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理念一训三风解读
三风一训的内容及释义

三风一训的内容及释义一、校训:重品立行全面发展重品立行全面发展:关注人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举动。
: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三风1、校风:诚朴、务实、精细、和谐诚朴:诚即真实、真切,朴即朴素、朴实,要求言行一致,加强道德涵养,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精神,树立起公平的处事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
务实:认识规律求真知,脚踏实地负重行,真抓实干,务实前行。
对人求真,对事求真,对理求真,勤恳实在、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讲求实效。
精细:就是精益求精。
既是手段、方法、途径,也是目标;既是工作、学习上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是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所能达到的完美境界。
和谐:起源于古希腊的雅典。
强调身体和心灵、情感和知识、道德和智力、动手与动脑完美结合,师生协作创建教育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与我们当前社会建设的目标相统一,即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教风:爱生、乐教、赏识、创新爱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掌握爱的艺术。
爱心是工作的强大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乐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赏识:赏识不是表扬加鼓励。
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只有创新才能推陈出新,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源动力。
3、学风:乐学、善思、体验、求真乐学: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在愉快中学习,以学为乐,寓乐于学,乐学统一,相得益彰,把求知当作乐趣。
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动力巨大,兴趣浓厚。
善思:敢于探索,勤于思考,大胆质疑。
南开中心学校办学理念及“一训三风”

南开中心学校办学理念及“一训三风”南开中心学校办学理念及“一训三风”一、办学理念书中扬帆,为幸福人一辈子奠基。
办学理念解读:“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学校每一名学子在南开学校的奠基下,明日会挂起云帆,踏着南渡江的奔流,跨越崇山峻岭,勇往直前,达到幸福的彼岸。
二、校训:博爱育德勤勉求实校训解读:博爱:张永春言:“有爱才为教育,用自己的爱心浇灌学生的成长。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教师,第一要有一颗爱心,酷爱教育事业,酷爱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去唤醒学生的真爱,用自己的爱心培育学生的爱心,用自己的聪慧去启发学生的聪慧,用自己的行动去靠近、宽容、赏识每一个小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教育、唤醒、成绩每一个小孩。
关切、关爱、关切、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关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育德:戴圣《礼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明确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全然任务.教师应悉心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以师德的魅力,以“行正为范,见贤思齐。
”育德的全然方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一辈子观、价值观,尽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交班人。
勤勉:韩愈的《进学解》也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因此,应勤于念书,擅长动脑;勤于动手,踊跃体验。
学习应勤奋刻苦,惜时如金,分秒必争,不偷懒懈怠。
求实: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原那么,所谓老实为真人,踏实做实事,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不哗众取宠,不行高骛远。
要求师生员工对工作、学习和生活要有脚踏实地的态度,有认真、细致、严谨、扎实的态度和作风,在“实”中求业绩、求学问、求精进,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和校园文化。
二、校风内容:用师之情,育桑之子,成国之才。
校风解读:教育言“教育之船只有借助于情感之水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师爱是人世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它是非常神圣和无私的。
师爱对每一个小孩来讲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敦促和鼓励。
三风一训

“三风一训”:
教风:爱生、严谨、博学、创新
学风:立志、善思、勤学、进取
校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校训:为做人奠定基础
为成才积蓄力量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和谐自主,促进师生双发展
办学特色:
一、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一是建设一个政治坚定、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
二是注重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增强现代教育和管理观念。
三是注重改革创新,遵循效率原则,提高办学效益。
四是注重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完善监督机制,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二、打造一支政治素养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三、抓常规,促教研,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特色教育,培养特殊人才。
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哈尔脑初中“一理念一训三风”解读哈尔脑初中2016.4.26哈尔脑初中“一理念一训三风”解读办学理念:好习惯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校训:以德治校以质兴校校风:文明守纪善学求进教风:乐业求实团结创新学风:博学勤问慎思善用一、办学理念:好习惯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校长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
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
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品格,品格生成思想。
”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养成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决定了学生的命运。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致力于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改掉坏习惯,知错就改,取得一点点进步,就有可能促使学生走向成功。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无完人,只要学生进步了,就是取得了良好成绩,相当于考试考了一百分,这对其人生有深远意义。
二、校训:以德治校以质兴校校训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理念,一种无形的管理制度,一种内在的管理文化!校训,作为一个标尺,能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生们; 校训,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
修德,即做人之本,应教育学生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荣明耻,共创和谐。
学校教育工作始终要把德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教育学生先学会做人,懂得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各类基本关系。
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办学理念一训三风”解读

哈尔脑初中“一理念一训三风”解读哈尔脑初中2016.4.26哈尔脑初中“一理念一训三风”解读办学理念:好习惯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校训:以德治校以质兴校校风:文明守纪善学求进教风:乐业求实团结创新学风:博学勤问慎思善用一、办学理念:好习惯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校长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
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
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品格,品格生成思想。
”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养成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决定了学生的命运。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致力于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改掉坏习惯,知错就改,取得一点点进步,就有可能促使学生走向成功。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无完人,只要学生进步了,就是取得了良好成绩,相当于考试考了一百分,这对其人生有深远意义。
二、校训:以德治校以质兴校校训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理念,一种无形的管理制度,一种内在的管理文化!校训,作为一个标尺,能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生们; 校训,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
修德,即做人之本,应教育学生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荣明耻,共创和谐。
学校教育工作始终要把德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教育学生先学会做人,懂得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各类基本关系。
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各学校三风一训的内容大全推荐

各学校三风⼀训的内容⼤全推荐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三风⼀训各不相同、各有特⾊,都有⾃⼰的主张与安排,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各学校三风⼀训的内容及理解推荐吧。
学校三风⼀训⼤全⼀1、校训:笃⾏厚德崇善尚美诠释:“笃⾏“,《礼记·儒⾏》:“儒有博学⽽不穷,笃⾏⽽不倦。
”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合⼀”。
“厚德”出⾃《周易》: “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
意谓:⼤地的⽓势厚实和顺,君⼦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崇善尚美:崇尚美好的事物,向往美好的⼼灵、美好的⼈⽣、美好的⽣活、美好的世界,追求完美的做事态度。
“笃⾏厚德崇善尚美”,意在勉励师⽣注重品德修养,追求真善真美,践⾏⾼尚⼈格,不断完善⾃我,做⼀个⾼尚的⼈,⼀个有品味的⼈。
2、校风:励志博学求真崇⾼诠释:励志:“志不强者智不达”。
学习是⼀个艰⾟的探索过程,没有远⼤的志向抱负、坚定的意志毅⼒,就不能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我们倡导学⽣在学习中明确⽬标并坚定不移地达成⽬标。
博学:"博学"源⾃《论语.雍也》:"君⼦博学于⽂,约之以礼。
""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
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尤其强调治学"由博返约",认为:⾮"博⼤"⽆以⾄"精深"。
当教师亦当以"博学"为根基,对学⽣⽽⾔,"博学"更是其适应社会、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根本,必须开阔眼界,⼴泛涉猎,掌握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
师⽣均应抱定终⾝学习的理念, “活到⽼,学到⽼”。
求真:科学的真谛在于“真”,道德的真谛在于“善”,艺术的真谛在于“美”。
求真,即在于⿎励师⽣不满⾜于已有的⼀知半解,通过不懈地探索,揭⽰⼤千世界中事物的本源,寻求真理,学会⽤理性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崇⾼: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代朗吉诺斯的《论崇⾼》,认为崇⾼是“伟⼤⼼灵的回声”,是真纯的情感,伟⼤的精神,⾼尚的⾏为,神圣的使命,⼈类共同崇尚的美德。
一训三风诠释

凝练“三风一训”促使学校内涵发展“三风一训”,既表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办学特点,也承继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是学校品牌和形象的象征。
我校的校训:修德育能,追梦致远。
校风:求真尚美,和睦至善。
教风:敬业创新,仁爱精导。
学风:乐学笃行,特点发展。
“三风一训”彰显了我校育人的情怀、兴校的智慧、治学的品行、发展的思路,同时也是我校的思想灵魂和精神特质。
一、校训:修德育能,追梦致远。
校训,《辞海》的解说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
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校训表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修德:出自《左传·庄公八年》,解说为涵养品德、行善积德。
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以德为先。
教师要言传身教,言传更要身教。
要千锤百炼讲堂教课,重视对学生的感情培养,使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获取综合提高,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感情、道德意志、道品德为的转变,为未来为社会作贡献打下坚固的基础。
房中的立德是立励志之德,立孝道之德,立爱国之德。
育能:育:孕育、培养,能:智能、才能、体能,作为校训的主旨,育能就是培养学生的智能、才能、体能的过程,也是学校正学生的培养目标,经过教师的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材。
追梦:人类追求真谛、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不停超越自我、不停创新、不停进步的过程。
时代发展呼喊中国梦精神,反应时代进步要求。
坚持求真求实和开辟创新相一致,使思想和行动更为切合客观实质,我们才能永久站在时代前列,不停把我校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台阶。
致远:诸葛亮的《戒子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致使远。
”后代将“致远”含义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志向、追求优异等。
而房中的追梦思想就是为实现学校的发展壮大,实现教师的幸福成长,实现学生的理想、志向。
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哈尔脑初中“一理念一训三风”解读哈尔脑初中2016.4.26哈尔脑初中“一理念一训三风”解读办学理念:好习惯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校训:以德治校以质兴校校风:文明守纪善学求进教风:乐业求实团结创新学风:博学勤问慎思善用一、办学理念:好习惯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校长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
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
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品格,品格生成思想。
”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养成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决定了学生的命运。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致力于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改掉坏习惯,知错就改,取得一点点进步,就有可能促使学生走向成功。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无完人,只要学生进步了,就是取得了良好成绩,相当于考试考了一百分,这对其人生有深远意义。
二、校训:以德治校以质兴校校训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理念,一种无形的管理制度,一种内在的管理文化!校训,作为一个标尺,能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生们; 校训,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
修德,即做人之本,应教育学生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荣明耻,共创和谐。
学校教育工作始终要把德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教育学生先学会做人,懂得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各类基本关系。
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一训三风

立新学校“三风一训”解读办学理念: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
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
校训:诚信博爱励志自强校风:重德博识求真健体学风:勤学严谨开拓创新教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学校办学理念意义说明:一、秉承"公平教育——让学校成为每一名孩子学习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理念,本着“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宗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强化师德教育,坚持廉洁从教。
教师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从事有偿家教。
三、加强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
抓好师生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安全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财产安全。
四、学校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核准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实行“一费制”,严格收费程序,公示有关收费内容和标准;学生订阅报刊杂志等,尊重学生和家长意见,采取自愿;各种收费必须经校长统一布置。
五、强化教育服务意识,做到对来办事、来访、来信和来电的家长、群众主动热情、礼貌周到,耐心细致。
真诚欢迎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对学校予以监督。
六、坚持民主管理学校,严格实行校务公开,设立校务公开栏、校长信箱、开通投诉电话等规范和丰富校务公开形式,抓实民主评议学校工作,诚恳听取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密切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联系,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校训说明:诚信——诚信既是为人之道,更是立业之本。
学校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办学,坦诚接纳各方面的意见。
“修辞立其诚”,在教育教学,乃至日常生活中,师生、生生间应以诚相待、相互尊重。
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创新。
学校管理的爱能唤起教师“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能鼓舞教师广泛汲取知识、吸收先进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充实提升自我。
一念一训三风解读

一念一训三风解读办学理念: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以优质教育开启成功之路,目的在于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为学生充满阳光快乐的一生奠基。
我们将用最优异的教育,引导孩子们具备崇高的价值取向、高远的奋斗目标、高尚的道德追求,也就是要为学生快乐阳光的一生负责。
“为孩子一生奠基”作为我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工作的中心,作为学校活动的一切,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第一,把学生看做具有生命意识的人。
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和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因素,教育应积极催生、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挖掘其优良的品格、聪慧的个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
第二,把学生看做具有社会意义的人。
人是高度社会化的有机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环境塑造,接纳个体;个体认同、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
学生不仅属于学校,更属于社会,要让他们在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同时,去主动适应、创造社会文化,为未来发展奠基铺路。
学校应让学生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融入到社会的大熔炉中学习与生活。
第三,把学生看做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
教育的发展要求确立发展变化的学生观,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
学校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活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全面充分的挖掘,为其终身发展储备能量。
第四,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种不同的个性”,社会也因个体个性的差异性而精彩。
个性,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的才华往往由人的个性表现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无个性必平庸。
教育应发展学生积极的心志,展现真实的自我,应当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发展的空间,应当鼓励学生有个人的追求和理想。
学校理念文化梳理——浅析“一训三风”

学校理念文化梳理——浅析“一训三风”“一训三风”并不是随便一句口号,其表述虽言简意赅,但精炼文字背后蕴含的深邃内涵和生动故事往往能唤起共鸣、为人铭记。
接下来就来浅析一下学校的“一训三风”。
“一训三风”是建设高品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总结提炼建校积淀的学校精神、充分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良好形象的重要体现。
“一训三风”发挥着文化传承和导向激励的功能,体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是广大师生“树魂、立根、打底色”的重要依据。
“一训三风”是什么?“一训三风”即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灵魂所在。
在党的教育方针引领下,其体现的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
”要让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就要明确学校的一训三风,以校风带动师德师风,以教风促进学风,以学风树立良好的校风,彼此相互促进,为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的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训知书·知礼·知尚·知行知书出自《论语·学而》“礼义廉耻懂事理,知书明理善为先。
”学校希望学生成为有文化,懂礼仪,有教养的人。
这是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
知礼出自《论语》“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懂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
教育每一名学生都应懂得礼貌,待人友善。
知尚出自《易·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尚即高尚,学校希望学生都能保持自身品德的高尚,做一个大度、英勇、真诚、清廉的人。
知行出自王守仁《传习录》卷上:“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
”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有所得,努力践履所学。
校训从道德、礼仪、品质、行为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校风——与书为友理礼同行与书为友“以书为友,岁月留香。
与书为伴,清净恬淡;以书为友,不见忧愁。
”诗书是良师,博览群书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可以充实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展学生的视野。
01办学理念、三风一训释义

丰家铺镇响滩小学办学理念及“三风一训”释义一、办学理念:发展学生成长教师提升学校关爱学生,遵循“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以热爱学生为基础,充分尊重学生的各种差异,发展并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要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学生的成功,才能成就学校的事业。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师德师风、遵纪守法教育,努力营造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传承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以发展和创新为主题,与时代同步,使学校的发展满足现实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校训:团结勤奋自律和谐团结,便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勤奋,便是日复一日的努力,挑灯夜战的毅力,与持之以恒的耐心.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和谐”含有包容、开放、协作、融合之意,对应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把和谐作为一种精神来培育可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引导发展行为,做到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校风:开拓创新全面育人教书育人是艺术是科学,它需要教师具备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并且大公无私、公正公允地培养公道正直、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学校教育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观念、机制、内容、方法等均需要大胆创新。
舍此,学校的发展就会陷入僵化,就会缺乏源泉和动力,也完成不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托。
四、教风:求真务实科学高效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学校三风一训说明

校训:诚信、博学、创新、多才。
校训说明:诚信——诚信既是为人之道,更是立业之本。
学校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办学,坦诚接纳各方面的意见。
“修辞立其诚”,在教育教学,乃至日常生活中,师生、生生间应以诚相待、相互尊重。
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创新。
学校管理的爱能唤起教师“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能鼓舞教师广泛汲取知识、吸收先进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充实提升自我。
对学生,教师要付诸全身心的爱,因为教师的爱能让学生乐学、好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
创新——创新是任何事物向前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教育,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对象的不断改变,我们的教法也必须不断地调整、更新,下一个世纪人才的素质重点体现在创新能力上。
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必须有创新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创新行动。
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使学生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能以创新精神去求索。
博学——博学方能多才,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要广泛汲取“营养”,利用阅读、社会实践等方式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自己储备广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经验,为今后中学、高中、大学,乃至走向社会铺下奠基石。
多才——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作为学校是育人的基地,就得培养出多才多艺的人才。
校风:励志博学求真崇高诠释:励志:“志不强者智不达”。
学习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没有远大的志向抱负、坚定的意志毅力,就不能克服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我们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明确目标并坚定不移地达成目标。
博学:"博学"源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博学"乃华夏古今治学之基础。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尤其强调治学"由博返约",认为:非"博大"无以至"精深"。
当教师亦当以"博学"为根基,对学生而言,"博学"更是其适应社会、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根本,必须开阔眼界,广泛涉猎,掌握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解读

哈尔脑初中“一理念一训三风”解读哈尔脑初中2016.4.26哈尔脑初中“一理念一训三风”解读办学理念:好习惯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校训:以德治校以质兴校校风:文明守纪善学求进教风:乐业求实团结创新学风:博学勤问慎思善用一、办学理念:好习惯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下位概念,是校长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
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
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品格,品格生成思想。
”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养成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决定了学生的命运。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致力于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改掉坏习惯,知错就改,取得一点点进步,就有可能促使学生走向成功。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无完人,只要学生进步了,就是取得了良好成绩,相当于考试考了一百分,这对其人生有深远意义。
二、校训:以德治校以质兴校校训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理念,一种无形的管理制度,一种内在的管理文化!校训,作为一个标尺,能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生们; 校训,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
修德,即做人之本,应教育学生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荣明耻,共创和谐。
学校教育工作始终要把德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教育学生先学会做人,懂得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各类基本关系。
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一训三风”解读

“一训三风”解读办学理念:追寻师生幸福,成就精彩人生。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我们将关注师生身心健康作为永恒的主题,确立了“追寻师生幸福,成就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
让教师愉快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增强幸福感,成就师生精彩人生。
校训:百善孝为先,万事渔始之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社会观、人生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
孝是为人的道德之本,孝心是人的精神家园中的一方净土。
比尔盖茨说过“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孝顺”。
孝顺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中华名族传统美德之基石。
为落实校训,我们分年级分层次给师生提出不同要求。
孝的三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爱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第二阶段:爱父母尊敬父母及长辈第三阶段: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渔,万事欲始之,欲,即欲望、兴趣,“渔”“欲”同音,渔,就是方法。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W(成功)=X(刻苦)+Y(正确的方法)+Z (不说空话),可见,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
渔的三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培养兴趣万事欲始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二阶段:掌握方法科学的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阶段:养成习惯良好的习惯成就一个人的未来从“孝”和“渔”的校训着眼,我们确立了校风、教风和学风。
校风:努力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要实现学校和师生的梦想,唯有努力奋斗,坚持到底才会成功。
教风:用真情照亮成长的路教师像明灯,要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引者和陪伴者,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人格影响人格,用情感唤醒情感。
从知识上、情感上指引、陪伴孩子们的成长,同时也促进自己的成长。
学风: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爱创新我们着眼于“孝”,“爱”字当头,让学生在家爱父母,在学校爱学校和老师,只有热爱学校,热爱老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尊重敬佩自己的老师,听从他们的教诲。
着眼于“渔”,确立爱学习、爱创新的学风,重在培学生学习兴趣,重在教学生学习方法,重在养学生学习习惯,重在树学生学习美德,重在激学生创新热情。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就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动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学校践行以人为本理念,通过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等多途径,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校将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办学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力争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办学特色:注重细节形成习惯养成品格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养成品格,品格生成思想。
”由此可见,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要养成好的习惯,必须从细节做起,从细节入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使其养成高尚的品格,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办学目标: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是对我校全体师生提出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理念,也与终身学习理念相吻合,号召全体师生无论在身体、心理方面都要健康、快乐成长,得到全面的发展。
我们学校的长远愿景是:小纪一小全体师生,都成为“勤奋学习习惯好,快乐生活心态棒,健康发展求全面”的高素质的幸福的人。
校训:诚信向善尚美求真诚信:诚实乃为人之本,守信方可求得久远。
只有明礼诚信,诚以待人,才会使生活充满和谐;只有言行一致,务实求真,才会让人生浸润幸福。
向善:即朝着“善”的境界,不断追求,直到永远。
就是勉励广大师生积善心,行善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道德和人文修养,追求人格、学识、行为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使我们的道德达到至臻至善的完美境界,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尚美:就是追求真、善。
世界上的一切事理,凡真的、善的,必定是美的。
美有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
这里所指为人文之美,即通过熏陶浸染,促进学生形成审美的人生态度,自觉追求并达到真善的境界。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解读

学校“三风一训”解读一、校训:诚信立身,自信成事其核心理念是“信”,“两信”教育是学校的教育核心,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是师生的品性、道德成长的目标,我们力求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师生道德与学业的共同进步。
“两信”是学校一切“教”与“学”的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诚信立身”,诚信是修身的基石。
诚信是最基本的品德修为,立身必先立诚,为人“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堂堂立身于天地。
“自信成事”,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有自信,才有创造;有自信,才能从容;有自信,才会成功。
心中有斗志,相信自己,刚健有为,从容淡定,方能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二、校风:和谐有序昂扬向上其核心理念是“和”,“和”是协调,是合作,是沟通,是融洽,“和谐”是学校氛围的终极追求,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和谐有序”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氛围,“有序”主要是指秩序,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教育更是讲究张弛有度,规范有序,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学校活动有序进行;“和谐”则是学校工作的终极追求,教师和谐发展,学生和谐成长,师生和谐共进,学校成为人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源发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昂扬向上”是学校秉承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前行的姿态,是一种奋进的方式,更是一种勃发的精神。
五十多年风雨坎坷路,臻坚人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从未放弃昂扬的姿态,始终以上进的态度,以精进的方式,去赢得前进的方向。
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在创造的进程中始终不变的是臻坚人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
三、教风:敬业严谨博学善导敬业——爱岗敬业,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严谨——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博学——教师必须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精湛教学技艺,厚重教育底蕴,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善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品行修养的雕刻师,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
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办学理念

段柳小学“三风一训”解读一、校训:诚信立身,自信成事其核心理念是“信”,“两信”教育是学校的教育核心,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是师生的品性、道德成长的目标,我们力求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师生道德与学业的共同进步。
“两信”是学校一切“教”与“学”的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诚信立身”,诚信是修身的基石。
诚信是最基本的品德修为,立身必先立诚,为人“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堂堂立身于天地。
“自信成事”,自信是成功的关键。
有自信,才有创造;有自信,才能从容;有自信,才会成功。
心中有斗志,相信自己,刚健有为,从容淡定,方能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二、校风:和谐有序昂扬向上其核心理念是“和”,“和”是协调,是合作,是沟通,是融洽,“和谐”是学校氛围的终极追求,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和谐有序”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氛围,“有序”主要是指秩序,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教育更是讲究张弛有度,规范有序,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学校活动有序进行;“和谐”则是学校工作的终极追求,教师和谐发展,学生和谐成长,师生和谐共进,学校成为人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源发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昂扬向上”是学校秉承的精神追求,是一种前行的姿态,是一种奋进的方式,更是一种勃发的精神。
始终以上进的态度,以精进的方式,去赢得前进的方向。
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在创造的进程中始终不变的是段柳人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
三、教风:敬业严谨博学善导敬业——爱岗敬业,是良好教风的内在灵魂,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严谨——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博学——教师必须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提高专业水平,掌握精湛教学技艺,厚重教育底蕴,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善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品行修养的雕刻师,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
一训三风解读

1、办学理念:“绿色教育持续发展”
实践绿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绿色生态思维,让每一个学生具备充足的发展后劲,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
态度,实现全面发展、适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2.校训:“仁者乐山,绿色发展”
基于山的象征意义,莲都镇中学“山品”全面培育学生的“三品
九性”,构建全面的学生素质体系。
“三大品质”,即:“山之德”、“山之智、“山之美”;“九大特性”,即:仁爱、高尚、包容、坚毅、博大、精深、生态、秀美、奇崛。
也正符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
“仁者乐山,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
设新格局,符合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途径。
3.校风:“仁爱,博学,精深,奇秀”(山的核心品性)
学校以山的精神立校,引导学生学习广博的知识,培养学生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品质,养成恰当的行为习惯,完善师生修养,追求
真善美,养成大山一样精深,奇秀的优秀品格。
4.教风:“灵慧善导仁爱尚德”
教师要有灵心慧性,在教学中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在实践中学
习追寻、自我提升、自我约束、成就自我,以山的精神求真求实、追
求实效、争取优异。
“立德”即树立德业,形成良好的品德,德高为范;“立人”即立身做人,造就品行端正的人,“立德”方能“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学理念一训三风解读
办学理念:聚善养德,润心砺行。
其意为积累善行(行为举止规范,做正确事,做善事),涵养美德,温润心灵,砥砺品行。
它彰显了学校“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总体目标;涵盖了“在三至五年内,把学校办成质量尚好、富有特色、社会认可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近期目标;体现了用善行涵养美德,用美德温润心灵,在生活中砥砺品行的办学策略。
学校的办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一训三风”等方面。
校训:学求真知,行求真人。
其核心是一个“真”字,真就是真理、真实、客观存在。
学、行的过程也是聚、养的过程。
校训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师生做真人,做有道德、追求真理的人。
它凝聚了一丝不苟、认真钻研、勤奋坚韧、求真务实的三中精神,是校风、教风、学风的集中体现。
校风:厚德博识,唯理尚新。
其意为教师应学识渊博,乐于教书,品德高尚,善于育人;学生应追求真理,敢于创新。
它旨在引导师生重德修行,崇尚科学,敢为人先。
教风:敬事而信,敬人而尊。
其核心为“敬”,有敬业、敬爱、敬重之意,全句意为忠于教学之事必信于莘莘学子,热爱广大学生,定被学生尊重。
它体现三中人献身教育事业的风范和爱校爱岗爱生的情怀。
学风:笃学为本,笃行为魂。
其核心为“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全句意为求真务实为做学问之根本,学有所得并努力践行是做学问的灵魂。
它重在引导三中学子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