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报警设定规范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作者:————————————————————————————————日期: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一、心电监护操作程序1. 准备物品。
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1)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2)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3)打开主开关。
(4)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5)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6)选择合适的袖带,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
(7)设置报警限和测量时间。
3. 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 (RA) :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 (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 (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 (LA) :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 (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二、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报警值的设置规范:1、目的:提醒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2、报警范围设置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范围并及时调整,避免漏报及无效观察,满足病情观察及治疗的需求。
3、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范围:打开电源,监护仪设置,50次/分≤H R≤120次/分,90mmhg≤SBP≤160mmhg,90%≤SPO2≤100%,8次/分≤R≤30次/分4、监护状态下,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设置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
一般情况下,心率、血压的报警值设定如下:(1)心率:在病人实际心率基础上±5-20次/分实际心率值≤60次/分60-69次/分70-120次/分≥120次/分安全范围上限+20 +20 +20 +10 下限-5 -10 -20 -20(2)血压:收缩压为报警参数,在病人实际收缩压基础上±10-20mmhg 实际收缩压≤100mmhg100-160mmhg ≥160mmhg安全范围上限+20 +20 +10下限-10 -20 -20舒张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舒张压基础上±10-20mmhg实际舒张压≤70mmhg70-90mmhg ≥90mmhg安全范围上限+20 +20 +10 下限-10 -20 -20(3)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R﹥30次/分,上限酌情±5-10次/分。
监护仪操作操作规范
一、操作步骤1.工作界面选择在“系统设置”菜单中选择“工作界面选择”,可选择:标准界面、大字体界面、趋势共存界面、oxyCRG动态刷新界面、他床观察界面,默认为标准界面。
接收病人:1.1选择“主菜单”—“病人管理”。
1.2SPO2TEMP 报例如:HR步骤1步骤2“报警4.常用监护步骤4.1ECG监护4.1.1. 皮肤准备。
由于皮肤是不良导体,要获得良好的ECG电信号,对病人安放电极处的皮肤进行适当的处理是必须的。
选择平坦的、肌肉较少的地方作为安放电极的部位,并参照如下方法对皮肤进行处理:⏹剔除电极安放处的体毛。
⏹轻轻的摩擦电极安放处的皮肤,以去除死去的皮肤细胞。
⏹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不可使用乙醚和纯酒精,因为这会增加皮肤的阻抗)。
⏹安放电极前,让皮肤完全干燥。
4.1.2. 在电极安放前先安上夹子或按扣。
4.1.3. 将电极安放到病人身上。
4.1.4. 将导联线和心电主电缆连接,然后将主电缆与监护仪上的ECG 接口连接。
4.1.5. 将光标移动到ECG参数区或由主菜单进入,打开“ECG 设置”菜单,选择导联类型(3导联/5导联/12导联)。
4.1.6.安装电极:3导联的电极安放位置:否则4.1.7.选择波形:用旋钮将光标移动到ECG波形左上方显示“Ⅰ/Ⅱ/Ⅲ”等数字处,选择需要显示波形的导联。
4.1.8. 选择波形增益:用于调节ECG波形的波幅高低。
用旋钮将光标移至波形上方显示“×0.5/×1/×2等或自动”处,选择合适的增益大小。
4.1.9. 选择滤波方式:【监护】:在正常测量情形下使用。
【诊断】:在要求有诊断质量时使用。
此时,显示的是未经滤波的ECG 波形,您可以看到波形中的变化,如R 波的陷波、ST 段离散的抬高或压低等。
【手术】:在信号受到高频或低频干扰时使用。
高频干扰通常会引起高幅度的尖脉冲,导致ECG 信号看起来不规则。
低频干扰通常会导致基线漂移或变粗。
监护仪报警设置规范
监护仪报警设置规范
1.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报警设置为:
心率:下限60次/分,上限100次/分;
呼吸:下限12次/分,上限24次/分;
指脉氧:下限95%,上限100%;
血压:收缩压:下限90mmHg, 上限140mmHg;
舒张压:下限60mmHg,上限90mmHg。
2.生命体征异常者:(1)根据医嘱、病情设定。
(2)根据异常值设定。
收缩压高者:上限为目前收缩压加5%;
舒张压高者:上限为目前舒张压加5%;
低血压者:收缩压下限为目前收缩压减5%,舒张压下限为目前舒张压减5%;
指脉氧过低时,下限为当前值减5%;
心率、呼吸过快时,上限为当前值加5%;
心率、呼吸减慢时,上限为当前值减5%。
监护仪操作规程
监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监护仪是医疗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理参数,以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治疗。
本文旨在规范监护仪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使用的各类监护仪,包括但不限于心电监护仪、血压监护仪、呼吸监护仪等。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监护仪是否正常运行,如有异常及时报修;b. 检查监护仪所需的传感器和配件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清洁和消毒;c. 核对患者的身份和医嘱,确认监护项目和频率。
2. 患者准备a.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监护位置,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b. 清洁患者的皮肤,并确保皮肤干燥,以确保监护传感器的粘附性;c. 根据需要,为患者戴上心电监护仪导联、血压袖带等传感器。
3. 监护仪设置a. 打开监护仪的电源,并进行自检,确保监护仪正常工作;b.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护项目和频率,并设置报警参数;c.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护仪界面和显示模式。
4. 监护仪操作a. 确认监护仪显示的患者信息和监护项目是否正确;b. 监护仪开始工作后,观察监护仪的显示界面,确保数据的准确性;c. 定期检查监护仪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处理;d. 根据需要,记录监护仪显示的数据和事件。
5. 报警处理a. 监护仪报警时,首先要确认报警的原因和严重程度;b. 根据报警的类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监护仪设置、检查监护传感器的贴附情况等;c. 如无法解决报警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6. 监护仪维护a.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监护仪的外壳,并确保其干燥;b. 定期对监护仪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c. 如发现监护仪有损坏或异常,应立即报修,并在维修前停止使用。
7. 安全注意事项a. 操作监护仪时,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和要求进行,避免误操作;b. 使用监护仪时,应注意防止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c.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心电监护仪操作使用规范(标准版)
心电监护仪操作使用规范心电监护仪可对急、危重患者的心电及其他功能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与分析,并在生理参数超出正常设定值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必要的处理,是医护人员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及抢救的重要设备。
【基本结构与功能】临床配备的心电监护系统一般由4~6台床旁监护仪和中心台、中心显示系统、彩色显示系统、热显示记录仪共同组成。
心电监护仪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包括:1.心电信号输入心电信号输入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临床上前者最常用。
有线通过导线及电极片将患者心电信号输入监护仪内。
该方式受干扰程度轻,心电信号真实可靠,但是要求患者必须卧床;无线方式一般常用于观察患者动态活动的心电图改变情况,即将患者皮肤接触电极的心电信号通过导线引入一个小型携带式无线心电信号发射装置盒,再通过无线电将心电信号传至心电监护仪的接收器,通过解码并放大,还原为心电波。
该方式接收信号的范围宽,不受病房条件的约束,适用于可以起床活动的患者,但是心电信号容易受外界电波的干扰出现一定的伪差。
2.显示器目前较多使用的是存储显示器,其特点是可以处理并且存储信息。
心电图显示呈规则的滑动,一旦发生短暂的异常心电图时可以冻结,随时直接观察实时心电信号,增强发现异常心电图信号的机会。
3.记录器目前大多数监护仪都有记录装置。
常采用热笔型记录,也有采用热阵式记录,后者记录更为清晰、完整,还可以显示文字报告以及数据记录。
4、报警装置目前先进的心电监护仪不仅只对心率低于或者高于设定的上下限值进行报警,还能对某些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归类并予报警。
5.其他附属装置先进的心电监护仪还能对呼吸频率及呼吸波、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有创血流动学、体温、血pH值以及血钾、钠、钙等电解质浓度进行持续的监测。
【工作原理】通过特定的传感系统如电极、压力传感器、探头等来接收患者各种信息,感应患者各种生理变化,经导线输入到换能系统并且放大信息,经过进一步计算和分析,最后在显示屏中的功能模块中显示出来。
鱼骨图(监护仪报警设置不规范)
物(客观)
仪器位置 悬挂过高 仪器故障 培训制度 不健全 未及时 检测 监护仪型 号不统一
对病人 评估不全
责任心 不强
不了解使用监 护仪的必要性 病情变化
护士
不了解 仪器性能
不能确定 正确报警范围
病人
报警 音高 病人感 到恐惧 要求关闭 报警音
不会调节 报警值
仪器知 识缺乏
监 护 仪 报 警 值 设 置 不 合 理
人(主观)
事(系统)
监 护 仪 报 警 值 设 置 规 范
完善监护仪 报警设置制度 定期培训 与考核 随时抽查 绩效挂钩 适当摆放 仪器位置
物(客观)
专职人员 定期保养 出现故障 及时更换 保持 机器完好 及时消毒维护
提高配合度
全面评估 病人 加强专科 知识培训 加强责任心 提高自律性 根据病情变化 调整报警值 了解监护 的必要性 有效沟通
病人
护士
掌握报警值 设置方法 正确调节 报警范围 熟练掌握 仪器性能 选择合适的 报警音量
人(主观)
监护仪使用的规范流程
监护仪使用的规范流程简介监护仪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中。
正确使用监护仪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提供及时的警报和反馈信息。
本文档将介绍监护仪的规范使用流程,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流程步骤1. 准备工作在使用监护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保监护仪的电源连接正常,电池电量充足或电源线接入无异常。
•检查监护仪的传感器和电极贴片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确保监护仪的设置参数符合患者的需要,如心率报警上下限、呼吸频率等。
2. 患者接入监护仪在接入患者到监护仪之前,需要做好以下步骤:•清洁患者的皮肤,确保贴片接触部位无污物和皮脂。
•将监护仪的传感器和电极贴片正确地连接到患者的身体部位,如心电图电极贴片应贴在胸部。
•检查监护仪与患者的连接是否稳定,如果有松动,应及时调整。
3. 监护仪操作一旦患者接入监护仪,需要进行以下操作:•打开监护仪的电源,确保设备正常开机。
•确认监护仪的显示屏是否显示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观察监护仪是否正常运行,如有异常警报或数据异常,立即处理。
•定期检查监护仪的导联线是否松动或损坏,确保稳定连通。
4. 监护仪数据分析与记录监护仪的数据记录是评估患者状况和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以下是数据分析与记录的步骤:•跟踪监护仪的生命体征数据,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注意监护仪的警报信息,区分真实的报警和误报,做出正确的判断。
•记录监护仪的生命体征数据,包括时间、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
5. 监护仪的维护与清洁监护仪的维护和清洁是保证设备正常运作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以下是维护与清洁的步骤:•定期进行监护仪的校准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清洁监护仪的外壳和显示屏,使用软布擦拭,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清洁用品。
•检查监护仪的电源线和传感器线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总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监护仪使用的规范流程,从准备工作到患者接入、操作、数据分析与记录以及维护与清洁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监护仪(脉氧式)使用操作规范
监护仪(脉氧式)使用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监测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低氧血症,为氧疗提供依据。
二、评估要点
l、评估患儿病情、了解患儿身体情况(胎龄)及精神状态。
2、评估患儿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3,评估患儿的皮肤状况、告知家属使用监护仪的必要性。
三、物品准备
监护仪(脉氧式)、治疗车、治疗卡、医嘱单。
四、操作要点
1、校对医嘱,接监护导联线,检查监护仪功能及导联连接是否正确。
2、校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校对。
5、根据病情,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
6、床边监测先连接电源线,再打开监护仪开关。
7、检查患者四肢末端血运情况。
8、在血运循环良好的肢端缠上监护仪探头,注意松紧适宜。
9、观察显示的数值及波形是否正常。
10、调节报警上下限。
11、如需同时监测血压等,可在监护仪上插入相应的模块即可。
12、协助患儿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再次核对。
13、清理用物。
14、洗手,取口罩,记录。
五、注意事项
1、监护仪探头应每 4 小时更换一次,防止烫伤。
2、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3、脉氧式监护仅不适用于高氧血症的监护,当组织灌注不良或贫血、水肿等因素存在时使测得的 Sp02 值偏低。
4、保持患儿安静,以免患儿肢体活动过度使显示的 Sp02 及脉搏因干扰而不准确。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1)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1)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一、心电监护操作程序1. 准备物品。
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1)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2)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3)打开主开关。
(4)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5)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6)选择合适的袖带,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
(7)设置报警限和测量时间。
3. 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 (RA) :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 (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 (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 (LA) :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 (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二、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报警值的设置规范:1、目的:提醒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2、报警范围设置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范围并及时调整,避免漏报及无效观察,满足病情观察及治疗的需求。
3、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范围:打开电源,监护仪设置,50次/分≤H R≤120次/分,90mmhg≤SBP≤160mmhg,90%≤SPO2≤100%,8次/分≤R≤30次/分4、监护状态下,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设置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
一般情况下,心率、血压的报警值设定如下:(二)血氧监护时的注意事项:1.血氧探头的插头和主机面板“血氧”插孔一定要插接到位。
否则有可能造成无法采集血氧信息,不能显示血氧值及脉搏值。
2.要求病人指甲不能过长,不能有任何染色物、污垢或是灰指甲。
如果血氧监测很长一段时间后,病人手指会感到不适,应更换另一个手指进行监护。
3.病人和医护人员也不应碰撞及拉扯探头和导线,以防损坏而影响使用。
4.血氧探头放置位置应与测血压手臂分开,因为在测血压时,阻断血流,而此时测不出血氧,且屏幕显示“血氧探头脱落”字样。
心电监护仪使用要求规范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范一、心电监护操作程序1. 准备物品。
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1)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2)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3)打开主开关。
(4)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5)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6)选择合适的袖带,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
(7)设置报警限和测量时间。
3. 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RA) :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LA) :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下(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二、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报警值的设置规范:1、目的:提醒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2、报警范围设置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范围并及时调整,避免漏报及无效观察,满足病情观察及治疗的需求。
3、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范围:打开电源,监护仪设置,50次/分≤HR≤120次/分,90mmhg≤SBP≤160mmhg,90%≤SPO2≤100%,8次/分≤R≤30次/分4、监护状态下,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设置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
一般情况下,心率、血压的报警值设定如下:(1)心率:在病人实际心率基础上±5-20次/分(2)血压:收缩压为报警参数,在病人实际收缩压基础上±10-20mmhg舒张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舒张压基础上±10-20mmhg(3)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R﹥30次/分,上限酌情±5-10次/分。
(4)血氧饱和度:对于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实际血氧饱和度下降5%为报警下限,但最低不可低于85%。
5、对于危重病人或一些特殊病人,需与经治医生共同协商报警值设置范围。
6、报警音量设置: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整报警音量,夜间酌情降低,最低不小于2。
使用监护仪的管理制度(3篇)
使用监护仪的管理制度1.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报警系统供应商每年检修校正一次,每____月设备科工程师进行检修一次。
3.监护仪报警音量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设置,使护理人员能够听到报警声,但又不影响其他病人。
4.报警音出现5秒内护理人员必须进行处理,先按“静音/消音”键,使其静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如果病情需要重新调整报警界限,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
5.交接班时,要查看上一班的主要报警信息,并注意观察该项体征变化情况。
6.检查指端挤压情况,每____小时将指端SaO2传感器更换到对侧。
使用监护仪的管理制度(2)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和提供医疗治疗的设备,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于确保监护仪的正常使用和维护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管理监护仪的常见做法:1. 财务管理:确保监护仪的采购、维修和更新等费用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分配。
建立一个预算和审批程序,以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
2. 采购和维修:建立一个监护仪采购和维修的程序。
包括制定采购政策,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定期维护和检修监护仪。
3. 设备分配:使用一个合理的分配程序来确定监护仪的分配顺序和优先级。
考虑到病患的病情和需要,确保每个病患都可以及时获得监护仪的使用。
4. 培训和教育:为使用监护仪的医务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教育,包括如何正确使用监护仪、如何解读监护仪数据和如何处理监护仪报警等。
5. 数据管理:建立一个监护仪数据管理系统,确保监护仪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及时传输。
包括建立数据备份和存档的程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6. 定期维护和检验:建立一个定期维护和检验监护仪的程序,包括定期更换电池、检查导联线和传感器的状态、校准监护仪的准确性等。
7. 报废和更新:制定监护仪的报废和更新规定,包括设备报废的条件和程序,更新设备的周期和方式等。
总之,一个有效的监护仪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监护仪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确保病患得到及时的监测和医疗治疗。
制定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报警的处理流程
专业实践拓展制定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报警的处理流程一、背景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猝死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监护仪心律失常报警是患者安全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护理人员能否准确地处理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报警是保证患者及时得到救治的前提。
有研究表明"床边监护仪正确报警只占到总报警次数的34.6%,而错误报警则占到总报警次数的65.4%,其中心律失常报警的错误率占总心律失常报警次数的99. 9% o频繁无效的心律失常报警不仅使护士对报警敏感性随之下降,同时使护士对报警的处理速度变慢,产生报警倦怠,导致有效报警被忽略,也给临床工作者其他操作带来干扰,严重时可影响患者预后。
在护理实践中,长期无效的心律失常报警还易使护士采取不恰当行为以降低无效报警的干扰,如降低音量、关闭报警、不合理的设置报警等,最终导致监护失效。
我科室现用飞利浦中央监护仪,监护仪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分为红色报警和黄色报警。
红色报警为:(1)窦性停搏大于3秒(2)室颤(3)室速(4)室扑(5)心跳骤停。
黄色报警为:(1)短阵室速(2)室性节律(3)室早率(4)连续室早(5)成对室早(6)R-On-T室早(7)室早二联律(8)室早三联律(9)多形室早(10)起搏器未捕获(11)起搏器不起搏(12)间歇大于2秒(13)漏搏(14)室上性心动过速(15)不规则心率。
我科2015年6月执行“心电监护报警值设定标准”(附表一),并且在每台床边监护仪上贴上了醒目的“请正确设置报警参数”标志,要求每班在接班、接收新患者和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根据“心电监护报警值设定标准”重新调整报警范围。
在此基础上,监护仪出现心律失常报警时,口头规定规范处理方式:走到床旁查看报警原因,分析是否为干扰所致,排除干扰后分析心律失常类型,汇报医生,遵嘱执行,消除报警,记录。
现为提升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报警处理的有效性,对我院心内科18名护士针对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报警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一个月共调查280人次,其中红色报警78人次,黄色报警202人次,结果显示:红色报警规范处理62人次,占红色报警总人次的80%;不规范处理16人次,占红色报警总人次的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护仪报警设定规范
1、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范围:打开电源,监护仪设置,50次/分≤HR≤120次/分,90mmhg≤SBP≤160mmhg,90%≤SPO2≤100%,8次/分≤R≤30次/分。
2、监护状态下,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设置允许的最低安全范围。
一般情况下,心率、血压的报警值设定如下:
(1)心率:在病人实际心率基础上±5-20次/分
(2)血压:收缩压为报警参数,在病人实际收缩压基础上±10-20mmhg
舒张压为报警参数时,在病人实际舒张压基础上±10-20mmhg
(3)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R﹥30次/分,上限酌情±5-10次/分。
(4)血氧饱和度:对于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实际血氧饱和度下降5% 为报警下限,但最低不可低于85%。
3、对于危重病人或一些特殊病人,需与经治医生共同协商报警值设置范围。
4、报警音量设置: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整报警音量,夜间酌情降低,最低不小于2。
5、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解释必要性,禁止自行调节,消除恐惧心理。
6、严禁关闭监护仪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