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6张PPT)

3.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 方相对安定;同时,统治者重视经 济的发展。
1.《同步精炼》; 2.预习第10课。
1.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 难点; 2.精心构思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3.对学情没有充分认识,学生的回答 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秧马
(3)棉花和茶叶在许多地方栽培起来,成为重要 的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也有很 大发展,棉花种植 从广东、福建扩展 到江淮一带。此外, 还出现了一些种茶、 种药、养花等的专 业户。
2、想想南方农业的这种发展,对人们的生活 有什么影响?
两宋时期,南方的农 业有很大发展。水利大 量兴修,耕地广为开辟, 精耕细作技术走向全面 成熟。水稻成为最重要 的粮食作物,原产北方 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 方扩大种植。棉花和茶 叶在许多地方栽培起来, 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学习与 探究
• 都市多——最大的开封和杭州 • 人口多 • 时间长——早市夜市的出现 • 有走街串巷的 • 商品多 • 客商多
这两幅图能反映出宋代什么景象?
商业贸易的繁荣 请大家对照地 图,叙述一下 宋代对外贸易 概况。
市舶司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 百万计 。"
---宋高宗
宋高宗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界上最早的船坞。
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 船,不仅规模大,设计 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 指南针。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农业、手工业的迅速发 展导致剩余产品增多,进入 流通领域,一部分投入国内 市场,一部分拓展海外市场 获取利润,从而促进了商品 经济的活跃和城市的繁荣。
商业贸易的繁荣(五组展示)
商业都市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手工业的兴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32张PPT)

北 做生意,每天都背很重的金 宋 的 属货币,怎么办呢 ? 纸 币 交 子 ” ——“
南 宋 “ 会 子 ” 纸 币
想一想 为什么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宋 朝的四川地区?纸币与金属货币 相比有哪些优点?
方便携带,成本低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观察图标:宋朝的 经济发展南方兴 盛还是北方兴盛 呢?
要点提示
1.城市生活 2.海外贸易
1、城市繁荣
开封
北宋 《清明上河图》
临安
南宋都城临安一隅
交易场所调查
重要商业城市
东京(开封) 临安(杭州) 泉州
如果要做生意,去 哪那里好呢?
夜市 西市 东市 夜市 晓市
唐都长安:坊市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 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赐名昌南镇为景德镇。景德镇制瓷起于唐、 兴于宋、盛于明清。景德镇陶瓷以“白如玉、 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蜚声中外。
宋瓷是当时中国的国家标志
制瓷业发达
宋代五大官窑
钧窑【河南 禹州 】 汝窑【河南 宝丰 】
官窑葵瓣洗
钧窑鼓钉三足洗
汝窑三足洗
官窑【河南 开封 】
哥窑【浙江 龙泉 】 定窑【河北 曲阳 】
粮食作物:水稻
②宋代引进了什么作物?
引进作物:越南占城稻
③宋代还有哪些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棉花 茶
④宋代的粮仓在哪里?
粮仓: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使用的工具
曲辕犁使用示意图
秧马
手工业的兴盛
宋·《纺车图》局部
1.纺织业
宋·《纺车图》局部
蜀地丝织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4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46张PPT)

自主学习:看看 找找 说说
二、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 (1)水稻种植: ①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 时推广到东南地区;②宋朝时,水稻产量居粮 食作物首位;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 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经济作物: ①南方普遍种茶;②南宋后期, 棉花种植已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 局部 南宋海船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 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滨州中考]第3题
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 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交 子 ②秦半两钱 ③五铢钱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参考答案] D [11年江苏南京中考]第7题 宋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下面表述不正确的 是 A.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 B.南方苏州、湖州 成为重要的粮仓 C.南方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D.宋朝时期造船业 居当时世界首位
6、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 围绕主题出示了如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 题应是
A.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 B.宋朝南方农 业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清朝巩固多民族 国家的统一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梅州中考]第3题
7、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 的研究主题是
自主学习:看看 找找 说说
三、经济发展的结果:
1、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中期 2、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
《耕获图》
看谁记得快!
• 1、北宋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 区。长江下游 和 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 水稻 仓,有“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__ 棉花 种 _在宋朝跃居粮食首位。南宋后期, 植已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 2、北宋时, 四川 、 江浙 地区丝织业发达。 南宋后期 棉纺织 业兴起, 海南岛 已有较先 进的纺织工具。 定窑、 汝窑的瓷器给人以 景德镇 ,后来发展成著名 别致美感。江西__ 的瓷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手工业 的兴盛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篇——都市繁荣贸易旺
商业都市的发展
都市繁荣贸易旺——商业篇
商业都市:
开封和杭州 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_________
经商时间不再 受限 早市 制,出现_________ 夜市 和_________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新的 商业区叫作__ 草市
探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相比有什么不同? 究 南宋临安则是人口达百万,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 一 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 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 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 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以及 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 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呈 现一派繁忙景象。 下统一关门歇业。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分开的 ,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 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
商朝的贝币
秦朝半两钱
古 代 银 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 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篇——千里沃野宜耕作
仔细观 察右图, 看看图中 的农民都 在从事哪 些劳动?
入仓
牛耕 灌溉 收获
扬场
插秧
《耕获图》
千里沃野宜耕作——农业篇
类 别 表 现
占城稻 粮食 ①越南引进________ 苏州和湖州 作物 ②______ 成为粮仓(苏湖 熟,天下足); 农 业 水稻 产量居粮食首位 ③___ 的发展 经济 ①_____ 棉花 的种植,由两广、福 作物 建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 ②_______ 的栽培也有很大发 展,江南丘陵新辟了许多茶 园
对外 ①港口多:广州、泉州是大商港; 商 业 贸易 ②范围广: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 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的繁荣 ③政府重视: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优质课件
——《宋史·食货志》
侦探时间
入仓 扬场
收获
牛耕
灌溉 插秧
认真观察P41《耕获图》 和《耕劳图》,试着说 出图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宋代《耕劳图》
南方农业得到发展, 逐渐超越北方
线索二:手工业兴盛--西家缫丝雪能白
材料 在远古时代,中国 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 域为繁盛之地。其后逐渐演 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 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中心已 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 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
材料 凡有可以利用的江河湖泊,凡有可以开凿沟通的陂塘 渠道,必尽量加以修治,力求使全国河网化,以尽量扩大土地 的灌溉面积,提高农产品数量。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莆田延寿桥
始建于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 (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 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 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 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 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 (梢)小,不择地而生。
侦探时间
作物名称 水稻 发展成就
①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引进品种:越南占城稻; ③“苏湖熟,天下足”或 “苏常熟,天下足”
集中区域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粮仓)
茶树
产茶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南方各地
从广东和福建到江 淮和川蜀一带
棉花
种植范围扩大
材料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1.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变化? 2.结合课文和所学,试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集市与市镇的兴盛
宋代市镇遗址
观看下图,找出宋代海外贸易的表现,对宋朝有 什么样的影响?又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发?
这个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现代支付方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8张PPT)

观察图标:宋 朝的经济发 展南方兴盛 还是北方兴 盛呢?
苏 湖 粮 仓
纺织 中心 制瓷 中心 世 界 商 港 商 业 中 心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大 量劳动力。 南方
朝 代 人口 ( 户) 北方 占全国 户 人口 (户) 口数比 例 80.2% 56.8% 37.1%
1、著名瓷都是哪里?
2、南宋时,哪个地区是我国制 瓷业中心?
江西景德镇
江南地 区
3.造船 业
技术先进、设计科学
南宋沉船: 长41.8米、宽11米、排水
相关史事: 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 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 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 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 准确地辨别方向。这些技术,在当时 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 地位。
(1)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插秧工具——秧马
占城稻 秧马
农业的发展
2、经济作物
茶叶: 茶树的栽培得到了很大推广
棉花: 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二、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
宋·《纺车图》局部
蜀地丝织品
南宋的棉毯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 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 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定窑 汝窑 钧窑
宋代是我国瓷
官窑 景德镇
哥窑
器的鼎盛时期, 五大名窑,形 制优美,高雅 凝重,不但超 越前人,后人
南宋时期,江南成为制瓷中心。 仿制也不能匹
敌。 宋朝瓷器,运销五十多个国家。
材料一:“宋瓷成群,举国罕见。……惜哉!彩 云易散,宝瓷易碎。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 国。 ——魏明伦《遂宁赋》 材料二:“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X部编版)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X部编版)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8张PPT)

哥窑
3、造船业
北宋东京郊外, 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明州
泉州 广州
相关史事
规模
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宏般大有数百石至五 千设石计,科最学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
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
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
确术地,辨在技别当术时方先世向进界。这造些船技、
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
先地位。
② 地位?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③图中货币出现的原因?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 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④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便于携带,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交子”拓片
观察图标:这时期 的经济发展南方 兴盛还是北方兴 盛呢?
制瓷中 心
苏 湖 粮 仓
商 业 中 心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8.3 21.8.31 9:12:28 19:12:2 8Augus t 3, 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3 日星期 二下午7 时12分 28秒19 :12:282 1.8.3
C.关子 D.交子
3.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B 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8. 321.8.3 Tuesda y, August 03, 2021
商业繁 荣 手工业进 步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 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44张PPT)
三.南宋的偏安
北宋灭亡后,(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 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岳飞抗金的成果
①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②岳飞统率的“ 岳家军”在 大败金军主 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宋金达成和议内容: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
汝窑
景德镇瓷器
童趣(景德镇瓷器)
石榴(景德镇瓷器)
3.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 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 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 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 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宋代海船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规模大、设计科 设置水密隔舱、配备有指南针。 学、技术先进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 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 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 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 纺织品种类较多。
浙江出土的 南宋棉毯
棉布成为衣着原料
蜀锦
北宋时 蜀锦 丝织业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9.进口的大米因口感好、味道香而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其实,我国
在宋朝时就引进了外国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它引进于(C )
A.泰国
B.朝鲜 C.越南
D.印度
10.“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பைடு நூலகம்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
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
《清明上河图》—东京汴梁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 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当时 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 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共31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共31张PPT)

姓名:瓷多多 年龄:20岁 祖籍:永州零陵 穿越到:江西景德镇
身份:手工业工作者
姓名:钱多多 年龄:40岁 祖籍:永州冷水滩 穿越到:河南开封 身份:商人
通过劳动,瓷多多穿 上了新买的棉制衣服, 他觉得可开心了……
“我一个普通百姓居 然能穿上棉制衣服, 太棒了,幸亏我是穿 越到了宋代,嘿嘿 嘿……”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 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展较快。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 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看图识农事:
宋代 《耕获图》
苏州
湖州
重要粮仓
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棉花种植的推广
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
北宋:
广东 福建
在大家的帮助下,米 多多不仅能吃饱穿暖, 还娶上了媳妇儿,生 了个大胖小子,谢谢 大家的帮忙哟……
下面三位是从现代穿越到宋朝的人物,让我们跟着 他们一起去了解宋朝的各行各业的发展……
姓名:米多多 年龄:15岁 祖籍:永州双牌 穿越到:苏州 身份:农业工作者
汝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官窑
(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 展成著名的瓷都。
笑口常开(景德镇瓷器)
有了钱之后的瓷多 多,萌生了去海外 旅游的念头…… “赚了这么多票子, 好想去看看外国此 时发展的什么样子 的啊,就是不知道 以现在的造船水平, 能不能实现。”
(4)造船业: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 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等奖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等奖优秀课件

使用纸币
1、纸币的名称?产生的时间? 地点? 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出现
2、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 些优点? 方便携带,成本低 3、今天的商品交易除人民币 外还有哪些新的支付方式? 交子
观察图标:这时期 的经济发展南方 兴盛还是北方兴 盛呢?
苏 湖 粮 仓
纺织中心 制瓷中心 世 界 商
商 业 中 心
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海外贸易的发展:
宋有财发现可以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 的财富。请问他可能会装载什么样的货物?商船 可能到达哪些地方?进行对外贸易港口有?商船 进出港口,会接受哪个机构的检查?
宋有财到四川经营丝绸生 意,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 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 不安全,也不方便。 他的烦恼怎样解决呢?
“国家根本,仰给 东南。”
——《宋史》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比例 北宋 赋税 35811000 45095000
1045年
44:56
南宋 赋税 60000000 14319000
1196年
81:19
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 设有何启示?
①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 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宋有财穿越后想去南宋最繁华的大都市旅 游,他可以到哪旅游呢?在那他可能会看到怎 样的景象呢? (可以从城市及其布局、货币的变化等方面考 虑)
商业都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西市
东市
夜市 夜市
晓市
城市布局: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统一关门歇业。

部编人教版 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3张PPT)

部编人教版 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3张PPT)

探究新知
二、手工业的兴盛
探究新知
南宋《耕织图》中的提花罗机
苏州丝绸博物馆复原的罗织机
提花罗机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它的 出现反映什么历史信息?
提花罗机专织绞经织物 , 在普通织机上使用特 殊的起绞装置就成了罗机。如果罗需要提花,除用 挑花织制之外,也可在罗机上装上提花装置,它的 出现反映了宋代南方的丝织业生产发达。
1974年在福建泉州市后渚港海泥中挖出 一艘宋代海船,船体甲板以上荡然无存,仅 残留底部,残长24.2米,残宽9.15米,复原 后长度为35米,宽约11米。船底尖,船身扁 阔,与文献记载“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 而行”相吻合。船侧板以上三层木板叠合, 底板以木板两层叠合。分13个隔舱。舱与舱 之间的木板,厚10—12厘米,隔板与船壳用 扁铁和钩钉紧紧相连,形成一道不透水的隔 壁,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是 唐宋以来我国木造海船的特点之一,也是中 国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新知
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 方相对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较好。 经济因素: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 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 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南方相对安定。 政策倾向:宋朝统治者非常重视经济的 发展。
探究新知
材料一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长安中鬼 材料二 ……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 箓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南通一巷……并是金 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 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材料三 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 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 ——《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四 二纪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北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24张PPT)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导入新课
入仓 扬场 收获
牛耕
灌溉
看图 识农 事。 《耕 获 图》
插秧
阅读教材P41-P42“农业的发展” 一目,回答下列问题。
1.宋代南方农业发展有哪些表现? 2.宋代南方农业发展有哪些原因?
一、农业的发展
1.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粮食作物水稻:
课堂小结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南移的三个时期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初步开发 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南方经济渐超北方
北 方 战 乱
人口南迁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农业发展
商业繁荣
南宋:经济重心 南移成为定局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
手工业进步
随堂训练
1.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 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4.自然因素: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阅读教材P42-P43“手工业的兴盛” 一目,概括宋代手工业兴盛的表现。
二、手工业的兴盛
蜀地丝织品
宋朝织机
(1)纺织业 丝织业:北宋时南方超过北方 棉纺织业:南宋时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 五大名窑: 汝窑、钧窑、哥窑、官窑、定窑 瓷都:江西景德镇 制瓷中心:江南地区
瓷 器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宋孩儿瓷枕
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 成熟的时代。宋代是中国陶瓷发
展的辉煌时期,不管是在种类、
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
于巅峰地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共23张PPT)

一、农业的发展
南方农业发展原因
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 ;
2、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南方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农业发展快:
(1)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域不断扩大。
福建泉州 出土的宋 代海船
水稻
棉花

丝织
陶瓷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货郎图》(局部)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都市商业
说一说:宋代都城与唐代 都城有哪些不同?
夜市
西市
东市 早市
夜市
1.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2.商业活动时间延长,有夜市和早市。 3.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即草市
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 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①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引进; 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农业发展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原 因
商业贸易繁荣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
手工业兴盛
唐朝中期 南移
开始
南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阅读以下史料,分析不同时期江南的特点。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 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
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宋书》)
材料三: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
下足。”(宋·高斯得《耻堂存稿》) 说明西汉时期南方落后;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共26张PPT)
原因3:自然因素 北方开发早,对环境的破坏大,降低生产能力。
材料4: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 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 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原因4:政治因素 北方战祸多且持久、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材料5:据史书记载,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 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 要依据。 原因5:政策因素 宋朝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节约用水
利用媒体传播 保护环境信息
广州猎德 污水处理厂 科普基地
反通 映过 环政 保府 问部 题门
练一练:
1.两宋时期的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是 A.胡萝卜 B.棉花 C.水稻 D.小麦
2.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最繁荣的时期,成 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A.杭州 B.成都 C.景德镇 D.扬州
(宋书记载) 越南 柬埔寨 马来西亚
印尼
宋朝时期,如此多的外国富商 云集而来,表明了什么情况?
宋朝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
在如此繁荣的对外贸易中,有哪 些物品你觉得会畅销到海外?
茶农叶业 手工瓷业器 丝织商品贸交易
以上物品分别代表的农业、手工 业和商贸在宋朝有怎样的发展?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河北、河南、 江西、江南一带
江西景德镇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
表现5:造船业 发展集中区域: 广州、泉州、明州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领先;最早的船坞; 指南针的使用。
水稻
棉花
丝织
制陶
商业贸易的繁荣
《看清谁明最上快河图能》够北从宋课张本择里端找风出俗能画,描 绘反了映北宋宋朝东京时人期们商商贸贸繁活荣动的的直繁观荣景证象据。!
品种增加。

部编版七下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部编版七下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请在地图上标出进货 地点,完成进货地图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
农业、手工业的兴盛推动商业 贸易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观察进货地图,找出宋 代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重心南移
唐中期 安史之乱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两宋税赋南北所占比例表
朝代
项目 南方
北方
南北 比例
北宋 1045
——樊树志《国史概要》
纸质货币出现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1160年时, 市舶司年收入达二百万贯, 为 北宋时的三倍。到1172年, 仅泉州、广州 两市舶司的净收入就达二百万缗, 约占当 时南宋年度财政收人的二十分之一。
——张晋藩, 郭成伟《中国法制通史》
海外贸易活跃
恭喜少东家!由于少东家的市
恭喜少东家!各家商铺的货品 账 已经联系好。但是进货地远在 本 各地,需要联系船只将货品运
输到汴京。
手工业的兴盛
进货船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载货量大 抗沉性强
神宗时,荆湖地区最大的内河航船叫 “万石船”,可以载钱20万贯,载米 1.2万石,载重量约为660吨。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 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 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秧马: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 种 拔秧工具 。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 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农业的发展
舂米
耕田
观察图片,思考宋代时插秧和收 获两种步骤是否能同时进行?
自江以南,稻米二种,有早禾,
灌溉
有晚禾。 ——《宋会要·食货》
收获
插秧
宋代《耕获图》
复种技术得到推广:一年两熟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共33张PPT)

江淮和川蜀一带
北宋:
广东 福建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作物:
①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③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 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 后期,棉花种植向北推进。
二、手工业的发展
1.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D.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 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D).邢窑的白瓷
D.景德镇的青花瓷
3.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 A) 应是(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以史为镜
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 济建设有何启示?
①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②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 ③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1.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B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汉朝时,我国就有了纸币——交子 C.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南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 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 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合作探究
南方农业发展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 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战乱不休。 材料二: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 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展较快。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 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38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38张PPT)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 ④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棉花种植由广东、福建扩展到江淮、川蜀一带。
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清明上河图(局部)》 虹桥
纸币的出现
“交子”是宋真宗时,在四川出现的代替 金属货币的纸币。“会子”是南宋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1)表现:
①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 ②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③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④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 区。
完成的时间。唐朝中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出 现南移的趋势,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 成。
Part 04
课堂总结
南移的过程 北 方 战 乱
人口南迁
魏晋南北朝
唐代中后期
发南 展方
经 济
农业发展 商业繁荣
手工业进步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 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经济重心 南移最后完成
经济重 心南移
①唐朝中晚期到两宋时期,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③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 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 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发 挥调节气候、蓄保水分和抗御灾害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等奖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等奖优秀课件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 的表现; 2、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3、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张择端:我把全图分为三个段 落。首段为汴京郊野的春光: 展开画卷,几户农家小院错落 有序地分布在树丛中,打麦场上 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 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不 远处有几块犁好的土地,田边 骑着牛的两位农民正在商量着 今年种什么庄稼合适……
景德镇颜色釉瓷
张择端:商业贸易正是 这幅画的重点所在,该 画后段为热闹的市区街 道,街道两边屋宇鳞次 栉比[zhì ] ,有茶坊、酒 肆、脚店、肉铺等等, 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汴京这座商业都市的繁 华近在眼前。
1、商业都市的发展
北宋东京汴梁城(开封)
商业活动范围扩大,街市制代替市坊制
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苏湖(常)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真宗深念稼穑[jià sè 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闻 占城稻耐旱,遣使以珍货求其种[zhǒng]。占城(越南中南部) 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 ——北宋《湘山野录》
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引进占城稻。
徐徐云开见杲[gǎo]日,晚禾吹花早禾实。 但令有米送官仓,豆饭藜羹甘似蜜。 ——南宋·陆游《望霁》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 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茶坊每五更点灯,买 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 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 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东京梦华录》
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
大街买卖昼夜不 绝,特别是珠子街的 买卖“动以万数”。 城外东西南北各数十 里,也都是人烟聚集, 货物满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在 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 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 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 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 的纸币——“官交子”。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纸币的出现 (2)产生:北宋,四川。 (3)发展:南宋,纸币与铜钱并行。
材料: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商税, 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亏损)。以此观之, 会子可谓流通。

农业的发展

经 济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农业的发展
1、概况
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经济的 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 得到很大开发。
一、农业的发展
2、表现 (1)粮食作物——水稻 ① 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② 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 ③ 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 ④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⑤ 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北方诸路 45095000 14319000
南北比例 44:56 81:19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经济重心南移
魏晋南北朝时,南方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 趋向平衡。
隋唐时期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超过 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14.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83.掌握坚持的人是成功的,是永不言弃的。 37.关于励志的个性签名:美丽的蓝图,落在懒汉手里,也不过是一页废纸。 75.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10.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8.离开奋斗的沃壤,天赋的种子便寻不到春华秋实的前程。 35.看得见的伤口,迟早有一天会痊愈的。 64.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35.上一秒已成过去,曾经的辉煌,仅仅是是曾经。 99.当世界都在说放弃的时候,轻轻的告诉自己:再试一次。 21.时间告诉我,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 6. 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95.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63.痛苦的记忆是泪水洗不净的,只有汗水才能把它冲掉。 53.一个人幸运的前提,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74.一个人若想学会滑冰,那么他一定要做好在冰上摔跤的准备。 92.让人失去理智的,常常是外界的诱惑;让人耗尽心力的,往往是自己的欲望。 58.离开奋斗的沃壤,天赋的种子便寻不到春华秋实的前程。 67.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8.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一门必修课叫孤独。 12.不要在这个努力拼搏的年纪去选择安逸。 31.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你还活着。 1.不要埋怨任何一个人、一件事,自己的今天是无数个昨天的叠加与累积,所以重要的是走好今天的每一步! 94.每一天为明天。
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
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
(1)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 北方。四川、江浙地区是丝织生 产发达。 (2)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 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二、手工业的兴盛
蜀 锦
二、手工业的兴盛
浙江出土的南宋棉毯
黄道婆,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由
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 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
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入仓 扬场
收获
牛耕
灌溉
插秧
观察图片,看看图中的 农民都在从事哪些劳动?
《耕获图》
一、农业的发展
2、表现 (2)经济作物——茶树和棉花 ①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② 棉花种植由广东和福建发展
到江淮和川蜀。(由南向北)
探究: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 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 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吴泳《鹤林集》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纸币的出现 (2)产生:北宋,四川。 (3)发展:南宋,纸币与铜钱并行。 (4)影响: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业 贸易的发展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3、海外贸易 (1)出现大商港:广州、泉州。 (2)海外贸易范围广:
朝鲜、日本、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唐长安城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 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宋太祖):“京城夜市 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
《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 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 诸行百市”,“自大街及 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 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都市贸易 (1)商业城市兴起,人口多。 (2)商业活动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3)草市和市镇兴起。
“草市”主要是指在 城郊或农村交通便利的 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 市,打破了“市”的地 域限制。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都市贸易 (1)商业城市兴起,人口多。 (2)商业活动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3)草市和市镇兴起。 (4)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材料二:从西汉到北宋时期的人口变化图
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 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 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 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纸币的出现
唐富商拥有动辄一二十万贯钱,每贯重约7.5市斤。 如此繁重的铜钱很难携带它长途旅行并进行贸易。…货 币流通由此受到阻碍。
——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纸币的出现 (1)原因 ①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②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北宋初年,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 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 子铺户”。约1008年,成都16家官商 联合用楮树皮纸印刷凭证,上有图案、 密码等印记,作为支付凭证流通。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世界上最早的品牌广告
北宋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的“白兔儿”铜版,是中国最早 的品牌。根据推算,这个品牌应 该诞生于公元1127年,即北宋末 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印 刷广告实物。
第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程标准】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 经济重心的南移。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宋体表现(完成下表):
类别
都市贸易
商 业
纸币
海外贸易
发展成就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都市贸易 (1)商业城市兴起,人口多。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都市贸易 (1)商业城市兴起,人口多。 (2)商业活动打破空间、时间限制。
3、海外贸易 (1)出现大商港:广州、泉州。 (2)海外贸易范围广:
朝鲜、日本、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3)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市舶司。 (4)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
朝代 项目 北宋1045年 赋税 南宋1196年 赋税
南方诸路 35811000 60000000
二、手工业的兴盛
2、制瓷业 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汝窑青瓷
哥窑 冰裂纹瓷器
定窑 白瓷
宋钧窑 内蓝外玫瑰紫釉葵花三足水仙盆
二、手工业的兴盛
3、造船业
(1)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 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 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