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解表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防 风 《本经》
30
防 风 《本经》
【药性】辛、甘,微 温。归膀胱、肝、 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祛风止痉。
31
防 风 《本经》
1.祛风解表:前人称之为“风药中之润剂”。 ⑴外感表证。风寒表证,常配荆芥、羌活、
前胡等,如荆防败毒散。 ⑵风疹瘙痒,多配伍荆芥、白蒺藜等。 本品微温不燥,甘缓不峻,药性平和。故外 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草汤。 ⑶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少腹痛等,
配伍当归、川芎,如温经汤。 ⑷胸痹,配伍瓜蒌、薤白,如瓜蒌薤白桂枝汤。 ⑸中焦虚寒之腹痛,配白芍,饴糖,如小建中汤。
20
桂 枝 《名医别录》
3.助阳化气:用于心脾阳虚,阳气不行,水 湿内停所致痰饮、水肿。配伍茯苓、泽泻 等,如五苓散。
21
桂 枝 《名医别录》wk.baidu.com
6
(一)发散风寒药
【药性特点】性味辛温,发汗作用较强。 【作用及适应证】发散风寒,用于外感风 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苔薄 白,脉浮紧等症。
7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荆芥 防风 白芷 细辛
8
麻 黄 《本经》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中麻 黄、草麻黄、木贼麻黄 的干燥草质茎。
9
麻黄
10
麻黄
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兼有表证。
桂枝 辛甘温 心肺膀胱 外感风寒表证 发汗力缓,善“透达营卫”,解 肌发汗以散风邪,为表虚证要药; 兼温经通阳,治疗血寒瘀滞之痛 经、经闭; 心阳不振之胸痹、心悸;脾阳不 振之痰饮;膀胱蓄水证等。 23
荆 芥 《本经》
[来源] 为唇形科一年生 草本植物荆芥的干燥地 上部分。
【功效】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18
桂 枝 《名医别录》
1.发汗解肌:用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表虚 有汗。本品发汗力缓,无论表虚有汗(桂 枝汤)还是表实无汗(麻黄汤)皆可应用。 所以古人谓“无汗能发,有汗能止。” (与麻黄鉴别)
19
桂 枝 《名医别录》
2.温通经脉:用于
⑴风寒湿痹证,配附子、甘草,如桂枝附子汤。 ⑵心阳虚之心悸、脉结代,配炙甘草,党参,如炙甘
32
防 风 《本经》
2.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配当归、羌活、 桂枝等,如蠲痹汤。
3.祛风止痉: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禁 闭、抽搐痉挛证。常与天南星、天麻、白 附子等同用,如玉真散。
33
防 风 《本经》
【用量用法】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34
【相似药物比较】
2.透疹消疮: ⑴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常配伍薄荷,蝉蜕,
牛蒡子等。 ⑵疮疡初起兼表证,常配伍金银花、连翘、
防风等。 3.炒炭止血:各种出血证。常配伍其他止血
药同用。
27
荆 芥 《本经》
【用量用法】煎服,3~10克,不宜久煎。止血宜 炒炭用,其余生用。
28
防 风 《本经》
[来源] 为伞形科植 物防风 干燥根。药 材习称“关防风”
▪ 分类:分为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 (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
3
概述
▪ 作用及适应证: (1)发散表邪,用于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 痛、无汗或有汗,脉浮)。 (2)止咳平喘,用于咳喘。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4)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及风疹瘙痒。 (5)祛风湿,用于风湿痹证。
14
麻 黄 《本经》
【用法用量】煎服,3~10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 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肾不纳气之 虚喘者、高血压患者忌用。
15
桂 枝 《名医别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 肉桂的干燥嫩枝
16
桂 枝 《名医别录》
17
桂 枝 《名医别录》
【药性】 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4
概述
▪ 使用注意: (1)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发汗太过,伤 阳耗气,损及津液。 (2)禁用于多汗证、热伤津液者。 (3)慎用于久患疮痈、淋证及出血的病人。 (4)不宜久煎
5
概述
▪ 现代药理: 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 镇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喘、 利尿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 脑血液循环的作用。
荆芥 辛 温 肺、 肝
祛风解表
透散力较强,兼透疹消 疮,治疗麻疹初起,疹 出不透、疮疡初起兼有 表证者;
炒炭又能止血,治疗吐 衄下血。
防风 辛甘微温 膀胱肝脾
外感表证 祛风之力较强,为“风 风寒、风热均可 药中润剂”, 善治外
感表证兼关节游走疼痛 者; 胜湿止痛,治疗风湿痹 痛; 止痉,治疗破伤风证。35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
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22
麻黄与桂枝功效应用异同点
麻黄辛微苦温
肺膀胱
发汗解表
发汗力强,善“遍彻皮毛”, 开腠发汗以散寒邪,为表实证 要药;
兼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 喘实证;
24
荆 芥 《本经》
【药性】 辛,微温。归 肺、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止血
25
荆 芥 《本经》
1.祛风解表:治疗外感表证。本品药性平和, 微温,故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 均可广泛使用。
⑴风寒表证,配防风、羌活,如荆防败毒散。 ⑵风热表证,金银花、连翘等,如银翘散。
26
荆 芥 《本经》
常用中药
解表药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概述
▪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 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 性能特点:多味辛,入肺、膀胱经,发汗, 使表邪由汗出而解,即《内经》所谓: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白 芷 《本经》
[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白芷或杭白芷 的干燥根。
11
麻 黄 《本经》
【药性】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12
麻 黄 《本经》
1.发汗解表: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 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 如麻黄汤。
13
麻 黄 《本经》
2.宣肺平喘:治疗风寒外束之喘咳。 ⑴寒饮内停之喘咳,配伍细辛、干姜、半夏 等,如小青龙汤。 ⑵热邪壅肺之咳喘,配伍石膏、杏仁、甘草 等,即麻杏甘石汤。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兼表证。 配伍生姜、石膏、甘草,如越婢汤。
防 风 《本经》
30
防 风 《本经》
【药性】辛、甘,微 温。归膀胱、肝、 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祛风止痉。
31
防 风 《本经》
1.祛风解表:前人称之为“风药中之润剂”。 ⑴外感表证。风寒表证,常配荆芥、羌活、
前胡等,如荆防败毒散。 ⑵风疹瘙痒,多配伍荆芥、白蒺藜等。 本品微温不燥,甘缓不峻,药性平和。故外 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草汤。 ⑶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少腹痛等,
配伍当归、川芎,如温经汤。 ⑷胸痹,配伍瓜蒌、薤白,如瓜蒌薤白桂枝汤。 ⑸中焦虚寒之腹痛,配白芍,饴糖,如小建中汤。
20
桂 枝 《名医别录》
3.助阳化气:用于心脾阳虚,阳气不行,水 湿内停所致痰饮、水肿。配伍茯苓、泽泻 等,如五苓散。
21
桂 枝 《名医别录》wk.baidu.com
6
(一)发散风寒药
【药性特点】性味辛温,发汗作用较强。 【作用及适应证】发散风寒,用于外感风 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苔薄 白,脉浮紧等症。
7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荆芥 防风 白芷 细辛
8
麻 黄 《本经》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中麻 黄、草麻黄、木贼麻黄 的干燥草质茎。
9
麻黄
10
麻黄
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兼有表证。
桂枝 辛甘温 心肺膀胱 外感风寒表证 发汗力缓,善“透达营卫”,解 肌发汗以散风邪,为表虚证要药; 兼温经通阳,治疗血寒瘀滞之痛 经、经闭; 心阳不振之胸痹、心悸;脾阳不 振之痰饮;膀胱蓄水证等。 23
荆 芥 《本经》
[来源] 为唇形科一年生 草本植物荆芥的干燥地 上部分。
【功效】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18
桂 枝 《名医别录》
1.发汗解肌:用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表虚 有汗。本品发汗力缓,无论表虚有汗(桂 枝汤)还是表实无汗(麻黄汤)皆可应用。 所以古人谓“无汗能发,有汗能止。” (与麻黄鉴别)
19
桂 枝 《名医别录》
2.温通经脉:用于
⑴风寒湿痹证,配附子、甘草,如桂枝附子汤。 ⑵心阳虚之心悸、脉结代,配炙甘草,党参,如炙甘
32
防 风 《本经》
2.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配当归、羌活、 桂枝等,如蠲痹汤。
3.祛风止痉: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禁 闭、抽搐痉挛证。常与天南星、天麻、白 附子等同用,如玉真散。
33
防 风 《本经》
【用量用法】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忌用。
34
【相似药物比较】
2.透疹消疮: ⑴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常配伍薄荷,蝉蜕,
牛蒡子等。 ⑵疮疡初起兼表证,常配伍金银花、连翘、
防风等。 3.炒炭止血:各种出血证。常配伍其他止血
药同用。
27
荆 芥 《本经》
【用量用法】煎服,3~10克,不宜久煎。止血宜 炒炭用,其余生用。
28
防 风 《本经》
[来源] 为伞形科植 物防风 干燥根。药 材习称“关防风”
▪ 分类:分为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 (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
3
概述
▪ 作用及适应证: (1)发散表邪,用于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 痛、无汗或有汗,脉浮)。 (2)止咳平喘,用于咳喘。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4)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及风疹瘙痒。 (5)祛风湿,用于风湿痹证。
14
麻 黄 《本经》
【用法用量】煎服,3~10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 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肾不纳气之 虚喘者、高血压患者忌用。
15
桂 枝 《名医别录》
[来源]为樟科植物 肉桂的干燥嫩枝
16
桂 枝 《名医别录》
17
桂 枝 《名医别录》
【药性】 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4
概述
▪ 使用注意: (1)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发汗太过,伤 阳耗气,损及津液。 (2)禁用于多汗证、热伤津液者。 (3)慎用于久患疮痈、淋证及出血的病人。 (4)不宜久煎
5
概述
▪ 现代药理: 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 镇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喘、 利尿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 脑血液循环的作用。
荆芥 辛 温 肺、 肝
祛风解表
透散力较强,兼透疹消 疮,治疗麻疹初起,疹 出不透、疮疡初起兼有 表证者;
炒炭又能止血,治疗吐 衄下血。
防风 辛甘微温 膀胱肝脾
外感表证 祛风之力较强,为“风 风寒、风热均可 药中润剂”, 善治外
感表证兼关节游走疼痛 者; 胜湿止痛,治疗风湿痹 痛; 止痉,治疗破伤风证。35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
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22
麻黄与桂枝功效应用异同点
麻黄辛微苦温
肺膀胱
发汗解表
发汗力强,善“遍彻皮毛”, 开腠发汗以散寒邪,为表实证 要药;
兼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 喘实证;
24
荆 芥 《本经》
【药性】 辛,微温。归 肺、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止血
25
荆 芥 《本经》
1.祛风解表:治疗外感表证。本品药性平和, 微温,故无论风寒、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 均可广泛使用。
⑴风寒表证,配防风、羌活,如荆防败毒散。 ⑵风热表证,金银花、连翘等,如银翘散。
26
荆 芥 《本经》
常用中药
解表药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概述
▪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 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 性能特点:多味辛,入肺、膀胱经,发汗, 使表邪由汗出而解,即《内经》所谓: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白 芷 《本经》
[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 草本植物白芷或杭白芷 的干燥根。
11
麻 黄 《本经》
【药性】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12
麻 黄 《本经》
1.发汗解表: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每与桂 枝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散寒解表之力, 如麻黄汤。
13
麻 黄 《本经》
2.宣肺平喘:治疗风寒外束之喘咳。 ⑴寒饮内停之喘咳,配伍细辛、干姜、半夏 等,如小青龙汤。 ⑵热邪壅肺之咳喘,配伍石膏、杏仁、甘草 等,即麻杏甘石汤。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兼表证。 配伍生姜、石膏、甘草,如越婢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