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抽水试验报告

抽水试验报告

铜仁骏逸江山商住楼钻孔抽水试验报告1、钻孔抽水试验选用钻孔ZK69作单孔抽水试验,位于ZK39和ZK40轴线的之间,孔口高程253.7m,孔深26.8m,孔径φ130。

钻孔地质资料详见ZK69柱状图。

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作三次降深: S1=4.98m, Q1=0.513L/S; S2=3.00m, Q2=0.349L/S;S3=1.50m, Q3=0.203L/S。

本次抽水试验参照现行《贵州省地方标准》(DB22/46—2004),作反向抽水,动水位观测时间在开始抽水后第3、5、10、30、45、60、90分钟进行观测,以后每30分钟观测一次,稳定后可延至1小时1次,并与流量观测同步。

每次降深稳定的延长时间分别为16、8、6小时。

停泵后立即进行恢复水位观测,观测时间间隔与抽水试验要求相同,观测孔的水位观测时间与抽水孔同步,抽水试验情况详见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

根据抽水试验资料,降深及流量随时间的过程曲线见图2,Q-S曲线为抛物线特点,结合场地岩性特征可确定场地地下水为岩溶潜水,根据钻孔水文地质结构和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抽水孔为潜水非完整井。

2、影响半径的确定据地质出版社《水文地质手册》P546图解法确定影响半径,在抽水试验中,特选用与抽水孔在同一线上的ZK70、ZK71、ZK72作水位变化观测孔。

在直角坐标系上,将抽水孔最大降深S1=4.98m抽水时,与分布在同一直线上的各观测孔的同一时刻所测得的动水位连起来,沿曲线趋势延长,与抽水前的静止水位线相交,该交点至抽水孔的距离就是影响半径,R=19.20m,见图4。

3、渗透系数K的计算按地下水动力学中单孔潜水非完整井考虑,渗透系数K 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Q—涌水量,m3/d,取值: Q=0.513L/s =44.32m3/dS—水位降深,m,取值:S=4.98mL—有效进水段长度,m,取值:L=19.48mR—影响半径,m,取值:R=19.20m,由观测孔资料确定。

地热钻井抽水试验

地热钻井抽水试验

地热钻井抽水试验一、什么是钻井抽水试验钻井抽水试验是指在地热井完井之后抽取一定水量而在某距离之各观测井测定各种时间距地下水位的变化,观测数据利用各种地下水流理论式或其图解法分析抽水试验的结果。

二、为什么要进行钻井抽水试验之所以要进行钻井抽水试验原因有以下几点:(1)确定含水层及越流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K、导水系数T、给水度m、弹性释水系数、导压系数a、弱透水层渗透系数K'、越流系数b、越流因素B、影响半径R等。

(2)通过测定井孔涌水量及其与水位下降(降深)之间的关系,分析确定含水层的富水程度、评价井孔的出水能力。

(3)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数据,如影响半径、单井出水量、单位出水量、井间干扰出水量、干扰系数等,依据降深和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型号。

(4)确定水位下降漏斗的形状、大小及其随时间增长速度;直接评价水源地可开采量。

(5)查明某些手段难以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如确定各含水层间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边界的性质及简单边界的位置、地下水补给通道、强径流带位置等。

三、抽水试验分类完井抽水试验主要包括降压试验和放喷试验。

降压试验可以分为单井、多井两类;而放喷试验只分单井。

1.单井降压试验2.多井降压试验3.单井放喷试验四、抽水设备及观测设备1. 抽水设备主要是潜水泵,由泵体、扬水管和泵座三部分组成。

2.水量观测设备主要采用堰箱来测量;3.水位观测设备主要是电流表和测线;4.水温观测设备包括留点温度计和数字式温计五、抽水试验要求1.稳定流抽水试验(1)静止水位观测一般地区:每小时测定一次, 3 次所测数字相同或4h 内水位相差不超过2cm,即为静止水位在同时观测温度变化。

受潮汐影响地区:需测出两个潮沙日周期(不小于25h)的最高、最低和平均水位资料。

如高低水位变幅<0.5m 时,取高低水位平均值为静止水位。

(2)动水位观测抽水试验时,动水位和出水量观测的时间,宜在抽水开始后的第5 、10 、15 、20、25 、30min 各测一次,以后每隔30min 或60min 测一次。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

抽水、压水、注水试验技术要求及记录表格

抽水试验要紧技术要求一、钻探技术要求:1、抽水孔的孔位应由地质、钻探、测量人员共同在现场确定。

2、钻探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孔〔管〕口高程及孔位坐标,孔内所有测深均应从一个固定点算起。

3、抽水孔应采纳跟管法钻进,也可采纳能保证抽水孔平直,孔身四面不受扰动,孔壁不被覆盖和堵塞的其他钻进方法。

严禁采纳泥浆和植物胶冲洗液钻进。

4、抽水孔孔径不宜小于200mm;过滤器直径不宜小于127mm,测压管内径不小于25mm。

5、取1-3组颗粒分析试验试样。

二、设备安装要紧技术要求:1、下过滤器前,应用清水将孔内泥质物质冲洗干净,具体记录过滤器各局部的规格和实际长度〔其中沉落管长度宜为2-3m〕和实际下进深度,并及时绘制抽水孔结构图。

2、采纳包网过滤器。

3、抽水孔的测压管应固定在过滤器外壁上,与过滤器同步下进孔内,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过滤器处于居中位置下到孔内预定深度。

4、抽水孔过滤器骨架的空隙率不小于30%。

5、抽水时,应将抽出的水排至碍事范围以外。

6、用水表测定流量前,应正确测定起始读数。

三、抽水试验:1、采纳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3次落深,以在抽水孔测压管内测得的落深为准,各次落深间的差值宜相等,落深宜从小到大,最小落深不宜小于0.5m。

2、试验前应对抽水孔进行清洗,直到水清、砂净、无沉淀时止。

3、洗孔后即可进行试验抽水,其落深宜逐渐增大,到达最大落深后的持续时刻不应少于2h。

抽水试验过程中,应瞧测抽水孔出水量及水位变化,检查抽水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确定稳定流抽水的最大落深。

4、正式抽水前,静水位瞧测应每30min瞧测一次,2h内变幅不大于2cm,且无连续上升或下落趋势时,即可视为稳定。

5、试验时抽水开始后的第5min、10min、15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宜各瞧测一次动水位和出水量,以后每隔30min瞧测一次。

6、动水位稳定标准:采纳地面离心泵和潜水电泵抽水时,抽水孔的水位动摇不应大于3cm;采纳空压机抽水时,抽水孔的水位动摇值不应大于10cm。

抽水试验的初步讲解

抽水试验的初步讲解

时间的变化过程),来测求含水层中地下水在非稳定运动时
的水文地质参数。通过非稳定抽水试验可以测求含水层的导 水系数(T)、压力传导系数(a)、渗透系数(K),及给 水度(μ)或释水系数(S)。具有时间短(但有越流补给 和隔水边界时稍长),参数多,可以预测水位变化的特点
4.抽水试验的设备
深井泵抽水
空压机抽水
2.抽水孔的布置要求
(1) 对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具有控制意义的典型地段, 应布置单孔抽水试验孔; (2) 多孔抽水试验孔组,一般参照导水系数分区图,并
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布置,每个有供水意义的参数区至少
布置一组; (3)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应在拟建 水源地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地段,并结合开采 生产井布置。
三.确定井的施工工艺。
在合理的选择好孔位后,水井的出水量与井的结构设计和成
井工艺有很大的关系。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有漏洞,都有
可能达不到目的,甚至成为废井。因此应对水井的结构进行科学 的设计,保证过滤器有足够的过水能力;在施工过程尽量少堵塞 或不堵塞含水层,不影响水井过滤器周围含水层的过水能力。 单孔抽水试验钻孔的机构设计,原则上抽水试验段的井径应
空压机抽水的优缺点
◆优点 • 可根据静水位设定抽水深度 • 抽水孔径适应范围大 • 可在含泥、沙较多的地下水中 进行抽水 • 可随地下水的涌水量变化而变 化 ◆缺点 • 抽水成本高 • 噪声较大 • 不利于定流量的非稳定流抽水
二、抽水试验孔布置要求
1.布孔原则
抽水井及观测孔的设计,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确定井位; 二.井结构设计;
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五、抽水试验资料整理
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
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试验结束后,应进行 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 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 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 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

抽水试验[pumping test],包括自试井抽取一定水量而在某距离之各观测井测定各种时间距地下水位的变化,观测数据利用各种地下水流理论式或其图解法分析抽水试验的结果。

抽水试验分类抽水试验按孔数可分为:单孔抽水试验、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按水位稳定性分为:稳定流抽水试验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按抽水孔类型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抽水试验的一般要求抽水试验应在洗井结束,洗井质量已达规定要求后进行。

抽水试验的类型、下降次数及延续时间应按照《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TJ27 —78 )及《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

试验前,应根据井孔结构、水位降深、流量及其它条件,合理选择抽水设备和测试仪具。

抽水设备可用量桶、空气压缩机及各种水泵;流量测量,当流量小于2L/s 时,可用量桶,大于2L/s 时。

应用堰箱 (三角堰、梯形堰或矩形堰)或孔板流量计,高压自流水可用喷水管喷发高度测量法测量流量;水位测量可用测钟、浮标水位计或电测水位计;水温测量一般可用缓变温度计或带温度计的测钟。

抽水设备安装后,应先进行试抽,经调试能满足试验要求后,再正式抽水。

采用空气压缩机作抽水试验时,应下测水位管,在测水位管内测量动水位。

抽水试验中应做好地面排水,使抽出的水排至试验孔影响范围以外。

在抽水试验中,应及时进行静止水位、动水位、恢复水位、流量、水温、气温等项观测,并及时如实记录,不得任意涂改或追记。

如遇水位、流量、水的浑浊度及机械运转等发生突变时,应做详细记录,并及时查明原因。

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要求出水量和动水位同时相对稳定,并有一定延续时间的抽水试验。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一般仅保持抽水量固定而观测地下水位变化,或保持水位降深固定,而观测抽水量和含水层中地下水位变化的抽水试验。

开采性抽水试验-按开采条件或接近开采条件要求进行的抽水试验。

群孔抽水试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抽水孔同时抽水,各孔的水位和水量有明显互相影响的抽水试验。

井孔抽水试验

井孔抽水试验

井孔抽水试验一、抽水试验的目的、任务及原理(一)目的与任务1、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如渗透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系数、弹性储水系数等,为计算井孔涌水量和评价地下水资源提供数据。

2、确定影响半径的大小,了解降落漏斗的形状及其扩展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管理地下水资源取得依据。

3、确定地下水动力性质,查清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第,阐明地下水的补、径、排关系,为各种水源间的补偿调节提供数据资料。

4、确定单井或群井涌水量与水位降深之间的关系,进而拟定合理的适宜的井径、井深、井距等布井方案。

(二)基本原理把流向垂直井中的地下水导引或汲取到井外,使井内的位下降,而进壁外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在降落漏斗范围内,由于水头差的作用,连续不断地流入进内,逐渐的在井壁周围形成一个以井轴为中心的由小支大以至稳定的降落漏斗。

初期降落漏斗范围攻很小,因地下水流向井的坡度较大,使流速和流量也较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范围会不断扩大,水力坡度逐渐变小,所以在抽水设备及井的出水能力很大的情况下,如果控制水位降深不变时,井孔出水量必将逐渐减小;或保持出水量不变则井内水位将会不断下降。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井的出水能力都是有限的,在满足控制出水量的情况下,水位降深也会逐渐达到相对稳定。

上述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利用和研究,如采用非稳定流理论,应取用水位降深和出水量尚未达到稳定但变化较小的抽水过程段的观测资料求得水文地质参数。

如采用稳定流理论,则取用水位降深与出水量均达到相对稳定的抽水过程段的观测资料,求得水文地质参数。

二、抽水试验的类型(一)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井(孔)出水量或水位两者之中的一个保持为常量,观测另一个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而后将其代入相应的计算公式,则可求得渗透系数、导水系数、贮水系数或压力传导系数。

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水位降深与井(孔)出水量均须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即保持近似的常量,代入计算公式求得渗透系数。

抽水试验方法及过程讲解

抽水试验方法及过程讲解

图5.1.1 潜水非完整井示意图
5.1.2 潜水非完整井,一个观测孔、中心井抽水试验计算 渗透系数k:
k 0.366Q(lg r1 lg r) (S S1 )(S S1 L)
k——渗透系数(m/d); Q——抽水井涌水量(m3/d); S——抽水井水位下降值(m); S1——观测孔水位下降值(m); r——抽水井半径(m) r1——观测孔到抽水井中心距离(m); L——过滤器长度(m)。
2.5 抽筒 当钻孔水位较深,水量不大,试验要求不高时,可选择抽 筒提水。
2.6 量测器具
观测水位宜使用电测水位计。地下水位较浅时,可采用浮 标水位计。观测读数应精确到1cm。
流量的测试用具应根据流量大小选定。流量小于1L/s时, 可采用容积法或水表;流量为1L/s~30L/s时,宜采用三角 堰;流量大于30L/s时,应采用矩形堰。
卵(碎)石、圆(角)砾、粗砂、中砂 包网过滤器或缠丝过滤器
细砂、粉砂
填砾过滤器
2.2 离心泵 当含水层地下水位高出地面或埋藏较浅,动水位在吸程范 围内时,宜采用离心泵抽水。
2.3 深井泵或潜水泵 当孔(井)水位深度较大、要求抽水降深大、出水量也较 大时,宜选用深井泵或深井潜水泵。
2.4 空压机 当抽水孔直径较小,水位埋深较深,含水层富水性好,且 要求降深很大时,宜采用空压机抽水。
图5.1.3 潜水非完整井示意图
5.1.4 承压水非完整井,单孔抽水试验计算渗透系数k:
k Q
2rS
k——渗透系数(m/d); Q——抽水井涌水量(m3/d); r——抽水井半径(m); S——抽水井水位下降值(m)。
4.4 抽水试验宜三次降深,最大降深应接近工程设计所 需的地下水位降深的标高。三次降深的分配原则宜满足: 最大降深s3(m),s2=2/3s3,s1=1/3s3(s1为第一次降 深,s2为第二次降深)。

用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

用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

用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水文地质方面2010-05-30 17:13:58 阅读1327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注]、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 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 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1) 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公式承压完整井:潜水完整井: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Q——抽水井流量(m3/d);s 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M——承压含水层厚度(m);R——影响半径(m);H——潜水含水层厚度(m);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m);r w——抽水井半径(m)。

(2) 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或Thiem公式式中h w ——抽水井中水柱高度(m);h1、h2——与抽水井距离为r1和r2处观测孔(井)中水柱高度(m),分别等于初始水位H0与井中水位降深s之差,h1= H0 –s1;h2= H0 –s2。

抽水试验规范

抽水试验规范

1、一般要求1.1.抽水试验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研究含水层重要水文地质特征,取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并为预计矿井涌水量与对地下水综合利用的评价提供资料。

1.2.抽水试验工作应在分析勘探区及邻区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要求进行合理布置。

对富水性不均一的含水层,应注意选择遇有漏(涌)水的地质勘探钻孔改作抽水试验孔。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水量大小和设计目的,可分别选择单孔、群孔、孔组进行抽水试验。

1.3.抽水试验空必须编制施工设计书。

内容包括:抽水试验任务及要求;试验含水层(段)的起、止深度;孔径大小、止水套管的直径及下入层位、下入深度以及止水方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所采用的抽水设备;抽水试验质量要求等。

1.4.抽水试验的段距应根据抽水的目的确定,以能分别获得各含水层(带)的水位、流量、水质、渗透性为原则。

1.5.抽水试验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100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108mm。

观测孔的孔径不应小于75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73mm。

大口径(或孔组、群孔)抽水,其抽水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200mm。

孔深超过300m 时,对于非大水矿区,其孔径可减小到168mm。

1.6.抽水试验层(段)与隔离止水层(段)必须取芯,其采取率要求见表1。

1.7.抽水试验钻孔的孔斜要求,应严于《煤田地质勘探钻孔质量标准》的规定。

使用深井泵抽水时,深井泵下放深度以上的钻孔段,其孔斜均不得超过2度。

1.8.抽水试验钻孔与观测孔,一般应采取清水钻进。

若必须采用泥浆时,在正式抽水前必须采用活塞洗井或空气压缩机反复抽洗或其它有效的洗井方法,使泥浆排出,至水澄清为止。

1.9.抽水试验钻孔与观测孔的止水层(段)必须选择在岩石完整的隔水层(段)内,且应用可靠的方法检查止水效果,并作正式记录。

1.10.抽水试验所抽放至孔外的水,若有可能重新渗入含水层时,必须有防渗漏措施,保证不抽循环水。

抽水试验的理论及资料整理PPT课件

抽水试验的理论及资料整理PPT课件
2、非稳定流抽水
是在抽水钻孔中仅保持水量稳定并使水位不断改变,或仅保持水位稳定 使水量不断改变的抽水试验。非稳定抽水试验的目的是用人工控制的方法, 使钻孔周围含水层中发生地下水的非稳定运动,通过测定水位随时间的变化 过程(或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来测求含水层中地下水在非稳定运动时 的水文地质参数。通过非稳定抽水试验可以测求含水层的导水系数(T)、 压力传导系数(a)、渗透系数(K),及给水度(μ)或释水系数(S)。 具有时间短(但有越流补给和隔水边界时稍长),参数多,可以预测水位变 化的特点。
深井泵抽水的优缺点
◆优点 • 水位、水量能在较短的时间稳定 • 抽水成本较空压机低 • 可实现高扬程的抽水试验 • 利于定流量的非稳定流抽水 ◆缺点 • 不适应泥砂含量较重的抽水试验,已造成叶轮、长轴、
橡胶轴承等的磨损,可造成电机及其它部位的损坏。 • 在野外施工中,因缺电需另备发电机组。
2、空压机抽水试验
首先给定一个任意小的值 ,作为确定计算精度的约束值,然后任意
给出一个假定的影响半径 ,R0代入公式①中计算出 ,再K将1 计算出 的 带入K②1 式中计算出 ,……R…1 .,。如处反复计算,直到满足 为止,K此n1时 K的n 和 就是计算得最终K n结1 果R。n1
由于在过水断面处的水力坡度并非恒值,靠近井的四周误差较大,k值 一般偏小。但对于离井外有相当距离处,其误差是很小的 。为降水影 响半径范围内的平均渗透系数 。
Q f (s) 曲线类型判断及系数求解(曲度法)
①类型判断
n lg s2 lg s1 lg Q2 lg Q1
[s2 s1, Q2 Q1 ]
• 若 n≤1,为反常型 n=1,为直线型 1<n<2,为指数型 n=2,为抛物线型 n>2,为对数型

抽水试验相关内容讲义

抽水试验相关内容讲义
基本假设:含水层均质、等厚、无限、各向同性。
实验条件:室内沙层,“岛状含水层”
1、流量基本计算公式
( 2 H 0 SW ) SW lg R lg rw
★潜水井:
Q 1.366K
★承压井:
Q 2.73
KMS w lg R lg rw
2、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 用裘布依公式和影响半径的经验公式联立求解, 通常使用试算法(逼近法)即可得到k、R
(4)利用水位与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评价井(孔)出 水能力。计算含水层渗透系数,确定抽水影响半径(R)和降 落漏斗形状、了解岩层给水度和含水层与地表水及含水层间 的水力联系等。
2、注水试验
是往钻孔中连续定量注水,使孔内保持一定水位,通过水位与水量的函
数关系,测定透水层渗透系数的水文地质试验工作,它的原理与抽水试验相 同,但抽水试验是在含水层内形成降落漏斗,而注水试验是在含水层上形成 反漏斗。其观测要求和计算方法与抽水试验类似。注水试验可用于测定非饱 和水透水层的渗透系数。
(3)裘布依公式的不合理性 公式认为井涌水量的大小与井径的关系不大, 但实际中发现,在含水层渗透系数大于1的条件下, 随着井径的加大,井涌水量成倍地增加,并且根据 大口井径抽水试验的结果计算的渗透系数、单位涌 水量比小口径井抽水试验成果计算的参数大得多。 因此,在矿区水文地质勘探中,采用小口径 钻孔进行抽水试验,利用试验结果评价岩层的富水 性以及求取的水文地质参数,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 (4)不能确定 S a
空压机抽水的优缺点
◆优点 • 可根据静水位设定抽水深度 • 抽水孔径适应范围大 • 可在含泥、沙较多的地下水中进行抽水 • 可随地下水的涌水量变化而变化 ◆缺点 • 抽水成本高 • 噪声较大 • 不利于定流量的非稳定流抽水

抽水试验参考

抽水试验参考
164
次,以后每隔 30min 观测一次。 ④多孔抽水时,观测孔的水位测量与抽水孔一致。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观测孔,应先观测近
的,后观测远的,从抽水孔起,由近而远,依次观测。 (5)水温、气温观测 每次水位降深开始时,水温、气温应同时观测一次,若水温变化幅度不大时,以后则每隔
2~4h 观测一次。 (6)恢复水位观测
二、抽水试验的方法与要求
(一)抽水试验孔及观测孔的布置
1.抽水试验孔的布置
抽水孔应布置在对工程地质稳定性和建筑物有较大影响、可能充水的构造破碎带及地下水
富集的松散含水层地段。
2.观测孔的布置
观测孔应根据含水层的性质、均匀性,结合工程要求布置,一般可布置 1~3 个;必要时也
可布置 1~2 排。当布置 l 排观测孔时,应垂直地下水流向或平行地下水流向;当布置 2 排观测
D50=(6~8)d50 式中 D50 ——填粒筛分级配曲线上颗粒含量为 50%为粒径;
d50 ——含水层土筛分级配曲线上颗粒含量为 50%的粒径。 (2)当碎石土类含水层时,填粒过滤器的填粒规格,宜采用式 2-3-5 计算:
(2-3-4)
D50=(6~8)d20 式中 d20 ——含水层土筛分级配曲线上颗粒含量为 20%的粒径。
每次抽水试验结束后,对抽水孔和观测孔应在停泵后的第 1、2、3、4、6、8、10、15、20、 25、30min 各观测一次恢复水位,以后每隔 30min 观测一次,直至接近或达到静止水位。
(7)抽水试验时对排水要求 为防止抽出的水渗人到抽水岩层,应根据地形坡度,含水层的埋深。地下水流向和地表渗 透性能等因素确定排水方向和排水距离,并使排水通畅。 (8)水样采取 应分别在每次降深结束前各采取水样一个。水样采取数量根据工程的要求确定。

抽水试验方法及过程

抽水试验方法及过程
S1——1号观测井水位下降值〔m〕;
r1——观测孔泥到中浆心井护距离壁〔m时〕;,应进行严格细致的洗井。
观测读数应精确到1cm。 图1-1 潜水非完整孔示意图
L1—0 承—压过水滤完器4整长.井度2,〔抽单m孔〕水抽。水试试验验计算时渗透的系数排k: 水,应根据抽水场地情况,确定排 水方向与距离。 S2——2号观测孔水位下降值〔m〕;
r1——1号观测孔到中心井距离〔m〕; 安装在管井中对应的含水层部位,带有滤水孔,主要起到滤水、挡砂及护壁作用。
6r—-2—矩抽形水堰井断4半面.径3结〔构抽m图〕;水试验过程中,应同步观测、记录抽水孔的涌水
R——影响半径〔m〕;
Q——抽水井量涌水和量〔抽m3水/d〕孔; 及观测孔的动水位。涌水量和动水位的观测
3 抽水试验分类
3.1 根据抽水试验孔中存在含水岩层的多少可分为:分层 〔段〕抽水试验与混合抽水试验。
3.2 根据抽水孔进水段长度与含水层厚度的关系可分为: 完整孔抽水试验与非完整孔抽水试验。
3.3 根据抽水试验时水量、水位与时间关系可分为稳定流 抽水试验与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4 稳定流抽水试验
R——影响半4径.1〔m抽〕;水试验成孔宜为清水钻进,当钻孔工艺必须采用
h图21—-1—潜2号水观后非测完孔每整水孔柱隔示高意度3图〔0mm〕;in观测一次,直至结束。
4.4 抽水试验宜三次降深,最大降深应接近工程设计所 需的地下水位降深的标高。三次降深的分配原那么宜满 足:最大降深s3〔m〕,s2=2/3s3,s1=1/3s3〔s1为第 一次降深,s2为第二次降深〕。
图1-1 潜水非完整孔示意图
图1-2 潜水完整孔示意图
() 0.0(0.00) 0.1(0.50) 0.2(1.00) 0.3(1.50) 0.4(2.00)

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用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转自青春飞扬搜狐博客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注]、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 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 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1) 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公式承压完整井:潜水完整井: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Q——抽水井流量(m3/d);s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M——承压含水层厚度(m);R——影响半径(m);H——潜水含水层厚度(m);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m);rw——抽水井半径(m)。

(2) 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或Thiem公式式中hw ——抽水井中水柱高度(m);h1、h2——与抽水井距离为r1和r2处观测孔(井)中水柱高度(m),分别等于初始水位H0与井中水位降深s之差,h1= H0 –s1;h2= H0 –s2。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

抽水试验资料整理及参数确定方法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抽水试验所需的数据整理与参数确定的方法,包括实
验目的、确定试验样本尺寸、确定试验条件及参数、确定抽水运行曲线和
结果分析等步骤。

首先,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确定不同的试验样本尺寸
及运行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其次,根据试验结果,绘制抽水运行
曲线,以及综合参数及观测数据,确定抽水设备的关键参数;最后,进行
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总结出本次试验的结果,为今后抽水工程的设计和
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抽水试验数据整理参数确定
1引言
抽水试验是水文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用于确定抽水机械(泵)
的关键性能参数。

它既可以作为抽水设备的调试和检修标准,也可以作为
抽水机械指标的基础或参考。

由于抽水试验的结果在抽水设计和应用中具
有重要意义,所以其试验数据必须精确、可靠。

通过本文,介绍抽水试验
数据整理和参数确定的方法,以便为抽水试验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2抽水试验原理
抽水试验是由一台抽水机组成的,用于测量抽水机械性能参数的实验
设备。

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
一、抽水试验的目的 试验是以地下水井流理论为基础,在实际井孔中抽水和
观测。 试验的目的任务是: 研究井的涌水量与水位降深的关系及其与抽水延续时间的
关系: 求得含水层及越流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研究含水层之间及含水层与地表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 确定含水层边界位置及性质; 进行开采或疏干的模拟,以确定井间距、开采降深、合理
五、抽水
抽水试验时水位下降的次数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 宜进行3次。
其中最大下降值,可接近孔内的设计动水位,其 余2次下降值,宜分别为最大下降值的1/3和2/3, 各次下降的水泵吸水管口的安装深度应相同。
注:当抽水孔出水量很小,试验时的出水量已达 到抽水孔极限出水能力时,水位下降次数可适当 减少。
抽水试验的延续时间应按水位下降与时间
注:1在承压含水层中抽水时采用s~lgt关系曲线; 在潜水含水层中抽水时采用Δh2~lg t关系曲线。
2拐点是指曲线上斜率的导数等于零的点。
3当有观测孔时应采用最远观测孔的s(或Δh2) ~lgt关系曲线。
抽水试验时动水位和出水量观测的时间宜在抽水 开始后第1、2、3、4、6、8、10、15、20、25、30、 40、50、60、80、100、120min观测一次。
抽水试验稳定标准
抽水试验的稳定标准,应符合在抽水稳定 延续时间内,抽水孔出水量和动水位与时 间关系曲线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且没 有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注:1当有观测孔时应以最远观测孔的动水 位判定。
2在判定动水位有无上升或下降趋势时 应考虑自然水位的影响。
稳定流抽水试验,最远观测孔的稳定延续 时间都不得小于2—4h。
(2H 井
K
Q

抽水试验参考

抽水试验参考

10m,应尽力装置成完整井
河床底下的单孔抽水
1.含水层厚度在 12~15m 以上者,过滤器位于含水
层中部,过滤器顶部至河底的距离,应以不受其影响为
准;2.若含水层厚度不大,过滤器应靠近隔水层底部,
并且过滤器的长度不应超过含水层厚度的 1/3
4.填粒过滤器的滤料规格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砂土类含水层的不均匀系数时,填粒过滤器的填粒规格宜采用式 2-3-4 计算:
抽水略浅一些、短一些,距离抽水孔愈远则其深度应 淀管,其长度 2~4m
更小
非完整孔多孔抽水
观测孔下过滤器的深度和长度应视含水层透水性 能及影响半径而定,一般距抽水孔愈远则愈小
非均质含水层中抽水
过滤器最好安装在透水性较强的地段
在含水层厚度较大的钻孔中 过滤器穿孔部分不应小于 5m,当含水层厚度小于
抽水
165
尺寸,宜采用 d50 的 1~1.5 倍。
(2)非均匀的砂类含水层,网眼的尺寸和缠丝间隙的尺寸,中砂宜采用 d40~d50,粗砂宜采
用 d30~d40。
装置过滤器的位置和长度的一般要求
表 2-3-2
试验孔类型及含水层特征
装置过滤器的位置或长度
附注
完整孔抽水 不完整孔抽水
完整孔多孔抽水
过滤器穿孔部分长度一般不应小于含水层厚度的 1.河床底下的单孔抽水过滤器
D50=(6~8)d50 式中 D50 ——填粒筛分级配曲线上颗粒含量为 50%为粒径;
d50 ——含水层土筛分级配曲线上颗粒含量为 50%的粒径。 (2)当碎石土类含水层时,填粒过滤器的填粒规格,宜采用式 2-3-5 计算:
(2-3-4)
D50=(6~8)d20 式中 d20 ——含水层土筛分级配曲线上颗粒含量为 20%的粒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水试验[pumping test],包括自试井抽取一定水量而在某距离之各观测井测定各种时间距地下水位的变化,观测数据利用各种地下水流理论式或其图解法分析抽水试验的结果。

抽水试验分类
抽水试验按孔数可分为:单孔抽水试验、多孔抽水、群孔干扰抽水
按水位稳定性分为:稳定流抽水试验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
按抽水孔类型分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抽水试验的一般要求
抽水试验应在洗井结束,洗井质量已达规定要求后进行。

抽水试验的类型、下降次数及延续时间应按照《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J27—78)及《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

试验前,应根据井孔结构、水位降深、流量及其它条件,合理选择抽水设备和测试仪具。

抽水设备可用量桶、空气压缩机及各种水泵;流量测量,当流量小于2L/s时,可用量桶,大于2L/s时。

应用堰箱(三角堰、梯形堰或矩形堰)或孔板流量计,高压自流水可用喷水管喷发高度测量法测量流量;水位测量可用测钟、浮标水位计或电测水位计;水温测量一般可用缓变温度计或带温度计的测钟。

抽水设备安装后,应先进行试抽,经调试能满足试验要求后,再
正式抽水。

采用空气压缩机作抽水试验时,应下测水位管,在测水位管内测量动水位。

抽水试验中应做好地面排水,使抽出的水排至试验孔影响范围以外。

在抽水试验中,应及时进行静止水位、动水位、恢复水位、流量、水温、气温等项观测,并及时如实记录,不得任意涂改或追记。

如遇水位、流量、水的浑浊度及机械运转等发生突变时,应做详细记录,并及时查明原因。

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要求出水量和动水位同时相对稳定,并有一定延续时间的抽水试验。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一般仅保持抽水量固定而观测地下水位变化,或保持水位降深固定,而观测抽水量和含水层中地下水位变化的抽水试验。

开采性抽水试验-按开采条件或接近开采条件要求进行的抽水试验。

群孔抽水试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抽水孔同时抽水,各孔的水位和水量有明显互相影响的抽水试验。

单孔抽水,没有观测孔而只有一个抽水孔的抽水试验。

它只能用经验公式及试算法求影响斗径,故测定的渗透系数精度较差。

在水文地质调查的初步阶段,单孔抽水常用来了解和对比不同地段含水层的透水性和富水性。

在钻探成本较高的基岩地区,仅需实际测定单孔涌水量时也采用单孔抽水。

多孔抽水,是由一个抽水孔和若干个观测孔组成的抽水试验。

它能比较精确地测定渗透系数、影响斗径和下降漏斗形状,还能确定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多孔抽水时观测孔一般以抽水孔为中心呈放射线排列。

当含水层透水性均匀时,一般以单排在抽水孔的一侧垂直于流向排列。

当含水层透水性复杂及成果要求高时,除垂直水流方向外,还需在抽水孔的上游和下游沿平行水流方向布置观测孔。

干扰孔抽水,也称孔群抽水,即二个或二个以上抽水孔同时抽水,各孔的水位和流量有明显的相互影响,故称干扰孔抽水。

它的目的不仅为了测定渗透系数,主要是取得在相互影响条件下,孔群的总涌水量或井群降漏斗中水位降深值的资料。

孔群抽水一般用于拟作井群供水或井群降低地下水位的地段。

目前我国还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矿区,用大型孔群抽水,形成大型降落漏斗,用以测定水流的主要补给、排泄方向和预测矿井涌水量等。

混合抽水,是从两个或更多含水层同时抽水。

一次混合抽水只能得到各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

但配合使用“钻孔流速仪”或进行多次混合抽水(如首先抽第一层水,然后继续钻进打穿第二含水层再进行第一和第二含水层的混合抽水,……),就可以测得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混合抽水可以省去分层止水工作,钻孔结构比较简单,节省费用和时间。

1.5.4参数计算结果的验证
上述参数计算结果的精度如何,取决于试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也取决于观测数据的精度。

对于所求得的参数,应将其代入相应的公式,通过对比计算降深与实测降深的差值,
分析所求参数的精度及其可靠性和代表性,最终确定抽水试验场地的有代表性意义的参数值。

§1.6报告提纲
1.6.1 抽水试验设计提纲
抽水试验设计提纲内容包括:
(1)前言(目的及意义);(2)水文地质概念模型;(3)技术要求(场地、抽水井、观测井、观测要求、事故处理);(4)求参方法;(5)时间安排与质量保证;(6)注意事项;(7)摘要(500字)及英文摘要。

1.6.2 抽水试验报告提纲
(1)前言(目的及意义):目的及意义、试验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2)气象与水文条件:
a.气象条件:气温、降水、蒸发、风等;
b.水文条件:江河、湖泊、流量、水位等。

(3)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a.地形地貌;
b.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c.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与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埋藏分布条件、地下水循环条件、地下水动态特征、地下水化学特征。

(4)抽水试验观测:
a.观测内容:水位、流量、水温;
b.观测方法及工具、精度及要求;
c.观测记录成果。

(5)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a.稳定流求参方法;
b.非稳定流求参方法:配线法、直线图解法、水位恢复法、有越流补给的拐点法。

(6)参数分析与讨论:
a.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与可靠性分析;
b.参数计算的影响因素;
c.参数的时空变化特点。

(7)结论及建议。

(8)附图附表:
a.抽水试验平面位置图;
b.抽水井钻孔柱状图;
c.初始流场图;
d.抽水历史曲线图;
e.水位、流量观测记录表;
f.参数计算有关图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