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共20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702807360cba1aa811dad1.png)
12时计时法
8:00—18:00 早上8:00—下午6:00
说一说
你能用一个24时计时法的时刻说 一句话吗?
例如: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19:00播出。
读一读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 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 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 的人只能留下悔恨。
——鲁迅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 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18、最 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要知道对好 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 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27、只有 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30、意志是一个 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希望是人生的乳 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 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1、学 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 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 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51、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 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 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 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 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 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 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 无傲骨。、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03、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5867bc6c175f0e7dd13786.png)
《24时记时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北京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属于概念建立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时间单位“日”。
小学阶段关于时间单位的学习安排如下图所示,虽然学习的内容不同,但是度量的核心却没有改变,通过这些时间单位的确定,将抽象的时间进行度量,通过单位个数的累加,变成了具体的数量(liàng)。
通过梳理时间单位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发现“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概念。
它上接大的时间单位“年、月、世纪”,下到小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所以,帮助学生建立“日”的单位概念至关重要。
罗伯特·费舍尔说过:“好的问题不仅能够引发思考,还是开放式、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因此好的问题还可以促进思考。
一个好的问题可以产生更多的问题。
”本课教学中,通过问题串,引发学生的思考。
既然一日是从0时开始的,为什么钟面上没有0?为什么钟面上的“12”既能表示“0”时,也可以表示“12时”,还可以表示“24时”?“0时”与“24时”表示的时刻2.学习者分析(1)理论分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三年级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体运算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够很好地理解数量关系和逻辑推理关系。
同时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学生只能把运算模式应用到真实的或可以想象得到的事物、情境或事件上。
所以在此单元的具体教学环节中,需要提供直观的学具与模型,借助具体的表象支撑,促进学生对于数学概念与知识的建构与理解。
针对学生的认知起点,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
(2)调查研究①调查时间2018年9月6日上午②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抽取3个班学生进行,总人数106人。
年龄为8-9岁。
③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学生独立完成,期间教师不作任何提示,时间为10分钟。
调查问卷如下:调查问卷(前测)亲爱的同学,你好!请你按照要求认真回答问卷上的问题。
1.钟面上是几时?这个时间你一般在做什么事情?2.13:00是下午几时?你在哪看见过?3.1日是从几时开始的?你知道1日有多少小时吗?4.关于24时记时法,你有什么问题?④调研结果100%的学生都能认出是8时,并能清楚地写出这一时刻他们所做的事情。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7.1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7.1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5e262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8.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1 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培养对时间的敏感性和规律性。
教学重点1.理解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
2.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对时间的敏感性和规律性。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24小时计时钟。
2.准备学生的练习纸。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通过问学生今天早上起床是看的什么时间,引出时间表示法的问题。
2.引导学生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时间表示法,学生提出24小时制。
3.引导学生认识24小时制充分发挥其优点:准确、方便。
4.通过制作24小时计时钟,让学生初步认识24小时计时法。
操作演示1.让学生学习如何快速判断时间,简单计算时间差。
2.通过举例子,让学生初步掌握24小时计时法的应用。
练习演练1.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进行基本练习,并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
2.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应用24小时计时法,加深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总结提高1.反思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总结掌握的知识点。
2.给予学生以题目的形式测试其掌握程度。
3.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敏感性及规律性,并提高时间管理和计划执行能力。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学习态度。
2.在完成练习和测试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使用24小时计时法,并在管理课上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拓展1.让学生了解更多时间计算方法,如12小时计时法、60进制计时法等。
2.给学生更多生活情境,让其自主解决时间计算问题。
3.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
知识拓展24小时计时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表示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更好地认识了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时间,合理规划时间,发挥时间的效益。
同时,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中遵守时间规律,科学管理时间,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4ad8f43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2.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3)教学目标1.认识小时制和24时制2.学习24时制的计时方法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24时计时法教学重难点1.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规则2.熟练掌握将小时数、分钟数和秒数转换成24时制时间的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24时计时法的初步知识,教学案例2.学生:计算器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认识小时制和24时制2.学习24时制的计时方法3.探讨24时计时法的应用场景第二课时1.复习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规则2.讲解将小时数、分钟数和秒数转换成24时制时间的方法3.练习将时间转换为24时制时间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小时制和24时制,讲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教师以图片与实物辅助学生理解24时计时法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试着说出更多应用场景,以深化对24时制的理解。
•第二课时:复习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讲解如何将小时数、分钟数和秒数转换成24时制时间,并在练习中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法1.讲授法:启发学生主动去探究24时计时法,帮助学生找到其规律和规则。
2.问答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和总结。
3.练习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口算和填数)来提高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的能力。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期中、期末的考试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课后拓展1.观看相关视频,深化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
2.在生活中注意时刻使用24时计时法,并记录下自己发现的应用场景和感受。
3.阅读相关材料,了解如何将24时计时法与电子钟、手表等设备结合使用,进一步理解和应用24时计时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10c9cce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4.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2)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能够正确使用24时计时法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24小时计时法;2.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可以先将前几节课所学的时间慢慢接触24小时计时法这个新知识点;2.让学生们通过口述或板书等方式回顾时间的基本概念。
2. 24小时计时法1.介绍24小时计时法,将课程标题作为范例,提问学生:“24时计时法是什么?”;2.对24小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说明,例如:“24时计时法是一种用于记录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时间的方法,通常以24小时为标准。
”;3.让学生举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使用24小时计时法的一些情境,例如乘坐飞机时需要知道起飞和降落的具体时间,以及火车、电影等等。
3. 运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问题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时间问题,例如“王老师开始上课的时间是8:20,在上课40分钟后,是中午吃饭的时间,中午吃饭的时间是什么时候?”;2.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使用24小时计时法;3.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请愿解答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对答案的核实。
4. 拓展练习1.让学生自行设计使用24小时计时法的问题并进行解答;2.让学生尝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24小时计时法,体会计时的便利性。
五、教学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24小时计时法这一重要的时间概念和方法;2.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了使用24小时计时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应该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24小时计时法的好习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7)](https://img.taocdn.com/s3/m/a096f13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7.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7)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们将会:1.掌握使用24时计时法来读写一天中的时间;2.能够使用24时计时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使用24时计时法读写时间;2.学习如何使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计时法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1.一块黑板和白粉笔;2.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让学生回想上节课所学内容“12小时计时法”,并请一名学生回顾一下“12小时计时法”;2.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为什么我们需要计时呢?”请学生们简单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新课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24小时计时法”是什么,以及它与“12小时计时法”有什么区别;2.将黑板上的时钟刻度画出,通过填写时间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24小时计时法”;3.通过根据实际时间练习,来巩固学生使用“24小时计时法”的方法。
达标练习(20分钟)1.在黑板上列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上台回答;2.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完成练习。
拓展练习(15分钟)1.分组讨论题目:“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使用24小时计时法?”;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从中总结一些有趣有实际意义的例子;3.请每个小组进行汇报。
课堂总结(5分钟)1.请一位学生回顾这节课的重点;2.让学生们自己总结需要掌握的“24小时计时法”的内容。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2.思考并记录生活中使用“24小时计时法”的场合,并写下自己遇到的问题。
师生互动1.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2.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疑问,老师帮助解决。
学生评价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自评自己的学习情况;2.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对他们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2.修改和完善下次教学的计划,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1b25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3.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 | 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24小时计时法的基本知识,掌握转换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方法。
2.掌握24小时制的读法和表示方法,能够进行问题求解。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24小时制的读法和表示方法,能够将12小时制转换为24小时制。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24小时制的概念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论日常生活中使用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场景,引导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并了解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
2.讲解通过黑板演示和教材上的图片,详细讲解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通过示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转换方法。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做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相互帮助。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轮流进行解题,并在错误时及时指导。
4.交流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设计一些问题,互相提问和回答。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24小时计时法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和反思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24小时制的读法和表示方法,能够进行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转换。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练习和交流,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24小时制的概念和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结束语24小时计时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掌握它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时间的概念和使用。
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时,学生需要多加练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7)](https://img.taocdn.com/s3/m/ce88759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4.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7)教学背景这节课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的第七节,教学内容为“24时计时法”。
此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并可以读出时间和写出时间表示。
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24时计时法,并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加深学生对时间概念和计时法的理解,同时锻炼其口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24时计时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2.了解“子时”、“丑时”等文化背景知识,并通过解决问题学习如何应用时间概念。
3.能够使用口述方式和文字形式识别和表示时间。
教学内容一、知识点1.24时计时法2.子时、丑时、寅时、卯时等文化背景知识二、教学过程预习:解决以下问题1.现在是中午12点,9小时后是几点?2.现在是晚上10点,6小时后是几点?导入:口述和展示1.老师口述不同时间的24时计时法,鼓励学生模仿并回答不同时间的24时计时法。
如:“早上7点”可以说为“早晨7时”、“上午10点”可以说为“早上10时”等。
2.展示海报或图片,介绍子时、丑时、寅时、卯时等文化背景知识。
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和问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时间概念和相应英文表达。
演练:应用24时计时法1.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24小时制时间为基础,编写不同时间的24时计时法。
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比如起床时间、吃饭时间、上下学时间等。
每个小组需要至少编写5个时间点,并进行展示和讲解。
2.个人练习: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时间点,要求学生用口述或文字形式表示这个时间点。
总结:检查和回顾1.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24时计时法相应的表达方式和应用方法。
2.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和文化背景知识。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目标清晰,内容丰富,采用了多样化及趣味性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章节的知识点。
并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练习形式,鼓励学生互动和思考,使得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8)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8)](https://img.taocdn.com/s3/m/b4b1c89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f.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8)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用24时计时法读时间。
2.能够计算两个时间的时间差。
3.能够应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分析钟表,掌握24时计时法的读法。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能够独立计算时间差并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时间的敏感性,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观察能力,通过观察钟表分析时间。
3.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24时计时法的读法。
2.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3.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24时计时法的读法,包括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2.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包括同一天和跨越两天的情况。
教学难点1.跨越两天时间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观察钟表,分析时间。
2.讲解和演示24时计时法的读法和计算方法。
3.进行示范演练,让学生参与答题。
4.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课堂上放置一个墙钟,询问学生现在是几点钟,并请其中一个同学将要进行的任务写在黑板上,如给小猫喂食,预计用时20分钟。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使用24时计时法,应该如何表示。
提取(15分钟)1.讲解24时计时法的读法,包括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2.课堂上演示两个时间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互相提问回答。
讲解(20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如上午10点10分吃午饭,用时1小时20分,几点钟吃完,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2.讲解跨越两天时间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应该如何计算。
练习(30分钟)1.随堂演示各种时间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并解决。
总结(5分钟)1.让学生自己总结24时计时法的读法和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8)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8)](https://img.taocdn.com/s3/m/a0112af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b.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8)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巩固数的加减法口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24时计时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通过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口诀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四、教学具体过程1. 复习通过口算练习,回顾数的加减法口诀,例如,小明有7本书,他又买了3本书,请问他现在一共有多少本书?2. 导入教师采用引导式讲解,引导学生思考24时计时法,例如,用时针和分针,如何表示一个小时?如何表示半个小时?如何表示15分钟?3. 案例分析(1)小明有两根绳子,一根长10米,一根长15米,请问它们长度总共是多少米?使用24时计时法进行计算。
(2)小明身上有50元钱,他花了30元买书,还剩下多少元钱?使用24时计时法进行计算。
4. 深入学习学生自我学习,找出5个涉及到数的加减题目,采用24时计时法进行计算,并口头分享。
5. 团队合作学习(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人。
(2)每组选出一名负责人,负责解释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其他学生在15分钟内讨论问题并共同解决。
(3)负责人汇报小组的解答方法和答案。
6. 总结活动通过总结学习方法和解答思路及结果,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24时计时法的计算,达到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同时,采用团队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
有利于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增强了学习的协同性,最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75f9ff4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a.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北京版(1)教学目标1.能够将自己的日常活动按照24小时计时法进行计时,并能够分析不同活动所占用的时间。
2.能够理解24小时计时法的原理和使用场景,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适应和使用。
教学重点1.如何使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日常活动计时。
2.如何分析和比较不同活动所占用的时间。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24小时计时法的原理。
2.如何将24小时计时法与12小时计时法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演示2.学生个人实践与实验3.课堂互动与讨论教学准备1.多功能计时器2.白板与白板笔3.学生日常活动清单表格4.教师讲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课1.教师通过白板讲解24小时计时法的概念、原理和使用场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学习与实践1.教师通过多功能计时器及课件演示如何使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日常活动计时,并要求学生在白板上将自己的日常活动用24小时计时法重新排列。
2.要求学生使用多功能计时器和日常清单表格,对自己日常活动进行计时,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第三步:分析与比较1.教师指导学生将日常活动清单表格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各项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并比较不同活动之间的差异。
2.让学生观察他人的表格并进行交流讨论,找出各项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差异,并探究差异的原因。
第四步:巩固与拓展1.要求学生将日常活动清单表格转换成12小时计时法,并用这一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2.让学生寻找更多的实例,进行探究和实践。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日常活动计时,并能够将自己的日常活动用表格的方式展示出来。
2.学生能够分析不同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并比较不同活动之间的差异。
3.学生能够理解24小时计时法和12小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真正理解24小时计时法的原理和使用场景。
个人实践与实验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很多学生仍然无法理解24小时计时法和12小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需要在以后的课程中加以补充和拓展。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dcdbbee83169a4517623a34d.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北京版教材三年级上第七单元
《计算经过时间》
解建影 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小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学习提示 任务:算一算公交车道上午、下午分别限行 了多长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北京版教材三年级上第七单元
《24时记时法》
活动一
任务:画一画或写一写 “一日”在你心中是 什么样子的? 建议:①自己先独立思考,再动手画一画。
②画好之后,和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活动二 任务:表示出“13时”。 建议:①摆一摆或画一画,利用学具,找到13时。
②说一说,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活动三 任务:表示出全部“24时”,并标出一日的 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建议:①摆一摆或画一画,并标明时刻。
②说一说,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16世纪的便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活动时间方案设计》
解建影 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小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3
小组学习提示 任务:标明每项活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建议:①画一画、写一写,设计活动的时间方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1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ba9056bd7f1922791688e8f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1
昨天
今天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15时 )
( 21时 )
24时计时法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时计时法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1
24时计时法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时计时法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
3
4
1 凌晨2时---------( 2时) 3 下午5时---------(17时)
2 上午9时---------(9时 ) 4 深夜11时--------(23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1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1
练习(二) 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
11 12 10
1 2
9
3
8
4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9dd996eee2bd960590c677fc.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做什么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做什么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做什么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做什么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猜一猜
24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16 171819 20 2122 23
0
23 24
13
0时
22 11 12 10
1 2
14
21 9
3 15
8
4
20 7 6 5 16
19 18 17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23时 16时 下午5时30分 13时30分 0时(24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凌晨5:00 下午6时 上午8时 晚上9:30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人 们 记 录 时 间 的 历 程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13 14 15 16
做什么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13 14 15 16
17
做什么呢?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
13 14 15 16
做什18么呢17?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 北京版 (5)](https://img.taocdn.com/s3/m/59b5255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5.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4时计时法北京版(5)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24小时制的基本概念;2.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区别;3.能熟练地使用24时计时法进行时间的表示。
1.2 能力目标1.能够用24时计时法来演示当地的日常活动安排;2.能够采用24时计时法准确地描述事件的发生时间。
1.3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树立时间观念,注重时间利用,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理解24小时制的基本概念;2.能熟练地使用24时计时法进行时间的表示;2.2 教学难点1.将平时使用的12时计时法进行转换;2.准确描述事件的发生时间。
3. 教学过程3.1 创设情境老师先谈论一件事情,比如,“早上8点我来到学校,然后去办公室看到办公桌上有几个文件,准备清理文件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1个多小时,已经快10点了。
”然后请学生想象如果没有20世纪初逐渐普及的24时计时法,每次去一个地方都需要先问别人现在几点或者带一个12小时时钟,对日常生活所带来的麻烦。
3.2 概念讲解1.24小时制现代人一般都是采用24小时制,这种计时方法是以一天的自然周期作为计时基准的,一天共分为24个小时,例如:上午10点转换为24小时制的时间为10+12=22时。
2.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区别24小时制,指采用时刻的表达方式是023,称之为24小时制。
12小时制,指采用时刻的表达方式是112,表示上午/下午,称之为12小时制。
举例:下午3点可以写成15:00(24小时制)或者3:00 P.M(12小时制)。
3.24时计时法加小时数即可得到时间。
例如,下午3点不关心是12小时制还是24小时制,直接加12个小时,就是下午15:00。
3.3 计算与演练1.练习1学生们执行以下转换,将创建的时刻转换为24小时制的时间:早上8点,下午6点30分,早上10点半,晚上8点55分。
2.练习2请学生们使用24时制计时法给自己的一天安排一个日程表,标出各个活动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当堂训练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1.亮亮晚上9点睡觉,早上6:30起床,他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2.
3.这是一个新设的邮筒,每天取三次信,早上8时30分第 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小时取一次信。请标出每次取信的时 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拓展训练
一辆汽车8:30从甲地开出,15:30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的公路长 40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文和蒂姆要去游乐场游玩,他们 15:00到达,但主人要求他们晚上8:30要离 开,他们在游乐场玩了多长时间?
20 : 30 15 : 00
5
30
注意:计算的方法适用 于24小时记时法 晚上8:30是20:30
20 : 31
19 : 00
1
31
1小时 31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1
60
1290 : 05
19 : 31
34
分钟不够减时, 可以借1小时看作60分钟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22:00 睡觉
第二天
6:30 起床
24:00 22:00 23:00 (0:00) 1:00 2:00
电影放映时间
19:00~20:31 总放映时间是多少分钟?
电影放映时间
19:00~20:31 总放映时间是多少分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方法一:
1小时 (60分钟)
31分钟
60+31=91(分钟)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方法二:
分
• 19:00 ~ 20:31
时
如果是19:31~20:05呢? 1小时31分=91分钟
6:30 3:00 4:00 5:00 6:00 7:00
…
…
2小时
6小时30分钟
一共8小时30分钟。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第一天
24 : 00
22 :
00
2
00
第二天
6:
30
0:
00
6
30
2小时+6小时30分=8小时30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
• 小黄人鲍勃和凯文一起 坐火车去帮主人去取一 件重要物品,7:30上的 火车,第二天9:00到达, 他们在车上待了多长时 间?
1
60
2234 : 00
7 : 30
16
30
9:
00
0:
00
9
00
16小时30分+9小时=25小时30分
三年级上册数学 计法北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