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缆工艺文件.
低压电缆工艺文件

9.3
7.4
3*50
10/2.56
7.0
1.4
1.16
9.8
14.0
3*70
14/2.56
8.2
1.4
1.16
11.0
16.0
3*95
19/2.56
9.4
1.6
1.34
12.6
19.5
3*120
24/2.56
11.1
1.6
1.34
14.3
21.0
3*150
30/2.56
12.2
1.8
1.52
15.8
0.62
mm 绝缘后标称直径 3.0
1**2.5
1/1.78
1.78
0.8
0.62
3.4
1*4
1/2.25
2.25
1.0
0.80
4.3
1*6
1/2.73
2.73
1.0
0.80
4.7
1*10
7/1.34
3.9
1.0
0.80
5.9
1*16
7/1.70
4.8
1.0
0.80
6.8
1*25
7/2.13
5.9
1.2
芯数*标称截面 mm2
1*1.5
导体结构 mm
根/直径
导体直径
1/1.38
1.38
标称厚度 0.7
绝缘 最薄厚度
0.53
mm 绝缘后标称直径 2.8
1**2.5
1/1.78
1.78
0.7
0.53
3.2
1*4
1/2.25
2.25
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低压热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热缩管、接线端子、镀锌螺丝、电力复合脂、镀锡铜编织带等材料,热缩管应分黄、绿、红、蓝、黑五色。
所用材料要符合电压等级及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地线采用镀锡铜编织带,截面参见本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标准》(Ⅵ205)2.1.32.2机具设备2.2.1手动机具:钢锯、扳手、钢锉、螺丝刀、电工刀、电工钳、鲤鱼钳。
2.2.2电动工具:液压钳(电动或手动型)。
2.2.3测试器具:钢卷尺、1000V兆欧表、万用表。
2.2.4其他工具:喷灯、电烙铁。
2.3作业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电缆头制作应由持有电缆工操作证的人员进行。
2.3.2现场应清洁、干燥、明亮。
室外制作电缆头时,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有防雨、防尘措施。
2.3.3电缆敷设并整理完毕,核对无误。
2.4技术准备2.4.1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2.4.2向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工艺3.2.1准备工作:准备材料和工具,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检查电缆是否受潮。
3.2.2电缆绝缘摇测:用1000V兆欧表,对低压电缆进行绝缘摇测,绝缘电阻应大于10M Ω,如不符合要求,检查电缆是否受损或受潮;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2.3剥切铠层、打卡子3.2.3.1绝缘合格后,根据电缆与设备连接的具体尺寸,确定剥除长度,剥除外护套。
3.2.3.2剥电缆铠装钢带,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2.3.3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完后用钢锉将钢带毛刺去掉,使其光滑。
高、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10KV、0.4KV)

高、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乙方所供应的高、低压电缆应满足本技术规格书及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
若在设计和制造中应用的某项标准或规范在本技术规范书中没有规定,则乙方应详细说明其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并提供该标准或规范的完整中文原件给甲方。
只有当其采用的标准和规范是国际公认的、惯用的,且等于或优于本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时,此标准或规范才能为乙方所接收。
本技术要求提出的是低压电力电缆最低限度的技术条件,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乙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要求和国家规范及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一、10KV高压电缆(8.7/15KV)的总体技术要求1.1 8.7/15KV三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标准技术参数:1)电缆绝缘层要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内衬层采用挤包,并带有铠装,型号为:YJV22-8.7/15KV。
2)电缆内屏蔽标称厚度:≥0.6mm。
3)电缆内屏蔽最薄点厚度:≥0.44mm。
4)电缆绝缘平均厚度:≥4.5mm。
5)电缆绝缘最薄点厚度:≥3.95mm。
6)电缆外屏蔽标称厚度:≥0.6mm。
7)电缆外屏蔽最薄点厚度:≥0.44mm。
8)电缆护套的平均厚度:≥3mm。
9)电缆护套最薄点厚度:≥2.2mm。
10)电缆局部放电15KV<10PC。
11)电缆工频耐压试验30.5KV---5分钟内不击穿。
12)20℃时导体的直流电阻按照国标执行。
13)电缆导体最高额定温度为90℃、最低额定温度为-15℃,长期工作温度在90℃时,绝缘层不会发生老化、裂纹。
14)电缆导体应采用电工铜(紫铜),纯度为99.95%。
15)电缆相色采用色带分相(黄、绿、红),其色带宽度不小于2mm。
16)电缆外皮上要标注尺寸,以米为单位,尺寸数字喷墨或者浇注而成,尺寸数字要正确、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尺寸标志始、未间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500 mm。
二、低压电缆(0.6/1KV)的总体技术要求2.1 0.6/1KV五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标准技术参数:1)电缆绝缘层要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内衬层采用挤包,并带有铠装,型号为:YJV22-0.6/1KV.2)电缆相色要求:电缆在每相的绝缘层上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相线分别采用红、绿、黄三色区分,零线为蓝色,地线为黑色。
电缆敷设施工工艺

电缆敷设施工合同电缆敷设施工工艺1、适应范围低压动力电缆、限制电缆、通信电缆和光缆的敷设施工.2、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3、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限制要点4、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施工图纸、电缆清册、电缆合格文件、现场检验记录.〔2〕现场布置: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电缆支架、桥架的防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腐层应完整,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屏柜及端子箱已按装结束;敷设现场布置.〔3〕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平安负责人,安装人员.〔4〕机具及材料:吊车、汽车、放线架、吊装机具〔包括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的钢棒,电缆捆扎材料、打印好的电缆牌等.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5、 电缆布置设计〔1〕 电缆的排列应符合以下要求:1) 电力电缆和限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2) 上下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限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3) 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限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层. 5) 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2) 编制电缆敷设顺序表〔或排列布置图〕,作为电缆敷设和布置的依据.电缆敷设顺序表应包含:电缆的敷设顺序号,电缆的设计编号,电缆敷设的起点、终点,电缆的型号规格,电缆的长度.(3)编制电缆敷设顺序表的要求: 1〕缆,减少换盘次数.2)应使得电缆敷设时排列整洁,走向合理,不宜交叉.3)在保证走向合理的前提下,同一层面应尽可能考虑连续施放同一种型号、规格或外径接近的电缆.6、电缆敷设〔1〕根据电缆敷设顺序表或排列布置图逐根施放电缆.电缆十方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压扁、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2〕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洁,不宜交叉,及时加以固定,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电缆终端头、隧道及竖井的上端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2〕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讫地点. 标志牌应使用微机打印,字迹应清楚不易脱落,挂装应牢固, 并与电缆一一对应.3〕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举措.4〕直埋电缆应符合规程要求.5〕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171的规定.6〕所有电缆敷设时,电缆沟转弯、电缆层井口出的电缆弯曲弧度一致、过度自然,敷设时人员应站在拐弯口外侧.所有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直线电缆沟的电缆必须拉直,不允许直线沟内支架上有电缆弯曲或下垂现象.7〕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去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 尚应将盖板缝隙密封.8〕光缆敷设应在电力电缆、限制电缆敷设结束后进行.对于非金属增强型进所光缆,应根据有关规定全线穿设PVC保护管,对于厂家提供的尾纤光缆,应穿设PVC软管,有条件时可在电缆层中安装弱电缆专用金属屏蔽槽,所有通信网络线、光纤等弱电线路全部进入该屏蔽槽中,以保证电缆层中电缆敷设工艺.7、电缆固定和就位〔1〕电缆固定应符合以下要求:1〕垂直敷设或超过450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固定,见图2〕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几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固定.3〕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单芯电力电缆固定夹具或材料不应构成闭合磁路.〔2〕电缆就位应符合以下要求:1〕端子箱内电缆就位的顺序应按该电缆在端子箱内接线序号进行排列,穿入的电缆在端子箱底部留有适当的弧度.电缆从支架穿入端子箱时,在穿入口处应整洁一致.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2〕屏柜电缆就位前先将电缆层电缆整理好,并用扎带或铁芯扎线将整理好的电缆扎牢.根据电缆在层架上敷设顺序分层将电缆穿入屏柜内,保证电缆就位弧度一致,层次清楚.3〕户外短电缆就位: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 去除杂物.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不得损伤护层,可采用无腐蚀性的防滑剂〔粉〕.4〕户外引入设备接线箱的电缆应有保护和固定举措.5〕光缆固定工艺方法与电缆类似.8、质量验收〔1〕电缆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现场试验报告、电缆安装记录及质量评定记录、施工图及变更设计的说明文件.〔2〕外观检查、帮扎固定、电缆标牌挂设等.9、主要引用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72002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电缆二次接线施工工艺1、适应范围各种盘、柜、端子箱内二次接线施工.2、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见图电缆就位电缆头制作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3、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限制要点4、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二次接线图和原理图,核对接线图的准确性;熟悉二次接线有关标准;根据电缆清册统计各类二次设备的电缆根数,根据电缆的根数、电缆型号、设备接线空间的大小等因素进行二次接线工艺的筹划.〔2〕材料准备:相色带、屏蔽线、扎带、线帽管、电缆牌等二次接线的消耗性材料的准备.〔3〕人员组织:技术人员,平安、质量负责人,二次接线员.〔4〕机具准备:线帽机、电缆牌打印机、计算机及二次接线用工具.5、电缆就位根据二次工艺筹划的要求将电缆分层、逐根穿入二次设备. 在考虑电缆的穿入顺序、位置的时候,要尽可能使电缆在支架〔层架〕的引入部位、设备的引入口尽量预防交叉和麻花状现象的发生,同时应预防电缆芯线左右交叉的现象发生〔对于多列端子的设备〕.为了便于二次接线,保护桂、端子箱等等二次设备在厂方的 布局设计和组装过程中,应尽可能留出足够大的电缆布置空 间.电缆布置的宽度适合芯线固定及与端子盘的连接.电缆的绑扎要求牢固,在接线后不应使端子排受机械应力. 贝脚内容(1)(2)〔3〕 直径相近的电缆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层.(4)(5)电缆敷设施工合同在引入二次设备的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绑扎,在进入二次设备时应在最底部的支架上进行绑扎,然后根据电缆头的制作高度决定是否进行再次绑扎.〔6〕电缆的绑扎采用扎带,绑扎的高度一致、方向一致.6、电缆头制作(1)根据二次工艺筹划的要求进行电缆头制作.(2)单层布置的电缆头的制作高度要求一致;多层布置的电缆头高度可以一致,或者从里往外逐层降低,降低的高度要求统一.同时.尽可能使某一区域或每类设备的电缆头的制作高度统一、制作样式统一.(3)电缆头制作时缠绕的聚氯乙烯带要求颜色一致,缠绕密实、牢固;热缩管电缆头应采用统一长度热缩管加热收缩而成,电缆的直径应在所用热缩管的热缩范围之内;电缆头制作结束后要求顶部平整、密实.(4)电缆的屏蔽层接地方式应满足设计和标准要求〔包括目前的反措,户外短电缆端子箱侧4mm2 一端接地、其余电缆2.5mm2两端接地〕,在剥除电缆电缆外层护套时,屏蔽层应留有一定的长度〔或屏蔽线〕,以便与屏蔽接地线进行连接;屏蔽接地线与屏蔽层的连接采用焊接或绞接的方式〔推荐绞接方式,焊接方式要限制温度,预防损伤内部芯线绝缘〕,但都应保证连接可靠.(5)户外电缆一般均为铠装电缆,铠装电缆的钢带应一点接地,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接地点可选在端子箱或汇控柜专用接地铜排上.〔6〕钢带应在电缆进入端子箱〔汇控柜〕后进行剥除并接地.钢带接地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引出,其引出位置宜在电缆头下部的某一统一高度,不宜和电缆的屏蔽层在同一位置引出.〔7〕在钢带接地处,剥除一定长度的电缆外层护套〔2〜5cm〕将屏蔽接地线与钢带用焊接或绞接的方式连接,同时采用聚氯乙烯带进行缠绕,保证连接可靠.用热缩管进行烘缩钢带露出部位.〔8〕电缆头屏蔽线、钢带屏蔽线应在电缆的统一的方向引出. 7、电缆牌标识及固定〔1〕在电缆头制作和芯线整理过程中可能会破坏电缆就位时的原有固定,在电缆接线时应根据电缆的接线顺序再次进行固定,然后挂设电缆牌.〔2〕电缆牌采用专用的打印机进行打印,电缆牌打印排版合理, 标识齐全、打印清楚.〔3〕电缆牌的型号、打印的样式、挂设的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筹划的要求进行.〔4〕电缆牌的固定可以采取前后交叠或并排,上下上下错位等方式进行挂设,但要求上下一致、间距一致,保证电缆牌挂设整洁,牢固.〔5〕电缆牌的绑扎可以采用扎带、尼龙线、细PV铜芯线等材料.8、芯线整理、布置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1〕在电缆头制作结束后,接线前必须进行芯线的整理工作. 〔2〕将每根电缆的芯线单独分开,将每根芯线拉直.〔3〕网格式接线方式〔适用于全部单股硬线的形式,参见图.1〕从电缆头上部开始,根据一定的间距将每根电缆的芯线单独绑扎成一束.在接线位置的同一高度从芯线束中将芯线向端子排侧折900弯,分出线束引至接线位置.2〕电缆芯线的扎带绑扎间距一致,且间距要求适中〔15~20cm〕. 3〕固定的扎带应视为电缆芯线的绑扎带.4〕每根电缆的芯线宜单独成束绑扎,以便于查找.电缆的芯线可以与电缆保持上下垂直进行固定,也可以以某根电缆为基准,其余电缆在电缆在电缆芯线根部进行两次折弯后紧靠前一根电缆,以节省接线空间.〔4〕整体接线绑扎接线方式〔适用于以单股硬线为主,底部电缆进线宽阔形式.1〕在电缆头上部将每根电缆进行一道垂直绑扎后,将同一走向的电缆芯线绑扎成一圆把〔主线束〕.2〕在芯线接线位置的同一高度将芯线引出,或将局部芯线整体引出〔分线束〕,在引至接线位置后再分别将芯线单独引出. 3〕线束的绑扎间距不宜过大〔50~100cm〕,但要求间距统一.在分线束引出位置和线束的拐弯处应有绑扎举措.4〕经绑扎后的线束及分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走向合理,整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齐美观.〔5〕线槽接线〔方式适用于以多股软线为主形式〕1〕将芯线主要接入位置为线槽两侧端子的电缆合理排列在线槽正下方,宽度不宜过多超过线槽的宽度.2〕在电缆头上部将每根电缆进行一道垂直绑扎后,垂直或略有倾斜折弯后引入线槽.3〕在芯线接线位置的同一高度将芯线引出线槽,接入端子.4〕接线位置不在线槽两侧的芯线,通过调整走向的线槽引至相应的接线位置.9、芯线标识、接线(1)芯线两端标识必须核对正确.(2)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3)电缆的芯线接入端子排应根据自下而上的原那么,当芯线引至接入端子的对应位置时,将芯线向端子排侧折弯900,以保证芯线的水平.(4)对于在线槽外固定接线的芯线,在靠近端子排附近宜向外折成“S〞弯,在端子排接入位置剪断芯线、接入端子;对于在线槽内固定接线的芯线,一般可直接水平接入端子,不需折成“S〞弯,在线槽和端子的间距较大、不在同一平面时宜折成“S〞弯;“S〞弯要求弧度自然、大小一致.(5)用剥线钳剥除芯线护套,长度和接入端子排所需要的长度一致,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丽不宜过长,剥线钳的规格要和芯线截面一致,不得损坏芯线. 〔6〕对于螺栓式端子,需将剥除护套的芯线弯圈,弯圈的方向为顺时针,弯圈的大小和螺栓的大小相符,不宜过大,否那么会导致螺栓的平垫不能压住弯圈的芯线.〔7〕对于插入式接线端子,可直接将剥除护套的芯线插入端子,并紧固螺栓.〔8〕对于多股芯的芯线,应采用线鼻子进行压接方可接入端子,采用的线鼻子应与芯线的规格、端子的接线方式及端子螺栓规格一致.不得剪除芯线的铜丝,接线孔不得比螺栓规格大.多股芯剥除外层护套时,其长度要和线鼻子相符,不宜将芯线露出. 〔9〕每个接线端子不得超过两根接线,不同截面芯线不允许接在同一个接线端子上.〔10〕弯圈或接入端子前需套上对应的线帽管,线帽管的规格应和芯线的规格一致.线帽管长度要一致、字体大小一致,线帽的内容包括回路编号和端子号,易于识别.10、备用芯、屏蔽处理〔1〕电缆的备用芯应留有适当的余量,可以剪成统一长度,每根电缆单独垂直布置,也可以将备用芯根据每一根同时弯圈布置,可以单层或多层布置.〔2〕电缆的屏蔽线宜在电缆反面成束引出,编织在一起引至接地线, 单束的电缆屏蔽线根数不宜过多,引至接地排时应排列自然美观. 〔3〕屏蔽线接至接地排时,可以采用单根压接或多根压接的方式,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丽但多根压按时根数不宜过多,并对线鼻子的根部进行热缩处理,以确保工艺.〔4〕屏蔽线接至接地排的接线方式一致,弧度一致.11、质量验收〔1〕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设备接线图.〔2〕接线符合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标准要求,螺栓紧固.〔3〕整体接线工艺美观.12、主要引用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71-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屏柜〔端子箱〕安装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变电工程各类配电盘、保护盘、限制盘、屏、台、箱和成套柜安装.2、施工流程施工流程图见图3、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限制要点4、施工准备〔1〕现场布置:室内屏柜应运入户内开箱〔户内开箱应采取防护举措、保证吊装、运输过程中不损伤屏柜〕并放置于安装位置附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近.户外端子箱到货后应直接放置于安装根底后,或尽量就近摆放,以预防二次倒运可能造成的外观损伤.〔2〕技术准备:试验报告、合格证实书和使用手册等应及时收集存档.〔3〕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平安、质量负责人, 技能人员.〔4〕机具及材料:吊车、电焊机、盘柜运输工具及安装工具等.〔5〕屏柜〔端子箱〕检查:应在正式安装前,对屏柜〔端子箱〕进行外观和内部附件的检查.保证交付安装的屏柜〔端子箱〕外观无破损,内部附件无位移和损伤.5、屏柜〔端子箱〕根底找平〔1〕屏柜型钢根底水平误差<1mm/m,全长水平误差<2mm.〔2〕屏柜型钢根底不直度误差<1mm/m,全长不误差<5mm. 〔3〕屏柜位置型钢根底误差及不平行度全长<5mm.〔4〕端子箱根底按施工图要求及每列端子箱在同一轴线上. 〔5〕屏柜型钢及端子箱底座与主接地网连接牢靠.6、屏柜就位、固定〔1〕屏柜进入户内应采取适当防护举措实施对门、窗和地面等成品进行保护.户内运输宜采用液压铲车或专用小车等机械.〔2〕户内屏柜固定应采用在根底型钢上钻孔后螺栓固定,不宜使用点焊的方式.户外端子箱根底上如无预埋型钢,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3〕应根据屏柜〔端子箱〕地脚孔的规格、数量配置完好、齐全的紧固件.紧固件应经热镀锌防腐处理.〔4〕相邻屏柜间连接螺栓和地脚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标准要求.〔5〕成列盘〔柜〕顶部误差<5mm,盘〔柜〕面误差应满足相邻两盘边<1mm,成列盘面<5mm,盘〔柜〕间接缝<2mm,成列端子箱应在同一轴线上.〔6〕所有屏柜〔端子箱〕安装牢固,外观完好,无损伤,内部电器元件固定牢固.7、屏柜〔端子箱〕接地(1)屏柜〔端子箱〕框架和底座接地良好.(2)有防震垫的屏柜:每列盘有两点以上明显接地.(3)屏柜内二次接地铜排应与专用接地铜排可靠连接.(4)屏柜〔端子箱〕可开启门应用软铜导线可靠连接接地.(5)室内试验接地端子标识清楚.8、质量验收〔1〕检验、评定记录,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施工图及变更设计的说明文件.〔2〕盘面平整洁全,盘上标志正确齐全、清楚、不易脱色,屏柜〔端子箱〕内各空开、熔断器位置正确,所有内部接线、电器元件紧固.〔3〕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及测试仪器清单.9、主要引用标准贝脚内容电缆敷设施工合同〈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贝脚内容。
低压电缆工艺文件

低压电缆工艺文件低压电缆工艺文件是指针对低压电缆制作和安装过程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设备、工具、验收标准等规范的文件。
低压电缆是供电企业输送电力的主要手段,其制作和安装过程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进行,以确保低压电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低压电缆工艺文件中包含的内容及其作用。
一、低压电缆工艺文件的编制原则低压电缆工艺文件的编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按照层级进行编制,每一层级之间需要协调配合。
2.编制内容的科学性,编制内容应该准确、全面、系统、规范。
3.编制方式的灵活性,可以采用文字、图形、数字等不同的方式表示内容。
4.适应性的适度性,针对不同的项目,可以适量进行修改和调整。
二、低压电缆工艺文件的内容低压电缆工艺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作工艺:制作工艺是指低压电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操作规范,包括预处理、挤出、绞合、编织、纵向包带、护套成型等制作过程,确保电缆质量符合标准。
2.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指低压电缆安装的规范,包括电缆敷设、电缆连接、中间接头处理等,确保电缆安全运行。
3.验收标准:验收标准是指低压电缆制作和安装后进行检验验收的标准,包括干式、湿式耐压试验、耐电击试验、钢带护套拉力试验、电气性能测试等标准。
4.材料、设备、工具清单:材料、设备、工具清单是低压电缆工艺文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包括电缆所需的导体、绝缘层、护套等材料,以及电缆制作和安装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5.制定单位和审定单位:制定单位是指编制低压电缆工艺文件的企业或组织,审定单位是指电缆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对低压电缆工艺文件进行审核、审批的机构。
三、低压电缆工艺文件的作用低压电缆工艺文件的作用是保证低压电缆生产和安装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电缆的质量和安全性。
具体作用如下:1.规范制作和安装过程:低压电缆工艺文件规定了低压电缆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验收标准,确保生产和运行的过程规范、可靠。
2.提高工作效率:低压电缆工艺文件中含有设备、工具、材料清单等详细内容,可为工作人员提供准确有效的工作指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电缆工艺文件

电缆工艺文件1. 引言电缆工艺文件是指在电缆制造过程中所需的相关技术文件,包括工艺规程、工艺流程图、工艺参数等。
它是电缆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文件,对于确保电缆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缆工艺文件的作用、编写内容和注意事项。
2. 作用电缆工艺文件在电缆制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制定生产计划,明确工艺流程,并指导操作人员进行生产。
具体而言,电缆工艺文件的作用包括:•指导生产操作:通过详细描述每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地执行各项任务,避免出现错误或差错。
•控制质量:通过规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并能满足客户需求。
•提高效率: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追溯产品:通过记录每个生产环节的关键参数和操作记录,便于对产品进行追溯,排查问题。
3. 编写内容电缆工艺文件的编写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3.1 工艺规程工艺规程是电缆工艺文件的核心部分,它详细描述了电缆制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
具体编写内容包括:•生产准备:包括准备原材料、检查设备状态、清洁工作区等。
•生产操作:按照工艺流程图描述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原材料混合、挤出、绝缘/护套、绞合等。
•质量控制:规定每个环节的关键参数和质量要求,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异常处理:指导操作人员如何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材料不合格等。
3.2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是将工艺规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图形化方式展示出来,便于理解和操作。
在绘制工艺流程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清晰简洁:尽量将流程图设计得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图形和线条。
•标明关键节点:在流程图中标明每个环节的关键节点和重点操作,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理解和执行。
•统一符号:使用统一的符号和颜色,以区分不同类型的操作步骤。
3.3 工艺参数工艺参数是指在电缆制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和调整的各项参数,如挤出机温度、线速度、压力等。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目录1规范性引用文件 (1)2技术参数及要求 (1)3使用环境条件表 (7)4试验 (8)5包装及运输 (10)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 (Um = 1.2kV)到35kV ( 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 60502额定电压1kV (Um = 1.2kV)到30kV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 2952 电缆外护套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技术参数及要求2.1设备名称1kV交联电缆2.2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2.3电缆额定电压(U0/U): 0.6/1kV2.4额定频率:50Hz2.5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表1技术参数特性表2.7 结构材料2.7.1导体2.7.1.1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铜导体应符合GB 3953中的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 的规定。
2.7.2绝缘2.7.2.1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2.7.2.2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2.7.2.3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低压电缆压接标准

低压电缆压接标准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1kV及以下的低压电缆压接连接,包括电力、照明、控制系统等领域的电缆压接。
本标准旨在规范低压电缆压接的术语、材料、连接方式、检验规则等方面,以保证电缆压接的质量和安全。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以下文件:GB/T 2013 低压电缆附件基本技术条件GB 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GB 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以上文件在本标准中称为“相关文件”。
术语和定义3.1 低压电缆:额定电压为1kV及以下的电缆,由导线、绝缘层和护套等组成。
3.2 压接连接:通过压接管或压接帽等工具,将电缆的导体压接在一起,以达到电气连接的目的。
3.3 压接端子:用于电缆压接连接的端子,可包括铜管、铝管、接线端子等。
3.4 绝缘层:包裹在电缆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用于保护电缆导体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3.5 护套:包裹在电缆绝缘层外部的保护层,用于保护电缆免受机械损伤和环境影响。
材料要求4.1 导线:低压电缆的导体应采用符合相关文件规定的导线,具备足够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4.2 绝缘层:电缆的绝缘层应采用符合相关文件规定的材料,具备足够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耐候性能。
4.3 护套:电缆的护套应采用符合相关文件规定的材料,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4.4 压接端子:压接端子应采用导电性能良好、耐腐蚀、机械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
压接连接要求5.1 压接方式:低压电缆压接可采用两种方式:插孔压接和螺栓压接。
插孔压接适用于单芯电缆,螺栓压接适用于多芯电缆。
5.2 连接方式:低压电缆压接的连接方式应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压接后的接头应与电缆本体牢固相连,防止松动或分离。
5.3 压接端子规格:压接端子的规格应与电缆导体截面相匹配,确保压接质量和安全性。
5.4 压接操作:压接操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严格遵守相关文件的规定。
低压电缆施工方案

低压电缆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施工现场进行评估和勘察,了解土地状况、周围环境和交通情况等。
2.制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流程和工期。
3.筹备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电缆、电缆支架、电缆接头、绝缘层、护套、保护管道等。
二、施工流程1.设置施工现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有序。
2.进行挖掘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开挖电缆沟槽。
沟槽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勘察记录。
3.对电缆沟槽内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泥沙,并进行排水。
4.在电缆沟槽底部铺设一定厚度的砂层,以保护电缆不受损坏。
5.装设电缆支架,用于保持电缆的固定和支撑。
支架应平整、稳固,并符合相关标准。
6.进行电缆敷设,根据设计要求逐段敷设电缆。
电缆应保持平整,避免弯曲和过度拉伸。
7.进行电缆接头施工,根据电缆类型和接头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接头安装、绝缘处理和接地处理等。
8.进行电缆绝缘层和护套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绝缘层和护套的安装和接头处理。
9.进行防护管道的设置,保护电缆免受外界损伤和腐蚀。
10.进行电缆试验,包括导通测试、绝缘测试和局部放电测试等,以确保电缆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11.进行施工现场的清理,清除施工垃圾和杂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三、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安全规定佩戴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2.施工人员应熟悉电缆施工工艺和操作步骤,并按照施工计划进行作业。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电缆被损坏和弯曲,避免接头处受到外力影响。
4.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和安全,防止施工材料和设备被破坏和丢失。
5.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恢复原有环境。
6.施工过程中应密切与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和处理异常情况。
四、验收和交接1.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检查,确认电缆施工质量和符合设计要求。
2.完工报告:填写电缆施工完工报告,包括施工情况、电缆敷设数据、材料清单、施工人员名单等。
低压电缆敷设方案(最新版)

低压电缆敷设方案(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低压电缆敷设方案(最新版)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及其它设计文件。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4.神华包头煤化工的有关规定二、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公用工程火炬分液罐凝液输送泵的电缆敷设安装,从污水变电所到凝液泵现场共700米电缆沿桥架敷设。
由于施工多在高处作业,这些加大了我们的施工难度,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使电缆敷设得以顺利进行,特编写此方案。
三、施工技术要求3.1安装流程3.2、施工准备3.2.1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及检验证书。
3.2.2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
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3.2.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光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
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展无老化及裂纹。
3.2.4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电缆标志牌。
3.2.5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线过管、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3.3人员、机具准备3.3.1敷设电缆需要大量的人员,电缆敷设前,根据电缆的数量及电缆敷设进度安排,提前做好人员的准备工作,保证敷设电缆时人员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对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2.3.2敷设电缆前准备充分,尤其是机械是否齐备,佩戴好安全带。
2020年(电力行业)低压电缆工艺文件

(电力行业)低压电缆工艺文件发放号:文件编号:ZH/DY01-01受控状态:版本:A 修改状态:1次工艺文件编制:审核:批准:XXXX目录1、绞线工艺文件ZH/DY01-012、成缆工艺文件ZH/DY01-013、挤塑工艺文件ZH/DY01-014、GP-25工频火花机工艺文件ZH/DY01-015、DGL系列电缆耐压设备工艺文件ZH/DY01-016、成圈工艺文件ZH/DY01-017、拉丝工艺文件ZH/DY01-018、退火工艺文件ZH/DY01-01发放号:文件编号:ZH/DY01-01 受控状态:版本:A 修改状态:1次束绞工艺文件1.设备用途:本机采用400型收线盘的双倍束线机,供铜芯软导电线芯束合之用。
2.生产范围:3.设备技术参数:4.束丝节距计算4.1绞笼转速(按1250r/min计算)1250*120/250=600r/min4.2出线速度600*25/74*A/B*0.105米/n=66.8米/分A/B 4.3节距66.8*1000*A/(2*600*B)=55.65mmA/B节距齿轮表4.4节距表5.设备操作规程:5.1生产前准备:5.1.1接好班,明确本班生产任务。
任务同上班相同时,应对上班质量数量进行互检,以便明确本班的任务量;5.1.2穿戴好防护用品,准备好量具、工具、模具;5.1.3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在润滑部位适当加油;5.1.4检查单线公差、根数、节距长度、绞向等质量问题。
5.2操作要点:5.2.1设备运转前按工艺测量线经、点清根数、检查节距长度急转向,不符时应及时纠正;5.2.2单线应按正规绞和结构分层穿入分线板;5.2.3按规格要求的节距大小对照节距表调换A、B齿数,开机几分钟后测量节距长度是否适当;5.2.4按工艺卡片要求调好绞向;5.2.5并线模孔径比工艺规定的束线外经大0.01-0.05mm,过大束成品不圆正,过小生产容易断线;5.2.6产品落盘后应挂上标签、明确型号、规格、重量、班次、生产日期、操作工;5.2.7做好生产纪录,记上产量、重量、安全等事项,交好班。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目录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 技术参数及要求 (1)3 使用环境条件表 (8)4 试验 (8)5 包装及运输 (10)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规范1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2706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 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 60502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0kV Um=36kV)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 3597 电力电缆铜、铝导电线芯GB/T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 电缆的导体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DL/T 401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 2952 电缆外护套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 技术参数及要求2.1 设备名称 1kV交联电缆2.2 系统额定电压:1kV及以下2.3 电缆额定电压(U0/U):0.6/1kV2.4 额定频率:50Hz2.5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空气中、直埋、沟槽、排管、桥架、竖井、隧道等多种方式。
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
2.6 0.6/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1。
2.7 结构材料2.7.1 导体2.7.1.1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2.7.1.2 铜导体应符合GB 3953中的TY型圆铜线。
导线的节距比、绞向应符合GB 3957的规定。
2.7.2 绝缘2.7.2.1 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
2.7.2.2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交联工艺可采用硅烷交联、辐照交联等。
2.7.2.3 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12706,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低压电缆施工方案

低压电缆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在进行低压电缆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对工程现场进行勘测,确定电缆敷设路径和施工区域。
同时,需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电缆、护套管、接头、挖掘机等。
二、施工流程1. 地面准备工作在施工开始前,需要清理施工区域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如有需要,在地面上标明电缆敷设路径。
2. 掘地铺管根据勘测结果,使用挖掘机等工具在地面上进行挖掘,准备敷设电缆的管道。
管道的深度和宽度需要根据电缆规格和要求进行调整,确保电缆安全敷设。
3. 敷设电缆将低压电缆依照规定的路径和方式敷设在准备好的管道中。
在敷设过程中,需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和接头的连接方式,确保电缆的正常使用。
4. 连接和测试完成电缆敷设后,进行接头连接和线路测试。
确保连接牢固可靠,线路正常通电,没有漏电或短路等问题。
三、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需佩戴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具,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在电缆上施加过大的拉力,避免损坏电缆。
3.施工现场需保持干燥,避免水分对电缆造成影响。
4.施工完成后,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遗留物,避免安全隐患。
四、施工结束施工结束后,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保持整洁。
最后,交付用户验收,确保用户对施工质量满意。
结语低压电缆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电缆的安全和可靠性。
只有在经过认真的前期准备和精益求精的施工过程中,我们才能为用户提供满意的电缆敷设服务。
低压布线规范

低压布线规范篇一:低压电缆技术规范低压电线电缆技术规范1 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1kV及以下电线电缆(含阻燃和耐火型)的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验、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内容。
1.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UO/U为0.6/1kV及以下聚乙烯、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低压电线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 2952.1-2008 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GB/T 2952.2-2008 电缆外护层第2部分:金属套电缆外护层GB/T 2952.3-2008 电缆外护层第3部分:非金属套电缆通用外护层 GB/T 3048.8-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 GB/T 3956-2008电缆的导体GB/T 5023.1-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5023.2-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 5023.3-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GB/T 5023.4-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4部分:固定布线用护套电缆GB/T 5023.5-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5部分:软电缆(软线) GB/T 6995.3-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 GB/T 12527-2008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T 12706.1-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GB/T 18380.3-2008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IGB/T 19216.21 2003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电压 0.6/1.0 kV及以下电缆GB/T 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JB/T 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JB/T 8734.1-1998 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1部分:一般规定JB/T 8734.2-1998 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2部分:固定布线用电缆电线JB/T 8734.3-1998 额定电压 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第3部分:连接用软电线GA 306.1-2007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GA 306.2-2007 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2部分:耐火电缆3 术语与定义 3.1 额定电压电缆设计和运行的基准电压,用UO/U(Um)表示,单位V或kV。
低压电缆上出线工艺流程

低压电缆上出线工艺流程英文回答:Low-voltage Cable Termination Procedure.1. Cable Preparation.Cut the cable to the required length.Remove the outer sheath and insulation from the cable ends.Clean the conductor ends with a wire brush or sandpaper.Cut the conductor ends to the specified length.Apply heat shrink tubing to the conductors.2. Lug Crimping.Select the appropriate lug size for the conductor.Crimp the lug to the conductor using a crimping tool.Inspect the crimp connection for any defects.3. Insulation.Apply heat shrink insulation to the lugged connections.Heat the insulation to shrink and seal the connections.4. Strain Relief.Apply a strain relief device to the cable to preventthe connections from being damaged due to cable movement.A strain relief can be a cable tie, heat shrink tubing, or a strain relief clamp.5. Testing.Test the continuity of the connections using a multimeter.Test the insulation resistance using an insulation tester.Perform a high-potential test to verify the cable's integrity.中文回答:低压电缆出线工艺流程。
低压电力电缆(YJV22)技术要求(0.4KV)

低压电力电缆技术要求乙方所供应的低压电缆应满足本技术规格书及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制造。
若在设计和制造中应用的某项标准或规范在本技术规范书中没有规定,则乙方应详细说明其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并提供该标准或规范的完整中文原件给甲方。
只有当其采用的标准和规范是国际公认的、惯用的,且等于或优于本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时,此标准或规范才能为乙方所接收。
本技术要求提出的是低压电力电缆最低限度的技术条件,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乙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要求和国家规范及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一、低压电缆(0.6/1KV)的总体技术要求1.1 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标准技术参数:1)电缆绝缘层要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并带有铠装,型号为:YJV22-0.6/1KV。
2)电缆相色要求电缆在每相的绝缘层上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允许使用相色带区分电缆线芯。
电缆绝缘层相色标注:(相线配有红、绿、黄三色,零线配有蓝色,地线配有黑色颜色)3)电缆导体应采用电工铜(紫铜),纯度为99.95%。
4)电缆外皮上要标注尺寸,以米为单位,尺寸数字喷墨或者浇注而成,尺寸数字要正确、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尺寸标志始、未间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500 mm。
5)电缆导体最高额定温度为90℃、最低额定温度为-15℃,长期工作温度在90℃时,绝缘层不会发生老化、裂纹。
6)电缆安装时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在国标规定的对应外径范围内,电缆导体不发生变形,电缆皮不出现裂纹。
7)电缆绝缘线芯应经受起5KV的工频火花电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3.5KV/5 min不击穿。
8)电缆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00MΩ·KM(每公里长度的绝缘电阻)。
9)20℃时导体的直流电阻按照国标执行。
10)电缆外观质量,平整、无气孔、色均。
二、其它2.1 阻燃电缆根据环境不同,选取电缆时可根据现场环境进行配置,如有特殊阻燃要求的控制、监控回路及保护线路等场合,作为电气装备之间的控制接线,可采用阻燃电缆或阻燃控制电缆,阻燃电缆的型号在YJV22前面加上代号ZR(即:ZRYJY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放号:文件编号:ZH/DY01-01受控状态:版本:A 修改状态:1次工艺文件编制:审核:批准:线缆招聘网目录1、绞线工艺文件ZH/DY01-012、成缆工艺文件ZH/DY01-013、挤塑工艺文件ZH/DY01-014、GP-25工频火花机工艺文件ZH/DY01-015、DGL系列电缆耐压设备工艺文件ZH/DY01-016、成圈工艺文件ZH/DY01-017、拉丝工艺文件ZH/DY01-018、退火工艺文件ZH/DY01-01发放号:文件编号:ZH/DY01-01受控状态:版本:A 修改状态:1次束绞工艺文件1.设备用途:本机采用400型收线盘的双倍束线机,供铜芯软导电线芯束合之用。
2.生产范围:3.设备技术参数:4.束丝节距计算4.1绞笼转速(按1250r/min计算)1250*120/250=600r/min4.2出线速度600*25/74*A/B*0.105米/n=66.8米/分A/B 4.3节距66.8*1000*A/(2*600*B)=55.65mmA/B节距齿轮表4.4节距表5.设备操作规程:5.1生产前准备:5.1.1接好班,明确本班生产任务。
任务同上班相同时,应对上班质量数量进行互检,以便明确本班的任务量;5.1.2穿戴好防护用品,准备好量具、工具、模具;5.1.3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在润滑部位适当加油;5.1.4检查单线公差、根数、节距长度、绞向等质量问题。
5.2操作要点:5.2.1设备运转前按工艺测量线经、点清根数、检查节距长度急转向,不符时应及时纠正;5.2.2单线应按正规绞和结构分层穿入分线板;5.2.3按规格要求的节距大小对照节距表调换A、B齿数,开机几分钟后测量节距长度是否适当;5.2.4按工艺卡片要求调好绞向;5.2.5并线模孔径比工艺规定的束线外经大0.01-0.05mm,过大束成品不圆正,过小生产容易断线;5.2.6产品落盘后应挂上标签、明确型号、规格、重量、班次、生产日期、操作工;5.2.7做好生产纪录,记上产量、重量、安全等事项,交好班。
6.质量控制:树立质量第一思想,重点控制一下几项:6.1绞向、节距长度、单线直径及根数,必须随时注意重点控制.6.2防止磕碰伤,一是落盘一定要用托斗防止碰伤,二是操作场地要整洁,单线、成品一定要分别堆放整齐,以免搞错规格及磕碰伤.6.3各种绞束的成品线信不允许整根焊接.在绞成线芯之前绞线及单线允许焊接,焊接处应牢固圆整。
6.4断线、换盘焊接时相邻两接头至少相隔300mm,不允许数盘同时换盘焊接.7.安全操作规程(生产时人身,设备均应注意安全.)7.1场地整洁道路畅通既保证产品质量又保人身安全.7.2收线盘上好后一定要上好保险削;7.3机器在运转前一定要将防护罩壳关好后才能开车;7.4机器电器故障及时通知修理,用手起动电源开关,不准用工具启动.7.5机台在正常运转是不允许随便离开岗位开无人.7.6做好日常设备的维护保养.8故障原因和排除法:1.编制依据:1.1本工艺卡片按GB3956-97标准电缆导体.1.2按JB8734-98标准中规定的线芯结构进行绞和.2.工艺卡片:227IEC02.06(RV)导体BVR导体1.适用范围:1.1适用于检验SL-400型束线机束制的电缆线芯.1.2检验用标准:本工艺卡片中选用的国家标准;本工艺卡片及施工要求.2.自检:2.1单线外径及根数;节距长度及绞向;有无松股擦伤等现象;着先内容必须在生产全过程中引起重视.3.2本班产品是否符合施工中的规格数量要求;3.3产品经自检计量挂好标签后交专职检验工检验.4.专职检验4.1专检依据国家标准,工艺施工要求:4.2生产过程中必须按工艺及施工要求进行巡检;4.3单线外经及根数节距长度及绞向首件必检,表面质量要经常注意;4.4电阻率每班抽检;4.5做好原始记录,发放合格证,或盖检验章.1.本厂采用6+12/400、1+6/400管绞和12+18+24/500型叉绞.2.设备用途: 6+12/400主要供多芯小截面的成缆及绞合各种软硬结构圆形、扇形紧压线芯,钢芯铝绞线和股线绞合之用. 1+6/400管绞主要供绞合各种软硬结构圆形线芯, 钢芯铝绞线和股线绞合之用,12+18+24/500型叉绞可供电线电缆,生产铜、铝绞线,束绞61股线及绝缘线芯成缆, 钢芯铝绞线之用.3.6+12/400主要技术参数:3.1生产范围:绞合前单线直径:0.9-3.0mm,最多绞合芯数19芯,每层最多绞和芯数6芯,12芯.3.2主电机功率:18.5千瓦,主电机转速:960转/分,牵引轮直径:Φ2000mm,放线盘规格:Φ400*Φ150mm,收线盘规格: Φ1200*Φ750*700, Φ1400*Φ750*700, Φ1400*Φ1000*700, Φ1600*Φ900*800, Φ1600*Φ1000*900.主传动地轴转速:n=960*200/600*0.98=326.5转/分绞笼转速:n*29/48*A/B*45/135=65.76*A/B转/分牵引轮线速:n*1/30*44*38*C/D*D/153*2050*π=562.4mm/分4.1+6/400管绞主要技术参数:节距表5. 12+18+24/500型叉绞主要技术参数:6.设备维护保养:6.1上班时应排线丝杆和光杆及各传动部分加30#机油进行润滑.6.2地轴转动部位不得有铜、铝丝、废丝等杂物缠住,应保证地轴转灵活.6.3每天应对设备表面进行一次擦拭,保持设备的清洁.6.4应经常对外线导轮、穿丝管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及时更换.6.5设备上任何附件不得随意拆卸.7.设备操作规程:7.1生产前准备工作:7.1.1做好交接班手续,准备好生产工具和模具.7.1.2检查机器及各运转部分的完好性,线盘架和保险机构的可靠性,线盘张力控制的均匀,防护设施的安全性.7.1.3对油眼及润滑系统加油.7.1.4按生产施工单及工艺卡片要求换好绞笼,牵引轮配换齿轮定好绞笼运转方向.7.1.5根据产品规格及外径配置并线模及压线模.7.1.6检查待绞制线芯是否符合工艺要求.7.1.7按生产长度上好收线盘,预制牵引绳.7.1.8将线盘分别装入绞笼,并上好保险.7.1.9将每个线头穿过导轮和穿线管直至绞合与牵引绳并扎紧.7.1.10开动机器,待线芯上牵引轮后即停车检查节距、外径或扇型高度.7.1.11将头开至收排架,引入线盘侧板的孔中.7.1.12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正式开动机器生产.7.2.操作重点:7.2.1制绳线时排线要整齐,不应松散或喇叭状,最外层离盘沿不得小于10cm,以免压线断丝造成断头.7.2.2线芯经过线管要圆滑,如摩擦起槽后应及时更换穿线管、导轮等,通知机修工及时修理.7.2.3放线张力要均匀以免造成拉细,拉断丝及松股现象.7.2.4绞线头子两端应各绕扎一道颜色胶布,作为头子记号,并防止松开.7.2.5收线张力不能过紧,以免压扁线芯,影响圆整或拉细线芯.7.2.6收线盘禁止用潮木盘.7.2.7生产中发现不合格产品要分开堆放,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决不能流入下道工序.7.2.8电缆导电线芯的绞合,方向非常重要,标准规定电缆导电线芯之绞合,方向最外层为右向,则相邻之间为相反.7.2.9束线之股线绞合,同样要注意束线绞向要与股线绞向方向相同,因此操作者要注意特别注意前后工序相呼应.7.2.10绝缘线芯之绞合,在标准中规定,两芯及以上圆形电线的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缆,最外层绞向为右向.7.2.11在生产绝缘线芯时,一定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和内外层的排列,在数字编号时应从内层由1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列.7.2.12绞线落盘后应进行自检,然后扎紧头子,挂上生产流转卡,注明操作工、班次、日期、规格、型号及长度.8.安全注意事项:8.1开机时必须响铃,通知本机附近的人离开.8.2机器旁确认无人及影响开车的物件时,慢速起动机器,一切正常后把开关拨向快档.8.3机器在正常运转时,人不允许站在机器旁,不允许在转动部位做清洁工作.8.4换盘时应关闭保险开关.8.5上盘后保险要销牢,放线盘在绞笼上尽可能做到均匀分布,以保持绞笼运转平衡.8.6机器未停稳,不得进行调换,配换齿轮工作,不能换向.8.7盘具要堆放整齐,保持道路畅通.8.8防护装置损坏应及时通知修理.9.常见故障及排除:10.交接班注意事项:10.1下班前应做好台机及周围场地的清洁,把工具、线芯及各种原辅材料、半制品整理好.10.2把生产下来的废料、废丝送交规定地点,半制品按规定进行处理.10.3正确做好各种纪录.10.4将本班生产中设备运转、产品质量、生产型号、规格及生产数量、机上线芯情况,清楚的告诉下一班.1 适用范围本工艺规范适用于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电线电缆导体的绞线工序。
2 原材料质量要求2.1 线和圆铝线的性能应符合本公司制定的《原材料检验规范》规定的要求。
2.2 圆铝线的表面质量应光洁,不得有三角口、毛刺、裂纹、折迭、夹杂物和严重的氧化变色。
3 工艺技术要求3.1 非紧压绞合线芯和绞合紧压线芯的尺寸(单线根数、单线直径、绞合外径或扇高、扇宽、角度等)应符合相应工艺卡片的规定。
3.2 束、绞导电线芯的节距和束、绞方向应符合相应工艺卡片的规定。
束、绞制导电线芯最外层绞向一律为左向(S向),相邻层之间绞向必须相反;相邻层节径比,外层应小于内层;各层节距的实测值应符合相应工艺卡片的规定。
3.3 束绞过程中,应严防缺根、少股、断线、断股、背股、松股、跳浜、压叠和擦伤、刮伤线芯等现象。
4 半成品质量要求4.1 各束、绞的成品导体不允许整根焊接。
束、绞线中的单线允许焊接。
单线直径0.20mm及以下者允许扭接。
复绞线芯的股线芯允许整根焊接。
在同一层内,相邻两个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m。
焊接处应修理平整,保持光洁。
4.2 各束、绞(包括紧压和非紧压)的导电线芯应紧密,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及屏蔽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等现象。
对于铜绞合导体不得有氧化变色现象和黑斑,对于镀锡线芯要求色泽均匀,光亮,不得有黑斑和漏镀。
4.3 成品导体的尺寸、结构与组成、直流电阻应符合GB/T3956-1997和工艺卡片的规定。
4.4 绞制的成品志体应成盘转移,成盘数量和盘具型号应符合有关工艺卡片规定,在运输搬运、堆放过程中,应严防碰撞,以免损伤导体。
堆放时应摆成丁字形或一字形。
4.5 成盘转移的导体每盘应通常为一整根,且排列整齐、均匀,装盘后离盘边大于20mm。
4.6 绞制的成品导体如需存放,应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包装覆盖,以防粉尘、水份等杂物污染。
5.工艺卡片(见后表)1.检验依据:GB/T3956-97 GB/T3953-83 GB/T3955-83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厂电缆束绞工序检验.3.检验要求:3.1每班生产至5-10米时,对照工艺文件进行首件检验无误后正常生产.3.2每班巡回检查3-5次,并纪录.3.3下班后挂上标识,内容为:型号、规格、制造者及日期、检验状态.4.检验项目:发放号:文件编号:ZH/DY01-01 受控状态:版本:A 修改状态:1次成缆铠装工艺文件1.设备用途:本厂采用1+6/1000型成缆机,设备生产范围为:绝缘线芯截面积为6-300mm2绝缘线芯的成缆、铠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