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3篇)

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
第三条特种设备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经过特殊安全技术检验或者特殊工艺等级的车辆、机械设备和其他生产设备。
第四条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
第五条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应当由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负责。
第二章日常维护保养规定第六条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设备的清洁: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清洁,并定期对内部进行清理。
(二)设备的润滑:根据设备的使用要求,定期为设备的润滑部件添加润滑油。
(三)设备的紧固:定期检查设备的紧固件,确保设备的各个部件没有松动情况。
(四)设备的电气系统:定期对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电气连接正常。
(五)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如有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六)设备的工作性能:定期对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及时修复。
(七)设备的仪表仪器:定期对设备的仪表仪器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及时修复或校准。
第七条设备操作人员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应当自觉遵守以下规定:(一)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二)定期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设备外观变形、腐蚀等问题及时上报。
(三)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要求进行设备润滑。
(四)认真执行设备的紧固操作,不得出现设备紧固件松动的情况。
(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六)在设备运行中,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并上报维修部门。
第八条维修人员在日常维护保养中应当自觉遵守以下规定:(一)定期对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范本

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加强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文件的管理1. 文件的分类管理1.1 设备档案:按设备种类进行分类管理,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设计文件、制造文件、安装调试文件等。
1.2 维修记录:按设备的故障情况和维修方式进行分类管理,包括维修记录、维修票、维修方案等。
1.3 安全检查记录:按设备的检查项目和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包括安全检查记录、检查表、检查报告等。
2. 文件的编号管理2.1 文件的编号应具有唯一性和顺序性,便于查找和归档。
2.2 文件的编号应包括设备名称、文件类型、编号年份等信息。
3. 文件的存储管理3.1 文件应存放在专门的文件柜或文件室中,保持整齐、清洁和安全。
3.2 重要文件应采取防火、防水等措施进行保护,确保文件的安全。
4. 文件的查阅和借阅管理4.1 文件的查阅和借阅应符合相关规定,遵循申请、审核、登记等程序。
4.2 文件的查阅和借阅应记录在册,并进行统计和动态管理。
三、记录的管理1. 记录的分类管理1.1 设备运行记录:按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包括设备运行记录、日志、仪表读数等。
1.2 维护保养记录:按设备的维护保养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包括维护保养记录、保养计划、保养记录卡等。
1.3 安全事故记录:按事故的性质和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包括事故记录、事故报告、事故调查报告等。
2. 记录的填写和签字2.1 记录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能的人员进行填写,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记录应及时填写和签字,遵循填报、审核、签名等程序。
3. 记录的归档和保管3.1 记录应按照文件编号进行归档,确保记录的顺序性和完整性。
3.2 归档的记录应存放在专门的档案柜或档案室中,保持整齐、清洁和安全。
4. 记录的查阅和复制4.1 记录的查阅应符合相关规定,遵循申请、审核、登记等程序。
4.2 记录的复制应符合相关规定,遵循申请、审核、复制等程序。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设备使用记录与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设备使用记录与档案管理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设备使用记录与档案管理一、设备使用记录管理设备的使用记录是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1.使用记录的内容使用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等设备基本信息;(2) 使用日期、时间、地点;(3) 使用人员的姓名、工作岗位以及接受特种设备操作培训的情况;(4) 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5) 设备的运行状况、故障情况和维修保养记录;(6) 相关部门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验收的情况;(7) 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使用效果评估;(8) 其他需要记录的重要信息。
2.使用记录的管理要求为确保设备使用记录能够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并长期保存,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要求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管理:(1) 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使用记录,章法清晰,字迹工整;(2) 使用记录应及时完成,不得拖延或漏填;(3) 使用记录应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确认;(4) 使用记录应统一编号,并归档保存;(5) 使用记录的保存时间一般为5年以上,且应妥善保管,防止文件损坏或丢失。
二、设备档案管理设备档案是对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完整记录和归档的管理体系,通过对设备的档案管理,可以做到设备使用全程可追溯、信息完备,为设备维修保养、技术管理和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1.档案管理的内容档案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规格等;(2) 设备购置和安装信息:包括设备购置合同、购置凭证、验收报告等;(3) 设备技术参数和使用说明:包括设备的技术文件、产品说明书、操作手册等;(4)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包括设备维修保养的记录和报告;(5) 设备故障和事故记录:包括设备故障和事故的记录、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6) 设备定期检验和年度检查记录:包括设备定期检验和年度检查的记录和检查报告;(7) 设备报废和更新信息:包括设备报废的记录和更新换代的信息。
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特种设备的文件和记录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涉及特种设备的文件和记录管理工作。
二、文件管理1. 文件的分类根据特种设备管理的需要,特种设备文件分为以下几类:安全技术措施文件、维修保养文件、操作指导文件等。
但不得重复建立类似内容的文件,以避免混淆和冗余。
2. 文件的编号根据文件的类别,每份文件都应有唯一的编号,以方便文件的查找和管理。
编号应采用规范的命名方法,遵循一定的规则,例如采用设备名称和文件类别的组合,如“设备名称+文件类别+顺序号”。
3. 文件的制作和存档制作文件时应规范字体、格式和排版,并加盖单位印章。
制作完毕后,应按类别进行归档,确保文件的安全、完整和易于查阅。
文件的存档位置应设立明确的标识,并做好防火、防水和防盗措施。
4. 文件的审批和签发文件的审批和签发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对于涉及特种设备安全和运行的重要文件,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阅和审批,并由负责人进行签发。
签发后的文件才具有法律效力。
三、记录管理1. 记录的分类根据特种设备管理的需要,特种设备记录分为以下几类:安全生产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操作记录等。
记录的分类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作出明确的规定。
2. 记录的填写和保存记录的填写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内容准确、全面。
填写人应签名确认,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
填写完毕后,记录应及时保存,并做好防丢失和损坏的措施。
3. 记录的审核和核查记录的审核和核查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对于涉及特种设备安全和运行的重要记录,应经过相关部门的核查,并由负责人进行确认。
确认后的记录才具有法律效力。
4. 记录的归档和销毁记录的归档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以方便查阅和管理。
归档时应设立明确的标识,并做好防火、防水和防盗措施。
对于无效的记录,应及时销毁,以免占用存储空间和引发信息泄露的风险。
2023年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

2023年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管理。
第二章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第三条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应当详细记录每次维护保养的内容、时间、人员和工作情况。
第四条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应当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号,编号应当连续。
第五条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应当保存至少三年,定期进行归档。
第三章运行记录第六条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应当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参数以及异常情况。
第七条运行记录应当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号,编号应当连续。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应当保存至少五年,定期进行归档。
第四章管理要求第九条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应当及时、准确地填写。
第十条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
第十一条进行维修保养和运行记录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并接受过相关培训。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进行检查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应当保密,不得向外界泄露。
第五章处罚措施第十四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五条违反本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有权依法撤销其从业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规定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2023年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二)注:此答案仅供参考,具体规定请以实际法律法规为准。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的运营和维护管理,并适用于所有从事特种设备运营人员。
第三条特种设备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具有一定危险性和专用性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电梯、起重机械等设备。
第四条特种设备运行记录是特种设备运营人员在设备日常运行中,记录设备运行情况、维护保养、检修情况等的记录,是特种设备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运行记录的编制、管理和使用应遵循规范性、准确性、实时性的原则。
第六条运行记录应指导设备运营管理工作,且能反映设备的真实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为设备维修和事故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第七条运行记录由设备运营人员负责记录,上级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和监督。
第二章运行记录内容第八条运行记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设备的基本情况,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等。
(二)设备运行情况,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运行状态、运行稳定性等。
(三)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包括定期巡检、保养维修、更换部件等。
(四)设备的检查和检测情况,包括定期检验、周期性检查和特殊情况下的检测等。
(五)设备的事故记录,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损失等。
(六)设备的维修情况,包括维修内容、维修人员、维修时间等。
(七)设备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情况,包括改造项目、改造内容、改造效果等。
(八)其他与设备运行相关的重要信息。
第三章运行记录的编制和管理第九条运行记录应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完成。
第十条运行记录可以在纸质或电子形式上记录,有关部门应对记录进行统一编号和管理。
第十一条运行记录应有专人负责记录,并由设备运营人员进行审核。
第十二条运行记录应定期进行备份和归档,并保存一定的时限。
第十三条运行记录应定期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第十四条受理设备维修申请时,应先查阅设备的运行记录,了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情况。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相关推荐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11、承租单位如租用出租单位的特种设备,必须与出租单位签订租赁协议,承租单位一经使用,就确认完好。
2、承租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对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规定要求,并取得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安全合格证、使用许可证和年度检验合格证,方可投入使用。
3、承租单位在入驻时,应将有关使用特种设备的情况,如实向出租单位办理登记手续。
4、承租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应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做到按月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对安全附件进行检测,取得检测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做到按期复训。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21、特种作业人员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前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岗位需求的审核,报安全环保部备案,由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培训考试、取证。
2、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取得作业资格证前必须进行体检,体检合格,(没有职业禁忌证者)方可参加作业资格培训。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重违章或造成事故者取消作业资格。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持证上岗作业。
5、加强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教育和管理。
安全环保部积极认真地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和体检工作。
复审合格者方可继续从事特种作业。
6、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不得涂改、转借,资格证书丢失应报主管部门备案、补办。
7、特种作业人员连续六个月不从事本工种作业,作业资格证书作废,需重新培训取得特殊工种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设备运行中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运行中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特种设备的运行管理。
2. 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
3. 特种设备运行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管理机构与职责1. 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特种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
2. 安全管理小组应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故障处理、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
三、运行前检查1. 特种设备在每次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外观、安全附件、控制系统、运行记录等。
四、运行记录1. 特种设备应建立运行记录,详细记录每次运行的时间、状态、检查结果等。
2. 运行记录应由专人负责,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维护保养1. 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养内容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制造商的要求。
2. 维护保养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并做好记录。
六、安全培训1. 对操作特种设备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确保其熟悉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2.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的操作技能、安全知识、事故处理等。
七、应急处理1. 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和应急流程。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八、监督检查1. 定期对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
九、事故处理1.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2. 事故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和公司实际情况进行。
特种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制度1. 引言特种设备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身安全、公共安全、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危害的设备。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管理,制定并执行特种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2. 运行制度2.1 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是指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在使用特种设备时应遵守的规定和流程。
操作规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的启动、停止和调试程序;- 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求;- 特种设备的故障处理和紧急情况应对措施;- 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2.2 特种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制度特种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制度是指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的规定和流程。
检查和维修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计划;- 特种设备的检查和维护记录的保存和管理;- 特种设备的故障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的程序;- 特种设备的事故和故障的调查和分析。
2.3 特种设备的培训和考核制度特种设备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是指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的规定和流程。
培训和考核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内容;-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和证书管理;-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考核方式和标准;-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再培训和补习措施。
3. 管理制度3.1 特种设备的备案和登记制度特种设备的备案和登记制度是指特种设备的备案和登记要求及程序。
备案和登记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备案和登记的申请材料和流程;- 特种设备备案和登记的审批和核准程序;- 特种设备备案和登记的有效期和更新要求;- 特种设备备案和登记信息的保存和管理。
3.2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制度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制度是指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要求和措施。
安全监管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的安全评估和监测机制;- 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和检查方式;- 特种设备的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 特种设备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要求。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度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管理。
第三条定义1.特种设备:指依照国家标准确定的,具有肯定不安全性、特地用于生产、科研、教学、医疗等活动,且与人身安全紧密相关的设备。
2.运行记录:指对特种设备进行实时、准确记录其运行过程的相关信息。
第二章运行记录管理要求第四条运行记录的内容1.运行时间:记录特种设备的开机时间、关闭时间,以及每次开机和关闭的具体时间点。
2.运行参数:记录特种设备的运行参数,包含但不限于温度、压力、流量、电压、电流等指标,并保存相应的监测数据。
3.运行状态:记录特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包含正常运行、异常情况、故障等情况,并对异常情况及故障进行认真描述。
4.维护和修理记录:记录特种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情况,包含维护和修理时间、维护和修理内容、维护和修理人员等,并附上维护和修理报告或相关证明料子。
5.安全事故记录:记录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情况,包含事故时间、原因、损失情况等,并附上事故报告或相关证明料子。
6.监测记录:记录特种设备的监测情况,包含监测时间、监测指标、监测结果等,并保存相应的监测数据。
第五条运行记录的填写与备份1.运行记录应由特种设备运行人员负责填写,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完整。
2.运行记录应依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每次运行结束后立刻填写,并由运行人员签字确认。
3.运行记录应于当天归档并备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六条运行记录的审核与汇总1.运行记录应由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管理员进行日常审核,确保记录的合规性和完整性。
2.运行记录管理员应定期进行运行记录的汇总与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并报告给企业管理负责人。
第七条运行记录的保管周期1.运行记录应保管至少五年,期满后可以进行归档。
2.运行记录的归档应依照年份进行分类,保证记录的可检索性和查阅性。
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的管理,提高特种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特种设备的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并应当与其他相关制度相配合执行。
第三条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应当遵循公开、透明、规范、科学、便捷的原则,确保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文件是特种设备管理中用于记录、传达、存储、查询等的载体,包括各类文件、函件、备忘录、传真等。
第五条记录是特种设备管理中用于记录工作过程、事务资料、相关数据等的载体,包括巡检记录、维修记录、事故记录等。
第六条文件和记录的管理要求包括完整性、可读性、准确性、及时性、稳定性等,确保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
第七条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删除、篡改。
第八条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应当做到及时处理、归档、备份,方便后续的查阅和利用。
第九条文件和记录的查询应当便捷、快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条文件和记录的保密工作应当做到严格控制,保护特种设备信息的安全。
第二章文件管理第一条文件的起草要求1. 文件的起草应当明确目的和内容,简明扼要,不得出现模糊、不清晰的表达。
2. 文件的格式应当规范统一,包括标题、正文、附件等内容,遵循统一的样式。
3. 文件的编号应当按照统一的编号规则进行,确保编号的可读性和唯一性。
4. 文件的签发应当明确责任人和时间,并盖章签字,确保签发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二条文件的传达要求1. 文件的传达应当选择适当的方式,包括纸质传递、邮件发送、电子文档传输等。
2. 文件的传达应当明确接收人和时间,并进行记录,确保传达的准确性。
3. 文件的传达应当及时,确保接收人能够及时阅读、了解文件内容。
第三条文件的存储要求1. 文件的存储应当分类归档,建立完善的文件目录体系,方便文件的查找和利用。
2. 文件的存储应当采用合适的介质,包括纸质文档、电子文档等,确保存储的稳定性。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一、目的为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规范操作流程,记录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管理。
三、责任部门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的管理工作,包括记录的收集、整理、存档和定期审查。
四、运行记录内容1. 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单位、使用单位、设备编号等。
2. 运行前检查:包括设备外观、安全装置、操作控制系统等的检查记录。
3. 运行参数:记录设备运行时的各项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等。
4. 维护保养:定期维护保养的记录,包括保养日期、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
5. 异常情况:记录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6. 故障记录:详细记录设备故障发生的时间、原因、处理过程和结果。
7. 运行总结: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包括运行效率、故障率等。
五、记录要求1. 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任何虚假或遗漏。
2. 记录应清晰可读,使用统一的表格或电子记录系统。
3. 记录应在设备运行结束后立即填写,并由操作人员和设备管理员签字确认。
六、记录保存1. 所有运行记录应至少保存三年,以备查阅。
2. 记录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七、监督检查1.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运行记录进行检查,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发现记录不规范或缺失时,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并记录整改情况。
八、培训与指导1. 对操作人员进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记录制度的培训。
2. 设备管理部门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填写运行记录。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并得到公司管理层的批准。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内容,确保其符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管理要求。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用特种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由于特种设备具有爆炸、燃烧、毒害、腐蚀等危险性,因此规范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十分重要。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核心措施之一,是企业进行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文就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制度要求运行记录的起始点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的起点是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测等环节,记录有关数据和信息。
而在设备投入使用后,运行记录应随时开始,记录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运行记录要记录的内容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设备的基本情况、设备运行前的准备工作、设备的运行情况、设备的运行参数、设备的使用情况、检修情况以及运行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情况等。
运行记录的要求1.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应符合国家安全规范标准的要求。
记录格式规范、完整、准确,字迹清晰,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
2.记录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不能少报、漏报或不报。
3.记录要及时完整,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记录。
对于短期离开的设备,记录必须在设备投入使用后24小时内完成,对于长期离开的设备,需要每天记录。
4.记录必须保存完整、真实、准确,记录保存期限为至少5年。
运行记录的使用1.运行记录应为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运行状况的监督提供有力的证据。
2.运行记录应作为对特种设备管理级别进行评估和控制的依据。
3.运行记录应作为特种设备技术改造、加强管理的基础。
4.运行记录应作为保险公司对特种设备进行评估的依据。
总结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措施之一,是企业进行特种设备管理的必要手段。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的实施,可以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企业在实施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要求制定并实施制度,完善运行记录的规范标准和相关操作流程,并加强人员培训和宣传,提高运行记录制度的执行力度。
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

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记录规定
一、维护保养
特种设备是指安全使用需要特殊技术和专业知识的设备,包括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压缩机、气瓶等。
为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维护保养规定:
1.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和使用说明书,制定定期维护保
养计划,每次维护保养必须在计划时间内完成。
2. 定期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各个部位的可移动
部件、传动机构、连杆、螺纹部位以及管道、阀门等。
3. 针对设备的特殊部位,要进行专项检查,如锅炉水位计、阀
门杆、压缩机机油液位、类似接口等。
4. 维护设备的润滑、冷却、清洗、除尘等设备,确保设备动、
静部位的清洁和无尘。
5. 确保设备的电气系统、安全附件和紧固部件没有松动或磨损。
6. 定期清理设备防护装置,保证其完好无损。
7. 针对设备的特殊部位,还需要进行检查、清洁、更换或修理
等其他维护保养工作。
二、运行记录
为了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及时排除隐患,及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必须详细记录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上报和处理设备的故障。
1。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规范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工作,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管理。
三、职责1. 安全部负责制定和修订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登记、检查、维护和运行记录的管理工作。
3. 使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并按要求填写运行记录。
四、特种设备运行记录要求1.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运行状态、运行时间、维护保养情况等。
2. 运行记录应由使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填写,并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运行记录应定期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五、特种设备检查与维护1. 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外观状况等。
2. 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在运行记录中,并由检查人员签字确认。
3.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并将处理结果记录在运行记录中。
六、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的保存1. 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应至少保存5年。
2. 运行记录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或涂改。
七、违规处理1. 对于未按要求填写或保存运行记录的部门或个人,将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
2. 对于因运行记录管理不善导致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任何修改和补充,应经安全部审核批准。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内容,以确保其符合特定组织的具体要求和法律法规。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3篇)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后才能独立操作。
2、当班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运行过程中状态监测、日常点检和各项运行记录。
3、在运行中遇到有不正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根据规程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4、运行人中在当班期间,应按规定巡回检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5、受压设备不得超压运行、动力设备不得超过击规定负荷运行,不得带病运行,任何一处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并做好运行和故障排除记录。
6、运行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设备检修后的试运行记录,填写各种表卡,准确地反映设备运行状态。
7、各班组将运行记录集中整理后报送公司,以便能以运行记录为依据,综合历次检修记录,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2)是指为保障特种设备运行安全和有效管理,规范特种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操作和记录,制定的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指那些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较高风险,且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例如压力容器、锅炉、电梯等。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记录的内容:记录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保养、故障及修理情况等重要信息。
2. 记录的方式:可以采用纸质记录、电子记录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记录方式。
3. 记录的责任人:规定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的责任人,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记录的保存与查阅:制定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的保存期限和查阅方式,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便捷性。
5. 记录的审核与报告:设立审核制度,定期对特种设备运行记录进行审核,并上报相关部门或负责人。
通过建立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可以及时了解特种设备的运行状况,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特种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3)是指为了确保特种设备运行安全的需要,对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的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运行记录要求:明确对特种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记录的要求,包括记录的内容、格式、频次等。
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5篇)

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制度1为有效控制与公司特种设备有关的文件和记录,确保文件和记录规范管理,制定本制度。
2文件管理2.1职责____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审核特种设备管理自编文件。
2.1.2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管理文件编制;审核操作规程;获取、辨识、对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上级文件。
2.1.3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文件登记工作。
2.1.4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
2.2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管理2.2.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可通过网上下载;书店购买;政府部门或相关方等获取。
2.2.2对于获取回来的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识别其适用性,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
2.2.3对于与相关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由公司各相关方的归口管理部门通过对其施加影响的方式进行传达,如可以通过签署安全协议、合同、传真等,确保相关方向公司提供的设施、服务、货物等符合这些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要求。
2.2.4当公司特种设备型号、规格、使用条件、管理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发生变化时,由特种设备安管理部门及时识别获取相关最新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负责通知到相关部门。
____公司制定的特种设备管理文件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写,安全生产责任人审核批准。
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由设备部门或使用部门负责组织编写,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安全生产责任人批准。
2.4特种设备管理负责特种设备文件归档,档案室负责发放,各相关部门签收领用。
2.5特种设备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保存于通风防潮、防蛀的适宜地方。
2.6文件更改由文件更改申请部门提出申请,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安全生产责任人批准后执行更改2.7文件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外借,若因工作需要,如提供给顾问公司,政府机关或客户等,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请示安全生产责任人批准后方可外借。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范文(2篇)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范文一、目的与依据为规范特种设备的运行管理,确保特种设备运行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
本制度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特种设备的运行管理。
三、职责与义务1. 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责任:(1)负责编制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并进行宣传和培训;(2)监督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的填写和保存;(3)对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进行审核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4)按规定保存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依法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和核查。
2. 使用人责任:(1)按规定填写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2)按规定及时上报特种设备运行记录中的异常情况;(3)严格按照运行记录中指导进行特种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四、运行记录的内容1. 日期和时间:填写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的日期和时间。
2. 设备基本情况:填写特种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单位、编号等。
3. 运行情况:填写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开机时间、关机时间、运行时间、运行负荷等。
4. 异常情况:填写特种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包括故障、报警、异常声音等。
5. 维护情况:填写特种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定期维护、保养、检修等。
6. 操作人员:填写特种设备运行的操作人员。
7. 备注:填写特种设备运行中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五、运行记录的填写与保存1. 运行记录由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按规定填写,并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核。
2. 运行记录中的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给设备管理部门,并按要求进行处理。
3. 运行记录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和保存,保存期限为不少于三年。
4. 运行记录应妥善保存,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必要时应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和核查。
六、运行记录的分析与改进1.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2. 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运行记录的分析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培训和宣传。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模版(4篇)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模版1. 目的与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并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适用范围包括所有特种设备的运行记录。
2. 责任与义务2.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制度,并监督实施。
2.2 设备操作人员有责任按照制度要求,准确记录设备运行情况。
2.3 监督部门有义务定期审查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并提出改进建议。
3. 运行记录的要求3.1 运行记录应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运行时间、运行状况等内容。
3.2 运行记录应准确、完整、清晰。
不得有涂改、删改等情况。
3.3 运行记录应及时填写,每次设备运行结束后应立即记录。
3.4 运行记录应妥善保存,设备报废后,运行记录应保存至少五年。
4. 运行记录的填写方式4.1 运行记录可以采用纸质记录或电子记录,记录方式应统一规范。
4.2 运行记录中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等。
(2) 运行时间:记录设备的开始运行时间和结束运行时间。
(3) 运行状况: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设备的正常运行、异常情况、故障等。
(4) 维护情况: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定期维护、紧急维修等。
(5) 备注:记录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其他重要情况。
5. 运行记录的审查与改进5.1 监督部门应定期审查设备的运行记录,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2 监督部门应及时反馈审查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
5.3 设备管理部门应对监督部门的建议和要求进行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记录在运行记录中。
6. 备灾备用措施6.1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遇到突发情况或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6.2 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并确保操作人员熟悉并能够有效执行。
7. 处罚与奖励7.1 对于未按照制度要求填写运行记录或记录不真实、不准确的,设备管理部门有权进行批评教育或者给予相应的处罚。
7.2 对于认真履行记录义务、提出改进建议并被采纳的操作人员,设备管理部门可根据情况给予嘉奖或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管理制度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后才能独立操作。
2、当班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运行过程中状态监测、日常点检和各项运行记录。
3、在运行中遇到有不正常情况时,值班人员应根据规程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4、运行人中在当班期间,应按规定巡回检查,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5、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动力设备不得超过规定负荷运行,不得带病运行,任何一处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并做好运行和故障排除记录。
6、运行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设备检修后的试运行记录,填写各种表卡,准确地反映设备运行状态。
7、各班组将运行记录集中整理后报送公司,以便能以运行记录为依据,综合历次检修记录,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