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第四章复习题(zuizui新好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地图制图学复习题

(完整版)地图制图学复习题

(完整版)地图制图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 地图制图学的概念它是研究地图及其编制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用地图图形符号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

2. 传统的地图制图学体系包括哪些内容?①地图概论②地图投影③地图编制④地图整饰⑤地图制印⑥地图应用(现代地图制图学体系包括:理论地图制图学、地图制作学、应用地图制图学)3. 地图制图学与测量学的联系大地测量为地图制图提供了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精确数据以及大地控制点坐标, 进而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

地形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为地图提供了精确而详尽的实测地形图资料、像片资料和地理说明资料(这些都是编制地图的基础,对于地图编制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章地图的基本知识1、地图的特性与定义特性:①可量测性:因利用特殊的数学法则成图而使地图具有可量测性;②直观性:由于使用地图符号系统来表示地图内容而使地图具有直观性;③一览性:由于对地图内容进行制图综合处理而使地图具有一览性;定义:①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制图综合理论、应用地图符号系统,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以达到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变化和发展的图件。

②现代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和制图综合理论,以影像、符号或数字来表达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变化的空间结构模型。

它是空间信息的载体,又是传递信息的通道。

2、地图具有哪些功能?①模拟功能②信息载负功能③信息传输功能④认识功能3、地图按内容、按比例尺可以分为哪些类别?按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4. 地图的内容有哪些?① 数学要素:坐标网、控制点、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要素② 地理要素: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环境要素③ 图外要素(辅助要素):图名、图号、接图表、结合图号、图廓、图廓间的注记、图例、比例尺5. 地图比例尺的定义与形式定义: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对应线段的投影长度只比形式:① 文字比例尺(说明是比例尺)② 数字比例尺③ 图解比例尺:直线比例尺、斜线比例尺、投影比例尺6. 我国的地图基本比例尺系列有哪些?包括八种:1/100 万、1/50 万、1/25 万、1/10 万、1/5万、1/2.5 万、1/1 万、1/5 千7. 地图分幅的方法;按经纬线分幅的优缺点?方法:① 矩形分幅:拼接的、不拼接的② 按经纬线分幅(梯形分幅)优点:① 每个图幅都有明确的地理位置概念,适用于很大区域范围的地图分幅;② 可以同时测同时绘,不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缺点:① 当经纬线投影成曲线时,将给图幅的拼接带来困难;② 不利于有效的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版面;③ 经常会破坏重要的地物的完整性。

地图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地图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地图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地图构成要素为:、、和。

2、每一种彩色视觉都可依据三个特性进行度量,即、和。

3. 通常居民地注记使用体,而山脉则用体进行注记。

4、我国最早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是由晋朝的地图学家创立的。

5、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和控制点等。

6、北京54坐标系统采用的椭球为。

7、面积比P与最大长度比a和最小长度比b的关系为:p= 。

8、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三个方面。

9、注记在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四种:水平字列、、和雁行字列。

二、选择题1、一条公路长8.1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8.1厘米,则该图属于:()A.地理图B.小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大比例尺地图2、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3、我国1:50万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A.方位投影B.圆锥投影C.高斯--克吕格投影D.墨卡托投影4、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B.便于分割图纸C.分幅编号的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5、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A.小比例尺地图B.大比例尺地图C.平面图D.地球仪6、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A.低纬度地区B.高纬度地区C.中纬度地区D.赤道附近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投影后经纬线垂直的投影必是等角投影B. 等角投影的经纬线必垂直C. 投影后经纬线垂直的投影不是等角投影D. 以上说法都不对8、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25万,在该地图上A区域有居民点100个,则根据开方根规律法,在不考虑符号尺寸和地物重要性的情况下,以该1:25万地图为原始资料编绘得到的1:100万地图上A区域应选取的居民点个数为:()A. 50个B. 10个C. 45个D.20个9、关于点值法和分区统计图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值法的概括程度高于分区统计图法B.点值法的概括程度低于分区统计图法C.点值法的概括程度等于分区统计图法D.两者不可比较10、关于命名量表和顺序量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命名量表的等级高于顺序量表B.命名量表的等级低于顺序量表C.命名量表的等级等于顺序量表D.二者的等级不可比较11、《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最早提出它的是()A.沈括B.魏源C.裴秀D.贾耽12、以下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的是()A.1:30万B. 1:25万C. 1:35万D. 1:15万13、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点的方法称为()A.地图投影B. 投影变换C. 解析投影D.几何投影14、我国地形图常用的高斯投影是指()A.等角横割圆柱投影B. 等角横割椭圆柱投影C. 等角横切圆柱投影D. 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15、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图,被称为()A.矢量地图B. 电子地图C. 栅格地图D.数字地图。

地图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地图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地图学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图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 导航B. 记录C. 交流D. 所有以上答案:D2. 地图的比例尺表示什么?A. 地图上的长度与实际地面长度的比例关系B. 地图的精度C. 地图的复杂度D. 地图的制作时间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地图的组成部分?A. 比例尺B. 指北针C. 图例D. 页码答案:D4. 地图投影的目的是什么?A. 将三维地球表面转换为二维平面B. 提高地图的精度C. 增加地图的美观性D. 减少地图的制作成本答案:A5. 地图的分类有哪些?A. 地形图、交通图B. 政治图、自然图C. 物理图、社会经济图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1.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比例尺、图例、指北针2. 地图的精度取决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准确性。

答案:数据源、制图技术3. 地图投影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方位投影4. 地图的符号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点符号、线符号、面符号5. 地图的阅读包括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理解。

答案:图例、比例尺、指北针三、简答题1. 简述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导航、规划旅行路线、了解地理环境、教育目的以及作为交流信息的工具。

2. 解释地图投影中常见的几种失真类型。

答案:地图投影中常见的失真类型包括角度失真、面积失真和长度失真。

这些失真通常发生在地图投影过程中,因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而地图是平面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变形。

四、论述题1. 论述地图学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作用。

答案:地图学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GIS依赖于地图学原理来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

地图学题库(四)

地图学题库(四)

地图学题库(四)选择题:( )1.就地图色彩学而言下列何者为前进色?(A)绿色(B)青色(C)红色(D)紫色( )2.下列何者为三原色? (A)红,绿,篮 (B)黑,白,紫(C)黄,篮,红(D)红,白,绿( )3.下列何者说明了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十分显著?(A)提高了地图传递空间信息的容量(B)用视觉次序反应地物的数量特征和动态变化(C)增加地图的美感和艺术造型(D)以上皆是( )4.采用间距量表可以区分空间数据量的差别,常用的统计量是?(A)标准差(B)四分位差(C)算术平均数(D)离差( )5.根据地图学理而言,以下叙述何者正确 ?(A)符号是模式,在加工系统中符号代表内部世界的事物(B)符号通过ㄧ定的连系形成符号结构-语句。

符号与符号结构是内部世界的外部表征(C)符号还可以标式信息加工的操作。

ㄧ个符号结构可以标志另ㄧ个符号结构或标志ㄧ个程序(D)信息加工系统得到某个符号就可以得到该符号所代表的内部世界( )6.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的手段。

(B)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不受比例尺缩小的限制,仍能反应区域的基本面貌。

(C)地图符号提工地图放大的表现能力。

(D)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

( )7.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对象、属性或过程,用它来表示抽象的概念。

地图上的记号即是符号学的范畴,其必须具备4个特色,下列叙述何者错误?(A)地图记号要有一定的特约性。

(B)地图记号要可以等价变换。

(C)地图记号必须具有『被表示成分』和『表示成分』的其中一项。

(D)地图由这些记号所构成。

( )8.红、橙、黄、绿、蓝、紫,我们称为基本色相。

在较高照度下,视网膜中央的不同锥体细胞,对哪三种颜色特别敏感,而这三种颜色我们称之为三原色,下列何者为非?(A)绿(B)白(C)蓝(D)红( )9.每一种彩色视觉都可依据三个特色进行度量,请问下列何者不为三者之列?(A)色相(B)色差(C)彩度(D)亮度( )10.符号的基本要素为何?(A)线条对比(B)视觉变量(C)选择感受(D)数量分级简答题:1.美国阿恩海姆提出视觉平衡是由两个主导因素造成,请问是哪两者?2.符号的主要分类有哪三种?3.试问彩色视觉是依据哪三个特性?4.空间分布的类型可以分为哪四种?5.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哪些?6.语言学的两个特征,亦即语言的横向和纵向两轴为何?问答题:1.地图是空间信息的符号模型,符号具有地图语言的功能,请问它表现在那几个方面?2.何谓地图符号?3.欲观察地图符号的相关型态时,从视觉上,地图符号可以分为哪两类?并举例说明其中的差异。

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

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二、填空题1 •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 •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 •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_________ 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 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1. 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2. 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习题及答案4

地图学习题及答案4

第四章地图符号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

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

2.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

3.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4.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5.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

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

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6.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

7.大脑被认为是一个动力系统。

是知觉对刺激物积极的组织使类似或邻近的刺激有结合起来的倾向。

反之,不同类别的刺激容易在视觉上疏远。

8.在主题或详细程度不同的地图上,相同的形象符号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9.顺序量表是从具有可比变化的数据,简单的转化为多与少的关系。

要考虑大与中或中与小在数值上的比例或绝对值。

10.确定数据的分级数目时数据组分为3~6级较合适。

二、名词解释1.分辨敏锐度2.视锐度(视力)3.格式塔心理学4.认知心理学5.视觉变量三、问答题1.地图符号的符号特征是什么?2.地图符号的功能有哪些?3.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4.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哪些?。

5.注记的作用与功能分别是什么?四、填空题1.地图符号的组成要素:()、()、()。

2.地图符号的几何分类:()、()、面状符号、()。

3.地图符号的比例分类:()、()、()。

4.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形状、()、方向、()、()五个方面。

5.网纹有许多种,可归纳为()、()和混合网纹。

6.视觉平衡的两个主导因素:()和()。

7.地图注记分为()、图幅注记、数字注记和()。

8.注记排布—注记在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四种:()、垂直字列、()和雁行字列。

习题参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二、名词解释1.分辨敏锐度:是指能够辨别出视野中空间距离最小的两个视点的能力,又称分辨率或解像力。

地图学考试题

地图学考试题

第一章地图学概论一、判断题1、地图、航空像片、风景画都具有可量测性。

×2、地图上表示各种信息是通过特殊的地图符号系统来实现的。

√3、地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核心。

√4、地图上通常用地图符号的图形、色彩的变化来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用地图符号的尺寸变化来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

√5、1:150万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6、普通地图是以表示某一项或几项要素为主的地图。

×7、高程基准面和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重合的。

×8、海洋部分的水深是根据"平均海水面"自上而下计算的。

×9、山头等高线与凹地等高线相套,则相套的两条等高线同高。

√10、石油输出图中,主要采用的表示方法是运动线法。

√11、在计算机制图的条件下,地图原图编绘和地图出版准备仍有严格界限。

×12、地图制作的方法通常为实测成图和数字制图。

×13、编绘成图的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二、选择题1、现代地图学体系由理论地图、地图制图学和_应用地图学_ 三大部分组成。

a、地图的分析b、地图制印学c、应用地图学2、地图按内容分类,可分为____b_____ 和专题地图。

a、地形图b、普通地图c、专门地图3、地图的内容包括____c______。

a、地理要素、自然要素、数学要素b、数学要素、自然要素、图外要素c、数学要素、图形要素、图外要素4、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包括___b_______ 。

a、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b、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外要素c. 地理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5、水系可分为_____a____ 。

a 、海洋要素和陆地水系b 、河流,井、泉,湖泊c 、海岸,海底地貌6、地形图上蓝色表示____a______ 。

a 、水系b 、植被c 、地物7、土壤图的主要表示方法是_____a_____ 。

a、质别底色法b、范围法c、分区统计图表法8、数字化的主要两种方式为___c_______。

新编地图学复习题答案

新编地图学复习题答案

新编地图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A. 比例尺、图例、注记B. 比例尺、方向、图例C. 比例尺、方向、注记D. 比例尺、图例、注记、方向答案:D2. 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A.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B. 比例尺 =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C. 图上距离 = 比例尺× 实际距离D.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 比例尺答案:A3. 地图上的方向表示方法主要有:A. 经纬网定向法B. 上北下南定向法C. 指向标定向法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4. 地图的分类方式包括:A. 按内容分类B. 按用途分类C. 按比例尺分类D. 所有上述方式答案:D5. 地图投影的目的在于:A. 将地球表面的曲形转换为平面图形B. 保持地球表面的面积不变C. 保持地球表面的距离不变D. 保持地球表面的方位不变答案:A二、填空题1. 地图上表示地形起伏的等高线,其间隔表示的是________。

答案:地形的坡度2. 地图上表示水系的符号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河流、湖泊3. 地图上表示道路的符号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公路、铁路4. 地图上表示植被的符号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森林、草地5. 地图上表示建筑物的符号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房屋、工厂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图比例尺的作用。

答案:地图比例尺的作用是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它帮助用户理解地图上的距离与现实世界中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准确地测量和估算地图上的各种地理要素。

2. 请简述地图上的方向表示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答案:地图上的方向表示方法主要有经纬网定向法、上北下南定向法和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通过经纬线来确定方向,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地图;上北下南定向法假设地图上方为北,下方为南,适用于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简单地图;指向标定向法通过地图上的指向标来指示北方,适用于需要明确方向指示的地图。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第一章引论1.如何理解反映地表像片,素描画和地图的区别?地图有四个基本特征,分别为: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航空相片拍摄的是实物不具备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的特征,而素描画则不具备符号系统运用的特征。

2.浅述地图定义的变化。

第一页第二段3.结合实际试谈地图的用途。

在经济建设方面,地图是各项建设事业的尖兵。

在国防建设方面,一切军事行动,不论是司令部统观战局,各级指挥员研究战略,战役,战术,战斗问题,或从单一兵种的战斗到多军,兵种的协同作战,都需要各种比例尺地图提供地形保证。

在国际交往方面,地图也是重要的依据。

在文化教育方面,地图是进行文化教育的有效工具。

日常生活中,地图滴看书看报弟弟顾问,外出旅游,地图是可靠的向导。

4.试分析地图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地图学概念:他研究用地图图形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互相关联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

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地图应用技术和方法。

5.地图制作有哪些方法?传统实测成图法,传统编绘成图法,遥感制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法。

6.我国古代对地图制图的贡献是什么?P19—P217.21世纪地图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智能化,虚拟化,功能多极化,主客体同一化,全球一体化,地图﹑RS﹑GIS﹑GPS一体化。

8.试述地图学与RS,GPS,GIS的区别。

GIS 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1 ] 。

在这些相关学科、技术中,测量和遥感主要从数据源的角度为GIS 服务,而地理学和地图学是GIS 应用所关注的主要领域。

RS遥感:遥感技术的利用促进环境信息采集手段的革新,从而出现了遥感制图。

此外由于遥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使遥感制图从目视解释走向计算机化的轨道,并为地图更新、研究环境因素随时间变化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持。

《地图学》试题集-附答案

《地图学》试题集-附答案

《地图学》试题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大学地图学复习题

大学地图学复习题

大学地图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地图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地图的制作技术B. 地图的科学应用C. 地图的科学原理及其应用D. 地图的收藏与鉴赏2. 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A. 比例尺、方向、图例B. 比例尺、经纬度、图例C. 经纬度、方向、图例D. 比例尺、经纬度、方向3. 地图的比例尺表示什么?A. 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B. 地图的精度C. 地图的尺寸D. 地图的复杂程度4. 地图的定向方法有哪些?A. 指南针定向B. 经纬度定向C. 地图上的方向标记定向D. 所有以上5. 地图的分类有哪些?A. 按内容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B. 按形式分为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C. 按用途分为教学地图和实用地图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6. 地图的______是地图上某一线段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长度之比。

7. 地图的______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8. 地图的______是指地图上表示的空间范围。

9. 地图的______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细程度。

10. 地图的______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地理事物的抽象程度。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地图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12. 请解释地图投影的概念,并简述其重要性。

13. 请列举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图,并简要说明每种地图的特点。

14. 请说明地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15. 请阐述地图在现代GIS(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16. 论述现代遥感技术在地图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地图学发展的影响。

17. 讨论数字地图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的优势和局限性。

18. 分析地图在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9. 探讨地图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对提高地理教育质量的贡献。

20. 论述地图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五、案例分析题21. 根据所提供的某城市地图,分析该城市的交通网络布局,并提出改进建议。

22. 利用所提供的地形图,分析某一地区的地形特征,并讨论该地区可能适合的农业发展类型。

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

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

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三地图学单项选择题1、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B )A.数学要素B.图形要素C.辅助要素D.补充说明2、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A )A.等角投影B.等积投影C.任意投影D.无法确定3、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A )A.等积投影B.等角投影C.任意投影D.方位投影4、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C )A.21731公里B.731公里C.231公里D.31公里5、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D )A.a=bB.a>bC.a<b< p="">D.a·b=16、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的最近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 C )A.直线B.折线C.大圆弧线D.螺旋曲线7、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 C )A.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B.变形与方向无关C.长度无变形D.纬线无变形8、已知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500,则该点距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D )A.21500公里B.500公里C.215公里D.0公里9、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 C )A.赤道B.两极C.中央经线D.各纬线10、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11、球面上一半径为2毫米的微圆,投影后变为长半径为3毫米,短半径为2毫米的椭圆,则面积比为:( B )A.1B.1.5C.2D.2.512、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A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B.便于分割图纸C.分幅编号的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13.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 )A.小比例尺地图B.大比例尺地图C.平面图D.地球仪14、地图上某点的最大长度比为2,最小长度比为0.5,则该投影为:(C)A.等距投影B.等角投影C.等积投影D.任意投影15、地图上经线长度比为1,纬线长度比大于1,则该投影为:(A )A.等距投影B.等角投影C.等积投影D.几何投影16、球面上系列微圆,投影后变为大小不等的椭圆,但椭圆的短半径均相等,且长度比为1,则该投影为:( B )A.等积投影B.等距投影C.等角投影D.多圆锥投影17、在1:5000地形图上一条河流宽1.2厘米,则河流的宽度为:( A )A.60米B.600米C.30.5米D.无法计算18、有一幅1:500000的地形图,其所在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17°,该图幅东内图廓线的经度也为117°,则该图幅变形较小的区域是:( A )A.地图的东部B.地图的西南部C.地图的西部D.地图的西北部19、在进行干旱区地图概括时,一般全部保留河流、水井、泉等,是因为:( C )A、地图的用途和主题B、地图比例尺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20、下列不属于地图符号夸张表示的方法是:( C )A.合并B.位移C.分割D.降维转换21、比例圆结构符号反映事物构成的数量指标是运用各扇形的:( B )A.面积B.圆心角C.半径D.弧长22、在基本等高距为20米的地形图上,要了解相对高差小于10米的地形变化情况,需加绘:( D )A.首曲线B.间曲线C.计曲线D.助曲线23、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D )A.地理图B.小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大比例尺地图24、下列给出的表示地形的方法中,立体感最强的表示方法是:( D )A.等高线法B.分层设色法C.分层设色与明暗等高线法D.晕渲法25、测得a、b两特征点的高程分别为201.3米和207.5米,若相邻两条计曲线间的高差为5米,则a、b两点间的基本等高线有:( C )A.4条B.5条C.6条D.7条26、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用半依比例符号表示的事物有:( C )A.森林B.洋流C.公路D.气象台站27、下列属于普通地图的是:( B )A.人口图B.政区图C.地形图D.水系图28、在地理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等高距一般采用:(A )A.等等(相同)高距B.变等高距C.较大等高距D.较小等高距29、下列地理事物中,适合用等值线法制图的是:( C )A.人均产值B.人口分布C.气温D.农作物分布30、在专题地图中专题内容的表示应:( D )A.具有统一的符号系统B.采用统一的表示方法C.具有统一的地理基础D.突出显示在第一层平面上31、在下列表示方法中,需要考虑受光情况的是:( C )A.等值线法B.分层设色法C.晕渲法D.点值法32、在地形图上加粗绘制的等高线为:( D )A.首曲线B.间曲线C.助曲线D.计曲线33、有一高速公路宽120米,若在1:10000地理图上用符号表示,应采用:( C )A.依比例符号B.不依比例符号C.半依比例符号D.象征符号34、一幅土地利用类型图上,体现的是土地的: ( D )。

《地图学》专升本考试复习题4

《地图学》专升本考试复习题4

《地图学》专升本考试复习题41.数字化包括()和()。

A.多样化B.栅格化C.矢量化D.程序化答案:BC解析:数字化包括栅格化和矢量化。

知识点:数据输入难度:2所属章节:第九章第二节2.数字地图的输出有()。

A.文件输出B.传真输出C.打印输出D.转绘输出答案:AC解析:数字地图的输出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1)文件输出它是计算机之间、不同的软件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数据集成和相互取长补短的必要形式。

(2)打印输出人们常常以打印输出或印刷输出的方式将数字地图转换为纸质或其他介质的模拟地图。

知识点:数字地图的输出难度:2所属章节:第九章第二节3.()被广泛应用于输出纸张图或者“纸张”式的电子地图。

A.AuditionB.AfterEffectsC.PhotoShopD.CorelDRAW答案:D解析:在数字地图制图领域,CorelDRAW凭借强大的辅助图形设计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输出纸张图或者“纸张”式的电子地图。

知识点:CorelDRAW制图操作简介难度:2所属章节:第九章第二节4.能实现地图投影的实时变换或内部转换的是()。

A.CAD软件B.GPS软件C.GIS软件D.CorelDRAW答案:C解析:GIS软件的地图投影功能则使制图者可以通过地图坐标系的定义将投影坐标系及地理坐标系的参数内嵌在数据文件中,成为原始数据的一部分,而实现地图投影的实时变换或内部转换。

知识点:地图投影功能难度:2所属章节:第九章第三节5.数字地图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内存或者其他载体上,屏幕显示是它最直接的输出形式,即是()。

A.纸质地图B.机械地图C.电子地图D.新型地图答案:C解析:数字地图以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内存或者其他载体上,屏幕显示是它最直接的输出形式,即是电子地图。

知识点:数字地图的输出难度:2所属章节:第九章第二节6.GIS专题地图制作的过程的步骤是()。

A.前期准备→确定地图内容→选择表示方法→设计专题符号→进行图面布局B.前期准备→选择表示方法→确定地图内容→设计专题符号→进行图面布局C.前期准备→选择表示方法→设计专题符号→确定地图内容→进行图面布局D.前期准备→确定地图内容→设计专题符号→选择表示方法→进行图面布局答案:A解析:GIS专题地图制作的过程的步骤是前期准备→确定地图内容→选择表示方法→设计专题符号→进行图面布局。

最详细的新版地图学考试题

最详细的新版地图学考试题

地图学》试题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 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地图学试题四及答案

地图学试题四及答案

地图学试题四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在基本等高距为20米的地形图上, 要了解相对高差小于10米的地形变化情况, 需加绘: ()A.首曲线B.间曲线C.计曲线D.助曲线2.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 长半径逐渐增大, 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A.等积投影B.等角投影C.任意投影D.方位投影3.比例圆结构符号反映事物构成的数量指标是运用各扇形的: ()A.面积B.圆心角C.半径D.弧长4.在1: 25000地形图上, 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 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A.21731公里B.731公里C.231公里D.31公里5.测得a、b两特征点的高程分别为201.3米和207.5米, 若相邻两条计曲线间的高差为5米, 则a、b两点间的基本等高线有: ()A.4条B.5条C.6条D.7条6.在地理图上,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 等高距一般采用: ()A.等等高距B.变等高距C.较大等高距D.较小等高距7.下列地理事物中, 适合用等值线法制图的是: ()A.人均产值B.人口分布C.气温D.农作物分布8.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 ()A.低纬度地区B.高纬度地区C.中纬度地区D.赤道附近9.下列不属于地图符号夸张表示的方法是: ()A.合并B.位移C.分割D.降维转换10.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小比例尺地图B.大比例尺地图C.平面图D.地球仪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题后的括号内,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在地图上只要经纬线处处是垂直的, 则可以断定为等角投影。

()2.在任何地图上都存在长度变形。

()3.数学要素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测性和直观性的基础。

()4.如果制图区域呈现南北、东西差别不大的圆形区域, 则应选择圆锥投影。

()5.分类和选取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

()6.体积符号在地图上可以表现为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维模型。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

地图学试题4套集合(含答案)

地图学习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为平面上的点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3.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 :空间斜轴墨卡托。

6.接图表:是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

根据其用途和范围可分为图幅接图表和区域接图表。

7.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称为图形的开窗。

8.编图任务书: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

9.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10.GUASS-KRUAGER: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B)A. I-48-A (1:50万)B. I-52-12C. I-50-[8] (1:25万)D.J-50-148(没有这个编号)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A. 等积投影B. 等距投影C. 任意投影D.等角投影4.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A. Gauss-KrugerB. UTM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D.等角割圆锥投影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C )A. UTM (圆柱投影)B. Gauss-Kruger (圆柱投影)C. LambertD. UPS(方位投影)//C. 古德投影 D.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7.地图数据中的属性数据是用量表系统来表示的,表示城市的等级,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所使用的量表应该是(B )A. 定名量表B. 顺序量表C. 间隔量表D.比率量表9.在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是(C)A.首曲线B. 计曲线C. 间曲线D. 助曲线10.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十种,能够表示面状地物数量特征的是(D)A. 范围法B.质底法C. 量底法D. 定点符号法10.下面哪种不属于栅格图象(C)A.数码像机拍摄的照片B.卫星影像C.冲洗出来的照片D.扫描生成的地图11.通过建立地图数据拓扑关系可以解决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如京九铁路经过哪些城市,它利用的拓扑关系是?(A)A.节点与弧段的拓扑关联B. 节点与弧段的拓扑邻接C.节点与弧段的拓扑包含D.节点间的拓扑邻接12.下面哪种数据格式不属于矢量数据格式(C)A. .CDRB. .DXFC. .PSDD. .AI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简述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地图的基本特征:答: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答: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4、测制地图有哪些方法:答: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答: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6、地图学与GIS的关系:答:GIS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地图学时基础,GIS是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综合的学科。

7、如何而判定正轴切圆锥投影的投影性质:8、我国现行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图采用什么投影?各有什么特征:9、地图投影会产生什么变形,如何表示他们:答: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可以通过等变形线和变形椭圆来表示。

10、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答: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有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的圆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因此,这种投影合适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1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12、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答:等角投影,等积、任意13、地图比例尺通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答: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比例尺14、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的变形:答: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2答:因为在地图投影中,一般是借助对变形椭圆和微分圆的比较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的。

而当微分圆主方向的长度变形已经确定,则变形椭圆的大小和形状可显示该圆的各种变形特征,如任意方向长度比μ=R′/R=最大角度变形公式,面积比P=A〃B,,其中A、B为主方向长度比,总上所述,成都变形可以反映出各种变形的主要特征,是衡量地图投影变形的主要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 )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限定了制图区域幅面和要素总量.
A 地图比例尺
B 地图的用途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 数据质量
2. 一条河流长8cm, 它距两测河流的平均距离为6cm,跟据下表判断它能否入选.( )
A 能
B 不能
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等比数列表
3. 常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的地图定量概括方法为().
A 图解计算法B等比数列法C回归分析法D区域指标法
4.下图为用回归分析法得到的居民点选取曲线,如果要制作一副1:100000的地形图,地面上有150个居民点,在所做的地图上应保留多少个居民点.( )
A 30
B 60
C 90
D 120
5. 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方法
A 层次归类
B 数量分级
C 降维转换
D 等级合并
6.地图概括时,为表达正确的相互关系,常用( )方法处理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7.一些有许多微小弯曲的河流,如果按比例尺机械的化简,这些弯曲将被全部删除,多弯曲河流将变成笔直的河段,反而歪曲了河流的特征,因此,必须对一些弯曲进行( )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8.对于相同比例尺\同一主题的南方分散式居民地和北方集团式居民地的地图概括, 南方分散式居民地比北方集团式居民概括程度()
A 大
B 小
C 无法判断D所给条件不足
9、下图居民点的转换用了地图概括的( )方法
A局部夸大B位移C合并D分割
10下列不属于地图符号夸张表示的方法是:()
A.合并
B.位移
C.分割
D.降维转换
二、计算题
由一张1:1万的地形图,编绘成1:25万的地形图,已知1:1万地形图上河流有100条,如果新编地图河流宽为1mm,原始地图的河流宽为2mm,河流重要程度为很重要,问在新编地图上应有几条河流?(40条)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地图概括?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2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四、名词解释
地图概括、比例综合、目的综合、开方根规律、符号化、比例尺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