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无机化学(含实验)
吉林大学2014年6月无机化学(含实验)A开卷考试试卷(后附答案)
![吉林大学2014年6月无机化学(含实验)A开卷考试试卷(后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abc0890c69ec3d5bb7541.png)
A. 4,1,1,- B. 2,1,1,-
C. 2,1,0,+ D. 4,2,1,-
23.BeBr2分子中,Be原子所采取的杂化方式是(A)
A. spB. sp2
C. sp3D. spd2
24.决定原子轨道能量的量子数是(C)
A. n,l,m,msB. l,m,msC. n,l D. n,l,m
25.在医学上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为(B)
A. < 280 mmol·L-1B. 280 mmol·L-1-320 mmol·L-1
C. > 320 mmol·L-1D. 270 mmol·L-1-330 mmol·L-1
26.下列各组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一组是(C)
(错)8.由极性键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对)9.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有关。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0.NH3;HS—;H2O;HPO42—的共轭酸的化学式分别是_NH4+,___H2S_,
_H3O+_和____ H2PO4—。
11.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与__缓冲比_和__缓冲溶液的总浓度有关。
A.HCl和Cl-B.H2CO3和CO C.H2CO3和HCO D.NH 和NH3
17.符号c(H3PO4)=0.1mol·L-1表示(D)
A.H3PO4溶液的质量浓度是0.1mol·L-1B.H3PO4溶液的摩尔质量是0.1mol·L-1
C.H3PO4溶液的物质的量是0.1mol·L-1D.H3P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C.溶液中H+越多,其酸性越强
宋天佑《无机化学》·教学进度
![宋天佑《无机化学》·教学进度](https://img.taocdn.com/s3/m/aca0cf516bec0975f565e2a2.png)
宋天佑《无机化学》·教学进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此为宋天佑教授在吉林大学采用本书授课的实际教学进度,需要注意的是:1.为满足物理学背景的学生需要,将理论部分集中,故将配位化学一章提前讲授。
2.第五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讲解与教材略有差别。
2013级教学进度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理想气体1.1.1 理想气体的的状态方程1.1.2 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课间ppt 48(指讲到本章ppt的第48页,下同)(共用时30分钟)1.2 稀溶液的性质1.2.1 溶液的浓度1.2.2 饱和蒸气压1. 溶剂的饱和蒸气压2.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3. 拉乌尔定律1.2.3 溶液沸点升高1. 饱和蒸气压图2. 沸点升高计算公式(第1次课)结束ppt 111(20130917)1.3 晶体结构基本概念1.3.1 对称性1. 旋转和对称轴2. 反映和对称面3. 反演和对称中心1.3.2 晶体和点阵1.3.3 晶系和点阵型式1. 7个晶系2. 14种空间点阵型式1.3.4 晶胞课间ppt 1861.4 酸碱理论1.4.1 阿仑尼乌斯理论1.4.2 布朗斯特酸碱理论1. 酸碱定义2. 酸碱反应1.4.3 路易斯酸碱理论1. 理论要点(第2次课)结束 ppt 251(20130924)2. 酸碱的软硬分类1.5 化学反应速率1.5.1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1.5.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1.5.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 阿仑尼乌斯公式2. 反应进程—势能图(第3次课)结束ppt 335(20130926)讲课时间 60 分钟。
第一章共用约5 学时。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2.1 热力学基本概念2.1.1 体系和状态函数2.1.2 热力学第一定律2.1.3 体积功2.2 热化学2.2.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 恒容反应热课间ppt 652. 恒压反应热3.反应进度与摩尔反应热(第4次课)结束ppt 106(20131008)4. Q p和Q V的关系2. 2. 2 盖斯定律2. 2. 3 生成热1. 生成热定义2. 标准生成热的应用2.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间ppt 1612.3.1 过程进行的方式1. p-V线与体积功2. 体积功的极限3. 可逆途径和自发过程2. 3. 2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 3. 3 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2. 3. 4 熵1. 状态函数熵(第5次课)结束ppt 213(20131010)2.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2. 3. 5 状态函数吉布斯自由能1. 自由能判据2.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3. 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课间ppt 266第二章共用约 5 学时。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宋天佑《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宋天佑《无机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f85df08401f69e314232944a.png)
2 dm3
p总
按分压的定义
p(N2)= 2 105 Pa p(O2)= 2 105 Pa
p(N2)= 2 105 Pa p(O2)= 2 105 Pa 测得混合气体的 p总 为 4 105 Pa。
可见 p总 = p(N2) + p(O2)
再考察一个实验
N2 +
O2
N2 + O2
1 dm3
2 dm3
8105 Pa 2105 Pa
4 dm3
p总
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3 105 Pa
N2 +
O2
N2 + O2
1 dm3
2 dm3
4 dm3
8105 Pa 2105 Pa
p总
根据分压的定义,由波义耳定律得
p(N2)= 2 105 Pa p(O2)= 1 105 Pa
p(N2)= 2 105 Pa p(O2)= 1 105 Pa 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3 105 Pa 亦有 p总 = p(N2)+ p(O2)
液体
蒸发 凝聚
气体
当溶剂或溶液与气态实现平 衡时,若使蒸气压小于其饱和蒸 气压,则平衡右移,液体气化。
液体
蒸发 凝聚
气体
若使蒸气压大于其饱和蒸气 压时,平衡左移,气体液化。
3. 拉乌尔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饱和 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与 溶剂的摩尔分数之积。
这就是拉乌尔(Raoult) 定律。
在高温和低压下,实际气体分 子间的距离相当大,气体分子自身 的体积远远小于气体占有的体积。
这时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弱。
高温和低压下的实际气体很 接近理想气体。
故理想气体的这种假定是有 实际意义的。
无机化学__吉林大学(2)--期末试卷II
![无机化学__吉林大学(2)--期末试卷II](https://img.taocdn.com/s3/m/2b42f225f5335a8102d220b4.png)
1.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铅丹
; 雌黄
;
金红石; 赤铁矿。源自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颜色:Sb2S3
,
Pb3O4
,AgPO3
,CoCl2·6H2O
。
3.最简单的硼烷是
,它与
水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是 ;
如图所示的 B5H9 分子结构中, 有 种化学键,
其中闭合式硼键有 个。
4.第一个从空气中分离出的稀有气体是
20.由下列反应设计的电池不需要惰性电极的是
()
A、H2(g) + Cl2(g) = 2HCl(aq) B、Ce 4+ + Fe2+ = Ce3+ + Fe3+
C、Zn + Ni2+ = Zn2+ + Ni
D、Cu + Br2 = Cu2+ + 2Br-
姓名
得分
二、填空题及完成反应
方程式(20 分)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 〇 ------------ 评 --------------------- 卷 - 〇 -------------------- 密 ---------------------- 〇 - 封 -------------------- 线 -------------〇 -------------
()
10.下列各对元素中,不属于铂系元素的是
()
A、Rb ,Re B、Pd ,Pt C、Ru ,Ir D、Rh ,Os
1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都能将 I- 氧化的是
()
A、Hg2+,Ni2+,Fe2+ C、Co2+,Cr2O72-,Sb3+
吉大16秋学期《无机化学(含实验)》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吉大16秋学期《无机化学(含实验)》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52f30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1.png)
吉大16秋学期《无机化学(含实验)》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吉大16秋学期《无机化学(含实验)》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1:NH3分子键角H—N—H、CH4分子键角H—C—H、H2O分子键角H—O—H,按键角增加的顺序是()A:H—N—H、H—C—H、H—O—HB:H—O—H、H—C—H、H—N—HC:H—N—H、H—O—H、H—C—HD:H—O—H、H—N—H、H—C—H正确答案:D2:CO中有()π键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B3: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NaOHB:Na2O2C:Cl2D:CO2正确答案:A4:人们日常用的干电池的工作原理与下列哪种装置的工作原理一样()A:电解B:电镀C:原电池D:以上都不对精确答案:C5:凡是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可能是()A:三角形B:平面正方形C:三角锥D:以上3种均有大概精确答案:C6:XXX道理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形?()A:只适用于气体间的反应B: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平衡状态下的所有体系C:所有的物理平衡正确答案:C7:可逆反应2A(g)+B()g≒2C(g)△rHm^(θ)<0,,反应达到平衡时,减小的体积,B的分压(),Kp()A:增大,减小B:增大,不变C:减小,减小D:减小,增大正确答案:B8:在反应BF3 + NH3→F3BNH3中,BF3为A:Arrhenius碱B:Bronsted酸C:Lewis碱D:Lewis酸精确答案:D9:下列盐酸溶液的浓度相同,pH值最高的是()A:NaClB:KNO3C:Na2SO4()D:K2CO3精确答案:D10: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得多。
A:减小,增大,大B:减小,增大,小C:减小,减小,大D:增大,减小,小精确答案:B11:以下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是()A:N2B:H2C:HClD:O2精确答案:ABD12:四种分子和离子中:既是Bronsted酸又是Bronsted 碱的是()A:NH3B:Cu^(2+)C:Cl^(-)D:HCO3^(-)精确答案:AD13:四种分子和离子中:既是Lewis碱又是Bronsted碱的是()A:NH3B:Cu^(2+)C:Cl^(-)D:HCO4^(-)精确答案:AC14:经过纯化的溶胶往往可存在很长时间不聚沉,其原因如下()A:XXX运动B:胶粒带电C:浮力感化D:溶剂化作用正确答案:ABD15:离子键的主要特征是()A:偏向性B:没有偏向性C:饱和性D:没有饱和性精确答案:BD16:设盐酸的浓度为醋酸的二倍,则前者的c(H+)也是后者的二倍。
吉大《无机化学》试卷答案.doc
![吉大《无机化学》试卷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cae99885fbfc77da269b195.png)
2012 - 2013 学年 第一 学期《无机化学 》试卷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实验测得H 2的扩散速率是一种未知气体扩散速率的2.9倍。
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量约为(C )A) 51 B) 34 C) 17 D) 282) 合成氨的原料中氢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3:1,若原料气体中含有其他杂质气体的体积分数为4%,原料气总压为15198.75 kPa ,则氮气的分压是 (C )A) 3799.688 kPa B) 10943.1 kPa C) 3647.7 kPa D) 11399.06 kPa3) 已知Δc H m θ (C, 石墨)= -393.7 kJ/mol, Δc H m θ (C, 金刚石)= -395.6 kJ/mol, 则Δf H m θ(C, 金刚石)为 (kJ/mol )(B )A) -789.5 B) 1.9 C) -1.9 D) 789.54) 已知在298 K 时反应2N 2 (g) + O 2 (g) = 2N 2O (g) 的Δr U m θ 为166.5 kJ/mol ,则该反应的Δr H m θ为(kJ/mol )(A )A) 164 B) 328 C) 146 D) 825) 下列势能-反应历程图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C )A) 1和3 B) 2和3 C) 1和4 D) 2和 46)下列关于基元反应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 ) A) 基元反应的逆反应也是基元反应 B)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的分子数C) 分子数大于三的反应也可能是基元反应7)已知反应NO (g) + CO (g) = 1/2N 2 (g) + CO 2 (g)的 Δr H m θ = -373.2 kJ/mol ,若提高有毒气体NO 和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B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 因为p 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 电子走“8”字形; B) 主量子数为2时,有2s ,2p 两个轨道; C) 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原子轨道; D) 电子云是波函数|ψ|2在空间分布的图像。
吉林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无机实验报告
![吉林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无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b69cec7c1cfad6195fa77d.png)
与 Co-O 键振动有关),但是略有位移,这是正常现象,可能是由于这几个峰位 处在变形振动区域,受到分子其他部分影响较大,例如:诱导效应,氢键的影响 等等。由于产物含有杂质,因此 IR 图上在 1000~1200 cm-1 有几个吸收峰。 3.思考题 1.如何使晶体长得大而杂质尽可能少? 答:本实验是利用重结晶的方法来实现进一步提纯的,是基于利用被提纯化合物 和杂质在热和冷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把杂质留在溶液中,以达到分离提纯的 目的。 2.为什么化合物的特征 IR 吸收峰有时会略有位移? 答:略有位移,这是正常现象,可能是由于这几个峰位处在变形振动区域,受到 分子其他部分影响较大,例如:诱导效应,氢键的影响等等。 3.为什么在醋酸钴溶解前先向水中加两滴冰醋酸? 答:先加醋酸是调节溶液的 pH 的,是利于醋酸钴的溶解。
1756 年,Crosted 发现一种不寻常的的硅铝酸盐矿物加热时类似沸腾的现 象,因此将这类硅铝酸盐矿物称为沸石。人工合成的沸石又被称为分子筛或沸石 分子筛。传统意义上的分子筛是指以硅氧四面体 SiO4 和铝氧四面体 AlO 为基本 结构单元,通过氧原子形成的氧桥将基本的结构单元连接构成的一类具有笼型或 孔道结构的硅铝酸盐晶体。在笼内和孔道中存在着水分子和平衡骨架负电荷的可 交换的阳离子,其化学式为:[M2 (I),M(II)]O·Al2O3·nSiO2·mH2O (n>2) 。式中: M(I)和 M(II)分别表示一价或二价阳离子;n 为沸石分子筛的硅铝比;m 为水的 分子数,其值因沸石分子筛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比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特殊的孔道结构,因而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精致的选择性以及良好的 水热稳定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如石油加工及精细化工工业中。
ZSM-5 分子筛的合成采用水热法,通常合成的起始物是非均相的硅铝酸盐, 最典型的凝胶是由活性硅源、铝源、碱和水混合而成。制备过程中,原料的配比、 体系的均匀度、反应温度、PH、晶化时间等对分子筛的合成都有很大影响。对 于高硅 ZSM-5 分子筛的合成,需要加入有机模板剂。本实验以正丁胺为模板剂, 反应混合物组成为:l0NaO:Al2O3:84SiO2:32R:3500H2O(R 代表正丁胺)。 采用的原料硅源为白炭黑、铝源为硫酸铝,分别与氢氧化钠、氯化钠和去离子水 配成反应混合物,然后加入正丁胺,搅拌均匀,在 180℃晶化七天左右可得 ZSM-5 沸石原粉。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碳族元素(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碳族元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fa8726705087632311212cd.png)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5 章 碳族元素
15.1 复习笔记
碳族元素包括碳、硅、锗、锡和铅 5 种元素,价电子层结构为 ns2np2。其碳和硅是非 金属元素,其余三种是金属元素。
一、碳族元素通性
1.惰性电子对效应:C、Si +4 氧化态稳定,Pb 是+2 氧化态稳定。
2.碳族元素的单质 (1)碳的同素异形体 ①金刚石属立方晶系,是典型的原子晶体,其中 C 以 sp3 杂化轨道与其它原子相连,形 成了牢固的 C-C 键。金刚石晶体透明、折光、耐腐蚀且不导电,室温下,金刚石对所有的化 学试剂都显惰性。其硬度是所有物质中最大的,可达 10000 kg/mm2,俗称钻石,除用作 装饰品外,还用于制造钻探用的钻头和磨削工具。 ②石墨很软,呈灰黑色,密度较金刚石小,熔点比金刚石略低,具有层向的良好导电导 热性,容易沿层方向滑动裂开,常用来制作电极、润滑剂、铅笔等。 (2)硅、锗、锡、铅单质
③锡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灰锡(α) ⎯286⎯K→白锡(β) ⎯434⎯K→脆锡(γ)
性质活泼, Sn + 2HCl(热、浓) = SnCl2 + H2↑
3Sn + 8HNO3(冷、稀) = 3Sn(NO3)2 + 2NO↑+ 4H2O Sn + 4HNO3(浓) = H2SnO3(SnO2·H2O)↓+ 4NO2↑+ H2O
2 / 2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①单质硅的晶体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熔点 1683 K,呈灰黑色,有金属外貌,性硬脆; 低温下稳定,不与水、空气和酸作用,但与强氧化剂和强碱溶液作用。
②锗是灰白色的脆性金属,结构为金刚石型,原子晶体,比 Si 活泼,能溶于氧化性酸 得到 Ge(Ⅳ),难溶于 NaOH,不与空气中的 O2、H2O、非氧化性酸作用。高纯锗也是较 好的半导体材料。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563143520b4c2e3f57276396.png)
《无机化学》舒谋海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无机化学3、学时/学分:64/44、先修课程:化学原理。
5、面向对象:化学、应用化学、生物学、药学及化学相关专业。
6、开课院(系)、教研室: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7、教材、教学参考书:Inorganic chemistry, Shriver & Atkins, Fifth Edition(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北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主编,高教出版社《无机化学》(第二版)下册,宋天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8、已修课程基础《化学原理》二、教学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基础化学系列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及配位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单质的制备方法及各主族、副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掌握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无机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及其在化学分析和元素性质方面的应用和思想、现代无机化学的研究前沿和现状。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在综合应用多门有关学科的知识,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物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原理,掌握元素的基本性质和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通过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以下内容安排基于Inorganic chemistry,Shriver & Atkins, Fifth Edition,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10第一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一单元周期性(2 课时)主要内容:元素性质概论,元素性质的通论,非金属元素性质通论,金属元素性质通论。
重点与难点:元素的递变性规律以及与核外电子结构的关系第二单元氢(2课时)主要内容:氢元素及其简单二元化合物、氢气及氢能源重点与难点:氢元素的结构特征第三单元碱金属和碱土金属(group 1 & 2)(2课时)主要内容: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通性;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重要化合物;锂、铍的特性及对角线规律;常见s区元素的金属鉴定反应。
5.无机化学及实验教材及参考书目
![5.无机化学及实验教材及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6f450b230722192e4536f652.png)
《无机化学》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四版(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考书目:1.北京师范大学等编,《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傅献彩编,《大学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申泮文主编.《近代化学导论》(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尹敬执,申泮文合著. 《基础无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6.何凤娇编. 《无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017.庞锡涛编,《无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8.大连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竺际舜主编,《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1.10.周井炎,李东风等编著,《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2.《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安顺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实验编写组自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2005~2007.参考书目:1.南京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编,大学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2.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9.3.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周宁怀主编,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0.2.5.吴泳主编,大学化学新体系实验,科学出版社,1999.8.6.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校合编,基础化学实验(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7.陈虹锦主编,实验化学,科学出版社,2003.8.8.蒋碧如等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9.李梅等主编,化学实验与生活——从实验中了解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10.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11.侯振雨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安顺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及实验编写组2007.3.。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含实验)》第三章(2) 期末考试学习资料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含实验)》第三章(2) 期末考试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a7c4274284ac850ac024295.png)
吉大《无机化学(含实验)》第三章(2) 酸碱解离平衡1、酸碱滴定原理(一)变色范围 HIn H+ + In-酸式 碱式故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是: pH=pKHIn ±1由于人眼对深色比浅色灵敏,实际变色范围与理论推算的的变色范围并不完全相同。
pKa 理论范围 实际范围 酸色 碱色甲基橙 ~ ~ 红 黄甲基红 ~ ~ 红 黄酚酞 ~ ~ 无 红百里酚酞 ~ ~ 无 蓝注:一般而言,人们观察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约有~单位的误差,称之为观测终点的不确定性,用△pH 来表示,一般按△pH=±来考虑,作为使用指示剂目测终点的分辨极限值。
(二)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1. 指示剂的用量对于双色指示剂用量多少对色调变化有影响,用量太多或太少都使色调变化不鲜明。
对于单色指示剂用量多少对色调变化影响不大,但影响变色范围和终点。
指示剂本身都是弱酸或弱碱,也会参与酸碱反应。
2. 温度:温度变时指示剂常数和水的离子积都会变,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也随之发生改变。
3. 中性电解:溶液中中性电解质的存在增加了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指示剂的表观离解常数改变,将影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某些盐类具有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性质,也会改变指示剂颜色的深度和色调。
[][][][][][]-+-+==In HIn K H HIn In H K HInHIn ,[][]HIn In pK pH HIn -+=lg [][]的颜色时,看到的是,即当-In pK pH HIn In HIn 110+≥≥-[][]的颜色时,看到的是,即当HIn pK pH HIn In HIn 1101-≤≤-4.滴定程序:为了达到更好的观测效果,在选择指示剂时还要注意它在终点时的变色情况。
例如:酚酞由酸式无色变为碱式红色,易于辨别,适宜在以强碱作滴定剂时使用。
同理,用强酸滴定强碱时,采用甲基橙就较酚酞适宜。
例:下列各种弱酸、弱碱,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如果可以,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CH2ClCOOH,HF,苯酚,羟胺,苯胺。
吉林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无机实验报告
![吉林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无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b69cec7c1cfad6195fa77d.png)
标准谱图 2θ/◦
sinθ
D/Å
1
5.336 0.04655 16.5483
2
8.840 0.07707 9.9952
3
10.683 0.09331 8.2746
4
18.557 0.1612 4.7775
5
21.460 0.1862 4.1374
6
27.440 0.2372 3.2478
7
32.893 0.2831 2.7208
杂多化合物 K5CoW12O40·20H2O 的合成与鉴定 丁星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10 级 XX 班 学号:XXXXXXXXX
摘要 实验合成 K5CoW12O40·20H2O,用 K2S2O8 做氧化剂,将 Co2+氧化为 Co3+,分 别用醋酸和硫酸酸化反应产物,产物中有较多杂质,经重结晶后控制合适的结晶 速度,可得到纯净的金黄色大棒状晶体(阴离子具有 Keggin 结构)。用红外和 XRD 对产物进行表征。
射线衍射图。将测得的 X 射线衍射图与 ZSM-5 分子筛标准 X 射线衍射图对比, 以确定晶化产物是否为 ZSM-5 沸石分子筛及其纯度。
3.结果与讨论 3.1.ZSM-5 分子筛的 XRD 解析
表 1:样品和标准品 X 射线衍射数据
样品谱图 2θ/◦
17.82 Nhomakorabea8.7
3
14.5
4
20.8
5
23.2
由上表可知,标准图谱中的特征峰在样品图谱中都能找到,其 2θ值基本相同。 但是其中夹杂很多杂质峰,根据样品合成的路线可以判断,杂质主要为 KCl。
2.2 杂多化合物 K5CoW12O40·20H2O 的红外光谱分析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作业考试练习题-生物化学(含实验)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作业考试练习题-生物化学(含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51004a95901020206409c5b.png)
知识点:生物化学(含实验)作业题
展开解析<javascript:;>
答案C
解析
11.
(4分)IMP参与
* A. 鸟氨酸循环
* B. 嘌呤核苷酸循环
* C.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 D. 三羧酸循环
* E. 蛋(甲硫)氨酸循环
得分:0
知识点:生物化学(含实验)作业题
展开解析<javascript:;>
* E. 三磷酸核苷
得分:0
知识点:生物化学(含实验)作业题
展开解析<javascript:;>
答案D
解析
21.
(4分)胸腺嘧啶(T)不存在于
* A. RNA
* B. DNA
得分:0
知识点:生物化学(含实验)作业题
展开解析<javascript:;>
答案A
解析
22.
(4分)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是
* A. tRNA
答案E
解析
5.
(4分)丙二酰辅酶A出现于下列何种物质的合成过程
* A. 胆固醇
* B. 胆汁酸
* C. 甘油磷脂
* D. 脂酸
* E. 鞘磷脂
得分:0
知识点:生物化学(含实验)作业题
展开解析<javascript:;>
答案D
解析
6.
(4分)抗谷氨酰胺类
* A. 氮杂丝氨酸
* B. 6-巯基嘌呤
* C. 5-氟尿嘧啶
展开解析<javascript:;>
答案C
解析
18.
(4分)糖有氧氧化的关键酶是
* A. 磷酸己糖异构酶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0acbb501711cc7931b716e6.png)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中文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授课对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开课学期:秋学时数:36学分数: 2.0课程性质:必修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后续课程:有机化学实验开课教研室:化学实验室执笔人:姚秀琴二.课程教学目标1.任务和地位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试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学习并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后继的课程及将来的工作和科研打下基础2.知识要求⑴通过实验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
⑵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用方法。
⑶掌握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⑷掌握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
⑸掌握摩尔气体常数、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醋酸解离常数、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⑹掌握无机化合物制备中的蒸发、浓缩、结晶、吸滤等基本操作。
3.能力要求具有独立选择和使用仪器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能力。
达到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课程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基础知识4学时,其余为实验学时。
3.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难点:无机化合物制备中的蒸发、浓缩、结晶、吸滤等基本操作。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
5.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基础化学实验》(上册) (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实验),吉林大学,徐家宁、门瑞芝、张寒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主要参考书:《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基础化学实验教程》古风才、肖衍繁、张明杰、刘炳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基础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合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四.大纲说明1.必要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方式、范围、程度、要求的说明:⑴实验课前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基本原理,了解仪器构造和操作规程,熟悉实验内容,明确要测量和记录的数据。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b53fb0376a20029bc642da1.png)
无机化学实验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化学96学时)一、任务和要求1.无机实验的主要任务无机化学实验是综合大学化学专业的第一门必修实验课。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以使深入理解和应用无机化学中的概念和理论。
学习并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
掌握某些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培养严格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素养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本内容基本操作训练;常数测定;无机物的提纯和制备;元素性质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
3.基本要求(1)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无机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能进一步理解和应用。
(2)通过元素性质实验使学生对无机化学中一些常见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有较牢固的掌握。
(3)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无机物的制备、提纯方法及应用范围。
(4)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无机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正确使用某些玻璃仪器和测量仪器,具备安装实验装置的初步能力。
(5)通过实验使学生在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培养,为后续实验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化专业、药学专业、医学专业。
三、实验内容、实验类型和学时安排实验总学时为96学时,其中无机化学实验Ⅰ为64学时(1-15),无机化学实验Ⅱ为32学时(16-20),分两学期进行。
四、实验内容实验一安全教育和仪器的领用目的要求:1.常用仪器介绍。
2.实验室安全教育。
3.基础实验课的学习方法。
4.常用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实验二溶液的配制目的要求:1.了解和学习实验室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容量瓶和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实验三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目的要求:1.练习水浴加热,常压过滤和减压过滤等基本操作。
2.了解复盐的一般特征和制备方法。
实验四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目的要求: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分压定律的应用。
2.练习测量气体体积的操作和气压计的使用。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24章【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无机化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24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350a3a5581b6bd97e19ea62.png)
4.卤化物
(1)硼、铝的三卤化物
①三卤化硼均为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并随分子量增大而递增,其挥发性随分子量
的增大而降低。
三氟化硼是无色、有窒息气味的气体,不能燃烧。
②三卤化铝中,出 AlF3 为离子性化合物外,其余为共价化合物。在气相或非极性溶剂
中,AlCl3、AlBr3、AlI3 为二聚的。
4 / 140
脱水产物或高温熔融产物为 NaAlO2
(3)镓、铟、铊
①Ga: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软金属,熔点 302.78 K(29.6 ℃),沸点 2343 K,是所
有金属中熔沸点差值最大(2042.22 K)的。凝固时体积膨胀,硬度与铅相近。
②常温下,镓和铟在干燥的空气中不起变化,但铊表面会生成一层灰色的氧化物膜。
5.含氧化合物 (1)硼氧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稳定性。B2O3 易溶于水,生成硼酸 H3BO3,但在热的水 蒸气中或遇潮时则生成挥发性的偏硼酸 HBO2。 (2)硼珠实验:熔融的 B2O3 溶解金属氧化物得到有特征颜色的偏硼酸盐玻璃:
(2)铝
铝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①虽是活泼金属,但表面覆盖致密的氧化膜,故常温下稳定
②高温与氧等非金属反应
铝热还原法:冶炼难熔金属 Fe、Ni、Mn、V 等
③与稀酸反应,在浓 H2SO4、浓 HNO3 中发生钝化
④与强碱反应:2Al + 2NaOH + 6H2O = 2NaAl(OH)4 + 3H2↑
2.缺电子 价电子数 < 价层轨道数 +3 氧化态的化合物(如:BF3)为缺电子化合物,有较强的继续接受电子的能力。表 现在分子的自聚(2BH3→B2H6)及同电子对给予体形成稳定配合物(HBF4)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含实验)
交卷时间:2015-11-26 15:09:08
一、单选题
1.
(4分)
下列混合溶液中,属于缓冲溶液的是_____
∙ A. 50 ml 0.1mol·L-1 HAc溶液与50 ml 0.2 mol·L-1 NaOH溶液混合∙ B. 50ml 0.2mol·L-1 HAc溶液与50 ml 0.2 mol·L-1 NaOH溶液混合∙ C. 50 ml 0.2mol·L-1 HCl溶液与50 ml 0.1 mol·L-1 NH3·H2O溶液混合∙ D. 50 ml 0.2mol·L-1 HAc溶液与5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混合得分:0知识点:无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2.
(4分)
NH3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与水分子之间存在:()
∙ A.
取向力
∙
色散力
∙
∙ C.
氢键
∙
∙ D.
离子键
∙
得分:0知识点:无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3.
(4分)
在0.10 mol·L-1氨水中加入等体积的0.10 mol·L-1下列溶液后,使混合溶液的pH最大,则应加入__________
∙ A.
HCl
∙
∙ B.
H2SO4
∙
HNO3
∙
∙ D.
HAc
∙
得分:0知识点:无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4分)
已知298K时,K sp(Ag2CrO4)=1.0F10-12。
则在该温度下,Ag2CrO4在0.010 mol·L -1AgNO3
溶液中的溶解度是_____
∙ A.
1.0×10-10 mol·L-1
∙
∙ B.
1.0×10-8 mol·L-1
∙
∙ C.
1.0×10-5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