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课内阅读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山中访友
一.阅读第1课第3段,回答问题。
1.本段主要讲了什么?
2.解释词语。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4.你从第2句话中体会到什么?答:这句话不仅写出了桥的古老,更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5.第3句话表现了什么?答:表现了老桥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阅读第1课第4段,回答问题。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答:主要写了“我”走进树林,鸟儿和露珠和“我”交流情感,和树融为一体。
3.第1句话表达了什么?答: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4.你从最后一句话感受到什么?答:我感受到这是一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三.阅读第1课第5段,回答问题。
1.用文段中的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答: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2.作者分别拜访了哪些朋友?答:拜访的朋友有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
3.本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阅读第1课第6-8段,回答问题。
1.读完第6段,你会想起哪一句描写景物的诗?答: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仿写第7段第2句。答:满校园都是树,茂盛的大树像为我撑起的巨伞。
3.第8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的朋友的留恋之情。
3.草虫的村落
一.阅读第3课第4-5段,回答问题。
1.第5段主要讲了什么?答:草虫的村落里和睦快乐的生活。
2.解释词语。熙熙攘攘:形容人很多,非常热闹。意味深长: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花色斑斓:色彩艳丽,灿烂夺目。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驻足痴望: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3.草虫的村落在哪里?答:散布是森林边缘的小丘上。
4.你从第5段中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动物之间和睦相处。
二.阅读第3课第6-7段,回答问题。
1.仿写第6段第2句。答:孩子们轻快地舞动双手,优美的舞姿,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2.解释词语:全神贯注:形容精神高度集中。行色匆匆:匆忙走路的神态。
3.第6段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读读第7段最后一句,讲讲这其中的力量可能指的是什么?答:可能是一种家庭的责任感,使它奔忙着。
5.你从第7段感受到这是一群怎样的动物?答:我感受到这是一群勤勉的动物。
5.詹天佑
一.阅读第5课第2-3段,回答问题。
1.第2、3段分别讲了什么?答:第2段讲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第3段讲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种种压力。
2.解释词语:高山深涧:形容山势险要。悬崖峭壁:形容山势险峻。
3.抄写描写自然环境恶劣的句子。答;原来……悬崖峭壁。
4.你从第3段的语言描写中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极度蔑视。
5.你从第3段最后一句话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极度蔑视。
二.阅读第5课第4段,回答问题。
1.用文段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答:第一句。
2.解释词语。狂风怒号:猛烈的风大声
吼叫。
3.你从语言描写的句子中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詹天佑那种对工作一丝不苟态度。
4.你从“他亲自……农民”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詹天佑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
5.你从最后一句话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和为国争光的决心。
三.阅读第5课第5段,回答问题。
1.本段主要讲了什么?答:铁路要经过居庸关和八达岭,不得不开凿隧道。
2.居庸关隧道的开凿方法是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原因是山势高,岩层厚。
八达岭隧道的开凿方法是中部凿井法,原因是长一千一百多米。
3.你从“工地上……离开工地”这些话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詹天佑那种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
4.请画出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和“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
四.阅读第5课第6段,回答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答:詹天佑顺着青龙桥附近的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2.你从“人”字形线路的设计中体会到什么?答;我体会到詹天佑那种勇于创新的精神。
6.怀念母亲
一.阅读第6课第1-2段,回答问题。
⒈第1段中讲到作者的两个母亲,她们分别是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
⒉释词。食不下咽:吃不下饭。寝不安席:睡不着觉。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泪流不止:不断地流泪。
⒊.“我”的愿望是作者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⒋从第2段第4句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悲痛欲绝。
⒌作者的母亲去世后,作者为什么如此悲痛?答:因为作者六岁就离开了母亲,而且平时也很少回家,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所以感到很内疚、悲痛。
⒍在悲痛的日子里,作者会想起怎样的情景?答:会想起母亲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日夜操劳的情景。(或会想起自己曾经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情景。)
⒎第2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二.阅读第6课第3-5段,回答问题。
1.解释词语。濒来入梦:经常到梦中来。
2.祖国母亲为什么“濒来入梦”?答: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心中无限思念祖国。
3.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答:作者身在异国他乡,远离了祖国和亲人,心中十分忧愁;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
三.阅读第6课第8-13段,回答问题。
1.解释词语:思潮起伏: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心潮腾涌:心情跳跃、涌动。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灰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