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_新媒体语境_程曼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08期专栏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新媒体语境”一词被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借助任何一个搜索引擎,都可以看到不少相关题目的论文,例如“新媒体语境下的信息传播”、“新媒体语境下的电视节目创新”、“新媒体语境中的广播应对之策”、“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营销”、“新媒体语境下的品牌传播”、“新媒体语境下的广告传播策略”、“新媒体语境下的危机传播与应对策略”等等。然而细察之下不难发现,这些研究大都将“语境”一词一般性地等同于“背景”、“时代”、“环境”,而未对“语境”,尤其是“新媒体语境”进行必要的界定。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语境”一词来源于希腊文“contextre”,英文为“context”,是“交织在一起”的意思。“语境”是语言学的概念,指的是各种词汇的交织,强调的是一个单词或者一句话的意义,是由它存在于其中的语段
或对话决定的。现今人们使用的
“语境”概念是由英国人类学家布
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
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的。他
将“语境”细分为两种,一种是“情
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
一种是“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a),前者被用于不同语言的
翻译和解读中,后者则用以分析语
言交际活动参与者所处的文化背
景。1976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
德华·霍尔(Edward.T.Hall)在《超
越文化》一书中对语境与文化的关
系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了“高
语境”(high context)和“低语境”
(low context)的概念。在他看来,
在高语境中,绝大部分信息或者存
在于物质语境中,或者内化于交际
者个人,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
息里。在低语境中,境况正好相反,
大量信息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
传递。这意味着,在低语境交际中,
人们更多地依靠语言使用本身来
达到交际目的,而在高语境交际
中,语言使用的作用可能就要小多
了,人们对于微妙的环境提示相对
敏感。在霍尔的研究中,他将大部
分亚洲文化(他认为中国是其中最
典型的代表)、拉美文化、非洲文化
列入高语境文化范畴,而将美国、
德国、瑞士以及多数北欧国家的文
化列入低语境文化范畴。
在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的基
础上,路斯迪格(M.W.Lustig)等学
者对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及其
交际的特点作了进一步的概括。高
语境文化:(1)内隐,含蓄;(2)暗码
信息;(3)较多的非言语编码;(4)反
应很少外露;(5)圈内外有别;(6)人
际关系紧密;(7)高承诺;(8)时间处
理高度灵活。低语境文化:(1)外显,
明了;(2)明码信息;(3)较多的言语
编码(4)反应外露;(5)圈内外灵活;
(6)人际关系不密切;(7)低承诺;
(8)时间高度组织化。这种对比意在
说明不同语境文化主导下的交际活
什么是“新媒体语境”?
程曼丽
90
动的不同状态。
从以上国外学者关于“语境”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语境”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它首先是一种关系状态,反映的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相关性;其次,它具有即时性与现实性的特点,反映的是交际活动中的当下关系。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无论是马林诺夫斯基、霍尔还是路斯迪格,他们所谈论的“语境”都是指传统社会或前互联网时代人类交际活动的语境,是现实世界的语境。而当新媒体技术将人类交际行为由现实世界延伸到网络空间,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传播形态时,具有“即时性”特征的语境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如果“新媒体语境”的概念可以成立的话,它所对应的应当是现实世界的语境,或传统媒体时代的语境。那么,“新媒体语境”具有什么特点,它对人类交际活动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哪些影响?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前述使用“新媒体语境”概念的论文中,作者对于“新媒体语境”及其特征的表述大致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与个性化;二是传播内容的多媒体与超文本性;三是传播行为的交互性;四是海量信息的共享性;五是信息传播的实效性与全球性。
但是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些特征只是“新媒体”的特征,而不是“新媒体语境”的特征,因为它并未反映出人在其中的关系状态以及
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回到理论原
点、基于学术逻辑,对“新媒体语
境”的特征进行归纳的话,我认为
它与原始定义中的语境(即现实世
界的语境)最大的不同,是它的虚
拟性。
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不同,它
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人的真实身
份及地位上的差异,提供了平等对
话的权利。正是因为网络空间的虚
拟性,网民可以剥去伪装、直言不
讳,甚至可以不无情绪化地发表言
论、臧否现实,由此形成网络或新
媒体使用者特有的话语方式——
—
直白、尖锐、不遮掩,这与霍尔有关
高语境文化的描述与归类(如高语
境的内隐、含蓄、很少外露等)已有
本质的不同。当然,虚拟性是新媒
体语境的特征,而不是新媒体时代
的社会特征,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特
征是线上线下的交互融合、虚拟空
间与现实社会的交互融合,这使霍
尔等人的语境理论仍然可以在一
定范围内发挥效用。然而不容否认
的是,由于新媒体的出现,传统的
语境理论对于当今社会已经失去
了很大一部分解释力,需要根据现
有的变化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与
修正。对于这种情况,无论是将“语
境”作为一般概念使用的传播学研
究者,还是始终用高、低语境理论
解释现实社会的语言学研究者,都
是应当给予重视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
学院副院长)
“语境”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它首先是一种关系状态,反映的
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相关性;其次,它具有即时性与现实性
的特点,反映的是交际活动中的当下关系。
●
高、低语境文化的内涵
美国的人类学家爱德
华·霍尔认为传播的环境
可以扩大到文化范畴。根
据交流中所传达的意义是
来自交流的场合还是来自
交流的语言,它将文化分
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
霍尔使用下列方法定义高
低语境:“高语境的交流或
讯息是指大多数信息都已
经体现出来了,只有极少
的信息清楚地以编码的方
式进行传达。低语境的交
流正好相反,即大多数信
息都是通过外在的语言方
式进行传达。”
(来源:百度百科)
链接
1966年的爱德华·霍尔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