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复习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文实词》课件

《文言文实词》课件

对应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对应词语的含义推断实词的含义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对应词语的含义推断出实词的含义。例如,“足 ”与“足以”中的“足”对应,表示“足够”,因此可以推断出“足”的含义为“足够”。
05
文言文实词的记忆技巧
分类记忆法
总结词
将文言文实词按照词义、用法等特点进行分类,以便于记忆 。
03
02
名词是指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如“人”、 “马”、“山”等。
04
形容词是指表示性质、状态的词语,如“ 高”、“美”、“快”等。
数词是指表示数目、次序的词语,如“一 ”、“二”、“先”等。
05
06
量词是指表示计量单位的词语,如“匹” 、“斤”、“升”等。
02
文言文实词的常见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是指名词在特定的语境 中,被赋予了动词的含义或功能。
反复复习法
总结词
定期复习已经学过的文言文实词,以 巩固记忆。
详细描述
在学习完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后, 定期进行复习,例如每天复习一定数 量的实词,或者每周复习一次本周学 过的实词,通过反复复习加深记忆。
THANKS
感谢观看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相对较少见,但也有一定的出现频率。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在句子中起到状语的作用,修饰谓词或整个句子。
例如:“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中的“人立”,原为人名 词,表示人类,在该句中用作状语,修饰谓词“啼”,表示猪像人一样
站立着啼叫。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有助于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是古 人在表达时灵活运用语言的一种方式 。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活用为状语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谓语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名词活用为状语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劝学》)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南:向南,西:向西)(《过秦论》)
规律: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者衣褐( ) ■ (6)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 ■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1)背东西,以 背载物
(2)担负, 使……承担 (3)依仗,凭借 (4)对不起,辜 负
(5)违背,背弃 (6)失败 (7)覆盖
通假字
■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 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 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5.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3、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
同学们学习的重点。《教学大纲》中列出的120个文言实词,都存在
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同学们根据一定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那么一词
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从本义引申出多个意义,形成一词
多义。
献出生命,“流血牺牲”。 ■ 这都是词义发生转移。
■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如“卑鄙”

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天是贬义词,
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

“爪牙”

古代是褒义词,指有勇力的人,“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今
天是贬义词,指坏人的党羽。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通假字:“得”、“与”——本字:
“德”、“欤”)
通假字三种形式
①同音通假。如: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是“座位”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②音近通假。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 ③音变通假。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 “悦”, “军士吏被甲”——“被”通“披”
无冻馁之患矣 患 生于忧患 名词,忧患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不为也
名词,祸患,灾难
一词多义整理
益慕圣贤之道 名词,学说
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动词,讲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一词多义整理
并自为其名 自以为不如
代词,自已
自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介词,从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若,如果
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1)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 (2)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故 (3)故意——如“广故数言欲亡” (4)旧——如“两狼之并驱如故” (5)特意——如“桓侯故使人问之”
一词多义整理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朝 皆朝于齐
朝见、拜见
朝晖夕阴 朝辞白帝彩云间 早晨
一词多义整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实情
野芳发而幽香
发 征于色,发于声
出发 开(花) 表现、显露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苍颜白发
头发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固 固以怪之矣
本来
吾义固不杀人 本来,引申为坚决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习ppt课件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习ppt课件
120个文言实词复习精品 1-40
1.考点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 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考点剖析
(1)常见文言实词。所谓“常见”,是指实词在文 章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范围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字 和次常用字,主要包括考纲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还 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传世名篇中经 常出现的实词。
“背”。追求个人利益而背弃公义正义, 见利忘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 敢倍德也
2倍道而行 3事倍功半 4焉用亡郑以倍邻 5每逢佳节倍思亲
通“背”,背叛违背
通“背”,违背 一倍,加倍
增加 越发、更加
5、本
• 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 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 靠根的茎干
• 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 “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 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 之义。
• 成语助记: •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1蜀之鄙有二僧 边界地方
2越国以鄙远
以…为边界
3人贱物亦鄙
鄙陋 ,
4肉食者轻鄙
鄙陋,见识浅
5鄙贱之人,不知 庸俗,浅陋
将军宽之至此也
6鄙人不知忌讳 自称的谦辞
7、兵
• 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 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 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兵于赵者
6赵亦盛设兵待 秦,秦 不敢动
战争 军队
8、病
• 疒形丙声。本义:古时指重病 • 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
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 成语助记: •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习(完整)ppt课件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习(完整)ppt课件
.
0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古之遗爱也 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爱护 喜欢,爱好 爱惜,吝惜 爱慕,欣赏 恩惠 隐蔽,躲藏
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
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
“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
1出0此“言得得当之、合适”;进一步. 虚化对为、“合应适该”。
20

1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
量,计算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推测,估计
3度义而后动
考虑
4乃曰“吾忘持度”
尺寸,尺码
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限度,法度
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制度,法度
7一夜飞度镜湖月
通“渡”渡过,越过
8常有大度
度量
9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常态
人病之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疾病 困苦,困乏 毛病,缺点 担心,忧虑
损害 责备、羞辱
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
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
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
8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鱼
1紧1品“其跟名随位”,犹敌不人失的下形曹象从。事“随从从事”,乃官是名较亲密之人,
11引32可然申以皆出便祖“宜 屈次从 原于事 之最, 从亲何容的必辞人禀令”我也. 是办从顺事容理,成舒章缓。,不急迫 16

1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4思而不学则殆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复习ppt(共47张)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复习ppt(共47张)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 真题初做体验 考点分解训练 突破聚焦提升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 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 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 作铺垫的句子是: 凄。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 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 , 。 阿房出 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7.《阿房宫赋》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 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秦爱纷奢 ; 人亦念其家 , 。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探究
一、依境定位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 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 词的具体义项。 利用语境推断法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并说出推断过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 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 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 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 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 有以窥陛下。”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 君耳。”布辞之官。
吝惜 哪里 遭受 通“披”披散 身份低微 兵器 竟然 登上 实在、的确 台阶 讲究、计较 依傍、紧挨着 大概、恐怕 占据、把红色字 1、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履至尊而制六合 掌管 统率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父母兄弟等亲属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将军身披坚执锐 名作动,打鱼砍柴 形作名,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4、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 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也 通“同”相同 通“冀”希 望 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复词,偏在“入”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

34.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
居十年不起
耻:以……为耻;乞休、乞老、告老、乞骸骨、致 仕、求老:辞官回家;籍:登记,户口(户籍、官 籍、兵籍等);不起:不被任用
35.劝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
蠲除:免除赋税
36.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ji)金币
37.帝大喜,赉(lai)诸将士有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 频实词讲解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3.薛举僭(jian)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委之机务 4.宵衣旰食 5.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寻:不久;坐:因……而获罪;旧: 和……有交情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22.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然后:这样以后;申:说 明、解释;广:传播
2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
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也:表停顿;贼:伤害
自己;绞:性子急
24.方庆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
就:接近、靠近、向; 旧说:前人的观点
私下里,悄悄地;讽:劝说
市:买、卖;檄:命令、声讨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18.所以出身仕者 19.文帝之讨张彪也,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20.耕者众则籴(di)贱 21.故弱者见辱,强者见笑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造、诣、过、候、存、顾:拜 访;过:指责、责备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辟:征召,掾:属官,下属
寤:发觉、发现
29.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
就:接近、靠近、乘坐 荷:挑着、担着

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PPT (共27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PPT (共27张PPT)
1、同义词\近义次词之间细致琢磨__还原到译文中去
2、对于比较生疏的意思要加强记忆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辨别文言实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句子中的意思
-----追求准确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徒
(仔细看,观察) (考虑)
(了解,弄清楚)
(看清楚) (精明)
(察察 ,洁白的样子)
朝chao 1朝服衣冠(zha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庭)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在文章中的 意思
-------依据前后内容推断
子罕以不贪为宝
《左传》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 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 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 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 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 所。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
文言文高考专题
四类文言文实词卡卡 信息循环 高效学习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II 全国甲
全国乙
浙江 新高考I 新高考Ⅰ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翻译:禹数与语,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实词:数、语、勇鸷、鲜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词:约车、宣言、孤国、阴 合 ①实词考查有两种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 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 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西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手__ (3)良庖岁更刀:__岁__ (4)蝉蜕于浊秽:__蝉__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舟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翼___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席__、__包__、__囊____ (8)大石侧立千尺:_侧___
知识拓展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
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二 一词多义
卡卡
【词语的意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文言文实词专题》课件 (共133张)

《文言文实词专题》课件 (共133张)
本文档对文言文实词进行了全面总结。首先介绍了文言文高考考核内容和要求,强调了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重要性。接着详细讲解了通假字的概念和识别技巧,包括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同音字替代等规律,并辅以高考真题进行解析。此外,文档还重点阐述了古今词义的变化,如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并通过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同时,提醒读者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最后,文档还涉及了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掌握文言文实词的用法。通过本文档的学习,读者可以深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文言文实词》课件

《文言文实词》课件


1、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3、克己复礼为仁。

1、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
2、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3、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可怜: ①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③楚人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怜焦土!
文言文实词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2、戍卒叫,函谷举。 3、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4、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6、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7、举类迩而见义远。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3、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佛印绝类弥勒。

《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课件(90张PPT)

《高三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课件(90张PPT)

❖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 ❖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 ❖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 ❖ “因击沛公于坐 。” ❖ 坐:同“座”;座位。名词
二、古今异义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 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 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 彩的转换、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 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为:像……一样。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为:当作……一样。
第三、表示处所。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 译为:在……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函封之
译为:用(乘,凭借)……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考试内容: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 副词。
一、通假字
❖ 通假字包含:本字和借字 ❖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 说:本字——悦 ❖ 借字——说
通假字的类型
❖ 1、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 ❖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
约束者也”: ❖ 缪:同“穆” 温和,恭敬。例句中为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译为:善待。 译为:说坏话。 译为:穷尽。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译为:善于。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译为:变小变弱。
特殊的 动宾关系
使

为动

用法

意动
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时而浮游,时而潜游
提示:句式整齐的句子,相同位置的词,
其含义往往是同义或反义。
2020/12/10
6
实词破译招法三:借句子结构推知词义
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若: 你
2、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若: 假如
提示:借助句子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一个 词语的词性,进而推求该词词语的词义。
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的理解
2020/12/10
1
实词破译招法一(1)古今异义
1、词义的扩大。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河:专指黄河
2、词义的缩小。
金就砺则利
金:泛指所有的金属
3、词义的转移。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涕: 专指眼泪
2020/12/10
2
4、词义的弱化。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怨: 仇恨、怀恨
5、感情色彩的变化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6、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提示:古代汉语绝大多数词是单音词,注意不要把一些
词语误人为是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2020/12/10
3
试应手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原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令: 美好
2020/12/10
14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5
12
实词破译招法八:借助教材推知词义
1、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 敏:________ 提示:敏而好学
2、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_________ 提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鸿毛。
2020/12/10
13
试应手
1、轨遂投城遁走
投: 放弃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
如果没有
3、有功固出反因,罪当诛,请按之。 按: 审理
行李:出使之人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动词,偏爱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走 :跑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寄托居住生存
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方:见多识广或
学有专长的人。
7、(刘邦与项羽)约为婚姻 婚姻:结成儿女亲家
2020/12/10
4
通假字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
8
实词破译招法五:借助汉字字形分析
1、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
2、郡不放产牧谷牲实畜—,统而治海、出治珠理宝,与交阯比境, 常通商贩,贸籴粮食。籴:
3、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买入粮食 祠:
祭祀。
提示: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字形往往与字义有某种
联系,因此,可以借助字形,尤其是表意的偏旁
来20推20/1断2/10字义。
2020/12/10
7
试应手
1、宣子有环,有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
谒: 请求
2、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斯弱柳扶风
处: 行动时
3、追亡逐北
亡、北:败逃的人
4、通五经,贯六艺 贯: 通晓
5、党同伐异
党:袒护 伐: 讨伐
6、前倨后恭
倨:傲慢 恭: 恭敬
7、革故鼎新
革:革除 鼎: 建立
2020/12/10
9、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内”通
10、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女”通“汝”。
11、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通“暮”
2020/12/10
5
实词破译招法二(2) 借对举词句法推求词义
1、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竭尽
3、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边邑城池
9
实词破译招法六:借成语推求词义
1、管仲正衿再拜曰
衿: 衣襟
正襟危坐
2、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不屈不挠
挠: 屈服
3、江南、浙东流亡载道
怨声载道
载: 充满
4、景公与 陈无宇……诛封
口诛笔伐 2020/12/10
诛: 责问 谴责10
试应手
1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 接近
3、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箧:小箱子
4、孙膑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期:约定
5、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 挠:
6、江南、浙东流亡载道 载:
2020/12/10
11
实词破译招法七:借助逻辑推求词义
帝子琅琊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 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 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 当有所成。’ 黠:_______
2020/1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