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的祖先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

合集下载

人类起源的说法有哪些:这些你都知道吗

人类起源的说法有哪些:这些你都知道吗

人类起源的说法有哪些:这些你都知道吗关于人类的起源,现在还没有一个确论,但是主流方向还是比较赞成达尔文的进化论,但是事无绝对,在人类起源还没有盖棺定论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可能的。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人类的起源的几种说法,一起来看看吧。

人类的起源的几种说法1、盘古开天辟地2、女娲造人3、亚当夏娃4、神创论5、亚洲起源论6、大海起源论7、非洲多源论8、非洲单源论9、外星起源论补充:神创论:意思就是神创造了人,其中最有名的传说就是“上帝造人“,在中世纪的欧洲,谁敢质疑这一传说的真实性就要被……好了,不继续阐述了,不知这里有多少人支持这一学说呀?亚洲起源论:由于亚洲是高级猿类的起源地,所以有些人便认为人类也起源于亚洲,随着爪哇猿人,北京猿人等一系列发现,这一学说盛极一时、但是,随着非洲古人类考古的全面展开,以及中国的古猿化石(如禄丰古猿,巨猿)被认为并非是人类的祖先,“亚洲起源论“已经衰落,不知这里还有多少“爱国者“支持这一学说?大海起源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没有发现距今800万年至400万年的人类化石,再加上人类的某些生理特征接近海洋哺乳动物,有些人便认为这段时间里人类的祖先在大海里生活、不过,随着近年来的一系列发现,所谓的“化石空白期“已被填平,还有谁会支持这一学说呢?非洲多源论:随着非洲古人类考古的全面展开,在非洲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和人科动物的化石,“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这一学说在主流科学界已无人反对、非洲起源论有“多源论“和“单源论“之分,多源论认为,人类在进化到直立人阶段后,便扩散到全世界,然后各自进化,随着人类交往的频繁,不同的古人类之间开始混居杂交,便变成了现在各种各样的现代人、照“多源论“的说法,北京猿人等中国直立猿人依旧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非洲多源论“是目前中国人类起源的主流学说、非洲单源论:在“多源论“盛行的年代里,许多人搞不懂,世界各地那差距巨大的各种古人类是如何共同进化为现代人这相差不大的物种的?现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虽外貌差距很大,但身体本质上是差距很小的,不可能是由不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呀!随着DNA技术的发展,人们终于解开了这个未解之迷、人们发现,所有的现代人的祖先均为20万年前的一位东非女子,代号为“夏娃“,后来,“夏娃“的后代们扩散到全世界,消灭了世界各地原来的各种古人类,便成了现在这统治整个地球的现代人、最近几年的一系列发现(如先驱人,长者智人)也证明了“单源论“的正确性、照“单源论“的说法,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在5万年前到达中华大地的时候就一点都不像猴子了,北京猿人并非我们的直系祖先!“单源论“是目前世界上人类起源的主流学说、外星起源论而学者比较集中争论“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进化说(非洲多源论)”。

《人类源流史》人类进化∶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人类源流史》人类进化∶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人类源流史》人类进化∶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展开全文人类进化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经历了猿人类、原始人类、智人类、现代类四个阶段。

因现今考古学的发展,史前文明被逐步否定,考古学已经有大部分进化中的古人猿化石。

配合现今生物学的发现,发现了遗传基因DNA是进化的,证实了人类中性进化论的真实性。

1、猿类诞生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迅速进化。

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如狐猴、眼镜猴)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

3300万-2400万年前,从旧世界的猴子(狭鼻次目)中产生了猿。

埃及发现的最早的古猿原上猿(3000万年以前);埃及猿(Aegyptopithecus,2600万—2800万年以前)已经具有类人猿的一些性状;稍晚后的化石还有森林古猿,(2300万—1000万年前),分布范围较广,在亚洲、欧洲、非洲均有所发现。

东非的原康修尔猿(1300万-1200万年前)已经是一种猿,是人类和非洲猿的祖先。

以上古猿均为林栖动物,四肢行走,属于攀树的猿群。

现存的猿中包括两个类群,非洲猿(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和亚洲猿(长臂猿和猩猩),这两个类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二者的分化显然发生在1200万年-1500万年前。

在约1000万年前至约380或200多万年前,有两种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

一种是腊玛古猿,一种是南方古猿(许多人认为腊玛古猿是猩猩的祖先,过去在复原颌骨残片标本和牙齿分析时出现偏差。

因此腊玛古猿作为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只有相对的合理性)。

2、南方古猿南方古猿被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

古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南部,由原始猿类逐渐进化而来,分化为低等类人猿(如长臂猿),高等类人猿(如猩猩),古猿等.。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章节测试习题(2)

初中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经过南方古猿、____________和______阶段。

【答案】能人直立人智人【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进化过程。

【解答】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2.【答题】按照现代人种的划分,日本人属于______,欧洲人属于______,非洲人属于______,斯里兰卡人属于______。

【答案】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结合地图记忆有效。

【解答】世界人口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其中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日本人属于黄色人种,欧洲人大多属于白色人种,非洲人属于黑色人种,斯里兰卡人属于白色人种。

3.【答题】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精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______的发展;同时火的使用改善了身体的营养,利于脑的发育,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在劳动中逐渐产生了______,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答案】大脑语言【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进化过程。

【解答】在距今约1000万年~2 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由于制造和使用工具,使古人类的大脑更加发达,四肢更加灵活.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故答案为:大脑;语言.4.【答题】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生命起源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于1981年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生命的重要物质是______.【答案】核酸【分析】本题考查胰岛素的记忆。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人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C.人是由女娲用泥捏出来的D.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答案】D【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考点】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2.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B.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四肢行走转为双足行走【答案】D【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直立行走,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

3.“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它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A.下地生活B.直立行走C.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D.语言能力【答案】D【解析】据考古发现“露西”的盆骨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较粗壮,这些特点都说明“露西”可以直立行走,也说明“露西”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所以不可能具有语言,故选D。

5.2.1 人类的起源(基础练)-八年级生物下册课堂专练(济南版)(解析版)

5.2.1 人类的起源(基础练)-八年级生物下册课堂专练(济南版)(解析版)

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北京猿人B.森林古猿C.山顶洞人D.黑猩猩【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B。

2.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A.有复杂的语言B.神经系统复杂C.直立行走D.制造复杂的工具【解析】A、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只有人类有语言。

A正确。

B、类人猿也属于很高等的哺乳类,大脑也很发达,人在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大脑进一步发达,B不正确。

C、类人猿是臂行,人是直立行走,C正确。

D、人会制造工具,类人猿只会使用工具,D正确。

故选:B。

3.如图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A .B .C .D .【解析】图中A猩猩、B长臂猿、C黑猩猩、D大猩猩.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

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C。

4.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引起部分森林古猿从树栖下到地面上生活的原因是()A.发现了火B.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C.学会使用工具D.下肢骨变得粗壮【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减少,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

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选项B 正确。

故选:B。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但与古猿没有本质的区别B.人们普遍认为“北京猿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C.经常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进化成了现代人类 D.长期生活在森林中的森林古猿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解析】A、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含答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含答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露西被认定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的主要原因是A.能使用工具B.直立行走C.能制造简单工具D.能用火【答案】B【解析】【分析】人猿分界线:是否可以直立行走。

【详解】据考古发现“露西”的盆骨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较粗壮。

这些特点都说明“露西”可以直立行走。

也说明“露西”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

【点睛】区分人与猿的标准是否可以直立行走。

2.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劳动在人类的进化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B.地形和气候的变化,使森林古猿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C.语言的产生是森林古猿与人类分界的重要标志D.从森林古猿到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了促进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自然条件: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自身的变化:由于环境改变与自身形态结构变化,他们一代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逐渐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变得灵巧;创造和使用: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详解】在地面生活的古猿,因为没有尖牙利爪进行攻击和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只能使用折断的树枝、破碎的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

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只能用后肢行走,而将上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

所以,劳动在从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A正确;森林古猿生活在丛林中,是由于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古猿从树栖到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B正确;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是森林古猿于人类分别的重要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C错误;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D正确。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B. “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C.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D. 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2. 下列陈述中不属于观点的是()A. “露西”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方式运动B.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C. “东非人”已经具备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D.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3.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 古人类用火烤熟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C. 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D. 从化石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4. 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B. 人类的起源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C. 人类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D. 人类以先掌握技能是使用文字5. 下列各项中全部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 长臂猿、大猩猩、猩猩、金丝猴B. 长臂猿、大猩猩、猩猩、狒狒C. 长臂猿、卷尾猴、猩猩、大猩猩D. 长臂猿、大猩猩、猩猩、黑猩猩6. 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 黑猩猩B. 长臂猿C. 猕猴D. 狒狒7.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的祖先B. 现代类人猿适于树栖生活C. 现代类人猿不能进化成人类D. 现代类人猿的智力和人类相差无几8. 下表显示四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差异越大表明亲缘关系越远。

分析可知,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是()A. 黑猩猩B. 果蝇C. 马D. 螺旋菌9.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这一观点的是()A. 孟德尔B. 罗伯特·虎克C. 达尔文D. 巴斯德10. 露西化石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更粗壮,此化石证明了()A. 她能直立行走B. 她能制造工具C. 她会用火D. 她产生了语言11. 人和现代类人猿DNA的差别由大到小依次为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这说明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长臂猿B. 猩猩C. 大猩猩D. 黑猩猩12. 从古猿到人类的漫长进化历程中,古人类出现了许多区别于古猿的特征。

专题09 人的由来-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抓重点考典型(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9 人的由来-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抓重点考典型(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九人的由来考点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起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3、发展(1)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2)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

(3)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学会使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中产生了语言。

4、人类进化的过程:森林古猿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产生语言人类社会5、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能直立行走。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根本区别是:运动方式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6、人类和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7、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8、促使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环境变化是森林大量消失。

考点二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1)主要生殖器官:睾丸,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附属器官:包括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阴囊等。

2、女性生殖系统(1)主要器官:卵巢,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2)附属器官①胚胎发育的场所是②子宫。

①输送卵细胞的结构是②输卵管。

3、生殖过程(1)排卵、受精和胚泡发育①卵细胞①胚泡①子宫内膜①卵巢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场所:输卵管。

(2)胚胎发育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胚泡在子宫内膜上继续发育形成胚胎,在第8周左右时发育成胎儿(出现人的形态)。

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和脐带进行物质和气体的交换。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来自细胞质中的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古猿----人类

古猿----人类

森林古猿(前800-700万年)一组种类庞杂的类人猿。

化石发现于亚、欧、非三洲广大地区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地层中,约生活于2000~500万年前。

化石遗骸有头骨、上下颌骨、四肢骨和牙齿等。

它们的体质特征界于猿类与人类之间,且肢骨尚未特化,既可向现代猿类、也可向现代人类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认为,它们可能是现代的大猿(黑猩猩和大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森林古猿如何向人的方向发展,曾有过种种推测,其中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居生活向着地面生活过渡。

在此情况下,御敌、觅食等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在剧烈的生存斗争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体质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下肢更适于直立行走,双手日益灵巧,脑量逐渐增大,终于萌发了意识,产生了语言,促使他们从使用工具到制造工具,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过渡。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属于灵长目人科。

人科不同于猿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灵长类中唯一能两足直立行走的动物。

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100万年到420多万年前之间。

他们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类型:纤细型和粗壮型。

最初,一些人还认为这两种类型之间的差异属于男女性别上的差异。

纤细型又称非洲南猿,身高在1.2m左右,颅骨比较光滑,没有矢状突起,眉弓明显突出,面骨比较小。

粗壮型又叫做粗壮南猿或鲍氏南猿,身高约 1.5m,颅骨有明显的矢状脊,面骨相对较大(图7-1)。

从他们的牙齿来看,粗壮南猿的门齿、犬齿较小,但臼齿硕大(颌骨也较粗壮),说明他们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而纤细型的南方古猿则是杂食的。

一般认为,纤细型进一步演化成了能人,而粗壮型则在距今大约100万年前灭绝了。

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

曾称作猿人,含有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意思。

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第21章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清单、知识清单、检测题

第21章第3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清单、知识清单、检测题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自学单)【学习目标】1、说出现代类人猿与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及区别。

2、简述森林古猿进化为类人猿祖先和人类祖先的过程。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4、说出四种类人猿。

【学习重点】1、说出现代类人猿与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及区别2、由猿向人的过渡和人猿分界的标志【学习难点】人的进化阶段【自主学习:】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并进行勾画1、讨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相似的特征2、人类祖先转向地面生活后有哪些变化?3、人类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4、说出四种现代人种。

描述人类的进化阶段及其特点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知识清单)1、人类区别于猿的特征的是。

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现代类人猿过着以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4、人类是迁移能力很强的物种,与当地特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他们的肤色和鼻型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特征,据此,将现代人种划分为、、、。

5、人类的进化历程分为、、和智人,智人是惟一现有人种,约出现在距今1万——20万年前,我国也发现了许多智人化石,如:、等。

答案:1、直立行走;2、两足直立行走;3、森林古猿、树栖生活4、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5、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柳江人、资阳人等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长臂猿B. 猕猴C. 森林古猿D. 猩猩2、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A. 直立行走B. 制造工具C. 学会用火D. 产生语言3、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①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②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③产生了语音④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①③②④D. ①④②③4、下列有关生命演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B. 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C. 人类进化的过程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D.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5、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类人猿B. 长臂猿C. 北京猿人D. 森林古猿6、下图所示为人的进化历程,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不是进化特点的选项是()A. 脑容量增大B. 上肢变长C. 直立行走D. 制造和使用工具7、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东非人”及其遗物,他们用过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说明“东非人”已具备()A. 使用工具能力B. 语言表达能力C. 制造工具能力D. 用火能力8、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生的原因()A. 树上的天敌多B. 出现了森林火灾C. 为了扩张领地D. 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9、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①能人阶段②南方古猿阶段③智人阶段④直立人阶段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①②④③D. ②①③④10、白、黄、棕、黑不同人种肤色不同,根本不同原因是()A. 遗传的物质基因B. 生活环境C. 生活习惯D. 营养状况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如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①表示的物种名称是__________(2)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②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_______________(3)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整理)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整理)

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与不同
地球环境
生活在 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森林古猿

发生变化

生活在稀

树草原 进化 人类




人类的发展: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现代人类

人种: 高加索人、尼格罗人、Hale Waihona Puke 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练习:
1.人类起源于( C )。
A.类人猿
B.黑猩猩
C.森林古猿
D.长臂猿
3.人类学家在分类学上将人类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 B )。
A.能使用和制造工具
B.能依靠两足直立行走
C.脊柱呈S型
D.前肢的解放
4.中国人应该属于下列中的哪一人种( B )。
A.高加索人 B.蒙古利亚人
C.尼格罗人
D.澳大利亚人
4.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是( B )。
A.同现代人一样,过着陆栖社会生活
脑容量与现代人相当1400 M L
距今1-20万年
4、智人: 制造石器和骨器,用于狩猎、捕鱼 修筑房屋和缝制衣物。
石球
三棱尖状器
4、智人: 制造石器和骨器,用于狩猎、捕鱼 修筑房屋和缝制衣物。
骨针
穿孔兽牙
4、智人: 制造石器和骨器,用于狩猎、捕鱼 修筑房屋和缝制衣物。
4、智人: 雕刻、绘画和装饰品。
黄褐 ;发型直,发色黑;鼻梁高度和宽度 属中等;嘴唇厚度适中 ;脸扁平,颧骨突 出;眼睛黑色;体毛和胡须不发达。分布 于亚洲大部及美洲
• (2)白种(高加索人):肤色浅淡;直发或
波发,发金黄色或黑褐色;瞳孔碧蓝色;鼻 梁高,鼻尖突出,有的呈鹰钩状;唇薄;体 毛和胡须发达。主要分布于欧洲、西亚、北 亚、北非等地。

初一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

初一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

初一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1.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特定的环境因素不包括()A.地壳运动B.出现冰川C.森林变得稀疏D.恐龙灭绝【答案】D【解析】由于环境的变化,如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出现冰川期导致森林减少,使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2.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C.森林古猿是人类的祖先D.现在的猿也能进化成人【答案】D【解析】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大猩猩。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因为在当时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迫使一部分古猿成群地转向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的最早祖先;仍然树栖生活在森林中的一些古猿,则进化成为现代类人猿的祖先。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

3.“神造论”认为人类是上帝创造的。

19世纪著名生物学家对这一谬论提出异议,认为人类是一类古猿进化来的A.马克思B.恩格斯C.李时珍D.达尔文【答案】D【解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学史。

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森林古猿B.古人类C.“东非人”D.猩猩【答案】A【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要理解掌握.5.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长臂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D.类人猿【答案】C【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C正确。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典型例题 (2)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典型例题 (2)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典型例题单选题1、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特别提出“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每天吃一个鸡蛋”,这样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答案:B分析: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建议平均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g~300g。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推荐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推荐餐餐有蔬菜,每天摄入蔬菜不少于300g,深色蔬菜应占1/2;推荐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g~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毫升以上液态奶;经常吃全谷、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推荐成年人平均每天摄入动物性食物总量120g~200g,相当于每周摄入鱼类2次或300g~500g、畜禽肉300g~500g、蛋类300g~350g。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g~30g,避免过多动物性油脂及饱和脂肪酸摄入;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推荐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建议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人每天饮7杯~8杯水。

鸡蛋中含有蛋白质,每天吃鸡蛋喝牛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才能形成免疫系统,完善免疫系统,蛋白质的存在能够帮助“维修”人体组织细胞,保证人体内的机能能够正常运转,因此吃鸡蛋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肾单位是由③④⑤组成的B.过滤到③中的液体为尿液C.葡萄糖可以被⑤重新吸收D.④和③的内壁起过滤作用答案:B分析:图中的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囊,④是肾小球,⑤是肾小管,⑥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人类的起源》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济南版 (5)

《人类的起源》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济南版 (5)

人类的起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重点)。

2.举例说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证据。

(难点)3.概述古猿到人的演化。

(重点)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要用事实来说明人类起源于古猿、古猿演化成人类。

教学内容比较抽象。

因此教师投影大量的图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资料,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实现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授2分钟展示图片:人类起源的各种神话质疑:人类是如何来的,又是怎样进化的呢?让我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找寻答案。

学生各抒己见:生1:女娲造人。

生2:上帝造人。

生3:古猿进化来的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知识点一:人类起源于古猿首先,我们来认识几种动物。

请看课本P26图5.2-2。

15分钟思考问题:1.图中有几种动物?2.为什么被称为类人猿呢?请看投影::学生阅读教材P27图5.2-3,比较人和黑猩猩的某些特征。

思考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类人猿还有哪些与人类相似的地方?2.类人猿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点?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了类人猿与人类的这些相似性。

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等方法,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的理论。

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中,论述了人类起源于动物,明确指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人类由以灭绝的某些古猿进化来的。

他们和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创论”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请各组同学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生1:有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它们统称为类人猿。

4.1.1人的起源和发展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答案)

4.1.1人的起源和发展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1、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提出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长臂猿C、森林古猿D、大猩猩2、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B、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四肢行走转为双足行走3、在人类进化的阶段中,脑容量最大的是()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4、下列哪项是南方古猿所具有的特征()A、会制造工具B、能直立行走C、脑容量在1000以上D、会用天然火5、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A、黑猩猩B、长臂猿C、大猩猩D、金丝猴6、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A、、南方古猿B、智人C、直立人D、能人7、19世纪著名进化论的建立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A、恩格斯B、罗伯特·虎克C、达尔文D、施莱登8、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该化石特征的是:()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工具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直立行走,前肢和后肢是一样的C、“露西”时代的古人类下肢粗壮而手臂已开始变得灵巧D、“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大脑已经很发达,跟现代人相似9、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10、你认为古人类最先制造的工具是:()A、骨器B、瓷器C、石器D、以上都不是11、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世界各国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做出了种种推测和论证,下列有关陈述:①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②露西的生活在300万年前③其他地区发现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④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⑤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其中属于观点的是()A、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2、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实可以说明()A、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人类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处代进化而来C、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D、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3、下列哪项不是人类开始起源的地理条件()A、气候由温暖湿润变得干旱寒冷B、气候由干旱寒冷变得温暖湿润C、连绵不断的森林变得稀疏D、稀树草原取代森林的面积扩大14、与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相比,不属于智人的独有特征是?A、缝制兽皮衣B、会制造工具C、脑容量已达到现代人大小D、手持标枪和长矛盾狩猎二、非选择题15、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是,最早能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是,最早使用火的原始人类是,脑容量和现代人相当的原始人类是。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新人教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1. 灵长类进化为人的时期是()A. 中生代B. 新生代C. 太古代D. 元古代2. 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A. 直立行走B. 下肢增长C. 骨盆变短增宽D. 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3. 下列哪项人体的基本特征不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A. 后肢增长B. 骨盆变短增宽C. 产生了语言D. 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4. 下列与古人类能够使用火的意义无关的是()A. 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B. 改善了身体的营养C. 促进了脑的发展D. 直立行走前肢被解放出来5. 到目前为止,从人类所了解的事实可以推断出,人类最早可能出现在()A. 非洲B. 欧洲C. 亚洲D. 美洲6. 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是()A. 石器B. 铁器C. 铜器D. 骨器7. 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是()A. 南方古猿B. 能人C. 直立人D. 智人8. 下列哪一项不能成为古人类化石()A. 古人类的骨骼B. 古人类用过的石器C. 古人类的肌肉D. 古人类的足迹9. 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特定环境不包括()A. 造山运动B. 出现冰川期C. 森林的稀疏D. 恐龙灭绝10. 下列动物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 黑叶猴B. 猩猩C. 狒狒D. 金丝猴11. 下列能力中,“东非人”不具有的能力包括()A. 使用工具B. 制造工具C. 使用火来烧考食物D. 使用电脑12.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 北京猿人B. 黑猩猩和大猩猩C. 森林古猿D. “东非人”1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B. 能否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C.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D. 人类不同种族体质特征的差异,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14. 与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相比,下列不属于智人独有的特征是()A. 人工取火B. 会制造工具C. 脑容量已达到现代人的大小D. 能完全直立行走15.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与猿类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 使用工具B. 产生了语言C. 直立行走D. 用火烤制食物16. 客观事实是提出观点的依据,下列关于北京猿人的叙述,属于客观事实的是()A.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50~20万年前B. 其他地区50~20万年前,没有北京猿人生活C. 北京猿人起源于非洲D. 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二、填空题17. 四足行走的古猿身体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如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______ 等,逐渐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18. 大猩猩、黑猩猩主要分布在非洲,长臂猿、猩猩主要分布在亚洲 ______ .(判断对错)19. 非洲以外的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是事实. ______ .三、简答题20. 如图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从图中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 ______ ;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 ______ ,再到 ______ ,直到制造并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 ______ ;从 ______ 到懂得御寒、遮羞以至今天着装的美化作用,无不体现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 ______ .(3)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使用 ______ ,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 ______的发展.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答案】1. B2. A3. C4. D5. A6. A7. A8. C9. D10. B11. D 12. C 13. B 14. B15. C16. D17. 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18. √19. ×20. 体形;使用工具;是否着衣;直立行走;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复杂的现代工具;赤身裸体;直立行走;工具;大脑【解析】1.解: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新生代是地球历史的最近6500万年的地质时代.新生代开始时,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部分绝灭,繁盛的裸子植物迅速衰退,为哺乳动物大发展和被子植物的极度繁盛所取代.因此,新生代称为哺乳动物时代或被子植物时代.哺乳动物的进一步演化,适应于各种生态环境,分化为许多门类.到第三纪后期出现了最高等动物--原始人类.故选B.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近几年经常考到的知识点,掌握好人类的进化历程才是关键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2.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故选:A.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进化中人与类人猿分界的标准,解答时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行走的意义方面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意义.3.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使后肢增长,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骨盆变短增宽,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和猿类分界的重要标志.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行走的意义方面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4.解: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脑容量不断增加.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早期的人类用火烤制食物来吃,使食物易于吸收,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与D无关.故选:D早期的人类用火烤制食物来吃,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5.解:发现于非洲的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一般.6.解: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故选A.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7.解: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智人,直立人之后未被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淘汰取代,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发展进化,最后演化成为现代人.故选:A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据此解答.熟知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掌握人类进化的几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中人的特点.8.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他们是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亿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生物进化最直接证据是化石.A古人类的骨骼比较硬,容易形成古人类化石.B.古人类用过的石器,是古人的遗物,也能形成古人类的化石.C.古人类的肌肉,容易被微生物分解,不能形成古人类的化石.D.古人类的足迹,是古人类的生活痕迹,可以形成古人类的化石.故选:C人类的起源(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3)最直接证据是化石.(4)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本题考查学生对化石的概念和形成过程知识点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9.解:由于环境的变化,如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出现冰川期导致森林减少,使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在距今约1000万年~2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关键是理解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0.解:黑叶猴、狒狒、金丝猴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不是类人猿;猩猩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是类人猿.故选:B.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做这题的关键是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11.解:A、东非人能使用工具,A正确.B、东非人能制造工具,B正确.C、东非人能使用火来烧考食物,C正确.D、东非人不能使用电脑,D错误.故选:D东非人是南方古猿的一个种曾经用过的名称,是L.利基为1959年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一个头骨建立的.近来大多数古人类学家已同意废弃这一属名,认为这个头骨是南方古猿的一个种──包氏种.古猿能制造工具盒使用工具,但不能使用电脑.12.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C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是近亲,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据此答题.关键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3.解:A、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A正确.B、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B错误.C、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其中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C正确.D、不同种族的人拥有大致相同的基因,其差别是极其微小的,因此他们应属于同一个物种.一般地说,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D正确.故选:B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据此解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明确该过程中的重大事件.14.解:A、人工取火,属于智人独有的特征,故正确;B、会制造工具,是能人、直立人、智人共有的特征,故不正确;C、现代人的平均脑容量在1400毫升左右,早期智人脑量较大,男女平均为1400毫升,故正确;D、能完全直立行走,是智人独有的特征,故正确.故选B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5.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故选:C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16.解:A、其他地区50~20万年前,没有北京猿人生活,是推测,不属于客观事实;B、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至20万年的直立人,是推测,不属于客观事实;C、北京猿人、亚洲直立人起源于非洲,是推测,不属于客观事实;D、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属于客观事实;故选:D.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关键点:了解客观事实和推测的区别.17.解:在地上生活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故答案为: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此题考查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了解过程即可解题.掌握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8.解:大猩猩:主要分布于非洲的喀麦隆、加蓬、几内亚、刚果、扎伊尔、乌干达等地.黑猩猩:黑猩猩分布于赤道非洲刚果河以北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分布较广泛,从东非的坦桑尼亚一直到西非的塞内加尔都能见到.长臂猿:长臂猿在世界上共有10种,它们的体形大小和毛色各有不同,集中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的大陆及岛屿上的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猩猩:有两个亚种,分别分布于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故答案为:√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与人类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分析解答.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了解类人猿的分布情况.19.解:在非洲发现了古人类化石.这是事实,而非洲以外的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就是人的一种推测了,应属于观点.故答案为:×.经过考察后得出的结论,应属于事实;推测得出的结论,应属于观点.对于事实和观点的判断,应根据是否已经被确认来判断.20.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从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①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体质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下肢更适于直立行走.②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一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③衣着上由赤身裸体发展到懂得御寒、遮羞.脑量逐渐增大,终于萌发了意识,产生了语言.(2)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3)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制造并使用工具,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大脑的发展.故答案为:(1)体形;使用工具;是否着衣;直立行走;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复杂的现代工具;赤身裸体(2)直立行走(3)工具(4)大脑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做此题要求我们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明确人与类人猿的关系,了解人和类人猿的区别等.。

人类的起源—杜效屹

人类的起源—杜效屹

前420万~前100万
前200万~前175万
直立人
前200万~前20万
进化的阶段
早期智人
时 间
前20万~前5万



眉嵴仍比较粗壮,头盖骨向后倾斜,颌 骨向前突出,工具更为先进,除石器外 还有骨器,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而且会 人工取火。 与现代人十分接近,脑颅增大,下颏明显, 能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还会制造长矛、 标枪,会用大兽皮等修建简单的房屋,用 骨针缝制衣物,还创造出了原始的艺术。 不同的人种已经开始分化和形成,并逐步 分布到世界各地。
北京直立人
周口店北京直立人
北京直立人
直立人头部复原图




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 早期智人--马坝人
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柳江人
晚期智人---山顶洞人
从猿到人的过渡,如果从拉玛古猿算起,大约经 过了1000多万年;如果从南方古猿算起,则有200 ~300万年。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过渡 时期的生物终于学会了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是 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 动物的最重要的特点,它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 段的结束。
智 人
晚期智人
前5万~前1万
仍生活在森林
现代类人猿 人类
森林 古猿
生活在草原
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制造和
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穿衣方面: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的一天
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 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 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 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 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 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人:具有语言能力,使用简单天然的工具
距今200万年
直立人:会用火,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170万年:元某直立人 100万年:和县、蓝田直立人 70万年: 北京直立人
距今20-180万年
火的使用 对于人类 的进化和 发展有什 么意义?
能够制造工具,是森林古猿能够进化 成人最关键的因素。
直立人:脑容量多达1088ML之间
智人:
惟一现存的人种,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脑容量与现代人相当1400 M L
距今1-20万年
智人: 制造石器和骨器,用于狩猎、捕鱼 修筑房屋和缝制衣物。
石球
三棱尖状器
智人: 制造石器和骨器,用于狩猎、捕鱼 修筑房屋和缝制衣物。
骨针
穿孔兽牙
智人: 制造石器和骨器,用于狩猎、捕鱼 修筑房屋和缝制衣物。
森林古猿发生的变化
现代类人猿的祖先
森林古猿
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
导致森林古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环境的变化
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标志是什么? 直立行走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人 南方古猿 森林古猿
直立人
智人
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能够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对人类的进化有什么意义? 使双手得到解放
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
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
类人猿喜欢群居,可勉强直立行走等。
人类和类人猿的区别
行走方式
类人猿 半直立行走
人类 直立行走
脑的发达程度


对工具的使用 使用天然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
从这些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距今1000-3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
类人猿
长臂猿
类人猿
猩猩
类人猿
黑猩猩
类人猿
大猩猩
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
颜面扁平,两眼长在一个平面
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
没尾巴,身体比猴大, 整个形态和人接近。
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
没尾巴,身体比猴大, 整个形态和人接近。
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
灵长类动物的拇指和其他四指分离,能形成抓握。
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进化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450-500ML)(约700ML) (约1088ML)(约1400ML)
脑容量的增加,是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 意识的基础。
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
高加索人 (白种人)
尼格罗人 (黑种人)
澳大利亚人 (棕种人)
蒙古利亚人 (黄种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