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
12服务贸易
![12服务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cb2c5a3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9.png)
自由贸易以后
比较优势成立
第一种情况,“出口”管理要素M,进口可贸 易品X;
第二种情况,出口X,进口M;
中性技术优势
抵消要素价格差别, 只要A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低于B国,A国
“出口”管理要素M。
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自由原则 (二)平等互利原则 (三)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 (四)逐步发展原则 (五)市场准入原则 (六)例外原则
中级服务
仓储、运输、旅游
高级服务
银行、保险、法律、会计、审计、信息
服务贸易发展模式
传统服务贸易
运输、维修、金融、商业批发和零售
要素服务贸易
股票、债券、建筑和工程承包的劳务输出
新兴产业服务贸易
信贷、旅游、信息网络、视听产品、知识产权
迪尔多夫模型
同商品贸易互补的服务贸易
仅仅是货物贸易的派生需求
第二,为使各国逐步放宽服务市场开放的领域,加深市 场开放的程度,最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GATS提出 了市场准入原则,即一成员方给予其他成员方服务提供 者的待遇应不低于其在承担义务的计划表中确定的期限、 限制和条件。而且GATS还规定各国在其做出市场准入 承诺的服务部门中,除非在其承担义务的具体承诺表中 列出外,不能维持或采用数量配额、垄断和专营服务提 供者方式;数量配额和要求测定经济需求的方式限制服 务交易或资产的总金额;采用配额或要求测定经济需求 的方式限定服务交易的总数和以数量单位表示的服务提 供的总产出量;采用数量配额或要求测定经济需求方式 限制某一服务部门或服务提供者为提供某一具体服务而 需要雇佣的自然人的总数等不合理措施。
第五,在服务贸易中,由于服务的质量取
决于服务提供者的学历、职称、经验和技术 水平,所以GATS为避免成员方在这些任职条 件上附加限制,构成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障碍, 要求各成员方相互予以承认对方国家就教育 程度、经验、符合资格条件所颁发的许可证 及证明,并最终按国际统一准则加以合作。 这对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的国家具 有重要的意义。在积极要求其他国家对我开 放服务市场的同时,应和有关国家签订协议, 承认我们的技术职称、学历和其他任职条件, 以便更好地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获得市场准 入机会,取得相应的服务报酬。
服务贸易的概念与内涵
![服务贸易的概念与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2a10d46648d7c1c708a14571.png)
服务贸易的概念与内涵一、什么是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s)服务贸易概念首次提出是在1972年9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高级专家对贸易和有关问题报告》中服务贸易概念。
1974年,美国在其《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中使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概念。
简单地讲,服务贸易是指一国居民与他国居民间的服务交易。
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和通过外国附属机构实现的服务贸易两种。
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或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确定的服务贸易的四种模式,成为服务贸易内涵的权威阐述和各国普遍接受的定义。
模式一:跨境提供Cross-border supply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如法律咨询服务、工程设计等。
模式二: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如旅游、留学等。
模式三: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外国直接投资企业。
模式四:自然人移动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s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领土内提供服务。
如外国专家讲学,劳务人员等。
二、服务贸易的分类:WTO将服务贸易(W/120)分为12个服务部门。
包括: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与健康相关的服务、旅游和旅行相关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其他服务。
这12项服务业又可细分为160多项子服务行业。
三、服务贸易的统计由UN、EU、IMF、OECD、UNCTAD、WTO共同制定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形成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基本框架。
扩展了传统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范围,服务贸易的统计包括以下二个部分:(1)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Balance of Payments 简称BOP )(2)通过本国境内的外国附属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贸易(Foreign Affiliates Trade in Services 简称FATS)四、服务贸易与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区别(1)服务业和第三产业是境内服务,而服务贸易是跨境服务。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12c5b5116edb6f1aff001fff.png)
3.以要素密集度为标准
沿袭商品贸易中所密集使用某种生产要素的特点, 有的经济学家按照服务贸易中对资本、技术、劳动 力投人要求的密集程度,将服务贸易分为: (1)资本密集型服务。这类服务包括空运、通信、 工程建设服务等。 (2)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这类服务包括银行、 金融,法律、会计、审计、信息服务等。 (3)劳动密集型服务。这类服务包括旅游、建筑、 维修、消费服务等。 这种分类以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为核心,涉及产品 或服务竞争中生产要素,尤其是当代高科技的发展 和应用问题。
(3)提供者所在地服务supplier-located services)。它是指服务的提供者在本国国内 为外籍居民和法人提供的服务,一般要求服 务消费者跨国界接受服务。国际旅游、留学 教育、涉外医疗属于这类服务贸易。例如, 外国游客到中国的长城、桂林等游览接受中 国旅行服务。此时,服务提供者并不跨越国 界向服务消费者出口服务,对服务提供者而 言,也不存在生产要素的移动。 GATS中定义 的第二种“境外消费”类似这一类服务。
据文献记载“服务贸易”这个概念,最 早出现在1972年9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提出的《高级专家对贸易和有关问题 报告》中。1974年美国在其《1974年贸易法》 第301条款中首次使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 概念。 目前,由于服务的界定本来就很复杂,此 外不同的国家和研究人员从各自的立场出发 有不同的视角,因此关于国际服务贸易,各 国统计和各种经济贸易文献并无统一的、公 认的、确切的定义。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 的定义:
2、通讯服务。主要指所有有关信息产品、操 作、储存设备和软件功能等服务。主要包括 邮政服务、速递服务、电信服务、视听服务 和其他电信服务。 3、建筑服务。主要指工程建筑从设计、选址 到施工的整个服务过程。具体包括:选址服 务,涉及建筑物的选址;国内工程建筑项目, 如桥梁,港口、公路等的地址选择等;建筑 物的安装及装配工程;工程项目施工建筑; 固定建筑物的维修服务;其他服务。
第七章 服务贸易四种模式
![第七章 服务贸易四种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1769223bed5b9f3f90f1c8a.png)
•
在安提瓜的网上赌博系统中,每种赌博所 需要的工具都一应俱全。不管你身在何处, 如果有赌意,只需要打开因特网或者打开手 机,登录这个系统,就可以即时参与,赢钱 后网上支付系统会自动把现金汇入你的个人 账户,给你带来很强的参与感和赢钱后的快 感(当然也有输钱后资金被转走的沮丧)。
•
•
这种方便高效的赌博方式风靡一时。高峰 时期该系统共有1800个站点,赌注达到70 亿美金(曾有预计这一数字到2010年能达 到180亿美元)。可以想象,这个6万多人 的小国能因此富裕到什么程度。
迪士尼乐园——商业存在模式
• 由已故卡通大王―沃尔特· 迪斯尼(Walt Disney)一手创 建的娱乐王国,在1954年时只是一个种满了橘子树和胡桃 树的小果园。这里没有城堡,也没有可爱的童话世界。他 之所以想建造迪斯尼乐园,是因为他的女儿小的时候每逢 周六总是吵着要爸爸坐在长椅上给她讲一些新奇而有趣的 故事。于是他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在这个地方建造一座家 庭式的乐园,使整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参与进来, 享受欢乐时光。这个伟大的计划终于在1955年7月17日迪 斯尼乐园开幕的时候被实现了。整个游乐园占地230英亩 ,内部到处体现了迪斯尼先生的构想:凡是到这个公园里 来玩的人,一定会感觉自己到了快乐的天堂。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城市阿纳海姆的“迪斯尼乐园” 正式开园,被认为开创了全世界旅游主题公园建设的新时 代,是真正意义上旅游主题公园的开端。
•
对于美国减让表中第10. D项所具有的通 常含义,专家组通过查字典、对比英文和 法文、西班牙文,认定“体育”(Sporting) 的通常含义并不包括“赌博”。专家组认 定美国GATs减让表(第10. D分部门)中含有 对赌博和博彩服务的具体承诺。
•
服务贸易知识讲义
![服务贸易知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f79958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0.png)
服务贸易知识讲义服务贸易是指国际上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包括旅游、金融、教育、咨询、传媒、运输等各个领域。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服务贸易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优势和难点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服务贸易知识。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和特点1. 服务贸易的概念服务贸易是指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活动。
它是商品贸易的延伸和补充,通过跨越国界的服务交换来实现国际间的贸易。
2. 服务贸易的特点(1)无形性:服务是无形的,无法具体形式化地进行交换。
(2)不可储存性:服务具有时效性,无法像商品一样进行储存。
(3)异质性:不同国家的服务产品在质量、成本、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4)生产消费一体化: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服务提供方需要与消费者直接进行互动。
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1. 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例如在线咨询、远程医疗等。
2. 人员流动的增加:教育和旅游等服务贸易领域的人员流动增加,跨国公司的员工互派、外派也成为常态。
3. 服务外包的兴起:随着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服务流程外包到其他国家,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4. 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跨国服务贸易更加方便快捷,例如跨境在线购物平台、跨境支付等。
三、服务贸易的优势和难点1. 优势(1)低成本:在很多情况下,跨国服务贸易能够减少成本,提高整体效率。
(2)提供就业机会:服务贸易可以为各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3)促进技术转移:通过服务贸易,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得到传播和应用。
(4)促进文化交流:服务贸易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 难点(1)质量和标准不一致:由于服务产品的异质性,不同国家的服务质量和标准存在差异,会导致贸易摩擦和困扰。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502f2db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8.png)
2.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
3.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扩大
4.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
现状分析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1.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规模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从 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917亿美元,24年间增幅超过43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 3.6%。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6的第8位。从服务贸易增长率看,中国服务贸 易进出口年增长率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增长趋势,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06年中 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24%,远高于美国的10%,英国的11%,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仍有 较大差距。所占GDP的比重相当低。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而我 国2006年仅为39%。
重点领域服务贸易取得显著成效。运输和旅游服务占比进一步提高。运输和旅游服务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 达到58.8%,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旅游进出口总额突破了1500亿美元,居各类服务之首,同比增长25.6%; 运输服务进口总额达到1247.7亿美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长7.5%。
服务外包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3.商业存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方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在后者领土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的方式,如外国服务类企业在中国设立公司为中国企业或个人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进入另一成员方的领土内提供服务的方式,如某外 国律师作为外国律师事务所的驻华代表到中国境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服务贸易名词解释
![服务贸易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0d915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1.png)
服务贸易名词解释
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提供的服务的跨国交易活动。
具体来说,服务贸易包括国际旅游、国际运输、国际咨询、国际金融、国际保险、国际教育、国际医疗、国际娱乐等各种形式的服务交易。
国际旅游是指人们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旅游观光、度假或商务活动,涉及到飞机、火车、轮船、旅馆、餐饮等服务领域。
国际运输是指货物、人员在国际间进行跨国运输的活动,包括航空、海运、陆运等方式,涉及到航空公司、航运公司、物流公司等服务单位。
国际咨询是指企业、个人通过跨国合资、跨国并购等形式提供咨询服务,包括管理咨询、法律咨询、技术咨询等领域,涉及到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研究机构等服务机构。
国际金融是指不同国家金融机构之间的金融交易活动,包括国际货币兑换、国际贷款、国际结算等,涉及到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国际保险是指跨国保险公司为不同国家的客户提供保险服务,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等,涉及到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保险调查公司等。
国际教育是指学生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进行学习或交流的
活动,包括留学、交换学生、培训等,涉及到教育机构、留学中介机构等。
国际医疗是指患者跨国界到其他国家接受医疗服务的活动,包括传统医疗、现代医疗、康复医疗等,涉及到医疗机构、医疗旅游机构等。
国际娱乐是指娱乐活动跨国界开展的活动,包括电影、音乐、体育赛事等,涉及到演艺公司、制片公司、体育协会等。
总之,服务贸易是国际间提供的各种服务的跨国交易活动,涉及到旅游、运输、咨询、金融、保险、教育、医疗、娱乐等各个领域,促进了国际间的服务合作与交流。
第十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
![第十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7cabd7c3b9f3f90f76c61bc4.png)
1496
1583 1806 2146 2380 2648 3060
2008
2009 2010
3730
3386 3664
14.4
-9.2 8.2
3470
3212 3511
(二)其他商业项目 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最大项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倾斜, 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保持稳定增长。 1990年至2005年,运输服务占世界服务贸易的 比重从28.6%下降到23.3%,旅游服务占比从 33.9%下降到28.9%,而以通讯、计算机和信息 服务、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为代表的其他服务类型占比则从37.5%逐步增长 到47.8%。
3、商业存在。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 另一成员方境内的商业实体提供服务,它是4 种服务提供方式中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服务贸 易活动中最主要的形式。它主要涉及市场准入 和直接投资。例如,外国公司到中国来开酒店、 建零售商店和开办律师事务所等。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 自然人的实体在另一成员方境内的商业现场提 供服务。进口方允许个人入境来本国提供服务。 例如,外国教授、工程师或医生来本国从事个 体服务。
37715 42353 43087
各类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例
单位(%)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世界服 务贸易 旅游
运输 其他商 业服务
100 29.2
22.2 48.6
100 28.8
23.1 48.2
100 27.9
《服务贸易课程》课件
![《服务贸易课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99f1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1.png)
服务外包迅速发展
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促进了全球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服务贸易的区域化发展
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增多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各国纷纷签订区 域服务贸易协定。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
各区域组织通过逐步取消关税壁垒、开放市 场等方式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
4. 竞争压力和创新动力
服务贸易自由化将带来更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创新动力,促 使各国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这有 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04 服务贸易的全球化与区域 化
服务贸易的全球化趋势
全球服务贸易额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全球服务贸易额呈现 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新型服务行业崛起
《服务贸易课程》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服务贸易概述 • 服务贸易的分类 • 服务贸易的壁垒与自由化 • 服务贸易的全球化与区域化 • 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
01 服务贸易概述
服务贸易的定义
总结词
服务贸易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商业活动,涉及无形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详细描述
服务贸易是指跨越国界的商业活动,主要涉及无形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这些服务包括金融、电信、信息技术、医 疗保健、教育、旅游等众多领域。服务贸易不仅包括直接服务提供,如咨询服务或教育服务,还包括与商业相关 的服务,如广告和营销、数据处理和信息技术服务。
金融服务
总结词
金融服务是促进资金流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
详细描述
金融服务是促进资金流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如银 行、证券、保险等。这些服务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了风 险管理工具。
服务贸易概述
![服务贸易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aac5c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62.png)
服务贸易概述服务贸易是指在国际上,各国居民以出售或购买某种服务为目的进行的跨国交流。
不同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侧重于无形的服务提供,涵盖了教育、金融、旅游、医疗等多个行业。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全球服务贸易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约30%,而商品贸易增速则仅为20%。
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了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跨国服务交流更加容易。
从在线教育到电子商务,现代技术的应用使得服务能够迅速跨越国界,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其次,全球旅游业的兴起也推动了服务贸易的增长。
旅游业是服务贸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各国之间的旅游交流促进了人员流动和服务消费。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在过去十年中,全球旅游业的增速高达4.3%,远超过其他服务行业。
此外,国际金融服务也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金融服务的交流成为了国际经济的基础。
国际金融中心如纽约、伦敦和香港通过提供金融服务,促进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运转。
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服务贸易的增长为全球经济增加了就业机会。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全球服务业的就业占比从1995年的55%增长到了2015年的70%。
服务业的增长为国际间的人员流动提供了更多机会,并刺激了国际人事交流。
其次,服务贸易的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扩大服务贸易可以吸引外资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此外,服务贸易也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
然而,服务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不对称的市场准入条件。
发达国家通常更加开放于服务贸易的进口,而对出口国的服务市场准入更为严格。
这导致了贸易不平衡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服务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另一个挑战是技术壁垒。
服务贸易的发展依赖于现代技术的支持,但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第十二章__服务贸易总协定
![第十二章__服务贸易总协定](https://img.taocdn.com/s3/m/586b8ed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0.png)
第三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产 生及管辖范围
一、谈判的启动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达成
早在“东京回合〞 就积极推动服务贸易谈判,在 “乌拉圭回合〞就服务贸易问题成立了专门的谈判组。 1993年12月,贸易谈判 会通过了《服务贸易总协 定》,1994年4月,服务贸易被正式纳入多边贸易体 制的管辖范围
一、关于市场准入:
服务贸易的承诺也是约束性的承诺,它确定了给予其 他成员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最低待遇,即,一成员对 于来自另一成员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应给予不低于 其在具体减让表中所列的待遇。 在实际中可以更高的 待遇
协议列举了影响市场准入的6种限制措施,如: 1、限制服务提供者的数量 2、限制服务交易或资产总额 3、限制服务网点总数或服务产出总量 4、限制特定服务部门或服务提供者可以雇佣的人数 5、限制或要求通过特定类型的法律实体提供服务 6、限制外国资本参与的比例或外国资本投资的总额
我国政府承诺:全面开放服务业
一、零售服务业 除烟草外,其它领域的限制在5年内取消 允许外国公司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进行营销,3年内取
消所有限制 还同意开放相关服务的这个后勤系列 二、物流运输服务 对于航空运输的实质性权利被排除在《服务贸易总协
定》之外,之允许以合资方式建立很快器的维修企业, 且中方控股,对内河水运未作承诺。其它方面都做了 承诺,尤其是仓储、货物运输代理服务等到2007年将 完全自由化
《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条规定了“服务〞的定义:指除政府当 局为履行职能所提供的服务之外的所有部门的一切服务。这里的 “政府当局为履行职能所提供的服务〞是指非商业性质的、不与 其他服务提供者相竞争的各类服务。
二、服务贸易的概念和分类
1、服务贸易
当服务作为交易行为进行贸易或等价交换时,它才是可以支付的 或有报酬的,这时就成为了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825308e6aeaad1f346933f8d.png)
服务贸易一.基本概念1.服务是对其它经济组织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的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2.服务三要素:实物资本、劳动力和知识技术(即人力资本)3.服务的基本特征服务的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最主要特征)服务过程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服务的异质性服务的不可储存性所有权不可转让性服务价格名称多样与不易确定性4.国际服务贸易: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
GA TS将服务贸易界定为四类: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后者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 一成员的服务无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领土内提供服务。
5.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同时性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贸易保护方式更具有刚性和隐蔽性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6.三次产业的划分及其与服务业的包含关系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神农百草膏、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7.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研究了当时荷兰和法国的经济实力,得出: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第六章国际服务贸易
![第六章国际服务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799d602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a.png)
第六章国际服务贸易第六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概述一、服务(一)服务的概念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二)服务的特征1.无形性。
服务的空间形态基本上是不固定的、不直接可视的、无形的。
2.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服务要么同其提供来源不可分,要么同其消费者不可分。
3.不可贮存性。
服务一旦被生产出来,一般不能长久搁置,也就是不可能处于库存状态。
4.异质性,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别。
5.不可预测性。
与商品相比,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
二、服务贸易(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对于服务贸易的定义,“乌拉圭回合”中期评审报告中曾指出,多边服务贸易法律框架中的定义,应包括服务过境移动、消费者过境移动和生产要素过境移动(主要指服务提供者过境移动)。
它们一般要符合以下四个标准:服务和支付的过境移动性;目的具体性;交易连续性;时间有限性。
这四种判别标准,有助于理解服务贸易的含义。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与国际商品贸易相比较,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1.贸易标的的无形性和不可储存性。
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同步性。
3.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
4.服务贸易市场的高度垄断性和不平衡性。
5.贸易保护方式更具隐蔽性。
6.服务贸易的惯例、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7.营销管理的复杂性。
三、服务贸易与相关贸易的关系1.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贸易标的不同,商品贸易的标的是商品,服务贸易的标的是服务。
两者的联系是:部分服务贸易伴随着商品贸易的发生而发生,这就是通常称作的“国际追加服务贸易”,如运输服务、售后服务等。
2.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无形贸易大致可以等同。
从统计口径上看,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是存在差异的,不可完全等同看待。
3.服务贸易与服务业。
如果从经济用途(服务对象)和性质划分服务业,包括四类:(1)消费者服务业;(2)生产者服务业;(3)分配服务业;(4)政府服务业。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68a55f83b9d528ea81c779f3.png)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1692
1261 1084 938
8.1
6.0 5.2 4.5 4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1908
1347 1336 945
9.2
6.5 6.4 4.5 3.8
意大利 846
意大利 796
西班牙 842
荷兰 中国 香港 724 589 540
2.发达国家间双向对流的服务贸易发展大大快 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单向移动的服务贸 易,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占有绝对优势 3.发达国家主要输出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服
务, 如金融服务、通讯、知识产权贸易等,而发展
中国家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劳动力输出是 最主要的服务贸易形式.
4.新兴服务贸易发展尤其迅速。
亿$,占世界服务进口总额的3.3,居第八位,从
1992年起服务进口规模开始超过出口规模
并保持至今.
2.从中国服务进口结构上看,运输,旅游及其他
商业服务三项占到总进口额的70%以上,近
年来,电影音像,广告宣传,保险服务,专有权使
用费等增长迅速.
3.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服务市场开放的实质是服务进口的扩大,包括
(1)发达国家占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75%,
其中西方7大工业国的出口(美国、加拿大、
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约51.4%,
进口约55%,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主要的服务出口
国也是服务进口最多的国家与地区.
(2)美国既是世界商品贸易最大的出口国和进口 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务进出口国,约占全 球服务出口的15.2%,进口的12.4%.
第10章 服务贸易总协定
![第10章 服务贸易总协定](https://img.taocdn.com/s3/m/b5eef0a769dc5022aaea002e.png)
第四节 GATS确定的一般义务和纪律
一、关于最惠国待遇 二、关于透明度 三、国内规章 四、对限制竞争行为的约束 五、世贸组织成员可援引的例外
一、关于最惠国待遇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规定,世贸组 织一成员方给予任何其他国家(不论成员方或非成员 方)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须立即和无条件地 给予世贸组织其他成员方类似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
第 十 章
服务贸易总协定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 GATS
第一节
概述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
二、服务贸易的特征 三、服务贸易的分类
一、服务贸易的概念
“服务贸易”:一词最早出现在1972年经济合作组
织 (OECD)的一份报告中;
1974年,美国在其《贸易法》第301条款中首次使用
如该成员的最惠国待遇义务和已作出的具体 承诺。应给予成员方以补偿。
六、世贸组织成员可援引的例外
《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的 规定,与《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相应条款 最为接近。《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只要不在情 况类似的国家间造成任意的、不合理的歧视,或构 成对服务贸易的变相限制,成员方有权援用一般例 外和安全例外条款采取相应措施。
了“世界服务贸易”的概念。
概
念
(一)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 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入的活动,是一国与他 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
(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定义
由代表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在其境内或进入一缔约方提 供所指定的一项服务。
概
(三)《GATS》的定义
国际 服务 贸易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c8893e6458fafab069dc02a4.png)
1、服务业:服务业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
2、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
3、物化服务:是在服务生产活动者改变了一些人或他们所拥有的商品状态以后,服务被认为是“物化”了。
4、要素服务贸易:是指同国际收支帐户中的资本项目相关,即同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相关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称为“要素服务贸易”流量。
5、非要素服务贸易:是指同国际收支帐户中的经常项目相关,而同国际间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无直接关联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称为“非要素服务贸易”流量。
6、国际核心服务贸易:是指同有形货物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无直接关联的国际服务贸易。
7、国际追加服务贸易:是指同有形商品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有着直接联系的国际服务贸易。
8、国际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对国外生产的服务销售所设置的有障碍作用的政策措施。
9、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通过立法和国际协议,对服务和与服务有关的人、资本、信息等在国家间的流动,逐渐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放松对外贸易管制的过程。
10、最惠国待遇原则:任何缔约方给予其他国家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所有的协议缔约方。
11、国民待遇原则:任何缔约方在相同的环境下,给予其他缔约国的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待遇应不低于其给予本国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12、服务基本特征:1)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2)不可分离性(生产消费同时性)3)差异性(异质性)4)不可储存性13、服务的基本要素:资本、劳动力、知识与技术14、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关系:联系:两者包含的行业基本相同。
区别:1、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而服务业的界定是以能否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服务为标准。
2、三次产业划分思想的出发点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而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分是以经济系统的需求分类为思想基础。
3、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主要相对国内经济,而服务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则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第十章 服务贸易和非贸易结算
![第十章 服务贸易和非贸易结算](https://img.taocdn.com/s3/m/424987fa6529647d272852b7.png)
(三)信用卡 1.信用卡的定义 信用卡(Credit Card)是银行或专业机构发给其经过
调查,资信较为可靠的客户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一种 短期消费信贷的凭证。 信用卡的性质是一种先买卖(消费),后付款的赊购行 为,银行信用卡是金融机构给予公司或个人的一种短期 消费贷款。
第十章 服务贸易和非贸易结算
一、服务贸易结算中常用的结算方式
(一)汇款结算方式 (二)托收结算方式 (三)保函结算方式
第十章 服务贸易和非贸易结算
二、服务贸易结算中常用的结算工具
(一)旅行支票(Traveller’s Cheque) 1.旅行支票的概念
旅行支票名为支票,而实际上应该属于本票范围,因为 旅行支票的发行机构即是付款人。旅行支票是由银行或 大旅行社开立的票据,它可以在银行旅店等地方兑现, 它既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兑现,也可以在某一特定区域 兑现,专供旅游者在途中购买物品、支付旅途费用等。
1.有不同整数面额; 2.没有日期的限制; 3.不指定付款地点; 4.能在全世界使用。
第十章 服务贸易和非贸易结算
2.旅行支票的使用 (1)直接消费:可以使用旅行支票直接购物或支付旅途费用; (2)兑付旅行支票: a.请持票人在需兑付的每张旅行支票的复签部位当面复签; b.银行检查复签与初签是否相符; c.辨认旅行支票的真伪; d.请持票人出示有效证件,如护照、身份证等; e.办理旅行支票解付,银行收获一定费用。
三、服务贸易的范围
1.商业服务 3.建筑服务 5.教育服务 7.金融服务 9.健康与社会服务 11.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 13.其他服务
2.通讯服务 4.销售服务 6.环境服务 8.保险服务 10.旅游及相关服务 12.交通运输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比较优势的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研究国贸122 夏科技126010397【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新兴服务行业的不断兴起,服务贸易的交易内容日趋扩大,服务品种不断增加,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服务贸易自由化也逐渐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它为各个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所谓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指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通过立法和国际协议,对服务和与服务有关的人、资本、货物、信息等在国家间的流动,逐渐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放松对外贸易管制的过程。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际货物贸易自由化一样,也是以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及社会分工的深入和扩大为前提,以实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一样存在比较优势,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用来解释服务贸易的。
但由于服务与商品之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因此不能简单的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而应根据服务贸易自身的特点对该理论进行修正。
本文对世界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服务贸易自由化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服务贸易自由化比较优势产业升级劳动力资源【正文】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比较优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中,而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并通过赫克歇尔和俄林的发展,将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密集的优势归结为一个国家比较优势产品生产效率较高的原因,使比较优势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大卫李嘉图认为从国际贸易中可以看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国家并不一定在某一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其中某些不具备任何优势的国家仍然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这说明亚当·斯密的理论还不足以说明国际贸易形成的真正原因。
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的理论,他认为,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才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
李嘉图通过设定四个劳动成本数据,建立了一个以比较成本为基础简化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型,这个模型被称为李嘉图模型。
随后,H-O要素禀赋理论对李嘉图模型进一步完善,他们认为在某些国家,由于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高于其他国家,即使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出口与丰富的资源相对应的产品。
由此说明,李嘉图的模型并不能完全合理解释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
他们还指出一国在生产和出口需较多的耗费其供给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上具有比较利益,而应该进口那些需较多的耗费其供给相对稀缺的要素的产品。
他们认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受到了自然资源察赋的制约,也就是说每一国最适合生产所需要素在本国相对较为丰富的产品,最不适合生产对某些要素需求很大旦是该要素在本国却相对贫乏甚至没有的产品。
再随后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受到了“里昂惕夫之谜”的挑战,但是通过加入人力资本要素对其进行修正,比较优势理论逐步得到完善。
20世纪70年代,斯蒂格利兹、克鲁格曼、格罗斯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将不完全竟争、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规模经济等问题结合起来对国际贸易进行全面和动态的分析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新兴服务行业的不断兴起,服务贸易的交易内容日趋扩大,服务品种不断增加,服务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由传统的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智力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按国家类型看,服务贸易大都是发达国家,中国的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尽管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地位趋于上升,但是从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上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居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我国2013年服务贸易概况1、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2013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5396.4亿美元,比2012年增加14.7%,其中出口总额达到2105.9亿美元,服务进口总额达3290.4亿美元。
中国运输和旅游服务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到58.8%,比上年增加2.2个百分点;旅游进出口总额突破了1500亿美元,居各类服务之首,同比增长了25.6%;运输服务进口总额达到了1247.7亿美元,位居第二,同比增长了7.5%。
此外,从贸易国别情况来看,2013年中国香港、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是中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中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了3600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
从服务贸易的国内区域布局来看,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仍然集中在东部省份,其中京、沪、粤三地服务进出口总额超过其他省份;中西部地区的江西、云南、贵州、宁夏等省区的服务进出口增幅显著,都在40%以上;湖北、陕西、新疆、广西、内蒙、河南等省区服务进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增速都超过了20%。
2、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
从国内地区发展情况看,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放程度高,服务贸易发展较快,规模也较大,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所占份额很小,增长也比较缓慢,服务贸易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
其次,我国服务贸易目前主要以传统的服务部门为主要经济支柱,如旅游、远洋运输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通讯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
从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看,主要以旅游、运输等劳动密集型为主,旅游和运输之和占服务贸易总出口的60%以上,而新兴服务业则是明显的弱项,所占的出口比重与世界相比明显的偏低;从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上看,以通信、计算机和信息等新兴服务贸易进口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年来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较快,在出口份额中有所上升,但与进口份额相比较,仍然偏低,处于劣势状态。
3、服务贸易管理落后。
由于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范围极广,国际社会要求一国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协调和管理。
目前,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分工不清、管理部门交叉且力量分散,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对外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别,服务业的统计也不规范,行业标准等方面有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
所有这些都是阻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4、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
世界各国对于服务贸易一般都通过立法进行调节,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但部分领域的法律法规仍是空白,主要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规章和文件来对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规范,这些规章和文件立法层次低,而且缺乏协调,影响服务贸易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没能形成我国完整的服务贸易立法体系,缺少完善的配套法规,制约了服务贸易的规范化发展。
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我国造成的冲击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看,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服务产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普遍处于劣势。
因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出口优势的服务部门, 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产业, 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新型服务产业, 则是发达国家的绝对强项。
尽管发展中国家出于种种考虑而“被迫”开始开放服务市场, 但是它们对自身在服务贸易上的比较优势状况的忧虑仍是十分现实的问题。
19 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就曾在其著名的《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一书中指出, 自由贸易是强者的理论, 完全按照比较优势法则参与自由贸易很有可能造成现有国际分工格局的固定化。
在历史上, 西方发达国家也并不是靠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才发展起来的。
当前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部门实际上是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实行开放的。
这种服务贸易格局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用附加价值较低的服务来换取发达国家附加价值较高的服务, 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相交换, 从而使前者的服务业局限在低增值的水平上。
这种建立在当前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服务贸易格局, 如果长期延续下去, 就会使发展中国家永远无法改变自身的落后地位。
这与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经济发展摆脱落后地位甚至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愿望是完全相违背的。
自由贸易全球化对我国造成的冲击有:1、对国内服务行业带来阻碍和挑战。
随着我国服务业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国外服务业会大量涌入会直接抢占国内服务市场,使国内服务企业失去在国内市场上应有的份额,大大加剧了服务领域的竞争,这种竞争不仅面临的是国内竞争,而且是激烈的国际竞争,不可能通过国家的保护来谋求竞争优势,在业务和市场方面对我国的服务业构成巨大的挑战。
我国服务业在硬件设施、人员素质、管理水平、信息交流等方面较之国外先进水平都相对落后,存在较大的差距,外国服务业的进入,由于其拥有的技术、管理优势,不可避免地会使我国的某些服务行业受到极大冲击,使一些国内服务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一些服务业企业在激烈竞争中难以发展壮大,或者由于失去自主发展的空间而产生过度的依赖性。
无疑会阻碍我国服务业的壮大与发展。
2、加剧服务贸易逆差。
我国服务市场的扩大开放,一方面将吸引国际上更多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跨国公司进入,另一方面原先已进入的服务业公司也必将进一步拓展新业务。
而国内的这些服务企业无论是在组织规模上,还是管理水平和营销技术上,都与这些跨国公司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从而必将丧失部分原有的市场份额。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的服务业贸易逆差将会加剧。
因为现代服务业是以资本、技术密集性服务为主,其所占的比重远大于劳动力、资源密集型服务,而我国作为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导的现状,在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还很落后,所以我国开放服务贸易后,服务出口额的扩大必然会低于进口额的扩大,造成了很大的贸易逆差。
3、加大我国国内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服务业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取消地域限制,并且在服务的行业领域和品种上也将逐步取消限制。
但是利益的驱动将使外商投资都集中在回报率高的部门和地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从服务行业上看,外商主要将投资于高附加值的门类,如基础电信、金融保险、证券等;从地区分布方面看,外商投资将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和中心城市,而我国经济相对发展滞后的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外商投资力度仍然很小,因此更加加剧了服务业发展中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