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中西小说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态度,描写了西方光怪陆离、荒诞病态的社会生活,借 露了精神的崩溃、孤独的绝望和兽行的残忍,表现出了西 方“资本主是社会这个‘失去理智的世界’的一切典型形 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现代小说忧患意识的出现, 不仅是对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超越,也是对西方传统文学 的超越。
• 中国小说的忧患意识,在历史上虽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 但其基本内还却取自悠悠绵长的文化传统。手法上大都运 用的是现实主义,主旨多为对现实生活的忧患。
• 《金瓶梅》借西门庆家族的兴衰,写出那个人欲横流、道 德沦丧的社会。英雄人物——市井平民;离奇的故事—— 平淡的日常生活
• 标志着我国的古典小说在向严格的写实努力(人物非英雄 化、素材当代化、情节的非传奇化),它是我国古代第一 部以现实社会和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 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李甲、孙富。
• *从整体上看,明代的白话小说一般采用世俗化的题材、 写实的手法、贴近生活的语言。作者的目光由历史转向现 实的人生,兴趣也由功业兴衰转向情欲悲欢、事态描写的 成分加重,叙事艺术的传统模式开始有所突破。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罗贯中《三国演义》(至迟在北宋时拥刘贬曹的倾向已经 形成,元代留下一话本《三国志平话》)
成为宋以后文言短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吸收志怪的想象、 借鉴史传文学叙事状人的技巧,形成了人物形象鲜明,情 节曲折离奇,抒情氛围浓郁,语言精练华丽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三、宋元话本。 • 1、“话本” • “话本”意即宋元的通俗小说。“话”就是故事的意思,
“说话”就是讲故事。“话本”或指“说话”的底本,或 指摘录史书、复述史书或文言小说的通俗读物。 • 说话作为一种艺术,在汉魏时就有记载。《三国志·王粲 传》的裴松之注所引《吴质别传》中提到,上将军曹真肥 胖,中领军朱铄体瘦,吴质便召艺人来“说肥瘦”。 • 说话这种艺术的兴起与佛教的俗讲、变文有很大的关联。 • 2、两宋城市繁荣,工商业兴盛,市民阶层的壮大,是说 话等艺术发展的基础。宋代的都市中有专供市民娱乐的场 所—— “瓦肆”。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3、话本的特点:师徒相传,不断的修改、增补、润色, 是一种集体创作。
• 除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外,大量的小商人、店员、小手工 业者等下层市民登上了小说的舞台。
• 适应读者的需要,多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并吸收了口语, 大大提高了小说表现生活、描写人物的能力。
• 诉诸听觉,多追求情节的曲折,情节发展的节奏比较快, 不允许冗长的、静止的景物描写,与情节发展关系不大的 心理描写也尽量地压缩。
• 刘义庆《世说新语》。如《雅量》嵇康、顾雍、谢安。 • 《世说新语》语言简洁含蓄,口吻毕肖,生动传神。笔墨
所及,往往并非重大的事件,亦非人的一生。常常只是从 生活中截取一个小片断、小镜头,借三言两语,抓住人物、 情节的微妙传神之处,略加点染,点到即止,突出人物思 想性格的某一侧面。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二)清代小说
• 长篇小说《红楼梦》、《儒林外史》、《醒世姻缘录》; 《水浒后传》、《说岳全传》(英雄传奇);《隋唐演 义》、《说唐演义全传》(历史小说);《镜花缘》(乌 托邦小说)。
• 文言短篇《聊斋志异》、《阅微堂笔记》 • 晚清:《品花宝鉴》、《海上花列传》(侠邪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东海孝妇

汉时,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
已老,何惜馀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
“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苦楚,自
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馀年,以孝闻
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
哭于府而去。
自后郡中枯旱,三年不雨。后太守至,于公曰:
中西小说比较
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诗经》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我的忧虑不是别的,正是:我能做什么?我能帮助人或在任
何形式里有用?我怎样能多知道些?
——梵高
中西小说比较
• 中西小说忧患意识的差异: • 1、反传统与传统的发扬光大 • 西方现代小说大多抛弃了传统理性,采用非现实的非理性
• 《忿狷》“蓝天吃鸡子”。
•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 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扔下地以 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齿 破即吐之。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二、唐人传奇 • 志怪的作者将怪异当事实,作者不是有意搞文艺创作,唐
人则“有意为小说”,虚构渲染,惨淡经营。 • 志怪是小说的雏形,传奇则已经是真正的文言短篇小说。 • 志怪文字比较质朴,传奇的文字比较华丽。 • 志怪篇幅短小,传奇篇幅较长,故事完整,融进了作者对
“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
祭孝妇冢,因表其墓。天立雨,岁大熟。
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
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
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
又缘幡而下云。"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5、志人小说
• 汉朝选拔人才采用举察制度,社会上品评人物的风气盛行。 魏晋时期崇尚清谈,讲求言谈举止、风度雅量。有人记之, 集合成书,流行于世。
海》、《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 • 奇特的想象、夸张的风格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涉及神魔的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2、寓言
• 《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 国策》
• 大多形象生动、构思巧妙、抓住矛盾,予以讽刺。 • 《战国策·南辕北辙》、《孟子·揠苗助长》、《韩非子·守
生活的体验及其对人生的态度。 • 蒋防《霍小玉传》。李益、霍小玉、黄杉客 • 元稹《莺莺传》。张生、崔莺莺、红娘 • 杜光庭修改《虬髯客传》。李靖、红拂、虬髯客。 •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淳于棼 • 陈鸿《长恨歌传》。着重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人物形象刻划 • 反映现实生活 •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传奇
• 中国古代小说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对人物一生始末的完整 交待、对情节的高度重视、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喜欢抓 住一个主人公,笔头跟住他不放,以求得集中而完整的形 象,而很少采用从生活横断面切入的写法,这些都与纪传 体历史著作的潜在影响有着深刻的联系。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4、志怪小说
• 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盛行。多 谈灵异、鬼神、迷信之事。
《施公案》、《三峡五义》(公案、侠义小说);《官场 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 残游记》(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红楼梦》人物描写:力求生动性、丰富性、复杂性,没 有把人物写成某种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没有把人物当作 说教的工具。
• 结构:双线结构,宝黛钗爱情和四大家族的没落。 • 题材:写日常生活,无《金瓶梅》自然主义的缺点。 • 语言:北方人民口语为基础,吸收文言文成分,融会贯通,
株待兔》 • 为说理而虚构情节,将人的思想、性格与行为赋予动物。
为后世讽刺小说之滥觞。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3、历史散文 • 《左传》、《战国策》、《史记》 • 司马迁创造的纪传体,以历史人物为中心、以历史斗争的
广阔画面为背景、以人物的一生行踪、命运浮沉为线索、 选择那些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的细节琐事,加以渲染形容, 采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这些特点与小说描写人物的特点 不谋而合。
• 题材多来自神话、宗教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上现实中的 奇人异事、地理博物传说。
• 东晋干宝《搜神记》。《韩凭妻》(宋康王、韩凭、何 氏)、《三王墓》(干将、莫邪、楚王、赤、侠客)、 《东海孝妇》(周青、小姑——《窦娥冤》)
• 南宋刘义庆《幽明录》。《刘晨阮肇》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韩凭妻
•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沦为城 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 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 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 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 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 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 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 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 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 《碾玉观音》崔宁、绣绣。 • 《错斩崔宁》刘贵、陈二姐、崔宁。 • 情节的构思都比较巧妙,独具匠心。
百度文库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四、明清小说 • (一)明代小说 • 1、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通俗文学勃兴。 • 2、元明之际产生了章回体小说(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
一形式,受话本影响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以上选自《水浒传》 •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 以上选自《西游记》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小说: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 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和矛盾。按篇幅可分为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微型小说)。
• 一、源远流长
• 1、神话 • 《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 •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
• 战争描写侧重于战前的准备,战情省略。动中有静(横槊 赋诗、挑灯夜读)使情节疏密有致、情节生动。
• 人物描写:曹操、诸葛亮、关羽。 • 施耐庵《水浒传》。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 “人
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 吴承恩《西游记》。《西游记平话》、《西游记》杂剧。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创作出一种自然流畅、简洁明净的文学语言。
中西小说比较
• 一、忧患意识的比较
• *从原始初民到现代人,人类在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同时,
又不断地遭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灾难与打击。人类自离开了 伊甸园后,就从未有过一日的安宁,平静和谐的生活,成 为遥远的梦境。社会越是向现代文明进化,人类越是感到 危机重重,连绵不绝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自然生态危 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危机,使人类感到空前的恐惧与颤 栗,陷入深深的忧患之中。忧患意识可以说是最古老的自 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精神现象之一。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3、到了明代中后期,以《金瓶梅》为代表,长篇小说逐 步以现实社会中的平凡人物和家庭生活为题材,开“人情 小说”之先河,使我国古代小说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迈出 了关键的一步。
• 4、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极摩人情世态之歧,倍写悲欢 离合之至”,“拟话本”盛行,吸收宋元话本注重情节、 语言通俗、节奏较快、描摹世态、通过语言行动刻划人物 思想性格的一系列特点,并向描写细腻、注重人物心理刻 画的方面发展。
中西小说比较
• 2、对人的忧患与对国家民族的忧患 • 西方现代小说关注社会中的人,对社会生活的忧患,对人
际关系的忧患,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忧患。 • 存在主义文学的目的就是让人类重新找到自己
——萨特 • 不是任何社会制度使我感到荒诞,而是人类本身
第六讲 中西小说比较
中国古代小说概观
• *“小说”探源 • 《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意即:修饰琐屑的言辞以求取高誉,离开通晓大道的境界 就太远了。 • 东汉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从残小语,进取譬论,以作 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小说”至此成为一种 文体。擅长此体的人被称为“小说家”。 • 班固《汉书·艺文志》,在“诸子略”中列十家,小说家 位于末位。列举了15篇小说的篇名,并作了小注。自此以 后,“小说”被认为是一种文体的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