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复习课件

(1)
(2)
6×12=72
24×200=4800
6×120= 720
24×20= 480
6×1200=7200
24×2= 48
60×12= 720
12×200= 2400
600×12=7200
6×200= 1200
… … …
二、典型知识点梳理
4.数量关系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70 × 4 = 280(千米)
3 1 80
因数中间的0 也要乘。
口算。
要认真计算哦!
50×90= 4500 70×140= 9800 40×80= 3200 300×30= 9000
32×30= 960 210×40= 8400 190×5= 950 25×30= 750
用竖式计算。
164×32=5248
164 ×13 2
328 49 2 524 8
速度 时间 路程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 路程,叫做速度;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二、典型知识点梳理
4.数量关系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上面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 70千米∕时,读作70千米每时。
速度×时间=路程

量和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速度、时 速度×时间=路程
间和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二、典型知识点梳理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计算246×23= 5658
列竖式:
246
× 4
7 9
2 3 2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如何让小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呢?小学频道精心准备了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补充知识点
1、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
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实际生活中的估算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更多四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请大家及时关注!。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大概念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大概念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大概念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大概念可以理解为乘法运算的扩展和应用,涉及到多位数相乘的原理和方法。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包括竖式计算和列式计算两种方法。

他们将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掌
握乘法的运算法则,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如何估算乘积的大小,以及如何进行乘法的
验算和纠错。

他们将通过练习和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单元大概念是基于乘法运算的扩展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多位数相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学四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一、口算乘法例1: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

二、笔算乘法例1:让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

重点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积?最后算什么?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2:通过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笔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学生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使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例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一辆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千米时。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例4: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掌握: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例5: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养成估算的习惯。

乘法估算,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

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

估算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方便计算,二是要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四上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知识点

四上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知识点

第四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知識點1、整十數乘整百數(幾十、幾百、幾千の數)の口算方法:先把因數中の0前面の數相乘,再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の末尾添寫幾個0.如 600×70=先算6×7=42 再在42後加寫上000 600×70=420002、估算三位數乘兩位數の乘法時,可以把兩個因數看作接近の整十數或整百數,也可以把其中の一個因數看作接近の整十、整百數,另一個因數不變。

然後進行相乘。

估算の結果是近似數,所以結果一定要用“≈”連接,不要用“=”。

3、三位數乘兩位數の筆算方法:①先用兩位數個位上の數去乘三位數,得數の末位和兩位數の個位對齊;②再用兩位數の十位上の數去乘三位數,得數の末位和兩位數の十位對齊;(與哪個數相乘,積の個位就與哪個數對齊);③然後把兩次乘得の積相加;④計算過程中有進位の,計算時要把進位加上。

如: 2 1 3×251 0 6 5 213×5の積表示1 0 6 5個14 2 6 213×20の積表示426個105 3 2 5因數末尾有0の簡便算法:①先把因數末尾の0前面の數相乘(寫豎式時,將0前面の數對齊);②再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③在乘得の數の末尾添寫相應個數の0.如: 420 108 150× 30 × 70 × 2012600 7560 30004、積和因數の變化規律:(1)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一定の倍數時,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の倍數。

如:67×35=2345 670×35=23450 67×350=23450再如:根據長方形の面積公式:長方形の面積=長×寬當寬(或長)不變時,長(或寬)擴大到原來の多少倍,面積就擴大到原來の多少倍。

(2)兩個因數相乘,一個因數擴大到它のm倍,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它のn倍,積就擴大到原來のm×n倍。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补充知识点:
·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也就是估算的方法问题;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
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
A、3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6个座位,估一估要几辆车?
B、桥在重量3吨,货物共6箱,每箱重28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能过去吗?
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doc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doc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补充知识点: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也就是估算的方法问题;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实际生活中的估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估算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a、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一估要几辆车? b、桥在重量3吨,货物共6箱,每箱重285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能过去吗?知识点: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2019-10-06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一、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1、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①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转化为乘数位数较少的乘法计算;②乘数末尾共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补几个0。

2、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①数位对齐,三位数在上,两位数在下;②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乘三位数,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③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乘三位数,积的末尾与十位对齐;④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3、判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位数方法:把算式与200×50或20×500进行比较,因数变大,则积是五位数;因数变小,则积是四位数。

4、判断积的末尾有几个0方法:乘数末尾0 + 乘数0前面部分乘得积末尾的0【练习】:1、列竖式计算。

100×36= 700×54= 900×48= 500×25=150×63= 730×45= 964×80= 525×20=200×30= 90×700= 80×500= 600×50=2、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3×123= 27×145= 35×286= 58×912=3、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26×307= 408×25= 508×15= 209×65=(2)504×60= 406×30= 106×80= 705×40=4、填空。

(1)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积最小是()×()=(),它是()位数;积最大是()×()=(),它是()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3)600×3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4)20×500=(),50×200=()。

(5)420×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是整数四则运算、分数、小数、几何图形、单位换算等。

而涉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三位数的认识:学生需要掌握三位数的概念,可以分解成百位、十位和个位。

2. 两位数的认识:学生需要对两位数有基本的认识,可以识别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

3. 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学生需要掌握三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通过竖式计算或者分解法进行计算。

4. 进位和借位:学生在进行三位数和两位数乘法时,可能涉及到进位和借位的情况,需要学生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5. 换位相乘律:学生需要掌握换位相乘律,即两个数相乘,先不管数位,只相乘,最后根据数位添加0。

6. 应用问题解答:学生需要通过练习解答一些应用问题,例如:某商品的价格是245元,商店有18个这样的商品,需要计算总价等。

通过掌握以上知识点,学生可以较好地完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和应用题。

同时,也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加深理解和熟练度。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分别乘第一个因数上的每一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上的每一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注意加进位数。

2.积的变化规律(一):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3.积的变化规律(二):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不变。

4.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

(1)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读作:80千米每小时。

(2)小林每分钟步行60米,小林的速度是60米/分,读作:60米每分。

(3)飞机的速度是340千米/小时,表示:飞机每小时飞行340千米。

5.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行驶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6.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③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二、因数末位有0的简便乘法。

1、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因数中间有0的简便乘法。

1、当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时,用第二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中每一位上的数,0也要乘,与0相乘后,再加上进上来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四、积的变化规律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

3、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积不变。

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同时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五、总价问题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2、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六、路程问题1、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2、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速度单位是复合单位,即“路程单位/时间单位”。

(例如:千米/小时)4、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

5、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七、特殊应用题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应用题。

例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960平方米,宽是8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了16米,扩大后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思考: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面积,长不变,宽增加了16米,8+16=24(米),现在的宽是原来的24÷8=3倍,所以积也是原来的3倍,960×3=2880(平方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章节复习讲义 《三位数乘两位数》(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章节复习讲义 《三位数乘两位数》(含答案)

章节复习讲义(人教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章节复习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可预知,用“一定”“不可能”描述;不可预知,用“可能”描述。

知识点二:可能性的大小及根据可能性大小进行推测1.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在总数中所占的数量越多,可能性就越大。

2.记录的次数越多,说明被摸到的可能性越大,对应的物体数量就可能相对多些。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1分,共5分)1. (2021四下·成武期中)当积和一个因数(0除外)相等时,另一个因数是()。

A. 0B. 1C. 22. (2021四下·新沂期中)下图是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第一步得数是A,第二步得数是B,A 与B比较,()。

A. A=BB. A>BC. A<B3. 算式A×B,如果A加4,B加2,那么得到的积()。

A. 加B. 加8C. 以上答案都不对4. (2021四下·南京期中)小明骑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小华骑车的速度是250米/分钟,()快。

A. 小明B. 小华C. 两人一样快D. 无法比较5. ( 1分 )A. 128×1=128B. 128×10=1280C. 100+28=128二、判断正误(共5题;每题1分,共5分)6. (2020四上·陈仓期末)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共有几个0。

()7. (2020四上·邹城期末)汽车行驶时,如果路程一定,用的时间越少,车的速度越快。

()8. (2021四下·南京期中)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9. (2021四下·南谯期中)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6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就不变。

()10. 三位数乘两位数中乘数的末尾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两个0。

()三、仔细想,认真填(共7题;每空1分,共21分)11. (2021四下·简阳期中)一支钢笔8元,12支钢笔96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基础数学的⼀个重要知识点,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提升数学运算能⼒,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法: 先⽤⼀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个因数的每⼀位依次相乘,再⽤这个因数的⼗位与另⼀个因数的每⼀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位对齐,哪⼀位满⼗就向前⼀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个0。

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扩⼤(或缩⼩)若⼲倍,积也扩⼤(或缩⼩)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法:先把两个因数的位后⾯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补充知识点】 1、估算⽅法:⽤四舍五⼊法进⾏估算。

估算是往⼤估还是往⼩估?也就是估算的⽅法问题; 2、利⽤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步的乘积末尾写在⼗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数的末位对齐,⽤0前⾯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个0落⼏个0。

实际⽣活中的估算: ⽣活中的实际问题(估算是往⼤估还是往⼩估?) a、350名同学要外出参观,有7辆车,每辆车有56个座位,估⼀估要⼏辆车? b、桥在重量3吨,货物共6箱,每箱重285千克,车重986千克,这辆车能过去吗? 【知识点】 估算的⽅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篇⼆】⼈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计算题1、145×12=2、135×12=3、176×46=4、325×26=5、237×83=6、36×254=7、83×217=8、43×129= 9、32×164= 10、25×328= 11、12×124= 12、85×215= 13、28×153= 14、322×35= 15、54×145= ⼆、填空题。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乘法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内容之一、在此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以及一些相关的应用问题。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三位数和两位数的概念。

三位数是由三个数字组成的数,它的百位数表示数的大小,十位数是百位数的十倍,个位数是百位数的百倍;两位数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十位数表示数的大小,个位数是十位数的十倍。

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时,我们可以将两个数的每一位分别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

例如,我们想计算456乘以32首先,我们将第一个数的个位数4与第二个数的个位数2相乘,得到的结果是8然后,我们将第一个数的十位数5与第二个数的个位数2相乘,得到的结果是10。

接着,我们将第一个数的百位数6与第二个数的个位数2相乘,得到的结果是12最后,我们将每一位相乘的结果相加,即8+10+12=30。

所以,456乘以32等于30。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即竖式乘法。

竖式乘法是将两个数的每一位对应相乘,并按位排列在一起。

然后,将每一行的结果相加,并进行进位的处理。

例如,我们再次计算456乘以32首先,我们将第一个数456写在上面,将第二个数32写在下面。

然后,我们分别将第一个数的个位数4与第二个数32的每一位相乘,得到的结果是8和12,并写在下面。

接着,我们将第一个数的十位数5与第二个数32的每一位相乘,得到的结果是10和20,并写在下面。

最后,我们将每一行的结果相加,并进行进位的处理,即8+10+12+20=50。

所以,456乘以32等于50。

除了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计算外,我们还可以应用这个知识点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有一栋楼房有12层,每层有38个房间。

我们想知道这栋楼房总共有多少个房间。

我们可以将楼房的层数12看作是两位数的数字12,每层房间的数量38看作是两位数的数字38、然后,我们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得到的结果就是楼房总共的房间数。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1:3、笔算乘法2:4、笔算乘法3: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1)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注意加进位。

6、行程问题:小结:在上面的例题中,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160千米/时。

普通列车的速度可以写成106千米/时。

“小林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就是说小林每分钟走60米。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

(1)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读作:80千米每小时。

(2)小林每分钟步行60米,小林的速度是60米/分,读作:60米每分。

(3)飞机的速度是340千米/小时,表示:飞机每小时飞行340千米。

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 速度路程÷速度= 时间7、积的变化规律:(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除以)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先算个位上的2乘以145等于290,口算法:先口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两个0,等于4800。

笔算法:先笔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两个0口算法:先口算106×3=318,再在积的末尾填一个0,等于3180。

笔算法:先算106×3=318,再在积的末尾填一个0。

8、乘法估算:只能估大,不能估小!。

四年级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知识结构整理

四年级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知识结构整理

空 间
亲身实践、合作
交流等活动,总
结出笔算的方法。
编写意图
新课程注重学生对知识 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 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 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 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 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 足的自主探索空间。” 因为在第一学段,学生 已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 本技能。从这个角度上 说,本单元所学知识, 属于旧知。在教学算理 和算法时,可放手让学 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 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 总结出笔算的方法。
139 × 18
1 11 2 13 9
1521
260 × 40 10 40
聪明的小医生们,你能发现它们哪里出了问题 吗?
勇闯智慧岛。
我们在计算283×19时,先算( )与( )的积,结
果是(
);然后再算( )与( )的积,结果是
( );最后再把两个积相加得到283×19的积是( )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建议

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探索
两 位
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

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

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编写意图
教材设置了思考、探究、
讨论等栏目引导学生自主
探索,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促进合作交流。





通过让学生观察 实际生活中的情 景图,加强对图
交 流
的直观认识和感

受,从中提出问 题,自主探究。 通过自主探索、
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交流, 设计数学游戏
充分利用学生已 有的感性认识, 促进学习的迁移
鼓励学生运用 猜测、举例、 验证的数学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1:
3、笔算乘法2:
4、笔算乘法3:
5、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注意加进位。

6、行程问题:
小结:在上面的例题中,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160千米/时。

普通列车的速度可以写成106千米/时。

“小林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就是说小林每分钟走60米。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

(1) 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读作:80千米每小时。

(2) 小林每分钟步行60米,小林的速度是60米/分,读作:60米每分。

(3) 飞机的速度是340千米/小时,表示:飞机每小时飞行340千米。

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 ÷ 时间 = 速度 路程 ÷ 速度 = 时间
7、积的变化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除以)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先算个位上的2乘以145等于290, 口算法:先口算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两个0,等于4800。

笔算法:先笔算出16×3=48,
再在积的末尾填两个0
口算法:先口算106×3=318,再在积的末尾填一个0,等于3180。

笔算法:先算106×3=318,再在积的末尾填一个0。

8、乘法估算:
只能估大,不能估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