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禁毒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选(六篇) XXX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犯罪。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教学重点:了解吸毒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毒品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XXX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2、毒之花——罂粟花: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

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XXX,其儿子XXX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

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

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

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

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XXX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二、熟悉毒品的危害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呈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流离失所的艰巨境地。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5篇【篇1】小学禁毒教育教案一、活动主题: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4、现场观众讨论“你对毒品的看法”5、请嘉宾(生乙扮)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6、请嘉宾(生丙扮)说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7、禁毒相声表演《清醒》8、介绍远离毒祸的十条“法宝”,并欣赏20***年香港禁毒活动的主题曲《不可一、不可再》(二)班主任小结归纳六、《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主题班会课》教学实录一、设计活动节目的场景,师(主持人),生甲乙丙(特邀嘉宾)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今天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名为“毒品不是儿戏”——禁毒专题节目。

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三位禁毒方面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公安局禁毒科的张警官、戒毒所的熊医生,还有社区服务中心的曹社工;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全体学生鼓掌)在节目的开始,先让我们来看一段短片。

【插播《毒品不是儿戏》专题节目】师:通过刚刚的影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现在青少年吸毒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那么到底吸毒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具体有哪些危害呢张警官,请您为我们说一下,好吗生甲(张警官):好,青少年吸毒的危害主要有四点。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禁毒主题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了解毒品及危害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短片,相关图片及老师介绍,结合社会现象,理论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3、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教学重点:1、认识毒品和毒品的危害2、怎样预防毒品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御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宣传视频、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观看禁毒宣传教育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出本课主要内容.(板书:毒品)二、新授1、认识毒品(1)毒品的定义: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瘾的药物,种类很多,各国因其流行的种类不同而设定其范围。

根据1990年12月28日我国第7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规定毒品为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出示相关毒品的图片)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及吸毒者不同的反映。

例如:鸦片、吗啡、大麻、冰毒等。

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

它对呼吸中枢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

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

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六年级禁毒教育教案

六年级禁毒教育教案

一、活动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二、活动目标:1、知识: 通过学习,呼吁每一位同学,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禁毒的号召,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性,真正认清毒品的危害,从内心深处憎恶毒品,拒绝毒品;自觉学习、宣传禁毒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积极配合、协助公安政法机关打击惩治毒品违法犯罪.2、情感: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3、技能: 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活动过程(一)、认识毒品1、观看资料片,了解毒品的种类: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2、毒之花-—罂粟花:罂粟原生于地中海东部山区及小亚细亚埃及等地。

在古埃及,罂粟被人称之为“神花”。

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

古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罂粟的故事,有一个统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许普诺斯,其儿子玛非斯手里拿着罂粟果,守护着酣睡的父亲,以免他被惊醒。

罂粟属草本植物,一般秋种夏收,高4尺至5尺,叶大而光滑,花大而艳丽,有红、黄、白、粉红、紫等色.在美丽的花朵下却蕴藏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阿片.阿片是植物罂粟未成熟的果实被刀割后流出的汁液,二三天后,这种牛奶状乳胶逐渐变干,颜色由白变黑,这就是鸦片。

公元一六二四年,即明朝天启年间,荷兰人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中国内地,鸦片传播开来。

多少年来,人们出自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和对快乐的追求,千方百计的寻求着解除肉体、精神痛苦的药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在带给人类短暂的虚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痛苦。

(完整版)小学生禁毒教案

(完整版)小学生禁毒教案

教案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2、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

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

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

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4、分析材料。

材料1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

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

“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

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

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

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

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

”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

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

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六年级禁毒教育教案

六年级禁毒教育教案

一、六年级禁毒教育教案二、章节名称:认识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和种类。

2. 让学生认识到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3. 培养学生拒绝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点:1. 的定义和种类。

2. 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3. 拒绝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 培养学生拒绝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危害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的危害。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拒绝的意识。

七、教学内容:1. 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是指能够引起人体依赖、损害身体健康、危害社会稳定的物质。

2. 的种类:介绍常见的,如海洛因、冰毒、大麻等。

3. 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分析对个人身体、心理、家庭的破坏,以及对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的定义。

2. 讲解:详细介绍的种类和危害。

3. 案例分析:分析危害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的危害。

4. 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拒绝的意识。

5. 总结:强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提醒学生远离。

九、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危害的短文。

2. 制定自己的拒绝计划,并发誓永不沾染。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的定义和种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和理解。

3. 学生拒绝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六、章节名称:的传播途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播的途径。

2. 让学生认识到传播的危害。

3. 培养学生预防传播的意识。

教学重点:1. 传播的途径。

2. 传播的危害。

3. 预防传播的意识。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传播的危害。

2. 培养学生预防传播的意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播的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传播的危害,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的危害。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预防传播的意识。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范文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二、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二)、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六下生命生态安全《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教案

六下生命生态安全《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教案
二、观看视频《原罪》,感知毒品危害。
(一)讨论:
1.请大家猜测一下动画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故事?
2.什么原因促使男主人公一次又一次走上街头讹诈?
3.《原罪》这个故事可以说明吸毒具有哪些危害?
(二)分析:
1.通过那张照片可以猜测男女主人公可能是父女关系,可这位父亲很可能由于吸毒的关系,在女孩幼年时就离开家庭,使之破裂。
2.主人公上街讹诈是为了获取吸毒所需的费用。
3.吸毒使家庭破裂,社会不安定,最后导致一条生命以悲剧形式结束。
(三)观看一些吸毒者惨状的图片,案例,视频,了解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四)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归纳:毒品的危害性可以用12字来概括“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过渡:据统计青少年吸毒者占吸毒总人数的72.2%以上?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会吸毒呢?
课题
13、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与毒品相关的知识,充分认识毒品对人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 了解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形成健康活观念,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
3、增强学生禁毒意识,提升抵御毒品的能力,从自身构建起防范毒品的意识。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第二次修改
一、谈话导入,认识毒品。
1、今天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生命是灿烂的。但就在这看似一片祥和的背后,却有一个生命幽灵时时刻刻地徘徊在我们的身边。 它令许多人痛不欲生,令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令人们谈之色变,它已成为全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2、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3、课件出示图片-----罂粟花。
4、课件出示毒品的种类并介绍。(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冰毒、可卡因等)。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遵守法律规定,拒绝。

二、教学内容1. 的定义与种类2. 的危害3. 法律法规与4. 拒绝的策略5. 互动环节:案例分析与讨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的危害、法律法规与、拒绝的策略。

2. 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自觉抵制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定义、种类、危害及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的危害。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享拒绝的经验。

4. 互动游戏法:通过游戏,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禁毒宣传片,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关注。

2. 的定义与种类:讲解的概念,介绍常见种类。

3. 的危害:分析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4. 法律法规与: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强调违法行为及后果。

5. 拒绝的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拒绝。

6. 互动环节:案例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六、教学活动:认识的危害1. 活动目的:让学生深入了解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

2. 活动内容:a. 观看危害的纪录片。

b. 分组讨论对个人形象、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c. 分享的危害案例,让学生意识到的严重性。

七、教学活动:法律法规与禁毒意识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禁毒意识。

2. 活动内容:a. 讲解的法律定义和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b. 分析违反禁毒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明白违法行为的后果。

c.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禁毒宣传员,向同伴宣传禁毒知识。

八、教学活动:拒绝的策略与方法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拒绝的意识和能力。

2. 活动内容:a. 讲解拒绝的方法和技巧,如拒绝诱惑、寻求帮助等。

b.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拒绝的经验和方法。

c. 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展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拒绝。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的定义:介绍的种类、特点和危害。

2. 的危害:讲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3. 防范:传授防范的方法和技巧。

4. 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的定义、危害和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危害。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抵制,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4. 互动游戏法:设计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案、课件和教学素材。

2. 收集的危害案例,制作成PPT或展板。

3. 准备互动游戏道具和奖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的危害,引发学生关注。

2. 讲解知识:详细讲解的定义、危害和法律法规。

3. 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危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

4. 互动游戏: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防范的方法。

5. 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抵制,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游戏互动等。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态度转变: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现为评估学生对的态度变化。

七、教学拓展1. 参观禁毒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加深对危害的认识。

2. 开展禁毒主题班会:定期开展禁毒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禁毒意识。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禁毒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感受,营造开放、安全的课堂氛围。

2. 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讲解危害,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3. 强化法律法规:强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遵守法律,自觉抵制。

禁毒教案6篇

禁毒教案6篇

禁毒教案6篇教案1:初中禁毒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和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毒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解释: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常见的毒品种类。

3. 危害讲解:讲解各种毒品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危害,引导学生意识到毒品的严重性。

4.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破坏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毒品的认识和观点。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禁毒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

教案2:小学禁毒教育——远离毒品,选择健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毒品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对毒品的关注和兴趣。

2. 概念解释:简单解释毒品的定义和常见的毒品种类。

3. 危害讲解: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各种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并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4. 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健康生活的乐趣和好处。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远离毒品的场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教案3:高中禁毒教育——毒品防控与社会责任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毒品防控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担负社会责任。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相关新闻或案例,引起学生对毒品防控的关注和兴趣。

2. 概念解释:详细解释毒品的定义、种类和制度。

3. 毒品防控政策:讲解国家对毒品防控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毒品的态度和行动。

4. 社会责任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个人和社会在毒品防控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作用。

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不同社会角色在毒品防控中的行动和决策。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个人和社会担负的毒品防控责任。

六年级禁毒教育教案

六年级禁毒教育教案

六年级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遵守法律规定,远离。

二、教学内容1. 的概念及其危害。

2. 的形式及诱惑。

3. 法律法规:我国关于的法律规定。

4. 预防的方法与技巧。

5. 禁毒宣传标语。

三、教学重点1. 的危害。

2. 法律法规:我国关于的法律规定。

3. 预防的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的危害。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预防的方法与技巧。

3. 采用问答法,解答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疑问。

4. 采用观看禁毒宣传片,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

5.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案部分: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的危害,引发学生对禁毒的关注。

2. 学生分享对的认识,了解的危害。

二、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危害。

2. 学生讨论案例中预防的方法,总结经验。

三、法律法规(10分钟)1. 教师讲解我国关于的法律规定。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四、预防的方法与技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预防的方法与技巧。

2. 学生讨论,总结有效的预防方法。

五、禁毒宣传标语(5分钟)1. 教师展示禁毒宣传标语,引导学生理解标语意义。

2. 学生创作自己的禁毒宣传标语,并进行分享。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2. 创作一篇关于禁毒的作文。

3. 家长参与禁毒签名活动,共同承诺远离。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3. 学生对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拓展1. 邀请禁毒志愿者或警察来校讲解的危害和案例。

六年级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六年级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六年级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六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1. 的危害性2. 如何抵制3.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的关注。

2. 危害展示: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的危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的危害性。

3. 案例分析:教师讲述一些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走上吸毒之路的,以及吸毒给他们带来的后果。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如何抵制的想法和策略。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觉抵制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禁毒活动中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的危害、法律意识等内容。

2. 展示法: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的危害。

3. 案例分析法:教师讲述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4. 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策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于如何抵制的想法和策略。

3. 学生参与禁毒活动的积极性。

五、板书设计禁毒主题班会一、危害1. 对身体的危害2. 对心理的危害3. 对社会的危害二、如何抵制1. 增强防范意识2. 自觉抵制3. 积极参与禁毒活动三、法律意识1. 遵守法律法规2. 自觉抵制3. 健康成长六、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危害和禁毒知识的相关书籍。

3. 分组讨论的道具或卡片。

七、教学内容1. 的危害:介绍的种类、危害以及如何辨别。

2. 禁毒知识:讲解我国禁毒法律法规,以及如何预防和抵制。

3. 自觉抵制: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禁毒活动。

八、教学步骤1. 危害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的危害。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重点1. 的危害性2. 如何抵制3.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决心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抵制。

3. 采用法律教育法,让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

五、教学内容1. 的危害:介绍的种类、危害及对个人、家庭、社会的严重影响。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受的危害。

3. 如何抵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

4. 法律教育: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违法行为的后果,遵守法律法规。

5. 宣誓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禁毒宣誓,增强抵制的决心。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

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活动1. 观看禁毒教育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的危害,直观感受对个人和社会的破坏。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抵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3. 制作宣传海报: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有关禁毒的宣传海报,提高宣传效果。

七、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一篇关于禁毒的作文,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危害及如何抵制。

2.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禁毒的知识,检验教学效果。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是否具备抵制的能力。

八、教学延伸1. 参观戒毒所: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了解戒毒人员的生活,感受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2. 社区宣传: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禁毒宣传活动,将所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3. 长期跟踪:对教学效果进行长期跟踪,关注学生是否能持续抵制,健康成长。

禁毒教案13篇

禁毒教案13篇

禁毒教案13篇【篇一: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第一课了解毒品【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了解毒品的概念,常见毒品的种类;2、通过教学知道毒品的来源;【教学重点】常见毒品的种类、来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一组罂粟花的图片(课件展示)我们很难把毒品和眼前这么美丽的花联系起来,事实上,鸦片正是由它提炼而成的。

(播放相关毒品的影视资料)全世界每年的毒品交易额已经达到8000亿至10000亿美元。

相当于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13%;超出了全球钢铁工业或石油工业的年产值。

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一)毒品的概念(课件展示各种毒品的图片)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来源(课件展示) 毒品有两大来源,一是从毒品原植物如罂粟、大麻和古柯叶中提炼的;二是采用有关的化学药品合成的。

目前,世界上的毒品主要还是来自于毒品原植物。

当今世界上的三大主要毒品产地是“金三角”、“银三角”和“金新月”,这三个地区生产的毒品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

(三)毒品的种类(课件展示)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毒品数量已达600 余种,并且,随着毒品滥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新型毒品的不断出现,毒品的种类还将进一步增多。

我国法律规定列入毒品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有237种。

师提问:你知道有哪些吗?鸦片、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k粉、大麻、冰毒、摇头丸等。

(图片展示) (在学生讨论、分辨的基础上给出正确答案)1,鸦片,是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

医学上它被称为“阿片”,俗名“大烟”。

罂粟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株高1.5米左右。

罂粟花开在绿色茎杆顶端,色彩鲜艳、美丽。

当罂粟花瓣慢慢脱落后十余天,蒴果长成,其大小和形状与鸡蛋相似,在蒴果表面割开口子,就会流出一种乳白色的汁液,经过自然风化,汁液变成深褐色,这就是生鸦片。

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5篇

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5篇

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五章《远离,保护健康》,内容包括的定义、种类,对身体、心理、社会的危害,以及如何拒绝和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定义、种类及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拒绝、保护自己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身体、心理、社会的危害,以及如何拒绝。

教学重点:的定义、种类,防范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禁毒宣传资料、模型。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因导致的悲剧照片,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的定义、种类及危害。

(1)的定义:是指能够对人体产生依赖性、损害身体健康、破坏社会秩序的物质。

(2)种类: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冰毒、K粉等。

(3)危害:对身体、心理、社会的严重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遇到诱惑时,如何拒绝。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识别、防范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的种类,以及对身体、心理、社会的危害。

6. 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展览,观看禁毒宣传片,开展禁毒签名活动。

六、板书设计1. 的定义、种类及危害。

2. 如何拒绝。

3. 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拒绝,从我做起”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内容,结合自身实际,阐述拒绝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做法。

2. 课后实践:开展一次家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提高了防范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向身边人宣传禁毒知识,扩大禁毒宣传教育的影响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践。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六年级禁毒教案

六年级禁毒教案

六年级国防教育教案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准备: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出示题目。

(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

(结合图片)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