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班斯基

合集下载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解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解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解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解,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深?别急,咱慢慢说。

想象一下,老师在教室里讲课,学生们坐在那儿,眼睛盯着黑板,脑袋却飞到天边去了。

哎呀,这种场面可真让人心疼。

老师费尽心思,学生却仿佛在打瞌睡。

教学的优化就像是给这堂课加了点儿调味剂,让它变得更好吃,让学生们想“再来一口”。

巴班斯基说,教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像一盘大杂烩,什么都有,调料、食材、火候,样样得讲究。

为了让这道菜更美味,得先把材料准备齐全,想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才能做出既营养又美味的“知识大餐”。

光有好的食材可不行,得把它们好好混合,才能出炉。

就像一个好厨师,得懂得火候,才能让菜肴口感绝佳。

咱得说说互动。

老师光在那里讲,学生们可听得昏昏欲睡。

巴班斯基强调,教学得有互动,得让学生参与进来。

这就像跳舞,光一个人在台上翩翩起舞,观众可乐不起来。

学生提问、回答、讨论,哎呀,那画面太美了!你看,教室里的气氛瞬间活跃,大家一起脑洞大开,真是热闹非凡。

老师也在这种互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舞步”,更好地引导学生。

真是一场热火朝天的“学习舞会”。

再说说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得明确,这样学生才能知道自己要干啥,就像航海得有指南针,才能不至于迷航。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目标。

有的学生可能基础差点儿,有的学生可能上天入地,设定一个能让所有人都能抓住的目标,才能保证大家都能有收获。

目标太高,学生一听就气馁;目标太低,学生又觉得没意思。

找到那个“最佳高度”,才是关键。

当然了,教学的过程也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就像开车,路况随时可能变化,老师得随时准备调整方向。

巴班斯基提到,得及时反馈,不论是老师对学生,还是学生对老师。

反馈就像汽车的后视镜,能让你随时看到身后发生了啥,确保不会走上歧途。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老师要及时关注,哪儿不对劲,得赶紧修正,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环境也很重要。

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

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

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一、巴班斯基的生平巴班斯基(ЮрийКонстиновичБабанский,1927—1987),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1927年1月7日巴班斯基诞生于罗斯托夫一个农民家庭。

卫国战争期间他在一所国营农场工作。

战后进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院物理数学系。

1949年毕业后在中学当物理教师,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

后来调往罗斯托夫师范学院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党委书记。

1971年他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3年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1974年被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

1975年他调任该科学院附属的高级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并以院士秘书身份主持该科学院教育学理论和历史科研部的工作。

1979年他担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直至1987年8月9日因心脏病突发猝然去世。

他生前还兼任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央理事会会长、全苏“知识”协会附属心理学和教育学传播委员会主席、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

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他一生发表的著作约有三百多部(篇),代表作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以及他主编的《教育学》以上著作都有中译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等等。

巴班斯基去世后,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纂出版了《巴班斯基教育文选》,以纪念这位为教育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与苏联教育改革中产生的问题直接有关。

第一,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要克服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性。

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

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一、简介巴班斯基(1927—1987),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他一生发表的著作约有三百多部(篇),代表作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以及他主编的《教育学》以上著作都有中译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等等。

巴班斯基去世后,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纂出版了《巴班斯基教育文选》,以纪念这位为教育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与苏联教育改革中产生的问题直接有关。

第一,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要克服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性。

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理论家们对一些基本的教学论问题看法不一,互相排斥,方法论上形而上学和绝对化盛行。

以赞科夫为代表的各种教学实验取得很大成就,但由于大部分研究者只从某一方面研究教学现象,导致了片面性,只能使一部分学生获得较好发展,而且忽略了德育和劳动教育问题。

第二,提出这一理论是为了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

1964年教改的重点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过分强调“高难度”和“高速度”原则,使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与师生实现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之间存在差距,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

第三,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对罗斯托夫地区教育经验的总结。

60~70年代,罗斯托夫地区的教师创造了在普通学校中大面积消灭留级现象、预防学生成绩不良的成功经验。

巴班斯基运用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思想,对这一经验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原理。

他又会同有关部门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四年实验研究,使这一理论更成熟、更完整、更科学。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最新资料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最新资料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最新资料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最新资料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一、巴班斯基及其教学原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是一位在教育领域里很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学者,他一生笔耕不辍,写出了四百多部(篇)著作,涉及教育科学的众多领域,在他所有的研究成果中,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研究可以说是巴班斯基的代表和精华,也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简单地说,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这种理念和期望,他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十三条教学原则。

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示:“现代社会建议公民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技术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对外开放的视野、具有包含写作认知与抒发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置信息的能力。

”[1]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达至这一目标,就建议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这十三条教学原则,力求达至教学过程最佳化。

二、巴班斯基十三条教学原则浅析(一)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方向性原则巴班斯基指出:“全面发展的人应具有的条件就是精神生活多样、道德善良、体格完善”[2]2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议学生在知识、技能、技巧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知识、技能的快速增长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可塑性和易变性。

小学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方面具有奠基作用。

同时,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小学生读、说、写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意尽可能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美育、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的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及了解课文叙述的特点和风格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作者在描绘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时表达出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04化普朱益周最优化教学理论的杰出代表---巴班斯基巴班斯基(1927—1987),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1927年1月7日巴班斯基诞生于罗斯托夫一个农民家庭。

卫国战争期间他在一所国营农场工作。

战后进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院物理数学系。

1949年毕业后在中学当物理教师,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

后来调往罗斯托夫师范学院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党委书记。

1971年他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3年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1974年被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

1975年他调任该科学院附属的高级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并以院士秘书身份主持该科学院教育学理论和历史科研部的工作。

1979年他担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直至1987年8月9日因心脏病突发猝然去世。

他生前还兼任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央理事会会长、全苏“知识”协会附属心理学和教育学传播委员会主席、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

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他一生发表的著作约有三百多部(篇),代表作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以及他主编的《教育学》以上著作都有中译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等等。

巴班斯基去世后,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纂出版了《巴班斯基教育文选》,以纪念这位为教育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

最优化教学的基本理论巴班斯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实施最优化,但这种最优化是相对的,最优化只是寻求指导教学过程的理想的一般步骤.巴班斯基认为,“最优”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

最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这里的“标准”有教学效果、时间支出、精力和物质消耗等,最重要的标准是效果和时间。

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

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
7
原则3:
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该原则要求系统地、连续 地、按一定逻辑顺序来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内容 的每一组成部分同其它部分都必须有逻辑的联系。
原则4:
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原则。因为在发达的社会主 义条件下科学已变成直接的生产力。
8
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的原则还要求在教学 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我们的日常生活对学 生的积极影响,而且要克服可能产生的 对正在形成的个性的不良影响。案例如 下:
14
所以巴班斯基这样说:“你告 诉我,我会忘记;你给我示范,我 能记住;你让我自己做,我就会明 白,而且一辈子都明白”。 “我们的教师决不能做讲堂上的 圣人,而是要和学生进行苏格拉底 式的互动”。
15
最优地选择教学手段。教师要从已 有的(幻灯片、 电影片、电视片等)中选择最助于完成课堂教学基 本任务、使用起来又省时间的那些教具。 最优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各种教学 方法——口述法、直观法、实践法、独立工作法、 问题探索法和复现法等最优结合方案。
12
规律6:
对教材的感知越是多种多样,就越牢固地掌握 这些内容。由此规律产生的直观性教学原则或运用 多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学习的 原则可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13
有一项关于学习的研究表明: 通过读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1%, 通过听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20%, 通过看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30%, 通过看和听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50%, 通过交谈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70%, 通过做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为90%。 由此可见,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的保持率最高。
9
例:美国教育总署署长马兰先生71年提出了“生存教育” 构想,目的是使学生不仅学到某一种实用技能,而且获得谋生 的能力。美国加州一公立学校的教师设计了一个主题为“银行 业和汽车销售业”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当地一家银行 活动二:到汽车销售中心“购买”一辆小汽 活动三:起草一份有关购买小汽车的贷款合同 活动四:计算每月的贷款利息 活动五:写一台关于“银行业务与汽车销售业”的戏 活动六:制作“银行里典型的一日活动”的幻灯片 这一活动巧妙地将语文、数学、银行业、汽车销售业等多 方面的课程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从知到做。 “知言而不能行,谓之疾;此疾虽有天医,莫能治也。”

实用文档之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

实用文档之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

实用文档之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巴班斯基(Lev Semyanovich Vygotsky)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主要强调学生发展的社会性和文化性,认为社会的交往和文化环境对个体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主要包括区域理论和近期发展区域理论两个概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概念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区域理论区域理论指的是一个学生在学习其中一知识或技能上,处于已经掌握该知识或技能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尚不能完全掌握该知识或技能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一段区域。

实际发展水平是指学生可以独立完成项任务的能力水平,而潜在发展水平则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的能力水平。

根据区域理论,教师应该精准地判断学生所处的实际发展水平,并在该水平上进行教学。

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或技能,教师应该在给予肯定的同时提供更高难度的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对于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或技能,教师应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并逐步提高。

2.近期发展区域理论近期发展区域理论是巴班斯基在区域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概念,强调了学生与教师或同伴合作的重要性。

根据近期发展区域理论,教师需要创造一个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环境,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促使学生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完成更高水平的任务。

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不仅可以应用于学校教育中,也适用于各种教育场景。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任务和目标,合理引导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实现他们的最佳发展。

总之,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关注学生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强调了学生发展的区域和近期发展区域,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角色。

这一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1949年毕业后在中学当物理教师,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

1973年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1974年被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

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他一生发表的著作有三百多部(篇),代表作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以及他主编的《教育学》。

作为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著述字里行间不乏“苏维埃教育”“发达社会主义”等特定背景及其名词,之于当下中小学教师而言,或许显得有些古板枯燥。

当前涉及教师专业阅读的有关文论解读、开展教师阅读推动的活动之中,几乎很少谈到其人其书,巴班斯基在中小学大众视野中似乎成了一个束之高阁、渐行渐远的名词。

金克木先生谈及读书治学经验时曾指出:“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

”其实,对处于班级授课制运作形态之下的中小学教师,巴班斯基可谓必读,尤其是对启迪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方法应用、提升教学规范化与课程自觉性方面,其人其书仍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去年6月的一次会议上,山东省教科院李文军副院长曾谈到,不要小瞧前苏联而去盲目学习西方的一些教学思想,他特别提到了巴班斯基,强调其论述背景也是班级授课制,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是有启发的。

“最优化”蕴含的教学质量观与科学发展观巴班斯基认为,在现代学校条件下,“首先必须把解决教学教育任务的效果、质量,以及教师和学生为解决这些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作为教学过程最优性的最重要标准”,“判断教学质量,我们将依据教学成果同现代学校教学的全部目的和任务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依据教学成果同每个学生在一定发展时期内的最大可能性相适应的程度”。

他进而指出,能同时符合下列两条标准的教学过程是最优的:(1)教学过程的内容、结构和发挥作用的逻辑,都要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每个学生最大的学习可能性的水平,保证有效地和高质量地解决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2)达到既定的目的,既要不超过现行教学计划用于课堂作业的时间,也不要超过学校和劳动卫生学规定师生用于家庭作业的最高时间标准,同时还应防止师生疲劳过度的现象。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弗拉基米尔•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知识植入法:
这种方法非常强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所学知识,以深入理解知识。

教师要让学生利用知识去建构,而不是简单地去记忆。

二、解决问题法:
弗拉基米尔•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他提倡通过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思维训练法:
他强调学生需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完全依靠原来的知识。

教师应该探究学生是如何推理出结论,让学生把一些复杂的难题归结为较为容易理解的步骤,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情景教学法:
弗拉基米尔•巴班斯基强调将复杂的知识融入到实际的情境中,以方便学生理解并较好地记忆。

教师应该在实际场景中构建案例,利用各种手段来表现出知识,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接触真实情境中学习知识的目的。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巴班斯基教学方法是由苏联教育学家伊格纳季·巴班斯基在20世纪初提出的,是一种针对特殊教育儿童的个性化教学方法。

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驯化教育法(Conditioning Method):驯化教育法是巴班斯基教学方法的基础,该方法通过逐步训练和强化,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技能和行为规范。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采用系统化、集中化和教育娱乐化的手段进行教学。

2. 整体学习法(Holistic Method):整体学习法强调整体感知和理解,通过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具体的整体学习任务,并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和学习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差异化教学法(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差异化教学法是一种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教学策略的教学方法。

在巴班斯基的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和个体化指导,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制约教育法(Imposing Method):制约教育法是通过控制和调节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教师通过提供学习任务和指令,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和管理,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 积极动机法(Positive Motivation Method):积极动机法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采用奖励和赞扬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主动性。

配套教学法是将特殊教育儿童与正常学龄儿童在一些课程内容上相互融合,共同学习和合作。

教师在课堂上将特殊教育儿童和正常学龄儿童放在一起,通过互相协助、互相学习来促进两者的进步和发展。

巴班斯基 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 最优化理论

一、巴班斯基的生平巴班斯基(1927-1987),他是前苏联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

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巴班斯基不仅培养了许多教育科学工作者,而且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以总结“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而著称。

巴班斯基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创造了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的经验,更直接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实验材料。

巴班斯基在此基础上与1972年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预防学生学业不良的方法》一书,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此后,他又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并在《国民教育》和《苏维埃教育学》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来阐述自己的最优化教学思想。

巴班斯基(ЮрийКонстиновичБабанский,1927—1987),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1927年1月7日巴班斯基诞生于罗斯托夫一个农民家庭。

卫国战争期间他在一所国营农场工作。

战后进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院物理数学系。

1949年毕业后在中学当物理教师,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

后来调往罗斯托夫师范学院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党委书记。

1971年他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3年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1974年被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

1975年他调任该科学院附属的高级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并以院士秘书身份主持该科学院教育学理论和历史科研部的工作。

1979年他担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直至1987年8月9日因心脏病突发猝然去世。

他生前还兼任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央理事会会长、全苏“知识”协会附属心理学和教育学传播委员会主席、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

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多目标最优化问题中引入额外的响应函数。

传统的多目标最优化问题通常会有多个冲突的目标函数,而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则通过添加额外的响应函数将多个目标函数转化为一个单目标函数。

这个响应函数的作用是综合各个目标函数之间的权重关系,将多个目标之间的冲突问题转化为一个单目标的最优化问题。

F(x)=∑(f_i(x)-q_i)^2其中,x为决策变量向量,f_i(x)为第i个目标函数,q_i为该目标函数的期望值。

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可以得到一个最优解。

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的核心优势在于充分考虑了决策者的预期值和目标函数之间的冲突关系。

通过引入期望值的概念,可以更好地反映决策者对不同目标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通过设置不同的期望值,可以得到不同的解,并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此外,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帕累托最优解的求解。

帕累托最优解是指在多目标最优化问题中,任何一个目标函数的改进都将导致其他目标函数的恶化。

通过引入额外的响应函数,可以找到使得多个目标函数都达到最优的解,从而得到帕累托最优解。

然而,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明确设置目标函数的期望值。

这需要大量的主观判断和领域知识,有时会给决策者带来困扰。

其次,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对于非线性多目标最优化问题的求解不够高效。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其他更复杂的算法和技术来求解。

综上所述,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多目标最优化方法。

通过引入额外的响应函数,它成功地将多个目标函数之间的冲突问题转化为一个单目标的最优化问题,并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然而,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谨慎使用。

巴班斯基《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苏联心理学家巴班斯基(Lev Vygotsky)所著,这本书是关于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著作之一、巴班斯基通过对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观点,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儿童的学习过程。

《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首先探讨了儿童发展的基本原理。

巴班斯基认为,儿童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儿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参与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认知能力。

这一观点与传统的认知发展理论不同,传统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个体内部不断发展的,而巴班斯基强调了社会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

接着,巴班斯基介绍了他的主要理论,社会文化心理学。

他认为,人类的意识和思维是通过语言和符号系统来形成和发展的。

这一理论强调了文化和社会背景对于儿童学习的影响,也说明了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文化工具,来引导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后半部分,巴班斯基具体阐述了他关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考。

他提出了一种被称为“近发展区”的概念,意味着教学应该处于儿童已经掌握的能力和他们还未掌握的能力之间。

这样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逐步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

巴班斯基还强调了对于儿童的教学应该是个体化和情境化的,需要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

这一理念对于现代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通过对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观点。

这些理论和观点为教育者提供了有关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指导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儿童的学习过程。

同时,这本书还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对于儿童学习的影响,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因此,《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一本对于教育者和研究者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

巴班斯基

巴班斯基
--摘自桃李网 《读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理论内容——教学方法分类
优化教法
学习认识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
组织
刺激
检查
理论内容--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他提出以下优选教学内容 的标准: 单击添加 1. 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标准 2 .教学内容的诸组成部分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 标准 3 .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该年龄学习的可能性标准 4 .教学内容符合用于学习该教材的法定时间的标准 单击添加 5 .教学内容符合该方面的国际经验的标准 6 .教学内容符合当前教师的教学的实际可能性和学校现 有的教学条件的标准 巴班斯基还指出,考虑这些标准并尊重他们的先后顺 序,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和主要的成分划 分出来并使其具体化,有助于消除那些引起学生负担过 重的过于复杂的和次要的成分,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 主要成分上。
理论内容--教学原则
1. 教学的目的性原则 2. 教学的科学性以及与生活实践想联系的原则 单击添加 3 .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原则 4 .教学的量力性、可接受性原则 5 .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兴趣和求知需 要的原则 6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积极性、自觉性和独立性原 单击添加 则 7 .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优结合的原则 8 .各种教学形式最优结合的原则 9 .为教学创造最优条件的原则 10 .教学成果的巩固性和效用性原则 巴班斯基强调,只有灵活、综合地运用各原则, 才能确保教学活动有成效。
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创始人
巴班斯基(1927-1987)
生平 主要成就 理论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容
巴班斯基(1927-1987)
生平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容
生平
出生于顿河罗斯托夫州的一个农民 家庭 曾因劳动出色而获得“劳动忘我精神” 奖章 进入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校数学 物理系学习 毕业并留校工作,长达20年 成为教育科学副博士

巴班斯基的著作

巴班斯基的著作

巴班斯基的著作
巴班斯基是一位美国数学家和数理逻辑学家,他的著作对现代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创立了公理集合论,也是现代数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分支之一。

他的《公理集合论》一书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经典著作。

此外,巴班斯基还对自然数、算术、集合论和谓词逻辑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自然数的元数学》和《集合、类和命题》等著作也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巴班斯基的思想和方法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图灵机”模型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之一。

他还提出了“反证法”的证明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在计算机科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巴班斯基的著作对现代数学、逻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数学界和计算机科学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

- 1 -。

巴班斯基最优化口诀

巴班斯基最优化口诀

巴班斯基最优化口诀问题确定是巴班斯基最优化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明确问题是什么,包括目标、约束、可行解空间等。

这一步骤的核心是清楚地定义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为后续的建模和求解提供基础。

变量选择是在问题确定的基础上,确定待优化的变量,即问题的自变量。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明确选择哪些变量作为自变量。

通常,这些变量可以是决策变量,也可以是参数变量,如权重、系数等。

变量选择的关键是根据问题的目标和约束,选择合适的变量来表达问题。

模型建立是将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确定目标函数的形式和约束条件的表达方式。

这通常涉及到对问题的理解和建模技巧。

模型建立的核心是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以便于可以应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求解方法选择是根据模型的特点和求解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来求解问题。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根据模型的特点,例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选择适合的求解方法。

求解方法选择的关键是根据模型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求得最优解。

优化策略是在求解方法选择的基础上,确定实际求解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优化策略。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考虑问题的规模、求解时间、求解精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优化策略。

优化策略的关键是在保证求解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求解时间和计算资源的消耗。

综上所述,巴班斯基最优化口诀包括了问题确定、变量选择、模型建立、求解方法选择和优化策略等五个关键步骤。

这些步骤是在管理和优化问题中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通过遵循这个口诀,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和质量。

巴班斯基最优化原则

巴班斯基最优化原则

巴班斯基最优化原则
哎呀,说起这个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则,咱们四川人就得整得接地气点。

你想啊,这原则就像是咱们做饭,得讲究个色香味俱全,还不能浪费材料,对吧?
就说咱们过日子,巴班斯基那套,就是要咱们在有限的条件下,把日子过得最巴适。

好比手里头就那么点钱,咋个分配才最划算?买菜要挑新鲜的,但也不能瞎买贵的,得会搭配,营养要均衡,这就是个“最优化”。

学习上也是一样,时间紧任务重,咋个复习最高效?不能像无头苍蝇样乱撞,得有计划,有重点,该背的背,该练的练,时间管理得巴巴适适的,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工作上更是要这样,资源有限,项目又多,咋个安排才能让老板满意,自己又不累成狗?那就得用巴班斯基那套,分析分析,哪些是关键路径,哪些是锦上添花,合理分配人力物力,效率自然就高了。

所以说,这最优化原则,说白了就是“精打细算,高效利用”。

咱们四川人讲究的就是个“会过日子”,不管是家里头还是外头,都得把这点子精神拿出来,才能把事情整得巴巴适适,漂漂亮亮的!。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概念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概念理解
最优化关注
现代普及教育 的条件下
教育过程最优化 的最重要准则
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 完成教学任务的效率 投入的时间 投入的精力
完成教学任务时的效率 完成教学任务时的质量 师生完成任务花费的时间 师生完成任务花费的精力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概念理解
目 录 / contents
一 巴班斯基其人 二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
基本内容
一、巴班斯基其人
一、巴班斯基其人
苏联当代著名 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尤·克·巴班斯基 (1927-1987)
20世纪60年代 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创造了克服
大面积留级现象的先进经验
总结经验
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 进教学论研究



第五章第九讲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赫尔巴特
杜 威
泰 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 教学效率问题,“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更 是成为近年来学校教学的热门词汇。在国际上, 追求高效教学的较为系统的探索,首推巴班斯 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我们这节课就 来学习这一理论。
绝对的
最优化 精髓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某些具体条件下 最好的方案
差生 优生
及格
最优
良好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环节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必须 合理地安排教学结构
教学 活动
社会 心理 控制
教学过 程结构
教学目的和任务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巴班斯基的十大教学原则

巴班斯基的十大教学原则

巴班斯基的十大教学原则巴班斯基是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旨在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

下面将介绍巴班斯基的十大教学原则,并对每一条原则进行详细阐述。

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是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提供挑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2. 提供具体的目标和反馈教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需要达到的目标,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将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教师应该将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框架,促进他们的综合思考和深层次的学习。

4. 强调实践和应用教师应该将所教授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包括小组合作、实验、讨论等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6.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7. 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8.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元认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元认知,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式,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9. 个性化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

10. 终身学习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学校阶段。

巴班斯基的十大教学原则为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这些原则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个体差异,强调实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等。

巴班斯基

巴班斯基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以自己忘我的劳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劳动红旗勋章”、“乌申 斯基奖章”、“克鲁普斯卡娅奖章”等。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巴班斯基不仅培养了许多教育科学工作者,而且 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以总结“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而著称。
巴班斯基在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创造了大面积克服......
生平
尤里·康斯坦丁夫·巴班斯基Юр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Бабанский,(1927-1987),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 院长,苏联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博士。
巴班斯基 1927年1月7日巴班斯基出生于顿河罗斯托夫州的一个农民家庭。卫国战争时期他在一所国营农场 工作,因劳动出色而获得“劳动忘我精神”奖章。1945年巴班斯基进入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校数学物理系学 习。1949年毕业并留校工作,长达20年。1955年,巴班斯基成为教育科学副博士。1958-1969年担任罗斯托夫 师范学院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党委书记。
1971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74年又被选为正式院士。1975年他调任该科学院附属的高级教师进 修学院院长,并以院士秘书身份主持该科学院教育学理论和历史科研部的工作。1979年他担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 院长,直至1987年8月9日因心脏病突发猝然去世。他生前还兼任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央理事会会长、全 苏“知识”协会附属心理学和教育学传播委员会主席、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
巴班斯基
苏联教育家
01 生平
03 出版图书
目录
02 理论
苏联教育家。毕业于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院。1971年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4年被选为正式 院士。1979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把现代控制论、系统论观点用于教学论研究,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 理论。主要著作有《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观点)》、《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原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苏联教育家巴斑斯基(1927-1987)是 "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著作有:《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1977)、《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一一方法论原理》(1982)等。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原理巴班斯基指出,"最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的意思,其本质在于"以最小必须的消耗,取得该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效果。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内涵是指,从现有的学校条件和师生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所能获得的最佳效果。

在他看来,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有两条衡量标准,第一条标准是"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该时期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可能的水平 (当然,不能低于及格水平)。

"第二条标准是"学生与教师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批示所规定的课堂教育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二)教学最优化的方法巴班斯基分析了教学最优化,提出了一些既能提高教育效率、又能防止过度消耗教师的时间与精力的方法。

主要有:1、综合规划教学任务,以综合的观点来选择和决定教学任务、安排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活动形式。

在拟定某个专题、某个篇章的教学任务时,应考虑教学过程中的教养、共产主义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任务,那么,在同一时间内就能同时解决几个任务,这就直接促进了教学最优化。

2、在研究班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把教学任务具体化。

这个具体的任务应"指向消除学生知识中的落后面,解决学生教育和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应考虑教学现有的条件和可能性,研究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以及预见外在条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巴班斯基指出:"不遵守这个办法,就不可能在合理花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下,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

"当 "教育工作同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吻合,教学教育的效果就会急剧增长。

"由于考虑了这些教学可能性,学生就会积极地参加教学活动以实现教师所提出的任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教育共鸣"状态,使得教师在少花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取得较大的教学教育效果。

3、选择教学内容时,划分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和事实。

4找出在班级教学场合下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某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基本目的,突出基本的、主要的以及与此目的相适应的方法,选择全班的、小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的最合理的结合。

5、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6、采取专门措施来节省教师和学生的时间,选择教学的最优速度。

(完)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一、巴班斯基的生平巴班斯基(ЮрийКонстиновичБабанский,1927—1987),是苏联当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

1927年1月7日巴班斯基诞生于罗斯托夫一个农民家庭。

卫国战争期间他在一所国营农场工作。

战后进顿河罗斯托夫师范学院物理数学系。

1949年毕业后在中学当物理教师,其间在职进修并获得教育科学副博士学位。

后来调往罗斯托夫师范学院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副院长、党委书记。

1971年他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73年获教育科学博士学位,1974年被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正式院士。

1975年他调任该科学院附属的高级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并以院士秘书身份主持该科学院教育学理论和历史科研部的工作。

1979年他担任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直至1987年8月9日因心脏病突发猝然去世。

他生前还兼任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中央理事会会长、全苏“知识”协会附属心理学和教育学传播委员会主席、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科学评议会主席。

巴班斯基毕生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他以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进行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积极现实意义的、颇有新意的完整的教学理论,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他一生发表的著作约有三百多部(篇),代表作是《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基础》以及他主编的《教育学》以上著作都有中译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等等。

巴班斯基去世后,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纂出版了《巴班斯基教育文选》,以纪念这位为教育理论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产生,与苏联教育改革中产生的问题直接有关。

第一,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要克服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性。

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理论家们对一些基本的教学论问题看法不一,互相排斥,方法论上形而上学和绝对化盛行。

以赞科夫为代表的各种教学实验取得很大成就,但由于大部分研究者只从某一方面研究教学现象,导致了片面性,只能使一部分学生获得较好发展,而且忽略了德育和劳动教育问题。

第二,提出这一理论是为了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

1964年教改的重点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过分强调“高难度”和“高速度”原则,使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与师生实现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之间存在差距,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

第三,最优化理论是巴班斯基对罗斯托夫地区教育经验的总结。

60~70年代,罗斯托夫地区的教师创造了在普通学校中大面积消灭留级现象、预防学生成绩不良的成功经验。

巴班斯基运用现代科学的系统论思想,对这一经验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原理。

他又会同有关部门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四年实验研究,使这一理论更成熟、更完整、更科学。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般概念巴班斯基把辩证的系统论观点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整体性观点、相互联系观点、动态观点、综合观点、最优化观点等指导教学论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这就是说,巴班斯基的理论把构成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在相互联系中考察所有教学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

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而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

必须注意,在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中,‚最优的‛一词具有特定的内涵,它不等于‚理想的‛,也不同于‚最好的‛。

‚最优的‛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

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些条件下是最优的,在另一些条件下未必是最优的。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灵魂──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

(三)评价最优化的基本标准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有两条。

一条是效果标准,即每个学生在教学、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水平(但不得低于规定的及格水平)。

这条标准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要从学习成绩、品德修养、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第二,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这就是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等;第三,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可能。

另一条标准是时间标准,即学生和教师都遵守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把这两条标准具体化,可以把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评价标准规定为:(1)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2)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3)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4)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

教学过程最优化可分为总体最优化和局部最优化。

总体最优化要求以综合地解决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为目标,以效果和时间、精力、经费等的最低消耗作为衡量最优化的标准,要求学校领导、全体师生、家长共同解决最优化任务。

局部最优化是根据总体目标的一部分或按照个别标准进行最优化。

(四)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导致教学最优化的方法的总和。

这一方法体系强调教学双方最优化方法的有机统一,它既包括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成分(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又包括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准备、进行、分析结果);既包括教师活动,又包括学生活动,强调师生力量的协调一致,从而找到在不加重师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

该方法体系包括以下八个基本方法。

1.综合规划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注意全面发展巴班斯基通过深入研究,为广大教师拟定了综合规划任务的程序。

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周密考虑学生在学习某个课题时可能完成的教学、教育和发展任务。

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业程度、教育水平和发展水平去具体确定任务。

第三步是教师比较各种任务的意义和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从中确定主要的任务。

最后,教师确定每堂课的‚最高任务‛。

按这样的程序综合设计和具体确定教学任务,就能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深入研究学生,具体落实任务巴班斯基提出要研究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

实际的学习可能性是指以个性为中介的、决定具体的个人在学习活动范围内潜在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统一。

内部条件包括:个人接受教学的能力、思维、记忆等基本过程和属性的发展程度;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学习劳动的技能和技巧;对个人的工作能力有特殊影响的身体发展因素;个人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有特殊影响的教育因素。

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文化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师、学生集体和教学物质基础等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判明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必须有比较完整的研究学生的大纲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学生的方法。

巴班斯基经过深入的实验研究后提出了一份大纲。

该大纲包括七个项目:学生参加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道德修养,学习态度,学习认识活动的技能技巧水平,学习毅力,身体素质,家庭的教育作用。

研究学生的方法包括观察、谈话、诊断性作业、研究有关文件、教育会诊等。

教育会诊法是巴班斯基的创造。

这种方法类似于医生给病人看病,即在班主任的主持下,由任课教师、校医、家长代表等参加讨论全班学生鉴定的会议。

与会者充分发表意见,找到个别学生学习不良和行为欠佳的原因,确定用共同的力量去排除那些原因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