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研究进展、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研究进展㊁热点与展望∗基于C i t e S pa c e 可视化分析李芷萱1,向云1,2,陆倩1(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州市,510275)摘要: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㊂以C N K I 数据库2010 2021年收录的1363篇核心和C S S C I 期刊文献为基础,利用C i t e S p a c e 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研究进展㊁热点及热点主题演变展开分析,进而提出研究展望㊂结果表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发文量呈现 前期相对平缓㊁后期数量突增 的总体趋势,作者与机构合作则表现出 局部集中㊁整体分散 特点㊂农业现代化㊁农业绿色发展㊁农业高质量发展㊁乡村振兴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4大研究热点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热点呈现出 围绕农业现代化的经典主题向以农业高质量为核心的新兴主题 演化的阶段性特征㊂因此,未来应加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基础理论研究,更多关注乡村振兴㊁绿色发展等热点问题,注重多领域跨学科的综合研究㊂关键词:农业经济高质量;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C i t e S pa c e ;可视化分析中图分类号:F 32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55553(2022)07010610李芷萱,向云,陆倩.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研究进展㊁热点与展望 基于C i t e S pa c e 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22,43(7):106-115L i Z h i x u a n ,X i a n g Y u n ,L uQ i a n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h o t s p o t sa n d p r o s p e c t s i nt h e f i e l do f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 :V i s u a l a n a l y s i sb a s e do nC i t e S p a c e [J ].J o u r n a l o fC h i n e s eA gr i c u l t u r a lM e c h a n i z a t i o n ,2022,43(7):106-115收稿日期:2021年11月17日㊀㊀修回日期:2022年1月4日∗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963007);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21Y C X S 090)第一作者:李芷萱,女,1999年生,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㊂E -m a i l :l i z h i x u a n 679@163.c o m通讯作者:向云,男,1988年生,湖北随州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导;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和区域经济㊂E -m a i l :x i a n g y 63@m a i l .s ys u .e d u .c n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h o t s p o t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s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 :V i s u a l a n a l y s i s b a s e d o nC i t e S pa c e L i Z h i x u a n 1,X i a n g Yu n 1,2,L uQ i a n 1(1.S c h o o l o f B u s i n e s s ,G u i l i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 l e c t r o n i cT e c h n o l o g y ,G u i l i n ,541004,C h i n a ;2.L i n g n a nC o l l e g e ,S u nY a t -s e nU n i v e r s i t y ,G u a n gz h o u ,510275,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V i s u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r e l e v a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i nt h e f i e l do fh i g h -q u a l i t y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m e n t c a n p r o v i d eab a s i sa n d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f u r t h e r r e s e a r c ho nh i g h -q u a l i t y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B a s e do n 1363c o r e a n dC S S C I j o u r n a l p a p e r s c o l l e c t e d i n t h e C N K I d a t a b a s e o v e r 2010 2021,t h i s p a p e ra n a l y z e dt h e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h o t s p o t s ,a n dh o t t o p i ce v o l u t i o n i nt h e f i e l do fh i g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 i nC h i n ab y u s i n g C i t e S pa c e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s o f t w a r ea n dt h e n p u t f o r w a r dt h er e s e a r c h p r o s p e c t s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n u mb e ro f p a p e r s p u b l i s h e d i nt h e f i e l do f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g r i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 s h o w ed t he o v e r a l l t r e n dof r e l a t i v e l y f l a t i n t h e e a r l y s t ag e a n d i n c r e a s e ds u d d e n l y i n th e l a t e r s t a g e .I nc o n t r a s t ,t h e c o o pe r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a u t h o r s a n d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s h o w e d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f l o c a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 n d o v e r a l l d i s p e r s i o n .Ag r i c u l t u r a l 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g r e e n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h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r u r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w e r e t h e f o u r m aj o r r e s e a r c hh o t s p o t s i n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 .T h e r e s e a r c hh o t s p o t s 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 s h o w e d t h e s t a g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f r o mt h e c l a s s i c a l t h e m e a r o u n d a gr i c u l t u r a l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t o t h e n e wt h e m ew i t hh i g h -q u a l i t y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s t h e c o r e .T h e r e f o r e ,i t i s s u g g e s t e d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b a s i c t h e o r y r e s e a r c h i n t h e f i e l d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a g r i c u l t u r a le c o n o m y ,p a y m o r e a t t e n t i o n t o h o t s po t s s u c h a s r u r a l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g r e e n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m p h a s i z em u l t i-f i e l d i 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s e a r c h i n t h e f u t u r e.K e y w o r d s:h i g h-q u a l i t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a g r i c u l t u r a l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r u r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C i t e S p a c e;v i s u a l a n a l y s i s0㊀引言中国农业经济已由 高速增长 转向 高质量发展 [1],由 数量农业 转为 质量农业 阶段[2]㊂然而,受资源禀赋制约和生产方式影响,我国农业经济长期处于低质量状态,随着 做大经济规模 向 提升发展质量 的转变,学者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注日益加深㊂目前,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水平偏低是普遍共识[3],且地区间空间差异显著[4],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迫在眉睫㊂总体而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集中于概念与内涵[5]㊁测度[6]和评价[7]等方面,主要分析时空差异[8]㊁区域差距[4]和内生动力[9]等,少数学者探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10],提出加大科技创新支持[11]㊂然而,传统的文献综述主要依靠阅读大量文献并对其进行系统评论,阅读的文献有限,且难免具有主观性,借助C i t e S p a c 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㊂近年来,学者基于C i t e S p a c e对乡村旅游㊁低碳农业㊁农业面源污染㊁农业生态补偿㊁农地确权㊁乡村振兴㊁科技资源㊁农业技术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可视化分析㊂但是,鲜有文献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进行全面和系统整理㊂那么,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进展如何?目前的研究热点是什么相关的热点主题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未来研究方向有哪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㊂因此,本研究尝试利用C i t e S p a c e软件,对从C N K I提取的2010 2021年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力求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㊂1㊀研究设计1.1㊀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的分析工具是陈超美设计开发的可视化分析软件C i t e S p a c e,版本为5.1.R6㊂C i t e S p a c e通过包容不同视角㊁不同思想流派和不同学科的作者的文献,大大减少了传统文献综述中学者参考文献的主观偏好,因而更具客观性和可靠性[12]㊂一个研究领域的焦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通过分析学术文献可以追踪科学知识随时间的发展趋势[13]㊂因此,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在C i t e S p a c e软件中,时间区间选择2010 2021年,时间切片为1年,将N o d e T y p e s分别设置为A u t h o r㊁I n s t i t u t i o n㊁K e y w o r d,提取标准(S e l e c t i o nC r i t e r i a)依次设定为T O P20㊁20㊁50,分别绘制作者合作图谱㊁机构合作图谱㊁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图谱,在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图谱基础上,进一步利用T i m e l i n e㊁T i m e z o n e㊁B u r s t n e s s生成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㊁时区图谱和突现关键词,据此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展㊁热点及其演变进行梳理㊂1.2㊀数据来源与处理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C N K I作为样本来源数据库,由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反映的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为保证文献的查全率,采用 主题 检索方式,检索词设置为 农业经济 并含 质量 ㊁ 农业发展 并含 质量 ㊁ 农业 并含 高质量 ,该检索词主要是依据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知名学者的文献,经过测试不同关键词组合形式下学者论文入选情况,选取完整度最优的组合而设定㊂为了剔除报刊等文献对分析结果的干扰,选择2010 2021年中文核心期刊和C S S C I 作为来源期刊论文,检索时间为2022年1月6日,时间跨度为12年,共检索出1527条记录㊂检索后,为保证入选论文的合理性,逐条对数据进行检查,取消期刊会议征稿㊁通讯㊁无作者㊁与主题不相关等无效记录后,最终获得有效文献1363篇㊂2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进展2.1㊀文献发表数量如图1所示为2010 2021年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发文数量变化趋势㊂图1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发文数量F i g.1㊀N u m b e r o f p a p e r s p u b l i s h e d i n t h e f i e l do fh i g h-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分析发现,12年来发文呈现出 前期相对平缓㊁后期数量突增 的总体趋势,2018年是重要转折点,此前平均每年发表文献数量约为62篇,2018年后平均每年发表文献数量上升到303篇,发文数量从2018年的104篇增加到2021年的437篇,增加了3.20倍㊂主要原因可能是农业部确定2018年为 农业质量年 ,而且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由 数量农业 转为 质量农业 阶段,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 三农 研究的热点和焦点,这为学者提供了研究导向[14];因此,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受到学者的持续关注,逐渐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㊂2.2㊀核心作者与合作关系分析核心作者反映了该作者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作者合作网络能够揭示不同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兴趣及其链接关系[15]㊂在作者合作图谱中(阈值2)(图2),138位作者相互有96条连线,代表作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㊂根据文献计量学中的普赖斯定律,按照M=0.749(N m a x)1/2确定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核心作者发表论文数量㊂在1363篇文献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是姜长云,为19篇,即N m a x=19,可得M =3.26(即4篇)㊂图2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作者合作图谱F i g.2㊀A u t h o r c o o p e r a t i o nn e t w o r k i n t h e f i e l do fh i g h-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由图2可知,节点大小反映作者发文量,以作者发文量为依据,姜长云㊁于法稳㊁蒋和平㊁郭剑雄㊁郑风田等学者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㊂此外,从连线情况看,作者间的连线数量较少,说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领域的大多数作者处于独立研究状态,目前来看仅有少数比较明显的作者合作团队,学者之间这种分散研究的状态,显然不利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达成共识,因此,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仍需加强㊂为了进一步明确核心作者及其具体的研究领域,整理得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核心作者发文量及研究领域(表1)㊂分析可知:其一,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均为农业经济,这表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也反映出目前主要是 三农 研究学者在持续关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其二,核心作者涉及多个不同研究领域,例如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㊁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等,这表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多领域交融的综合体系;其三,发文数量4篇及以上的作者共有15人,论文数量共计98篇,占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总数的7.19%,与核心作者群体发文量比重需达50%这一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新兴研究主题,目前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学者之间的合作仍有相当大的潜力和空间㊂表1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核心作者发文量及研究领域T a b.1㊀N u m b e r o f p a p e r s p u b l i s h e da n d t h e r e s e a r c hf i e l do f t h e c o r e a u t h o r s i n t h e f i e l do f h ig h-q u a l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序号作者发文量研究领域1姜长云19农业经济;服务业经济;贸易经济2于法稳15农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3蒋和平7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市场研究与信息4郭剑雄6农业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人口学与计划生育5郑风田6农业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政党及群众组织6尹昌斌5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7芦千文5农业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8刘琦5农业经济;人口学与计划生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9沈贵银5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畜牧与动物医学10孔祥智5农业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贸易经济11罗必良4农业经济;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12苗长虹4农业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13高维龙4农业经济;有机化工;轻工业手工业14李俊茹4农业经济;畜牧与动物医学;市场研究与信息15李瑾4农业经济;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农业基础科学㊀注:发文数量在统计整理时包括第一作者和作为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的发文量㊂2.3㊀机构及其合作分布对主要文献作者所在机构进行统计,能揭示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并从侧面了解该领域中坚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16]㊂基于文献数据绘制得到机构合作图谱(阈值4)(图3),分析可知,100个研究机构相互间有54条连线,反映出研究机构间存在一定的研究合作关系,但目前来看合作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㊂进一步观察图3发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集中于 三农 研究相关的科研院所或高校㊂其一,从节点大小来看,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具有重要贡献的研究机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分析文献后认为,前者关注的重点是合作社㊁家庭农场㊁乡村振兴,后者则主要开展农产品㊁粮食安全㊁现代农业等相关主题研究;其二,从各节点之间的连线来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等形成了合作规模较大的机构群,但未形成紧密联系的合作网络㊂其他机构则属于同一机构的二级部门间合作或相对独立㊂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尤其是跨机构㊁跨区域合作,有待加强㊂图3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机构合作图谱F i g .3㊀I n s t i t u t i o n c o o pe r a t i o nn e t w o r k i n t h ef i e l do f h igh -q u a li t y 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为确保文献计量准确,对所有机构二级部门进行统计并予以合并,得到发文量前10的研究机构(表2)㊂分析认为,从发文量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发文量位居第一,为64篇,其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为58篇,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发文数量仅占所有机构的16.95%,反映出当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研究机构相对分散;而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发文量靠前的机构中所在地包括北京㊁湖北㊁陕西和黑龙江,可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正逐步受到国内各区域的重视㊂表2㊀发文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T a b .2㊀T o p 10i n s t i t u t i o n sw i t h t h en u m b e r o f p a pe r s p u b l i s h e d 序号机构发文量所在地1中国社会科学院64北京2中国农业科学院58北京3中国人民大学20北京4农业农村部19北京5华中农业大学14湖北6西北大学14陕西7中国农业大学13北京8陕西师范大学11陕西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0北京10东北农业大学8黑龙江㊀注:华中农业大学包含了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发文数量(4篇)㊂3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热点分析3.1㊀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概况进一步将1363篇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献生成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可视化图谱(图4),分析发现,199个关键词相互有538条连线,模块值为0.4669,大于0.30,说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研究主题之间的差异显著,而平均轮廓值较低,仅为0.2249,这是因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视角纷呈,研究范式各异,从而导致众多小聚类的存在㊂分析认为,高质量发展㊁乡村振兴㊁可持续发展㊁现代农业等关键词之间联系紧密,而且乡村振兴㊁农业高质量发展㊁农业现代化㊁黄河流域等关键聚类存在相互交叠现象,说明这些主题存在相互交融㊁彼此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反映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㊁现代农业㊁绿色发展等主题密不可分㊂图4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图谱F i g .4㊀L a n d s c a p e v i e wo f t h ek e yw o r d s c o -o c c u r r e n c e a n d c l u s t e r sn e t w o r k i n t h e f i e l d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为了刻画聚类之间关系及其动态演变,运用C i t e S pa c e 绘制了时间线图谱(图5),观察可知,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的热点主题随时间变化在不断发生转变,2010年主要关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等主题,近年来则转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㊂分析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发现,热点主题的出现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其一,聚类 乡村振兴 从2016年开始显现,目前依然是较为活跃的聚类之一;其二, 农业高质量发展 聚类从2010年开始,最初主要表现为农业经济发展,而农业高质量节点首次出现于2018年,早期农业现代化节点也包含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聚类中,反映出农业现代化研究构成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基础;其三,农业环境㊁低碳农业㊁绿色农业和生态保护节点贯穿于农产品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黄河流域3大聚类,说明农业绿色发展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也具有重要地位㊂图5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图谱F i g .5㊀T i m e l i n e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o f k e yw o r d s c o -o c c u r r e n c e i n t h e f i e l d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三个关键词依次是 农业高质量发展 ㊁ 乡村振兴 和 农业现代化 (表3),分别达到245㊁158和102次,说明这3个方面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主题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生成26个聚类,其中农产品㊁农业高质量发展㊁乡村振兴㊁高质量发展㊁黄河流域㊁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等形成了7个较为庞大的聚类,生态农业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构成的农业绿色发展也是热点主题之一㊂综合关键词频次及其聚类分析结果认为,2010年以来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研究主要有4大热点㊂表3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频次前10的关键词T a b .3㊀T o p 10k e y w o r d s i n t h e f i e l d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 序号关键词频次1农业高质量发展2452乡村振兴1583农业现代化1024农业发展785绿色发展426可持续发展347生态农业338对策309黄河流域2710农产品253.2㊀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与发展动态分析3.2.1㊀农业现代化在1363篇样本文献中,农业现代化出现102次,频次排名第三,占总样本的7.48%,说明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㊂事实上,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质量最初的表现形式,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经历了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阶段㊁以效率优先兼顾环保的生态农业示范阶段和 高效㊁优质㊁节约㊁友好 的现代化农业阶段[17],体现于农业产业化㊁统筹城乡发展㊁解决 三农 问题㊁乡村振兴战略与 质量兴农 等各个时期的农村政策中㊂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㊁农业技术水平㊁农业产业化经营㊁农村扶贫与农民收入增加㊁农业资源保护与农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8]㊂梳理发现,过往研究侧重于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㊁时空特征㊁发展路径等内容㊂其一,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评价,学者主要参照全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19]或基于农业现代化内涵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20],设计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其二,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主要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与障碍因素[21]㊁现代农业与经济发展水平时空耦合协同关系[22]等进行了探究;其三,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主要提出提高要素质量及其生产率㊁构建生态文明型农业新型生产模式㊁注重农业品牌建设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㊁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等具体措施㊂3.2.2㊀农业绿色发展粗放式农业发展主要关注生产效率,导致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从而使得对绿色发展的关注日趋增多㊂从表3可看到,绿色发展㊁可持续发展㊁生态农业3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分别为42㊁34和33次,合计占到总样本数量的7.80%,且都与农业绿色发展息息相关,反映出近年来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不断深化㊂分析认为,中国农业系统中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2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绿色农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导致的 高耗 与 高污 ,而且是我国高质量农业的发展方向[24]㊂相关研究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其一,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研究方面,早期,中国生态学家和农学家共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概念[25],十八大之后,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农业绿色发展这一概念出现在学者视野中[26],但是其本质仍然是平衡现代农业的高效与农业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其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方面,在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7]㊁农业绿色发展指数[28]㊁改进的熵值法[29]等方法;其三,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方面,学者探索了众多切实可行的经验,包括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㊁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㊁多渠道促使农户发展绿色农业㊁健全农村生态文明法规制度建设㊁创新生态科创发展机制㊁在重点领域实现农业的绿色转型等㊂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2.3㊀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领域的标识性关键词,也是频次最高的关键词㊂在1363篇样本文献中,农业高质量发展出现245次,占总样本的17.98%,尤其是2018年后发文数量激增,说明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经济高质量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㊂特别是随着 做大经济规模 向 提升发展质量 发展理念的不断转变,全面系统推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政界㊁学术界和广大群众的普遍共识,对此的关注程度也日益加深㊂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出三大特征:其一,研究内容逐渐丰富,包括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30]㊁测度评价[6,31]㊁影响因素[8]㊁区域差距[4]㊁路径选择[10,32]㊁发展导向及政策建议[33];其二,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性,包括评价指标体系[34]㊁主成分分析方法[35]㊁基于成分数据的S E M模型[36]㊁基于D E A的农业效率[37]㊁全要素生产率[38]㊁随机V R S前沿参数分解技术和核密度估计法[39]㊁V A R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40]等;其三,研究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除了从宏观角度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解读,学者还从细化行业的视角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索,主要集中于农产品质量㊁乡村旅游㊁农民合作社㊁农村公共服务㊁农业保险等方面,除了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本身的关注,学者还从耦合协调角度探讨了诸多外在因素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如社会化服务㊁贸易开放㊁农旅融合㊁数字技术等㊂3.2.4㊀乡村振兴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㊂乡村振兴也是同聚类中数值较大的关键词,在1363篇样本文献中,乡村振兴出现158次,占总样本的11.59%,说明乡村振兴也是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㊂分析认为,乡村振兴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反过来,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㊂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乡村振兴战略中的 五个振兴 维度,代表性的研究有产业兴旺的提出背景㊁主要内涵㊁政策选择和实现路径,人才振兴中农名工返乡创业,文化振兴中的特色田园乡村,生态振兴中的绿色农业和人居环境质量;其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涉及农村金融改革路径与农业价值链金融发展现实及运作机制;其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问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㊁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任务[41],做好两者有效衔接,要抓好梯度跟进与优化升级[42],要着力推进理念方法和治理体系的衔接[43];其四,关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数字化通过乡村整体价值提升和乡村数字生态系统构建内外机制[44],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引擎和持续动力[45]㊂4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主题演变C i t e S p a c e的时区图谱可通过分析关键词的交互关系得到所研究领域的演化动态和发展脉络,有助于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判断[46]㊂因此,为了分析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主题的演化趋势,在C i t e S p a c e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得到2010 2021年的共现时区图谱(图6)㊂同时,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突现词检测,以辅助研究前沿分析,关键词突发强度状况如表4所示㊂总体而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热点由围绕农业现代化的经典主题向以农业高质量为核心的新兴主题演化,随着热点主题的演变,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㊂图6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域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F i g.6㊀At i m e-z o n e v i e wo f k e y w o r d s c o-o c c u r r e n c en e t w o r k i n t h e f i e l do f h i g h-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 e c o n o m y观察图6发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 2017年),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现代农业㊁农产品㊁可持续发展㊁生态农业㊁新型城镇化等,基本围绕农业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相关研究也侧重于探讨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并没有专门的 农业高质量发展 概念,但这些关键词与后续的农业高质量发展㊁乡村振兴等热点之间有存在大量细密的连线,反映出农业现代化相关研究影响着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内涵的延续性㊂第二阶段(2018 2021年),主要有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2大研究热点主题,这一阶段发文量呈现突增趋势,关键词也表现出多元化,但基本都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诸如绿色发展㊁农业保险㊁城乡融合㊁县域经济㊁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㊁数字乡村㊁乡村旅游㊁人工智能㊁科技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资源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基石,但其利用不合理也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耕作方式过于依赖人工和化肥,导致土地肥力逐渐丧失,同时资源效益也受到了限制。
对策: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推广以生物制品为主的农业模式,姑贫耕地转移到耕种优质高产的农作物上,提高农田产量和土地效益。
同时,采用绿色环保的耕作方式,减少过程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保持土地肥力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农业生产标准低我国农业生产标准相对较低,针对种植、养殖等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环保问题不够关注,导致生产出的农产品不仅品质低劣,也难以进入国际市场,甚至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对策:首先,完善监管体系,强化产品标准和质量检验体系的建设,增强生产者的责任感。
其次,坚持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理念,全面推广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生态种植等模式,保证产品品质和安全。
三、技术应用不足我们必须承认,技术是现代农业经济取得显著进展的关键因素。
在新时期,我国的农业经济中经常存在技术跟不上生产需求,手工化与机械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
在农业生产、育种等环节,技术应用不足显得尤为突出。
对策:提高农村科技服务的水平和农民的科技素质,落实科学种植和绿色生态种植的生产方式,并加强种子的选育和研发工作,推广新型育种技术和先进农机装备,推行农机界菜园派等现代农业新技术。
同时,加大政府的科技扶贫力度,更加注重培养青年农民对技术的重视和学习。
四、市场供应策略不妥市场营销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针对市场供应策略不妥问题,其实是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充分了解和对供应链的透彻掌握。
对策:加强市场信息收集,针对不同市场需求下的数据和营销链条进行深入研究,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增加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的供需匹配,使市场更加公平合理。
综上所述,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也需要政府、企业和农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当前中国农业经济的现状和趋势。
一、农业产值增长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农业产值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在现代化农业模式的推动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农业产值的增长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的农业模式在近几年逐渐被转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家庭开始转向二、三产业,在家门口开设小规模工厂或经营生活服务业。
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使农民收入增加,也逐渐改善了农村的经济条件。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困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加强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和食品安全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农民也逐渐意识到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采取了更加科学的农业管理方法,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此外,土地流转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多机会,缓解了农业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五、农业信息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信息化正在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农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市场动态和农业技术,并及时获取农业政策和价格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益。
六、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七、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和科研机构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研究和应用的投入,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进步。
同时,农民也逐渐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等。
八、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我国有机农业概念、特点,以及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对进一步推进有机农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有机农业;现状;问题;对策引言:我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 年代,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我国的有机农业和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缺少政府的支持,科研水平和服务体系不健全,认证机构比较混乱,人们对有机农业认识不足,所以我国准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1.有机农业的概念和特点有机农业是指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1]与传统的农业比较,有机农业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环保食品,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可以减轻环境污染,从而有利保护生态平衡;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进我国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2.1有机农业生产发展情况根据我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有机和有机转换产品已有约50大类, 400~500个品种,包括蔬菜、豆类、杂粮、水产品、野生采集产品,截止2007年底,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企业750家,产品实物总量195.5万吨,认证面积246.9万公顷,其中种植面积12.6万公顷,放牧面积60万公顷,水域面积24.9万公顷,野生采集面积149.4万公顷。
[2]我国有机农产品主要有两大生产区:一是我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辽宁。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不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两方面入手。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政策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
未来展望看好农业经济的发展前景,认识到农业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我国农业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农民增收、农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状、问题意识、影响因素、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科技创新、未来展望、政府政策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 引言1.1 我国农业经济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农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逐渐减少,但农业依然是我国经济的基础。
我国农业生产类型多样,涵盖了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等多个品种,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居全球领先地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
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偏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农产品市场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
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我国农业经济现状呈现出一些积极因素和发展动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1.2 问题意识在我国农业经济现状中,虽然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农业依旧是农村的支柱产业,直接关系着亿万农民的生计。
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解决。
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不够高,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土地利用率不高,农业生产效率偏低。
农产品市场供求失衡严重,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
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农业生产方式需要转变以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研究现状热点及展望
2
3
4
5
6
153
51
38
37
34
30
2013
2009
2017
2018
2017
作者
文献题目
来源
赵宏波等
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以吉林省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
陈源泉等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服务价值总体评价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杨俊等
基于 PSR 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以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为例
研究趋向ꎬ 即内涵研究、 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绿色农业技术研究、 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研究等ꎬ 或将成为未来一段
时期的研究重点ꎮ
关键词: 生态安全ꎻ 研究现状ꎻ 热点ꎻ 展望ꎻ 粮食主产区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230815024
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种植收入基本稳定ꎮ
3 结果与分析
工具ꎬ 并基于关键词共现、 被引 time - line 时区图等方
3 1 文献分布
和突现的方法ꎬ 跟踪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安全的研究
的研究 成 果 整 体 呈 现 出 上 升 趋 势ꎬ 分 为 2 个 阶 段ꎬ
面绘制相关知识图谱ꎮ 通过 Citespace 软件关键词共现
农业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
粮” 的制度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的理论依
研究的热点和难点ꎮ 罗海平等学者对于把生态安全视
据ꎮ
为粮食安全的重要构成这一观点比较一致ꎬ 表示生态
1 材料与方法
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3-5] ꎻ 李周等认为ꎬ
当前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建议》摘要:“三农”工作深有感触,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收入增长速度不快,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当前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建议作为农村一线工作者,对“三农”工作深有感触。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力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根据本人总结及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粗浅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土地问题近几年由于新生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数量有限,新生人口要求分得土地维持生活,人地矛盾明显,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国家农业现代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大面积机械操作,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国家提倡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采取土地集中流转经营,解放劳动力,从事三产增加个人经济收入总量,对此有一些农民认识守旧、老守田园,不肯租让流转自己的土地;还有一些农民漫天要价刁难,形成好事难成的局面。
对此还需要有一个宣传、认识、实践的过程,最终获得收益的还是广大农民群众。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目前还有一些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照比先进地区相当落后,按照中央新农村发展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走平坦路、喝洁净水、上卫生厕等,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同时,一些农村文化设施都比较薄弱,不能满足群众正常文化生活、娱乐的需求。
没有用图书室、阅览室、没有文化活动站,没有体育锻炼设施,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得不到有效提高。
3、农业生产问题:农业生产资料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加大。
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一靠种子,二靠化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大小。
近几年,化肥、农药、种子、农膜、柴油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加之用工、水费、病虫害防治等费用加大,使得农民种田成本大幅上涨,抵消了粮价、各种补贴等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影响了农民增收,也势必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对策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农业资源利用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
我国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紧迫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问题意识当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很多资源浪费现象,例如农田肥力逐渐下降、农药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导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其次,农业生产中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传统种植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再者,农业政策支持不足,缺乏对农业发展的有效引导和支持,使得农业资源利用面临一定的困难。
最后,农业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较为落后,农产品质量不高、附加值不足,使得农业资源利用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资源利用问题十分突出,亟需制定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2. 正文2.1 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我国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的现象。
其次,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创新动力,导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再者,政府在农业领域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制约了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
此外,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差异化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限制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面对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的一些积极变化和发展动态。
后危机时期农村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研究
2 1 年第2期 01
后 危 机 时期农 村 经 济金 融 可 持 续发 展 中的 热点 问题唐 山市 中心支行 河 北 唐 山市 0 30 ) 6 0 0
摘 要 : 危 机 时期 国 民 经 济 平稳 较 快 发 展 是 大势 所趋 , 目前 农 村 经济 金 融发 展 看 . 大 民 间投 后 就 扩 资 、 民 3 市 民化 与 城 镇 化 、 就 业 与扶 持 中 小企 业 以及 农 村 金 融 可 持 续 发 展 面 临 的 矛 盾 等 问题 并 没 农 - 保
的重点课 题 。
一
、
后 危 机 时期 农 村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中 的热 点 问题
( ) 大民 间投 资是后 危机 时期 保持 农村 经 济可持 续发展 的“ ” 力 一 扩 源 动
后 危机 时期要 确保 经济增 长 , 必须 继续 实行 加大投 资力 度 、 优化投 资 领域 的措施 。应 从前 一 阶段注 重基 础设施 投资转 向更 加注 重扩 大产业 投 资 , 实经济 的 可持续 发展 能力 。更 加注 重 以政府 投资带 动 民间投 资 夯 要进一 步充分 发挥 中央 投资 引导带 动作 用 . 支持 引导 民间资 本投 向政 府鼓励 和 符合 国家 产业政 策 的领域 . 广 泛 参与 各种 民生工 程 、 础设施 和 生态环 境建设 。 基 只有充 分调 动 民间资 本投 资 . 经济 才具有 可持续 发 展能力 由于受 制 于多 方 面原 因 , 目前 农 村 民间 投资 和市 场 机 制 明显 不足 . 济 回稳 的基 础 仍不 牢 固 . 经 出现 了 “ 政府 热、 企业冷 ; 公共 投 资热 , 民间投 资冷 ” 的现 象 。 体原 因包 括 : 具 市场 准入存 在 障碍 , 间投资 领域受 限 ; 民 金融体 系不 健全 , 投融 资渠 道不 畅 ; 创业 活 动不足 , 民间投 资缺乏 载体 ; 乏有效 的财 税扶 持 , 间投资激 励不 足 : 缺 民 市 场需 求不足 。 民间投资 缺乏 动力 ; 投资 服务 体系不 完 善 , 投资 环 境不 优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万亿斤以上,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粮食生产稳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通过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强了粮食生产的安全保障。
例如,通过加大对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确保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国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高效、环保、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例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第三,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通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二、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例如,通过推广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装备、精准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化的农业管理方式等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例如,通过发展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项目,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产业,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产业形态,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第三,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农民收入渠道的拓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一、概述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废弃物、农田径流等,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和土壤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投入品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方面,针对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的问题,研究开发了多种新型肥料和农药,如缓释肥、生物农药等,以降低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田径流等污染源,研究提出了多种治理技术,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田径流控制技术等,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地区的污染类型和程度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治理技术研究。
现有治理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和经济障碍,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和推动,形成合力。
本文旨在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总结现有治理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探讨未来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推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农业面源污染定义与分类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药、化肥、畜禽养殖废弃物、农田土壤颗粒等,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渗漏、土壤侵蚀、农田扬尘以及大气沉降等方式,进入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洋等)所引起的污染。
这种污染形式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性大、随机性强、不易监测等特点,因而难以控制和治理。
(1)化肥污染:过量使用化肥,特别是氮、磷等营养物质,容易造成土壤和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影响生态环境。
农业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及其应对
农业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及其应对摘要:农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
农业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和充足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
农业经济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不仅提供粮食,还生产各种农产品,如棉花、石油、橡胶等,对国家工业和出口有积极作用。
文章立足农业经济发展,探讨三农问题及其应对方式,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三农问题;问题应对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民、农业的问题,它的形成和由来主要包括以下因素:一是农村发展滞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低下。
二是农业收入不稳定,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受天气、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大,收入不稳定。
三是土地问题,土地承包制度存在问题,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一定限制。
四是农村社会保障不足,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不完善,农民在医疗、养老等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关乎着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如果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导致以下问题:农村贫困和不公平问题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农业发展不足会制约国家的经济增长,影响国内市场和农产品供应;未解决的三农问题可能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本文的分析现实意义极大。
1.农业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的现状自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模式在历经多个发展阶段的前提下,获取了辉煌成就。
尤其是从农业经济支援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经济、城市转型促进农村发展等一系列的历史性变化,给新阶段农村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结束,随之到来的则是现代农业的新时代。
但需要注意,在三农发展中,一系列问题也逐步涌现[1]。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包括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发展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如何发挥高附加价值的农业产物优势,提升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提高广大农民平均收入,因此对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纵深进行调整已经成为了必然。
农业经济结构必须要以经济学的新制度作为指导,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优化调整方案,提升农业水平以及加工转化的能力,发挥出各个地区特有的农业优势,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把创新的科技技术作为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现状以及发展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结构;综述;调整;措施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农业以及农村的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我国的农业产品从以往短缺发展到了现在的供大于求,但由此所形成的买方市场也存在大量的问题以及矛盾。
此外,农业贸易高度自由性以及农业产品比较优势也逐渐开始下降,农业产品供给的平衡性已经产生,农民所得到的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下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农业贸易自由化与农产品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的矛盾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施行的经济体制主要是以家庭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作为基础统分相结合的双层经济管理体制,其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整体经济效益不高,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农业体制相比较而言有着较大的差距。
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并不比其他国家低,而且还必须要按照世贸规定来减少对于自身农业的保护,提升市场准入水平,推动国际农业贸易的自由化。
这就促使了国外的优质农业产品大量的攻占中国市场,国内的农业产品受冲击最大的便是小麦、水稻、棉花等。
2.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严重失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农产品全面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
浅析我国化肥农药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化肥农药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化肥与农药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旨在浅析我国化肥农药的现状,包括其生产、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化肥农药市场的深入调研,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文章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展示我国化肥农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动态,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二、我国化肥农药使用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持续增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这种增长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担忧。
化肥作为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过量使用化肥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导致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目前,我国化肥使用存在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等问题。
许多农户为了追求短期产量,盲目增加化肥投入,导致农田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比例失衡,土壤结构受到破坏。
化肥在施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挥发、淋溶等损失,导致养分利用效率低下,给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与化肥相比,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更为复杂。
我国农药使用存在品种单用量过大、施药技术落后等问题。
许多农户在防治病虫害时,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导致病虫害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下降。
同时,农药残留问题也日益突出,给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潜在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化肥农药的减量增效。
例如,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通过发展生物农药、绿色防控等替代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政府、农户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推动化肥农药使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我国化肥农药使用现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农业科技现代化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问题及路径
农业科技现代化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问题及路径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5)二、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6)1. 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定义 (7)2. 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特征 (8)三、农业科技现代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 (9)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0)2.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12)3.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3)4. 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15)四、我国农业科技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16)1. 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17)2. 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 (18)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19)4. 农业科技人才短缺 (20)五、农业科技现代化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21)1. 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 (23)2.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24)3. 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5)4. 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26)六、案例分析——以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28)1. 园区概况与发展历程 (30)2. 采取的农业科技现代化举措 (31)3. 支持成效及存在问题 (32)4. 对其他园区的借鉴意义 (33)七、结论与展望 (34)1. 研究结论总结 (35)2. 对未来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展望 (37)一、内容综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其现代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科技现代化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意义、面临的问题以及实现路径是当前农业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农业科技现代化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使农业生产从传统的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更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安全,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我国生态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生态农业理念是把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综合考虑的一个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
在这个新型农业发展体系中,把注重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考虑,是一套更有利于长期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经济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
本文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归纳出目前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农业生态化、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标签:生态农业;问题;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环境保护从传统自给自足的个体化农耕方式,到以高科技引领的现代化农业,这期间,经历了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思维理念、农业工具改造、农业与环境的结合等多方面的思维模式的转化。
农业水平的提高也体现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生态农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有着优渥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但同时农业人口多且密集,人均耕地面积小,水资源相对匮乏,都是我国的现实国情,这些特点使得我国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采用大规模的机械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而应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1.生态循环理论应用于农业我国将生态循环理论和农业生产结合,用于指导农业实践活动,是生态农业由理论到实践的具体体现,也突显了生态农业的本质特征。
强调结构的优化,从农业分类来看,注重农林牧副渔的比重;从地理位置来看,注重南北差异,东西比重。
这样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地区优势,也最大程度的实现了高产、优产等目标。
在生产方法上,强调再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变污染为效益的生态化农业目标。
2.绿色农业思路发展生产我国的生态农业核心就是绿色农业,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农业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就充分利用自然优势,通过改善农业生产布局、减少农药使用等方式来降低农业污染,实现绿色农业。
在新型生态化农业中,更是以建设绿色基地和生产绿色农产品为目标,全面实现绿色农业的要求。
农业经济研究综述
农业经济研究综述农业经济研究是对农业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农业生产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农业经济研究奠定了基础。
国内外一些经济学者,或研究本国农业经济,或研究外国农业经济,是农业经济研究的宝库,前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都为后世农业经济研究提供了借鉴。
1.1 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距今170 万年至1 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正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当时已有原始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但尚未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
距今1 万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始创了农业,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畜牧业。
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记载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时代。
中国农业经济研究,是在中国几千年农业生产发展的历程中所产生的,经历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研究、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研究和中国现代农业经济研究三个阶段。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研究,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有较大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富民思想,主张在发展农业、工商业的基础上,征收什一税,并提倡节俭,反对奢侈,这些论述在《论语》中都有记述。
孟子与孔子一样,也主张富民思想,但他的富民主张是建立在“制民恒产”基础之上的,通过“薄敛赋”、工商免税等措施保证民之“恒产”。
在《吕氏春秋·上农》中的《任地》《辩土》《审时》等三篇先秦文献,详细记述了农业生产耕作的整个过程,并阐述了掌握农时、运用农业技术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秦国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保护耕织,重本抑末。
改变了以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保护耕牛,普遍使用铁器农具,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对土地课征赋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产品的主要分配形式,是中国思想家经常论述的问题之一。
自西周的“公田制”消亡后,对农业生产改为按所有田亩课征赋税。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问题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问题一、发展历程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迈向现代化。
但自此以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农业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了“第一步:到20世纪末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每人口450公斤左右,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1世纪初,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每人口600公斤左右,粮食生产和农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农业现代化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取得了显著进展。
201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617元,比1978年增长了超过50倍。
同年,全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72公斤,增长了近3倍。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1. 资源环境问题当前环保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之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过度移栽、个人灌溉等,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环境,推广绿色农业。
2. 产业结构单一我国现阶段农业中主要生产粮食,其他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过小。
这导致农村经济单一,发展潜力不足,影响乡村的经济繁荣。
因此,我们应丰富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3. 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技术升级,而我国现阶段仍存在较多技术难题。
缺乏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制约着农业的现代化。
因此,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至关重要。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1. 提高技术水平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加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的农用机械、新品种农产品,发挥科技激活农业发展的优势,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需要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建立科技服务超市向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
2011/6/30 9:22:56 不详佚名【字体:大中小】我要评论(0)
农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
由于其固有的弱质性,在面向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农业面临着多种机遇和挑战。
1、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是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发展的。
我国最初提出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后来发展为“四化”,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
显然,当时认识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生产力或科学技术的概念。
1979年后又提出用科学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代替原来的“四化”;90年代以来发展为用现代科技(主要是生物技术)、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来概括农业现代化,认为可持续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并区别于以前的“石油农业”(卢良恕,1998a;胡福明等,1996;顾焕章等,1998;高旺盛,1997;钱志林等,1998;蒋伏心,1995;Zilberman等, 1997)。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卢良恕(1998b)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现代农业应该是以增加大量外部投入为特征,用现代工业装备、物质投入和科学管理武装起来的高度集约化经营的发达产业;是以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为特点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高效产业;是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社会化产业;是通过劳动积累向资本积累到技术积累为过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要更新十大观念,即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农业经济结构由传统的种植业向种养加综合经营转变;食物生产由传统的粮食观念向优化食物结构、广辟食物资源的现代食物观念转变;种植业生产结构由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向粮饲经三元结构转变;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由传统的仅靠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转变;农产品加工由传统的简单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农业产业发展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现代贸工农一体化转变;农业投入方式由单一注重物质投入的资源型向物质投入和智力投入并重的知识型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由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封闭低效型向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资源配置资源的开放高效型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由工农分离、城乡脱节的二元结构向工农协调、城乡结合的一体化经济转变。
在探讨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与途径时,顾焕章(1997)强调要处理好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关系,即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物质投入与科技投入、生产手段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组织化、土地规模经营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总结自己经
验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
国内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建立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体系(万宝瑞,1998;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1998;卢良恕,1995;高旺盛,1998)。
强调以发展为前提,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综合管理,加强食物安全和预警系统;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组合,提高农业投入和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村综合协调发展,消除农村贫困;可持续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
国际上以“绿色革命”为界限,将农业科技发展划分为3个时期,即前绿色革命时期(本世纪60年代以前)、绿色革命时期(60-70年代)和后绿色革命时期(80年代以来),每个时期都伴随着相应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Fischer, 1996)。
由于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积累,加上资源秉赋程度和市场需求的变化,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科技革命既带有国际潮流、也具有中国特色。
在技术创新上主要表现为分子生物技术的兴起,精确农业技术、持续农业技术、机械化技术、优质农产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土地集约和资金集约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在制度创新上主要表现为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研究方法系统的改变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艾云航,1998;黄季昆等,1998)。
对科技进步的定量分析与评价始于50年代。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R.M.Solow、
E.F.Denison和K.J.Arrow等主要通过生产函数理论对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提出了增长速度方程,创造了著名的余值法和CES生产函数。
目前,对科技进步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生产函数法和指标体系法两种。
其中生产函数法根据余值原理创立的增长速度方程,采用科技进步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两项指标能比较全面地评科技进步的成果,应用比较广泛(周惠珍,1997;顾焕章等,1994)。
定量分析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简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评价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反映农业科技水平和潜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区间和国际间比较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制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采用增长速度模型,充分考虑了中国农业的特点,并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已由农业部确定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统一方法(朱希刚,1997)。
农业科技进步既包括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也包括制度创新和资源合理配置,即广义的科技进步。
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部分来自于生产投入(物质费用、农业劳动力和耕地)的增加,一部分来自于科技进步引起的产投比提高。
因科技进步产生的总产值增长率,即科技进步率。
因此,农业科技进步率是农业产值增长率中扣除新增投入量产生的总产值增长率之后的余值。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即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中农业科技进步率所占份额。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
有关研究表明,一些发达国家在70年代农业科技进
为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王秀清,1999;张新民等,1997;蒋乃华等,1998)。
我国的粮食保护政策体系是伴随着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而不断发展的(丁声俊,1998;饲料粮流通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1998;柯炳生,1995;郭国荣等,1994)。
经过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和1996年以来三次粮食保护价政策的演进,目前,对我国的粮食保护问题的研究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粮食保护价收购与储备收购的关系。
粮食保护价收购与储备收购要统一起来,在粮食供大于求时,储备制度可以吸纳农民多余粮食,恢复供求平衡,当粮食过剩严重时,中央应增强中央财政实力和调控能力,同时,可降低保护价水平,控制粮食总量,指导种植结构调整;第二、粮食保护价的参照系。
以往的保护价的参照系是定购价,而定购价是低于供求均衡价的低价。
按定购价向农民收购粮食是农业剩余向工业转移的一种途径。
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保护价应该是粮食供过于求时为避免粮食生产大幅波动下滑而划定的一种最低价,同时又能促进粮食供求均衡的实现。
因而,粮食保护价应高于成本价,低于供求均衡价。
第三、粮食保护价政策的执行主体。
目前,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充当粮食保护价政策的执行主体,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国家与执行主体之间委托代理关系不完善,大大降低了粮食保护价政策的执行效率;执行主体过于单一,使国家在政策上没有选择的余地;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政企不分问题严重,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因此,有学者主张,粮食保护价政策的执行主体应当多元化,形成代理人市场,通过市场竞争解决目前保护价政策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叶兴庆,1998)。
5、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农业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步伐的加快,中国农业的开放度将进一步增大。
据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等单位的研究:从长远看,加入WTO将推进中国农业国际化进程,使中国能在国际大市场里有效地配置各种资源,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但短期内,由于中国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和品质缺乏竞争力,国外农产品将对中国市场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1997;冯海发,1997;钟甫宁等,1998)。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积极作用是:中国可以享受40多年来关贸总协定(GATT)各缔约国在开放贸易,特别是在降低关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可得到大多数成员方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有利于中国有效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与市场;有利于中国参照国际规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可灵活运用WTO有关条款及争端调解机制,保护国内农产品生产和市场;有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壁垒等不公平待遇,促进中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对中国农业的不利影响是:由于非关税措施不再使用,中国国内农产品市场将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由于中国大部分农产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处于劣势,外国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将增加中国农业的不稳定因素,加重我国主要农产品“销售难”矛盾,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中国农业长
期稳定发展;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国内支持范围和力度将受到限制;有可能增加中国进口粮油的外汇负担。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方面现代种业问题,城乡统筹问题农村社会保障、村民自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民合作组织农村教育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经济转型农村城市产业链研究农村生产模式与农村合作组织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农业水利建设、粮食安全等等的问题都比较热的
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本人认为的热点问题:1、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2、气候变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2、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及规模利用问题;3、农民收入增加问题;4、乡村治理及基层民主问题;5、农业投资和融资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