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肝移植病人护理常规
肝移植病人护理常规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肝移植病人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术前评估;1.健康史,病人肝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情况。
2.身体状况:①症状和体征:肝区疼痛的性质、范围、程度及有无压痛,有无其他部位的感染症状。
②全身状况: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有无水肿,贫血及营养不良。
③辅助检查:凝血机制,血型,HLV配型,肝炎病学相关检查。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①心理状态:有无抑郁,悲观,消极,意志力下降等心理反应。
②认知程度:对肝移植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是否愿意接受肝移植手术及手术期望程度。
③社会支持系统,恢复及昂贵费用的承受能力。
(2)、术后护理评估与观察要点: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糖。
2.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3.排斥反应。
4.呼吸系统监测。
5.血流动力学监测。
6.皮肤完整性、出入量是否平衡。
7.管道护理,密切观察引流管颜色、量、性状8.心理反应9. 伤口敷料情况(是否干燥,有无渗液、渗血)(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执行肝胆外科疾病病人术前护理常规。
(2)做好心理护理。
(3)保证术前良好营养状态,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适量脂肪、低钠软食,忌油炸、刺激性食物。
(4)避免交叉感染:住单间;定时行地面、用具、空气消毒;加强口腔护理,每日4次漱口,可做口腔及咽拭子培养;控制全身潜在感染灶,并进行血、尿、粪、痰、腹水的细菌、霉菌及病毒培养等检查,以及免疫功能测定。
对皮肤皱褶处行细菌学培养。
(5)改善凝血功能,术前3天补充维生素K1(6)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出凝血时间、HLV组织配型等。
(7)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上自下颌,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后线,沐浴、更换消毒衣裤。
②肠道准备:术前3天进半流质,术前l天进流食,术前3天口服肠道抗生素,术前晚和术晨行清洁灌肠。
③遵医嘱准确及时给予免疫抑制剂、抗生素、血小板或冷冻血浆。
肝移植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1
3∼5
>5
腹水
无
少/中
明显
脑病
无
1∼2级
3∼4级
注:积分5∼7分为A级;8∼10分为B级;11∼15分为C级
MELD评分系统
2002年美国器官分配网络(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 UNOS)根据 改良 TNM 分期分配供肝,基于终末期肝 病(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系统将凝血时间[国际标准 (INR)]、血浆肌酐、总胆红素输入公式 :
凝血功能 解毒作用 免疫功能
肝移植手术适应症
各种不可逆的进行性肝病
肝实质疾病: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
急性肝功能衰竭、暴发性肝炎、慢性活动性 肝炎、先天性肝纤维性疾病、囊性肝纤维性 疾病、肝囊肿、新生儿肝炎、严重难复性肝 外伤
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1抗胰蛋白酶缺
乏病、糖原累积综合征、家族性非溶血性黄 疸等
监测:神志、定向力(计算能力)、 感觉、运动、颅内压、氧合状态、 血药浓度、镇静程度。
Glasgow昏迷评分表
Ⅰ睁眼动作 自动睁眼 4分 言语呼唤后睁眼 3分 痛刺激后睁眼 2分 对疼痛刺激无睁眼 1分
我国肝移植的历史
1977年上海和武汉开展临床肝移植 1977-1983共18个单位开展 57例肝移植 1991-1993 4单位5例,均未存活超过 3个月 1999年至2000年我国掀起了第二次肝移植高潮,
1999年118例次,2000年超过200例次, 2002年 达到800例,2003年我国大陆1500例,2004年 超过2700例,2005年3300例,2006年约3000例 台湾及香港地区:活体肝移植各400例 北京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五年共开展700余例
肝移植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
2 . 2 . 1 全环 境保 护 ( T E P ) 包 括 空 间环 境 和人 体
较多 , 一般有 T管 、 温 氏孔 引 流 管 、 胃肠 减 压 管 、 左 膈下 引流 管 、 右 膈 下 引 流管 、 留 置导 尿 管 、 动 脉测 压
1 0 0 , 术 后一 年存 活 率达 8 7 . 8 %。
2 护 理
下 午 4时 和晚 上 1 O时 , 患者服 红霉 素和 胃肠溶 胶囊
装 卡 那霉 素各 1 g , 保 证 患者 以较好 的身体 状况 接受
手术 , 提高 手术 的成 功率 。
2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后 护理
2 . 2 术 前护 理
后 体 表体 温低 于 3 5℃, 应 给予 复温 护理 。室 温保持
在2 8。 C, 也 可 以采用 体表 加 温法 , 使病人在 2 ~4 h
内体 温 上 升 至 3 6℃后 停 止 使 用 , 输 入 液体 管道 加
温, 温 度恒 定在 3 7℃ 。 2 . 3 . 2 引流管 护理 肝 移 植 手 术 中放 置 的引 流 管
病 的唯一 有效 方法 口 ] 。肝 移 植 手术 具 有 高 、 精、 尖、 术 式 复杂 、 患 者病情 波 动较 大等 特点 , 且 患者 在手 术 之前 病情 较 为复 杂 , 对 于 手 术前 后 的护 理 要 求 及 其 严格_ 2 ] 。本 研究 中 , 选取 7 3例 患者 作 为研 究 对 象 ,
2 . 1 成 立特 护小 组 在 病人 人 院接受 治疗 后 , 成立
特护 小组 , 实 行值 班轮 守 护理制 度 , 每个 小组 有一 位 专业 知识 及 临床 经验 丰 富 的护 士 长作 为特 护小组 组 长, 对护 理情 况作 指导 , 制 定 针对 性 较 强 的 、 高效 的 护理 方 案并确 保 合理 实施 。
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
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肝移植术是对晚期肝病病人进行的巨大创伤性手术。
手术常伴有大量的出血,渗血、渗液及输血、输液治疗。
长时间的手术打击,无肝期及新肝的灌注损伤等均可导致机体病理、生理、化学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变化,术后各方面的监护与管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近远期疗效。
1. 接待病人术后病人入监护病房,安排好床位平卧,迅速连接气管插管,动静脉插管及各种引流管、妥善固定各种导管,防止意外拔除。
将四肢固定于床缘防止四肢的大幅度无意识活动,按手术后管理要求迅速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
2. 病情监测2.1体温的监测:由于长时间手术暴露、大剂量的液体输入和供肝的低温灌注可致患者体温过低,血液灌注不足也可使体温过低,体表或中心温度有时可低于35度或33度,应予以呼吸器加温,体表保温及输入液体管道的加温,同时严密监测体温的变化,防止感染及排斥反应的发生。
2.2 呼吸的监测:因手术的影响加之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患者易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反应性胸腔积液等合并症,应尽早拔除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并保证吸入足够的氧气,维护呼吸功能,尽可能早期拔除胃管。
保证呼吸道通畅,术后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气道内压、潮气量、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以及咳嗽、咳痰等情况。
鼓励病人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时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促进肺泡充盈扩张。
2.3 循环的监测:术后严密监测心率、血压、肺动脉压、肺楔压、心排量的变化,监测CVP及每小时尿量等。
以小剂量多巴胺微泵静脉维持,以扩张肾血管,早期维持每小时尿量在200ML左右,以后每小时维持在100ML左右。
根据血压、肺动脉压、CVP、尿量等维持体液及酸碱平衡,保持轻度高血压、低CVP、以利肾脏灌注和肝静脉回流。
严格控制采血量,采血时应尽可能将不同监测项目综合后统一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失血量。
2.4 凝血功能的监测:肝移植术中经历了“无肝期”,供肝经受低温灌注和保存的损伤,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凝血功能紊乱,加之手术创面大,术后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术后在监测DIC、PT、及血RT的同时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防止腹腔内出血;注意尿色的变化以防膀胱出血;注意全身皮肤黏膜有无淤血斑,出血点,尽量减少动静脉穿刺;观察神志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以预防颅内出血。
肝移植术后宣教
肝移植术后健康宣教(1)家庭护理用品的准备:移植病人出院后应自备家庭护理用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快速血糖仪等。
有条件者,可在家庭内设专人房间,装备紫外线登一个。
(2)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保持良好的情绪,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一些轻便的家务活,也可参加轻便工作,但应注意时间短、强度小,避免疲劳过度。
6个月内禁止剧烈体育活动。
(3)感染的预防:1)居住环境要清洁,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室内家具。
个人的用具、餐具、日用品要注意消毒。
有条件者可安装紫外线灯管,进行定时空气消毒。
2)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时尽可能戴口罩和手套。
禁止饲养任何宠物。
避免皮肤粘膜外伤,避免过度的日光照射,诱发皮肤癌。
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勤换衣裤,勤晒被褥,勤沐浴,餐前便后务必洗手,避免不良卫生习惯而导致感染。
注意“T”管周围的清洁,防止“T”管滑脱。
4)注意饮食卫生,3~4周内饮食需加热消毒,3个月内避免食用乳酸类饮料,6个月内避免进生鱼、生肉等食物,禁止饮用酒类饮料,禁止任何形式的暴饮暴食,以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为宜。
(四)各项指标监测:按随访计划定期来院复查各种化验项目,以便了解肝功能状况及免疫抑制剂在血中的浓度,以及时调整用药量,把握病情发展。
教会病人及家属测血压、血糖、看各种化验单等一些简单的技能。
每日定时监测记录体温、血压、脉搏、定时测量体重及身高。
(五)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症状,告知病人,如出现发热、畏寒、疲乏、咳嗽、呕吐、头痛、腹痛、腹泻、高血压、四肢震颤、下肢水肿、黄疸等应及早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按医嘱按时服药,强调病人切勿擅自更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特别是免疫抑制剂。
肝移植的术后处理
肝移植的术后处理一.肝移植术后的一般处理:1.饮食:在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水,但可经胃管少量药物管饲、如免疫抑制剂等,一旦胃肠功能恢复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2.体位:术后早期一般以平卧位或半卧位为主,坚持翻身拍背以利咳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鼓励病人尽早坐起锻炼,下地活动。
3.吸氧: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维持必要的血氧分压,同时定时做雾化吸入治疗以湿化气道,以免痰液过于粘稠而难以咳出。
4.各种引流管的处理:(1)胃管:应定时冲洗,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状,并可经胃管注入药物,恢复排气及排便即可拔除。
(2)尿管:留置尿管期间要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争取早期拔除,降低泌尿系感染的机会。
(3)中心静脉插管、动脉测压管及Swan-ganz导管:除中心静脉插管可保留一段时间用来维持输液外,其他导管均应在循环稳定24小时后及早拔除,并将导管尖端送细菌培养。
CVP 管保留期间定期换药防止感染,一旦怀疑感染应立刻拔除,可留置PICC管用作补液通道。
(4)腹腔引流管: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被血块堵塞。
引流量减少后应逐步拔除肝上引流管。
右肝下引流管应在T管夹闭后拔除。
(5)T管:肝脏移植术后留置T管,除胆道减压利于吻合口愈合的作用外,尚可观察胆汁性状,或经过窦道对某些胆道并发症进行治疗。
应定期行胆汁细菌培养。
术后1周行T管造影,确认无胆漏后可夹闭T管。
怀疑有胆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放开T管,观察胆汁质量,取胆汁标本行细菌培养,必要时行胆道造影检查。
T管拔除一般在术后3 - 4个月,拔管前应做T管造影。
为防止拔管过程中胆漏的发生,可在拔除T管后马上沿窦道置入一根中心静脉插管,将其尖端置于窦道汇入胆总管处。
留置一两天后,如未出现胆漏可逐步拔除。
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肝移植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中液体的进出量多,对病人的生理干扰非常大,因此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监测指标决定补液量的多少。
具体治疗上因人而异,容量超负荷易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和肺水肿,延长呼吸机依赖的时间,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
肝移植术后的康复护理要求
肝移植术后的康复护理要求
一、术后第一天:
- 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血压;
- 观察术后伤口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并保持伤口清洁;
- 监测尿量,确保病人有正常的尿液排出;
- 给予镇痛药物,控制疼痛感;
- 提供足够的液体摄入,保持充分的水分补充;
- 保持严密隔离,预防感染;
- 鼓励病人早期进行活动,但避免过度劳累。
二、术后第二至第七天:
- 继续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关记录;
- 观察术后伤口情况,每天更换敷料,并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 监测尿量,确保病人有正常的尿液排出;
- 给予镇痛药物以控制疼痛感;
- 逐渐增加病人的体力活动,但仍需注意避免剧烈活动;
- 进行肝功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监测。
三、术后第八至第四十二天:
- 继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关记录;
- 检查术后伤口,确保伤口完全愈合;
- 监测尿量和尿液的状况;
-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逐渐减少或停止镇痛药物的使用;- 进一步增加病人的体力活动,鼓励适当的锻炼;
- 进行肝功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监测。
四、术后第四十二天后:
- 持续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关记录;
- 定期复查肝功和肝功能相关指标;
- 继续鼓励病人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加强康复锻炼;
- 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确保病人的身体健康;
- 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以上是肝移植术后的康复护理要求,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医
护人员需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制定,并密切观察病人的康复进展。
简述肝移植术后护理措施
一、引言肝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减轻术后不适,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本文将简要介绍肝移植术后的护理措施。
二、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术后前3天每小时监测一次生命体征,3天后每2小时监测一次,逐渐过渡到每日4次。
3. 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皮肤颜色等,以便及时发现休克、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三、引流管护理1. 术后引流管包括胆汁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尿液引流管等,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2.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时发现胆汁渗漏、出血、感染等情况。
3.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定时更换引流袋。
四、体位与活动1. 术后初期取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减少腹压,促进引流。
2. 术后1-2周,逐渐过渡到坐位,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血栓形成。
3. 术后2-3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等。
4. 术后3-4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下床活动,注意活动量适中,避免劳累。
五、饮食护理1. 术后初期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
2. 术后1-2周,逐渐过渡到普食,注意食物的易消化、营养丰富。
3.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高盐等。
4. 定期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调整饮食结构。
六、药物护理1.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 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药物毒性。
3. 术后1-2周,逐渐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避免药物过量。
七、心理护理1. 肝移植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鼓励和支持。
2. 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组织病友交流,分享治疗经验,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八、预防感染1. 保持病房清洁、通风,定期消毒。
2. 术后前3周,避免去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3. 观察体温、切口等情况,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肝移植护理常规
肝移植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 按外科和器官移植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 除配合医师完成常规器官移植术前准备外,还有详细的肝功能及凝血机制检查等。
3. 适当补充患者营养,改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4. 必要时配合医师为患者行人工肝或腹水回收治疗。
5. 必要时配合医师为患者行无肝素透析。
【术后护理】1. 按外科和器官移植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 术后置移植监护病房,保护性隔离2周。
3. 卧位:术后1周内平卧,上身太高不宜超过45º,术后1周即可下床活动,告知患者改变体位时肝区禁止受压。
4. 饮食:肛门排气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和低脂饮食,食物新鲜配置且消毒后再使用。
5. 持续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动脉内压力(ABP)的变化,测意识、瞳孔每小时1次,必要时检测呼吸末二氧化碳(ETCOz)和心排血量。
定时测量中心静脉压(CVP),每日消毒切口周围皮肤并更换敷料贴,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等。
6.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痰,每日定期拍背、雾化吸入以协助排痰,做好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护理。
7. 注意保温,维持患者体温在35℃~36℃。
可采用电温毯及热水袋保温:输入的液体可经过恒温输液装置;血液经37℃的恒温箱处理才可输入。
8. 倾听患者主诉,观察腹胀、腹痛情况,定时测量腹围。
观察胆汁引流液的颜色、量、粘稠度,并做详细记录。
9. 排斥反应的观察:注意患者有无烦躁不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骤减、肝区胀痛,血清胆红素、黄疸指数、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胆汁排出急剧减少或颜色变淡、变稀薄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理。
10.注意患者有无皮肤瘀斑、出血点等倾向,遵医嘱使用抗凝药。
11.观察患者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情况。
12.注意患者大便的次数、量与性状,观察有无呕血、黑便,警惕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13.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水量,每8小时总结1次并记录,按医嘱送检生化检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肝移植手术护理措施要点
肝移植手术护理措施要点肝移植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的手术,因此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实施严格的护理措施,保障肝移植患者的身体健康,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为您阐述肝移植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其要点。
一、术后饮食护理术后的饮食护理对于肝移植患者的恢复很有关系。
因此,在进行肝移植手术后,应该给予患者一定的饮食指导。
首先,由于肝移植手术可能导致术后肠胃不适,因此最好还是采用流食为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食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豆腐、鸡蛋、牛奶等。
另外,还需要控制饮食中的盐分,以免影响患者的恢复及术后排出水肿。
二、休息与运动护理在肝移植手术后,患者需要的是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运动。
对于肝移植患者来说,不仅是休息好才能更快地恢复体力,也能有效预防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其身体机能,促进康复。
三、伤口护理在肝移植术后,医生会为患者开口几个小的切口,在这些切口上需要进行伤口护理,以防感染。
患者应该注意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并避免皮肤摩擦和拉扯等行为。
同时,也应该避免受到压迫或碰撞等外部伤害,以免影响切口恢复。
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肝移植术后,患者需要避免疲劳和应激等情况,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还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规范用药,避免不良的药物反应。
另外,患者也要注意预防手术后的感染,并且应该及时就医处理一些不适症状,避免症状扩大。
总之,肝移植手术虽然是一项高风险的手术,但是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患者在术后都应该注重术后的护理及生活方式,以帮助自己尽快恢复健康。
肝移植术后护理常规
肝移植术后护理常规(一)按外科术后护理常规进行管理(二)心理护理肝移植术后病人因手术创伤及其并发症等因素,以及与家属隔离。
身心完整性受损,死亡或将要死亡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常表现为焦虑,恐惧和移植他人器官的“不安全感”.护士应以积极的教育的方式帮组病人调整心态,排除不良情绪,协助病人度过难关。
(三)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检测;持续心电监测,Q1H测T,P,R,BP,并做好记录。
2 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以雾化吸入,有助于痰液排除,还可以练习吹气球,增加肺活量。
2、 24H出入量监测准确计入24 h出入量,出入量的记录对移植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排除量的变化往往是超级性排斥或急性排斥的早期表现。
3、生化指标的监测术后一周每天监测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血FK506浓度。
4、管道的护理保持各种管道的固定和通畅,防止管道折叠,扭曲,受压,打折,脱出。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5、疼痛的护理协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在翻身,咳嗽时应按压住伤口,减少伤口的张力。
6、排斥反应的护理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移植肝区疼痛,皮肤巩膜黄染,发热,畏寒,大便为陶土样,胆汁锐减,颜色变浅,血象见转氨酶升高至40倍,嗜酸性粒细胞升高,CD4 CD8降低,肝穿刺可以确诊,一旦排斥反应确诊,应及时给以抗排斥反应治疗,大量激素的冲击治疗,并采取保护性隔离。
(四)感染的预防1 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制度病人术后需安置单人隔离病房,病房定是通风换气,病区温度,湿度适宜,空气循环机消毒,每班一次,每周做空气培养结果2次。
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病房必须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换拖鞋,每次接触病人前后均用速效手消液消毒。
采集各种培养标本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治疗护理集中完成,尽量减少频繁出入病室,术后隔离期内每班更换消毒的床单,被套,枕套,病好衣服,裤子一套。
污染及时更换。
3做好基础护理(1)口腔护理制霉菌素口泰漱口液 5%SB交替漱口,进食前后均应漱口,并观察口腔粘膜颜色,气味。
肝移植护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肝移植护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肝脏移植护理常规一.手术前护理:协助采集各项血标本,留取各项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尿、腹水、便、鼻腔、咽喉等处的标本培养,帮助患者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监测生命体征:测量体温至少1次/日;量血压1次/日,测量前休息10至15分钟。
如果病人有腹水、低蛋白血症,则需要每日测量腹围一次;应用利尿剂的病人需要每日监测尿量。
免疫抑制药应用:手术前开始口服环孢素A17.5mg/kg,或静脉滴注5mg/kg。
皮肤准备:每日观察病人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淤血等皮下出血的表现。
有黄疸的病人注意观察皮肤、黏膜黄疸有无加重。
手术前备皮范围上自下颌、下至大腿上三分之一,两侧至腋后线。
观察病人神志和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肝昏迷的早期表现。
术前饮食指导患者选择含脂肪类少、含维生素多、易消化的食品。
给予病人口服抗生素以抑制肠道细菌,术前晚予清洁灌肠。
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
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解除思想顾虑,取得配合。
二.手术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的监测。
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
拔除气管插管后仍然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音、痰液的性状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肺水肿的表现。
2.监测神志和情绪的变化:术后48小时内每4小时测量一次病人的瞳孔大小。
之后注意观察病人的神志变化和情绪波动,以及早发现原发性移植肝脏无功能。
3.监测肾脏功能:术后三天—七天内,严密观察尿量,每小时记录一次尿量;每日监测尿比重、血肾全等化验指标。
4.保持出入量平衡:应用微量泵输入液体,保证入量准确。
肝移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肝移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肝移植是指通过手术植入健康的肝到患者体内,使终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的一种外科治疗手段。
【护理常规】1. 术前(1)术前评估①全身评估:患者肝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情况,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有无水肿、贫血及营养不良等。
②辅助检查:凝血机制、血型、肝炎病毒等相关指标,心、肺、肾、脑及神经系统功能等,注意咽试培养的结果。
③其他: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
(2)心理护理:向患者耐心解释肝移植术对患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让其了解手术的全过程,减少患者的恐慌和紧张情绪。
(3)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质、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脂肪、低钠饮食。
(4)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深呼吸训练,床上使用便器排便、排尿,以适应和配合术后护理。
(5)患者准备①皮肤准备:做好个人卫生、沐浴更衣,做好手术区皮肤准备。
②做好肠道准备:术前3d进半流食,口服肠道抗生素,术前晚和术晨进行清洁灌肠。
2.术后(1)术后体位:术后1周内取平卧位,上身可适当抬高,一般不超过45°,防止患者翻身或改变体位时肝区受压。
(2)病情观察:术后安置移植监护病房,给予保护性隔离,持续吸氧,持续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准确记录患者24h的出入量,遵医嘱送检生化、血气、血常规、血糖等检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定时观察肝功能变化。
倾听患者主诉,观察腹胀腹痛情况,观察胆汁引流液的颜色、量、黏稠度,并做好详细记录;观察患者皮肤有无瘀斑、出血点等倾向;观察患者皮肤、黏膜黄染情况;观察患者排便的次数、量与性状,观察有无呕血、黑粪,警惕有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痰,定时叩背、雾化吸入以协助排痰,做好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管路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4)切口护理:严密观察切口处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污染应及时更换并换药;切口处疼痛,若分散患者注意力无效,可遵医嘱适当应用镇痛药。
肝移植病人的护理
肝移植病人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一)受体的术前护理1.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护理,限制探视,做好病室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病人的清洁护理很重要,清醒者,可帮助病人洗澡,对昏迷的病人应给床上擦洗,床上洗头,术前一日每日3次用酒精擦洗头发。
彻底清洗脐及皮肤皱折处的污垢。
腹部皮肤于手术前一日及术日晨先用2.5%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后用无菌布方巾包裹。
3.根据医嘱术前3天,用抗霉菌的药物对皮肤皱折、指甲、会阴部等进行每日3次涂擦。
4.彻底清洗病人肠道,清醒者术前3天吃流质饮食。
口服肠道不吸收抗菌素并根据医嘱给缓泻剂,术前晚及术晨进行清洁灌肠,排除肠道毒素。
5.做任何操作时要轻柔,注意保暖,防止感染。
(二)洁净病房的准备1.术前对病房应进行彻底的擦洗和消毒,墙壁、家具、床垫等。
用1000g/ml次氯酸进行擦拭,并每日3次用静态层流杀菌机进行消毒。
2.病人的衣服、被单、被套、枕套、尿垫等布类物品送高压灭菌。
3.病房内应备齐所有要用的医疗器械、护理用品,并对其消毒。
尽量减少术后医护人员出入病室。
4.制定严格的出入病室的制度(1)非肝移植患者医疗关系人员谢绝入内。
(2)进入时需履行下列程序:A.脱去白大衣B、洗手后用消毒液消毒C、戴上无菌的口罩、帽子 D、穿上鞋套或更换拖鞋 E、穿好无菌隔离衣(3)外来治疗仪需用消毒液擦拭后方可进入病房,轮子需要在泡有消毒液的垫子来回滚动数次。
(4)凡进入室内所有的物品均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进入病房。
(5)对病人做任何治疗及护理时均应带无菌手套(6)勿将清洁物品置于床的平面以下的地方。
(7)尽量减少室内人员的流动,避免过多的人在室内长时间的停留。
二.术后护理(一)呼吸功能的维持和护理1.保证呼吸机的有效通气,根据医嘱及时抽取血气分析,随时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呼吸机各参数,做好呼吸机应用的各项护理,对躁动不安者可进行妥善的约束,并根据医嘱给病人镇静剂。
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根据痰量的多少及时吸痰,一般情况下每30-60分钟吸痰一次,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2ml的化痰药,吸痰前后均应给病人吸纯氧2分钟,吸痰过程中一定要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肝移植术后个人卫生护理注意事项
肝移植术后个人卫生护理注意事项1. 引言肝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肝脏疾病的手术,其后需要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术后个人卫生护理。
术后个人卫生护理的目的是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肝移植术后个人卫生护理的注意事项,以提供给患者参考。
2.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的护理非常重要,以下是对术后伤口的护理注意事项:•清洁:每天使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擦干。
•防御性服装:在盆、包、桶等容器排泄物时异常时,护士将给患者穿上口罩、眼镜、手套,在肝脏移植手术环节要上靴套、防护衣等•包扎:根据医生或护士指导的方法和时间,更换伤口的敷料,并确保伤口干燥和干净。
•检查: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肿胀、发红、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
•禁止草率触摸:术后伤口处应避免碰触,禁止用手抓挠,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重伤口恶化。
3. 个人卫生除了术后伤口护理,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以下是术后个人卫生的注意事项:•洗手:经常洗手是预防感染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使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洗手部,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和接触伤口之前。
•洗澡: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定期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牙齿护理:至少每天刷牙两次,使用软毛刷和牙膏,定期更换牙刷。
•护理好皮肤: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避免长时间潮湿或过于干燥。
•理发和指甲护理:定期理发和修剪指甲,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整洁。
4. 饮食术后的饮食对于恢复健康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遵循医生建议:根据医生的建议,遵循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
•注意饮食品质:选择新鲜、有营养的食物,避免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
•小餐频食:术后的肝移植患者通常需要进食较多次,但每次食量不能太大。
•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术后患者应避免饮酒和摄入过多的咖啡因。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康复。
5. 锻炼适当的锻炼对于术后肝移植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但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情况来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
肝移植术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肝移植术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肝移植是一种重要的外科手术,术后需要进行严密的护理。
以下是肝移植术后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1. 出血和感染:肝移植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和体温,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 营养不良:肝移植术后需要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情况。
为了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护士应该关注患者的饮食状况,并根据需要提供营养支持。
3. 导管相关问题:在肝移植手术中,可能需要插入多个导管来维持患者的生命支持。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导管的位置和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问题。
4. 移植器官排斥反应:肝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出现排斥反应。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及时向医生汇报,并根据医嘱执行相应的治疗。
5. 精神护理:肝移植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况。
护士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紧张情绪。
总之,肝移植术后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需要严密地进行监测和管理。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肝移植病人的护理
肝移植病人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一)受体得术前护理1。
为病人创造良好得生活环境与心理护理,限制探视,做好病室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病人得清洁护理很重要,清醒者,可帮助病人洗澡,对昏迷得病人应给床上擦洗,床上洗头,术前一日每日3次用酒精擦洗头发。
彻底清洗脐及皮肤皱折处得污垢。
腹部皮肤于手术前一日及术日晨先用 2.5%消毒,再用75﹪酒精脱碘,后用无菌布方巾包裹。
3。
根据医嘱术前3天,用抗霉菌得药物对皮肤皱折、指甲、会阴部等进行每日3次涂擦。
4.彻底清洗病人肠道,清醒者术前3天吃流质饮食。
口服肠道不吸收抗菌素并根据医嘱给缓泻剂,术前晚及术晨进行清洁灌肠,排除肠道毒素。
5、做任何操作时要轻柔,注意保暖,防止感染。
(二)洁净病房得准备1.术前对病房应进行彻底得擦洗与消毒,墙壁、家具、床垫等、用1000g/ml次氯酸进行擦拭,并每日3次用静态层流杀菌机进行消毒、2.病人得衣服、被单、被套、枕套、尿垫等布类物品送高压灭菌、3.病房内应备齐所有要用得医疗器械、护理用品,并对其消毒、尽量减少术后医护人员出入病室。
4.制定严格得出入病室得制度(1)非肝移植患者医疗关系人员谢绝入内、(2)进入时需履行下列程序:A、脱去白大衣B、洗手后用消毒液消毒C、戴上无菌得口罩、帽子D、穿上鞋套或更换拖鞋 E、穿好无菌隔离衣(3)外来治疗仪需用消毒液擦拭后方可进入病房,轮子需要在泡有消毒液得垫子来回滚动数次。
(4)凡进入室内所有得物品均需经消毒处理后方可进入病房。
(5)对病人做任何治疗及护理时均应带无菌手套(6)勿将清洁物品置于床得平面以下得地方。
(7)尽量减少室内人员得流动,避免过多得人在室内长时间得停留。
二。
术后护理(一)呼吸功能得维持与护理1.保证呼吸机得有效通气,根据医嘱及时抽取血气分析,随时根据血气分析得结果调整呼吸机各参数,做好呼吸机应用得各项护理,对躁动不安者可进行妥善得约束,并根据医嘱给病人镇静剂。
2.保持呼吸道得通畅,根据痰量得多少及时吸痰,一般情况下每30—60分钟吸痰一次,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2ml得化痰药,吸痰前后均应给病人吸纯氧2分钟,吸痰过程中一定要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5腹水无少/中 Nhomakorabea明显
脑病
无
1∼2级
3∼4级
注:积分5∼7分为A级;8∼10分为B级;11∼15分为C级
MELD评分系统
2002年美国器官分配网络(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 UNOS)根据 改良 TNM 分期分配供肝,基于终末期肝 病(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系统将凝血时间[国际标准 (INR)]、血浆肌酐、总胆红素输入公式 :
肝移植病人手术 前后的护理
杨艟舸
肝移植 (Liver Transplantation)
是指临床上对终末期肝病通过手 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使肝脏功 能得到恢复。
肝移植的进展
➢ 20世纪60年代初,Starzl 对肝脏移植的临床应用进 行了尝试,手术逐渐获得 了成功
➢ 20世纪70年代肝脏移植逐 渐得到关注和推广
物品的准备:包括各种仪器,氧气,吸 引器,呼吸机,插销板等.
药品的准备:备齐各种抢救用药及术后 常规用药,各种大输液
肝脏移植术后的监测
神呼循肾凝 水术肝
经吸环功血 电后脏
系系系能功 酸感功
统统统的能 碱染能
的的的监的 平的的
监监监测监 衡防评
测测测
测
治价
神经系统的监测与护理
诊断:首先要注意药物浓度、躯体 指标、病理表现,其次要结合头颅 CT、MRI及脑脊液检查,最后是依靠 试验性治疗来诊断。
式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
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 术后出血 血管并发症 胆道并发症 感染 肾衰
护理
术前准备
术前检验:完善各种特殊检查, 注意观察病人全身有无感染病 灶.
术前要纠正凝血异常:配全血 ﹑配血小板﹑配血浆﹑凝血酶 原复合物及白蛋白
术前准备
肠道准备:病人术前多营养不良, 让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 生素﹑易消化的低脂饮食,以免加 重肝脏的负担.术前一日口服肠道 消炎药,术前晚清洁肠道.
移植应在发生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以 前,即处于“住院依赖期间”,而 抢在“监护病房依赖期”前施行为 妥
Child-Pugh 改良肝功能计分分级法
检查项目
1分
2分
3分
血清胆红素(mmol/L) <34.2 34.2∼5l.3 >51.3
血清清蛋白(g/L)
>35
30∼35
<30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S) <3
监测:神志、定向力(计算能力)、 感觉、运动、颅内压、氧合状态、 血药浓度、镇静程度。
Glasgow昏迷评分表
Ⅰ睁眼动作 自动睁眼 4分 言语呼唤后睁眼 3分 痛刺激后睁眼 2分 对疼痛刺激无睁眼 1分
我国肝移植的历史
1977年上海和武汉开展临床肝移植 1977-1983共18个单位开展 57例肝移植 1991-1993 4单位5例,均未存活超过 3个月 1999年至2000年我国掀起了第二次肝移植高潮,
1999年118例次,2000年超过200例次, 2002年 达到800例,2003年我国大陆1500例,2004年 超过2700例,2005年3300例,2006年约3000例 台湾及香港地区:活体肝移植各400例 北京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五年共开展700余例
MELD评分=10[0.957×log 肌酐清除率 (mg/dL)+0.378×log总胆红素(mg/dL)+ 1.120× logINR+0.643]
评分可分为 6 ∼ 40, 评分越高肝病越重,
供肝分配越优先
供体选择标准
活体肝移植 脑死亡供肝 新鲜尸体供肝
年龄:新生儿 – 50岁 血型与受体相同 供肝大小与受体病肝接近或稍小 临终前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氧分压
凝血功能 解毒作用 免疫功能
肝移植手术适应症
各种不可逆的进行性肝病
肝实质疾病: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
急性肝功能衰竭、暴发性肝炎、慢性活动性 肝炎、先天性肝纤维性疾病、囊性肝纤维性 疾病、肝囊肿、新生儿肝炎、严重难复性肝 外伤
先天性代谢障碍性疾病:-1抗胰蛋白酶缺
乏病、糖原累积综合征、家族性非溶血性黄 疸等
皮肤的准备:术前一日备皮,包括 双侧腋窝﹑腹股沟﹑前胸及全腹.
术前准备
术晨留置胃管和尿管,了解病情如病 人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置胃管前应 口服石蜡油,以免引起出血.
心理护理:患者焦虑,抑郁,烦躁, 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文化层次 做心理护理,请肝移植恢复期的患者 与其交谈,使病人增加治疗的信心, 让病人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胆汁淤滞性疾病:先天性胆总管闭锁、原发
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继发性胆 汁性肝硬化
肝脏肿瘤
肝移植的禁忌症
肝胆道外的难于控制的全身感染 肝胆道外的恶性肿瘤或肝癌肝外
转移 脑、心、肺等重要生命器官功能
衰竭者 酒精依赖、吸毒及精神病患者 HIV阳性患者
移植手术时机的选择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1983年首次作 了原则性概述:肝移植术应该在疾 病有足够的发展病程以使患者有充 分的机会通过其它方法稳定或恢复 病情,但又要使手术能成功实施的 阶段进行。
≥80mmHg、无肝外伤 肝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HbsAg、HIV阴性 非恶性肿瘤(皮肤和脑肿瘤除外) 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感染病灶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 无明显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肝移植的手术方式
原位肝移植:经典式肝移 植和背驮式肝移植
其他:减体积式肝移植、 活体肝移植、肝肾联合 移植、二次移植、劈离
肝移植的存活率
肝移植后一年生存率达到80.6%
肝移植后三年生存率已经从37%升至 75%左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我院于2000年开展肝移植以来共实施 肝移植手术545余例,最长一例已存活 9年。
肝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分泌胆汁
600-1000ml/day
代谢功能 • 糖原的生成与储存
• 合成蛋白、脱氨、转氨 • 脂肪、维生素、激素
术前准备
健康宣教:制定完整的宣教计划, 向患者介绍肝移植的相关知识 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向病人说 明术前准备及各种检验的必要 性,指导病人掌握有关术后康 复过程中的配合技巧和相关知 识
术前准备
房间的准备: 病人应安置在单人病房, 术前一日应彻底打扫卫生,用含氯消毒 液擦拭室内物品墙面地面,关闭门窗用 过氧乙酸熏蒸房间4小时,之后开窗通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