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在古代中国,官职调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对于古代官职调动的了解不仅能够展现出古代政府的运作方式,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结构。
下面是一些与古代官职调动相关的常识内容:1. 官职调动的目的:官职调动是指将官员从一个职位调到另一个职位,旨在提高官员的能力和效率,并且让不同的官员有机会获得新的挑战和发展。
古代官员调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府的运作和发展,提高官员的素质,确保政府的稳定和有效性。
2. 官职调动的原则:古代官职调动常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包括功绩原则、才能原则、资望原则、年龄原则和地域平衡原则。
功绩原则指的是官员的调动与其在前职位上的表现和成就有关,优秀的官员有可能被提拔或调任高级职位。
才能原则则要求官员在调动后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职责。
资望原则则强调官员的学历、资历和经验,以确保他们有能力胜任新的职位。
年龄原则则考虑到官员的年龄和生理状态,避免年纪过大或者体力不支的官员担任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职位。
地域平衡原则强调了各个地区官职的平衡发展,以避免某些地区得到过多的重点关注,也有利于减轻政府的压力,防止中央集权的过于严重。
3. 官职调动的程序:在古代,官职调动通常由上级政府颁布,经过公示和考核程序后确定。
一般来说,官员会接到调令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新的工作地点。
调动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庆贺仪式,以示对官员的赏识和激励。
调动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机构会向新的工作单位提供官员的个人资料和工作经验,以便顺利过渡和交接。
4. 官职调动的影响:官职调动对古代政府以及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官职调动可以避免官员滞留在同一职位上久而无功,防止官员权力过大或者形成腐败现象,有利于政府的机构改革和政策落实。
官职调动还有助于官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合作,提高整个政府机构的效力和执行力。
此外,官职调动也能够提高人才的流通性和流动性,激发人们的进取心和上进心。
5. 官职调动的变革与现代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古代的官职调动制度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灵活的职场流动和人才竞争机制。
古代官员变动
语文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相关知识点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zhé: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zhuó: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chù: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垂髫tiáo: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mào dié:80岁、90岁。
期颐:100岁。
敬称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2、对将军:麾下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
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
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
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高考文言常识之文化:官职变动词语
【常见官职变动词语】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3、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
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
②《战国策》:起樗(chu1)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后汉书·张衡传》10.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
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11.仕:做官。
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
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变动
练习巩固
3、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动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黜:
辞去官职,卸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迁:升迁。 C、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徙:废免,
革职免官。 D、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去:改
任官职。
答案:B
【答案】D 。解析:将“明清”改为“宋”。
15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 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 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 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 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 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C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明清改州为府。 D“道”“路”也分别是隋唐和明清的行政区名。
官职变动-兼、代
①兼:兼任。 ②摄:暂代官职。 ③守: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 的职务。 ④领:兼任。 ⑤行:代理官职 ⑥署:代理,暂任 ⑦权:暂代官职。 ⑧判:高位兼低职。
官职变动-辞官
①悬车:辞官居家。 ②解官:辞去官职。 ③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④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⑤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 “乞身”。 ⑥请老: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⑦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①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②贬:降职。 ③放:驱逐,流放。 ④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职。 ⑤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 ⑥罢:解除,免去官职。 ⑦免:免职。 ⑧废:废黜,放逐。 ⑨黜:贬退。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调动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体制和官僚体系,还体现了古代官员的晋升和降职机制。
在古代,官职调动通常是由皇帝或上级官员进行决定和安排的,具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首先,古代官职调动是按照官员的资历、能力和表现来进行的。
官员通过科举考试、任官经历、实绩表现等方式来积累政绩和声望,从而获得晋升的机会。
官员的晋升和降职通常是根据他们的表现和能力而定,而非凭借贵族背景或权力关系。
这种选拔机制体现了古代官职调动的公正性和效率性。
其次,古代官职调动还受到官员的地位和职务性质的影响。
在古代,官员的地位分为文官和武官,文官主要从事政治和行政工作,武官则负责军事和安全事务。
官员的职务性质决定了他们的晋升和调动的方向和范围,文官通常可以在官职之间相互调动,而武官的调动则受到更多的限制和规定。
古代官职调动还受到官员的等级和官阶的制约。
官员的官阶和等级是根据官员的职务和资历来确定的,官员的官阶越高,其权力和地位也越大。
官员的官阶和等级决定了他们的晋升和降职的可能性和幅度,高级官员的调动通常需要更高的层级和程序来决定和执行。
总的来说,古代官职调动是一个复杂而又严谨的制度,它不仅影响着官员的职业生涯和前途,也反映了古代政治和社会的运行规律和制度安排。
官员的晋升和调动不仅受到个人的努力和表现的影响,还受到政府的政策和体制的制约,这种相互作用和制约体现了古代官职调动的独特文化和制度价值。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表官职变动的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表官职变动的词1.表示授予官职的词察:考察推荐。
例: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李密《陈情表》)举:推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也指提拔任用。
例: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诸葛亮《出师表》)征:征召,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例: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后汉书张衡列传》)辟(b):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例:连辟公府不就。
(范晔《张衡传》)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例:(荀)彧荐嘉。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拜:用一定礼节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拔:多指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诸葛亮《出师表》)除:任命,授职,多指免除旧官职,授予新官职。
例: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赠: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勋位。
例:可赠给事中振恤遗孤,以慰存亡。
(颜延之《阳给事诔》)授:授予官职。
例:若夫谲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荀子儒效》)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任为官。
例:周广顺三年举进士,解褐磁州军事判官。
(《宋史雷德骧传》)初立:一般指刚被立为国君。
例:且鞮候单于初立。
(班固《苏武传》)嗣位:继承君位。
嗣的本义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例:今楚王病久不愈,一旦宫车晏驾,少主嗣位,而君辅之。
(《东周列国志》)荫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例:籍父亲荫庇,为朝廷命官。
紫绶垂腰,幨帷出守。
(明许自昌《水浒记遣讯》)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例: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汉书苏武传》)起:起用并任以官职。
例: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
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战国策秦策二》)起复:官吏守孝未满或降职后重新起用。
官职调动的文学常识
3、出(指出京受任)例: 《张衡传》:“永和初, 出为河间相”(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4、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例:诸葛亮 《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异同。”
3、拜:授予官职。
例:乃拜恂河西太守,行大将军事。(《后汉书•邓冠 传》)
4、除:拜授官职。
例: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
5、授:授予官职,从授予印物而来 。
例:遣使者持黄金印即军中拜授。( 《汉书•翟方进 传》 )
另外一些表示任命、赐予官职的词 汇如:
封、赠、赐、赏、
举、荐、起等。
有关兼职的常见词语
五、免职、辞职
1、罢:免职。 2、黜:废除,免职。例:王黜狄后。(《国语》) 3、免:免职。 例(吕諲)知门下省事,七月,丁母忧免。(《金史• 列传第六十二》) 4、革、褫(chǐ):革除,指撤职查办。 例: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张勃因推荐陈汤而被 革除爵位)(谢庄《上搜才表》) 5、废:废除。 例:炎惧,乃废中宗为卢陵王。(《旧唐书•卷八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6、乞骸骨:年老请求辞职退休。 例: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后汉 书•张衡传》)
1、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宋书•范晔 传》:“(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 领新蔡太守。”(服终,为父亲服丧结束)
2、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左传•昭 公十三年》:“羊舌鮒摄司马。”(羊舌鮒,人 名。)
3、权(临时代职)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 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 主管)
4、假(暂时代理)《汉书•苏武传》:“武与 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调动任免常见术语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调动任免常见术语一、表“授官、做官”辟、除、察、荐、举、授、起、复、征、拜、赠等【辟bì】征召来授予官职。
【除】:本义是宫殿的台阶。
后成为拜受官职术语(“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
【拜】:授予官职。
拜相如为上大夫。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复】:复职,用法同“还”。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
二、表“调动、补任”迁、改、调、徙、转、出、补、荫补等【“迁”字大家族:】1.表示升职:右迁、迁除、迁进2.表示降职:左迁、迁谪、迁削3.表示平调:迁调、转迁4.多次调动:累迁(一般指一步步升官)【出】京官外任。
如:出知严州。
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12全国1卷)三、表“升官、加封”晋、进、加、超迁、擢、超擢、陟、升、拔、提【超迁、超擢】越级升迁、破格提拔。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19全国1卷)【陟】晋升、提拔。
如:陟罚(提拔与惩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四、表“贬官、免官”左除、左降、左转、贬、放、谪、黜、绌、免、夺、褫等【放】免去。
如“放官”。
注:有时“放”亦可理解为京官调任外地。
【绌】通“黜”。
废除;贬退。
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褫chǐ】革除。
如“褫夺”“褫官”。
五、表“兼任、暂代”兼、领、摄、权、行,假,署等【领】以本官兼较低职。
如: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
——《后汉书•刘焉列传》【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如:周公摄政,践祚而治。
——《礼记•文王世子》1、走上阼阶主位。
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
2、指即位,登基。
【权】临时代职。
如:兼权殿中侍御史。
(《宋史•李纲列传上》)【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如:安国行丞相事。
(《汉书•韩安国传》)【署】暂任、代理官职。
如:成祖继位,命署礼部事。
(《明史•宋礼传》)六、官吏考核术语【铨】衡量官吏的资历和劳绩。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古代官职调动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官职调动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
下面将从官职的种类、调动的原因、调动的方式以及调动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古代官职调动的文化常识。
一、官职的种类古代官职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中央官职是指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如皇帝、宰相、大臣等。
地方官职是指在各地方政府中担任行政职务的官员,如州、县的知府、知县等。
在官职中又有非常重要的官职和普通的官职之分,非常重要的官职通常由皇帝亲自任命。
二、官职调动的原因官职调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政治需要、行政需要和个人原因。
政治需要是指根据朝廷的需要,对官员进行调动以实现政治目标。
行政需要是指由于地方行政工作的需要,对地方官员进行调动以提高行政效率。
个人原因是指官员自己申请调动或是因为个人原因需要进行调动。
三、官职调动的方式古代官职调动的方式有多种。
一种是由上级官员任命下级官员,这种方式通常在中央官职中较为常见。
另一种是通过竞争选拔的方式进行调动,这种方式通常在地方官职中较为常见。
还有一种是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进行调动,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选拔人才。
四、官职调动的影响官职调动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
对个人来说,官职调动可以提高个人的地位和待遇,也可以给个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对社会来说,官职调动可以促进社会的流动和发展,也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了解古代官职的种类、调动的原因、调动的方式以及调动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行机制,对于今天的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古代官职调动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中高考必考的文言文解释,表授予官职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2、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3、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4、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5、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6、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7、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8、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9、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10、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11、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12、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
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13、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表罢免官职1、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2、绌、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2、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3、4、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表提升官职1、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2、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官职变动的古代常识
官职变动的古代常识
官职变动是指在古代政府机构中,行使公职的人员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任职变化。
这种变动可以是空缺、提升或者降职,也可以是调任到其他部门。
官职变动是政府机构有效运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根据政府的政策和对有能力的人的重视而产生变动。
古代官职变动的形式有不同,但大多数情况下,官职变动通常是由皇帝发布诏书来宣布的。
古代中国皇帝发布诏书改变官职是很常见的,此外,还有一些皇帝发布命令,改变官职的时机,例如春节前后或者新年前后。
此外,在古代,官职变动也可以由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来实施,这些官员通常是有资格的官员,可以作出决定和处理案件。
官职变动也可以由普通人来实施,这种情况一般是政府认为有必要改变官职的特殊情况,例如拥有特殊技能的人,或者政府认为有必要将某些官员调任到更好的部门去。
古代文化常识十一:古代官职调动任免术语【最全,方便教学】
7.官吏辞职、退位
常用词:致仕、归田、告老、乞骸骨、移病、悬车、解官、谢官、逊 位等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同“致事”。 【乞骸骨】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移病】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同“移疾”。 【悬车】退休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称。亦借指七十 岁。 【逊位】让位,放弃高官显职 【谢官】辞官。(谢:辞职)
6.官吏到任、掌权
常用词有:视事、下车、知、用事等
【新视事】刚刚到任。 【下车】官吏初到任。 【知】掌管或做知州(知府、知县)。 【用事】当权执政。
练习:下列文言中的语段,涉及“官吏到任”的是( )(3分) A.秩满将归,群蛮追送,赂遗甚多,轸一无所受,去如初至。 (《晋书》) B.丁酉,尚书右仆射高士廉请致仕,诏以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 书门下三品。(《旧唐书》) C.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后汉书•刘宠列 传》) D.于时炎旱,有劝彦伯解司徒者,乃上表逊位,诏许之。(《北 史》)
名词解释: 【出】京官外任。(如:××出知严州) 【荫补】 也称“恩荫”,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荫补官员与 __其__它__途__径___出__身_的官员共同构成官僚队伍。是一种变相的___________制 度世。卿世禄
练习:当“荫”理解为“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
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时,正确读音是( )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 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旧唐书·于休烈传》
练习
1.判断下面说法正误: (1)【普宁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征即征召,常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知识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知识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十二、地理部分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
江:长江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成都:锦官城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化学知识积累35、呼吸作用有机物+O2 CO2+H2O+能量36、光合作用的产物及原料——见光合作用的公式37、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O2,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O2的需要,其余的O2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的消耗大气中的CO2,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CO2和O2的相对平衡简称碳——O2平衡.38、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种植农作物时,即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稀,应该合理密植.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39、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代的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40、生殖系统:男性输卵管:输送精子睾丸:产生精子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输卵管:输送卵细胞生殖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诞生4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糖类:如葡萄糖、甘蔗、淀粉等;蛋白质:如奶、蛋、鱼、肉等;脂肪:如肥肉、大豆、花生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VA――夜盲症,VB――脚气病、神经炎,VC――坏血病).4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4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糖类――口腔中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蛋白质――胃中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脂肪――小肠初步消化―――作中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过程:营养物质小肠壁毛细血管血液44、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传统文化常识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
文化常识之古代官职一、官职的变动1、授予、提升官职类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辟:①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皇帝推荐,任以官职。
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
举、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爵或爵位。
如“上召见袁世凯,特赏郎中。
”进:⑴推荐。
如“臣进西门豹。
”⑵出来做官。
如“是进亦忧。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更选将官。
”封: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封功臣皆为列侯。
”当:任,充当。
如“当侍东宫。
”点:指派。
如“可汗大点兵。
”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
起用,出任,做官。
拜:任命、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以官职。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除:任命、授职。
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擢:在原官的基础上提拔。
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简、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察:考察和推举。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授:授予官职。
如“故授洹水尉。
”(但“责授”指降级授予官职。
)陟:升迁,指官吏的升迁和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升:升官。
服加: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
2、调动官职类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如“再迁为太史令。
”转、徙、调:调动官职。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改:改任官职。
如“改盐铁判官。
”补:补充空缺官职。
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移:特指调任。
如“贬潮洲刺史,移袁洲刺史。
”3、降职、免职类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戍:有罪人被押送到边远地方去驻防。
如“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出:①京官外调。
如“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关于古代官职变迁的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变迁的文化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官职的起源和演变:古代官职起源于部落制时期的部落首领,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发
展,官职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官职不断演变和改革,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迁。
2.官职的分类和等级:古代官职分为文武两类,按职位高低又分为不同的等级。
文官
主理政务,武官主掌军事,职位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卿、大夫、士三等。
在具体的朝代中,官职等级的设置可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是按照职位高低来划分。
3.官职的选拔和任用:古代官职的选拔和任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世袭、举荐、科举
等。
世袭制是最早的选拔方式,而后逐渐演变为举荐和科举制。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自隋唐以来一直沿用,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4.官职的职责和权力:不同官职的职责和权力各不相同。
在中央官职中,有丞相、太
尉、御史大夫等职务的设置;在地方官职中,有州牧、郡守、县令等职位的划分。
各级官员的职责和权力都有明确的规定,互相协作,共同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
5.官职的变迁和影响:古代官职的变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革。
例如,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官职设置不同,秦统一后实行三公九卿制,汉代以后又逐渐演化出三省六部制等。
这些变迁不仅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古代官职变迁的文化常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革。
同时,这些文化常识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快背!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快背!古代文化常识官职调动表授予官职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3、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4、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5、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6、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7、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8、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9、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10、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11、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12、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
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13、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表罢免官职1、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2、绌、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3、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4、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表提升官职1、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2、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古代官职变动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变动文化常识
1. 嘿,你知道吗?古代的“迁”可不简单呢!就像现代的工作调动一样,比如说张三从地方官迁到京城当官啦,这可意味着升职或是得到了更重要的职位呀,真是厉害哟!
2. 哇塞,“谪”这个可有点惨啦!就好像犯了错被惩罚,像李四被谪到偏远地方去当官,那心情得多郁闷呀,唉!
3. 哈哈,“拜”可是个好事情呢!类似于现在的任命、授衔之类的,比如王五被拜为大将军,那得多威风呀,是不是很让人羡慕呢!
4. 呀,“除”也挺有意思,好比给你个新工作岗位呢,赵六被除为某地知州,新的职责就来啦。
5. 嘿,“黜”可就不太妙咯!就像被炒鱿鱼一样呢,孙七因为犯错被黜了,仕途都断送了,好惨呐!
6. 哇哦,“陟”那就是升职加薪呀!就像钱八努力工作后陟为高官,这可真是太好啦!
7. 哈哈,“罢”就像是下课休息啦!比如周九当官能臣被罢了官,暂时告别官场,也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有机会呢。
我觉得古代官职变动文化常识真的很有趣呀,能让我们看到古代官场的种种情况和变化,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呢!。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衔与官衔变动专题习题(含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衔与官衔变动专题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古代中国最高的官职是__皇帝__。
2. 分封制是古代中国的一种__官衔制度__。
3. 宋代将进士分为三甲,分别是__状元、榜眼、探花__。
4. 春秋时期使用的官衔体系是__三公九卿__。
5. 漢代设立的官衔__太尉__是军事最高长官。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古代皇帝的后宫官员称为()A. 贵人B. 儿媳C. 武则天D. 妃嫔答案:D2. 我国古代一位官员的官衔是“太尉”,此人的职责是()A. 领导军队B. 抚慰百姓C. 司法审判D. 整治水利答案:A3. 古代中国官员官衔根据其职责分为()A. 军事官衔和文职官衔B. 武器官衔和文化官衔C. 功劳官衔和财富官衔D. 筹备官衔和战争官衔答案:A4. 三国时期刘备的宰相是()A. 曹操B. 孙权C. 诸葛亮D. 刘备答案:C5. 古代中国的三公分别是()A. 丞相、御史、尚书B. 太师、太傅、太保C. 大司马、司空、司徒D. 尚书令、仆射、尚书答案: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古代中国官衔的等级制度。
答:古代中国的官衔等级制度按照其职责分为军事官衔和文职官衔两大类。
军事官衔按照军队的组织结构划分,包括大将、将军、校尉等等。
文职官衔按照官员的职责划分,包括丞相、尚书、卿等等。
官衔的等级与官员的权力和地位有密切关系,等级越高,地位和权力越大。
2. 举例说明古代中国官衔的变动情况。
答:古代中国官衔的变动情况比较多样化。
例如,不同朝代间的官衔名称和等级可能存在差异,随着朝代的更迭,官衔制度也会有所改变。
另外,官衔的增设和调整也是官衔变动的一种情况,例如在某一朝代设立新的官职或者对原有的官职进行调整。
同时,官衔的撤销和废除也是官衔变动的一种情况,当某一官职的职责与时代要求不符或者官衔过于庞大时,可能会被废除或合并。
以上是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衔与官衔变动专题习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官职调动术语:授官、升官篇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官职调动术语:授官、升官篇古代文化常识是高考必考内容,但庞杂的内容往往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
但其实,只要把知识专题化、系统化,每天积累一点,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古代官职和官职调动任免术语是学习文常绕不开的部分,因为其内容庞杂,小编我会分为几个小专题跟大家分享。
今天分享的是官职调动术语中表示官职授予和官职升迁的词,大家记得收藏学习喔。
一、表官职授予【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如:察臣孝廉。
(《陈情表》)(注:我们昨天的“古代对称常用语”讲过“臣”,可以作第二人称,译为“我”)【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其实这就是汉代选拔官员的制度——察举制。
古文常说的“举孝廉”说的便是这个制度。
【辟b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如: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译文: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除】本义为宫殿的台阶,后面引申出“授予官职”的意思。
这个经常考!!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注:洗马:官名。
太子的属官,在宫中服役,掌管图书。
)【拜】授予官职。
如:拜相如为上大夫。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授】授予官职。
【起】举用、征聘。
如:明年,起判永兴军。
(《宋史·曾公亮传》)【赏】指皇帝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传》)【赠】用于追封已故者(这一点千万不能搞错!)。
如: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
(《旧唐书·于休烈传》)二、升官、加封【拔】提拔、选拔。
【迁、右迁】晋升或调动官职。
如: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超迁、超擢】越级升迁、破格提拔。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陟】晋升、提拔。
如:陟罚(提拔与惩罚)臧否,不宜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中高考必考的文言文解释,
表授予官职
1、征:
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
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
2、"
2、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
3、荐、举:
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
4、拜:
授予官职。
如: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5、"选:
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
6、除:
任命,授职。
如: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
7、授:
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
“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
8、"赏:
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
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
9、封:
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
10、"起:
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11、"察:
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12、"仕:
做官。
如:
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仕宦:
做官,任官职。
如: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
仕进:
进身为官。
如:
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
13、"知: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
表罢免官职
1、罢:
免去,解除官职。
如: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2、绌、黜:
废掉官职。
如: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
2、免:
罢免。
如:
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
3、
4、"夺:
削除。
如: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
表提升官职
升官。
如:
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
2、擢:
在原官上提拔。
如:
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
3、拔:
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
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4、迁:
一般指提升。
如: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
5、"陟:
进用。
如: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6、晋、进:
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如:
成语“加官进爵”
7、加:
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宋史·辛弃疾传》
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表降低官职1、谪:
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2、贬:
①降职。
如:
贬连州刺史。
《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
如:
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新唐书·柳宗元传》3、放:
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如: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
4、"左迁:
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如: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
5、"窜:
放逐,贬官。
如:
暂为衔使,遂窜南夷。
(韩俞《进学解》)
6、"左除、左降、左转:
降职。
如:
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7、出宰:
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如:
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后汉书·明帝纪》)
表调动官职
1、迁:
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汉书·王尊传》:
“迁东郡太守。
”
2、"徙:
一般的调动官职。
如:
徙王信为楚王。
《淮阴侯列传》
3、调:
变换官职。
如:
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
4、转、调、徙:
调动官职。
《张衡传》:
“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
5、补:
补充空缺官职。
如:
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汉书·王尊传》
6、"改:
改任官职。
如:
改刑部详覆官。
《宋史·王济传》
7、出:
京官外调。
如:
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张衡传》
表兼代官职
1、兼:
兼任。
如:
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2、领:
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如:
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3、行:
代理官职。
如:
太祖行奋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署:
代理、暂任。
如:
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汉书·王尊传》
5、"权:
暂代官职。
如: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刘公嘉话》
6、判:
高位兼低职。
如:
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韩琦传》7、假:
临时的,代理的。
如:
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
(《史记·项羽本记》)
8、"摄:
暂代官职。
如:
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
(《新唐书·杜如晦传》)
9、"守:
代理官职。
如:
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
(《三国志·王修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