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安全管理原理(1-4)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管理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管理精选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3109ef8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6.png)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管理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30题)1、下列关于本质安全说法中,错误是()。
A.本质安全包括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两方面内容B.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根本体现C.本质安全功能是通过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进行补偿D.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答案】 C2、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救护队连续工作20多小时,先后发现28名人员遇难。
次日寻找唯一1名失踪人员时,井下发生二次爆炸,造成5名救护队员死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这起事故等级是()。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答案】 A3、某生产经营单位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编制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编制了该单位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
关于应急处置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急处置卡应明确保障措施B.应急处置卡应明确善后处理内容C.应急处置卡应明确处置程序和措施D.应急处置卡应明确国家法律规定要求【答案】 C4、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及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等单元进行系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防火间距”危害因素的辨识属于( )单元的辨识。
A.厂址B.总平面布置C.道路及运输D.建(构)筑物【答案】 B5、2018 年6 月,某化工集团公司组织安全检查人员对其下属子公司涉及的高处作业是否遵守安全规范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有以下安全管理要求:①将距坠落基准面2m 以上有坠落风险的作业定为高处作业;②高处作业票的有效期限不能超过7 天;③高处作业票要随身携带;④受限空间内的高处作业不必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
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该公司做法错误的是()。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63fdf24336c1eb91a375db7.png)
行业资料:________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8 页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1.预防原理安全管理工作应以预防为住,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运用预防原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所产生的后果,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随机的,是难以预测的。
反复发生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2)因果关系原则因果关系就是事物之间存在着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发生的原因这种关系。
掌握事故的因果关系,砍断事故因素的环链,就消除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就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规律性。
从事故的因果关系中认识必然性,发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灭在早期起因阶段,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原则。
(3)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技术的原因、教育的原因、身体和态度的原因以及管理的原因。
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
这三种对策就是所谓的3E原则。
(4)本质化原则所谓本质上实现安全化指的是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本质安全化是安全管理预防原理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目前还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应该坚持这一原则。
第 2 页共 8 页2.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动,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束缚,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
与强制原理有关的原则有下面两点。
(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的时候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
这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主要内容。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标准版)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be70c8fad6195f302ba619.png)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281安全管理三大理论(标准版)说明: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可以下载修改后或直接打印使用(使用前请详细阅读内容是否合适)。
安全管理的人本原理(一)人本原理的含义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
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其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诸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都是需要人去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因此,应该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二)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分别具有不同能级的不同层次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这就是能级原则。
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
能级原则确定了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则。
稳定的管理能级结构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即经营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072f6c86bd97f192379e94a.png)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原理安全生产管理是指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和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强制原理、预防原理、责任原理五个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一)系统原理的概念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任何一个管理对象均可看成一个系统,人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应从整体出发去研究事物间的联系。
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又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等若干个子系统。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系统原理的运用原则运用系统原理时应遵循整分合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1.整分合原则整分合原则是指首先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综合。
该原则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如下:整――企业领导确定整体目标、制定规划与计划、进行宏观决策。
此阶段,要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加以考虑。
分――明确分工,层层落实,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合――展现全员的凝聚力,对各部分、人员进行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的全面的安全管理。
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把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2.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不仅是运动和发展的,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对于安全管理来说,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认识动态相关性原则,如图1所示。
现代安全管理(MSM)
![现代安全管理(MSM)](https://img.taocdn.com/s3/m/9d69fdf0783e0912a2162ad1.png)
OHSMS风险管理模式
评审改进
ACTION
持续改进
危害辨识
频率分析
严重性
检查纠正
CHECK
DO
改善计划或 管理控制
维持管理
危险评价
No
可接受危险?
Yes
PLAN 24
OHSMS建立流程
颁发认证证书 体系审核 体系试运行 体系文件编写 体系策划和设计 初始状态评审 OHS管理体系培训 领导决策与准备
不正确的起重 没有切断设备动力 没正确使用设备 ……
不安全状态
防护不到位 工具缺陷 照明不足 ……
33
财产损失 产品损失 环境污染 伤害 死亡
损失
34
事故成本
$1 $1 to $3 $5 to $50
• 受伤损失
– 医疗 – 赔偿……
• 财产损失
– 建筑物受损 – 设备受损 – 修复成本 – 产品损失……
9
现代安全管理特征
传统安全管理 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 事故管理(事后型) 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 静态安全管理 经济效益为主安全为辅 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 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次要工作) 手工处理
现代安全管理 横向综合安全管理 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预防型) 安全管理动力(发自内心) 动态安全管理 效益、环境、安全与健康综合效果 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 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核心事业) 信息化手段
高保险 损失重 成本 大
员工关 系不良
严 重 财 务 危 机
忽视法 律诉讼
身陷泥潭
没有什么安全管理程序
合规管理
事故自然发生,被动管理
传统管理
事故:找借口 符合性为目标 方法好看不好用 缺乏安全职责 缺乏员工参与 浮夸不实在
现代安全管理制度
![现代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70a05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6.png)
现代安全管理制度现代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调全员参与、科学管理、依法治理。
它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支撑,以制度为基础,以法律为约束,以监督为保障,以责任为导向。
它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从多个方面综合治理各种安全问题,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各类事故的责任追究和处理程序,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
其次,加强安全监督和执法。
建立健全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安全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安全秩序。
再次,加强事故防控措施。
从源头上进行安全防范,制定和推广各类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提高各行各业的安全保障能力。
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通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组织开展职业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最后,加强危险源管理。
建立危险源排查和监控制度,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危险源不对环境和人民造成危害。
然而,要建立现代安全管理制度,除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和领导,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才能有效地解决各类安全问题,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总之,现代安全管理制度是当代社会对安全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管理的重要制度。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安全监督和执法、事故防控措施、安全教育和培训、危险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平稳运行。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安全管理的重要原理和原则
![安全管理的重要原理和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144a849caaedd3383c4d3eb.png)
(2) 找出可能的原因。 (3) 采取预防措施。
(4) 制定应急措施。
感谢您
安全之路任重道远 自由空间与您同行
预防原理 03
我国东汉末期政治家荀悦在其所著《申鉴•杂
言》中,提出了国家治理中的防范思想,对我 们今天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说:“尽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
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 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事故是可防的,只要针对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制定预防的对策,
07
偶然损失原则
这个原则强调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一定 要重视各类事故,包括损工事件、未遂 事故(虚惊事件),只有将它们都控制
住,才能真正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
9
因果关系原则 08
从事故的因果关系中认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从必然性中发现事故发生的规 律性,按照规律将不安全条件变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灭在早期起因阶段。 在应用因果关系原则时,应该把握以下四个步骤:
“安全零事故”完全可以达到。
强制原理 04
安全管理重视强制原理, 这是基于以下四个原因:
(1) 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2)人的捷径心理和冒险心理。
(3) 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
(4) 安全管理的目的性。Biblioteka 05动态相关性原则
系统要素的动态相关性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为搞好安全管理,必须掌握与安全有关的所有 对象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充分利用相关 因素的作用。
安全管理 的原理和 原则
培训讲师
01 人本原理
把员工看成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
有效安全管理的关键是员工的参与。 现代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押题宝典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管理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押题宝典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管理通关题库(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18b7d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4.png)
押题宝典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生产管理通关题库(附带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新安装一台货梯于2015年8月1日取得检验合格证,该企业设备科负责货梯管理工作。
关于该货梯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说法,正确是()。
A.货梯在2016年8月1日前应进行定期检验B.货梯维护保养必须由货梯制造单位负责C.货梯应由维保单位每15日进行一次检查D.货梯使用标志应明确标注检验时间【答案】 C2、作业场所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其中,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特殊情况应急后的健康检查。
A.复查B.离岗时C.复岗时D.特种检查【答案】 B3、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企业应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检维修方案不包含()。
A.应急处置措施B.安全生产岗位职责C.控制措施D.安全验收标准【答案】 B4、某企业董事长提出用“安全第一”作为经营方针后,职工对安全第一的认同感,使“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加深入人心,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有力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这主要发挥了企业安全文化功能中的()。
A.辐射功能B.凝聚功能C.激励功能D.同化功能【答案】 B5、下列关于高处作业安全要求与防护,说法错误是()。
A.超高压输电塔架带电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工具,穿绝缘服和绝缘鞋B.五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应进行高处作业C.与其他作业交叉作业时,不应上下垂直作业,如果确实需要垂直作业应采取可靠隔离措施D.拆除脚手架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不应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工【答案】 A6、根据GB 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汽油属于()。
A.爆炸性物质B.易燃性物质C.活性化学物质D.有毒物质【答案】 B7、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确定,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A.防尘口罩或面罩B.压缩空气和起重设备C.防噪声耳塞、耳罩D.施工升降机【答案】 D8、国家对高危行业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和管理分别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理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理论安全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63122e9cf242336c1fb95e2c.png)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理论1、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有哪些第二章安全管理原理第一节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一、安全科学管理的组织原则1. 计划性原则2. 效果原则效应,3. 反馈原则4. 阶梯原则5. 系统性原则6. 不得混放并存原则7. 单项解决原则8. 同等原则9. 责任制原则10. 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11. 干部选择原则劳动保护干部应具有非常广泛的专业技能,劳动保护工程师应当掌握生产组织、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和系统工程学。
二、安全生产五规律1. 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的安全规律这条规律的实质是,承认生产中的潜在危险,并对制订安全条例及其实施创造了原则上的可能性。
这一规律的作用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它将在劳动保护有组织有系统的机构中,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付诸实现。
2. 劳动条件适应人的特点的规律人适应环境的可能性具有一定限度。
这一规律则要求构思新技术或设计新工艺过程,以及解决其他任务时,必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必须首先设计操作者的活动,然后才是操作者使用的技术。
要重点研究以人为主体的能量系统中的危险及其消除措施。
3. 不断地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律这一规律是指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生产方式的完善,坚定不移地改革劳动安全管理,减少生产中的有害后果。
这一规律可视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总规律的局部体现。
4. 物质技术基础与劳动条件相适应的规律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善着劳动条件,但不排除新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的出现,或者有扩大其有害影响的可能性。
破坏这一规律,将导致新技术的效果的下降。
这一规律的实质是劳动条件的改善在时间上要与物质技术基础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5. 安全管理科学化的规律事故防止科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它是以经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经验是掌握客观事物所必须,将个别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加以科学整理,明确经验诸事实的相互关系而形成了一门知识体系。
这一科学体系是以人的能量系统为主体,结合外部能量作为附带方面的人的行为科学。
美国安全专家“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
![美国安全专家“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7129a96f1aff00bed51ed0.png)
美国安全专家“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美国著名安全专家Mr.DAN Petersen在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AMERRICAN SOCIETY OF SAFTY ENGINEERING )出版著作《安全管理技术》(Techniques of safety Management,2003)及《安全监督》(safety supervision,1999)书中都提到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或称理念)。
这十大原理非常具有代表意义,概括了当今美国以及发达国家对安全管理的研究成果,也是比较成熟和系统的认识。
以下予以简单介绍,与各位共享。
原理1:系统根源不安全行为、工作环境中不安全状态和事故的发生,都是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缺陷的征兆。
传统安全管理的思维模式是:事故可能是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所导致的,找到一个最直接的因素或某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作为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纠正不安全行为的行为或消除这个不安全的状态,没有进一步寻找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
事故多种原因理论提出,我们不仅仅要分析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即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或系统原因)。
“系统原因”原理认为,不要将获得的所有信息仅归结为某个单独的直接因素,而是要拓宽我们的视野,考虑导致事故的系统原因。
因此,每个事故都会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改善改善安全管理的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整个管理系统和我们的管理程序。
把事故、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看作系统不正常、系统缺陷的征兆,以识别不安全行为、状态和事故为起点,研究为什么这个行为和事故会发生,为什么这种状态会存在。
应用这个原理,我们将要重新确定事故的调查程序,即针对任何一个事故,不管是重大事故,还是小事故,都尽可能地识别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最终消除管理体系的缺陷,消除和整改系统缺陷是为了从根本上改进管理系统,而不仅为了寻找某个人的错误。
【案例:手指伤害】直接原因:没有穿戴防护手套。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c8ca1e5fad6195f302ba671.png)
“工业安全公理”
(1)工业生产过程中人员伤亡 往往是处于一系列因果连锁之末端的事故 的结果,而事故常常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和)机械、物质(统称 物)的不安全状态。
成事故的。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十多种,我 国常采用以下几种: 1、事故因果类型
连锁型:一个因素促成下一个因素,下一个又促 成再下一个,彼此互为因果,互为连锁,导致事故。
多因致果型(集中型):很多独立的因素同一时 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
复合型:某些因素连锁,某些因素集中,互相交 叉、复合,造成事故。
约翰逊等人创建了管理疏忽和危险树理论MORT( Management Oversight and Risk Tree),把美国工业安全 中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如事故判定技术、标准化作 业及职业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以及人的因素分 析等融入了管理疏忽与危险树理论中,同时又提出了许多 新的安全概念。
❖事故的特征
事故的特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 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 事故的因果性
因果,即原因和结果。 因果性即事物之间,一个事物是另一事物发生的根 据,这是一种关联性。事故是一系列因素互为因果、连 续发生的结果。
➢ 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规律性 偶然性: 1、事故是随机事件,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况
(2)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产生的原因。
(3)由于不安全行为而受到伤害的人,几乎重复了300次以上没有造成伤害的 同样事故。换言之,人员在受到伤害之前,已经数百次面临来自物的方面 的危险。
安全管理理论(1)
![安全管理理论(1)](https://img.taocdn.com/s3/m/b97334f6ba0d4a7302763a98.png)
5.4 安全管理体系分析5.4.1事故致因理论2.1.4 事故致因理论根据事故理论的研究,事故具有三种基本性质,即因果性、随机性与偶然性、潜在性与必然性,每一起事故发生,尽管或多或少都存在偶然性,但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必然性,因此,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关键就在于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识别、发现并且消除导致事故的必然原因,控制和减少偶然原因,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因此,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
防止事故,需要掌握事故发生和控制的原理,即事故预防原理。
所谓事故预防原理,主要是阐明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理论体系。
它以伤亡事故为研究对象,探讨事故致因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事故致因因素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因素是事故的致因因素。
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人们往往把事故的发生看作是人类无法违抗的“天意”,或是“命中注定”。
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在与各种工业伤害事故的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事故发生及预防规律,相继提出了许多阐明事故发生机理,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是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
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同,特别是随着生产形式的变化,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引起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使新的事故致因理论相继出现。
概括地讲,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事故频发倾向论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为代表的早期事故致因理论,以能量意外释放论为主要代表的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故致因理论和现代的系统安全理论。
1.事故频发倾向论(1)事故频发倾向。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1919年英国格林伍德(M.Greenwood)和伍兹(H:H,Woods)对许多工厂里事故发生次数资料按如下三种统计分布进行了统计检验:泊松分布、偏倚分布和非均等分布。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af8a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0.png)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保障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管理,它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生产活动中潜在的、可操纵的危险、风险和有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控制,是为了防止事故和保护员工健康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指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
首先,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因素和长期积累的风险,防患于未然。
其次,要注重全员参与的原则,构建安全生产管理的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全员监督的体系,形成各级各类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形成全员安全生产管理共识。
再次,要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生产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和预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和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系统和协调进行。
最后,要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重视事故教训,及时总结各类事故和事故隐患的原因,建立健全事故防范机制,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
总之,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准则和规律,只有遵守这些原则,才能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理念意识与技术管理方法
![安全生产理念意识与技术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81c9d2e87101f69f31959f.png)
⑴ 宏观分析,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 危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 — 事故服从概率分布
⑵ 微观分析,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 生产系统本质安全化工程 — 消除: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对称; 技术不对称;管理不对称。
2.安全生产风险成本意识
⑴ 安全投入产出的特点 — 投入与产出不服从线性关系 — 10000-1=0 ⑵ 社会风险成本 — 法律成本(违法、腐败) — 信誉成本(企业、国家) ⑶ 经济风险成本 — 概率成本 — 后果成本
3. 生产系统隐患的分类 –肇发事故(职业危害)隐患 –事故减灾与应急隐患
2. 静态事故隐患排查工程
⑴ 人的本质安全化工程 人的安全能力:生理、心理、技术、文化
— 人的安全特征选择 — 人的安全能力培养 ⑵ 安全人机工程(预防、容错、避错、纠错) — 信息界面(“编码”原理) — 工具界面(“插脚”原理) — 防护性界面(“剃须刀”原理) — 保护性界面(“安全阀”原理)
— 培训:角色、知识、规章、技术、能力 — 练功:班组应急角色、技术、能力 — 演练:角色、技术、能力
小结
(1)现代安全生产理念:“有安全不等于有 了一切,无安全却会失去一切”
(2)生产系统本质上是危险的,实现安全生 产的技术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 工程”
(3)实现安全生3.动态事故隐患排查工程
— 人的生理、心理变化时的安全控制 — 机器故障、材料失控时的安全控制 — 生产环境、条件恶化时的安全控制 — 生产工艺扰乱时的安全控制
四. 最新安全管理意识与方法 1. 安全管理法治
⑴ 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笫一” — 一切过程要主动“安全笫一” — 一切事故将被动“安全笫一”
⑵ 对人的行为能力控制 — 安全技术、安全行为、安全动作标准化, 竞争上岗; — 班组长每天提示:饮酒、疲劳、带病、 走神、睡眠不足、情绪失控等危险因素
安全学原理.课后答案
![安全学原理.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9b140fb7360b4c2e3f647a.png)
安全学原理第一章安全科学总论1-1安全的定义是什么?结合现代社会现实,谈谈对安全重要性的理解。
P19安全是指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不可接受风险的发生,通常会带来人员伤害或物的损失,因而,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可称为安全。
(现在的社会人口爆炸、资源环境危害,战争,重大灾害频发,安全即是人类生存的基本。
无法保证安全,人和社会就不能和谐平稳的发展下去,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动植物环境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1-2安全的属性有哪些,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如何?P5安全的属性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系统属性三种,前两种属性是不可分割的。
安全的系统属性是安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耦合点。
1-3安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6安全的基本特征包括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随机性,相对性,局部稳定性,经济性,复杂性,社会性。
1-4如何理解安全的相对性?P6从科学角度讲,“绝对安全”的状态在客观上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包含有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危险性。
从安全技术角度讲,100%的安全性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
安全的程度和标准取决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度,科学水平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安全法学观念,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等现实条件。
1-5简述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P14安全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①哲学基础②基础理论③应用理论与技术④经济规律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MET(人man、技术technology、环境environment)系统1)M:安全心理、安全生理、安全教育、安全行为;2)E:物化环境(劳动卫生环境、防尘、防毒、噪声与振动控制、辐射防护、三废治理)、理化环境(社会环境、社会伦理、社会经济、体制与管理);3)T:可靠性理论(本质安全化)、安全技术(防火、防爆、机电安全、运输安全等);4)MT:人-机关系、人-机设计;5)ME:人与环境的关系、职业病理、环境标准(作业环境标准);6)MET: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c26983b767f5acfa1c7cda3.png)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1.预防原理安全管理工作应以预防为住,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运用预防原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所产生的后果,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随机的,是难以预测的。
反复发生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2)因果关系原则因果关系就是事物之间存在着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发生的原因这种关系。
掌握事故的因果关系,砍断事故因素的环链,就消除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就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规律性。
从事故的因果关系中认识必然性,发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灭在早期起因阶段,这就是因果关系的原则。
(3)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技术的原因、教育的原因、身体和态度的原因以及管理的原因。
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
这三种对策就是所谓的3E原则。
(4)本质化原则所谓本质上实现安全化指的是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本质安全化是安全管理预防原理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目前还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应该坚持这一原则。
2.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动,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束缚,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
与强制原理有关的原则有下面两点。
(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的时候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
这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主要内容。
(2)监督原则为了促使各级生产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授权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行使监督、检查和惩罚的职责,以揭露安全工作中的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追究和惩戒违章失职行为,这就是安全管理的监督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安全管理哲学
• • • • • • • • 事故直间损失系数: 事故直间损失系数:44 1:4-1:>100,安全投入产出比: 1:4-1:>100,安全投入产出比: 1:6 事故致因理论四种基本性质: 事故致因理论四种基本性质:45 因果性; 1)因果性; 随机性与偶然性; 2)随机性与偶然性; 潜在性与必然性; 3)潜在性与必然性; 4)可预防性
第三章 安全系统科学理论
• • • • • 安全系统按组成性质,分为自然系统、 安全系统按组成性质,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 思维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 思维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52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为 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系统具有六个特征:整体性、稳定性、 3、系统具有六个特征:整体性、稳定性、有机 联系性、 联系性、 • 目的性、动态性、结构决定功能的特性。 目的性、动态性、结构决定功能的特性。
• 1979年8月31日,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 1979年 31日 卫生部, 工业企业噪声标准》。P33规定 》。P33规定: 《工业企业噪声标准》。P33规定:企业生产车 间和工作场所噪声不得超过___ 间和工作场所噪声不得超过___ • 85分贝, 85分贝 分贝, • 最高不超过______ 最高不超过______ • 90分贝。 90分贝 分贝。 • 噪声每提高3分贝,工作时间_______ 噪声每提高3分贝,工作时间_______ • 缩短一半。 缩短一半。
• • •
3.3安全控制论64 3.3安全控制论64 安全控制论 管理活动由四个要素组成: 1、管理活动由四个要素组成: 一是控制者,二是控制对象, 一是控制者,二是控制对象,三是控制手段和工 具,四是控制成果 • 2、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工程技术原理66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工程技术原理66 • 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理; 2)降低潜在危险因素 消除潜在危险的原理; 数值的原理; 冗余性原理(又称备用原理); 数值的原理;3)冗余性原理(又称备用原理); 闭锁原理; 能量屏障原理; 4)闭锁原理; 5)能量屏障原理; 6)距离防护 原理; 时间防护原理; 原理; 7)时间防护原理; • 8)薄弱环节原理; 9)坚固性原理; 10)个体 薄弱环节原理; 坚固性原理; 10) 防护原理; 11)代替作业人员的原理;12) 防护原理; 11)代替作业人员的原理;12)警告 和禁止信息原理
六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正 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消防法> <消防法> 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P40 • 三同时原则:技术工程项目中要遵循安全 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产和使用。
• (2)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 ) 害的人数约为200万(据ILO报告)。这比 报告)。 害的人数约为 万 报告)。这比 交通事故死亡近百万人、暴力死亡56 万 交通事故死亡近百万人、暴力死亡 3万 局部战争死亡30万人和艾滋病死亡 万人和艾滋病死亡31 人、局部战争死亡 万人和艾滋病死亡 万人、 余万人都要多。 2万人、吸毒死亡 余万人都要多。职业 万人 吸毒死亡10余万人都要多 领域每天有5400多人死于工作;每分钟有 多人死于工作; 领域每天有 多人死于工作 每分钟有4 人因工伤导致死亡。 人因工伤导致死亡。因此职业工伤和职业 病成为人类的最严重的死因之一。 病成为人类的最严重的死因之一。
第四章 安全法学理论
• 1、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规已初步形成一个以 _______依据 以为_____主体的, 依据, _____主体的 为_______依据,以为_____主体的,由有 关法律,行政法规、 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行 政规章,技术标准所组成的综合体系。 政规章,技术标准所组成的综合体系。82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设安全生产法》第三十规定,生产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规定, 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 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 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及危险物品的 容器,运输工具, 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 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 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 检验合格, 测,检验合格,取得 __________________方可投入使用 方可投入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方可投入使用。
宪法
安全生产法
• 1、《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安全生产法 单位新建,改建, 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 施,必须同主体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6 即三同时制度) (即三同时制度)
一、安全的重要性 一组数据: 一组数据: 1984年 19日 1、1984年1月19日,墨西哥城的天然气 泄漏爆炸,导致452人死亡。 452人死亡 泄漏爆炸,导致452人死亡。 1984年12月 2、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毒物泄 漏事故,导致2800多人死亡,12.5万人中毒 2800多人死亡 万人中毒。 漏事故,导致2800多人死亡,12.5万人中毒。 2003年 18日 3、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的地铁 火灾,导致100多人死亡。 100多人死亡 火灾,导致100多人死亡。 2002年 烟台海难事故。 4、2002年,烟台海难事故。 2003年 四川井喷事故。 5、2003年,四川井喷事故。 一系列的煤矿事故等。 6、一系列的煤矿事故等。 由此可见,安全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安全的重要性,对人类本身 来说,安全就是生命。 来说,安全就是生命。
• _____年国务院发布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_____年国务院发布实施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年国务院发布实施《 • 1988P34 • _____年发布《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_____年发布《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年发布 1990年 1990年 • 1993年确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即四方体制) 1993年确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即四方体制) 年确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 • 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 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
• 4、事故系统四M要素:P53 事故系统四M要素: • 人(men)---直接因素; 机(machine) 直接因素; (men)---直接因素; (machine)—直接因素 直接因素; ---直接因素 环境(medium)---重要因素 (medium)---重要因素; 环境(medium)---重要因素; • 管理(management)---间接因素 管理(management)---间接因素 (management)--• 3.2安全信息论原理 3.2安全信息论原理 • 安全信息类型分为:56 安全信息类型分为: • 一次安全信息 • [指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人、机、环境客观安全 指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人、 性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现场(即现场), 性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现场(即现场), • 二次安全信息包括 • 安全法规、条例、政策、标准、安全科学理论等 安全法规、条例、政策、标准、 (即数据) 即数据)
• 3.4安全协调学原理72 3.4安全协调学原理 安全协调学原理72 • 1、安全监督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由工会组成 安全监督系统: 的安全防线。具体为: 的安全防线。具体为: • 党组织抓党; 行政抓长; 党组织抓党; 行政抓长; • 工会抓网; 共青团抓岗; 妇女抓帮 工会抓网; 共青团抓岗;
• 1979年1月20日,卫生部、第四机械工业部 1979年 20日 卫生部、 颁布了《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规定。 颁布了《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规定。P32 8小时连续辐射不超过 • 38微瓦/厘米2, 38微瓦 厘米2 微瓦/ • 日累计不超过 • 300微瓦/厘米2, 300微瓦 厘米2 微瓦/ • 一次不允许超过 • 5毫瓦/厘米2 毫瓦/厘米2
• (1)全球每年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发生各 全球每年生产和生活过程中, 类事故2.5亿起,这意味着每天68.5万起, 2.5亿起 68.5万起 类事故2.5亿起,这意味着每天68.5万起, 每小时2.8万起,每分钟近500 2.8万起 500起 每小时2.8万起,每分钟近500起,每秒钟 就有8个家庭尝到事故带来的苦果。 就有8个家庭尝到事故带来的苦果。所发生 的事故造成近400万人丧生;同时有1500 400万人丧生 1500万 的事故造成近400万人丧生;同时有1500万 人受到失能伤害;35% 人受到失能伤害;35%的从业人员接触职 业危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 .5% 业危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 GDP。 GDP。
• • • • • • • •
3、安全信息的功能:57 安全信息的功能: 安全信息是企业编制安全管理方案的依据; 安全信息是企业编制安全管理方案的依据; 安全信息具有间接预防事故的功能; 安全信息具有间接预防事故的功能; 安全信息具有间接控制事故的功能。 安全信息具有间接控制事故的功能。 安全信息从应用的角度可分为: 4、安全信息从应用的角度可分为: 生产安全状态信息, 生产安全状态信息, 安全活动信息; 安全活动信息; 安全指令性信息。 安全指令性信息。
• 安全生产作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 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的基本条件, 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 要标志,安全保障是人民生活质量的体现, 要标志,安全保障是人民生活质量的体现,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 然而今天我们的社会却面临着严重的安全 事故问题。 事故问题。
• 安全管理模式:P7 • 所谓安全权是指员工免于职业危害(职业 病和职业伤亡)的权利。P8 • P10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 策略,是安全科学以及安全管理科学发展 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