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

合集下载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性变态反应。为细胞介导免疫的一种病理表现。它是由T细胞介导的。常见的类型是:化学药品(例如染料)与皮肤蛋白结合或改变其组成,成为抗原,能使T细胞致敏。再次接触该抗原后,T细胞便成为杀伤细胞或释放淋巴因子引起接触性皮炎。另一个类型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是由某些病原体作为抗原性刺激引起的,见于结核病、梅毒等。此外,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接种疫苗后的脑脊髓炎、某些自身免疫病等都属于此型(见图)。
自身免疫病
上述针对自身的免疫应答,均不需破坏原有的自身耐受性。因自身耐受性被破坏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有3种类型:①由针对自身红细胞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疾病表现为红细胞被破坏和贫血;②由针对自身特殊组织成分的抗体(例如甲状腺抗体、胃粘膜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同一患者可出现多种针对组织的抗体。可见到这些组织的破坏性疾患,抗体存在,不一定都引起病症。目前还不能肯定抗体是否为这些病的原发病因;③由针对多种动物组织共同成分(例如核酸)的抗体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Ⅰ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性变态反应或速发型变态反应。由于抗原与抗体(通常是IgE类)在介质释放细胞上相互作用,使细胞上IgE的Fo受纤搭桥,引起细胞活化,细胞内颗粒的膜与胞膜融合形成管道,使一些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A(SPS-A)等释放。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多。根据这些活性物质作用的靶细胞不同,可发生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简介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自身免疫疾病与超敏反应的相互关系 (2)

自身免疫疾病与超敏反应的相互关系 (2)
与超敏反应有关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超敏反应有关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桥本氏甲状腺炎多发性硬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质就是由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或二者共同引起的针对自身抗原的超敏反应性疾病
L/O/G/O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超敏反应的相互关系
指导老师:刘伟 小组成员:崔世杰 胡洪伟
刘蝉 吴国珍
冯超 李兆祥
韩柏林 郭超凡
L/O/G/O
Thank You!
相同点:均是机体对某些抗原做出的适 应性免疫应答,并能引起自身某些疾病的 产生。
不同点: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原来源 于自身,即自身细胞或自身组织。而引起 超敏反应的抗原来源广泛,可以是自身抗 原也可以是外来抗原。
与超敏反应有关的典型自身性免疫疾病
•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与超敏反应有关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 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 炎、强直性脊柱、重症肌无 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桥本氏甲状腺炎、多发性硬 化症等
结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实质就是由自身 抗体,自身反应性 T淋巴细胞,或二 者共同引起的针对 自身抗原的超敏反 应性疾病。
自身 免疫 性疾 病
超 敏 反 应
导航
1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超敏反应定义的比较
2
通过某些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来阐明 其与超敏反应的关系
3
得出结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ity diease)是 机体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 而导致疾病的状态。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机体 接受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功能紊乱或 组织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 第13讲 超敏反应(第17章)

医学免疫学 第13讲 超敏反应(第17章)
(第17章,P145)
一、基本概念
1.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机体受到某些 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等 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①起因:必须接触某些抗原——变应原。 ②后果:导致了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细胞损伤。 ③本质:仍属(适应性)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2. 抗体(IgE)及其受体
变应原剌激具有过敏体质的机体 产生的特异性IgE类抗体。
*IgE主要由鼻咽、扁桃体、气 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 织中的B细胞(浆细胞)产生,依 赖IL-4。
*IgE——亲细胞性抗体
在不结合抗原的情况下,可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 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上的IgE Fc受体结合,使 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2. 局部过敏反应:
呼吸道过敏反应 ,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消化道过敏反应,如过敏性胃肠炎 皮肤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
(六)防治原则
1.查明变应原,避免接触----皮肤试验 2.脱敏疗法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对抗毒素过敏者,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min)连续 多次注射。消耗完体内现存的IgE,使机体处于脱过敏状 态(暂时的,只能维持1~2周)。
1. 调节I型超敏反应
▽直接吞噬、破坏细胞脱出的颗粒; ▽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 ▽释放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 ▽释放磷脂酶D灭活PAF。
2.参与I型超敏反应
----白三烯、主要碱性蛋白、PAF、嗜酸性粒细胞 源性神经毒素等,参与迟发相反应----例如持续性 哮喘、湿疹等。
(三)I 型超敏反应分类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二)发生机制
致敏阶段
发敏阶段 效应阶段
产生IgE

文档: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文档: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免疫应答】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无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免疫防御】对外来(异体)抗原物质的识别,排除。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可导致免疫缺陷或超敏反应。

【免疫自稳】即人体处理老化,损伤细胞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时,可导致自身免疫病,如SLE,类风湿等。

【免疫监视】对突变细胞具监视功能。

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发生率增高,增殖速度及转移加快。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物质,并能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

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交叉反应】某些抗原不仅可以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相互作用,还可以与其它抗原所诱生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共同表位】不同抗原物质可能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抗原】含共同表位的不同抗原。

【佐剂】将其预先或与抗原一起注射给机体可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的类型的物质.作用机制:1.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2.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3.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抗体】抗体是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可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丝裂原】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

丝裂原可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故可将丝裂原视为非特异性多克隆激活剂【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免疫细胞定居、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

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口服耐受和分泌SIgA。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免疫器官、输出淋巴管、胸导管、上腔静脉、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返回外周免疫器官。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

二、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 (一)致敏阶段:
变应原
B细胞
IgE 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RI结合 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IgE结合FcεR-Ⅰ
Ag
IgE
γγ β
FcεR-Ⅰ
α
(二)发敏阶段
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 与致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特异性结合
靶细胞活化
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总结: I型主要特点:
由IgE抗体介导,补体不参与 发生快,消退快 生理功能紊乱为主,通常不发生组织细胞损伤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四、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1.查明变应原,避免再接触 ---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通过 问病史;变应原皮肤试验
2.特异性脱敏和减敏治疗
①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适用:必须用免疫血清治病而又过敏的人 方法:小剂量(0.1ml-0.2ml-0.3ml)、短间隔 (20-30分钟)、反复多次注射抗毒素(将 治疗量的抗毒素24小时内全部注入) 原理:致敏细胞分期分批脱敏-最终全部解除致 敏状态 缺点:一段时间后可重新恢复致敏状态。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
刺激感觉神经 过敏性休克、荨麻疹、哮喘、 过敏性胃肠炎、过敏性鼻炎、 引起强烈痒感。
过敏反应分为:
1.速发相反应(即刻/早期相反应) 在接触变应原后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 由储备介质引起 2.迟发相反应(晚期相反应) 在接触变应原后6-12小时内发生,可持续数天 由新合成的介质引起
I 型 过 敏 反 应 的 机制
产生IgE 致敏肥大细胞 脱颗粒
临床症状
变应原
平滑肌细胞
小血管 APC Th2 Fc R IL-4 释 放 介 质

I型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
亲细胞抗体
3. 细胞
(1)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IgEFc段受体(FcεR)
嗜碱性颗粒(组胺等)
FcεR
肥大细胞
3. 细胞
(1)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IgEFc段受体(FcεR)
(2)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F性cε颗粒R
嗜酸性粒细胞
变应原再次进入
FcεR
肥大细胞
IgE
细胞膜凹陷 脱颗粒
4. 主要生物活性介质及其作用
1. 说出超敏反应的概念、类型。(重点)
2. 简述参与I 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 及作用。
3. 简述I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常见疾 病。(重点、难点)
概述
一、 超敏反应的概念 超敏反应是机体对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结果造成 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其结果 可引起多种临床疾病,称为超敏反应性疾病。
免 疫 学 检 验
作者:王玉红
1.什么是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是淋巴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 别、处理,引起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以致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2 .举例说明免疫应答的三个过程,并分 析结果。
包括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活化阶段 和效应阶段。其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对机体是 有利的,有时对机体会造成损伤。
脱敏疗法:在一定时间内,少量多次注射,使抗原逐 渐中和血中IgE抗体后,再注入大剂量抗毒素。
IgE
组胺酶破坏
暂时脱敏 大剂量注射
在严密观察和 具备各种急救措施 的条件下进行。一 旦失败,立即抢救。 青霉素禁用此方法。
3. 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4. 应用及评价 皮试法在临床上很常用, 一般用于: (1)预防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及抗毒素等。 (2)寻找过敏原 防治I 型超敏反应的关键是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因 此必须寻找过敏原。 寻找过敏原的方法: 问诊。 皮试。 激发试验:少用。

新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新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 :即通常所指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机体在遇到病原后,首先并迅速起防护作用的。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 1.抗原(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2.半抗原(hapten):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3.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4.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5.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 细胞辅助的抗原6.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7.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8.超抗原(superantigen,SAg):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1.抗体(antibody) :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

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3.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仅能合成及分泌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4.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通过对其表面表达的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直接杀伤靶抗原5.调理作用(opsonization):人体内抗体和细菌表面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补体激活。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

第八、九章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学习建议第八章内容介绍了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免疫应答的类型、应答产生过程及其免疫效应;也简单介绍了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第九章介绍了超敏反应的主要类型和常见临床疾病;学习这两章应掌握1.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包括超敏反应的概念和主要类型;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1TD抗原诱导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抗体产生的规律;2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和特点;3.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及发生机制;熟悉临床常见的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及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以及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知识结构图1.: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2.: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的活化、增殖,分化为和浆细胞; 3.:效应T细胞产生的和浆细胞产生抗体介导的;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一二三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一二四、超敏反应一二三四五、六、一抗体的负反馈调节二免疫细胞的负反馈调节概念简释1.:是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识别后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最终产生免疫效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或产生耐受;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正常免疫应答可保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异常免疫应答自身免疫和也可造成病理性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2.:动物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其特征是:1产生应答的潜伏期相对较长;2抗体效价低,维持时间短;3以IgM类抗体为主,IgG出现较晚;为低亲和力抗体;3.:机体对曾经接触过的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其特征是:1产生应答的潜伏期明显缩短;2抗体效价高,维持时间长;3以IgM和IgG几乎同时产生,为高亲和力抗体;4.:又称或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曾经接触过的某种抗原再次接触时所表现的异常增高的免疫应答,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5.: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对某种抗原产生耐受的个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体内不能产生用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保持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6.免疫抑制:机体对任何抗原刺激均不产生免疫应答或反应减弱的非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其产生原因主要有先天的遗传缺陷和后天因疾病、射线、药物等因素抑制免疫功能;7.: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称为外源性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菌或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常使其与MHC-I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提呈给CD4+T细胞;8.:细胞内合成的抗原称为内源性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或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等;内源性抗原在细胞内合成后与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并表达于细胞表面提呈给CD8+T细胞;9.:针对皮试阳性又必须使用某种抗原如抗血清者,可将抗原通过小剂量、短间隔30—50分钟、多次注射的方法注入体内,使有限数量的致敏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少量,不足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当耗尽致敏肥大细胞后再大量注射抗血清也不会发生超敏反应,并可发挥其中和毒素的作用;10.:针对难以避免接触的抗原如花粉、尘螨引起的呼吸道超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经皮试确定变应原后,可采用小剂量、长间隔6—10天、多次皮下注射的方法,通过改变变应原进入机体的途径,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G,与IgE竞争性结合进入体内的变应原,达到减轻I型超敏反应的一种治疗方法;11.:指机体初次接受大量异种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后的1-2周,出现局部红肿、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甚至一过性蛋白尿等症状;本病为一过性表现,停用免疫血清后可自行恢复;12.:属I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一种类似I型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其产生原因是血流中形成的大量免疫复合物通过传统途径激活补体,产生大量过敏毒素C3a、C5a与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结合,引发细胞脱颗粒,释放大量血管活性介质,导致过敏性休克;13.:因母子间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血型Rh-母亲由于接受Rh+输血、怀有Rh+胎儿流产或分娩时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均可刺激母亲产生IgG类血型抗体;当体内产生Rh抗体的母亲妊娠或再次妊娠怀有Rh+胎儿时,此类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其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使红细胞破坏、溶解,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14.:是一种实验性局部III型超敏反应;Arthus发现用马血清经皮下反复免疫家兔数周后,当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此种现象称为Arthus反应;重点难点内容一、概述一二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发生场所1.免疫应答类型:包括正应答和负应答;正应答又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负应答为免疫耐受;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和脾脏;三免疫应答的过程1.:是抗原提呈细胞APC 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1抗原提呈细胞种类:2外源性抗原→APC↘内质网合成MHC-II类分子→高尔基体→与内体融合3↘内质网合成MHC-I类分子体内所有可表达MHC-I类分子的细胞都具有将抗原肽结合到MHC-I类分子并表达于细胞表面的作用;当这些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了病毒蛋白或基因突变产生突变蛋白后,均有可能被CD8+T细胞识别和杀伤;因此病毒感染细胞和突变细胞也可提呈抗原;2.: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及分化为效应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A.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TCR只能识别APC表面特定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不能识别未经加工处理的游离抗原;B.T细胞活化需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来源于T细胞表面TCR与相应抗原肽-MHC 复合物的结合,并由CD3分子将刺激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第二信号来自协同刺激分子,即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和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的结合;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主要的AP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及其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见下表:C.T细胞与APC之间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D.T细胞活化后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使细胞分裂增殖,即特异性T细胞克隆扩增,并在不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效应T细胞:CD4+T1细胞H 和CD8+Tc细胞;2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A.B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SmIg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B.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和活化必须有T细胞的辅助;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来H自协同刺激分子,即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CD40和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细胞之间的作用受MHC CD40L配体的结合其他协同刺激分子见上表;B细胞和TH限制;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不需T细胞辅助;C.B细胞既是抗原提呈细胞,也是体液免疫效应细胞;在双信号刺激下,活化的B细胞表面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接受来自活化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辅助作H用,增殖、分化为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3.:1效应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效应,发挥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抗肿瘤、移植排斥等功效;1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经活化巨噬细胞而诱生炎症性迟发型超敏反应;A.CD4+THB.CD8+Tc细胞:分泌细胞毒素杀伤带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2效应B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发挥抗胞外细菌感染、中和毒素等功能;二、TD抗原和TI抗原均可诱导B细胞活化,产生各种特异性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因此由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称为体液免疫应答;一TD抗原和TI抗原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简要过程及区别:体液免疫应答可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阶段;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或B细胞必须将吞噬的抗原加工处理成抗原肽并和MHC-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才能由CD4+Th细胞识别,产生激活Th细胞的第一信号;APC或B 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与CD4+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诱导产生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至此,CD4+Th细胞被活化;活化的Th细胞又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反过来作用于巨噬细胞和B细胞,使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如IL-1、IL-12,进一步促进T、B淋巴细胞的活化;活化B细胞表面也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接受来自Th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的辅助作用,进入分化、增殖阶段,即反应阶段;在反应阶段,CD4+Th细胞在细胞因子IL-4的作用下分化为CD4+Th2细胞,产生大量IL-4、5、6、10,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合成分泌各种特异性抗体,发挥各种体液免疫效应;而TI抗原诱导B细胞激活不需Th细胞辅助,一般也不需巨噬细胞参与;这类抗原通常只能激活B1细胞;B1细胞产生于个体发育早期,只能产生IgM类抗体,因此没有免疫记忆,也不能引起再次应答;二: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比较机体初次接受抗原刺激后,一般需经2-3周才能在血清中检测到相应抗体,而且抗体含量较低,持续时间短,类型以IgM为主,IgG出现较晚;这些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强度较低,为低亲和力抗体;该现象称为初次应答;经过初次应答后,当抗体下降恢复正常时,再用同样抗原刺激,机体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抗体含量高,持续时间长,类型以IgG为主,与抗原的结合强度高,为高亲和力抗体;此现象称为再次应答,也称回忆应答;再次应答时仍然是先产生IgM类抗体,且持续时间不长,但IgG类抗体也很快产生,且能在体内维持很长时间;免疫应答的这一特点已广泛用于传染病的人工免疫预防和临床传染病的诊断;如预防接种通常采用多次接种的方法达到强化免疫的效果,即在初次免疫后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使机体产生再次应答,从而获得对某种传染病更强、更持久的免疫力;而在临床通过检测抗体诊断传染病时,通常要取双份血清,即发病早期和间隔两周后再取一份血清;两份血清抗体效价比较,若后一份血清抗体效价比前一份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通常由TD抗原引起,由多种免疫细胞协同作用完成;整个过程也可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阶段;在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与CD4+Th细胞的相互作用及CD4+T细胞的活化与体液免疫应答相同;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和同种异体移植的组织细胞也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通过内源性抗原提呈的方式激活CD8+Tc细胞;在反应阶段,由于受到不同细胞因子的作用,活化的CD4+T细胞可分化成为具有不同功能的CD4+Th1细胞和CD4+Th2细胞,CD8+Tc细胞可分化增殖为致敏Tc细胞;CD4+Th1细胞和致敏Tc细胞即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T细胞;前者经活化巨噬细胞诱导产生炎症,在抗胞内病原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后者分泌细胞毒素杀伤表达抗原的靶细胞;一在感应阶段活化的CD4+Th细胞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并在细胞表面表达IL-2、4、12受体;巨噬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及活化CD4+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可分泌IL-1、IL-12;活化CD4+Th细胞接受以IL-12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后分化为CD4+Th1细胞,又称炎性T细胞,可产生大量IL-2和IFN-γ、TNF-β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引起局部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经过激活的巨噬细胞其吞噬杀伤能力得到极大增强,可吞噬杀伤卡氏肺囊虫、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物;Th1细胞激活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抗胞内病原体的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临床传染性变态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等病理损伤;二1.杀伤T细胞Tc,或CTL的激活:CTL前体细胞通过其表面TCR识别APC或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表面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获得活化的第一信号;在Th细胞分泌的IL-2和IFN-γ的辅助作用下被激活;激活的CTL可表达IL-12受体,在IL-12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致敏Tc细胞,即效应细胞毒T细胞;2.Tc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激活的CTL可释放一系列细胞毒素,引起靶细胞的损伤;这种细胞毒作用与巨噬细胞和NK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杀伤不同,是抗原特异性的,并且受MHC-I类分子限制;CTL与靶细胞上的抗原肽-MHC-I类分子结合后,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释放穿孔素、蛋白酶等细胞毒素;穿孔素可在靶细胞的膜上打孔,蛋白酶随之进入靶细胞激活胞内的核酸内切酶,降解靶细胞核酸,使靶细胞溶解破坏;CTL还可迅速诱导靶细胞发生细胞凋亡;致敏CTL细胞杀伤溶解靶细胞后本身不受损伤,并可连续作战,攻击其他表达相应抗原的靶细胞;这在抗病毒感染、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四、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变态反应,是指已被某种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超常的或病理性免疫应答;其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超敏反应是一种过强的免疫应答,因此具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即特异性和记忆性;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可以是完全抗原,如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等;也可是半抗原,如药物、化学制剂等;还可是自身抗原如变性的自身组织细胞等;根据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通常分为IV型;前III型由抗体介导,第IV型为细胞免疫介导;临床上发生的超敏反应常见两型或三型并存,以一种为主;而一种抗原在不同条件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一----速发型超敏反应致敏机体再次接触相应变应原时所发生的急性超敏反应;如临床常见的过敏性哮喘、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均属I型超敏反应;其基本特点是:发生快,消失快,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其发生机制是由结合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与再次接触的变应原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通常无组织细胞损伤;1.变应原种类:1吸入性:植物花粉、真菌、尘螨、昆虫、动物皮毛等;2食入性:奶、蛋、海产品、菌类食物、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3其它:药物、化工原料、污染空气颗粒等;2.参与的免疫细胞:1效应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这两种细胞表面均具有IgE Fc受体,可与IgE的Fc段结合;同时这两种细胞的胞浆内均含有大量嗜碱性颗粒,其内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2负反馈调节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直接吞噬、清除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颗粒,释放一系列酶灭活生物活性介质;3.参与的免疫分子――抗体:IgE为主,IgG4也可参与;IgE由变应原入侵部位粘膜固有层中浆细胞产生,对同种组织细胞具有亲嗜性,其Fc段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 Fc受体结合;4.:5.反应过程:1机体致敏阶段:变应原通常经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和皮肤初次入侵过敏体质机体,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IgE;该抗体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Fc受体FcεR结合,形成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细胞,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此状态可维持半年至数年不等;2发敏阶段: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同一变应原,则变应原与体内早已存在的致敏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两个相邻的特异性IgE分子交联结合,使胞膜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使致敏细胞脱颗粒,释放储存的介质,同时合成新的介质;这些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抗原入侵部位组织器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痉挛,腺体分泌增加,产生一系列症状;如呼吸道过敏反应可表现为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道过敏反应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皮肤过敏反应可表现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如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则表现为急性的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则有生命危险;6.:主要依靠嗜酸性粒细胞;其作用有两方面:1直接吞噬、降解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颗粒;2释放一系列酶破坏生物活性介质:包括组胺酶灭活组胺、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磷脂酶D灭活血小板活化因子等;7.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及预防:1过敏性休克:①药物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引起的多见, 碘剂、麻醉剂等也可引起;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作为半抗原与体内组织蛋白结合构成变应原;预防措施包括提高青霉素质量、使用前新鲜配制、注射前皮试等;②血清过敏性休克:由再次使用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血清引起;纯化免疫血清、使用前皮试可避免这类反应发生;若皮试阳性者仍需应用则应采取;2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孢子等引起;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如无法避免,可采用;3过敏性胃肠炎:某些过敏体质的小儿食入动物蛋白如鱼、虾、牛奶、鸡蛋等出现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4荨麻疹:可由药物、食物、花粉、肠道寄生虫、甚至冷、热刺激引起;二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IgG、IgM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 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1.变应原:1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如血型抗原、自身细胞变性抗原、暴露的隐蔽抗原、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等;2吸附在组织细胞上的外来抗原或半抗原:如药物青霉素、甲基多巴、细菌成分、病毒蛋白等;2.靶细胞/组织:血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心瓣膜、心肌细胞等;3.参与的免疫分子:1抗体IgG、IgM;2补体;4.靶细胞损伤机制:当体内相应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杀伤带有抗原的靶细胞:1激活补体:靶细胞上的抗原和体内相应抗体IgG、IgM结合后,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最终在靶细胞膜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造成靶细胞因膜损伤而裂解;2调理吞噬作用:抗体IgG结合靶细胞表面抗原后,其Fc段与巨噬细胞、NK、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增强它们的吞噬作用;IgM与靶抗原结合后可通过激活补体,再以补体C3b与巨噬细胞表面C3b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3ADCC效应:对固定的组织细胞,在抗体IgG 和IgM介导下,与具有IgG 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的巨噬细胞、NK细胞、等结合,释放蛋白水解酶、溶酶体酶等,使固定组织溶解破坏;5.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和预防:1:可由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的输血引起红细胞溶解;HLA型别不同的输血可使体内产生抗白细胞、血小板抗体,产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通过血型鉴定选择同型血输入可避免ABO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2:主要见于母子间Rh血型不合的第二胎妊娠;血型为Rh阴性的母亲因流产或分娩过Rh阳性的胎儿时,Rh阳性RBC进入体内产生了抗Rh抗体IgG类,当她再次妊娠Rh阳性的胎儿时,母体内的抗Rh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阳性RBC结合,通过激活补体和调理吞噬,使胎儿RBC溶解破坏,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若该母亲曾接受过输血则第一胎胎儿也可发生溶血;预防:分娩Rh阳性胎儿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Rh抗体抗D抗体,预防再次妊娠Rh阳性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症;母子ABO血型不符也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症,见于O型血母亲生A、B、AB型胎儿;目前无有效预防措施;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于感染或某些药物引起的红细胞表面抗原改变,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或巨噬细胞引起红细胞溶解;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外来药物半抗原结合在血细胞上成为完全抗原后刺激体内产生相应抗体,与血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或巨噬细胞造成血细胞损伤,可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5:由A族链球菌与肾小球基底膜存在的共同抗原或因链球菌感染改变肾小球基底膜,产生自身抗原引起;6急性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体内抗链球菌胞壁蛋白抗体与心肌细胞上的共同抗原结合,引起心肌炎;三――免疫复合物型、血管炎型超敏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主要IgG、IgM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白细胞和血小板聚集,引起以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应答;1.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颗粒性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大分子免疫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可溶性小分子免疫复合物在通过肾脏时可被滤过清除;只有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可在血流中长期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引起沉积的原因主要有:1血管活性胺等物质的作用:免疫复合物可直接吸附血小板,使之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胺;或通过激活补体,产生C3a、C5a片段,使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胺,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局部解剖和血流动力学因素:免疫复合物在血流中循环,遇到血流缓慢、易产生涡流、毛细血管内压较高的区域如肾小球基底膜和关节滑膜,则易于沉积并嵌入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之中;2.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主要由补体、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引起; 1补体作用:免疫复合物经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产生C3a、C5a,C567等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和水肿;并吸引中性粒细胞在炎症部位聚集、浸润;膜攻击复合物可加剧细胞损伤;2中性粒细胞作用:中性粒细胞浸润是II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病理特征;局部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的过程中,释放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弹性纤维酶和碱性蛋白等,使血管基底膜和周围组织损伤;3血小板作用:免疫复合物和补体C3b可使血小板活化,释放血管活性胺,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充血和水肿;同时血小板聚集,激活凝血机制,可在局部。

免疫名词解释

免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是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
2.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是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降解为多肽片段, 并与MHC分子结合为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而转移至细胞表面,再与TCR结合形成TCR-抗原肽-MHC分子三元体,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全过程。
2.半抗原(hapten):又称不完全抗原,是指仅具有与抗体结合的能力,而单独不能诱导抗体产生的物质。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3.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4.表位(epitope)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也称抗原决定基。
提呈抗原的能力:MHC分子、协同刺激分子
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
迁移能力
、名词解释
1.BCR复合物:即由负责与相应Ag特异结合的膜免疫球蛋白(mlg)与负责向胞
内传导抗原活化信号的Iga/Igp组成的B细胞表面复合物。
6. 初次应答:机体初次接受抗原刺激后,需经一定潜伏期才能在血清中出现抗体,该种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此现象称为初次应答。
7.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1.抗原(antigen)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5.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HVR):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这些区域为超变区。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
1、靶细胞及其表面的抗原
靶细胞
正常组织细胞 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 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 正常存在于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如ABO、 Rh等 异嗜性抗原(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 的共同抗原):如乙型链球菌与心脏有共同抗原 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 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表位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一类介质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类似
3、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 储存介质: 组 胺:是引起速发相反应的介质,作用十分 短暂。 激肽原酶:为参与迟发相反应的介质。 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能趋化嗜酸粒细胞。
新合成的介质:
白三烯(LT):是引起迟发相反应时支气管持续
痉挛的主要介质。
前列腺素D2(PGD2) :可使血管扩张、支气管收缩
昆虫
毒液及其某些酶类 物质如蜂毒中的磷 脂酶A
能够诱导变态反 应的抗原性物质
吸入性变应原
花粉 尘螨或其排泄物 真菌或其孢子 动物皮屑或羽毛
药物
青霉素 磺胺 普鲁卡因 有机碘化物
食物变应原
2、参与的效应分子与细胞
效应分子:变应素IgE
FcεRⅠ
效应细胞:肥大细胞
嗜碱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 变应素
指引起 I 型超敏反应的特异性 IgE 类抗体
(1) 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粘膜下固 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 (2) 具有同种组织细胞的亲嗜性,称为亲细胞抗体。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高表达 IgE +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IgE Fc受体 ——
机体致敏
• IgE Fc受体 FcεR I:与IgE有极高的亲和力,存在于肥 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上。 FcεR II(CD23): 低亲和力受体,存在于APC、 嗜酸粒细胞、活化 T细胞及NK细 胞上。

简述超敏反应的基本类型

简述超敏反应的基本类型

简述超敏反应的基本类型超敏反应(Hyper敏反应)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免疫系统对病原体或其他刺激物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导致身体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

超敏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以下几种:1. 白细胞介素-1(IL-1)超敏反应:IL-1是一种白细胞介素,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细菌和其他寄生虫的抗体。

当身体接触到病原体时,IL-1会激活B 细胞产生抗体,并对抗体分子进行修饰,使其更易于与病原体结合。

这种超敏反应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和其他免疫异常,需要进行治疗。

2. 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反应:IL-6是一种白细胞介素,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生长和活性,并激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当身体接触到病原体时,IL-6会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对病原体进行攻击,导致炎症反应和其他免疫异常。

3. 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敏反应:IL-10是一种白细胞介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并促进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吞噬和清除。

当身体接触到病原体时,IL-10会抑制抗体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病原体的吞噬和清除,从而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4. 白细胞介素-12(IL-12)超敏反应:IL-12是一种白细胞介素,可以刺激B 细胞产生抗体,并对抗体进行修饰。

当身体接触到病原体时,IL-12会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并对抗体分子进行修饰,使其更易于与病原体结合。

这种超敏反应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和其他免疫异常,需要进行治疗。

除了以上四种基本类型,还有其他类型的超敏反应,例如细胞因子超敏反应和细胞毒性超敏反应等。

超敏反应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免疫异常和疾病。

因此,对超敏反应的了解和治疗是免疫学和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超敏反应定义和特点

超敏反应定义和特点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 (allergen)或过敏原(Anaphylactogen)。
超敏反应依据其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分为四型:I 型超敏反 应,即速发型超敏反应;II 型超敏反应,即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 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 应;IV型超敏反应,即迟发型超敏反应。
已公布的变应原。 4.哮喘及过敏基因数据库(cooke.gsf.de/asthmagen/main. com)。 5.美国国家食品安全与技术中心(/~ sgendel/ fa.htm)建立食品变应原、非食品变应原、小麦面 筋序列3个数据库。 6.Protall数据库(/protall/)参与 经典
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可被招募到 变态反应部位发挥作用。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均来自髓样造血干 细胞,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 Fc受体(FcRI),胞 质内含有类似的嗜碱性颗粒,被变应原激活后, 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也大致相同。
FcRI由一条 链、一条 链和两条相 同的 链组成。 链为配基结合链,其胞外 功能区能与IgE Fc段结合。 链和 链可介 导信号转导,其中 链跨膜4次,其N端和C 端均位于胞浆内,C端含有一个免疫受体酪 氨酸活化基序(ITAM)。 链为跨膜蛋白,在 胞外N端经二硫键相连组成二聚体,胞浆内 C端各含一个ITAM。
②激肽原酶可作用于血浆中激肽原(2球蛋白)使之 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激肽,其中缓激肽的主要作用 是:刺激平滑肌收缩,使支气管痉挛;使毛细血管 扩张,通透性增强;吸引嗜酸、嗜中性粒细胞等向 局部趋化。
2. 细胞内新合成的介质及其作用 ①白三烯(LTs) 是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合酶途径形成 的介质,通常由LTC4、LTD4和LTE4混合组成。 它们是引起晚期相反应主要介质,其主要作用是: 是使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的收缩;毛细血管扩 张、通透性增强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

超敏反应1

超敏反应1
● Fcε RⅠ--- 高亲和性受体; 组成:α 链(1条)、β 链(1条)和γ 链(2 条) 存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 (主要)及 嗜酸性粒细胞(活化)。 ● Fcε RⅡ --- 低亲和力受体。
IgE分子及其受体
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
肥大细胞 --- 皮肤、粘膜下层及血管周围的疏松结 缔组织; 嗜碱性粒细胞 --- 血液。 作用: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呼吸道、消化道、泌 尿生殖道粘膜组织中。 作用: A.对Ⅰ型超敏反应产生负反馈调节作用; B.参与Ⅰ型超敏反应晚期反应。
(一)抗原
1.细胞固有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 如 ABO血型抗原、Rh抗原、HLA和血小板。 吸附于细胞表面: 如病原微生物抗原和某些化学药物等半抗原。
2.外来抗原或半抗原 3.异嗜性抗原:
如链球菌与人的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瓣膜之间的
(二)抗体
共同抗原。
主要为IgG和IgM类抗体
(三)细胞损伤机制
1.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 抗体(IgG或IgM)+ 抗原(靶细胞表面) 激活补体 膜攻击复合体 破坏靶细胞。 2.炎症细胞募集 3.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调理作用) IgG抗体 + 靶细胞抗原 Fcγ R结合(M) 吞噬破坏 靶细胞。 4.ADCC作用 IgG抗体 + 靶细胞抗原 Fcγ R(NK细胞)结合 杀伤 靶细胞。
遗传因素
接触变应原的机会 抗原的性质和进入途径 Th细胞和细胞因子
遗传因素
特应症(atopy)是指一类与遗传密切相关的速发型变态反应 ,也就是过敏性体质对环境中常见抗原产生IgE类抗体应 答的倾向性,对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易感性。 临床特点:

超敏反应要点总结

超敏反应要点总结

Ⅱ型细胞毒型细胞溶解型IgG
IgM
补体系
统吞
噬细胞
N K细

1.抗体与细胞本身或粘附在
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或抗原
抗体复合物吸附在细胞表面
2.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
3.调理Mφ,吞噬靶细胞
4.激活杀伤细胞,杀伤靶细

1.异型输血反

2.新生儿溶血
性症
3.免疫性血细
胞减少症
4.甲状腺机能
亢进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血管炎型IgG
IgM
补体系
统中
性粒细

嗜碱性
粒细胞
血小板
1.中等大小可溶性IC沉积
于血管基底膜、关节滑膜等处
2.激活补体
3.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溶
酶体酶
4.引起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
1.血清病
2.感染后肾小
球肾炎
3.系统性红癍
狼疮
4.类风湿性关
节炎
5.过敏性肺泡

Ⅳ型迟发型细胞介导型致敏T
细胞
淋巴因

巨噬细

1.抗原刺激T细胞致敏。

2.致敏T细胞再次与抗原相
遇,产生免疫效应
3.TH 1释放淋巴因子,引
起炎症反应
1.传染性超敏
反应
2.接触性皮炎
3.移植排斥反
应。

第12章 超敏反应

第12章 超敏反应
15
(四)皮肤过敏反应
药物
食物
荨麻疹 寄生虫
冷热 湿疹
血管神经性水肿
16
四、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一)检出抗原并避免接触
查找过敏原: ● 可通过询问病史和皮试来完成。
(二)脱敏治疗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17
(三)药物治疗 1.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 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2.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色苷酸二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3.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抗组胺药 (四)免疫新疗法 原则:引起IgG升高和Th1升高 1.IL-12与变应原共同使用,诱导Th1的转换 2.应用人源化抗IgE单抗,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 粒细胞的活性等。
• 消化道 (食入性)--- 鱼、虾、肉、蛋、牛奶等;
• 肌肉、静脉(注射性)--- 化学药物、昆虫叮咬等。
7
(二)变应素
• 特应性个体IgE水平高
• 产生部位:鼻咽、扁桃体、气管及胃肠道
粘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
• 亲细胞抗体:牢固、持久结合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8
(三)参与细胞
•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18
第二节 II型超敏反应
又称细胞毒型超敏反应、溶细胞型超敏反应。 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结 合后,在补体、MΦ和NK细胞的参与下,引 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 疫反应。
19
• 特点:
(1) 抗体为IgG或IgM (2) 补体、MΦ和NK细胞参与作用
(3) 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
1963年,Gell和Coombs
速发型 超敏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应答与超敏反应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八、九章免疫应答和超敏反应【学习建议】第八章内容介绍了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免疫应答的类型、应答产生过程及其免疫效应。

也简单介绍了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

第九章介绍了超敏反应的主要类型和常见临床疾病。

学习这两章应掌握 1.免疫应答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包括超敏反应的概念和主要类型;2.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1)TD抗原诱导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抗体产生的规律。

(2)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过程和特点。

3.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及发生机制。

熟悉临床常见的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及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以及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特点。

了解免疫应答的负反馈调节。

【知识结构图】1.: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

2.: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的活化、增殖,分化为和浆细胞。

3.:效应T细胞产生的和浆细胞产生抗体介导的。

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一)(二)(三)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一)(二)四、超敏反应(一)(二)(三)(四)五、六、(一)抗体的负反馈调节(二)免疫细胞的负反馈调节【概念简释】1.:是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的生理过程。

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识别后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最终产生免疫效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或产生耐受()。

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正常免疫应答可保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异常免疫应答(自身免疫和)也可造成病理性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

2.:动物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其特征是:(1)产生应答的潜伏期相对较长。

(2)抗体效价低,维持时间短。

(3)以IgM类抗体为主,IgG出现较晚。

为低亲和力抗体。

3.:机体对曾经接触过的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免疫应答。

其特征是:(1)产生应答的潜伏期明显缩短。

(2)抗体效价高,维持时间长。

(3)以IgM和IgG几乎同时产生,为高亲和力抗体。

4.:又称或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曾经接触过的某种抗原再次接触时所表现的异常增高的免疫应答,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

5.: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对某种抗原产生耐受的个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体内不能产生用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保持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

6.免疫抑制:机体对任何抗原刺激均不产生免疫应答或反应减弱的非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先天的遗传缺陷和后天因疾病、射线、药物等因素抑制免疫功能。

7.: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称为外源性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菌或细胞等。

抗原提呈细胞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常使其与MHC-I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I 类分子复合物提呈给CD4+T细胞。

8.:细胞内合成的抗原称为内源性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或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等。

内源性抗原在细胞内合成后与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并表达于细胞表面提呈给CD8+T细胞。

9.:针对皮试阳性又必须使用某种抗原(如抗血清)者,可将抗原通过小剂量、短间隔(30—50分钟)、多次注射的方法注入体内,使有限数量的致敏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少量,不足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当耗尽致敏肥大细胞后再大量注射抗血清也不会发生超敏反应,并可发挥其中和毒素的作用。

10.:针对难以避免接触的抗原(如花粉、尘螨)引起的呼吸道超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经皮试确定变应原后,可采用小剂量、长间隔(6—10天)、多次皮下注射的方法,通过改变变应原进入机体的途径,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G,与IgE竞争性结合进入体内的变应原,达到减轻I型超敏反应的一种治疗方法。

11.:指机体初次接受大量异种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后的1-2周,出现局部红肿、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甚至一过性蛋白尿等症状。

本病为一过性表现,停用免疫血清后可自行恢复。

12.:属I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一种类似I型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其产生原因是血流中形成的大量免疫复合物通过传统途径激活补体,产生大量过敏毒素(C3a、C5a)与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结合,引发细胞脱颗粒,释放大量血管活性介质,导致过敏性休克。

13.:因母子间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

血型Rh-母亲由于接受Rh+输血、怀有Rh+胎儿流产或分娩时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均可刺激母亲产生IgG类血型抗体。

当体内产生Rh抗体的母亲妊娠或再次妊娠怀有Rh+胎儿时,此类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其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使红细胞破坏、溶解,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

14.:是一种实验性局部III型超敏反应。

Arthus发现用马血清经皮下反复免疫家兔数周后,当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

此种现象称为Arthus反应。

【重点难点内容】一、概述(一)(二)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发生场所1.免疫应答类型:包括正应答和负应答。

正应答又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负应答为免疫耐受。

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和脾脏。

(三)免疫应答的过程1.:是抗原提呈细胞(APC)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

(1)抗原提呈细胞种类:(2)外源性抗原→APC↘内质网合成MHC-II 类分子→高尔基体→与内体融合(3)↘内质网合成MHC-I 类分子体内所有可表达MHC-I 类分子的细胞都具有将抗原肽结合到MHC-I 类分子并表达于细胞表面的作用。

当这些细胞感染病毒后产生了病毒蛋白或基因突变产生突变蛋白后,均有可能被CD8+T 细胞识别和杀伤。

因此病毒感染细胞和突变细胞也可提呈抗原。

2.:T 、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及分化为效应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

(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A.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TCR)只能识别APC表面特定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不能识别未经加工处理的游离抗原。

B.T细胞活化需双信号刺激。

第一信号来源于T细胞表面TCR与相应抗原肽-MHC复合物的结合,并由CD3分子将刺激信号传递到细胞内。

第二信号来自协同刺激分子,即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和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的结合。

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主要的AP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及其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见下表:C.T细胞与APC之间的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D.T细胞活化后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使细胞分裂增殖,即特异性T细胞克隆扩增,并在不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分化为具有不同功能的效应T细胞:CD4+T1H 细胞和CD8+Tc细胞。

(2)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A.B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SmIg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细胞的辅助。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B.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和活化必须有TH来自协同刺激分子,即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CD40和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CD40L(配体)的结合(其他协同刺激分子见上表)。

B细胞和T细胞之间的作H 用受MHC限制。

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不需T细胞辅助。

C.B细胞既是抗原提呈细胞,也是体液免疫效应细胞。

在双信号刺激下,活化的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B细胞表面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接受来自活化TH辅助作用,增殖、分化为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

3.:(1)效应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效应,发挥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抗肿瘤、移植排斥等功效。

A.CD4+T1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经活化巨噬细胞而诱生炎症性迟发型超敏反H应。

B.CD8+Tc细胞:分泌细胞毒素杀伤带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

(2)效应B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发挥抗胞外细菌感染、中和毒素等功能。

二、TD抗原和TI抗原均可诱导B细胞活化,产生各种特异性抗体。

由于抗体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因此由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称为体液免疫应答。

(一)TD抗原和TI抗原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简要过程及区别:体液免疫应答可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阶段。

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或B细胞必须将吞噬的抗原加工处理成抗原肽并和MHC-II类分子结合成复合物,才能由CD4+Th细胞识别,产生激活Th细胞的第一信号。

APC或B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与CD4+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诱导产生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至此,CD4+Th细胞被活化。

活化的Th细胞又可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反过来作用于巨噬细胞和B细胞,使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如IL-1、IL-12,进一步促进T、B淋巴细胞的活化。

活化B细胞表面也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接受来自Th细胞、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的辅助作用,进入分化、增殖阶段,即反应阶段。

在反应阶段,CD4+Th细胞在细胞因子IL-4的作用下分化为CD4+Th2细胞,产生大量IL-4、5、6、10,作用于B细胞,使B 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合成分泌各种特异性抗体,发挥各种体液免疫效应。

而TI抗原诱导B细胞激活不需Th细胞辅助,一般也不需巨噬细胞参与。

这类抗原通常只能激活B1细胞。

B1细胞产生于个体发育早期,只能产生IgM类抗体,因此没有免疫记忆,也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二):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比较机体初次接受抗原刺激后,一般需经2-3周才能在血清中检测到相应抗体,而且抗体含量较低,持续时间短,类型以IgM为主,IgG出现较晚。

这些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强度较低,为低亲和力抗体。

该现象称为初次应答。

经过初次应答后,当抗体下降恢复正常时,再用同样抗原刺激,机体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抗体含量高,持续时间长,类型以IgG为主,与抗原的结合强度高,为高亲和力抗体。

此现象称为再次应答,也称回忆应答。

再次应答时仍然是先产生IgM类抗体,且持续时间不长,但IgG类抗体也很快产生,且能在体内维持很长时间。

免疫应答的这一特点已广泛用于传染病的人工免疫预防和临床传染病的诊断。

如预防接种通常采用多次接种的方法达到强化免疫的效果,即在初次免疫后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使机体产生再次应答,从而获得对某种传染病更强、更持久的免疫力。

而在临床通过检测抗体诊断传染病时,通常要取双份血清,即发病早期和间隔两周后再取一份血清。

两份血清抗体效价比较,若后一份血清抗体效价比前一份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通常由TD抗原引起,由多种免疫细胞协同作用完成。

整个过程也可分为感应、反应和效应阶段。

在感应阶段,抗原提呈细胞与CD4+Th细胞的相互作用及CD4+T细胞的活化与体液免疫应答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