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_八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_八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一.《三峡》1、文学常识:①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②《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阙:通:“缺”,断缺。
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或:有时奔:飞奔的马。
御:驾着。
以:认为。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极。
飞漱: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茂。
良:实在。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属引:接连不断。
绝:消失。
3、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④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⑤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4、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分写)6、运用:(1)2003 年6 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7、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中考复习专题: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中考复习专题:八上文言文复习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组别组号:___________ 第二课时同学们,昨天在字词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复习,对于句子的翻译,你在预习时有遇到什么困难,请写下来,和同学一起讨论吧!翻译篇(一)《桃花源记》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二)《短文两则》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三)《三峡》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短文两篇》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翻译篇】(一)《桃花源记》1.明确: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而快乐.2.明确:带领妻子和儿女及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3.明确:(桃花源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二)《短文两则》1.明确: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2.明确: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3.明确:(与我)谈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和我交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4.明确: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伸长出来却不受沾染(三)《三峡》1.明确: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2.明确:即使是乘着飞奔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3.明确: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四)《短文两篇》1.明确: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明确: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明确: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八年级(上)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
八年级(上)全册文言文知识归纳(一)通假字:通假读音字义例句出处要——邀yāo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具——俱jù详尽具答之《桃花源记》有——又yòu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八分有奇《核舟记》诎——屈qū弯曲诎右臂支船《核舟记》衡——横héng横着的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甫——父fǔ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简——拣jiǎn挑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与——举jǔ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矜——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曾——层céng重叠荡胸生曾云《望岳》阙——缺quē中断略无阙处《三峡》通假的类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二)词类活用:类型例句出处解释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对……感到诧异名词作状语复前行、听妇前致词《桃花源记》往前、上前形容词作动词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尽,走到头名词作动词有仙则名《陋室铭》有名气名词作动词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灵性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使……杂乱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使……劳累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爱莲说》长枝蔓、长枝节名词作状语箬蓬覆之《核舟记》用箬蓬名词作状语石青糁之《核舟记》用石青名词作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戴着高帽、长满胡须名词作动词居右者椎髻仰面《核舟记》梳着椎型发髻名词作形容词其色墨《核舟记》黑的故人不独亲其亲, 以……为亲意动用法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人、以……为子女形容词作名词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老年人、中年人、幼童形容词作名词造化钟神秀《望岳》神奇、秀丽的景色意动用法一览众山小《望岳》认为……小使动用法恨别鸟惊心《春望》使……受惊形容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三峡》飞奔的马形容词作名词空谷传响《三峡》回声形容词作动词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坠落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散步名词作状语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观潮》用银、用玉形容词作动词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穷尽名词作动词皆披发文身《观潮》画着文彩形容词作动词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变白名词作动词客此《湖心亭看雪》客居名词作状语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在夜里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考点梳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章思想内容1.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为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1)三里之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2)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古义:国防,今义:国家)(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地域)(5)亲戚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4.一词多义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锐利)城:三里之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指这座城)而: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5.其他重点字词(1)环而攻之(包围)。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3)多助之至(极点)。
(4)天下之所顺(归顺,服从)。
三、翻译句子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归纳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归纳一、古诗理解性默写《望岳》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春望》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石壕吏》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归园田居》1.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使至塞上》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渡荆门送别》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024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解析(复习必背) (2)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专题。
3文言文:八上知识梳理【郦道元】字善长。
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
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文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全长133公里。
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合称。
长江在四川盆地东面,横切巫山山脉,在万山丛中汹涌奔腾而下,形成了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大峡谷。
三峡群峰夹峙,悬崖千丈,风光雄伟壮丽,风景如画。
《水经注》,意思是给《水经》这本书做注释。
在郦道元的补充发展下,《水经注》已经成为一部巨著。
全书共4Q卷,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情况,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以及城郭、风俗、土产、人物等。
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水经》是一部记载我国水系的地理书,经清代学者考证,可能是三国时的著作。
原书非常简单,郦道元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遂成《水经注》一书。
字音字形"略无阙q词处重岩叠嶂力以八g隐天蔽舞日不见曦xr月沿溯SU阻绝夏水襄K\av^Q陵乘奔施八御g心风不以疾j了也飞漱sR心其间悬泉瀑ph布素湍tuav\绿潭绝爆gd八多生怪柏bai清荣峻j/八茂晴初霜s/i履八g旦林寒涧jian肃su局猿长啸属心引凄异空谷g心传响哀转z/u(在八久绝巴东三峡巫WU峡长泪沾裳cMmg朗读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020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目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目知识点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目知识点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目知识点桃花源记1 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延]邀请。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生字词、文学常识、文言文常识、古文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字词总汇第一单元绥靖(suíjìng)阌(wén)乡聿(yù)鄂(è)豫(yù)阻遏(zǔè)击溃(kuì)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业已:已经绥靖(suíjìng):安抚,平定尖利:尖锐;锐利能耐:技能、本能悠闲:闲适自得寒噤(jìn):因寒冷而哆嗦阴惨:1、指人悲伤的感情. 2.指秋冬节序。
3.暗淡凄惨。
4。
阴森的样子。
仄(zè)歪:倾斜、歪斜央告:央求转弯抹(mò)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月明风清编算:方言,有计划、盘算的意思。
疟子(yào zi):即疟(nǜe)疾,一种急性传染病.症状是发冷发热,发热后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
蹿(cuān):向上或向前跳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拂(fú)晓地窖(jiào)鞠躬(jū gōng)瓦砾(lì): 破碎的砖头瓦片。
颤巍巍(chàn wēi): 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竭:尽。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朽,腐烂。
箧(qiè):箱子。
赃物(zānɡwù) :用非法手段获取的财物。
制裁: ( zhì cái ):惩处. 荡然无存: 荡然:完全空无。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朝(cháo )圣:宗教徒朝拜宗教圣地静穆(mù)荒谬(miù)第二单元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震悚sǒng: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懿yì骇hài掳lǔ孤孀shuāng惶(huáng)急:惊慌焦急诘(jié)问:追问;责问。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_八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
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桃花源记》1、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3、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议: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鲜美:鲜艳美丽(3)一字多义:志:处之志之;标记,寻向所志。
(4)重点词:欲穷其林穷:穷尽。
具答之具:详尽。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咸来问讯咸,都。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
也比喻心理突然4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
没有人来问渡口。
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
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内容复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当做)业。
缘(沿着)溪行(行走),忘路之(的)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几)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非常)异(对……感到惊异)之(代看到的桃林美景)。
复(又)前(向前)行,欲穷(穷尽)其(这,那)林。
林尽水源,便得(看到)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隐隐约约)若(像)有光。
便舍(丢弃)船,从口入。
初极狭(狭窄),才(只、仅)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土地平旷(平坦宽广),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都)如外人。
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并怡然(愉快的样子)自乐。
见渔人,乃(就)大惊,问所从来。
具(详细)答之(代桃源人问的问题)。
便要(通“邀”,邀请)还家,设(摆,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都)来问讯(打听消息)。
自云(说)先世避秦时乱,率(带领)妻子(妻子和子女)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再)出焉(从这里),遂(于是)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竟然)不知有汉,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魏晋。
此人一一为(给,向)具(详细)言所闻,皆(都)叹惋(感叹惋惜)。
余人各复(又)延(邀请)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离开)。
此中人语云:“不足(值得)为(向,对)外人道也。
”既(已经)出,得(找到)其船,便扶(沿着)向(原来的,旧的)路,处处志(做标记)之。
及(到)郡下,诣(到,拜见)太守,说如此(见到桃花源的经过和桃花源人的生活状态自己做了标记等事情)。
太守即(立即,马上)遣(派)人随其往,寻(寻找)向所志(标记),遂(终于,最终)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代这件事),欣然(开心的样子)规(计划)往,未果,寻(不久)病终。
后遂无问津(这里指探访,探究。
津:渡口)者。
1.本文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散文家,自号五柳先生。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复习资料
三峡一、一词多义:1、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②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③哀转久绝(消失)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于,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属:①属引凄异(连接)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4、素:①素湍绿潭(白色的)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不加装饰的)二、翻译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狂风,也没有这么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水涨起来,漫上山陵的时候,上下游的船只都被阻断了,不能通行。
4、或王命急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可到江陵。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6.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三、重点问题1.三峡不同季节江水各有何特点?答:夏天江水凶险、迅疾;春冬之时,江水清澈秀丽;秋天凄清萧瑟。
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哪两句诗?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答:文章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4、文章最后两句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何作用?答: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凄清萧瑟的凄婉美。
孟子二章一、一词多义1、戒:①往至女家,必敬必戒(谨慎)②往送之门,戒之曰(告诫)2、拂:①行拂乱其所为(违背)②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3、于: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在)②舜发于畎亩之中(从)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4、是: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些人)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样的)5、之:①丈夫之冠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往送之门(到)③居天下之广居(的)④父命之(他)⑤母命之(她)6、士:①管夷吾举于士(狱官)②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7、发: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显露、流露)二、重点句子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一发怒,诸侯就会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就天下太平。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考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考点想要学好语文文言文需要做哪些准备呢?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八班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考点,供大家参考。
八班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考点(一)一.重点字词解释: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沿着)2.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落花)( 繁多的样子)3.渔人甚异之。
( 非常)(以之为异)4.复前行,欲穷其林。
( 穷尽)5.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6.便舍船,从口入。
( 放下)7.初极狭,才通人。
(非常)( 仅)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整齐的样子)(类)9.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全,都)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都)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竟然)( 哪里)12.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全,详细)( 邀请)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 都)1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妻子和儿女)( 同乡的人)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 更不用说)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 详细地说出)( 感叹惊讶)1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请)1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对..说)(值得)( 桃源之外)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已经)(沿着)(从前的、旧的)( 做标志)2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到了)(到)2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立即)(派遣)(标志)(于是,就)22.闻之,欣然规往。
( 兴奋的样子。
)(计划。
)23.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 实现)(不久)(渡口)二.翻译(句子):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打渔的人非常惊诧,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 《桃花源记》1 基础知识Ø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Ø 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延]邀请。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作者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重点字词】1.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3. 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4. 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5.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6. 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7. 不以疾也:疾,快。
8. 则素湍绿潭:素湍,白色的急流。
9. 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
10. 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
11. 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2. 清荣峻茂:清,水清。
荣,茂盛。
峻,山高。
茂,草盛。
13. 良多趣味:良,甚,很。
14. 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15. 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
16. 属引凄异:属,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17. 空谷传响:响,回声。
18. 哀转久绝:绝,消失。
【句子翻译】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了。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7.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逢天刚放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一《桃花源记》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英,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惋惜。
[延]邀请。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①(w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a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ha)房舍。
(屋舍俨然)[作]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像这样。
今:这样。
[不足]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异]感到诧异。
[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
部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素材
部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1.《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课文分析:《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2、夏水襄陵襄:上3、乘奔御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4、素湍绿潭湍:急流5、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6、霜旦下霜的早晨7、飞漱其间飞漱:冲刷8、属引凄异属:连接;引:延长9、或王命急宣或:有时10、虽乘奔御风虽:即使11、良多趣味真,实在12、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13、略无阙处略:无、毫无;阙:通“缺”,断开、缺口14、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夜分:半夜15、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八上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八上文言文必考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是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掌握其中的必考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成绩和文学素养都至关重要。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一些重点内容。
一、实词1、通假字“略无阙处”中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
“蝉则千转不穷”中的“转”通“啭”,鸟鸣声。
“窥谷忘反”中的“反”通“返”,返回。
2、古今异义“自非亭午夜分”中“自”古义:如果;今义:自己。
“至于夏水襄陵”中“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良多趣味”中“良”古义:甚,很;今义:好。
3、一词多义“绝”:沿溯阻绝(断绝);哀转久绝(消失);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
“清”:回清倒影(清波);清荣峻茂(水清)。
4、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互相轩邈”中“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二、虚词1、“之”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代词:忘路之远近。
2、“而”表转折: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表顺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以”因为:以其境过清。
用:能以径寸之木。
三、特殊句式1、省略句“飞漱其间”,省略了介词“于”,应为“飞漱于其间”。
2、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应为“有何陋”。
四、重点句子翻译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
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五、文章主旨1、《三峡》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答谢中书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桃花源记》1、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2、文章知识:(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2)顺序:时间先后3、重点字词、(1)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议: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鲜美:鲜艳美丽(3)一字多义:志:处之志之;标记,寻向所志。
(4)重点词:欲穷其林穷:穷尽。
具答之具:详尽。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咸来问讯咸,都。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都。
4、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
也比喻心理突然4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
没有人来问渡口。
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
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5、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6、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7、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希望外面的人来打扰他们幸福美好好的生活。
)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
或:为了寄托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3、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①增添神秘色彩。
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陋室铭》(刘禹锡唐)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0XX 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⑧《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爱莲说》(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一、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益:副词,更。
2、植:树立。
3 、鲜:少。
4、濯:洗涤。
5、亵:亲近而不庄重。
6、妖:妖媚。
7、蕃:多8、宜:应当9、独:只,仅二、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 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五、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六、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补充说明: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
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七、理解背诵:①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0XX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题)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三峡》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清荣峻茂素;白色。
旦;早晨。
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
属:属引凄异(连续)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绝献:极自非……(如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3、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4、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5、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分写)7、运用:(1)2003 年 6 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8、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北朝]一、解释下列词语: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俱备, 季3晓雾将歇,消散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二、翻译句子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4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在是人间天堂。
三、简答: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
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四、写作方法见《中考精英》p18《记承天寺夜游》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念:考虑,想到寝:睡但:只是相与:共同,一起闲人:清闲的人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户:窗户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一词多义见《中考精英》p18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四、填空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主旨句)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
(2)人生感慨。
(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五、结构: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描写议论。
第一层:(1-3 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
(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第二层:(4 句)观月赏景。
(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第三层:(最后3 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
(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六、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