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措施
肾着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一例儿童遗尿案例
![肾着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一例儿童遗尿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cee900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7.png)
肾着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一例儿童遗尿案例肾着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一例儿童遗尿案例晚上尿多,遗尿6年余。
这是一个10岁的小学生,从4岁开始,每天都需要叫几次起来小便,不叫的话就会尿床,6年了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如此,去了诸多医院治疗,均没有很好的效果,也没有其他的不适症状,食欲也很好,发育正常,大便也正常,偶尔有口臭。
刻症:遗尿,没有其他不适,偶有口臭,纳可,大便正常,舌质淡,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
拟诊:太阴病里虚寒。
拟方:肾着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干姜、茯苓、白术、炙甘草、菟丝子、芡实、金樱子、巴戟天、山茱萸、桂枝、白芍、龙骨、牡蛎、大枣、覆盆子,中药7剂,水煎服。
二诊:服以上药后,晚上小便睡前去一次,几乎不用叫醒上厕所了,也不会遗尿了,就按照原方继续调理。
按语思考;患者经过一诊的治疗总体有效了,说明药是对症了,患者没有其他的适,但是遗尿和小便多说明有里虚寒,有肾气的固涩不足。
肾着汤也叫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第16条: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古人以腰属肾,湿痹在腰,故名为肾着。
腰背寒湿,故其人身体重而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肿状,但反不渴而小便自利,与一般的水气病不同,水不在胃,故饮食如故。
这个小便频多,晚上明显,有遗尿,说明病在下焦,所以此患者治疗是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来治疗。
茯苓、白术并用,温中祛寒,所以治小便自利,小便频数,干姜重用,配合茯苓、白术更治太阴里虚寒。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在此的用意是根据《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8条:夫失精家,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10岁的儿童当然不是失精家,我们可以根据这条去推论,遗尿,遗精、失精,都是因为固涩不好了,肾气不固了,营卫不和所致,所以在此用上了桂枝龙骨牡蛎汤。
【中医偏方】小儿遗尿方集
![【中医偏方】小儿遗尿方集](https://img.taocdn.com/s3/m/9136e13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4.png)
【中医偏方】小儿遗尿方集【中医偏方】小儿遗尿方集翟德山据《中医中药秘方网》文整理编辑2013-06-29中医穴位疗法治小儿遗尿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以不自主排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儿科常见病,俗称“尿床”。
该病常反复发作,虽然预防后较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
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西医学认为兴奋、惊恐、过度疲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而精神紧张,或缺乏照顾及训练,或膀胱容量小等原因均可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发生遗尿。
其中约有10%的患儿具有遗传倾向。
推拿治疗1.治疗原则该病的治疗原则为温肾固涩。
虚证辅以健脾益气,实证佐以疏肝清热。
2.基本操作(1)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肾水300次;用全掌摩全腹,尤以下腹部为主,约5~8分钟;按揉气海、丹田、中极、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
(2)患儿取俯卧位: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1)下元虚寒:补肾水300次,揉肾顶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次;用较为轻柔的手法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延长到10~15分钟,按揉神阙、气海、丹田、中极,每穴约半分钟;揉龟尾2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擦命门、肾俞、八髎,以透热为度。
(2)肺脾气虚:补肺经300次,补脾土200次,补肾水300次,按揉板门100次;按揉百会200次;逆时针方向摩腹5分钟,按揉气海、关元、丹田、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约半分钟;捏脊3~5遍,按揉肺俞、脾俞、肾俞、膀胱俞,每穴约半分钟;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肝经郁热:补肾水300次,清肝木100次,清心火100次,清大肠经100次,清小肠经300次;按弦走搓摩30次;用食指、中指自上而下推足膀胱经100次,推三阴交100次;推涌泉100次;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中医小儿遗尿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小儿遗尿患者的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c6f66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9.png)
中医小儿遗尿患者的诊疗规范
一、临床表现
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多见于5〜12岁的小儿亦有延至成人。
临床上分为持续性和再发型。
前者指从未建立起自觉排尿;后者指患者已不再遗尿,而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出现遗尿,多由精神因素诱发。
二、治疗方法
1.耳穴压豆疗法
【主穴】肾、膀胱、遗尿点、兴奋点、脑点、肺、脾。
【操作】常规消毒一侧耳廓,将生王不留行贴压与穴位后,每天按压2〜3次,每次2〜3分钟,以手压有稍痛感为宜,保留5天后取下。
休息2天后再换贴,4周围1疗程。
2.艾灸疗法
【操作】取穴双侧肾俞、膀胱俞、三阴交、合谷、足三里。
用艾条点燃一段,在上述穴位上施灸,至皮肤潮红为度。
1次/天。
10次为1疗程。
3.按摩疗法
【操作】补脾士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按百会50次。
每日下午1次,7天为1个疗程。
①揉丹田:用右手掌根按揉脐下丹田处约5分钟。
②揉肾俞:用双手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第2腰椎两旁L5寸处肾俞,约
100次。
③按揉三阴交:用右手拇指罗纹面按揉内踝尖上3寸处三阴交,各约50次。
4.中药外敷疗法
【药物】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山茱萸、补骨脂、桑蝶峭各10g,丁香、肉桂各5g。
【操作】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取2g,米酒调和,敷于肚脐上,外用纱布覆盖,每日1次。
中医儿科学孩子大小便失禁中医这样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大小便失禁中医这样调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a737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9.png)
中医儿科学孩子大小便失禁中医这样调理孩子大小便失禁是让家长颇为头疼的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还可能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在中医儿科学中,对于孩子大小便失禁有着独特的调理方法。
中医认为,孩子大小便失禁的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先天禀赋不足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孩子在先天发育过程中,肾气亏虚,就会影响肾对二便的固摄作用,从而导致大小便失禁。
其次,后天的调养不当也不容忽视。
比如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甘厚味,损伤了脾胃功能,使得脾失健运,无法正常运化水湿,水湿下注,也可能引发大小便失禁。
再者,孩子受到惊吓、情志不舒,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同样会影响二便的正常排泄。
对于肾气亏虚引起的大小便失禁,中医调理重在补肾固涩。
可以选用一些具有补肾作用的中药,如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杜仲等。
熟地能够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山药能健脾补肾;菟丝子和杜仲则可以补肾阳、强筋骨。
这些中药相互配伍,可以起到补肾气、固摄二便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配合一些食疗方法,比如让孩子多吃一些核桃、黑豆、黑芝麻等具有补肾作用的食物。
脾胃虚弱导致的大小便失禁,调理的重点在于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常用的中药有白术、茯苓、党参、黄芪、薏苡仁等。
白术能健脾燥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党参和黄芪可以补中益气;薏苡仁则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作用。
在饮食方面,可以给孩子多喝一些山药粥、南瓜粥等,以健脾养胃。
如果是情志因素引起的大小便失禁,中医会注重疏肝理气。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芍、郁金、青皮等。
柴胡能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郁金行气解郁;青皮疏肝破气。
此外,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孩子过度紧张和焦虑。
除了中药调理,中医的外治法对于孩子大小便失禁也有不错的效果。
比如艾灸,通过艾灸关元、气海、肾俞、命门等穴位,可以温补肾阳、培元固本,增强肾的固摄功能。
按摩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家长可以轻轻按摩孩子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揉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董幼祺运用补肾止遗方治疗小儿遗尿经验
![董幼祺运用补肾止遗方治疗小儿遗尿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2b2ca2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0.png)
28中国乡村医药小儿遗尿俗称“尿床”,国际疾病分类将其定义为儿童夜间出现无意识、不自主的尿遗行为,5~6岁的小儿每个月至少发生2次,6岁以上小儿每个月至少发生1次,其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且排除神经精神方面的因素。
此类疾病在5~18岁小儿中的患病率总体为4.8%,且男童多于女童[1]。
西医多以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有效,但停药后易反复,加之家长缺乏重视,易造成儿童心理发育障碍,影响其人格形成。
董幼祺教授系董氏儿科第六代传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董师治学行医40多年春秋,博学笃行,不仅继承了董氏儿科宝贵的临床经验,且师古创新,知常达变。
对于治疗小儿遗尿,董师认为肾气不足、膀胱不约为主要病机,自创补肾止遗方。
本方将补法、涩法、反佐法灵活运用于一体,现将其经验整理总结,分享给同道学习参详。
1 病因病机阐释纵观古今典籍,医家认为遗尿病位在肾与膀胱,与肺、肝、脾、心、三焦等脏腑有密切关系。
故临床辨证分型为肾气不足型、肺脾气虚型、心肾不交型、肝经湿热型。
董师结合多年诊治经验,认为小儿遗尿以虚证多见,尤其肾虚占多数,这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密切相关。
肾为先天之本,主水,司前后二阴,又与膀胱互为表里,然小儿之体,稚阴不长,稚阳不充,肾常不足,而膀胱的储尿和排尿的功能,全赖于肾的固摄和气化。
小儿遗尿其标为膀胱失约,其实为肾气的固摄和气化功能失常。
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小便之利,膀胱主之,实肾气主之也。
”如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又失于调护,肾气不充,失于温养,膀胱气化失司,约束不利则小便自遗。
故小儿遗尿虽五脏皆可为因,但究其本仍以小儿肾气不足、膀胱不约为主要病因病机,且临床中肾气不足型最多见。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ZA099)作者单位:310053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在读(陈凯艺);宁波市中医院儿科(董幼祺)通信作者:董幼祺,董幼祺运用补肾止遗方治疗小儿遗尿经验陈凯艺 董幼祺此外,董师认为人体之间的经络与隧道,贵在气机流通,三焦是全身津液运行输布的通道,三焦水道通利,则津液输布运行正常。
韦立富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
![韦立富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cced54f30722192e4436f6cb.png)
韦立富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发表时间:2017-05-17T13:59:28.1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作者:吴海标(通讯作者)[导读]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对小儿遗尿症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康复科广西南宁 530012)【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337-02 韦立富主任医师为朱琏针灸学术继承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广西针灸学会名誉会长,广西桂派中医大师,全国第二批国医大师推荐候选人。
其从事中医针灸临床50余年,善于运用朱琏针灸手法,在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针灸临床经验,擅长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病症,并且颇有深刻的见地。
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现将其对小儿遗尿症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临床表现遗尿症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小儿已达到应自主控制排尿的年龄,但仍不能自主随意排尿,祖国医学称之为“夜尿”“遗溺”等。
遗尿在临床上多指5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1]。
对于遗尿症的治疗,西药疗效一般,易反复发作,且副作用较大[2]。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10%的5~6岁儿童夜间尿床,通常男孩比女孩多。
近期有增多的趋势,已成为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遗尿症与神经系统,尤其是与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有关。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针灸治疗遗尿症,与调节大脑皮质的醒觉功能,和提高膀胱对尿容量刺激的阈值及增加抗利尿激素产生等因素有关。
2.病因病机中医学很早就有关于遗尿的记载。
《灵枢·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列有“遗尿候“尿床候。
”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遗尿》言:“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考试不能拘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
”遗尿临床上以虚证多见。
遗尿实用秘验方
![遗尿实用秘验方](https://img.taocdn.com/s3/m/68f1974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0.png)
遗尿实用秘验方遗尿实用秘验方遗尿又称尿床,是小儿熟睡中小便不知觉,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
若婴幼儿时期,由于生理上经脉未盛,气血未充,脏腑未坚,智力未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前儿童也常因白天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等原因亦可偶然发生遗尿,均不属病态。
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幼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熟睡时经常遗尿,轻者数夜一次,重者可1夜数次,则为病态。
【验方1】莲子30克,芡实30克,大枣10克。
将3味加水煮汤。
代茶饮服,每日3次。
【验方2】芡实15克,金樱子、菟丝子、车前子(包)各10克。
煎汤取上清汁,分早、晚2次服,连服3剂。
【验方3】韭菜子3克,覆盆子5克,黑豆10克。
将3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转用小火慢炖即成。
每日服1~2次。
【验方4】益智仁6克,金樱子6克,乌药5克。
将3味加500毫升水煎成250毫升。
代茶饮,每日1剂。
【验方5】芡实50克,金樱子20克。
将金樱子煮取汁100毫升,加入芡实和适量水,煮成稀粥。
每日服2次,温热食用。
【验方6】山药250克,山茱萸15克。
山药洗净去皮,捣烂如泥状,加入山茱萸用笼屉蒸熟吃。
【验方7】核桃仁数只煨熟,打碎外壳,取仁30克,温热米酒30毫升,晚睡前趁热送服,连服5次。
【验方8】硫黄30克,葱120克。
将硫黄研末,与葱共捣如泥状,烘热后装入纱布袋,敷脐部,用纱布包裹。
每晚1次,连敷7日。
【验方9】鲜花生叶10克,山药10克,甘草2克。
将3味加水煎服,每日1~2次。
【验方10】车前子12克,锁阳3克,黑小豆12克,小茴香6克。
将药物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验方11】韭菜根25克。
将韭菜根洗净后放入干净纱布中绞取汁液,煮开。
代茶饮,每日1次,连服5日。
【验方12】刺猬皮120克,益智仁60克。
将刺猬皮焙干与益智仁共研细末,炼蜜为赤小豆大小的丸,每日早、晚各服5丸,小儿减量,白开水送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
【验方13】蛤蚧2只,去头、足、鳞;黄酒500毫升,浸7日后服,每次1~2汤匙,每日2次。
尿床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尿床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c538e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0.png)
尿床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尿床在中医中被称为遗尿症,可能与脾胃虚弱、肾虚、心脾不交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些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1. 脾肾阳虚型:治疗重点在于温补脾肾阳气。
可以使用温补肾阳的中药方剂,如补肾益阳汤等。
2. 脾虚湿阻型:治疗重点在于健脾化湿。
可以使用健脾化湿的中药方剂,如四君子汤等。
3. 心脾不交型:治疗重点在于调和心脾。
可以使用调和心脾的中药方剂,如六君子汤等。
4. 肝郁化火型:治疗重点在于疏肝解郁。
可以使用疏肝解郁的中药方剂,如柴胡疏肝汤等。
此外,中医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进行治疗。
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建议咨询中医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遗尿症的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及治疗经验
![小儿遗尿症的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及治疗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fd05a9151e79b89680226aa.png)
1 1 体针 加艾炷 直 接灸 法 小 儿 遗 尿症 以虚 证 常 . 见 , 为肺脾 肾三脏 皆虚 , 以 脾 肾 亏虚 为 其 根本 。 多 而 肾为先 天 之本 , 为后 天生化 之源 , 天不足 加之后 脾 先
天失 养 , 至脾 肾不足 , 而 最终 可至 下元 虚寒 。故其 治 疗 原则 为脾 肾双 补 , 固本 培原 。体 针加 艾 炷 直 接灸
蜜蜂 双翅 , 用其 尾 刺螫 刺 入 患 儿 的一 侧 三 阴交 穴 再
位上 ; 人 后 立 即 将 针 拔 出 , 作 应 快 速 ; 察 刺 动 观 2 n 若 局部 红肿 直 径 <5c 无 全 身不 适 反 应 0mi, m又 者为 阴 性 反 应 , 接 受 蜂 针 治 疗 。若 局 部 红 肿 直 可 径> 5c 或 有 全 身 不 适 反应 者 为 阳 性 反应 , 不 m, 则 能接受 蜂针 治疗 。治疗 时 , 双侧 三阴交 穴( 于足 选 位 内踝 高点直上 三 寸 ) 替 使用 蜂 针 疗 法治 疗 。具 体 交 操 作方 法 : 位常 规 消毒 , 穴 以左 手 拇 、 指并 用 捉 住 食 蜜蜂 双翅 , 其尾 刺螫 刺入穴 位上 , S 拔 出 ; 将 5 后 蜂量
【 要 】 遗 尿 症 是 小 儿 常 见 病 , 疗 难 点 主 要 是 易 反 复 。对 于难 治 性 遗 尿 症 单 纯 采 用 中药 口服 治 疗 , 摘 治
疗效 不明显 ; 中医传统外治疗法 的加入 , 不仅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 还能缩短疗程 , 巩固疗效 , 减少复发。
【 键 词 】 遗 尿 症 / 医药 疗 法 ; 推 拿 疗 法 ; 外 治 法 ; 针 灸 ; 儿 童 关 中
一
揉 足三 里 。实证 予 清 肝胆 湿 热 , 清肝 经 、 天河 水 , 清
桑螵蛸散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小儿遗尿32例
![桑螵蛸散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小儿遗尿32例](https://img.taocdn.com/s3/m/7939c4d9b14e852458fb57fc.png)
桑螵蛸散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小儿遗尿32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观察桑螵蛸散加味配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
方法对32例遗尿患儿,采用桑螵蛸散加味配合针刺疗法,7 d 为1个疗程,1~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治愈23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 %。
结论桑螵蛸散加味配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遗尿;桑螵蛸散;针刺疗法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幼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入睡后尿床者。
长期遗尿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隐患,如湿疹、尿道炎等病证,容易形成孤僻、忧郁自卑的性格。
我们应用桑螵蛸散配合针刺治疗该病证32例,疗效甚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1.1观察对象32例均来自宁夏医科大学中医门诊部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就诊患儿,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13岁,其中5岁者9例,6岁者7例,7岁者6例,8岁者4例,9岁者3例,10岁以上者3例。
1.2诊断要点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遗尿的诊断依据制定。
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一夜尿床数次。
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
小便常规及尿培养多无异常发现。
泌尿系X线造影未见其结构异常。
2治疗方法桑螵蛸散加味:桑螵蛸10 g、远志6 g、石菖蒲10 g、生龙骨15 g、党参10 g、茯苓10 g、当归10 g、龟板10 g。
肺脾气虚者加黄芪15 g、白术10 g;汗多者加生牡蛎15 g、浮小麦15 g、五味子10 g;肾气不足者加菟丝子10 g、益智仁10 g;小便臊臭者加龙胆草10 g、黄柏6 g。
1日1剂,水煎200 mL,早晚分服。
连服5剂,休息2 d。
针刺方法:操作者清洁双手,用酒精棉球消毒针刺部位,选取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肾俞、命门,毫针补法,留针20 min。
每日针刺1次,连续5 d,休息2 d。
小孩尿床看中医可以吗
![小孩尿床看中医可以吗](https://img.taocdn.com/s3/m/618cf27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d.png)
小孩尿床看中医可以吗小孩尿床看中医可以,中医认为小儿遗尿是由于脾肾阳虚、肾气虚、肾阴亏损、肝郁气滞等因素导致的。
接下来介绍中医治疗小孩尿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法1. 中药调理中药治疗小孩尿床,一般选择具有滋阴补肾,固涩止泻的中药。
具体用药可依据病情而定。
中药的剂量、用法和用量应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及医嘱来执行。
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小孩尿床,主要是应用针刺肾俞、膀胱俞等穴位,增加肾脏的功能,调理小孩子的膀胱和肾脏,达到治疗的目的。
3. 推拿治疗按摩推拿可以促进穴位的刺激,达到调节膀胱的作用。
常用的推拿手法为肝俞穴推拿法、肾俞穴推拿法、大肠俞穴推拿法等。
4. 代谢治疗通过饮食调理,增加一些钙、镁、铁等元素,可以促进小孩子的骨骼生长发育,加强肾脏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以减少尿床的发生。
二、注意事项1.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又要避免午睡时间过长,导致晚上睡眠质量下降,增加尿床的发生概率。
2. 小孩睡前不要过饱晚餐时间不要过晚,孩子的饮食宜清淡,吃得过饱或者喝水过多,晚上容易尿床。
3. 检查孩子的饮食习惯要掌握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糖果、巧克力等,同时适当增加孩子钙、镁、铁等元素的摄入,有益于孩子的骨骼生长发育,也可以减少尿床的发生。
4. 培养孩子正确认识尿床是小孩子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家长应该耐心引导,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认识,避免小孩因此而产生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5. 尽量减少压力因素尿床较常见于心理紧张、压力过大、焦虑不安的孩子。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培养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总之,治疗小孩尿床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家长应该与医生积极沟通,了解治疗方案,掌握注意事项,同时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心理素质,慢慢减少尿床的发生。
小孩多动症能治疗好么一、小孩多动症是什么小孩多动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也称多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常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儿童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等。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https://img.taocdn.com/s3/m/9146f1c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c.png)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小儿遗尿是指儿童超过5岁仍无法控制小便,晚上睡觉时尿床的症状。
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有许多,通常包括胆汁反流、尿道感染、神经系统异常、心理因素以及尿液、肾脏等器官的疾病等。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下面详细介绍。
一、概述中医认为小儿遗尿是由脾肾阳虚、膀胱失约所致,其治疗的方法是以调理脾肾、固膀胱为主。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旨在促进身体器官的平衡,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缓解尿床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小儿遗尿采用中药汤剂、冲剂或胶囊为主,其中以补益脾肾、固膀胱的中药为主。
具体用药名方包括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十全大补汤等。
药物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随便乱用。
2、饮食养生养生保健对预防小儿遗尿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建议:膳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高蛋白质及维生素B族为主,少食过热过酸过咸的食物;多吃豆类、红枣、中药养生食物。
另外,饮食时间要有规律,避免过度饥饿和过度饮食。
3、针灸理疗小儿遗尿患者可采用针灸治疗,主要是在腰部、下腹和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和按摩。
通过针刺和按摩的刺激,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达到调理脾肾、固膀胱的目的。
4、推拿按摩三、预防方法小儿遗尿发作后,家长应该及时采取一些措施,从而预防其再次发生。
家长应该遵循以下几点:1、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夜晚过度兴奋。
2、正确饮食,少吃过热过酸过咸的食物,多食用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
3、加强运动,促进身体健康,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4、建立良好的心理调节机制,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结语:小儿遗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治疗外,家长还应该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患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张士卿教授运用桑螵蛸散合缩泉丸治疗小儿遗尿经验
![张士卿教授运用桑螵蛸散合缩泉丸治疗小儿遗尿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2b14fffc25c52cc58bd6befa.png)
张士卿教授运用桑螵蛸散合缩泉丸治疗小儿遗尿经验【摘要】总结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的经验。
依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从先天禀赋不足、下元虚寒、肺脾气虚来辨证,用桑螵蛸散合缩泉丸加减治疗小儿遗尿,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张士卿小儿遗尿临床经验张士卿教授乃全国名中医,现为甘肃中医学院儿科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研究近40载,博览群籍,笃于实践,学验俱丰。
张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用桑螵蛸散合缩泉丸加减治疗遗尿,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笔者有幸跟随临诊,现将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小儿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经四布,五经并行。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古代医家多认为遗尿系下元虚寒、膀胱失约所致。
如《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大小便诸证》记载:“小便者,津液之余也。
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腑,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故不能约制。
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
睡里自出,谓之尿床。
此皆肾与膀胱俱虚挟冷所致也。
”虽然最后导致遗尿的直接原因是膀胱失约,但是也与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有关。
张教授认为小儿遗尿主要原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下元虚寒或后天失于调养,肺脾气虚,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所致。
因肾为先天、封藏之本,元气之根,肾气有固涩下元之功,职司二便;脾为后天之本,正气之源,脾肾为生命活动根源。
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
肾阳不足,温化无力,膀胱失约则遗尿。
脾属中土,性喜燥恶湿而能制水。
肺脾功能正常,方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
若肺脾气虚,上虚不能制下,则尿不禁也。
治疗时应温补肾阳,培元益气,固涩小便。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https://img.taocdn.com/s3/m/862e527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9.png)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遗尿是指小儿在4-5岁以后,尚未形成自主尿控的情况下,白天和夜间均无法控制尿液的排出,导致尿床或尿裤子。
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与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肾气不足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目标是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补益肾气,从而达到控制尿液排出的效果。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采用综合调理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服、穴位贴敷、按摩推拿等。
以下是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方剂:1. 方剂:(1)六味地黄丸:用于肾虚型遗尿,可滋养肾阳,强壮腰膝。
成分包括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牡蛎等。
(2)五子衍宗丸:用于小便频繁、尿液清长的遗尿,可收敛气血,固涩小便。
成分包括牡蛎、五味子、川牛膝、泽泻、砂仁。
(3)石斛六君子汤:用于脾虚湿积型遗尿,可健脾化湿,益气固肾。
成分包括石斛、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生姜。
(4)导尿胶囊:用于小儿尿道梗阻引起的遗尿,可通畅尿道,排出尿液。
2. 穴位贴敷:常用的穴位有“涌泉穴”、“中极穴”和“足三里穴”。
家长可通过将纱布贴在这些穴位上,将药物敷在纱布上,促进药物的吸收和作用。
3. 按摩推拿:(1)肾俞穴按摩:用拇指指腹在小腹两侧脊柱旁的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寻找肾俞穴,以拇指指腹揉按穴位,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2)膀胱经沿脊柱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摩小儿脊柱两侧膀胱经的穴位,由颈椎至尾椎,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家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 培养良好的小便习惯:定时排尿,饮食调节,避免喝过多水分和较浓的茶水等。
2. 心理疏导: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减少焦虑和压力。
3.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辣椒、葱、生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尿液排出。
4. 尿床防护:使用防水床垫、尿布等防护用品,保持干燥卫生。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方剂,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家长应配合医生的治疗,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日摆脱遗尿困扰。
医治小常识-治疗遗尿(3)
![医治小常识-治疗遗尿(3)](https://img.taocdn.com/s3/m/d5098a7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d.png)
医治小常识-治疗遗尿【耳针疗法】1法取耳穴:膀胱、肾、脾、胃、心、神门、脑点。
治疗方法:耳穴压豆法:常规消毒一侧耳廓,把生王不留行贴在零点六厘米正方形的医用橡皮膏上,选穴压籽,嘱其家长每日按压三次,每次按压五分钟,睡前必按一次,每六日两耳交替贴压一次。
治疗效果,采用此法治疗一百例,治愈七十四例,占百分之七十四,显效十三例,占百分之十三,好转九例,占百分之九,无效四例,占百分之四。
来源:《中医药学报》,(四):三十二,一九八七。
按:遗尿者有多数夜眠不易唤醒,所以取耳穴心、神门、脑点,以通元神之府,取脾、肾、膀胱以培补脾肾之阳,使膀胱复职。
在治疗期间,嘱其家长配合,晚间定时叫醒孩子起床小便。
使其逐渐养成排尿的习惯。
本疗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患儿容易接受。
但对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无效。
2法取耳穴:肾、膀胱、脾、肺、缘中、皮质下、耳中、额、骶椎。
注:伴有尿路感染者加内分泌,尿频者加尿道。
治疗方法:耳穴压豆法:用长城牌JK—1 型耳穴探测器,在所选耳穴的相应区探寻敏感点,常规消毒后,将粘有黄精籽药粒的小胶布块置于选好的耳穴上,进行按压,使患者感到酸、麻、痛或发热感。
两侧耳穴同时贴压。
并嘱患者每日按压耳穴五至六次。
五天更换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疗效:采用此法治疗七十例,其中男三十二例,女三十八例;年龄最小三岁,最大二十岁,其中三至七岁二十六例,七至十五岁二十八例,十六至二十岁十六例;病程最短三年,最长二十年,除两例每周遗尿两至三次外,其余患者均为每夜遗尿最少一次,多者三至四次,其中十五例在白天睡觉也有遗尿。
以往曾作过针灸、磁疗以及药物治疗而无效者二十五例。
病因分类:原发性遗尿(自幼遗尿伴沉睡不易唤醒者)六十二例、占百分之八十八点六,继发性遗尿八例,占百分之十一点四。
疗效标准:痊愈:经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后遗尿停止,或能自行起床排尿者。
好转:治疗后遗尿次数显著减少或已基本控制,但遇过度疲劳、过饮等情况又有复发,或夜间需唤醒一次,唤之即醒,能自己排尿者。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e6da41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b.png)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遗尿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学认为遗尿有多种病因,如脾虚湿盛、肾阳虚弱、肝肾不足、气血不足等,而不同的病因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本文通过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探讨不同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方案。
1. 根据五脏旺相辨证治疗
五脏旺相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根据患儿的五脏虚弱程度来选择药方。
对于脾胃虚弱型的遗尿,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包括人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9g、泽泻15g、车前子30g。
此方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增强脾胃功能,降低湿气,改善遗尿的症状。
2. 根据病情辨证治疗
根据病情辨证治疗是指根据患儿的病情发展而进行治疗,如临床上多见的肝肾不足型遗尿,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包括山药30g、茯苓30g、泽泻30g、熟地黄30g、枸杞子30g、牛膝30g、丹皮15g、龙骨30g、牡蛎30g。
此方能补肾益气,固涩止泻,改善遗尿症状。
3. 应用外用治疗
中医外用治疗是针对常见皮肤小儿病症,如黏液病、湿疹、疹痒等进行治疗。
对于遗尿症状明显的小儿,可使用温灸等外用方法治疗,如使用艾灸治疗,用艾叶加热后放在足背部灸穴位,如中府、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艾灸能温暖肾经,补益气血,调和脉络,对小儿遗尿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时,应根据患儿的病因和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草药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同时积极配合生活护理和行为治疗,如控制喝水量、适当加强运动等,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缩泉丸加味合五倍子粉外敷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
![缩泉丸加味合五倍子粉外敷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c3075b0584254b35eefd34d8.png)
缩泉丸加味合五倍子粉外敷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发表时间:2019-01-18T16:10:24.47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作者:龙海旭[导读] 五倍子粉外敷联合缩泉丸加味治疗小儿遗尿,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410000【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五倍子粉外敷联合缩泉丸在小儿遗尿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2例小儿遗尿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缩泉丸进行治疗,缩泉丸药方组成为10~15g白术、6~8g茯苓、6~10g覆盆子、3~6g乌药、10~90g山药、5~10g益智仁、10~15g党参、6~15g鸡内金以及5~10g桑螵蛸。
观察组患者采用五倍子粉外敷联合缩泉丸进行治疗,其中缩泉丸药方和用法与参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五倍子粉外敷治疗。
取10g五倍子粉使用米醋将其调匀且软硬适中,在患者脐部外敷,每天晚上外敷1次;在治疗过程中同时对患者饮水情况进行控制,在入睡之前将小便排空,在入睡之后定时唤醒患者排尿。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和分析和分析。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75%(50/6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93%(62/66),t=8.4857,P=0.0035(<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五倍子粉外敷联合缩泉丸加味治疗小儿遗尿,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五倍子粉;缩泉丸加味;小儿遗尿;临床效果遗尿症主要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无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或泌尿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夜间睡眠中无意识排尿情况[1]。
小儿遗尿分为继发性遗尿和原发性遗尿两种,现代西医认为遗尿的致病因素较多,多与遗传因素、发育因素有关,我国传统医学则认为,小儿遗尿主要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膀胱失约,主要属于功能性遗尿,其中主要以肾气不足为主要表现,此类患儿一般会存在多动、梦游、夜惊或其他行为障碍,严重降低了患儿及其家庭生活质量[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措施
导语:小儿遗尿是指儿童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疾病,对于小儿遗尿,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主要是通过补虚进行,以下
小儿遗尿是指儿童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疾病,对于小儿遗尿,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主要是通过补虚进行,以下为大家介绍下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措施。
小儿遗尿,多数由于儿童白天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水或睡前、睡中受到较大不良刺激引起,偶然发生,不为病态。
若儿童年龄大于3岁,特别是5岁以上儿童,多次发生不能自主控制的排尿,则是病态。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遗尿是由于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全,神经活动不稳定、皮质下中枢兴奋性较高、加之神经纤维髓鞘形成不全所致,因此兴奋、抑制易于扩散并产生泛化现象。
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的病机,是尿液生成与排泄,与气化、水道和膀胱有关,病机根本在于肺脾肾三脏气虚。
三脏之气的盛衰与否,直接影响尿的排泄是否正常,三脏气虚的结果是膀胱虚冷。
故肺脾肾三脏气虚是“本”,膀胱不约是“标”。
治疗宜补益肺脾肾,固涩塞源,双管齐下。
遗尿的病因根本在于虚,故补虚为第一要务。
以下为大家介绍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措施。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措施
一、中药补虚以固摄。
方药可选:北芪、白术、黄精、茯苓、益智仁、熟地、炙甘、红枣、石菖蒲,水煎服,按小儿体重寒热虚实情况增减其药与量。
二、按摩以补肾益督。
患儿仰卧,家长用手掌按摩小儿脐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