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与国际敦煌学项目
敦煌学
☐敦煌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
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敦煌学敦煌学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
与徽州学和藏学齐名,是中国的三大区域文化之一。
☐敦煌遗书指清代以来,在古敦煌境内多次出土的古代文献和在外地发现的敦煌古文献。
敦煌遗书主要有卷轴装、经折装和册子装3种。
从内部字迹看,可分手抄和印本两种,其中以抄本居多。
大量的经卷系由专职抄经手手写而成,字迹端庄工美。
遗书除95%以上为佛典和其他宗教文献外,其余为经、史、子、集、官私档案、医药天文、诗词俗讲等。
☐敦煌艺术敦煌艺术一般是指莫高窟的彩绘泥塑、壁画和石窟艺术。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
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
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
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佛像等造型2100多身。
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
☐藏经洞藏经洞,即莫高窟第17号窟,位于16号大窟甬道的北侧,是座高约l.6米、宽约2.7米的小石室。
原为唐代河西僧洪英和尚的禅窟。
900多年前,当时莫高窟的僧人,把近千年存放在莫高窟寺院的经书、绣像、日常文牍和各种书籍全搬进这座石窟内存放起来,然后封闭洞口,抹上泥皮,画上壁画,使人无法发现这一秘密。
900多年后,正是由于这座小石窟的发现,震惊了中外,使敦煌成为世界文化界注目的地方。
☐张骞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
“数字敦煌”来自莫高窟的报告
甘博照片数据库制作小记“数字敦煌”:来自莫高窟的报告①Һ周欣平②摘要:把敦煌石窟按现在的状况完整保存下来,作为一个世界文明的遗产永久地留给子孙后代,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已经获得的和将要获得的图像㊁影像㊁文字㊁考古和保护等多种数据汇集起来,构建一个数字化㊁集成化的大规模石窟壁画资源库及敦煌研究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完整有序并且永久地储存这些资源,并为学界和大众使用,这就是 数字敦煌 ㊂这是一个永久的㊁可靠的㊁呈动态㊁可更新和升级的系统,亦是一个资源管理和保障体系,以永久储存为主要目标,提供数据更新㊁数据自动检测和数据迁移等多种功能和一个强大的综合敦煌石窟图像和文献库㊂关键词:敦煌石窟;敦煌保护;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数据库;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数字资源永久保存系统D i g i t a lD u n h u a n g:aR e p o r t f r o mt h eM o g a oC a v e sҺ P e t e rZ h o uA b s t r a c t:I fw ew a n t t o p e r m a n e n t l y c o n s e r v eD u n h u a n g C a v e s a n d p a s s t h e mt o t h e f u t u r e g e n e r a t i o n s①②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何剑叶和林萌审阅了全文,并提出了宝贵意见㊂作者特表示感谢㊂周欣平,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东亚图书馆馆长㊁大学图书馆总馆助理馆长(D i r e c t o ro fC.V.S t a r r E a s t A s i a n L i b r a r y,A s s i s t a n t U n i v e r s i t y L i b r a r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a l i f o r n i a, B e r k e l e y)㊂a saw o r l d h e r i t a g e ,t h e o n l y w a y i s t o i n t e gr a t e a l l t h e c o n t e n tm a t e r i a l s t h a t h a v e b e e n c r e a t e d a n d w i l lb e c r e a t e d i n t o a d i g i t a lr e p o s i t o r y a n d a c c e s s p l a t f o r m ,w h i c h c a n p r o v i d e p e r pe t u a l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D AM ,a n da c c e s sb y t h ea c a d e m i aa n dt h e p u b l i ci nas y s t e m a t i c a lw a y .S u c ha s y s t e mi s D i g i t a lD u n h u a n g .T h i si sn o to n l y o n e m u r a lr e p o s i t o r y d a t a b a s e ,b u ta p e r p e t u a l ,r e l i a b l e ,r o b u s t p l a tf o r m.I t i s ad a t am a n ag e m e n t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s y s t e m ,w i t ha p r i m a r yg o a l o f p r o v i d i n gp e r m a n e n t p r e s e r v a t i o no fD i g i t a lD u nh u a n g c o n t e n t a n dr e l a t e di n f o r m a t i o n ,c a p a b l eo f d a t a i n g e s t ,s t o r a g e ,u p g r a d e ,e r r o rd e t e c t i o na n dd a t a m i gr a t i o n .I tw i l la l s oh a v ea p o w e r f u l f r o n t -e n d f o r t h e g l o b a l a c c e s s t o i m a g e s a n d t e x t s .K e yw o r d s :D u n h u a n g C a v e s ;D u n h u a n g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D u n h u a n g A c a d e m y ;D i g i t a l D u n h u a n g ;D i gi t a l d a t a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D i g i t a l p r e s e r v a t i o ns y s t em 图1:莫高窟第112窟 中唐781 848 观无量寿经变部分乐舞图(南壁) 照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一千古绝句生动描述了敦煌的地理位置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㊁西域边陲重镇㊂它以独特的地理㊁文化及自然条件保存了华夏古代文明的遗产㊂从西安到敦煌的飞机上俯瞰千里黄土坡㊁戈壁滩,宛如到了另一个世界㊂这里曾经是繁华之地,有无与伦比的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和令人梦绕魂牵的飞天传说,在古代,它联系了中亚多国文明㊂2011年2月,我有幸受敦煌研究院的邀请,以国际咨询专家的身份主持了 数字敦煌:石窟壁画及敦煌研究数字资源保障体系 的功能需求及设计开发的论证工作㊂主持这个项目的美方专家还有我的同事㊁数字资源保护专家L i n d aT a d i c ㊂经过了一年多的艰苦工作,我们两人共同撰写了‘数字敦煌:石窟壁画及敦煌研究数 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3卷,2013年3月“数字敦煌”:来自莫高窟的报告字资源保障体系用户功能需求报告“㊁‘敦煌研究院目前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和‘数据库提供商分析“共三份报告,为 数字敦煌 系统的总体设计开发及数字资源的永久保存提供了一个蓝图㊂2012年3月,敦煌研究院举行了国际专家论证会,对我们的报告进行了论证㊂最后,报告由来自北京大学㊁中国科学院㊁北京故宫博物院㊁台北 故宫博物院 ㊁首都博物馆㊁台湾 中研院 ㊁大英图书馆㊁美国西北大学㊁美国盖蒂保护所㊁香港城市大学和敦煌研究院及中国文化部等机构和部门的专家小组进行评审并获一致通过㊂图2:在 数字敦煌:石窟壁画及敦煌研究数字资源保障体系 国际专家论证会现场,专家们听取本文作者的陈述㊂照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㊂在2011和2012两年中,我四次来到了大漠之中的莫高窟,做田野调查,并与敦煌研究院各研究所㊁数字中心和信息中心的50多位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员面谈,撰写了调研报告㊂当我身处这座巨大的世界文明遗产和艺术宝殿之中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㊂直至今日,夜深人静之时,我的思绪还会飘到大洋彼岸戈壁滩中的莫高窟㊁月牙泉㊁鸣沙山㊂在讨论 数字敦煌 这个项目之前,我想先讲几个我在敦煌亲身经历的故事㊂我与敦煌的缘分是从著名学者樊锦诗开始的㊂在敦煌硏究院内有一座石雕,名为 敦煌的女儿 ,雕刻了一位二十出头的姑娘,身背斗笠,面向戈壁大漠㊂图3:作者在莫高窟石窟保护现场㊂她就是敦煌研究院现任院长樊锦诗㊂樊院长20多岁时从北大考古系毕业后就来到敦煌,至今己有40多个春秋了㊂身为一个上海姑娘,北京大学的高材生,她离开大城市,来到地处偏远的敦煌,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女大学生,到今天白发苍苍的老人,她把一生都献给了敦煌,被誉为 敦煌的女儿㊂第一次见到樊院长是在伯克利㊂为了 数字敦煌 项目,从2009年开始,樊院长以70多岁的高龄,前后共三次来伯克利找我㊂面对这位闻名世界考古界和石窟艺术界的泰斗,我不禁诚惶诚恐㊂记得她最后一次来伯克利,是同微软创始人比尔㊃盖茨的母亲M i m iG a t e s 一起来的㊂M i m iG a t e s 是敦煌基金会的主席㊂我当时就想,是什么把我们这三个经历和身份完全不同的人召唤到了一起,一个是蜚声中外的敦煌学学者,一个是世界首富的母亲,一个是图书馆长,这都是因为面对敦煌的过去㊁现在和未来,我们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为了把这个世界文明遗产永远保存下去,我们都要尽一份绵薄之力㊂和樊院长谈过话的人都会被她平和低调的人格魅力所感染㊂这位令人崇敬的学者,我其实早有所闻㊂除了她在敦煌学方面的建树,令我最难忘怀的还是她朴实的学者风范㊂敦煌的朋友们告诉我,樊院长到北京开会时,总会住在 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3卷,2013年3月“数字敦煌”:来自莫高窟的报告图4:作者与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2012年3月在莫高窟前的合影㊂一个最简陋的小旅店的地下室,几十年不改,过去每晩住宿费才十几元,今天也才几十元㊂搞得连文化部派去接她开会的司机都不知到哪去找她㊂相比今天中国政界㊁商界乃至部分学术界的奢华之风,樊院长一身正气㊁两袖清风的高风亮节令人佩服㊂就是这样一位朴素资深的学者,却极力追赶信息革命的浪潮㊂是她第一次提出了 数字敦煌 的概念,引领了国内文博界的信息革命浪潮,打造了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敦煌数字中心;也是她把具有极高科技含量的激光点云成像技术运用到了敦煌石窟考古领域,把一批国外的专家带入了敦煌学和敦煌保护工作的行列,这包括盖蒂保护所的人员㊁西北大学多媒体研究人员㊁A R T s t o r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专家㊂图5:2010年6月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邀请作者主持数字敦煌:石窟壁画及敦煌研究数字资源保障体系 的前期论证工作,并赠送礼物㊂要想了解敦煌,先要了解敦煌人,包括研究院的学者㊁工程人员㊁画家㊁艺术家㊁文物工作者和工作人员㊂我对他们了解最深的一次莫过于对榆林窟的实地考察㊂邻近莫高窟的榆林窟同属敦煌石窟,但它比莫高窟的知名度要低很多㊂从莫高窟到榆林窟乘汽车要一个多小时,途中经过沙漠和绿洲㊂源自祁连山的党河,冲刷出西千佛洞的断崖㊂榆林窟就坐落在榆林河畔的峡谷里,十分偏僻㊂榆林窟最早的洞窟起始于唐代,它的壁画可以与莫高窟的壁画媲美,它的西夏壁画尤其令人叹为观止㊂到达榆林窟时已经是下午㊂榆林窟的负责人先带着我们参观石窟壁画,参观完后已经是傍晚了㊂此时晚霞映照在崖石上的石窟岩壁上,十分壮丽㊂远处的榆林河也传来一阵阵涛声㊂此时,除了榆林窟的十几个工作人员外,只有L i n d a ㊁我及司机三个客人㊂主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们的食堂去共进晚餐㊂食堂里只有一张简陋的餐桌,炒的菜是榆林河边菜地里摘的,没有肉㊂据主人说这里出去买菜很不方便,只能自种自吃㊂这里没有电视,沒有现代的厕所和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3卷,2013年3月“数字敦煌”:来自莫高窟的报告抽水马桶㊂这一切使我回想起20世纪70年代我在农村下乡插队时的情景,是那样的原始和艰苦㊂夜幕逐渐降临,峡谷里一片寂静㊂我不禁向主人问道: 榆林窟在如此偏僻之地,你们既无现代的警卫设备,又无部队在此防卫,如果有贼人夜里来盗壁画和文物,你们如何处置? 主人告诉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们每天每夜都在此防守和巡逻㊂他们指着不远处的几只大狼狗告诉我说,毎天晩上他们把通向石窟的大门关上后,就把这些狼狗放开,有了这些狼狗,盗贼就不敢靠近了㊂这些敦煌的看护人大都是抛家别子,每月只能回家几次㊂酷暑寒冬,他们年复一年地终日守护在这里,远离一切现代社会的方便舒适和城市的喧哗㊂敦煌人中还有洋学者㊁洋学生㊂我在敦煌研究院见到了一位长住在此地的美国姑娘㊂她名叫A p r i lH u g h e s,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艺术史博士生㊂碰巧她硕士是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 亚洲研究小组 (G r o u p i nA s i a nS t u d i e s)念的㊂她硕士毕业那年碰巧 亚洲研究小组 请我担任该专业毕业典礼的主题演讲人,所以这次我们是一见如故㊂A p r i lH u g h e s研究的是佛教艺术,自愿来到敦煌研究院给这里的研究人员教英语㊂用她的话来说,除了一份微薄的工资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得到院里的特批去看她想看的洞窟,这对她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㊂我问她在敦煌工作最困难的是什么,她说是难熬的寂寞㊂冬天里,一个人待在莫高窟的宿舍里,只有靠看那些从美国带来的光碟打发时光㊂我问她在这里最高兴做的事是什么,她告诉我她最乐意做的是乘敦煌研究院的班车到敦煌巿里去看朋友㊂看着这位金发碧眼㊁美丽且充满了活力的美国姑娘我又不禁问道,在这荒郊野外的莫高窟,你只身一人害怕吗?她说她才不害怕㊂ 中国人都很友善,我在研究院有很多朋友,也有学生,他们对我很好㊂ 我想,有这些执著的洋学生,敦煌学这门世界性的学问可谓后继有人㊂敦煌人也包括那些已经逝世了的专家和学者㊂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宕泉河边,有一块墓地㊂这里埋葬着十几个曾经在敦煌工作过的敦煌保护工作者,包括敦煌研究院的前身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所长,第一代敦煌学专家常书鸿,敦煌研究院笫一任院长段文杰,以及曾经在研究院工作过的其他一些终身献身敦煌研究和敦煌保护工作的学者和专业人员㊂他们当中有常书鸿的夫人李承仙,段文杰的夫人龙时英等㊂他们都把一生献给了敦煌㊂敦煌研究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3卷,2013年3月院的朋友们告诉我,这些前辈来到敦煌时,当时的条件比现在不知要艰苦多少㊂寒冬腊月他们都只能睡在滴水成冰的破土屋子里,缺少食物和生活必需用品㊂从莫高窟到敦煌市骑着毛驴要走大半天,才能买回一些食品㊂今天研究院的职工乘坐班车从敦煌巿到莫高窟的研究院上下班,单程仅需20多分钟㊂虽然这片墓地比不上西敏寺教堂墓地之显赫㊁阿灵顿公墓之宏伟㊁八宝山公墓之著名,但它却是一块极其神圣的墓地㊂它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块丰碑,把一个辉煌的艺术宝殿和终身守护这宝殿的守护神们永远地连在了一起,只有寥若晨星的少数英杰才有资格长眠此地!一、百年来的敦煌保护工作自20世纪初敦煌遗书散落到欧洲㊁日本和美洲后,敦煌学逐渐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㊂100多年来,敦煌的保护工作也从未间断㊂敦煌研究院前院长㊁著名敦煌艺术保护专家段文杰先生认为,敦煌保护工作的第一阶段是1900 1941年这40年,①这一期间的工作主要包括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经典文献的保存㊁寻踪㊁整理㊁校勘㊁考证㊁抄录㊁发布等活动,重大学术成果有罗振玉的‘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行之原始“㊁‘莫高窟石室秘录“㊁‘鸣沙山石室古籍丛残“㊁‘敦煌零拾“,王国维的‘敦煌发现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㊁‘近三十年中国学术上的新发现“,刘师培的‘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向达的‘唐代佛曲考“㊁‘唐代俗讲考“,郑振铎的‘敦煌俗文学参考资料“㊁‘变文及宝卷选“,陈寅恪的‘敦煌劫余录“等㊂另外还有王重民㊁向达㊁余道泉㊁姜亮夫等人先后去伦敦㊁巴黎和印度调查,抄录和拍摄的敦煌遗书㊂敦煌保护工作的第二阶段为1941 1978年这37年㊂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要特征是中国一批美术家投身敦煌石窟艺术的临摹㊁研究㊁宣传介绍工作,和长住敦煌对石窟的整理和保护工作,也包括清理石窟内外的积沙和石窟的加固工作㊂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担任所长㊂以他为首的一批有志于敦煌艺术研究和石窟保护工作的艺术家,在敦煌坚持工①段文杰:‘敦煌之梦:纪念段文杰先生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60周年“,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158 164页㊂“数字敦煌”:来自莫高窟的报告作了数十年,将一生献给了敦煌事业㊂根据段老的回忆,敦煌保护工作的第三阶段是从1979年改革开放后至今,这是中国敦煌学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㊂在这一时期,敦煌学的研究从国外转到了国内,彻底结束了 敦煌在中国,而敦煌学在外国 的局面㊂1984年敦煌研究院正式成立,由段文杰任院长㊂敦煌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全面展开㊂在这期间,中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也纷纷投身敦煌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㊂尤为重要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敦煌研究院与美国㊁欧洲和日本的研究和文物保护机构合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敦煌石窟,在石窟保护材料的使用㊁环境检测与治理㊁石窟加固㊁壁画颜料变色和褪色机理研究㊁壁画和彩塑的修复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㊂敦煌保护工作方面的成就也为世人所瞩目㊂二、敦煌石窟壁画的数字化工作如同世界上的万物一样,物质的敦煌总有一天会消失㊂从20世纪90年代起,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著名考古学家樊锦诗就提出了以数字化手段来保护敦煌的想法,即用先进的计算机和影像技术全面记录㊁展现和永久保存敦煌石窟和壁画艺术㊂用樊院长的话来说,敦煌石窟壁画这个文物不可再生,也不能永生,只能用高科技手段,将洞窟㊁壁画㊁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同时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㊁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料总汇成电子档案㊂在这一思路下,1993年敦煌研究院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始用计算机来存储石窟壁画的图像,向数字敦煌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㊂1994年由大英图书馆主持的国际敦煌项目I D P开始启动,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及英国㊁俄国㊁日本㊁法国等国家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合作,将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敦煌遗书和手稿通过数字扫描后,在互联网上展示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敦煌研究院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数字化队伍,并有系统地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运用到敦煌石窟图像的采集㊁存储和发布等诸多方面㊂1997年,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开始了一项合作研究计划,将精选的60个莫高窟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㊂1998年,美国梅隆基金会出资,协助敦煌研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3卷,2013年3月究院将22个莫高窟进行实地拍摄,并为44个莫高窟制作了计算机网络的虚拟漫游实景片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摄影团队也专程前来敦煌进行由美国梅隆基金会出资支持的 国际敦煌数字档案计划 的创建工作㊂2004年,敦煌研究院向中国政府正式提交了‘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报告㊂这份报告在以下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利用设施的投资作出了阐述:数字图像的采集和利用㊁石窟保护㊁敦煌宝藏展示,从而为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开发一个大型的数字敦煌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㊂三㊁ 数字敦煌 的挑战以上我谈到了敦煌的保护工作以及 数字敦煌 的缘起和发展㊂但是, 数字敦煌 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㊂首先,它所牵涉的范围广泛,包括所有敦煌石窟㊁壁画和与其相关的文物㊁文献等㊂敦煌石窟是敦煌地区石窟之总称,包括敦煌市的莫高窟㊁西千佛洞,安西县的榆林窟㊁东千佛洞,肃北县的五个庙石窟㊂现共有洞窟812个,分别为莫高窟735个㊁西千佛洞22个㊁榆林窟42个㊁东千佛洞7个㊁五个庙石窟6个,石窟的开凿时期为公元4世纪到14世纪㊂莫高窟南区为塑像和石窟壁画集中的地区,现存洞窟492个(其中五个位于北区),塑像2000余尊,壁画45000平方米,以及木结构建筑5座㊂这些实物以及有关的文献都要被包含在内㊂其次, 数字敦煌 所包含的数字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需要拍摄400多个石窟的完整图像,包括石窟壁画和塑像的单个和拼接图像,储存完整的石窟考古和保护数据及文献,记录并展现敦煌研究院现存的文物㊁敦煌遗书和手稿,汇集有关敦煌研究的出版物㊁敦煌研究工具书等㊂ 数字敦煌 的最终目的是在数字化的环境下,精确并高清展示敦煌石窟艺术的全貌,永久储存并保护有关敦煌的数字资产,并为研究中国乃至中亚古代的石窟艺术,以及历史㊁地理㊁宗教㊁经济㊁政治㊁民族㊁语言㊁文学㊁科技等学科领域提供数量巨大㊁内容丰富的资料㊂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经完成大约50个石窟的拍摄㊂ 数字敦煌 项目第一年的建库数据量将包括90多万份图像㊁考古及石窟保护数据,超过30T B的容量;项“数字敦煌”:来自莫高窟的报告图6:敦煌石窟的数字图像㊂照片由敦煌基金会提供㊂目第五年的数据量将达到370多万件图像及数据和文档,超过100T B的容量㊂然后,随着拍摄和制作工作进一步展开,直到数字敦煌项目完成,数据量会成倍增长㊂敦煌遗书和敦煌研究文献也极为丰富㊂大量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文献也必须链接或纳入 数字敦煌 平台㊂数字敦煌 系统的设计也是极其复杂的㊂它是一个整合许多子系统的庞大系统㊂来自敦煌研究院内不同单位,甚至其他机构,乃至不同国家的敦煌数字资源都要被整合在一起㊂另外, 数字敦煌 的数据是独特和复杂的㊂所有的敦煌壁画资料都属于结构性数据,即它们都存在相互交叉的联系,如壁画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㊁壁画的 父子 关系(单画与组画)等㊂不同类型的几十种数据都要在系统里进行符合国际标准的标注并加注元数据描述,这些数据包括图像㊁文字㊁数字等㊂这是一个多层次㊁多关连的复合体系㊂最后, 数字敦煌 必须还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必须提供对所存储的海量数据进行定期检测㊁查错并替补㊂一旦将来出现了新的操作平台和文档格式,还必须将大规模的数据进行升级㊁改制和迁移,保证 数字敦煌 的资源一千年以后也不损坏,不过时㊂除此之外,数字敦煌系统还必须把大量的图像和文档输送到前台展示,为全球的读者提供服务㊂这样一个集数字资产(复杂结构性数据)的管理㊁永久存储和发布为一体的超大型系统在世界上我们尚未见过㊂即使是今天欧美国家最先进的数字资产管理㊁保存和发布系统也不能有效地解决 数字敦煌 所有的问题㊂四、总体设计方案在莫高窟的数字化工作进行了近20年后,设计一个大型石窟壁画及敦煌研究数字资源保障体系的工作就提上了议事日程㊂目前 数字敦煌 项目拥有的数字资产量已达到兆亿级,而且更大规模的石窟拍摄及数字化工作将要展开,这里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数据产生,包括石窟壁画拍摄团队现场拍摄的图像㊁石窟保护部门生成的数据,如石窟的温度㊁湿度㊁人员流动的检测数据,以及国图7:莫高窟第254窟北魏439 534 ‘舍身饲虎“图是公认的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㊂内外各个研究团队在莫高窟实地采集的数据,如航空摄影图像㊁考古队在石窟内收集的激光点云图像㊁美术工作者的壁画临摹㊁计算机科学家们制作的石窟3D 图等㊂敦煌研究院过去20年拍摄的大量平面图像和动画影像也需要整理,有的还要做制式升级㊂把这么多复杂的信息源归拢㊁整合并永久地保存,就需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3卷,2013年3月“数字敦煌”:来自莫高窟的报告要由图书馆方面的综合信息管理专家和数字资源保护专家来协助筹划一个 数字敦煌:石窟壁画及敦煌研究数字资源保障体系 ㊂这也就是我和L i n d aT a d i c被委派来做这个系统功能的前期调研和功能需求研究的原因㊂我们提出了 数字敦煌 总体设计方案的三个核心部分,即一个基于工作流程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一个基于资源永久保存的数字资产保存系统和一个基于全球发布的数字敦煌数据库,如下图所示: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简称D AM)后台数字资源永久保存系统前台‘数字敦煌数据库“(1)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的生成和编目㊂图像和影像以及文字资料的管理和输送㊂数据版本的管理与监控㊁追踪和记录㊂将数字内容和元数据递送到前台㊂承担管理高清晰原始图像和原始文档的任务㊂(2)数字资源永久保存系统:追踪和监控数据保存的过程和活动,包括对传送和存储后损坏了的数据和错误数据进行检测㊂完成文档的核准和数据入库时相关技术性元数据的提取㊂提供过时文档格式的监测,以及文档格式的提升和转换㊂提供L T O开放线性磁带数据拷贝过程的监测㊂(3)数字敦煌数据库:一个可供世界范围内订阅的数据库㊂它发布的内容包括图像㊁影像㊁论文㊁敦煌遗书㊁专家手稿㊁善本书和敦煌研究出版物等㊂所有内容都来源于后台的数字资源管理体系,使用原始图像和文档生成并经过压缩处理过的替代数据㊂报告还附有‘数字敦煌:石窟壁画及敦煌研究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功能需求表“㊁‘数字资产管理主任的技术与核心职能“㊁‘敦煌研究院文档命名规范“与‘国际敦煌数字档案M I D A“有关的元数据文件,和国际图联制定的‘书目记录功能要求“㊂除了第一份功能需求报告外,第二份报告讨论的是敦煌研究院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包括大量不同文档的制式及标引规范㊁文档命名格式㊁敦煌遗书的数字化情况等㊂第三份报告则讨论了中国目前大型数据库设计和开发的。
敦煌学研究
敦煌学研究敦煌学,是研究敦煌遗址、敦煌壁画和敦煌文献的学科,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
敦煌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敦煌遗址、壁画和文献。
敦煌遗址位于今天的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代城市。
敦煌壁画是敦煌遗址上保存完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壁画群。
敦煌文献是指从敦煌遗址中出土的各类文书、文献。
敦煌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田野调查、物品考古、文献考证等。
研究者通过在敦煌地区进行田野调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等相关信息。
同时,他们还在考古发掘中发掘到了许多与敦煌相关的文物,也通过对这些文物进行研究,深入了解敦煌的历史。
此外,研究者还通过对敦煌文献的考证,对敦煌的文化和历史进行解读。
敦煌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敦煌的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
敦煌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节点。
敦煌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佛教、道教和摩尼教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佛教。
敦煌的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佛经、诗歌、小说等。
而敦煌的壁画则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之一,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敦煌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
通过对敦煌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等。
敦煌学的研究也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参考。
总之,敦煌学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通过对敦煌遗址、壁画和文献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敦煌学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敦煌学
敦煌学敦煌学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是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
与徽州学和藏学齐名,是中国的三大区域文化之一。
中亚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珍贵资料。
敦煌地区保存、发现的丰富历史文献和文物,是敦煌学研究的基础和对象。
敦煌学一词由史学家陈寅恪在1930年提出。
当时的含义主要指整理和研究敦煌发现的文献资料(敦煌遗书)。
经过演变发展,敦煌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有所拓展。
具体包括5个分支领域:①敦煌石窟考古主要考订各个石窟的建造年代、分期和内容,为石窟艺术和其他分支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②敦煌艺术对敦煌彩塑、壁画、书法、音乐、舞蹈和建筑艺术进行考察研究。
③敦煌遗书主要整理研究藏经洞所藏各类写本和刻印本书籍。
这是敦煌学研究的最大领域,包括天文、地理、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许多方面。
④敦煌石窟文物保护包括敦煌小区域气候观测,流沙治理,窟内、外温、湿度控制,壁画、塑像病害治理,壁画色彩褪变化验与研究等。
⑤敦煌学理论主要包括敦煌学的概念、范围、特点、规律的研究,敦煌学在人类文化和学术史上的价值,研究敦煌学的现实意义,敦煌学发展史等等。
对于敦煌学研究对象的宽度与广度,学术界有不同意见。
国际上有广义敦煌学与狭义敦煌学之说,但不论研究范围的宽泛或狭窄,敦煌学是一门以地名学为基础,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这个特点是没有疑义的。
中国敦煌学20年来,中国敦煌学发展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文献的整理和刊布。
1981—1986年,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由台湾新丰文公司出版,共140巨册,影印英国、法国、中国大陆及已经刊布的敦煌汉文文书。
1990年台湾和大陆合作出版了63册的《敦煌大藏片经》,以北京图书馆所藏为主,兼及英法所藏的部分敦煌写经。
1990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了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英国图书馆合作编辑的《英藏敦煌文献(汉文非佛经部分)》大型图册15卷,图册利用最新摄影印刷技术,图版清晰。
敦煌医学文献
敦煌医学文献medical manuscripts fromDunhuang以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所藏医学卷子本为主的一批出土的隋唐及其以前的医学文献。
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4万余件手写本和少量的木刻本。
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整理研究,成果斐然,以至形成了新兴的国际显学——敦煌学。
医学文献只占敦煌文献的很小一部分。
自敦煌文献发现之后,又陆续在新疆、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发现了许多古卷写本,其中也有少量医学文献。
现代学者一般将它们归入敦煌医学文献进行研究。
敦煌文献除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万余卷之外,其余都为当时英、法、俄、日等国探险者所获,收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立图书馆,以及德国、俄国、日本、美国、印度等国。
经调查研究,现存于国内外的敦煌医学卷子约有93种,其内容涉及医经、五脏、诊法、伤寒、医方、本草、针灸、养生等方面。
这些医学文献多撰成于六朝及其以前,也有部分系隋唐时期的医学文献。
这些文献中有许多长期失传的医药古籍,以及一些流传至今的古籍最早的传写本,最能反映早期医学文献原貌,因而对研究中国医药发展史、澄清医药文献的部分疑难问题,以及对校勘、补缺和探求宋以后的木刻本的源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0世纪,有关敦煌医学文献的研究日益增多并不断深化。
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少数敦煌出土的医药专著。
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研究者们在原始资料的复制方面致力尤多。
随着世界敦煌学的发展和复制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陆续影印出版敦煌出土文献,促进了敦煌文献的研究。
90年代以后,中国有关敦煌医学文献的系统研究蓬勃开展,出版了《敦煌古医籍考释》等多种学术专著。
敦煌医学文献的研究作为敦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向纵深发展。
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从国际敦煌项目(IDP)谈起
喻 雯虹
( 德 图 书 馆 ,广 东 顺 德 5 8 0 ) 顺 2 3 0
[ 摘 要 ] 介 绍 国 际敦 煌 项 目 (D ) 的 源起 和 目标 , 架 构 与发 展 , 以 及 开 展 的 主 要 资 源 合 作 项 目,认 为 I IP DP是 国际 同 类 项 目中 最 大 、 最 成 功 的 一 个 ,分 析 该 项 目取 得 巨大成 功 的 五 点 原 因 。 [ 键 词 ]古 籍数 字 化 ;信 息 资 源共 享 ;敦 煌 ; 国 际敦 煌 项 目 关 [ 图 分 类 号 ]G2 5 1 ( 献 标 识 码] A 中 5. 文 [ 章 编 号] 1 0 — 1 6 ( 0 1 3 0 7 3 文 0 2 1 7 2 1 )0 —0 8 —0
( ) 该项 目的 目标 被 阐 述 如 下 :( ) 全 貌 式 反 映 和 著 I DP 。 1
是 由大 英 图书 馆 发 起 ,众 多 国 际 敦 煌 文 献 收 藏 机 构 共 同 参
加 的 一 个 敦 煌 文 献 保 存 和数 字 化 项 目。 自 1 9 94年 正 式 运 行 之 日起 ,就 致 力 于 通 过 合 作 与 交 流 寻 求 最 佳 途 径 , 实 现 敦 煌 文 献 的共 建 共 享 ,进 而 推 动 研 究 与 教 育 项 目 ,鼓 励 普 通 民众 利 用 有 关 资 源 。经 过 1 6年 的 努 力 ,I P在 敦 煌 文 献 的 D 保 存 与 修 复 、数 字 化建 设 、教 育 开 发 以 及 资 源 共 享 方 面 取
得 了突 出 的成 就 ,被业 界认 为 是 同类 项 目中最 成 功 的典 范 。
录 敦 煌 及 中 亚 遗 址 所 有 出 土 文 物 、文 献 ,通 过 国 际 数 据 库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1级社会学专业摘要:通过叙述敦煌的历史,展现敦煌无可估量的价值;回忆建国前后敦煌学的荒芜,解读“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这句话的背后事实;以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的话“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提出莫高窟的保护,展望敦煌学的未来。
关键词:敦煌郡、中国之心腹、敦煌遗书、季羡林、保护石窟。
敦煌,一个诱发奇想的地方,一段遥远神秘的历史,一种举世瞩目的艺术,一宗丰富浩瀚的遗书。
敦煌正从遥远的地方走来,进入了艺术的殿堂,研究的圣地。
从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至今,经历一百多年的漫长曲折时间,一门百科全书式的国际显学----敦煌学奇迹般地形成、发展,正向世界展现一处大漠深处绚烂辉煌的艺术长廊。
早在上古时代,敦煌就有人居住,从汉武帝派霍去病率大军击败河西匈奴,在河西置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区隶属酒泉郡,到魏晋敦煌初兴,再到隋唐时期,唐廷与西突厥和兴起的吐蕃的争夺战中,敦煌与河西成为“中国之心腹”,作为丝绸之路的咽喉、东西文明的交汇,敦煌也在经济发展和战略地位方面达到极盛,但从中唐以后,敦煌慢慢由盛而衰,随着中原王朝都城的逐渐向东、向北迁移,敦煌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下降,至元、明、清,敦煌成了偏远地区的小城,最后沉寂了。
今天的敦煌市,是甘肃省西边的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著名的“河西走廊”西端,东临安西县,西与新疆的若羌县接壤,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毗邻,北与新疆哈密市相连,总面积31200平方公里,幅员辽阔,但绿洲面积只有14万公顷,其余绝大部分是戈壁、沙漠和山地。
莫高窟就位于今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下,是敦煌石窟群体中的代表窟群,在现编号的492个洞窟中,保存有公元4世纪至14世纪1000年间的45000平方米壁画、3000多身彩塑和5座木构窟檐,而莫高窟藏经洞保存了从公元5世纪初叶到11世纪初叶共600年间所写的文献,其中以佛教经典为主,也有道教、摩尼教、基督教的经典,还有经史子集四部书、官私文书。
国际敦煌项目(IDP)
国际敦煌项目(IDP)作者:魏泓来源:《敦煌研究》2014年第03期内容摘要:为促进散藏于世界各地的藏经洞文物的综合利用,国际敦煌项目(IDP)于1994年正式启动,其核心工作是敦煌与新疆出土古文献及文物的修复、编目与保护。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DP希望通过与收藏机构的合作,以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将这些艺术品重新拼合在一起,使学者和公众可以在网上获得越来越多的相关信息。
20年来,IDP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敦煌文献与文物的保护与共享,并在多国建立了IDP中心,包括中国的敦煌研究院。
本文简要介绍了IDP在这20年间的工作与成就,讨论了IDP对藏经洞文物的研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今后工作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国际敦煌项目(IDP);数字化;合作;互联网中图分类号:K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14)03-0051-05IDP—Preservation of and Access to Manuscripts and Artefacts from Dunhuang and Chinese Central AsiaSusan WHITFIELD(British Library, London, Britain)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Dunhuang Library Cave materials dispersed worldwide, the 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 (IDP) was founded in 1994 to ensure the restoration, cataloguing and conservation of Dunhuang, Turfan and other Chinese Central Asian manuscripts and artefac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IDP hopes to create high quality images of the material and make them freely accessible to everyone online through working together internationally. Over the past decade, IDP Centr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several countries.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history of IDP in its first two decades and discusses its impact on scholarship of the Library Cave contents.It is an honour to be asked to contribute to this volume celebrating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Dunhuang Academy. I first visited Dunhuang in 1984 and this set me on a course—in developing the 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IDP)—that would take up much of my time and scholarship since. But none of us can compare to the achievements of Fan Jinshi who has devoted her life to Dunhuang. She has established it as a professional heritage institution and ensured its success for the coming generations.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first to congratulate the Academy and Director Fan Jinshi on their outstan- ding work.In its heyday, Dunhuang was part of a connected global world, on routes leading from China across the Tarim into West Asia and beyond, and down to Indian sea ports and thence to Persia,Arabia and Africa. Other routes led north to the steppes and thence to the shores of the Caspian, Black and Baltic seas, and south to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rough to India.These connections, as Fan Jinshi has shown in her many publications, are reflected throughout Dunhuang in its rich mural art, but also in the portable paintings and manuscripts that were stored in the Library Cave and discovered by Taoist priest Wang Yuanlu in 1900.The story of the dispersal of the cave's contents worldwide is well-known and resulted in an unfortunate situation for scholars who wished to study these collections. Although most ended up in public museums where they were stored in appropriate conditions and were available for scholars, the worldwide turmoil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not conducive to their conservation, cataloguing and study, although work continued throughout. It was only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in 1993, that scholars, curators and conservators of all the major collections were able to meet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llections, their preservation and their access.This meeting took place in the UK and was attended by delegates from China, India, Japan, Germany, France, Russia, Britain and the USA. The overwhelming desire was to work together collaboratively to ensure the best preservation of and access to the contents of the LibraryCave, andofothermanuscriptsdiscovered at Turfan and other sites during these decades of imperial archaeology. IDP was thus formed, producing its first newsletter in 1994 and holding its second conference in Paris in 1996. Beijing, Berlin, St Petersburg, Kyoto, Stockholm, Budapest and Dunhuang have hosted IDP conferences since then. 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history of IDP in its first two decades and discusses its impact on scholarship of the Library Cave contents.IDP's two main aims formulated in 1993 have remained the same: firstly, to ensure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Dunhuang, Turfan and other Chinese Central Asian manuscripts and artefacts through working together internationally to agree the best methods for their conservation and storage; and secondly, to ensure greater access to scholars and others to this material. Because IDP was formed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Internet, it has been a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the past twenty years to create high quality images of the material and make them freely accessible to everyone online.But as a young scholar new to this field (my doctorate was on Liu Zongyuan), my questions when starting work at the British Library in 1992 hadbeen: howmanymanuscriptsare there?And where are they? And what languages are they in? The questions were surprisingly difficult to answer precisely and it is only after twenty years that we are coming close to a realistic estimate.When I started at the British Library conservation and cataloguing of all the collections was ongoing and there were few electronic lists.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in Chinese at the British Library were part of the Stein collections, acquired by M. Aurel Stein on his first three expeditions to Chinese Central Asia. These were then curated by Frances Wood and Beth McKillop who, over the previous decade, had initiated many contacts with Chinese scholars and conservators. This had resulted in the conservation and num- bering of the previously inaccessible fragments, in conjunctionwith Chinese conservators. Work had also started on the photography and publication of the non-Buddhist Chinese manuscripts, together with Chinese colleagues.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included many in Tibetan and other languages and curated by other sections in the British Library. There were also manuscripts in over fifteen languages and scripts excavated by Stein from scores of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Lop and Taklamakan deserts, towns and temples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as well as other manuscripts acquired by the British Consul in Kashgar, George Macartney, and the scholar A. F. R. Hoernle. These were also under the curatorship of various sections. Many of these were originally part of the British Museum collections and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newly-established British Library in 1973, while others were originally acquisitioned into the India Office Library(IOL). These latter collections came to the British Library in trust in 1982. As Professor Rong Xinjiang has explained in various articles, the two institutions had managed their collections in distinct ways, using different numbering conventions and different methods of conservation and storage. Other curatorial sections also had various existing collaborations to ensure the conservation and cataloguing of this material but there remained much work to do on all the Stein Central Asian collections.The foundation of IDP created a focus for all this material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led to IDP UK becoming a separate section within the British Library with lead curatorial responsibility for all the Chinese Central Asian material in all languages. This shows the importance with which the British Library views this material, ensuring that it has dedicated curators to ensure its preservation and accessibility for scholars.I was originally employed as coordinator of IDP in 1994 on external funding and started by designing a database to record the data about the collections, their conservation and cataloguing. The system was designed to hold information about all the Stein and other Chinese Central Asian manuscripts, not only the Chinese ones from Dunhuang. I hoped that, in this way, we could start to get comprehensive documentation on all the collections, thus making them more accessible for scholars and starting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I had as a young scholar①.The database now contains information on over 40 000 manuscripts in the British Library collections, of which over 16 800 are from the Dunhuang Library cave.Major conservation, curatorial and research projects on the Han dynasty Chinese woodslips and wood shavings, the Chinese non-Dunhuang fragments, the Tibetan woodslips, the Khotanese and the Sanskrit manuscripts, have resulted in new catalogues and comprehensive data being available to scholars online. All these projects have been the result of collaborations with scholars worldwide. Several have also incorporated funding for conservation and complete digitisation, such as the Sans- krit project fun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 led by Professor Seishi Karashima. Over 30000 of the 40 000 manuscri-pts in the British Library on the database have now been digitised and are freely accessible to all through the IDP multilingual websites. The major conservation project remaining at the British Library is that of the Xixia manuscripts from Khara-Khoto. These probably amount to about 6 000 items, although only just over a thousand have been fully conserved and numbered and entered onto the database. This will be IDP UK's next major project, subject to securing funding as most of IDP'swork remains dependant on external funds. Work continues on research and digitisation of the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IDP was founded as a collabor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partners continued to meet at conferences throughout the 1990s. But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NLC) took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IDP to a new stage in 2001 with the signing of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with the British Library to establish an IDP Centre and website in Beijing(). The Centre included a digitisation studio to photograph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in the NLC collection. The Chinese language IDP China website hosted by the NLC went online in November 2002, offering scholars in China easier access to the material from British and Chinese collections. As of 2014 they had digitised over 2 000 Chinese Dunhuang manuscripts, resulting in over 100 000 images.Over the next decade all the other major partners followed the example of NLC and IDP Centres were established in Russia, Japan, Germany, France, Korea and Sweden.In 2006 the Dunhuang Academy also established an IDP Centre,with astudiodigitisingthemanu-scripts at the Dunhuang Academy and at other local institutions.With all the major holders of Dunhuang Library Cave material working together, it started to become possible to see the contents of the Library Cave reunited virtually online. By 2014 over 60% of the Library cave contents had been digitised. Scholars who for years had to visit libraries and rely on often poor quality microfilms or cumbersome facsimilevolumescould now access high quality images of manuscripts from their homes. This has led to much greater interest and scholarship on the material and, of course, more demand for scholarsto consulttheoriginals. The British Library saw a record number of visitors to the Reading Rooms to consult these collections in the first three months of 2014, with over 20 scholars viewing over 300 manuscripts.As I continued my own research and helped others with theirs through IDP, I found it necessary to consult both the textual and other archaeological material—the paintings, textiles and artefacts from Dunhuang and the other Chinese Central Asia sites. This material wa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research for my book Life Along the Silk Road, published in 1999, and for the British Library 2004 exhibition,“The Silk Road: Trade, Travel, War and Faith.” Because of its flexible design the IDP database was easily able to accommodate these additional data.Thus the scope of IDP was expanded to encompass all th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 from Chinese Central Asia. Agreements with the British Museum and the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in London enabled us to include their Steincollectionsandshowtextiles,arte-factsandmanuscriptsfromthesamear-chaeo-logical sites together online. The Musée Guimet, Paris and the Museum of Asian Art, Berlin, have since become partners and as of 2014 we were in discussion with The State Hermitage, St Petersburg and the National Museum, New Delhi.IDP has also engaged over this period in several major research projects, notably on the codicology and palaeography of the Chinese and Tibetan manuscripts from Dunhuang, on the medical manuscripts, the Dunhuang Star Chart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aper used throughout the Tarim region. In keeping with its founding aims, all the results are made freely available online. Its 2012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with the National Silk Museum in Hangzhou will also lead to more information becoming available on the textiles from Dunhuang and other Chinese Central Asian sites.Over the past decade IDP has also started to enter more data on the archaeological context, creating records for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including the archives, maps, plans and photographs taken by the various archaeo-logis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Much of this has been done with the help of Xinjiang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and IDP is also discussing collaboration with the Turfan Academy.IDP has also recently been involved with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s on the Dunhuang Academy's exciting plans for “Digital Dunhuang.” Preservation is a key issue for all of us curating Dunhuang material, whether the in-situ murals and statues or the material from the Library Cave. The Dunhuang Academy faces enormous challenges in meeting the demands of ever-increasingvisitors and scho-lars and carrying out the highest-quality digitisation and ensuring access online will help address these.In terms of scholarship, it has often been the case that the art historians and textual scholars of Dunhuang have followed separate paths with little interaction. Yet a painting and a manuscript of a sutra ar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ame concept and both need to be studied and understood together. With the greater availability of both images and texts we can expect to see more scholarship in this area. And it is our hope that, in the future, the material on IDP can be linked into Digital Dunhuang.The aim of the international team of curators, conservators and scholars who founded IDP was to encourage scholarship on the collections, originally by providing high-quality images and metadata. The growth of the Internet has allowed us to have more ambitious aims: to provide additional contextual material not only for scholars but also for a much wider audience. We are already starting to see the results of this in IDP UK with many more students taking courses in Central Asian and Silk Road studies, where Dunhuang is a major focus. We also receive frequent enquiries from a diverse range of people in Europe and America about how they can learnmore about the artisticand historical riches of Chinese Central Asia.I feel privileged to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Dunhuang early in my scholarly career, to work with such distinguished scholars worldwide and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research Dunhuang's manuscripts and art. These are worldwide treasures and I hope that IDP continues to play a part in ensuring their preservat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while enabling their access for this generation.① Twenty years on and we are still using the same system although in 2014 are in the process of updating to a new Open Source MySQL database.收稿日期:2014-05-16作者简介:魏泓(1960—),女,英国人,英国国家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IDP)负责人,主要从事丝绸之路历史和物质文化、历史编纂学的研究。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习题:(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
第二单元4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课后篇一起巩固一、夯实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泊.车(bó)船舶.(bó)粳.米(gěng) 心肌梗.死(gěng)B.淤.泥(yū) 籼.稻(xiān)分蘖.(niè) 雕栏玉砌.(qì)C.拙.劣(zhuō) 罢黜.(chù)伉.俪(háng) 引吭.高歌(kàng)D.宿.敌(sù) 调侃.(kǎn)悲怆.(càng) 芥.菜(jiè)项,“粳”应读“jīnɡ”;C项,“伉”应读“kànɡ”,“吭”应读“hánɡ”;D项,“怆”应读“chuà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对于不符合事实,严重违背科学规律的事情,袁隆平也以同样的胆识力排众议....。
②张秉贵,在过去的一代人心中是炙手可热....的名字,不仅是因为劳模的光环、全国人大代表的政治地位,更因为他在柜台前售卖糖果的感染力。
③当奔跑的5G技术与奔跑的超高清产业不约而同....,挑战也随之而来。
这个新世界的新秩序“响指”该如何打出?④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
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该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
⑤如果政府的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⑥某些反腐题材的文学作品常常抱着消闲和赏玩的态度,采取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穷形尽相....地描写畸形的生活方式,实际并不能起到反腐倡廉的作用。
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⑥D.①⑤⑥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用错对象,感情色彩错误。
③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句中应用“不期而遇”。
④铤而走险: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为。
古籍数字化方案
DESi拓展应用方案古籍数字化方案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古籍数字化的源泉我国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拥有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宝库。
而古籍正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瑰宝,代表着中华文化底蕴的汉语文古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古代文明的象征,维系中华传统文明的进步与传承,也是我国各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一项对国内22个公共图书馆和38个学术图书馆的调查表明:这些图书馆中藏有1400多万册古籍。
专家估计全国古籍藏量应当在5千万册上下。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
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0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
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古籍数字化的意义古籍都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财富。
正由于其弥足珍贵,普通的读者是不可能接触到这些稀世珍品,据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张志清副主任介绍,一部古籍每翻阅一次都会使它“折寿”60年。
另一方面,古籍由于年代久远,纸张极易风化粉碎、残破、变形、霉变,形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许多典籍早已荡然无存。
明代叶盛说:“夫天地间物,以余观之,难聚而易散者,莫书若也。
”如何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典籍,如何使之走下神坛,让这些“昔日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一般人能领略其博大精深;如何弘扬中华文化,让全世界的华人、汉学家方便了解研究中国的文学作品以及历史、军事和哲学;如何使文史研究工作者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资料,提高他们的研究效率……是图书馆界和IT界的共同的心声和梦想,也是每一个关注民族文化的国人的梦想。
古籍数字化-1113
古籍数字化:现状、问题与趋势——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看吴宣德2004-02-26 13:04:28 阅读9067 次摘自“明月清风”网站中国史研究网络资源导航文章搜索研究论文近期热点文章累计热点文章∙古籍数字化:现状、问题与趋势——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看(吴宣德)∙网络文史信息检索、浏览与存储技巧(陈爽)∙繁难汉字查询软件MiniDict2. 2下载(bbinn)∙咫尺应须论万里:说电子版《四库全书》(范子烨)∙中国繁难文字字表初编(范子烨)∙试论中国古籍数字化与人文学术研究(史睿)∙《历史研究》关于文献引证标注方式的规定(历史研究编辑部)∙《中国史研究》杂志文本稿规范(中国史研究编辑部)∙《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软件简介(书同文)∙Word方括号“[ ]”脚注便捷工具下载(增强版)(苏卫国)∙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与国际敦煌学项目(孙利平、林世田)∙网络时代与文史研究(陈爽)题记:这是我2002年9月参加“汉文化联盟”第二届汉文化资料库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
近因人索要,网上未见下载,故刊于此。
原文写作之时,正值google被封,随后又逢“七一”,搜罗资料颇为不便,故文章最后一部分没有最后完成。
特别抬出罗先生一文,实行文需要,非谓笔者对此无有所思也。
事过境迁,目今焦头烂额,已无心再去“遐想”当年了。
载文网上,聊示纪念而已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和大型电子文献资料库的开发和建设,近年来业已成为学术界和相关技术部门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这个话题中,古籍的数字化也得到了高度重视。
并且,伴随着一些重要产品的发行,数字化的古籍在学术研究中的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
而古籍数字化的价值,也正是在这样的使用中一点一点体现出来。
然而,仅就笔者个人的专业应用来看,古籍数字化在技术处理和用户的使用需求之间仍然有一些距离。
本文即拟对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有兴趣者参考。
因笔者对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相关产品了解很少,取例有所偏重,尚祈读者谅之。
国际敦煌项目_IDP_第七次保存保护会议综述_赵大莹
174国际敦煌项目(I D P)第七次保存保护会议综述赵大莹(国家图书馆 善本特藏部,北京 100081)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52(2008)02-0174-072007年5月21至23日,国际敦煌项目第七次保存保护会议在伦敦召开。
会议围绕敦煌写卷、绢画和壁画的保护与修复、色彩复原与制墨研究、保存方法和装帧形制等相关丝绸之路出土文物的保存保护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组织参观了大英图书馆新建的保护修复中心,使与会者能够观摩西文书籍和地图修复等工作的具体过程,是一次理论结合实践,图文并茂的会议。
大会发言28篇,提交论文摘要16篇。
择要简介如下。
一、以修复个案为主的修复技术探讨俄罗斯、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专家们,分别就不同类型的修复对象所设计的修复方法进行介绍。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的柳波芙(L i u b o v K r y a k i n a)以《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西夏文写卷和木版印画的研究和保护》一文,报告了30多年来西夏文写卷的修复和保存方法上的发展和有效手段。
她指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 E M)检测写卷的纸张纤维,测量纸张酸度等修复前的检测中,没有发现纸张纤维的瓦解、破坏或者纤维末端的开裂,因此主要采用远东(主要是日本)的纸张修复技术,并结合欧洲最新的方法,尤其是大英图书馆和荷兰修复协会(“V E-R E S”)所推荐的方法,进行修复。
首先对写卷和版画进行分类;其次对写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第三,将破损严重的断片用优质透明聚酯薄膜封装起来;第四,进行文献修复,并对修复过程拍照记录;最后,制造特殊的防腐盒以盛装修复完毕的写卷。
她收稿日期:2008-02-09作者简介:赵大莹(1980—),女(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
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吐鲁番资料中心馆员,主要从事唐史、敦煌学、古籍数字化与保存保护等研究。
还介绍了西夏文写卷的保存现状数据库和相应的监控程序。
中外文数据库简介(部分)
中文数据库(1)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撷萃。
截止2003年底,馆藏文献已达2411万册(件),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五位,并以每年60-70万册(件)的速度增长。
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
国家图书馆的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舆图、敦煌遗书、少数民族图籍、名人手稿、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和普通古籍等260多万册(件)。
外文善本中最早的版本为1473-1477年间印刷的欧洲“摇篮本”。
这部分藏品极为珍贵,闻名遐迩,世界瞩目。
国家图书馆全面入藏国内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入藏中文文献最多的图书馆。
同时重视国内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博士论文收藏馆,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并特辟香港、台湾、澳门地区出版物专室。
(2)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于2006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所属的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和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四个机构整合而成,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
是我国的国家级科技文献情报机构,拥有藏书1140万册,中外期刊1.6万种。
总馆设在北京,下设兰州、成都、武汉三个二级法人分馆,并依托若干研究所(校)建立特色分馆。
全馆现有员工470余人,馆舍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依托网络提供高速、便捷的科技信息服务。
(3)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是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于2000年6月12日组建的一个虚拟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目前拥有3大类21个数据库,包括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计量检定规程等,文种涉及中、西、俄、日。
敦煌文献数字化路径探索
敦煌文献数字化路径探索作者:夏生平来源:《出版参考》2023年第11期摘要: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是人类近代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考古发现。
本文主要探讨开展敦煌文献数字化,将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回归”,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
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敦煌文献数字化保护,开展珍贵文物高精度数字资源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为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研究、科学利用以及今后开展国际合作、学术研究提供无限的可能。
关键词:敦煌文献流失海外数字化回归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是人类近代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考古发现。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以及藏经洞古代写本数字化,将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回归”。
这是针对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实体在没有办法“回归”或者说“返还”不畅通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折中的办法。
流失海外敦煌藏经洞文物以“数字化回归”或“数字化返还”,可以实现敦煌藏经洞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数字化重建,让全球敦煌学专家、学者、公众均可共享这份人类的文化遗产资源,可借助开展“数字敦煌”项目,依据数字人文研究理论、方法,进一步加强国际敦煌学研究,推进国际敦煌学步伐。
敦煌石窟艺术和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是丝绸之路千余年间中西多元文明对话、中外多种文化交流碰撞所形成的成果。
因此,敦煌文化艺术成为汇聚人类多种文明的宝库,藏经洞文物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经洞的文物具有双重性质,既是文物,又具有文献性质。
这些数量巨大的文物中,保存有大量古代写本,这些写本多半又是孤本和绝本。
学界一般将藏经洞出土文物称为敦煌遗书、敦煌写本或敦煌文书,目前敦煌学界统称为敦煌文献。
一、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文物的流失:历史的悲剧与学术的损失1900年5月26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偶然发现,在国内外产生极大的反响,成为二十世纪初四大考古发现之一。
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大量社会文书、佛经、刺绣、绢画、法器等各类文物6万余件。
敦煌文献的价值与整理
敦煌文献的概况
《道德法句经》 甘肃博物馆所藏
抄写于东晋升平十二 年(368),是最早的有 明确时间信息的宗寿添写报恩寺藏经录》 北宋咸平五年(1002) 壬寅岁七月十五日记
最晚有时间记载的文献,现藏于俄 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敦煌文献的概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刻本
• 但敦煌文献没有经过后人的篡改,全是第一手资料,保留了文 献最初的样貌。
敦煌文献的价值
P.2644 《词句摘抄》(店铺招徕叫卖口号)
某乙铺上新铺货,要者相问不须过。交关市易任平 章,买物之人但且坐。 某乙铺上且有:桔皮胡桃瓤,栀子高良姜,陆路诃 黎勒,大腹及槟榔;亦有莳萝毕拨,芜荑大黄,油 麻椒蒜,河藕佛香;甜干枣,醋石榴;绢帽子,罗 幞头;白矾皂矾,紫草苏芳;粆糖吃时牙齿美,饧 糖咬时舌头甜;市上买取新□袄,街头易得紫罗衫; 阔口裤,崭新鞋,大胯腰带拾叁事。
敦煌文献的概况
此外,敦煌研究院、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院、 北大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博物馆以及日本、 韩国、印度、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收藏。
敦煌文献的概况
五万多件敦煌文献分散在世界 十几个国家
• 如果不能将其汇集起来研究, 很多问题只能片面的看待
• 近二三十年来,敦煌文献陆 续被公布,敦煌文献全貌正 逐渐显现
敦煌文献整理回望
第一阶段(文革以前)
• 国内的敦煌学研究,以文献的辑录与刊布为主。 • 根据各大馆藏调查、抄录敦煌文献。 • 编制敦煌文献目录,如王重民、刘铭恕编写的《敦煌遗书总目
索引》
敦煌文献整理回望
第二阶段
• 图版的影印刊布: 《敦煌宝藏》、《英敦煌文献》、《俄敦煌文献》、《法藏
敦煌西域文献》、《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甘肃敦 煌文献》、《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等。
关于敦煌文献的“数字化”问题
关于敦煌文献的“数字化”问题作者:荣新江来源:《敦煌研究》2024年第04期内容摘要: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经过一百多年的整理和研究,大多数已经有了标准的录文本。
目前,中国古代文献已经进入数字化阶段,但敦煌的数据库基本上都是图片,而不能检索文字。
文章从图片、编目、电子文本、检索四个方面,探讨敦煌文献真正数字化的途径。
关键词:敦煌文献;敦煌文献数据库;IDP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4)04-0092-05On the“Digitization”of Dunhuang DocumentsRONG Xinjiang(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Abstract:Having been collated and studied for over one hundred years, most 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found in the Library Cave at Dunhuang have already been copied into standard transcripts; at present, these ancient manuscripts have now entered a period of digitiz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databases for the Dunhuang documents consist mainly of images, the text of which cannot be retrieved.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truly digitize these historical documents, including studies on various aspects of images, cataloguing, digital texts, and document retrieval methods.Keywords:Dunhuang documents; Dunhuang documents database; IDP(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包括佛经、道书、四部典籍、公私文书等各类文献材料,其中典籍部分有些有文本传世,有些则是佚书,而公私文书则是独一无二的。
“转型期敦煌学:继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掠影
究. 因此形成 了“ 因地名学 ” 的一门国际- 性显
学——敦 煌学。目前, 由于中国学术界、 出版 界的努力与国外收藏敦煌文献机构 的协助 , 绝太多数 流散海外 的敦煌 文献资 料 已经正
式 刊 布 , 此 , 论 在 国际 交流 与 合 作 方 面 , 因 不
还是在研究 内容 、方法及研 究者 主体方面 ,
展开 了各具特 色的研 究, 有各擅 所长的领 拥
域。现在, 敦煌学正处于转型期 , 敦煌学研究果并继续发展。
转型期的敦煌学 :继承与发展一
本次学 术研讨会 共收到 世界各 国学者 提交 的论文 5 0多篇 ,会后将请 代表进一步
力改变过去 比鞍零碎 、 分散地研究敦 煌文献
资料 的状 况。另一 方面是对学术史 、 学科理
论建构等 新研究领域 的拓展与延伸。
敦煌学作 为一门国际性的学 问, 今后 的 目标 应该是更加 积极主动 地追求 国际间 的 交流合作 , 建立薪的敦 煌学。敦煌 写本 的研 究有近 百年的 历史 , 随着时间 的推移 , 各国
维普资讯
敦煌 莫高窟 是一处集 建筑 、 画、 塑 绘 雕
三位 于一体 的世 界艺术 殿堂 , 被誉 为 东方 艺术 明珠 ” O世纪初 , 。2 敦煌藏经 洞数以万 计 的古代文 献写本 的发现让全 世界为 之震
惊 , 起 了 国 内外 学 者 的极 大 关 注 和 广 泛 研 引
修改 ,并成 立专 门的编 辑委员会进行审核 ,
汇编为研讨 会文集 , 由上海古 籍出版社在 将
2
敦煌学研究都面 临着新 的转型与发展机遇。 本次会议 即以敦 煌文献研究为中心 旨在推
进敦煌 学研 究的继承 与创新 加强国际学术
国际敦煌项目(IDP)第六次会议综述
国际敦煌项目(IDP)第六次会议综述
林世田
【期刊名称】《敦煌学辑刊》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国际敦煌项目是促进敦煌文献保护、研究以及数字化的国际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曾先后在英国萨塞克斯、法国巴黎、德国柏林、俄罗斯圣彼得堡、瑞典斯德哥尔摩分别举办过五次国际会议,在敦煌遗书的修复、保护以及数字化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5年4月22~25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第六次会议,会议以敦煌遗书的保护与修复、敦煌纸张分析、敦煌文献数字化以及古籍修复等四个方面为主题,必将推动敦煌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向更深入的层次迈进,并结出硕果.
【总页数】4页(P165-168)
【作者】林世田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07.2
【相关文献】
1.数字敦煌泽被学林--纪念国际敦煌项目(IDP)成立十周年 [J], 魏泓
2.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从国际敦煌项目(IDP)谈起 [J], 喻雯虹
3.国际敦煌项目(IDP)第七次保存保护会议综述 [J], 赵大莹
4.国际敦煌项目(IDP)--敦煌与新疆的古文献及文物的数字化储存与访问 [J], 魏
泓
5.国际敦煌项目(IDP)与敦煌西域文献数字化国际合作 [J], 刘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与国际敦煌学项目孙利平(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流处)林世田(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敦煌吐鲁番资料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吐鲁番学资料研究中心是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创建的,是中国三个敦煌资料中心之一,也是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个。
资料中心于1988年8月正式成立,现属于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
资料中心成立之初的主要工作是系统搜集、整理、入藏敦煌吐鲁番学资料,为敦煌学界提供阅览和咨询,编辑出版有关目录和论著。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资料中心入藏 《英藏敦煌文献》、《敦煌宝藏》、《俄藏敦煌文献》、《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等敦煌吐鲁番学书籍、期刊13000 余册,每年接待国内外学者 2000余人次。
同时资料中心自1994年开展建立学者档案工作,为一百多位学者建立档案,专架存列,与所藏书刊资料相互补充,服务于学界。
资料整理工作也初见成效,目前出版有《敦煌吐鲁番学论著目录初编·日文专著部分》、《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研究论著目录索引》等敦煌文献研究论著目录。
可以说,敦煌资料中心很好地完成了创办时期敦煌学界对中心的要求,对于资料中心今后工作的开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随着国内外敦煌写卷的相继公布,以及敦煌学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对提供敦煌文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为学界服务,2001年3月,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大英图书馆签署五年合作项目,加入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促进敦煌写卷的研究与保护的国际敦煌学项目。
在保证敦煌写卷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资源共享,揭示秘藏,由此拉开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的序幕。
国际敦煌学项目是由大英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新德里国立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圣彼得堡东方研究院、柏林国家图书馆等机构倡议成立的,宗旨是通过国际合作以促进敦煌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大英图书馆合作的国际敦煌学项目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乃至敦煌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经过一年的积极探索,我们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自身特点,制定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的总体发展思路,即:以国际敦煌学项目为契机,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资料信息中心,提高敦煌吐鲁番资料中心在学术界的地位;以敦煌吐鲁番资料中心的基础业务工作支持国际敦煌学项目的发展,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为此我们草拟了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规划,征求各位专家的意见:一、馆藏敦煌文献数字化自1900年,敦煌藏经洞重见天日,1907年、1908年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先后闻讯来到敦煌,骗得大批敦煌遗书及其它文物,捆载而归。
1910年,在罗振玉等学者的呼吁下,清政府学部咨甘肃学台,令将洞中残卷悉数运京,移藏京师图书馆,亦即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
由于经办的官员敷衍塞责,留在当地的遗书也不在少数,1911——1912年日本的大谷探险队、1914——1915年俄国的奥登堡考察队、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各有所获。
1910年敦煌运京的遗书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特藏的主体部分。
此外,四十年代国家图书馆曾遣人赴西北在民间求购到若干敦煌遗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部将各地散藏的一部分遗书及收购的一部分遗书移交中国图书馆;不少爱国人士将自己珍藏的遗书捐赠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自己也收购到一些敦煌遗书。
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遗书总数达16000件。
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敦煌写本、敦煌卷子。
是指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土地庙、敦煌西北汉长城烽燧遗址等地出土的十六国、北朝、隋、唐以至于宋代的多种文字的古代写本和印本。
这批包括宗教典籍、官私文书、四部典籍在内的古代文献,内容丰富,涉及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哲学、民族、民俗、语言、文学、历法、数学、医学等广泛领域,是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的珍贵材料。
敦煌文献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四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瞩目,随着散布于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的著录、整理与刊布,从而诞生了一门新的国际性的学科——敦煌学。
敦煌学的研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整理收集资料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和起点,做任何一种研究都不能绕过这个过程。
由于敦煌文献分藏世界各地,一般学者很难看到,所以这个过程更为艰难。
这也就使得敦煌学的研究受到很大的局限。
很多学者在做研究时,很难将所有敦煌文献收集到一处,难免不深入,或者留下遗憾。
第二, 因为以前研究所借助的缩微胶卷,限于当时技术条件,许多写卷影像不清,拍摄者没有敦煌学专家的指导,许多重要信息漏掉,而根据胶卷印成的《敦煌宝藏》还不及胶卷,无法满足学者研究的需要。
第三,这些记录人类文明的写卷是世界文化的遗产,它们需要永久的保存与保护,这不但是每个收藏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整个敦煌学界的责任。
国际敦煌学项目就是为解决这三种缺陷而产生的,即:既能有效地保存敦煌文献原件,使其传之久远,又能使学者们随意地看到与原卷一样逼真的图像。
为此我们使用国际敦煌学项目提供的专门设计的4D数据库,用最精密的PHASE1数码扫描设备将敦煌写卷制成一幅幅高清晰的图像。
图像将展示写卷的全部内容——正面、背面,甚至没有文字的地方——它比实际尺寸要大,图像的清晰度与看原卷没有区别。
我们尽量克服各种困难,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将这些图像放到网上,学者可以随意地从屏幕上获得高质量的彩色图像,而且放大之后,过去用放大镜不易观察的字的细部、墨的层次、纸张的纤维等问题都可借助新技术迎刃而解。
学者查阅敦煌文献无需舟车劳顿之苦,也无需接触珍贵又容易损坏的原卷。
中国国家图书馆国际敦煌学项目的目标是将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写卷全部数字化,使全世界的学者能通过网络获得它们,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一年来,我们在大英图书馆的紧密配合下,已经录入写卷目录信息8000余条。
图像扫描工作从今年4月正式开始,由于摄影师对新技术的不适应,步履维艰,造成这一工作进展缓慢。
下一步,我们将在大英图书馆的密切配合下,努力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二、中国国内散藏敦煌文献联合目录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敦煌文献分藏世界各地,人为地造成整理研究的困难。
目录是整理研究的基础,这一点敦煌文献与其它学科相比,显得更为突出,敦煌学者有切身体会。
编辑一部敦煌遗书总目是中国老一辈敦煌学家挥之不去的梦想。
著名敦煌学家、原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的王重民先生在《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后记中就提到应编辑一部“新的、统一的、分类的、有详细说明的敦煌遗书总目”。
由于世界各国馆藏尚未全部公布,要编成一部“总目”的时机还不成熟。
但是,70—80年代中国国内散藏目录相继公布,它们是: 1.敦煌文物研究所藏敦煌遗书目录/敦煌文物研究所资料室编/文物资料丛刊第1期/1977;2.关于甘肃省博物馆藏敦煌遗书之浅考和目录/秦明智编/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1987;3.西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文物室藏敦煌经卷录/曹怀玉整理/西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4期;4.敦煌县博物馆藏敦煌遗书目录/荣恩奇整理/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三辑/1986;5.上海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目录/吴织、胡群云编/敦煌研究/1986年第2—3期;6.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遗书目录/刘国展、李桂英编/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7.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书目/张玉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五辑/1990;8.重庆市博物馆所藏敦煌写经目录/杨铭编/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
特别是近年来国内散藏图录相继出版,它们是:1.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1-2)/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公布上海博物馆所藏80件敦煌文献。
2.北京大学藏敦煌文献(1-2)/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公布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敦煌文献286件。
3.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1-7)/天津艺术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998,公布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350件。
4.甘肃藏敦煌文献(1-6)/段文杰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其中影印敦煌研究院、酒泉市博物馆、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师范大学、永登县博物馆、甘肃中医学院、张掖市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定西县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所藏敦煌文献共计696件。
5.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1-4)/上海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公布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187件。
6.浙藏敦煌文献/《浙藏敦煌文献》编委会编/2000。
公布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灵隐寺等单位藏品201件,附录温州博物馆所藏浙江出土五代以前写经2件。
编辑国内散藏敦煌文献联合目录时机已经成熟。
我们在国际敦煌学项目的支持下,于2001年10月份开始了这一项目,现在已经将绝大部分目录资料录入到数据库中。
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这些收藏机构的认同与支持。
很多学者建议我们出一本书本式目录,以便于学者查阅。
我们正在运作这一项目。
三、研究论著目录资料敦煌学作为国际显学之一,研究论著不断增加,研究者往往有望洋兴叹之感,编制目录便成为研究者殷切的需求。
敦煌吐鲁番资料中心成立之初,即把收集资料、编辑目录作为首要任务。
根据学界的需要我们准备编辑四个专题书目数据库:1.敦煌文献研究论著目录(含中、英、法、俄及其它馆藏)2.敦煌吐鲁番学中文论著目录数据库3.敦煌吐鲁番学日文论著目录数据库4.敦煌吐鲁番学西文论著目录数据库敦煌文献研究论著目录数据库(含中、英、法、俄及其它馆藏):在善本特藏部领导支持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了我们编辑的《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研究论著目录索引》,收录1910—2001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研究论著8576条。
我们已经制成电子文本,可以随时在中国国际敦煌学网站上公布。
从今年始,我们的两位专业研究人员正日夜加紧编辑英、法、俄及其它馆藏敦煌文献研究目录,至今已经收集1万余条。
敦煌吐鲁番学中文论著目录数据库:目前已经完成,正式上网,读者可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上查询。
本库收录1908年至2001年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出版的报刊、研究集刊、学报、论文集中有关敦煌吐鲁番学的论文和专著目录,以公开发行的图书、报刊为主,兼收部分内部资料。
为方便检索,发表在不同刊物上的同一文章一并收录。
现有资料2.5万余条,以后每年补充新资料。
敦煌吐鲁番学日文论著目录数据库:我们曾于1988年内部出版《敦煌吐鲁番学论著目录初编·日文专著部分》 ,向学术界征求意见。
日文部分经过数年修订增补,1999年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收集1886—1992年日本发表的论著868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