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新修订)

合集下载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和手术部位识别图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和手术部位识别图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
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 日期:年—月 日
拟实施手术名称:
1、手术切清洁程度
I类手术切(清洁手术)
0
III类手术切(清洁-污染手术)
1
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周边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
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
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的切
P1: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0
1.浅层组织手术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0
2.深部组织手术
P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1
3.器官手术
P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1
4.腔隙手术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NNIS分级:0-0 1-0 2-3-0
手术名称:
患者及家属确认签字:
与患者的者关系:



时分
手术医师确认签字:
年 月



麻醉医师确认签字:
年 月



巡回护士确认签字:
年 月



注:1、用记号笔在手术部位标以“+”字,并标明左、
右侧。
2、本表确认签字后存放在病案内。
II类手术切(相对清洁手术)
0
IV类手术切(污染手术)
1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
经以上器官的手术;
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
患者病情稳定;
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手术风险评估表

手术风险评估表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使用说明一、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二、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三、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

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四、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1。

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

手术切口清洁程度,2.麻醉分级,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

定义如下:(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2)麻醉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3)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2。

手术风险评估表(最新版)

手术风险评估表(最新版)
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
4.手术类别
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的 切口。
1.浅层组织手术

w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1
2.深部组织手术

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
3.器官手术

?□> 三人/円IV 0丄J1UlLi B°
4腔隙手术

急诊手术

手术医生签名:
麻醉医生签名:
巡护护士签名:
手术风险评估:
手术切口清洁程度(分)+麻醉ASA分级( 分)+手术持续时间( 分)=分
NNIS分级:0—口1—口2—口3—口
P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 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1
切口甲级愈合口
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 濒死患者。
1
切口感染浅层感染口
深层感染口
在与评价项目相
应的框内“□"打勾
“V”后,分值相
加可即可完成!
皿类手术切口(清洁一污染手术)
1
P6:脑死亡的
1
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
实用文档
青阳康平骨科医院
手术风险评估表
科别姓名住院号年龄ASA分级)
3.手术持续时间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0
P1:正常的;除局部病变外,无 系统性疾病。
0
T1: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
0
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周边无炎症; 没有进行气管、食管和/或尿道插管-
没有意识障碍。
P2: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 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0
T2:完成手术,超过3小时
1
n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

手术风险评估表

手术风险评估表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2.麻醉分级(ASA分级)3.手术持续时间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0P1: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0T1: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0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周边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T2:完成手术,超过3小时1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切口甲级愈合切口感染---浅层感染深层感染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0P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1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P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1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1非预期再手术时间:月日时手术后死亡时间:月日时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1P6:脑死亡的患者1进手术室时间:月日时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4.手术类别1.浅层组织手术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的切口出手术室时间:月日时1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2.深部组织手术有内脏引流管。

在与评价项目相应的框内“”打钩“√”后,分值相加即可完成!3.器官手术4.腔隙手术急诊手术手术医生签名:麻醉医师签名:巡回护士签名: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切口清洁程度(分)+麻醉ASA分级(分)+手术持续时间(分)=分,NNIS分级:0-1-2-3-《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使用说明一、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二、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

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三、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新修订)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新修订)

手术风险评估表科别: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
拟实施手术名称: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表格填写说明:
1. 手术风险评估表归入病历保存,每个手术患者均应填写此表。

2. 此表格分别在术前24小时内、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及出院前分别填写3次,对患者进行2次评估,得出患者术前及术后风险评估状况。

3. 麻醉医师在术前访视时应同时填写麻醉分级内容。

4. 术者在术前24小时内填写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预计持续时间及手术类别三项内容,同时计算患者术前NNIS分级。

5. 巡回护士在患者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前填写是否急诊手术及手术实际持续时间,同时计算术后NNIS分级。

6. 患者出院前由经治医师填写患者切口愈合情况。

7. 表格中手术类别沿用美国医院内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中对浅层组织、深层组织、器官及腔隙的概念。

关于印发《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修订版的通知
各手术科室:
手术风险评估是等级医院评审的核心条款,经过评审专家组的检查指导,医院决定对原表进行修订。

现将《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修订版第1版)》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手术风险评估表》的模版已下发相关科室,从即日起先启用电子版,纸制版待印刷后另行通知。

医务科
二〇一六年八月十二日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手术风险评估表

手术风险评估表

手术风险评估表
科室: 床号: 姓名: 住院号: 日期:
年 月 日
拟实施手术名称:
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
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

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
①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
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②麻醉分级(ASA分级)
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I-Ⅵ级:
P1:正常的患者;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
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P6:脑死亡的患者。

③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组”;“手术超过3小时完成组”
属急诊手术在“ □”打“√”。

④手术类别由麻醉医师在相应“ □”打“√”。

⑤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在患者出院后24h内由主管医生填写。

手术风险评估表(最新版)

手术风险评估表(最新版)
没有进行气管、食管和/或尿道插管;
没有意识障碍。
P2: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0
T2:完成手术,超过3小时
1
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
切口甲级愈合□
切口感染浅层感染□
深层感染□
在与评价项目相
应的框内“□”打勾
“√”后,分值相
加可即可完成!
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
术)
0
P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青阳康平骨科医院
手术风险评估表
科别姓名住院号年龄性别
实施手术名称日期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Hale Waihona Puke 麻醉分级(ASA分级)3.手术持续时间
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0
P1:正常的;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0
T1: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
0
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周边无炎症;
NNIS分级:0—□1—□2—□3—□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
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的
切口。
4.手术类别
1.浅层组织手术

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1
2.深部组织手术

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3.器官手术

4.腔隙手术

急诊手术

手术医生签名:
麻醉医生签名:
巡护护士签名:
手术风险评估:
手术切口清洁程度(分)+麻醉ASA分级(分)+手术持续时间(分)=分

最新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精品收藏)

最新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精品收藏)

手术风险评估表科别: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麻醉分级(AS A 分级)P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0P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0P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1 P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1P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1P脑死亡的患者1麻醉医手术切口清洁程度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周边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 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0III 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的切口1IV类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1拟实施手术名称: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表格填写说明:1。

手术风险评估表归入病历保存,每个手术患者均应填写此表。

2。

此表格分别在术前24小时内、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及出院前分别填写3次,对患者进行2次评估,得出患者术前及术后风险评估状况。

3. 麻醉医师在术前访视时应同时填写麻醉分级内容.4. 术者在术前24小时内填写手术切口清洁程手术) 手术预计 T 1:手术预计在3小时内完成 0T2:手术预计超过3小时完成 1手术类别 浅层组织手术 深部组织手术器官手术 腔隙手术 术前麻醉ASA 分级+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持术者签 是否急急诊手术 手术实际 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 0手术超过3小时完成 1术后麻醉ASA分级+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巡回护 切口愈甲级愈合 切口浅层感染 切口深经治医度、手术预计持续时间及手术类别三项内容,同时计算患者术前NNIS分级。

5.巡回护士在患者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前填写是否急诊手术及手术实际持续时间,同时计算术后NNIS分级.6. 患者出院前由经治医师填写患者切口愈合情况。

手术风险评估表

手术风险评估表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使用说明一、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二、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

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三、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

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四、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 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

手术切口清洁程度,2。

麻醉分级,3。

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

定义如下:(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2)麻醉分级(ASA分级)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3)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2.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手术风险分为四级。

手术风险评估表

手术风险评估表
1
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O
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
切口甲级愈合口
切口感染——浅层感染口
一深层感染口
在与评价项目相应的框“口”打钩“J”后,分值相加即可完成
P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1
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切口清洁程度(_分)+麻醉ASA分级(_分)+手术持续时间(一分)=分
NNIS分级:0-□1-□2-□3-□
1
P6:脑死亡的患者
1
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的切口。
4、手术类别
1、浅层组织手术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1
2、深部组织手术

3、器官手术

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9
t症、
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4、Fra bibliotek隙手术□
急诊手术

手术医生签名
手术医生签名
麻醉医生签名
XXXXXX医院
手术风险评估表
科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麻醉方式:手术名称:
手术者:手术日期: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手术持续时间
3、麻醉分级(ASA)分级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O
T1: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
O
P1: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O
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厝
边无
T2:完成手术超过3小时
I1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
O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

2020年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新修订)

2020年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新修订)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手术风险评估表科别: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
拟实施手术名称: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表格填写说明:
1. 手术风险评估表归入病历保存,每个手术患者均应填写此表。

2. 此表格分别在术前24小时内、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及出院前分别填写3次,对患者进行2次评估,得出患者术前及术后风险评估状况。

3. 麻醉医师在术前访视时应同时填写麻醉分级内容。

4. 术者在术前24小时内填写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预计持续时间及手术类别三项内容,同时计算患者术前NNIS分级。

5. 巡回护士在患者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前填写是否急诊手术及手术实际持续时间,同时计算术后NNIS分级。

6. 患者出院前由经治医师填写患者切口愈合情况。

7. 表格中手术类别沿用美国医院内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中对浅层组织、深层组织、器官及腔隙的概念。

关于印发《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修订版的通知
各手术科室:
手术风险评估是等级医院评审的核心条款,经过评审专家组的检查指导,医院决定对原表进行修订。

现将《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修订版第1版)》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手术风险评估表》的模版已下发相关科室,从即日起先启用电子版,纸制版待印刷后另行通知。

医务科
二〇一六年八月十二日
作者:空青山
作品编号:89964445889663Gd53022257782215002
时间:2020.12.13。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

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
手术风险评估表
科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床号:麻醉方式:
术者:手术名称:手术日期:
手术切口
清洁切口(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0□
Ⅱ类手术切口
(清洁-污染切口)
Ⅱ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0□
Ⅲ类手术切口
(污染切口)
Ⅲ类手术切口(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道、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1□
Ⅳ类手术切口
(感染切口)
Ⅳ类手术切口(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1□
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超过3小时完成
1□
合计分值(以上均为单选)

切口
愈合
甲级愈合
是□否□
感染
是□否□
手术
类别
浅层组织手术
是□否□
深部组织手术
是□否□
器官手术
是□否□
腔隙内手术
是□否□
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切口清洁程度(分)+麻醉ASA分级(分)+手术持续时间(分)=分,NNIS分级:0-□1-□2-□3-□
麻醉医师签名:手术医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P1
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0□
P2
患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0□
P3
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1□
P4
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风险评估表科别: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
拟实施手术名称: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表格填写说明:
1. 手术风险评估表归入病历保存,每个手术患者均应填写此表。

2. 此表格分别在术前24小时内、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及出院前分别填写3次,对患者进行2次评估,得出患者术前及术后风险评估状况。

3. 麻醉医师在术前访视时应同时填写麻醉分级内容。

4. 术者在术前24小时内填写手术切口清洁程度、手术预计持续时间及手术类别三项内容,同时计算患者术前NNIS分级。

5. 巡回护士在患者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前填写是否急诊手术及手术实际持续时间,同时计算术后NNIS分级。

6. 患者出院前由经治医师填写患者切口愈合情况。

7. 表格中手术类别沿用美国医院内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中对浅层组织、深层组织、器官及腔隙的概念。

关于印发《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修订版的通知
各手术科室:
手术风险评估是等级医院评审的核心条款,经过评审专家组的检查指导,医院决定对原表进行修订。

现将《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修订版第1版)》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手术风险评估表》的模版已下发相关科室,从即日起先启用电子版,纸制版待印刷后另行通知。

医务科
二〇一六年八月十二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