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检验方法[1]非常实用-可做检验试验

合集下载

连接器焊接检测方法

连接器焊接检测方法

连接器焊接检测方法一、目视检测目视检测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它主要依靠人眼观察焊接位置的焊接质量。

目视检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测:1.焊接位置是否准确。

焊点是否与连接器引脚的焊接位置相吻合。

2.焊接是否均匀。

焊接是否覆盖整个焊接位置,并且焊接均匀平整。

3.焊接是否完整。

焊接位置是否有开裂、脱焊或少焊的情况。

4.焊接是否有烧焦现象。

焊接位置是否有烧焦的痕迹。

目视检测的优点是简单、快速,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但缺点是受限于人眼的分辨能力,有时会出现漏检的情况。

二、X光检测X光检测是一种非常高精度的检测方法,它可以透过金属表面,观察焊接位置的内部结构。

因此,X光检测可以非常准确地检测焊接位置是否完整、焊点是否均匀、焊接位置的位置是否准确等。

X光检测的优点是高精度、全面,可以发现目视检测所无法发现的问题,但缺点是设备昂贵,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对操作环境的要求也比较苛刻。

三、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穿透金属表面,检测焊接位置内部的问题。

通过超声波检测可以发现焊接位置的脱焊、开裂等问题。

超声波检测的优点是精度高、速度快,可以快速发现焊接位置的问题,但缺点是对设备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有一定深度限制。

四、红外线检测红外线检测利用红外线照射到焊接位置,通过观察焊接位置的温度分布来判断焊接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红外线检测的优点是速度快、操作简单,但缺点是只能发现表面问题,对于焊接位置的内部问题无法进行有效检测。

综上所述,连接器焊接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连接器测量及解决方案

连接器测量及解决方案

连接器测量及解决方案一、引言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组件之一,用于连接不同的电路或设备。

连接器的质量和性能对于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连接器的测量方法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连接器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二、连接器测量方法1. 外观测量外观测量是连接器质量控制的首要步骤。

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和高精度测量仪器,可以测量连接器的尺寸、形状、表面光洁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连接器的插拔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2. 电气性能测量连接器的电气性能是连接器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常用的电气性能测量包括接触电阻、绝缘电阻、插拔力、接触力等参数的测量。

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可以准确测量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并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3. 机械性能测量连接器的机械性能是指连接器在插拔过程中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机械性能测量包括插拔次数、插拔力、插拔力变化等参数的测量。

通过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可以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插拔过程,评估连接器的机械性能。

4. 环境适应性测量连接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是连接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环境适应性测量包括温度循环测试、湿热循环测试、盐雾测试等。

通过模拟各种恶劣环境条件,可以评估连接器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性能。

三、连接器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1. 连接器接触不良连接器接触不良是常见的连接器质量问题之一。

造成接触不良的原因可能包括连接器的尺寸不准确、表面污染、接触件材料不合适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定期清洁连接器、使用高质量的连接器材料、提高生产工艺等。

2. 连接器插拔力过大或过小连接器插拔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插拔力过大可能导致连接器损坏,插拔力过小可能导致连接不牢固。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优化连接器的结构设计、使用合适的材料、控制生产工艺等。

3. 连接器的机械性能不稳定连接器的机械性能不稳定可能导致连接器在长期使用中出现故障。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优化连接器的结构设计、提高生产工艺、使用高质量的材料等。

连接器检验方法[1]非常实用-可做检验试验

连接器检验方法[1]非常实用-可做检验试验

连接器检验方法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8所杨奋为不论是高频电连接器,还是低频电连接器,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介质耐压(又称抗电强度)都是保证电连接器能正常可靠地工作的最基本的电气参数。

通常在电连接器产品技术条件的质量一致性检验A、B组常规交收检验项目中都列有明确的技术指标要求和试验方法。

这三个检验项目也是用户判别电连接器质量和可靠性优劣的重要依据。

但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电连接器检验的实践发现;目前各生产厂之间以及生产厂和使用厂之间,在具体执行有关技术条件时尚存在许多不一致和差异,往往由于采用的仪器、测试工装、操作方法、样品处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为此,作者认为:针对目前这三个常规电性能检验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专题研讨,对提高电连接器检验可靠性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的多功能自动检测仪正在逐步替代原有的单参数测试仪。

这些新型测试仪器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电性能的检测速度、效率和准确可靠性。

具体:2接触电阻检验2.1作用原理在显微镜下观察连接器接触件的表面,尽管镀金层十分光滑,则仍能观察到5-10微米的凸起部分。

会看到插合的一对接触件的接触,并不是整个接触面的接触,而是散布在接触面上一些点的接触。

实际接触面必然小于理论接触面。

根据表面光滑程度及接触压力大小,两者差距有的可达几千倍。

实际接触面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真正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部分。

即金属间无过渡电阻的接触微点,亦称接触斑点,它是由接触压力或热作用破坏界面膜后形成的。

这部分约占实际接触面积的5-10%。

二是通过接触界面污染薄膜后相互接触的部分。

因为任何金属都有返回原氧化物状态的倾向。

实际上,在大气中不存在真正洁净的金属表面,即使很洁净的金属表面,一旦暴露在大气中,便会很快生成几微米的初期氧化膜层。

例如铜只要2-3分钟,镍约30分钟,铝仅需2-3秒钟,其表面便可形成厚度约2微米的氧化膜层。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
精确
接口连接器测试方法
接口连接器是一种用于将电子设备连接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设备,它可以为设备间的稳定连接提供电流、集成电路、容错性和信号连接的功能。

确保接口连接器的正确性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因此测试接口连接器在系统安全性测试中尤为重要,应当采用有效的测试方法。

一、接口连接器的视觉检查
一般来说,接口连接器的连接质量可以通过镜头可视化检查来观察,如果受损的接口连接器不能满足要求,应尽快更换;如果接口连接器外形尺寸正常,则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测试;另外,应根据设计要求对连接器的整体外形、安装方式以及接线顺序进行检查比较,确保满足各项安全性要求。

二、接口连接器接线性能检测。

连接器测试方法范文

连接器测试方法范文

连接器测试方法范文连接器是一种用于连接和传输信号、数据或电力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电力等领域。

连接器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因此进行连接器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连接器测试方法。

1.外观检查:首先进行连接器的外观检查,包括连接器的表面是否光洁,是否存在损伤或变形等。

2.尺寸测量:通过使用测量仪器,测量连接器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尺寸测量是判断连接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一项重要指标。

3.电阻测量:使用万用表等仪器测量连接器的电阻,以判断其导电性能是否正常。

电阻过大或过小都可能会影响连接器的正常工作。

4.绝缘电阻测量:对连接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以判断连接器是否存在绝缘不良或绝缘击穿等问题。

5.变压器测试:对连接器进行变压器测试,以测量其反射损耗和插入损耗等参数,以评估其信号传输性能。

6.拔插力测量:通过使用拉力测试仪等仪器测量连接器的插拔力,以判断其插拔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插拔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连接件的连接和拆卸。

7.耐久性测试:连接器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模拟连接器的使用环境进行振动测试、冲击测试和高温寿命测试等,以评估连接器的耐久性能。

8.温度测试: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连接器进行测试,包括低温和高温测试,以评估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工作性能。

9.连接可靠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应用中的连接状态,对连接器进行连接可靠性测试,包括插入次数、插拔角度等。

10.工作电流测试:通过对连接器进行工作电流测试,以验证连接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电流传输能力。

11.环境适应性测试:通过将连接器放置在不同的湿度、盐雾和腐蚀性气体等环境中,以评估其环境适应性能。

12.标准符合性测试:通过对连接器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以确保连接器符合相关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连接器测试方法,不同的连接器类型和用途可能需要针对性的测试方法。

连接器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连接器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连接器通用检验标准

连接器通用检验标准

连接器通用检验标准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连接器的通用检验标准,这可挺重要的哟!咱们得知道为啥要有检验标准。

就好像我们考试有评分标准一样,连接器也得有个标准来判断它是不是合格的。

那这个检验标准都包括啥呢?外观检查是第一步。

我们得看看连接器的外表有没有瑕疵,比如有没有划痕、裂缝、变形之类的。

要是有这些问题,那可就不太好了。

举个例子,假如连接器的外壳有了裂缝,可能会影响它的密封性和防护性能。

然后是尺寸的测量。

连接器的大小、形状都得符合规定的标准。

比如说插头和插座之间的配合尺寸,如果尺寸不对,可能就插不进去或者插得松松垮垮的,这样可不行。

再说说电气性能的检验。

这就像是检查连接器能不能好好“导电”。

我们要测测它的电阻、电容、绝缘电阻这些参数。

如果电阻太大,电流通过就会有损耗;如果绝缘电阻不够,可能会漏电,这都是很危险的。

比如说,在一些精密的电子设备中,连接器的电气性能不好,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损坏。

还有插拔力的测试。

就是看看插头插进插座和拔出来的时候,需要用多大的力气。

插拔力太大或者太小都不行。

太大了插拔困难,太小了又容易松动。

手机充电线的连接器,如果插拔力不合适,用着用着可能就接触不良了。

接着是耐腐蚀性的检验。

因为连接器可能会在各种环境中使用,如果不耐腐蚀,很快就会坏掉。

在潮湿或者有化学物质的环境中,不耐腐蚀的连接器会生锈或者被腐蚀掉。

还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测试。

要模拟连接器在长期使用中的情况,看看它能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性能。

不断地插拔连接器,看它经过多次使用后会不会出现问题。

连接器的通用检验标准就像是给连接器做了一个全面的“体检”,从外观到性能,各个方面都要检查到位,只有都合格了,才能算是一个好的连接器。

同学们,现在是不是对连接器的检验标准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啦?。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连接器是将电子设备之间的电信号、电能传递的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连接器的可靠性对于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连接器的可靠性,需要进行各种测试方法的验证。

下面将简要介绍连接器常用的测试方法。

1.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连接器的最基本的测试方法之一、通过对连接器的外观进行检查,如检查外观是否完整、是否有划痕等,以确保连接器的质量。

2.接触电阻测试:接触电阻测试是对连接器内部连接件之间的接触情况进行测试。

通过测量连接器上的接触电阻,可以判断连接器的接触是否良好。

3.插拔次数测试:插拔次数测试是测试连接器插拔的可靠性。

通过模拟连接器的使用场景,反复进行插拔测试,以确定连接器承受多少次插拔后会出现故障。

4.机械性能测试:机械性能测试是测试连接器在机械方面的性能。

比如连接器的耐冲击性、耐振动性、耐拉力等。

通过模拟各种机械环境,测试连接器的机械性能,以确保连接器在各种条件下的可靠性。

5.耐热性测试:耐热性测试是测试连接器在高温环境下的表现。

通过将连接器置于高温环境中,测试连接器的耐热温度、耐热时间等,以确保连接器在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

6.导电性能测试:导电性能测试是测试连接器的导电性能。

通过测量连接器的导电电阻、导电性能等指标,以确保连接器的导电性能符合要求。

7.绝缘性能测试:绝缘性能测试是测试连接器的绝缘性能。

通过测量连接器的绝缘电阻、绝缘电压等指标,以确保连接器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8.环境适应性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是测试连接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比如连接器的耐湿性、耐腐蚀性、耐紫外线性等。

通过模拟各种环境条件,测试连接器在各种环境下的可靠性。

9.信号传输测试:信号传输测试是测试连接器在信号传输方面的性能。

通过将连接器用于传输各种信号,并测试信号的传输质量、传输速率等指标,以确保连接器在信号传输方面的可靠性。

10.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是对连接器的综合性能进行测试。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aa[1]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aa[1]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aa[1]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aa[1]连接器是一种用于连接电子设备及其配件的物理接口,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制造、通信设备、汽车行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连接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各种测试来验证其性能。

以下是连接器的常用测试方法介绍。

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连接器测试的首要步骤。

通过目视检查连接器是否存在损坏、变形、划痕等外观缺陷,以保证连接器的完整性。

2.插拔力测试:插拔力测试主要用于检测连接器的插拔性能。

通常使用插拔力测试仪进行测试,通过测量插入和拔出连接器所需的力以及连接器在插入和拔出的过程中的滑动力来评估连接器的可靠性。

3.电阻测试:电阻测试用于检测连接器的接触电阻。

使用万用表或专用测试仪器测量连接器的接触电阻,确保连接器的接触部分没有松动或腐蚀,以及电阻值是否符合规定的范围。

4.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用于检测连接器的绝缘能力。

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压或电流,测量连接器绝缘材料之间的绝缘电阻,判断连接器是否存在绝缘故障。

5.电压耐压测试:电压耐压测试用于检测连接器的耐电压能力。

通过施加高电压,观察连接器是否会漏电、击穿等情况,判断连接器是否能够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

6.环境试验:环境试验用于测试连接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

常见的环境试验包括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湿热试验、盐雾试验等,通过暴露连接器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其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7.机械耐久性测试:机械耐久性测试用于检测连接器在插拔过程中的耐久性能。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进行多次插拔操作,观察连接器是否出现松动、磨损、接触不良等问题,评估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8.振动测试:振动测试用于检测连接器在振动条件下的稳定性。

通过以不同频率和振幅施加振动,观察连接器的连接是否松动、接触是否良好,以及连接器是否能够在振动环境下正常工作。

9.冲击测试:冲击测试用于检测连接器在受到外力冲击时的稳定性。

通过施加冲击载荷,观察连接器是否受到损坏、变形或断裂,判断其能否在冲击环境下正常工作。

连接器焊接检测方法

连接器焊接检测方法

1、一外观检验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是否有缺陷,如咬边、烧穿、未焊透及裂纹等,并检查焊缝外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二密封性检验容器或压力容器如锅炉、管道等要进行焊缝的密封性试验。

3、密封性试验有水压试验、气压试验和煤油试验几种。

4、1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用来检查焊缝的密封性,是焊接容器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密封性检验方法。

5、2气压试验气压试验比水压试验更灵敏迅速,多用于检查低压容器及管道的密封性。

6、将压缩空气通入容器内,焊缝表面涂抹肥皂水,如果肥皂泡显现,即为缺陷所在。

7、3煤油试验在焊缝的一面涂抹白色涂料,待干燥后再在另一面涂煤油,若焊缝中有细微裂纹或穿透性气孔等缺陷,煤油会渗透过去,在涂料一面呈现明显油斑,显现出缺陷位置。

8、三焊缝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1 渗透检验渗透检验是利用带有荧光染料或红色染料的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示缺陷痕迹的无损检验法,常用的有荧光探伤和着色探伤。

9、将擦洗干净的焊件表面喷涂渗透性良好的红色着色剂,待渗透到焊缝表面的缺陷内,将焊件表面擦净。

10、再涂上一层白色显示液,待干燥后,渗入到焊件缺陷中的着色剂由于毛细作用被白色显示剂所吸附,在表面呈现出缺陷的红色痕迹。

11、渗透检验可用于任何表面光洁的材料。

12、2 磁粉检验磁粉检验是将焊件在强磁场中磁化,使磁力线通过焊缝,遇到焊缝表面或接近表面处的缺陷时,产生漏磁而吸引撒在焊缝表面的磁性氧化铁粉。

13、根据铁粉被吸附的痕迹就能判断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14、磁粉检验仅适用于检验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的缺陷。

15、3 射线检验射线检验有X射线和Y射线检验两种。

16、当射线透过被检验的焊缝时,如有缺陷,则通过缺陷处的射线衰减程度较小,因此在焊缝背面的底片上感光较强,底片冲洗后,会在缺陷部位显示出黑色斑点或条纹。

17、X射线照射时间短、速度快,但设备复杂、费用大,穿透能力较Y射线小,被检测焊件厚度应小于30mm。

18、而Y射线检验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穿透能力强,能照投300mm的钢板。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aa[1]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aa[1]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aa[1]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aa[1]
接线端子的测试要做到准确、可靠、安全、可操作性好,应采取多种方法组合检测。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
一、外观检查
由于接线端子上多种线路交叉,因此在连接元件开始之前,应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其有无异常,有无螺丝松动,有无焊条弹跳,有无裸露的导线等,以保证接线端子的安全。

二、抗电压测试
抗电压测试又称耐压测试、绝缘测试,它是检验电器的一种基本的安全检测,其目的是检测电器的外皮绝缘是否良好。

在绝缘检测中,用到的设备是绝缘电阻表,可以测量电器的绝缘层电阻,可以根据电器的绝缘阻值来判断电器是否有缺陷,如果电器的绝缘阻值低于标准值,则该电器不合格,需要更换新的电器。

三、接触电阻测试
接触电阻测试是检测接线端子上导线的接触电阻,它可用以评价接线端子接触导线的良莠性,保证接触质量。

检测时,可使用电阻表来测量接触电阻,如果接触电阻超过额定值,则表明导线接触不良,需要更换新的接线端子。

四、绝缘耐热测试。

连接器测量及解决方案

连接器测量及解决方案

连接器测量及解决方案一、引言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元件,用于连接不同的电路、设备或组件。

连接器的质量和性能对于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因此,连接器的测量和解决方案是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连接器测量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连接器测量方法和解决方案。

二、连接器测量的重要性连接器的测量是确保连接器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步骤。

连接器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连接器的几个关键参数,包括接触电阻、插拔次数、阻抗匹配、信号传输损耗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量,我们可以判断连接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三、连接器测量方法1. 接触电阻测量:接触电阻是连接器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

常用的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包括四线法和万用表测量法。

四线法通过分离电流和电压测量线路,消除了线路电阻的影响,得到准确的接触电阻值。

万用表测量法则通过将万用表的两个探头分别接触连接器的两个接触点,测量电阻值。

2. 插拔次数测量:连接器的插拔次数是连接器寿命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连接器进行插拔次数的测量,可以评估连接器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插拔次数测量方法包括机械臂自动插拔和手动插拔。

机械臂自动插拔可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下的插拔操作,从而得到准确的插拔次数。

手动插拔则需要人工操作,相对来说不够准确。

3. 阻抗匹配测量:阻抗匹配是连接器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影响信号传输的匹配性能。

常用的阻抗匹配测量方法包括网络分析仪测量法和阻抗分析仪测量法。

网络分析仪测量法通过测量连接器的S参数,得到连接器的阻抗匹配情况。

阻抗分析仪测量法则通过测量连接器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得到连接器的阻抗匹配值。

4. 信号传输损耗测量:信号传输损耗是连接器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和距离。

常用的信号传输损耗测量方法包括频谱分析仪测量法和时域反射测量法。

频谱分析仪测量法通过测量连接器的频谱特性,得到信号传输损耗值。

时域反射测量法则通过测量连接器的反射特性,得到信号传输损耗值。

连接器测试方法

连接器测试方法
14
2.信賴性測試項目簡介
2-2.連接器的机械特性測試
2-2-1 單支插入力與單支拔出力(Engagement & Separation Forces)
2-2-2 端子保持力(Contact Retention Force) 2-2-3 端子正向力(Normal Force ) 2-2-4 連接器的整体插入力與整体拔出力(Mating &
對連續生產的產品, 依產品系列至少每3 個月送測 一次.
對量產時間超過一年且製程品質穩定足以延長測 試頻率的產品, 可依產品系列每6 個月送測一次.
1. 對非連續生產且中間停頓時間超過3 個月(含)的產 品, 每次重新生產的產品均需送測.
2. 對新產品開發驗証﹑客戶臨時指定要求﹑高階 管理者提出要求及退回產品分析(含客戶抱怨), 可依實際要求的測試頻率執行.
19
2-1.連接器的電氣特性測試
2-1-5 電容測試 目的: 量測連接器端子之間或端子與其它金 屬零件之間的電容性質. 測試依據:EIA-364 30A MIL-STD-202G 305A 測試設備: LCR 測試儀 注意:測試偏置電平(電流)和頻率
20
2-1.連接器的電氣特性測試
2-1-6 溫升測試. 目的: 在環境條件下,通過一額定電流,量測 其溫度之變化. 以評估連接器是否符合安 規之規定. 測試依據:EIA-364 70A 測試設備:恆流電源,表面溫度計. 注意:測試電流和pin數,連接導線的載流 容量
4
1-2 連接器常用的測試規範:
• 國際測試標準:
– EIA-364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電子工業協會)代替 1344A
• MIL-STD-1344A (Military Standard)美國軍標 電連接器試驗方法=> 作廢

连接器焊接检测方法

连接器焊接检测方法

连接器焊接检测方法
连接器焊接检测方法主要分为目测检查、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等几种方法。

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连接器焊接,以下将详细介绍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1. 目测检查
目测检查是最基本的焊接质量检测方法,通过肉眼观察焊接接头的外观,判断焊接是否存
在缺陷。

目测检查主要检测焊接接头的焊缝质量、焊接温度和焊接形状等。

目测检查主要
用于简单的焊接连接器,并不能有效检测微小的焊接缺陷。

2. X射线检测
X射线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X射线照射焊接接头,利用透视技术来检测焊
接缺陷。

X射线检测能够检测到焊接接头内部的各种缺陷,如气孔、夹杂物和非均一性等
缺陷。

X射线检测适用于焊缝深度较大的连接器焊接。

3. 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传播的原理来检测焊接质量的方法。

通过将超声波传入焊接
接头中,利用超声波的反射信号来检测焊接接头内部的缺陷。

超声波检测可以检测焊接接
头的整体质量和局部缺陷,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连接器焊接。

4. 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是一种利用磁粉粘附在焊接接头表面,通过磁场检测焊接质量的方法。

将磁粉撒
在焊接接头表面,通过施加磁场使磁粉集中在焊缝中,然后观察磁粉分布情况来检测焊接
质量。

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焊接接头表面裂纹和断裂等缺陷。

以上是连接器焊接的常见检测方法,根据不同的焊接要求和焊接接头类型选择合适的检测
方法进行检测。

连接器焊接的质量控制是制造业中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有效的检测方法
确保焊接质量,才能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连接器可靠性及其测试方法

连接器可靠性及其测试方法
连接器可 靠性评估程序包括如下内容: A、决定应用的可接受的标准,包括端子电阻和其它的失效模式。按照应用的重要性确 认发生作用的失效机理并分类。 B、开发测试程序处理预测的应用中的失效机理,排列并分等级。 C、定下加速因子 (规定X天暴露的A试验相当于Y年的B项应用) ,如有可能,做特别的 测试。 D、根据从鉴定程序得来的数据,作适当的数据分析和数据统计处理。 E、评估可靠性 以上的步骤依赖于工程上的判断。连接器的制造商和用户应该对鉴定程序的内容和方 法一致同意认可。
16
三、电子连接器的可靠性
6,连接器的应用
等级 5 :系统内部子系统与 I/O 接口之间的连接 由于连接器的一半是在系统的外面,标准化很重要。 同样的原因,要坚固、易用。 考虑屏蔽、过滤和干涉很重要。 其它的要求同等级4。 例如:USB系列、IEEE 1394系列、MOD JK系列、D-Sub系列。
等级 6 :不同系统之间的连接,包括电缆组件、电源线组件、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及光纤 保留等级4及5的要求
坚固变得很重要 插拨次数要求增加,几百次甚至近千次。 由于更长的暴露的长度,屏蔽和过滤很重要 标准化是一个主要的考虑 工业标准如RS232、RS-449、SCSI-1、SCSI-2、IEEE 1394、IEEE 802.3,
过详细调查发现几乎都为真空管不良引起。但对真空管进行品质全面 检查时,从进料、生产、出货整个过程都完全达到图面要求的规格水 准。此时才发现产品还需要考虑坚固耐用,并将其导入设计规范和图 面中,开始以制造不易故障的产品为目标。
2,阿波罗计划 将可靠性技术导入阿波罗计划中,使原本落后于前苏联的太空计划,因
22
四、连接器可靠性要求的测试
Environmental Test (Thermal, Humid.)

接插件通用检验标准

接插件通用检验标准

迈瑞接插件产品检验通用规范一﹑圆线—脱外皮……………………………………………………………1.1—理线……………………………………………………………1.2—剥芯线………………………………………………………1.3—穿套管…………………………………………………………1.4—吹套管………………………………………………………1.5—镀锡………………………………………………………1.6—焊锡………………………………………………………1.7—目视焊点…………………………………………………1.8—电测一…………………………………………………………1.9—成型内模…………………………………………………………1.10 —电测二…………………………………………………………1.11 —包铜箔……………………………………………………1.12—修剪编织…………………………………………………………1.13—环焊铜箔………………………………………………………1.14—清洗铜箔………………………………………………………1.15—成型外模………………………………………………………1.16—外观目视………………………………………………………1.17—组装……………………………………………………1.18 —铆压……………………………………………………1.19—装配……………………………………………………1.20—成品电测…………………………………………………………1.21—贴标签………………………………………………………1.22—全检………………………………………………………1.23—包装……………………………………………………… 1.24刮伤编织超过5%刮伤绝缘层露芯线1.1脱外皮 合格―― 脱掉的线材外皮要放入指定地点,不能任意丢弃.公脱外皮时切口处要平整,不可刮伤芯线的绝 缘层。

――同轴电缆或带有屏蔽的线缆脱外皮时,不得 刮伤编织超过5%。

连接器验证方法

连接器验证方法

连接器实验一.连接器的实验项目:插拔力、夹持力、蒸汽老化、盐水喷雾、热风回流程(IR)、振动测试、高温老化、恒温恒湿、冷热冲击、快速插拔测试、接触阻抗、绝缘阻抗、耐压测试、硬度测试、喷漆厚度测试、电镀膜厚测试、表面粗糙度测试、吃锡性/耐焊性实验。

二.各项实验之条件及实验目的:1. 插拔力---测试公母对插之插入及拔出所需力量。

(自动插拔测试机) 参数:插入行程及速度、测试单程或去回程、插拔次数。

检验:检验产品在公母对插时的力量是否太紧太松,当影响对插力理的尺寸不良需做此项实验确认。

2. 夹持力---测试端子植入塑料所需拔出之力量。

(自动插拔测试机) 参数:同上检验:当端子卡钩尺寸或塑料卡槽尺寸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来确认。

自动插拔测试机如下:3. 蒸汽老化---检验五金件电镀后的保质期。

(镀全金/半金锡/全锡端子)试验条件为温度98±2℃,时间8H。

(蒸汽老化试验机)参数:温度及时间可以调整。

另可检验NY6T塑料的吸湿性检验:当五金件表面刮伤、镀层太低或电镀表面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确认质量。

蒸汽老化试验机如下:4. 盐水喷雾---检验五金件电镀后的保质期。

(铁壳/叉片/铆钉类)试验条件为试验槽温度35℃,时间4H,盐水比例5:95。

(盐水喷雾试验机)参数:试验时间可调整。

检验:当五金件表面刮伤、镀层太低或电镀表面不良时需做此项实验确认质量。

盐水喷雾试验机如下:5. 热风回流焊(IR)---仿真产品在客户处过SMT使用状况。

现厂内主要检验塑料起泡状况及少量产品SMT试验,实验条件为温度235±5℃,最高温度时间为3~5S。

(热风回流焊试验机)参数:实验温度/时间可以依需求调整。

检验:当塑料存放时间过长(NY6T 3个月)、镀锡铁壳或沾锡膏实验需通过此实验确认塑料是否会起泡、铁壳是否会流锡或吃锡状况。

热风回流焊试验机如下:6. 振动测试---检验产品公母对插后的瞬间导通性,实验时将产品全部串联接到信号测试机上测试。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

连接器常用测试方法介绍
Excellence /Innovation / Trustworthiness / Appreciation Proposed by Fun
焊錫性測試
除非特別說明,焊接混合物應是60/40± 除非特別說明,焊接混合物應是60/40±5%錫。其污染 60/40 程度不可超過指定值如下所列: 程度不可超過指定值如下所列:
Excellence /Innovation / Trustworthiness / Appreciation Proposed by Fun
焊錫性測試
目的: 目的:
為檢驗零組件端子及印刷電路板容易沾錫及組合焊錫 過程中不受損傷。
焊錫能力測試: 焊錫能力測試:
包含利用焊接俯角技術,此非意謂測試或評估焊杯、 焊孔,其它手焊型態或SMT型態端子。
Excellence /Innovation / Trustworthiness / Appreciation Proposed by Fun
絕緣電阻測試
儀器: 儀器:
絕緣阻抗測量應該在適合所欲測量之元件特性的儀器 上測量,如兆歐電橋,兆歐計、絕緣阻抗測試機或其 它合適的儀器,若沒有其它規定,則接至樣本的直接 電壓應該按照下列測試狀態之指示,擇一採行之。 測試狀態代號 測試電壓 A 100伏特±10% B 500伏特±10% C 1000伏特±10%
Excellence /Innovation / Trustworthiness / Appreciation Proposed by Fun
接觸阻抗測試
測量時,通常採用凱文電橋作四端連接測量,或 採用電壓電流表。所使用之測試電流通常是取所有接 觸表面之電流的最大值。測量阻抗時,很重要的一點 是要避免受測樣品受到震動,並且要避免可能由於不 適當的使用夾治具所造成的正常接點壓力的改變。

连接器测量及解决方案

连接器测量及解决方案

连接器测量及解决方案一、引言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连接电路板和各种电子元件。

准确测量连接器的性能参数对于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连接器测量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连接器测量方法和解决方案。

二、连接器测量的重要性连接器的性能参数包括接触电阻、插拔力、接触力、电容、电感等。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连接器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

准确测量连接器的性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连接器的质量,评估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从而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减少故障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三、连接器测量方法1. 接触电阻测量接触电阻是连接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连接器接触部分的电流传输能力。

常用的接触电阻测量方法包括四线法测量和微欧表测量。

四线法测量可以消除测试线的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插拔力测量插拔力是连接器插入和拔出时所需的力量。

它直接影响连接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插拔力的测量可以通过力传感器和测试夹具来实现。

测试夹具可以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的插拔操作,通过测量所需的力量来评估连接器的性能。

3. 接触力测量接触力是连接器接触部分的压力,它影响连接器的接触质量和稳定性。

接触力的测量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测试夹具来实现。

测试夹具可以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的接触力情况,通过测量压力来评估连接器的性能。

4. 电容和电感测量电容和电感是连接器的重要参数,它们反映了连接器的电性能。

常用的电容和电感测量方法包括LCR表测量和阻抗分析仪测量。

LCR表可以测量连接器的电容和电感值,阻抗分析仪可以测量连接器的阻抗特性。

四、连接器测量解决方案1. 测试设备连接器测量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测试设备,如四线法测试仪、微欧表、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LCR表、阻抗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测试夹具测试夹具是连接器测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的插拔和接触力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接器检验方法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8所杨奋为不论是高频电连接器,还是低频电连接器,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介质耐压(又称抗电强度)都是保证电连接器能正常可靠地工作的最基本的电气参数。

通常在电连接器产品技术条件的质量一致性检验A、B组常规交收检验项目中都列有明确的技术指标要求和试验方法。

这三个检验项目也是用户判别电连接器质量和可靠性优劣的重要依据。

但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电连接器检验的实践发现;目前各生产厂之间以及生产厂和使用厂之间,在具体执行有关技术条件时尚存在许多不一致和差异,往往由于采用的仪器、测试工装、操作方法、样品处理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为此,作者认为:针对目前这三个常规电性能检验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专题研讨,对提高电连接器检验可靠性是十分有益的。

另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一代的多功能自动检测仪正在逐步替代原有的单参数测试仪。

这些新型测试仪器的应用必将大大提高电性能的检测速度、效率和准确可靠性。

具体:2接触电阻检验2.1作用原理在显微镜下观察连接器接触件的表面,尽管镀金层十分光滑,则仍能观察到5-10微米的凸起部分。

会看到插合的一对接触件的接触,并不是整个接触面的接触,而是散布在接触面上一些点的接触。

实际接触面必然小于理论接触面。

根据表面光滑程度及接触压力大小,两者差距有的可达几千倍。

实际接触面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真正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部分。

即金属间无过渡电阻的接触微点,亦称接触斑点,它是由接触压力或热作用破坏界面膜后形成的。

这部分约占实际接触面积的5-10%。

二是通过接触界面污染薄膜后相互接触的部分。

因为任何金属都有返回原氧化物状态的倾向。

实际上,在大气中不存在真正洁净的金属表面,即使很洁净的金属表面,一旦暴露在大气中,便会很快生成几微米的初期氧化膜层。

例如铜只要2-3分钟,镍约30分钟,铝仅需2-3秒钟,其表面便可形成厚度约2微米的氧化膜层。

即使特别稳定的贵金属金,由于它的表面能较高,其表面也会形成一层有机气体吸附膜。

此外,大气中的尘埃等也会在接触件表面形成沉积膜。

因而,从微观分析任何接触面都是一个污染面。

综上所述,真正接触电阻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集中电阻电流通过实际接触面时,由于电流线收缩(或称集中)显示出来的电阻。

将其称为集中电阻或收缩电阻。

2)膜层电阻由于接触表面膜层及其他污染物所构成的膜层电阻。

从接触表面状态分析;表面污染膜可分为较坚实的薄膜层和较松散的杂质污染层。

故确切地说,也可把膜层电阻称为界面电阻。

实际测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接触电阻时,都是在接点引出端进行的,故实际测得的接触电阻还包含接触表面以外接触件和引出导线本身的导体电阻。

导体电阻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本身的导电性能,它与周围环境温度的关系可用温度系数来表征。

为便于区分,将集中电阻加上膜层电阻称为真实接触电阻。

而将实际测得包含有导体电阻的称为总接触电阻。

在实际测量接触电阻时,常使用按“开尔文电桥四端子法”原理设计的接触电阻测试仪(毫欧计),其专用夹具夹在被测接触件端接部位两端,故实际测量的总接触电阻R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可由下式表示:R=RC+Rf+Rp,式中:RC—集中电阻;Rf—膜层电阻;Rp—导体电阻。

接触电阻检验目的是确定电流流经接触件的接触表面的电触点时产生的电阻。

如果有大电流通过高阻触点时,就可能产生过分的能量消耗,并使触点产生危险的过热现象。

在很多应用中要求接触电阻低且稳定,以使触点上的电压降不致影响电路状况的精度。

测量接触电阻除用毫欧计外,也可用伏-安计法,安培-电位计法。

在连接微弱信号电路中,设定的测试参数条件对接触电阻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

因为接触表面会附有氧化层,油污或其他污染物,两接触件表面会产生膜层电阻。

由于膜层为不良导体,随膜层厚度增加,接触电阻会迅速增大。

膜层在高的接触压力下会机械击穿,或在高电压、大电流下会发生电击穿。

但对某些小型连接器设计的接触压力很小,工作电流电压仅为mA和mV级,膜层电阻不易被击穿,接触电阻增大可能影响电信号的传输。

在GB5095“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中的接触电阻测试方法之一,“接触电阻-毫伏法”规定,为防止接触件上膜层被击穿,测试回路交流或直流的开路峰值电压应不大于20mV,交流或直流的测试中电流应不大于100mA。

在GJB1217“电连接器试验方法”中规定有“低电平接触电阻”和“接触电阻”两种试验方法。

其中低电平接触电阻试验方法基本内容与上述GB5095中的接触电阻-毫伏法相同。

目的是评定接触件在加上不改变物理的接触表面或不改变可能存在的不导电氧化薄膜的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接触电阻特性。

所加开路试验电压不超过20mV,试验电流应限制在100mA。

在这一电平下的性能足以表现在低电平电激励下的接触界面的性能。

而接触电阻试验方法目的是测量通过规定电流的一对插合接触件两端或接触件与测量规之间的电阻。

通常采用这一试验方法施加的规定电流要比前一种试验方法大得多。

如国军标GJB101“小圆形快速分离耐环境电连接器总规范”中规定;测量时电流为1A,接触对串联后,测量每对接触对的电压降,取其平均值换算成接触电阻值。

2.2影响因素主要受接触件材料、正压力、表面状态、使用电压和电流等因素影响。

1)接触件材料电连接器技术条件对不同材质制作的同规格插配接触件,规定了不同的接触电阻考核指标。

如小圆形快速分离耐环境电连接器总规范GJB101-86规定,直径为1mm的插配接触件接触电阻,铜合金≤5mΩ,铁合金≤15mΩ。

2)正压力接触件的正压力是指彼此接触的表面产生并垂直于接触表面的力。

随正压力增加,接触微点数量及面积也逐渐增加,同时接触微点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

由于集中电阻逐渐减小,而使接触电阻降低。

接触正压力主要取决于接触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能。

3)表面状态接触件表面一是由于尘埃、松香、油污等在接点表面机械附着沉积形成的较松散的表膜,这层表膜由于带有微粒物质极易嵌藏在接触表面的微观凹坑处,使接触面积缩小,接触电阻增大,且极不稳定。

二是由于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所形成的污染膜,对金属表面主要是化学吸附,它是在物理吸附后伴随电子迁移而产生的。

故对一些高可靠性要求的产品,如航天用电连接器必须要有洁净的装配生产环境条件,完善的清洗工艺及必要的结构密封措施,使用单位必须要有良好的贮存和使用操作环境条件。

4)使用电压使用电压达到一定阈值,会使接触件膜层被击穿,而使接触电阻迅速下降。

但由于热效应加速了膜层附近区域的化学反应,对膜层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于是阻值呈现非线性。

在阈值电压附近,电压降的微小波动会引起电流可能二十倍或几十倍范围内变化。

使接触电阻发生很大变化,不了解这种非线性,就会在测试和使用接触件时产生错误。

5)电流当电流超过一定值时,接触件界面微小点处通电后产生的焦耳热()作用而使金属软化或熔化,会对集中电阻产生影响,随之降低接触电阻。

2.3问题研讨1)低电平接触电阻检验考虑到接触件膜层在高接触压力下会发生机械击穿或在高电压、大电流下会发生电击穿。

对某些小体积的连接器设计的接触压力相当小,使用场合仅为mV或mA级,膜层电阻不易被击穿,可能影响电信号的传输。

故国军标GJB1217-91电连接器试验方法中规定了两种试验方法。

即低电平接触电阻试验方法和接触电阻试验方法。

其中低电平接触电阻试验目的是评定接触件在加上不能改变物理的接触表面或不改变可能存在的不导电氧化薄膜的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接触电阻特性。

所加开路试验电压不超过20mV,而试验电流应限制在100mA,在这一电平下的性能足以满足以表现在低电平电激励下的接触界面的性能。

而接触电阻试验目的是测量通过规定电流的一对插合接触件两端或接触件与测量规之间的电阻,而此规定电流要比前者大得多,通常规定为1A。

2)单孔分离力检验为确保接触件插合接触可靠,保持稳定的正压力是关键。

正压力是接触压力的一种直接指标,明显影响接触电阻。

但鉴于接触件插合状态的正压力很难测量,故一般用测量插合状态的接触件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单孔分离力来表征插针与插孔正在接触。

通常电连接器技术条件规定的分离力要求是用实验方法确定的,其理论值可用下式表达。

F=FN·μ式中FN为正压力,μ为摩擦系数。

由于分离力受正压力和摩擦系数两者制约。

故决不能认为分离力大,就正压力大接触可靠。

现在随着接触件制作精度和表面镀层质量的提高,将分离力控制在一个恰当的水平上即可保证接触可靠。

作者在实践中发现,单孔分离力过小,在受振动冲击载荷时有可能造成信号瞬断。

用测单孔分离力评定接触可靠性比测接触电阻有效。

因为在实际检验中接触电阻件很少出现不合格,单孔分离力偏低超差的插孔,测量接触电阻往往仍合格。

3)接触电阻检验合格不等于接触可靠。

在许多实际使用场合,汽车、摩托车、火车、动力机械、自动化仪器以及航空、航天、船舶等军用连接器,往往都是在动态振动环境下使用。

实验证明仅用检验静态接触电阻是否合格,并不能保证动态环境下使用接触可靠。

往往接触电阻合格的连接器在进行振动、冲击、离心等模拟环境试验时仍出现瞬间断电现象。

故对一些高可靠性要求的连接器,许多设计人员都提出最好能100%对其进行动态振动试验来考核接触可靠性。

最近,日本“耐可公司”推出了一种与导通仪配套使用的小型台式电动振动台,已成功地应用于许多民用线束的接触可靠性检验。

3绝缘电阻检验3.1作用原理绝缘电阻是指在连接器的绝缘部分施加电压,从而使绝缘部分的表面或内部产生漏电流而呈现出的电阻值。

即绝缘电阻(MΩ)=加在绝缘体上的电压(V)/泄漏电流(μA)。

通过绝缘电阻检验确定连接器的绝缘性能能否符合电路设计的要求或经受高温、潮湿等环境应力时,其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绝缘电阻是设计高阻抗电路的限制因素。

绝缘电阻低,意味着漏电流大,这将破坏电路的正常工作。

例如形成反馈回路,过大的漏电流所产生的热和直流电解,将使绝缘破坏或使连接器的电性能变劣。

3.2影响因素主要受绝缘材料、温度、湿度、污损、试验电压及连续施加测试电压的持续时间等因素影响。

1)绝缘材料设计电连接器时选用何种绝缘材料非常重要,它往往影响随后产品的绝缘电阻能否稳定合格。

如某厂原使用醋醛玻纤塑料和增强尼龙等材料制作绝缘体,这些材料内含极性基因,吸湿性大,在常温下绝缘性能可满足产品要求,而在高温潮湿下绝缘性能不合格。

后采用特种工程塑料PES(聚苯醚砜)材料,产品经200℃1000h和240h潮湿试验,绝缘电阻变化较小,仍在105MΩ以上,无异常变化。

2)温度高温会破坏绝缘材料,引起绝缘电阻和耐压性能降低,对金属壳体,高温可使接触件失去弹性,加速氧化和发生镀层变质。

如按GJB598生产的耐环境快速分离电连接器系列2产品,绝缘电阻规定25℃时应不小于5000MΩ,而高温200℃时,则降低至不小于500M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