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概述(PPT 259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社会的含义 ❖ 1、功能主义视角 ❖ 社会的每一部分都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维持了社
会稳定。 ❖ 2、冲突论的视角 ❖ 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
恒的社会现象,社会秩序是社会各部分不断进行冲 突的结果。
❖ 3、互动论的视角
❖ 社会中的人们总是处在创造、改变他们的生 活世界之中,从微观层面探索人们的动机、 目标和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希望工程给捐赠者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成全了他们的慈善 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种刚性的自动监督机制。这 种监督机制的建立意义无比深远:第一,它提高了基金会廉洁运 作的可能性;第二,提高了捐款的配置效率;第三,赢得了捐赠 人的信任,因而也就赢得了他们的捐赠。
希望工程的危机:
1994年1月21日,香港《壹周刊》发表了一篇爆炸性的文章 《千里追寻七千万元下落 希望工程善款失踪》。在这篇五 千余字的文章里,《壹周刊》记者屈颖妍通过对吉林向海乡 向海小学和浙江省友谊乡沈塘小学的实地走访调查,报道了 种种现象。诸如:“数千万元拨款不知去向”、“向贫农开 刀”、“原应受到救助的人反而成了‘强榨’的对象”、 “干部孩子占了便宜”、“穷人读破校”、“掠水”(港语: 意即贪污)现象到处都有、“港人捐钱无资料”等等。这些 说法都是要告诉读者一个结论:香港人为希望工程的捐款 “不清不楚”。这次事件严重干扰、破坏了中国青基会的海 外募捐的计划,使相当数量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美好愿望 破灭。
❖ 4、国家权力的扩张与社会福利的增长也是对 立的。
中外公务员数量比较
国家
美国 法国 日本 英国 中国
官民比
财政供养 人员比例
1∶12
1∶12
1∶12
1∶12
1∶28
1∶23
1∶125
1∶24
1∶256 /122 1∶26
单位GDP的公 务员比例(人/ 百万美元GDP )
2.31
3.46
1.14
0.3
❖ 罗斯的福利多元主义 观点: 1、国家不是对福利的垄断 ; 2、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 ; 3、市场、国家和家庭三个部门需要联合起来; 4、混合福利社会
第三部门,即“通过志愿提供公益”的 NGO或NPO。从范围上讲是指不属于第一部 门(政府)和第二部门(企业)的其他所有组 织的集合。第三部门是一个与传统模式相异的 全新组织形式,美国学者萨拉蒙称之为现代民 族国家之后的“全球社团革命”。据说工业化 发展模式要求民族国家,而后工业的可持续发 展模式则要求发展跨国的第三部门组织。
Leabharlann Baidu
国家税收
资金来源
福利收费
社会捐赠
针对不同家庭的社会福利项目
家庭类型 正常家庭
弱功能家庭 失功能家庭 无家庭人士
福利项目
支持性服务(家庭咨询、 信息服务、家庭教育、健 康指导等)
补充性服务(如日间照顾、 临时托养、康复服务等) 替代性服务(院舍服务)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
❖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一)两种主张 ❖ 1、自由放任的观点 ❖ 2、国家干预经济的观点
❖ 陈银娥《社会福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 胡务主编,《社会福利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年。
相关网站
❖ 中国社会福利网http://shfl.mca.gov.cn/ ❖ 中国社会救助网
http://www.dibao.org/home/index.aspx ❖ 社会工作百科http://shehuigongzuo.baike.com/ ❖ 中国公益慈善网
在这几年中,希望工程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劝募活动: 1992年的“百万爱心行动”、1994年的“1(家)+1助学行动 ”和1997年的“希望工程国内最后一轮劝募行动”。其中,1992 年的“百万爱心行动”采取了“一对一”模式,即通过青基会和 全国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的牵线搭桥,使捐赠者(个人或集体 )与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结对挂钩,建立直接联系。实行定向资 助直至其小学毕业。由于采取“一对一”的资助方式,在短短一 年半的时间内,救助数额奇迹般地增加了 50万人。
❖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国富 论》一书是斯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这本书对于经济学领域 的创立有极大贡献,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 世界,这本书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学所发行过最具影响力的著 作。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参考书目
❖ 钟仁耀主编,《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第二版),上海财 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 赵映诚,王春霞主编,《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东北财经大 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 Neil Gilbert,Paul Terrell著,黄晨熹等译:《社会福利政策 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
❖ 4、马克思的观点
❖ 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一)四大“主义” ❖ 1、无政府主义 ❖ 2、国家主义 ❖ 3、自由主义 ❖ 4、马克思主义
❖ 1、国家是对人的自由本性的“异化”。
❖ 2、国家将人们被动地服从社会自然分工的消 极作用制度化和法制化。
❖ 3、从国家权力执行者的角度来说,官僚机构 的种种弊病也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对立。
3.96/8.31
❖ (二)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 1、政府对社会的作用 ❖ 提供制度性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调节与干预 ❖ 2、社会对政府的作用 ❖ 提供监督制约和参与民主管理
❖ 三、社会福利社会化 ❖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 ❖ (二)福利设施向社会开放 ❖ (三)服务对象公众化 ❖ (四)社会福利社会办 ❖ 1、第三部门 ❖ 2、社区服务 ❖ 3、家庭保障
http://www.charity.gov.cn/fsm/sites/newmain/index 2.jsp
第一章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的基本关系
❖ 主要内容: ❖ 1、认识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
率、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关系。 ❖ 2、把握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和重建
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
第三部门的优势在于:
更容易接近被服务对象
更灵活及时地反应服务对象的需求 更适合处理高风险的社会问题
希望工程的辉煌
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 布会,向海内外庄严宣布: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 年基金,让千千万万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被誉为 “中国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品牌”。
会稳定。 ❖ 2、冲突论的视角 ❖ 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
恒的社会现象,社会秩序是社会各部分不断进行冲 突的结果。
❖ 3、互动论的视角
❖ 社会中的人们总是处在创造、改变他们的生 活世界之中,从微观层面探索人们的动机、 目标和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希望工程给捐赠者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成全了他们的慈善 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种刚性的自动监督机制。这 种监督机制的建立意义无比深远:第一,它提高了基金会廉洁运 作的可能性;第二,提高了捐款的配置效率;第三,赢得了捐赠 人的信任,因而也就赢得了他们的捐赠。
希望工程的危机:
1994年1月21日,香港《壹周刊》发表了一篇爆炸性的文章 《千里追寻七千万元下落 希望工程善款失踪》。在这篇五 千余字的文章里,《壹周刊》记者屈颖妍通过对吉林向海乡 向海小学和浙江省友谊乡沈塘小学的实地走访调查,报道了 种种现象。诸如:“数千万元拨款不知去向”、“向贫农开 刀”、“原应受到救助的人反而成了‘强榨’的对象”、 “干部孩子占了便宜”、“穷人读破校”、“掠水”(港语: 意即贪污)现象到处都有、“港人捐钱无资料”等等。这些 说法都是要告诉读者一个结论:香港人为希望工程的捐款 “不清不楚”。这次事件严重干扰、破坏了中国青基会的海 外募捐的计划,使相当数量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美好愿望 破灭。
❖ 4、国家权力的扩张与社会福利的增长也是对 立的。
中外公务员数量比较
国家
美国 法国 日本 英国 中国
官民比
财政供养 人员比例
1∶12
1∶12
1∶12
1∶12
1∶28
1∶23
1∶125
1∶24
1∶256 /122 1∶26
单位GDP的公 务员比例(人/ 百万美元GDP )
2.31
3.46
1.14
0.3
❖ 罗斯的福利多元主义 观点: 1、国家不是对福利的垄断 ; 2、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 ; 3、市场、国家和家庭三个部门需要联合起来; 4、混合福利社会
第三部门,即“通过志愿提供公益”的 NGO或NPO。从范围上讲是指不属于第一部 门(政府)和第二部门(企业)的其他所有组 织的集合。第三部门是一个与传统模式相异的 全新组织形式,美国学者萨拉蒙称之为现代民 族国家之后的“全球社团革命”。据说工业化 发展模式要求民族国家,而后工业的可持续发 展模式则要求发展跨国的第三部门组织。
Leabharlann Baidu
国家税收
资金来源
福利收费
社会捐赠
针对不同家庭的社会福利项目
家庭类型 正常家庭
弱功能家庭 失功能家庭 无家庭人士
福利项目
支持性服务(家庭咨询、 信息服务、家庭教育、健 康指导等)
补充性服务(如日间照顾、 临时托养、康复服务等) 替代性服务(院舍服务)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
❖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一)两种主张 ❖ 1、自由放任的观点 ❖ 2、国家干预经济的观点
❖ 陈银娥《社会福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 胡务主编,《社会福利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年。
相关网站
❖ 中国社会福利网http://shfl.mca.gov.cn/ ❖ 中国社会救助网
http://www.dibao.org/home/index.aspx ❖ 社会工作百科http://shehuigongzuo.baike.com/ ❖ 中国公益慈善网
在这几年中,希望工程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劝募活动: 1992年的“百万爱心行动”、1994年的“1(家)+1助学行动 ”和1997年的“希望工程国内最后一轮劝募行动”。其中,1992 年的“百万爱心行动”采取了“一对一”模式,即通过青基会和 全国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的牵线搭桥,使捐赠者(个人或集体 )与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结对挂钩,建立直接联系。实行定向资 助直至其小学毕业。由于采取“一对一”的资助方式,在短短一 年半的时间内,救助数额奇迹般地增加了 50万人。
❖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国富 论》一书是斯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这本书对于经济学领域 的创立有极大贡献,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 世界,这本书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学所发行过最具影响力的著 作。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参考书目
❖ 钟仁耀主编,《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第二版),上海财 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 赵映诚,王春霞主编,《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东北财经大 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 Neil Gilbert,Paul Terrell著,黄晨熹等译:《社会福利政策 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
❖ 4、马克思的观点
❖ 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一)四大“主义” ❖ 1、无政府主义 ❖ 2、国家主义 ❖ 3、自由主义 ❖ 4、马克思主义
❖ 1、国家是对人的自由本性的“异化”。
❖ 2、国家将人们被动地服从社会自然分工的消 极作用制度化和法制化。
❖ 3、从国家权力执行者的角度来说,官僚机构 的种种弊病也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对立。
3.96/8.31
❖ (二)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 1、政府对社会的作用 ❖ 提供制度性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调节与干预 ❖ 2、社会对政府的作用 ❖ 提供监督制约和参与民主管理
❖ 三、社会福利社会化 ❖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 ❖ (二)福利设施向社会开放 ❖ (三)服务对象公众化 ❖ (四)社会福利社会办 ❖ 1、第三部门 ❖ 2、社区服务 ❖ 3、家庭保障
http://www.charity.gov.cn/fsm/sites/newmain/index 2.jsp
第一章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的基本关系
❖ 主要内容: ❖ 1、认识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
率、需求与供给的基本关系。 ❖ 2、把握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和重建
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
第三部门的优势在于:
更容易接近被服务对象
更灵活及时地反应服务对象的需求 更适合处理高风险的社会问题
希望工程的辉煌
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 布会,向海内外庄严宣布: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 年基金,让千千万万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被誉为 “中国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