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素材 以一当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用素材以一当十

一、一材多用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内涵,为不同的主题服务。在学完《屈原列传》一文后,笔者上了堂作文指导课。首先布置学生思考:下面三个题目(《找准自己的位置》《心灵的选择》《出世与入世》)该如何运用“屈原”事例?学生们经过思考、讨论,分别尝试这三个题目的片段写作,涌现不少佳作。如,1.《找准自己的位置》:“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在人生的追求中,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流芳百世的美名。”2.《心灵的选择》:“屈原面对罢黜流放,是向恶势力屈膝低头,同流合污,保全性命,享受荣华,还是保持高洁,独善其身,宁死不屈?他的心灵如何不翻江倒海,作出艰难的抉择?”3.《出世与入世》:“屈原入世太深,只知入而不知出,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他为何不学学庄子、陶渊明、苏轼,该入则入,该出则出,出入自如?”当然,一材多用时要提醒学生注意:1.理准确解话题含义,找准切入点。

2.观点和材料一定要扣得紧。

因此,作文素材单一并不要紧,关键是思维的多元性能否得到挖掘。多角度挖掘素材内涵,既加深了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再认识再挖掘,也锻炼了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了创作思维。化单一为多元,化单薄为丰富,化腐朽为神奇。

二、多材一用

所谓多材一用,是指同一主题用不同素材来表现。在符合选材原则的情况下,表现同一主题,我们既可以用丰富而又不同的理性材料,也可以用充裕而又有个性特征的事项性材料。例如表现“士为知己者死”这一主题,可以选用“侯赢为信陵君周密考虑、献计献策,助信陵君完成窃符救赵之高义大事”“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知遇之恩刺秦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等事项性材料,也可以选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等理性材料。不同的材料指向同一个中心主题,文章自然就笔意充盈了。

就同一主题展开联想,搜集、整理与之相关联的作文素材,既达到以少知多、以小喻大的目的,又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训练,“一石激起千层浪”,收到良好成效。多材一用时要提醒学生注意:1.从不同角度证明论点。2.材料运用时要注意详略。

三、在延伸中拓宽知识体系

任何一篇文言文作品相对于它所依赖的文化积淀,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教学中,我们不要仅仅停留在所学的篇目里,而要把目光放得远一点、宽一点,对作品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以点带面,学生就能入于书中而又能出于书外。文言文中有一些是史传散文和政论散文,对政事的评论、对历史的反思深刻而独到,学习中我们可以把见仁见智的诸多观点联系起来,丰富和拓展知识体系,让素材积累立体化。

比如,在学习苏洵的政论散文名篇《六国论》时,我们不妨建立这样一个知识体系,即关于六国灭亡的原因的整理探究。首先明白苏洵提出六国破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然后拓展阅读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概括两人所持观点:苏轼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观点是,六国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没有远略,贪一时小利,背盟败约,自相残杀,使秦人坐收渔人之利。接着援引史实,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国力衰微。而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学生学到的不再是一个片断,而能构成一张“知识网”、一棵“知识树”。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思维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就要借助这个例子去延伸,把思维的触角伸得更长远一些,目光也放得更长远,去开阔地建构和发展学生的知识体系。

四、在比较中丰富知识体系

比较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内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认识,在认识中领悟,在领悟中积累,从而牢牢掌握所学知识。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一是求异,两翼协同扇动,才能飞得高远。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有可比性的相关资料,求同求异,由此及彼,延伸知识,提高能力。

先说说同中求异。郦道元在《三峡》中写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柳宗元在《小石潭记》则写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两者都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但前者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是直接描写;后者借写游鱼的数目、姿态清晰可睹,间接描写水。从而引导学生认识:描写景物可直接可间接,可具体可概括,异曲同工。

再说说异中求同。在教学《屈原列传》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屈原和司马迁在面对人生的困厄时作出的不同抉择,理解他们遭遇的共同之处和他们心灵的共通之处。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是为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屈原在他的祖国沦丧、政治理想破灭后毅然赴死,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殊途同归,他们共同竖起最伟岸的标杆,耀亮中华民族的精神星空。

在比较中,通过求同,我们找出了不同素材的共性;通过求异,我们发现了不同素材的个性。比较是思维的基础,积累是思维的自然结果,比较久了、领悟深了,积累也就牢了、多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中学)

?誗编辑陈鲜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