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病例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小板减少症病例分析课件

血小板减少症病例分析课件

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产板不良和血小板生成 减少
其他检查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 小板减少,如肝病、脾 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
疾病等
诊断结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ITP)
CHAPTER
病例分析
病因分析
01
病因1
02 病因2
03 病因3
病理生理
机制1
机制2
机制3
疾病进展
阶段1
轻度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无明显症状, 仅在体检时发现。
复发风险
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预防病情复发。
并发症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并发症,需注 意预防。
对类似病例的Leabharlann 示诊断思路01治疗选择
02
随访管理
03
CHAP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WATCHING
阶段2
阶段3
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导致严重出血, 如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 命。
中度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出现皮肤瘀斑、 鼻出血等症状,但仍可自行止血。
CHAPTER
治疗过程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输血治疗
紧急输注
对于严重出血或手术患者,可输 注血小板以快速提升血小板计数。
定期输注
对于慢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 定期输注血小板以维持正常血小
板计数。
输血注意事项
输注前需进行严格的配型,避免 发生输血反应和过敏反应。
其他治疗手段
脾切除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他辅助治疗
CHAPTER
病例总结与讨论

讲课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ppt课件(1)

讲课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ppt课件(1)

11
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
一、感染性血小板减少症: 因病毒、细菌或其他感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 1、病毒感染:可致血小板减少的病毒感染包括麻疹、风 疹、单纯疱疹、水痘、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流 感、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猫 爪热、登革热等。 病毒可吸附于血小板,致血小板破坏增加,病毒也可侵 犯巨核细胞,使血小板生成减少。某些严重麻疹患者以及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血小板,而使 血小板减少。
26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诊断
诊断ITP的特殊实验室检查:
① 血小板膜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 MAIPA(Monoclonal antibody immobilization of platelet antigen assay)法检测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 的特异性高,可以鉴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有助于 ITP 的 诊断。但实验方法尚待标准化。 ② 血小板生成素(TPO)可以鉴别血小板生成减少(TPO水平升高)和 血小板破坏增加( TPO 正常),从而有助于鉴别 ITP与不典型再障或 低增生性MDS。 ③ 幽门螺杆菌检测、HIV、HCV
16
出 血
干性紫癜
dry purpura
bleeding
瘀点 petechia 紫癜 purpura 瘀斑 ecchymosis
PLT 50 ×109/L 咯血 呕血 hemoptysis haematemesis hematuresis
湿性紫癜
wet purpura
血尿
脑出血 hematencephalon 阴道出血 Vaginal bleeding
28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分型

血小板减少ppt课件

血小板减少ppt课件
• (1)药物相关抗体:药物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 或血小板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产生相应抗体。 有奎宁,奎尼丁,铋剂,金盐,洋地黄苷,异烟 肼,甲基多巴,肝素,镇静,安眠,抗惊厥药物。
• (2)某些免疫反应异常疾病:风湿性疾病如SLE, 结节性多动脉炎,慢淋,淋巴瘤,骨髓瘤等。
完整版课件
13
• (3)感染相关血小板减少:常见病毒及细菌感染, 如HP,流感,麻疹,水痘,出血热,肝炎,艾滋 病等。
• (2)骨髓浸润性疾病:骨髓转移癌,白血病,骨 髓瘤,骨髓纤维化。
• (3)造血干细胞病变:再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 蛋白尿,范可尼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完整版课件
10
• (4)感染性疾病:风疹,麻疹,腮腺炎,登革热, 艾滋病及某些病原菌引起的败血症。
• (5)血小板生成调控紊乱:少见,血小板生成素 缺乏,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
• 出血倾向严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避 免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本病治疗的目的 是控制出血症状,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但不强调 将血小板计数提高至正常,以确保患者不应出血 发生危险,又不因过度治疗而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完整版课件
17
• ITP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剂量 丙种球蛋白,抗Rh(D)免疫球蛋白。
1.皮肤出血:出血点、紫癜、淤斑。
2.牙龈出血:牙龈出血在正常人及牙科疾病中常见, 因此,反复牙龈出血或出血后止血困难常提示血小 板减少等出血性疾病。
完整版课件
5
3.鼻衄:正常人亦可偶尔发生鼻衄,但鼻衄合并其 他出血症状时常提示出血性疾病。
4.关节出血、肌肉及深部组织血肿:单纯血小板减 少引发关节、肌肉出血少见。
完整版课件
18
• 继发性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出血严重时肾上腺 糖皮质激素可改善症状,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悬液。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皮质激素大多有效,部分患者 可行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停 服可疑药物,出血可自动好转,大多在7-10天恢 复正常,感染性血小板减少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一般感染控制后2-6周恢复正常,感染引起骨髓抑 制者病程迁延较长,对脾功能亢进者,可做脾切 除。

血小板减少症ppt课件

血小板减少症ppt课件
• 另外,同时进行抗 PF4- 肝素酶免疫测定和血小板功能检 测也有助于提高 HIT 诊断准确性。
• HIT 试验不应用于筛查无症状患者,只能在已经预测 HIT 可能性后根据具体情况应用。4T 评分低分或中等结合抗 原检测阴性可排除 HIT,而评分中等或高分结合抗原检测
• 对于 HIT 可能性极高或确诊 HIT 的患者,多普勒超声可 排除亚临床深静脉血栓。HIT 患者出现腹痛或低血压,应 考虑肾上腺静脉血栓相关双侧肾上腺出血,严重头痛应考 虑海绵窦血栓形成。
• 指南在哪些患者需要常规监测血小板以及监测频率方面存 在差异,ACCP 指南推荐 HIT 高危(>1%)患者在 4-14 天内每 2-3 天检测一次血小板数量。
11
病例讨论
• 上述病例中的患者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数日之后血小板计数 明显减少,考虑可能为 HIT。该患者 4T 评分为 5 分(血小 板计数减少,2 分;时间,2 分;血栓形成,0 分;其他可 能病因,1 分,可能存在抗生素诱导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症),属于中危患者。
• 4T 评分包括 4 项指标:血小板降低幅度、血小板降低时 间、血栓形成和其它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每项指标评 分 0-2 分,累积分值越高,HIT 可能性越大。总分小于 4 分,阴性率达 97%-99%,总分 4-5 分和 6-8 分阳性率分 别为 10%-20% 和 40%-80%(表 1 )。
5
6
进一步检查
• 对于数据丢失或存在导致血小板减少合并症,以及评分中 等或高分的患者,需要一步实验室检查排除 HIT。
• 抗血小板因子(PF)4- 肝素酶免疫测定阴性预测率达 98%-99%,而阳性预测率仅为 2%-15%。为了提高特异 性,可以将检测试剂局限于检测 IgG 抗体,因为只有 IgG 抗体活化血小板,也可以考虑提高检测试剂的反应性,反 应性越高,HIT 可能性越大。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PT参考课件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PT参考课件

2020/1/13
4
2020/1/13
5
2020/1/13
6
2020/1/13
7
概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 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外周血的血小 板免疫性破坏过多及其寿命缩短,造成血小 板减少性的出血性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一 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2020/1/13
8
2 避免使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药物,如阿 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右旋 糖酐等
3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
2020/1/13
19
[护理措施]
(三)病情观察: 1出血部位、范围;
2若Plt<20×109,要警惕脑出血,严密观 察病人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
2020/1/13
20
[护理措施]
症状护理: 皮肤出血:不可搔抓 口腔出血:进软食、饭后漱口 鼻腔出血:油纱条填塞,每天滴石蜡油3次 便血、呕血、阴道出血记出入量,卧床休息
3.潜在并发症-----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020/1/13
17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休息:
若Pt>50×109,可适量活动 若Pt<20×109或出血严重者要卧床休息
饮食: 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2020/1/13
18
[护理措施]
(二)预防和避免加重出血
1 减少活动,避免可造成身体受伤害的因素
2、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0.2-0.4/kg.d×5 天,其作用是暂时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的FC受体, 抑制自身抗体产生;
3、血浆置换清除抗体或免疫复合物。
2020/1/13
16
常见护理问题
1.皮肤粘膜受损;与血小板减少,血清中存在抗血 小板抗体有关。

血小板减少症PPT.

血小板减少症PPT.

同今学天骨们 我髓和们爸要巨爸讲、的核妈汽细妈车出销胞游售时流可程能及会其正去应划用常船就赏是或景要增,解那决多划这船个,又问幼应题该,稚注希意望型什大增么家呢以多?后能够更多地增注多重和或考虑正关常于客,户回颗头粒率的型问题增。
多 (2)吸入引起中毒者,立即将中毒者带离施药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并解开衣领、腰带,保护呼吸畅通,除去假牙,注意保保暖,
糖皮质激素依赖:指患者需要继续或反复给予糖皮质激素 至少2个月,以维持血小板数在30 × 109/L以上和/或以 避免出血。 国内专家共识会认同以上共识。
ITP国际工作组—— ITP疗效评价
完全缓解(CR):治疗后血小板数≥100×109/L且 没有出血
有效(R):治疗后血小板数≥30×109/L并且至少 比基础血小板数增加两倍,且没有出血
血小板减少症文档ppt
血小板减少
正常值 原 因
100-300×109/L 生成障碍 破坏过多 消耗增多 分布异常
血小板减少
生成障碍
先天性:先天性巨核细胞再生障碍;Cooley 综合症
获得性:再障;肿瘤骨髓浸润;理化因素 (放射性、药物性、感染性)
血小板减少
破坏过多 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
巨大海绵窦状血管瘤
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解热镇痛药:安替比林、保泰松、阿司匹 林、水杨酸钠、消炎痛
金鸡纳生物碱类:奎宁、奎尼丁 镇静安眠抗惊厥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抗生素:头孢菌素、新生霉素、青霉素、
链霉素、磺胺、利福平、红霉素
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
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流感、风疹、流行性出血热、 HBV、HCV、HIV等
细菌感染: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 炎、幽门螺杆菌(Hp)

ICU血小板减少ppt课件

ICU血小板减少ppt课件
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还包括肝脏血小板 生成素减少、骨髓抑制和血小板免疫破坏。
7
二、与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的危重病
与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的危重病主要有脓毒症、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大量失血、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免 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性微血管病。前四种病理情况 占据了危重病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的90%以上。
14
四、血小板输注
是否输注血小板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如血小板下降的原因、血 小板下降程度、血小板功能、临床有无出血倾向以及患者将要 接受的治疗措施。血小板计数在10×109 L-1以上通常不出现严 重出血,但是发热、感染、创伤、低体温、贫血、高血压、凝 血功能异常均为出血的危险因素,存在以上危险因素时血小板 计数不应低于15×109~20×109 L-1。血小板计数在 50×109 L-1以上且血小板功能正常,通常不出现活动性出血, 机体可耐受一般手术和有创操作。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需要保 持血小板计数在70×109~100×109 L-1,以防止致命的的颅内 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且有微血管渗血时,血小板计数正常也 应输注血小板,以避免大出血。肿瘤患者推荐输注单供体血小 板,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建议输注去白细胞血小板 。严重免 疫抑制(如放化疗后)患者可能会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 主病,血小板输注前应接受放射线照射。
8
1、脓毒症
脓毒症表现为体内失控的炎症反应,炎症激活凝血系统, 凝血酶急剧增加,强有力的激活血小板。血小板在内皮细 胞表面不断激活、消耗和破坏,致使血小板数目下降。高 水平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不 断吞噬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和其他造血细胞,导致血小板生 成减少。此外,血小板在脓毒症患者脾脏和内皮细胞表面 滞留也是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之一。脓毒症患者血小 板减少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控制感染、液体复 苏、血管活性药物、糖皮质激素、血糖控制等措施的“集 束化”治疗,必要时输注血小板。

病例讨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ppt课件

病例讨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ppt课件
血常规:白细胞7.53×10^9/L,嗜中性粒细胞0.73,血红蛋白115g/L,
血小板4×10^9/L; 白原 3.44g/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姓名: 孙 妮 出凝血时间:PT 14.2S,INR 1.11,APTT 43.9s ,TT 18.5s,纤维蛋 专业: 血液内科学 导师: 姚荣欣主任 林颖副主任
ppt课件 5
单周硼替佐米化疗方案 持续性 ITP :确诊后 3~12 个月血小板持续减少
的 ITP 患者,包括没有自发缓解和停止治疗后不 能维持完全缓解的患者。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观察
慢性
ITP :指血小板持续减少超过 12 个月的 ITP 姓名: 孙 妮 患者。
ITP :PLT <10×10 9 /L且就诊时存在需要 导师: 姚荣欣主任 治疗的出血症状或常规治疗中发生新的出血而需 林颖副主任 要加用其他升血小板药物治疗或增加现有治疗药 物剂量。 16 ppt课件
的 1/3,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观察 成人的年发病率为5~10/10万,育龄期女性发病率
高于同年龄组男性,60 岁以上老年人是该病的高 姓名: 孙 妮 发群体。
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内
专业: 血液内科学
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 林颖副主任 增加。部分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而没有出血症状。
单周硼替佐米化疗方案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观察
需要做哪些进一步检查
姓名: 孙 妮 专业: 血液内科学 导师: 姚荣欣主任 林颖副主任
ppt课件 8
辅检回报
骨髓常规检查:巨核细胞明显增生 单周硼替佐米化疗方案 伴成熟障碍。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观察

血小板减少病因分析PPT课件

血小板减少病因分析PPT课件
– NHSD 810 例( 57. 9%) – HSD 414 例( 29. 6%) – 诊断不明169 例( 12. 0%) –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 7 例( 0. 5%) 。
NHSD引起TP
• NHSD 引起TP 者810 例: • ①脾功能亢进213 例( 26. 3%) ,其中乙型肝 炎后肝硬化脾亢40. 5%,丙型肝炎后肝硬化 脾亢19. 2% ,酒精性肝硬化 8. 4% ,不明原 因41 例 19. 2%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 药物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各 0. 5% , 不明原因脾亢 5. 2%。
讨论
• 本研究有42 例实体肿瘤患者伴有血小板减 少,血小板减少以Ⅰ ~Ⅱ度减少为主( 84. 5%) ,部分伴有WBC 异常和( 或)贫血,仅1 例结肠癌患者行骨髓检查证实无骨髓转移, 其原因可能与肿瘤相关的免疫异常或肿瘤 直接侵犯骨髓导致血小板生成较少有关。 报道〔11〕称血细胞异常可以是肿瘤首发 症状,血小板可减少亦可增多,伴或不伴 贫血及WBC 的变化,因此对有血象改变的 TP 患者要重视肿瘤的检测。
释放:血小板受到刺激后,将贮存在血小 板颗粒等细胞器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 血小板释放可能与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改 变、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及细胞骨架等有 关。 释放出的物质包括ADP、血栓烷A2等,可 进一步促进新一轮的血小板激活,引起正 反馈;亦可促进止血过程中的血管收缩和 凝血;也能激活抗凝和纤溶机制限制血栓 的过度发展。
小结
• 34 例ACS 患者的MPV 有1 例升高和33 例正 常,25 例MA患者的MPV 有2 例升高和23 例 正常,25 例AA 及25 例MDS患者的MPV 分 别有6 例降低、19 例正常和3 例降低、22 例 正常。肾功能不全患者BPC 与MPV 呈负相 关( R = - 0. 326,P =0. 01) ,ITP 患者BPC 与 MPV 呈正相关( R = 0. 343,P = 0. 024) ,其 他各疾病患者BPC 与MPV 无相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2、临床症状及临床可见病理变化
患犬体温38.5℃, 心率:130次/分, 呼吸:50次/分,黏 膜颜色:发白,左 侧舌有出血,瞳孔 反射:正常,背部 多块瘀血斑,耳内 侧有出血点。
.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3、实验室诊断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轻 度下降,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叶状、杆状轻度 升高,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
.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如果高度怀疑是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即患原发性出 血的无症状犬,血小板减少是唯一的血液异常),应使用 免疫抑制尝试治疗。通常在24~96小时内看到反应。如有 需要可输新鲜全血以维持机体的足够的携氧能力,除了使 用皮质类固醇以外可以配合环磷酰胺或长春新碱等药物进 行治疗;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对顽固性的免疫介导性血 小板减少症有效。
单位 U/L g/L g/L mmol/L U/L U/L umol/L umol/L U/L mmol/L
参考值(犬) 5—80 54—78 24—38 0—15 10—120 0—7 2.5-9.6 60—150 500-1500 3.89—7.95
.
结果 82 60 27 <2 183 0 3.5 45 1722 5.56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3)凝血机能检查结果,APTT 25.2S(正常14-25S),PT7.0 (正常7-10S)未见明显异常。
4)胰腺炎检查结果,阴性 5)X光片检查:气管上抬,心脏轻度肥大
.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6)B超检查:脾脏可见大小3.7*3.2mm大小低回声结构
.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教学任务
1、分析症状建立库
1、建立诊断
根据该犬的临床症状、全血细胞计数和血 小板数量减少、凝血机能检查正常确诊为 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2、治疗措施
住院治疗,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消炎,应用糖皮 质激素泼尼松2mg/kg,一天两次,连用一周。两周 后下调25%,同时口服维它补血。 出院后一周复诊该犬饮食精神均良好,身上淤血斑 点均消退。
.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半数血小板减少症的犬呈阶段性血小板减少,经数天治疗 可以康复。有的患犬偶尔复发,复发可能与应激有关,如 发生其它疾病或外出旅游等。一些患犬由于严重内部出血 会迅速死亡。(高德才)
.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谢 谢!
.
.
结果 4.92 0.364 119 74.1 24.1 32.6 19.2 13.056 0.384 0 5.568 0.192 0 68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2)生化结果显示,该犬淀粉酶升高,其他指标均正常
化验项目 谷丙转氨酶 总蛋白 白蛋白 总胆红素 碱性磷酸酶 R谷氨酰转移酶 尿素氮 肌酐 淀粉酶 血清葡萄糖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血小板减少症病例分析
----转自方庄伴侣动物医院-于志群
.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1、病史调查
患犬为雌性可卡犬,年龄为11岁,体重12.6公斤 ,发现耳内侧有出血点有3-4天的时间,今天剃 毛后发现背部皮肤有淤血斑,并且精神沉郁,饮 食未见异常,排便、排尿未见异常。
.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小结
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犬最常见的凝血机能紊乱性疾病 。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对血小板的损坏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 血小板损坏速度大于骨髓生成速度。此病可继发于其他因素 ,如损伤、药物反应,也可能是原发的,因此很难找出原因 。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也可以与其他病并发,如免疫介 导性溶血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很少见于猫。主要侵害中年母 犬,可卡犬、贵妇犬和英国古代牧羊犬最为常见。临床症状 包括瘀点、瘀斑和黏膜出血。
.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项目 红细胞(RBC) 血细胞比容 血红蛋白 平均红细胞容积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白细胞(WBC) 叶状中性粒细胞 杆状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血小板
正常值(犬) 5.5—8.5 0.37—0.55 120—180 60—77 19.5—24.5 32—36 6—17 3—11.4 0—0.3 1.0—4.8 0.15—1.31 0.1—0.7 少见 200--9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