的教师角色是______。
答案:学习的引导者5. 新课改中,课程内容的更新主要表现在______知识的融合。
答案:现代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答案: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包括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最新】新课程改革单选汇总150题(及答案)

新编教师资格考试新课程改革单选150题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课程,自小学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课时。
()。
A、必修33B、必修1 1C、选修33D、选修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9.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C)A.说出、表演、展示B.设计、制作、创作C.感受、参加、养成D.解释、完成、背诵10.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新课程改革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试题(一)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必修 3 3 B。
必修 1 1C.选修 3 3 D。
选修 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课程改革习题大全

新课程改革习题大全1、在下列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硼B.碳C.氟D.氩答案:D.氩。
2、下列化学键中,键能最大的是:A. C-F键B. C-C键C. C-Br键D. C-I键答案:A. C-F键。
3、下列化合物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强的是:A.甲烷B.乙烷C.丙烷D.丙烯答案:A.甲烷。
4、在下列化合物中,属于路易斯碱的是:A. NH3B. CH4C. HClD. H2O答案:A. NH3。
二、填空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序数:钠__________,钾__________,钙__________,铁__________,铜__________。
答案:11,19,20,26,29。
2、在下列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
答案:NaOH。
3、下列分子中,极性分子是:_________。
答案:$NH{3}$。
三、简答题4、请简述一下化学键的类型和其特点。
答案:化学键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离子键的原子之间是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的,故离子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共用电子对形成的,故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金属键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故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一、背景与意义初中数学课程是中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科书的设计和编写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习题部分的改革。
习题是数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思维习惯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科书的特点和优劣,为后续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新课程下不同版本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特点,探讨习题的难易程度、类型分布等因素,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更好地发挥习题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试题汇编(带答案)

新课程改革试题汇编(带答案)新课程改革试题汇编(带答案)一、选择题1、推行新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C)A、设计课程B、编写课程C、实施课程D、评价课程2、本次课程改革与教学该所要确立的根本性里念(D)A、素质教育理念B、创育理念C、生活教育理念、D、终身教育理念3、与新课程教改相符合的是(B)A、学课本位论B、学生本位论C、教师本位论、D、社会本位论4、下列名称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D)A、教材B、因特网C、实验室D、师生关系5、校本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的(A)A、补充B、延伸C、拓展D、深化6、教学设计是为什么服务的(B)A、教师的教B、学生的学C、教材的传授D、搞活课程7、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按序列评价多是(A)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8、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是(C)A、教学内容分析B、教材对象分析C、教学目标制定D、教学身份选择9、班级教学产生于(D)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0、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是(B)A、研究教材B、了解学生C、选择方法D、设计作业11、不打破学科界限在某些学科之间加强联系,用这种方式编成的课程为(A)A、综合课程B、广域课程C、相关课程D、核心课程12、综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主要是(D)A、实践性教学B、综合式教学C、开放式教学D、主体式教学13、研究性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改变传统的(C)A、课程布局B、教学内容C、进修方式D、教学组织方式14、可以对教学活动的某一细节作出评价是(C)A、质性评价B、量化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1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最主要的方式是(A)A、观察B、制作C、考试D、表演二、判断1、课程与教学是相互独立的F2、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F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应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F4、班级教学难以作到因材施教保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应该废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____B_ A: 知识、情感、意志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新课改所提倡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24. 【多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__A_B_C_
12.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__D___。 A: 知识、技能和方法 B: 情感、态度和价值 C: 知识、技能和情感 D: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 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 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 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 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转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8. 【多选】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的学生观是 _A_B_C__。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独特的人 C: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D: 学生是自由的个体
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观主要观点如下:(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 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 立意义的人。
19.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是 __A___
A: 合作模式 B: 平等模式 C: 管理模式 D: 授受模式
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认为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是一种教学相长、相互 促进的合作模式。
20. 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__A___。 A: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试行)》。
15. 新课程改革倡导__D___的课程评价。 A: 强调学生会学习 B: 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 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 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 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
1.【多选】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倡导的学生的学 习方式是__AB_C__。 A: 探究学习 B: 合作学习 C: 自主学习 D: 意义学习
2.【多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A_B_C__。 A: 均衡性 B: 综合性 C: 选择性 D: 平均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 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 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 重;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 的现状而提出的,主要体现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而提 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 显著的特色适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者是新课程结构的三条基本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原则。
21. 【多选】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实行的国家课程标准的 主要内容结构包括__A_BC_D_E。 A: 前言 B: 课程目标 C: 内容标准 D: 实施建议 E: 术语解释(附录)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实行的国家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结构 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术语 解释)。
2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__B___。 A: 更好的提高学生成绩 B: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 D: 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3.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__A___。 A: 以学生发展为本 B: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C: 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D: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是新课改的基本 理念,也是核心理念。
14.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是( C )。
A:《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C: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5. ___D __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 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学习。
A: 1999 B: 2001 C: 2003 D: 2005
6. 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____A_。 ①自主学习②合作学习③探究学习④经验学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现代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方面。这三种学 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合作精神,关注学生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10.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__C___。 A: 加强德育 B: 发展智力 C: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1.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__C___ A: 人本主义理论 B: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C: 探究教学理论 D: 多元智力理论
新课改的理论基础有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 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 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 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 实现自己的理想。
网络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 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
技术教育
B: 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 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 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
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课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 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四部分内容。
A、C、D三项反映的是传统的授课模式,不能体现 新课改的教学要求。B项中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 发展反映了新课改教学观的要求。
4. 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 实行__A___。 A: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 国家、省、县三级课程管理 C: 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 D: 教育部、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
3.【多选】下列哪些选项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观? _____ACD
A: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 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D: 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新课改的教学观倡导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 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学更关注人而不是结果。这样的教 学观摈弃了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 式,强调师生互动,知识创生、以生为本。
16. 新课程改革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 程,在小学阶段___A__。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 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主
新课程改革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 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 课程。
17. 新课程的结构特点是___D__。 ①均衡性 ②逻辑性 ③选择性 ④综合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合作者 B: 引导者 C: 参与者 D: 管理者
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8.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__D___。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了解新课改的学生观,需要先了解新课改的理论 基础,即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 论。通过这些理论,可以把学生理解为具有独特生活 经验和学习经验的个体,同时他们有独特的能力优势 与发展潜能,他们有积极向上自我实现的潜能,乐于 学习与他们的生活和发展相关的学习经验,他们学习 的过程是在人际互动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建构知识的过程。据此可以理解新课程的学生观倡导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 意义的人。
7.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 解决的学习方法是__B___。 A: 接受学习 B: 研究性学习 C: 合作学习 D: 网络化学习
接受学习是指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前人发现、创造、积累 的人类的社会经验,学生把这些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 验,使其成为自己认知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及 发明创造的工具的一种学习方式。
9.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__C___的课程。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 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 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 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 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 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