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 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的论文

计量经济学的论文

范文一: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与改革分析一、引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分析工具。

正因为其重要性,1998年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在本科生阶段,除了经济、管理专业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外,不少高校将其作为全校性选修课程。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课程特点和日益显现的重要性,对当前普通高校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老师教学,特别是对商科背景的本科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文献评述作为一门以经济与管理基本理论为基础,综合数学、统计学分析工具,以现代电子计算技术为依托的计量经济学,其知识面涉及之广、综合应用能力要求之强,是经管类专业课程中所罕见的,这也是计量经济学难教、难学的根本原因。

李均立、许海平归纳了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研教改建议。

马成文、金露、魏文华强调案例教学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并指出了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张柠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已有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通过对有关文献仔细地梳理后发现,现有文献存在一个特点:将焦点聚焦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上。

上述文献既存在合理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偏见。

三、商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一)学生本身的问题1.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计量经济学需要大量计算与演算,学科本身与其他一些学科相比显得枯燥乏味一点。

在安徽省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jyxm240):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这一研究中完全不喜欢,不太喜欢以及持中立态度的同学占比59%,超过半数的同学是不非常喜欢这门课程的,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高。

2.数学基础薄弱商科学生有大多数是文科生,数学基础薄弱。

而计量经济学需要良好的统计学,运筹学和数学基础,这就导致了商科学生难以学好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

(二)老师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过于死板目前,国内教学很多教师只进行理论教学,而没有实验教学。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精品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精品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一、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

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1、因素分析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

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

所以,模型假定为LnY=β0+β1㏑X1 +β2㏑X2 + µ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

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三、参数估计运用Eviews软件,建立方程CREATE A 1985 2007 DATA Y Xl X2GENR W=log(Y)GENR Wl=log(X1)GENR W2=log(X2)运用OLS估计法得所以,模型估计结果为:LnY=-3.060149+1.656674lnX1-1.057053lnX20.337427 0.092206 0.214647t= -9.069059 17.96703 -4.924618R2=0.992218 2R=0.991440 F=1275.093 n=23四、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百分之一,商品进口额会平均增加1.78%;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增加1%,s商品进口额会平均减少1.51%。

计量经济学精品论文12篇全集

计量经济学精品论文12篇全集

计量经济学精品论文12篇全集引言本文档汇集了12篇计量经济学的精品论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计量经济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重要发现。

这些论文涵盖了多个计量经济学的子领域,包括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模型、计量经济模型等。

本文档将简要介绍每篇论文的主题和重要内容。

论文一: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该论文比较了传统的ARIMA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度学习方法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方法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取得更好的预测结果。

论文二:面板数据模型下的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比较该论文通过实证研究,比较了面板数据模型中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优劣。

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固定效应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面板数据的变异性。

论文三:计量经济模型下的因果推断方法该论文介绍了计量经济模型中常用的因果推断方法,包括工具变量法和差分法等。

通过实证研究,论文验证了这些方法在因果关系分析中的有效性。

论文四: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异方差问题该论文探讨了计量经济模型中常见的异方差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异方差校正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异方差问题。

论文五: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变量选择方法比较该论文比较了计量经济模型中常用的变量选择方法,包括逐步回归和LASSO回归等。

研究发现,LASSO回归在变量选择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论文六: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序列相关性检验方法该论文介绍了计量经济模型中常用的序列相关性检验方法,包括ADF检验和KPSS检验等。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序列的相关性。

论文七:计量经济模型中的误差修正模型该论文研究了计量经济模型中的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其在长期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研究结果表明,误差修正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

论文八:计量经济模型下的异方差稳健标准误差估计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异方差稳健标准误差的估计方法,用于解决计量经济模型中异方差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参数估计。

计量经济学精品论文12篇全集

计量经济学精品论文12篇全集

计量经济学精品论文12篇全集简介本文档收集了12篇计量经济学的精品论文,旨在提供给读者一个全面了解计量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机会。

这些论文涵盖了多个主题,包括经济增长、劳动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

每篇论文都经过精心挑选,以确保内容独立、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

论文列表1. *论文1: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该论文通过计量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等。

研究结果为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2. *论文2: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研究*该论文通过计量模型研究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包括工资差距和就业机会不平等等。

研究结果对促进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3. *论文3: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分析*该论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包括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研究结果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风险管理参考。

4. *论文4: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该论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贸易自由化和贸易壁垒等因素。

研究结果对制定贸易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 *论文5:教育投资的回报率研究*该论文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包括教育程度与薪资水平的关系等。

研究结果对个人和政府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6. *论文6: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该论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环境税收和环境监管等因素。

研究结果对环保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7. *论文7: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该论文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包括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等。

研究结果对央行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8. *论文8:经济周期的预测研究*该论文通过计量模型研究了经济周期的预测问题,包括宏观经济指标和市场数据的应用等。

研究结果对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9. *论文9:企业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该论文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等因素。

计量经济学简单的课程论文范文

计量经济学简单的课程论文范文

计量经济学简单的课程论文范文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界越来越被关注,其方法与工具也在实证研究中被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篇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计量经济学论文》一翻转课堂的内涵传统的教学流程是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完成知识传递,然后通过课外作业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

翻转课堂则是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倒安排,它将知识传授过程由课堂移到课外,让学生借助观看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课件或利用网络资源等自主、协作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成为教师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讨论探究问题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的地方。

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发生根本改变,教师由教学“主导者”和“控制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则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自主或协作去探究和构建知识,实现个性化学习。

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通过提供教学视频、课件、文本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在上课前通过自主、协作学习,完成知识的传授,然后在课堂上通过答疑解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的垄断,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主动去探究和构建知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技术发展推动教育变革的产物,被誉为预见未来的教育。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与传统教学有本质的不同。

翻转课堂要想取得预期成效,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首先,翻转课堂把知识的学习过程放在课外,由学习者自主学习或协作探究去完成,需要学习者具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由于翻转课堂把知识的学习过程放在课外,所以需要有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系统来支持,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自主、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再次,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教学视频、课件的制作以及各种系统工具的操作和应用,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

计量经济学论文精品集:12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精品集:12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精品集:12篇一、引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经济学理论与统计学、数学等学科相结合,运用量化方法研究经济现象。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计量经济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精选了12篇计量经济学论文,旨在展示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

二、精品论文目录1. 论文1: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2. 论文2: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与检验的改进3. 论文3:随机系数模型的估计与推断方法研究4. 论文4:二元选择模型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5. 论文5: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6. 论文6:向量自回归模型在汇率预测中的应用7. 论文7:基于机器学习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8. 论文8: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比较研究9. 论文9:非参数计量经济学方法及应用10. 论文10: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计量经济学估计与推断11. 论文11:面板数据动态因子模型研究12. 论文12:大数据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创新三、论文摘要及关键词1. 论文1: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包括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通过实际数据例子,展示了这些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2. 论文2: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与检验的改进摘要:本文针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与检验问题,提出了基于矩约束的估计方法。

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数据应用,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矩约束估计;检验方法3. 论文3:随机系数模型的估计与推断方法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随机系数模型的估计与推断方法。

利用矩方法和小样本理论,分析了估计量的性质和推断方法。

并通过实际数据例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随机系数模型;矩方法;小样本理论;估计与推断4. 论文4:二元选择模型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二元选择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以金融市场为例,展示了二元选择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授热荐10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授热荐10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授热荐10篇)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授热荐10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学科,以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本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几篇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授热荐10篇之第一篇: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四步法"摘要:"四步法"可以将计量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的核心呈现出来,让晦涩难懂的厚厚的一本计量经济学教科书变得"越来越薄", 从而收获良好的理论教学效果。

本文主要对"四步法"在模型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以及计量经济学检验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其他所有的假设检验方法提供思路。

关键词:四步法;课程教学;计量经济学;一、引言《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面向经济学类各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199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计量经济学为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八门核心课之一。

著名计量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克莱因教授指出:"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中最权威的一部分",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从教学实践上来看,各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的双重困境,因而引发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学者们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比如,王乃静和李国锋(2001)、黄雪燕(2006)、李锐(2009)在教学过程中结合Eviews、R软件等应用软件探究了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难点问题;胡新艳和陈文艺(2006)提出了"探究(Exploration)-讨论(Discussion)-实践(Practice)"教学模式;万冰魂等(2018)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引入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4个方面设计了OBE改革的具体内容;叶霖莉(2017)和王文静(2017)则提出了问题导向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与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双轨教学模式以及刘冬萍(2018)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Task-driving Teaching)及问题导向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的"三线一体"教学模式试图改进传统计量经济学讲授式教学的弊端。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和经济理论分析来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

本文旨在探讨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计量经济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实证数据来分析经济学中的问题,能够帮助经济学家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现象。

例如,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对通货膨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率等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其次,计量经济学在企业经济决策和市场预测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许多企业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市场需求、价格变动、产品销售等进行预测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价策略。

同时,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也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组合优化,提高投资收益率和降低风险。

另外,计量经济学在社会政策评估和效果分析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评估各种社会政策的效果和影响,例如教育政策、医疗保健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

通过对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客观评价政策的效果,为政府改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经济现象的理解,促进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能够为企业经济决策、市场预测、社会政策评估等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进一步深化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对推动经济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计量经济学也能够帮助经济学家们更准确地理解市场行为与市场效率。

通过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对供需关系、价格弹性、市场竞争等因素进行经验分析,为市场营销、产业咨询和市场调研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持。

这对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制定战略计划,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计量经济学还在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中的各种关贸协定、贸易政策和汇率波动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复杂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完整版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来研究经济现象。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以及它们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我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并且对一些相关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

其中,线性回归模型是最基础的模型之一,它可以用来分析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进行预测和检验。

另外,时间序列分析是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可以研究经济变量的趋势、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征,从而进行预测和政策制定。

面板数据分析则是研究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不同个体或单位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通过面板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研究个体特征对经济现象的影响,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在实际经济研究中,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

其中,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我们可以研究国民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重要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消费者选择等问题。

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在金融学领域,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研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汇率市场等问题。

通过金融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规律,以及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我将通过一个实证分析来展示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我选择了一个关于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计量经济学课程结课论文范文3篇

计量经济学课程结课论文范文3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篇一:《形成性评价计量经济学》1形成性评价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我国医学类院校最早成立统计学本科专业的是第四军医大学,随后中山大学、潍坊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院校也相继成立了统计学本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未来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和i皆发展,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熟练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卫生行政机关、卫生防疫及医药相关部门从事统计调査、统计分析工作,或在医药卫生、教育机构从事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我院统计学专业本科(卫生统计方向)自2006年开始招生,其培养友案涉及的主干课程可分为医学类(含基础医学_、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统计类、数学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类、外语及人文社会科学7类课程。

其中计量经济学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统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经学习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掌握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和基础理论,通过模型研究经济问题的数量规律,对经济问题的前景做出正确的预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评价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即学生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含考勤、作业)组成。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终结性评价存在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等诸多缺陷,而“一考定乾坤“的不公平评价方式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造成一定的考前突击、考试作弊现象ra,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迄今为止,尚没有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应用的文献,但形成性评价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表明,它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M。

因此,有必要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应用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方案进行探讨。

2调查结果分析自制“计量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评价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态度等,以便改进。

关于计量经济学论文

关于计量经济学论文

关于计量经济学论文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是经济学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量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计量经济学论文范文一: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设计摘要:课程论文是计量经济学课程应用性教学的有效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设计不好,课程论文教学会因为网络抄袭和同质化现象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为此,文章从论文课时设计、选题设计、内容设计和辅助教学手段设计几个方面提出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的具体设计思路,以期为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应用性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新的认识。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设计1课程论文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有效手段作为经济学实证经验分析的一门重要方法类课程,计量经济学是各国高校经济类专业的三大核心课程之一。

作为一门集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者于一身的应用性理论方法,计量经济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作为理论模型设定的依据,更需要学会应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去估计和检验模型,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和理论检验。

所以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只是手段,最终目的应该是教会学生应用理论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为了方法应用的教学目的,在本科学习阶段除了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外,还需辅以其它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方法应用的理解,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1-2]。

虽然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能够对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应用有所帮助,但这两种教学手段还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方法的应用。

因为要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除了理解方法的含义和应用步骤以及熟悉软件的操作外,还包含更多的内容。

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完整框架是:关于经济活动的观察(行为分析)→关于经济理论的抽象(理论假说)→建立总体回归模型→获取样本观测数据→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3]。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什么样的选题适合做实证分析、变量如何选取、数据的可获得性怎么样、该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实证结果跟预想结论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下怎么办、如何从实证分析结果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规范的实证分析论文如何撰写,等等。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一、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

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1、因素分析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

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

所以,模型假定为LnY=β0+β1㏑X1 +β2㏑X2 + µ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

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三、参数估计运用Eviews软件,建立方程CREATE A 1985 2007DATA Y Xl X2GENR W=log(Y)GENR Wl=log(X1)GENR W2=log(X2)运用OLS估计法得所以,模型估计结果为:LnY=-3.060149+1.656674lnX1-1.057053lnX20.337427 0.092206 0.214647t= -9.069059 17.96703 -4.924618R2=0.992218 2R=0.991440 F=1275.093 n=23四、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百分之一,商品进口额会平均增加1.78%;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增加1%,s商品进口额会平均减少1.51%。

计量经济学论文(精选15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精选15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精选15篇)计量经济学论文(精选15篇)计量经济学论文(一):计量经济学含义与性质研究摘要:计量经济学表示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

透过经济学与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经济问题理论定量与经验定量相统一的目标。

计量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使现有的经济领域的研究方法变得更加科学化。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能够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独特一面。

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标志在于其严谨的数学方法逻辑性和正确指向性的统计推断。

计量经济学也具有不精确性。

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之外还有其局限性。

计量经济学的未来还需我们共同努力。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定义;科学性;不精确性;局限性一、计量经济学的含义1.计量经济学的早期含义在17世纪时期,计量经济学第一次在戴夫南特和金的研究中出现,但当时,计量经济学这个专业术语并未出现,直到挪威的一位名叫弗里希的经济学家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概念。

计量经济学表示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

在研究中发此刻统计学和数学以及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一种规律,发现这个发现的发现者将其命名为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对理论政治以及纯经济学的主观抽象法则进行试验和数据检验并由此来将纯经济学最大化的成为严格好处上的科学。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透过经济学与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经济问题理论定量与经验定量相统一的目标。

这个定义表现了计量经济学是由统计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

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数学在经济理论领域的应用,也不能笼统得以为是经济理论问题的简单统计,只有将三者构建在一齐才能发挥出特定的效力。

2.计量经济学的现代含义由于计量经济学的早期目的在于科学化经济理论研究,因此在随后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完善中,计量经济学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其定义变的更加具体也更加具有内涵。

第一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学理论数据,将经济学的经验理论包含在内一齐分析,透过分析来证明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并建立经济模型以进行分析和预测。

本文将重点讨论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以实例介绍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一、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回归分析、假设检验和经济解释等。

回归分析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工具,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回归模型有线性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回归模型等。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我们需要进行假设检验来验证模型的显著性和可靠性。

假设检验主要包括t检验、F检验和卡方检验等,通过对系数的显著性水平进行判断,我们可以得出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能力。

经济解释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它通过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探索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经济解释需要结合理论模型和实证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对经济变量的解释和解释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得出对经济现象的深入认识。

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应用1. 线性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建立线性关系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为Y = β0 + β1X1 + β2X2 + ... + βnXn + ε,其中Y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β为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

在进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时,我们需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包括变量的选择、数据的清洗和转换等。

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和模型的拟合度分析。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回归系数的估计结果和模型的显著性进行经济解释和预测。

2. 非线性回归模型除了线性回归模型外,计量经济学还有许多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应用于实证研究中。

非线性回归模型考虑了经济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能够更好地拟合实际数据,并提供更准确的预测和解释。

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包括多项式回归模型、指数回归模型和对数回归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拟合。

计量经济学毕业论文

计量经济学毕业论文

计量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浅谈摘要:本文分析了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重数学推导,轻经济直觉,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等问题;然后分析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

关键词:实践教学;计量经济学;开放性一、引言计量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高校经济类本科生三门核心理论课程,是现代经济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也在实证研究中被大量应用,因而在经济学界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计量经济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和经济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量经济学的确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既要注重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方法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又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基本方法与理论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基础,并且需要利用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计量经济学就成了经济类本科生最头疼的一门课程,形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同时并存的局面[1]。

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数学推导,轻经济直觉计量经济学所使用的经典教材大多是从国外引进,国外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内容比较复杂高深,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有较大难度。

近年来,国内经济学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多本计量经济学教材,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推导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因而,绝大多数的计量经济学教材都侧重于数学推导,缺乏简明而实用的经济学案例,使学生望而却步;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过于强调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觉得像是一门数学课,从而望而生畏,且感觉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后又不能解决多少实际的经济问题,颠倒了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学科属性[2]。

计量经济学的论文

计量经济学的论文

计量经济学的论⽂计量经济学的论⽂ 计量经济学是⼀门⽅法性和⼯具性很强的学科,即为学⽣在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法指引和⼯具⽀持。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分享的计量经济学论⽂,欢迎阅读参考。

计量经济学的论⽂篇1 1、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存在对计量经济学的不合理认识 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经济学教师不能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和⽅法,导致学⽣对这门课的理解产⽣偏差。

很多⾼校本科⽣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主要介绍理论⽅法,除了⼀些课后习题和⽂中例题外,⼏乎没有关于结合理论进⾏应⽤的专门章节,即使有也特别⽼旧。

有很多经典著名的国外教材也是如此设计。

然⽽国内的很多⾼校教师仍然是不加修改的照搬国外的经典教材。

此外,这些教材中很多例⼦适⽤于欧美的经济情况,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不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和补充。

⽽且计量经济学作为⼀门孤⽴的课程,看不到它与经济学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就更加难以理解它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甚⾄会觉得它是⼀门应⽤数学类课程,这种想法⽆形中会影响到学⽣,致使部分学⽣反感这门课程。

由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需要数学、统计学、线性代数等数学基础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数学推理,使得学⽣将计量经济学当作⼀门数学课进⾏学习,因此达不到这门课程应有的效果和⽬的,⽆法使学⽣认识到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作⽤和地位。

过多的强调理论公式的推导,使得计量经济学很难被经济学类的学⽣接受,陷⼊理论推导的怪圈,降低了经济现象⽅⾯想象能⼒和求知欲望。

另⼀⽅⾯,计量经济学的理论部分的理解⼜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

⽽⽬前我国⼤部分需要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学⽣属于经济学类专业,此专业中的绝⼤多数的学⽣是⽂科⽣。

⽽对于⽂科⽣⽽⾔,数学基础会稍微差⼀些,对数学敏感性较差,逻辑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也较低。

因此,当接触到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时,若得不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学⽣不难很难理解到理论计量的精髓⽽且也很难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应⽤于实证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工学院课程论文作者:纪统珺学号:1131816144学院:商学院专业:经济与金融班级:经济1131题目:1994-2015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分析赵成柏教授指导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GDP从1978年的365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76708亿元增长了185倍。

相较于22年前的1994年增长了14倍。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财政收入也高速的增长,从1994年的5218亿元到2003年突破2万亿元再到2015年中国财政收入成功突破11万亿元。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收入是一国政府实现政府职能的基本保障,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及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凡的作用。

首先,它是一个国家各项收入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

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通常是衡量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其次,财政收入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研究财政收入的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各项税收收入,此外还有政府其他收入和基金收入等。

同时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的规模还受到经济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就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为如何合理有效地制定我国的财政收入计划提供一些政策性。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财政收入进行不同的分类。

国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分类,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下,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目前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2008年以前税收一直在财政收入中占据90%以上的比例,2014年占比跌至74%历史上首次跌至85%以下。

这证明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比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他的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比越来越高。

财政收入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也在不断地改变,而主要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税收、GDP、通货膨胀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

二、模型设定研究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经济变量。

回归变量的选择是建立回归模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如果遗漏了某些重要变量,回归方程的效果肯定不会好。

而考虑过多的变量,不仅计算量增大许多,而且得到的回归方程稳定性也很差,直接影响到回归方程的应用。

通过经济理论对财政收入的解释以及对实践的观察,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税收、GDP(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

1、GDP(国内生产总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GDP 会促进国民收入,从而会提高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居民储蓄量,并与财政收入的增长保持一定的同向性。

2、税收:税收是以实现国家公共财政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或特定行为实施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金钱或实物课征,可以为政府履行其职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是国家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3、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

主要通过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税源,进而拉动财政税收收入整体增长。

模型形式设定:本文以财政收入Y(亿元)为被解释变量,以GDP X1(亿元)、税收X2(亿元)、通货膨胀率X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X4(亿元)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函数。

lnY= C+ C1lnX1+ C2lnX2+ C3lnX3+ C4lnX4+μ三、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使用了1994--2015年的财政收入、GDP、税收、通货膨胀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数据。

为了消除异方差,对数据做取对数处理,利用E- views 进行回归分析,排除以往模型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建立财政收入影响因素更精确模型,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1994-2015年财政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注:1、2006年以前,农业各税包括农业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农业特产税、契税和烟叶税;从2006年起,农业各税只包括耕地占用税、契税和烟叶税。

2、企业所得税2001年以前只包括国有及集体企业所得税,从2001年起,企业所得税还包括除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外的其他所有制企业所得税,与以前各年不可比。

3、国内增值税不包括进口产品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不包括进口产品消费税。

四、模型的估计与调整假定所建模型及其中的随机扰动项μ满足各项古典假定。

利用E- views 对上述基本模型进行OLS 参数估计:lnY= C+ C1lnX1+ C2lnX2+ C3lnX3+ C4lnX4+μEviews 的最小二乘法计算结果见表1表1 回归结果根据表1中数据,模型估计的结果为4ln 097.03ln 0148.02ln 5297.01ln 5221.05309.2ˆln X X X X Y +-++-=(0.7897) (0.1956) (0.0671) (0.0109) (0.1284) t= (-3.2047) (2.6689) (7.8981) (-1.3590) (0.7578)2R =0.9994 2R =0.9993 F=5675.732模型检验:根据其经济意义,此方程常数项为负数,也就是在其他变量不变情况下,财政收入为负数,不符合现实经济情况,而且解释变量X3的t 检验为负数,所以决定去掉X3之后在进行回归。

表二 回归结果4ln 2705.02ln 7457.01ln 0075.04756.0ˆln X X X Y+++-= (0.1348) (0.0290) (0.0745) (0.0653) t = (-3.5275) (0.2584) (10.0101) (4.1423)2R =0.9985 2R =0.9982 F=3871.171、多重共线性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由上述方程可见,2R =0.9985, 2R =0.9982,该模型可决系数很高,证明方程拟合程度很高,F 检验值为3871.17,方程明显显著。

首先,由于税收是国家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的增长保持一定的同向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刺激GDP 增长,间接影响财政税收收入整体增长。

所以,财政收入一般和税收、GDP (国民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在方程中都有显现,即lnX1、ln X2、lnX4系数均为正值。

其次,税收、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t 统计量值分别为0.2584、10.0101、4.1423。

在显著性水平为0.05 时,662522t 02502.)()(.=-=-t k n α,可见tlnX1=0.2584<2.66,而且常数项数值为负数,这证明方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选择lnX1、lnX2、lnX4数据得相关系数矩阵如下表3所示:表3为相关系数矩阵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确实存在多重共线性。

(2)修正多重共线性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

分别作lny 对lnx1、lnx2、lnx4的一元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一元回归估计结果其中,加入lnX2的方程最大,以lnX2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

结果如表5所示:表5 加入新变量的回归结果经比较,虽然新加入lnX4,改进最大,但是各参数(除了税收lnX1)在0.05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均不显著,说明均要剔除lnX2与lnX4,最终修正严重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的回归结果为:表6 回归结果tt X Y ln ..ˆln 0518143280+-= (0.1341) (0.0130)t = (-3.2278) (80.6039)996902.=R 996802.=R DW=0.62422、随机扰动项自相关问题的处理(1)自相关问题的检验该回归方程可决系数较高,回归系数均显著,对样本量为22、一个解释变量的模型、在0.05显著水平下,查DW 统计表可知,因为由表6的DW 值=0.6242,查表得L d =1.239>DW=0.6242。

显然财政收入模型中有自相关,而且是正相关,这一点从残差图中也可以看出,图1如下:表8 BG 检验(2)自相关的修正:使用广义差分法进行自相关的修正,得修正过后的模型的方程: **ln ..ˆln tt X Y 9477014420+=Se = (0.1267) (0.0513)t = (1.1375) (18.4734)F=341.2685 DW=2.0120由于使用广义差分数据,样本容量减少了一个,为21个,查0.05显著水平的DW,模型中0.05显著水平下广义差分模型已无自相关。

异方差问题的处理由于各年存在不同的税收收入,因此,每年对税收收入的数量存在不同的变化,这种差异使得模型很容易产生异方差,从而影响模型的估计和运用,为此,必须对该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进行检验。

由表6的估计结果,对其进行White 检验,根据White检验中辅助函数的构造,最后一项为变量的交叉乘积,因为本式为一元函数,帮无交叉项,则辅助函数为:white检验。

如表9表9 white检验由表9可以看出,2nR =5.6201,有white 检验可知,在α=0.05下,查2χ分布表,得临界值)(22050.χ,同时2ln X 22X ln t 检验值也显著。

因为2nR =5.6201>2χ,所以拒绝原假设,不拒绝备择假设,表明方程存在异方差性。

异方差的修正 在运用WLS 法估计中,经估计检验用权数21t X ln 效果较好。

如表10 表10 权数估计结果最后模型方程为:t t X Y ln ..0474138780ln +-=2R =0.9969 2R =0.9968 F=7672.630五、结论(1)经济意义: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很明显,即财政收入主要取决于税收。

lnX2 的系数为财政收入的税收弹性,即当年税收每增长1%,平均说来财政收入会增长1.0474%;可见税收变化相当影响财政收入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