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整理

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整理

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整理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老师,就难以避开地要预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1一、自我介绍大家好,今日是我们政治第一节课,我是大家的政治老师,在接下来的一年半年,我会跟大家一起度过。

为什么是一年半呢,由于高二下学期我们会文理分科,假如你选择文科的话,我们或许还会一起度过三年。

我们这节课先放松一下,聊一些题外话。

今日这节课我们都聊什么内容呢?请看大屏幕首先我来简洁地介绍下自己。

名字就不再多说了,由于我从小就特殊喜爱当老师,所以就上了师范学校。

在这里也盼望大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早点规划,不要等到报志愿的时候才发觉对自己一点也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喜爱什么,能干什么,想干什么。

我留下了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假如你需要关心,可以联系我,假如你想和我真诚的沟通,欢迎骚扰二、学习态度信任每个上高中的同学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学习,要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争论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

首先问大家几个问题:1、你的幻想是什么?幻想这个词现在很泛滥,为什么我们以前不说呢?由于我们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具备实现幻想的条件。

当高考不再是成才的途径,当猎取学问的渠道不再是课堂,当你没有了内心的原始动力时,我们或许需要的是“幻想教育”而不是“饭碗教育”。

幻想才是你内心的原始动力,幻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有一句话叫“人若无志,与禽兽无异”。

要有目标,要趁早定目标,要定明确的目标。

我们今日的生活状态是由昨天打算的,明天的生活是今日目标的确立和实现的结果。

假如你的目标是做星星,就算落下来也比树高。

所以高中时代的我们,目标要早一点确立。

许多同学高考之后给我说,老师,我最终三个月疯狂的学习,效率比前两年半都高。

但是假如我从高一就早一点努力,坚持不断的努力,我或许就可以上一个更好的学校了。

盼望大家在三年之后高考完了不要对我说这句话,我们要过一种不懊悔的人生。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一框《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一框《体味文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教学内容】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③《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计划学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感受文化存在的普遍性及多样性;通过对不同文化现象的对比分析,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认识,体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列举身边的文化现象,培养准确表达看法的能力;通过对比文化现象的差别,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深入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综合归纳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现象的观察,引发学生对文化及其影响的兴趣;认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感受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不同的文化特征;增强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和主动性。

【学习目标】1.1-1 文化现象的多样性;1.1-2 文化的内涵;1.1-3 文化的性质与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教学难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教学方式及媒体】教学方式:遵循生活逻辑,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常见的文化现象。

媒体运用:投影片(PPT)。

【教材知识结构】【教学过程】(3)回答问题:今年春节你在哪儿过的年?你家过春节的年俗有哪些?你印象最深的年俗是什么?(4)学生回答: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文化各具特色。

(1)学生讨论回答:人类:社会实践个人:社会实践+文化教育(2)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中必然包含着人力的作用、【形成性练习】1.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C.文化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答案】A我们在《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据此回答2~3题。

2.这里所说的“文化”,就是()A.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的含义相近B.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C.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上的“文化”D.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答案】D3.根据上述规定,以下属于文化的有()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⑥企业的生产和广告营销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C4.在下列活动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A.①③⑤⑦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④⑤⑦D.①②④⑥⑦【答案】B【评价建议】学生对于“文化”一词可谓“耳熟能详:饮食文化、电影文化、校园文化……但是对于文化的内涵,却不一定真正理解。

高中政治生活第一课教学设计5篇

高中政治生活第一课教学设计5篇

高中政治生活第一课教学设计5篇高中政治生活第一课教学设计5篇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教师制定好教学设计是少不了的。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中政治生活第一课教学设计,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中政治生活第一课教学设计(篇1)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4个班的政治教学工作。

其中5、6班为文科班,7、8班为理科班。

按照本学期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及高二政治学科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现立足于高二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继续贯彻新课标理念,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同时为高考做好准备。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工作目标。

二、教学目标在高二,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法的指导,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点,构筑学科内知识体系,增强对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社会实际以及水平测试和高考的实际,努力增强政治课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探究性、创新性、德育性和趣味性,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

二、具体教学措施文科班:1、立足课标,明确课标精神和目的要求。

通过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新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明确新课标的目的要求,为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提供正确的方向。

2.真抓实干,踏踏实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1)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处理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和衔接,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期授课计划。

(2)发挥自身教学特长,在教学过程中作适当的、灵活的处理,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注重在学案的设计上,尽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习题注重知识的针对性、系统性,结构性。

(4)加强学法及解题方法的指导和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考点一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形式1.理清——文化的含义(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外延: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形式①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从动态角度看,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人们进行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图示法直观把握文化的内涵、外延与形式2.把握——文化的特点考点二文化的作用1.认识——文化的实质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相互交融(1)地位、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应对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辨清——文化的作用【真题回顾】(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19)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

“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课件(共36张PPT)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体味文化教学课件(共36张PPT)

二、文化是什么
1、内涵: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 其产品。
2、特征: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3) 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 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的是
—— 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二、文化是什么
1、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 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 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 识形态的部分。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
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 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
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5、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市
A 民素质的形成( )
A、离不开社会实践 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C、也可以是天生的 D、家庭教育最 重要
(1)小王到市场上买了二斤猪肉和一把芹菜。 (2)李教授发现了淡化海水新技术 (3)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4)黄果树瀑布景色十分壮观 (5)老王经营着一个杂货店 (6)黄山风景区有棵千年古松 (7)9月4日周五晚,全国快乐女声总冠军产生,江映蓉以绝 对优势当选。 (8)9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娱乐风景线》在新校举行大型文 艺演出,著名歌星费翔、董文华、杨臣刚等都登台献艺。 (9)刘主任将作为县人大代表出席了县人代会 。
思考:两幅图中谁更有文化?
这里的“文化”是作为人的“文化素养”,也可 以说是从人的文明程度来理解的。有的人知识文 化水平很高,但是缺乏人文素养的积淀,因而尽 管有很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同样缺乏文化修养。 因此,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加强 对自己人文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 第一框《体味文化》说课稿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   第一框《体味文化》说课稿

3、总结归纳教学法: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从对文化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
认识,从而明确了文化的内涵和力量。
返回
(一)导入(3-5分钟) 设置小表演:请班上几位舞蹈爱好者或唱歌爱好 者到讲台上表演精彩舞蹈或歌唱。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文化活动这种鲜活、 生动、直观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体 现新教材重体验、以生活主题为出发点以及乐学 好教的理念。
2、作用: 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 入深,剖析文化的内涵,探究文化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 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从而学生 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热情 。
返回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2)能力目标: 提高归纳分析能力、合作探究和实践参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激发对文化与生活的兴趣,增强对本地区、家乡文 化的认同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提高整个民 族的文化竞争力的使命感。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学生讨论:原始的石笋— 定海神针是文化吗?将石笋定 海神针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 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两 者有什么区别? 教师总结:文化是人类社 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 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 “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 得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 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返回
(三)课堂总结与板书设计(3分钟) 《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3、文化具有区域的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的特点 3、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三、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023年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

2023年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

2023年高中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中学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1一、自我介绍大家好,今日是我们政治第一节课,我是大家的政治老师,在接下来的一年半年,我会跟大家一起度过。

为什么是一年半呢,因为高二下学期我们会文理分科,假如你选择文科的话,我们或许还会一起度过三年。

我们这节课先放松一下,聊一些题外话。

今日这节课我们都聊什么内容呢?请看大屏幕首先我来简洁地介绍下自己。

名字就不再多说了,因为我从小就特殊喜爱当老师,所以就上了师范学校。

在这里也希望大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早点规划,不要等到报志愿的时候才发觉对自己一点也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喜爱什么,能干什么,想干什么。

我留下了电话和其他联系方式,假如你须要帮助,可以联系我,假如你想和我真诚的沟通,欢迎骚扰二、学习看法信任每个上中学的同学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学习,要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个学习看法的问题。

首先问大家几个问题:1、你的幻想是什么?幻想这个词现在很泛滥,为什么我们以前不说呢?因为我们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具备实现幻想的条件。

当高考不再是成才的途径,当获得学问的渠道不再是课堂,当你没有了内心的原始动力时,我们或许须要的是“幻想教化”而不是“饭碗教化”。

幻想才是你内心的原始动力,幻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有一句话叫“人若无志,与禽兽无异”。

要有目标,要趁早定目标,要定明确的目标。

我们今日的生活状态是由昨天确定的,明天的生活是今日目标的确立和实现的结果。

假如你的目标是做星星,就算落下来也比树高。

所以中学时代的我们,目标要早一点确立。

许多学生高考之后给我说,老师,我最终三个月疯狂的学习,效率比前两年半都高。

但是假如我从高一就早一点努力,坚持不断的努力,我或许就可以上一个更好的学校了。

希望大家在三年之后高考完了不要对我说这句话,我们要过一种不懊悔的人生。

这就须要我们要早立目标,每天变更一点点,每次变更一点点。

当人心中没有目标,心里就会一片漆黑,有目标的人如同内心举着火把,照亮你前行的路。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优秀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优秀教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文化的力量,从而懂得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2、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运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与力量 【教学难点】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方法】尝试“学案”导学,用好《第二教材》,引导学习先自学,做填空题,然后有重
点地讲解,夯实基础的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并当堂演练、点评,切记“先 学后教”,“授之以渔”,打造高效课堂。
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 20 世纪 80 年代
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结论:
(1)国内民主政治方面: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
7
更高的文化素养。 (2)国际政治斗争方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 内
中,我国 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 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材料二: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 年前还居于第 12 位,现已上升到第
4 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
齐驱。在美国 400 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 1/4 是文化企业。
化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健康的文化,抵制
落后、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自己的
力量。 3、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高二政治第一课教学案

高二政治第一课教学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政治教学案课型:复习课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必修学习要求】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学习要求】1、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第一框)2、理解世界观的含义,懂得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第二框)3、理解方法论的含义,懂得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第二框)4、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第二框)【重点、难点】:1、哲学与爱智之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第二框)【知识点梳理】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2.哲学源于:3.哲学是一门学问。

哲学的本义是:。

在汉语中:。

在马克思所说的是:。

4.哲学的任务:以下为第二框:5.世界观:6.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的世界观(2)哲学是关于的学问(3)哲学是的统一(4)哲学是对的概括和总结7.具体知识分为三类:、、8.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具体科学的进步哲学为具体科学【易错判断】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2、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哲学发展而发展。

3、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4、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课堂练习】1、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B、哲学是十分高深的,与生活无关C、哲学决定生活D、哲学是生活之外的思想大厦(考点1)2. 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 )A.认识世界需要智慧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3.“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就是辩证法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4.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高中政治 开学第一课(教案)

高中政治 开学第一课(教案)
学生认真听课,回答问题。
通过设问,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为接下来的内容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一、高中政治与初中的联系与区别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初中的政治课,也就是思想品德课学了什么吗?
(呈现PPT,引导学生回顾初中的政治课知识框架)
初中我们大体上学习了这些内容。那么这些内容中,同学们会发现哪个年级的内容与我们高中有一定的联系?
考试只是现象,更重要的是学政治给我们带来的重要作用
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我们国家要培育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观念的途径。这的确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互联网世界中,没办法分清是非。例如网络环境下出现的诸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各种文化思潮就是这种现象的最好证明。人们的价值理念会因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而扭曲,分别是否对错的标准越来越模糊。此外,国外的意识形态也会通过影视、资讯等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有些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迎合低级趣味,生产销售不健康的文化产品,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在这里可以举例说明)。
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评说“高中政治”
单元
开学第一课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一
学习
目标
1.知道初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区别
2.了解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原因
3.清楚如何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
重点
掌握如何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
难点
学习高中政治课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入高中可还习惯?我们面临着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新生活,还有新的课程。比如说我们这门课《政治》。其实,初中阶段,我们已经有一定的接触,与高中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那么,高中政治课会讲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好高中政治课?这节课,我们来评说“高中政治”!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学案1

高二《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学案1

4、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就是文化。

△考点3:文化的社会作用(一)、自我学习考点:△6、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在人们、的过程中转化为。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而且表现在。

(二)、易错点分析:5、文化是物质力量。

6、文化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促进社会发展。

(三)选择题训练:6、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①原生态文化具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的价值就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④原生态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A.① B.② C.②④ D.①②③④7、自2008年4月起,南京博物院免费对公众开放。

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

材料表明()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优秀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考点4.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一)、自我学习考点: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政治是经济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

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促进社会的发展,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有其自身的和相对的。

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二)、易错点分析: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促进经济、政治。

2、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高二《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高二《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9.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山东省兴起的农民“种文化”活动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农民通过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一活动不断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养。可见文化素养的形成途径有
①天生具有、与生俱来 ②体验社会生活 ③参加文化实践活动 ④接受知识文化教育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总结:“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
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3.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这种差别反映出
A.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B.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
C.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文化 D.我们的饮食生活就是文化
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等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生活第一课(2个课时)

文化生活第一课(2个课时)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第一框 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发展:文化无时不在 2、范围:文化无处不在(丰富多彩) 3、比较:文化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保证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 ②国 家要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 ③社会主文化建设可以 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④国家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经济调 节、市场监管
A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美国为首“巴统”在对中国出口高科技 产品的问题上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科技 技术和设备流入中国。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应该 A、加速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B、尽快改善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C、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D、立足于自力更生,努力开发所有的高科技技术,以免受制于人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 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 为基础
3、以共建“信用长三角”为主题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论 坛”于2004年5月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会议发布了被称为中 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信用宣言”的<<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 >>。长三角16个城市政府之所以要联合建设“信用长三角”, 是因为
经 济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导学案1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时 体味文化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导学案1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时  体味文化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课时体味文化主备人:张明永审核人:审批人:【学习目标】(激情投入,快乐学习)1、知识目标明确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自主学习】(要求:阅读、勾画标注、记忆。

建议:理解记忆;关键词记忆。

自查、互查、抽查)知识点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内容3、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

(非物质现象)(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非自然现象)(3)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非天生具有)(4)文化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

(非独立存在)知识点二文化的形式和社会作用1、文化的形式(1)(2)2、文化的社会作用3、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知识补充】1、文化内涵的理解“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概念,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1)“大文化”(广义):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广义的文化与“文明”含义相近);(2)“中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精神文明”)。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其实质是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小文化”(狭义):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拓展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

【高二】高二政治第一课学案新人教版

【高二】高二政治第一课学案新人教版

【关键字】高二浙江省桐庐县富春高级中学高二政治第一课学案新人教版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明确文化的内涵与形式、理解文化的力量;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了解不同性质文化的不同作用、把握当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比赛中的意义3.把握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和特点、懂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能结合实例说明文化的影响力4.理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课前预习一、文化的内涵与形式1、文化的内涵①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________范畴,是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

③文化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⑴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1)文化的内涵(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2)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3)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4)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5)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能力目标(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2)感受文化的力量,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重难点1.文化内涵的理解2.文化对人的素质形成的作用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序:1.文科学习的基本要求(1)上课听的同时必须要参与活动,文科的学习在理解,只有参与才能体会,特别是文化生活的学习,尤其如此。

我期末在评价各位的成绩时会加入课堂参与分(10分)。

(2)多积累一些社会关注与我们生活相联系的新闻,特别是对所有公民都有启发意义或是教育意义的现象,请准备一本本子记录,并留有适当的空间作分析记录,要求一个星期记录2个事例。

(3)知识的记忆是基本条件。

政治课的学习必须注意平时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这是学习和运用的基础。

(4)练习是必须的,基本要求是同步完成《学习与评价》,并自己准备一本同步的框题练习册,保证足够的练习量。

2.《文化生活》教材的体系结构《文化生活》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分别对应了课程标准的四个主题,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来展开。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最新范文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最新范文

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最新范文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政治第一课教案1国家财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国家财政》这一框承接了上一课个人收入分配这部分内容,是对国民收入的延展和深入。

同时又引出了下框税收,因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所以,本框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可以为学生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新的动力。

(二)学情分析有关财政领域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陌生的,平常生活中是较少关注的。

另外,财政知识是较为宏观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较难。

这需要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在情境中构建知识、情感升华,以达到知情融合。

本人根据以上新课标、本课的地位及学情,结合高一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基础,联系生活,确定本课时需达成三个目标:(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的含义,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能力目标:联系国家财政政策的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及其确立依据:教学重点: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这点,才能理解和掌握财政及为以后《税收》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财政的作用难点的依据:对于财政为什么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理论性比较强,牵涉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理解比较困难。

二、教法、学法分析: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1)文化的内涵(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2)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3)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4)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5)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能力目标(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2)感受文化的力量,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教学重难点1.文化内涵的理解2.文化对人的素质形成的作用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序:1.文科学习的基本要求(1)上课听的同时必须要参与活动,文科的学习在理解,只有参与才能体会,特别是文化生活的学习,尤其如此。

我期末在评价各位的成绩时会加入课堂参与分(10分)。

(2)多积累一些社会关注与我们生活相联系的新闻,特别是对所有公民都有启发意义或是教育意义的现象,请准备一本本子记录,并留有适当的空间作分析记录,要求一个星期记录2个事例。

(3)知识的记忆是基本条件。

政治课的学习必须注意平时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这是学习和运用的基础。

(4)练习是必须的,基本要求是同步完成《学习与评价》,并自己准备一本同步的框题练习册,保证足够的练习量。

2.《文化生活》教材的体系结构《文化生活》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分别对应了课程标准的四个主题,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来展开。

四个单元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成了《文化生活》教材的有机整体。

一、情境导入学生活动:视频播放“福娃”动画片。

你知道“福娃”的设计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特色?鱼(贝贝)、熊猫(晶晶)、奥运圣火(欢欢)、藏羚羊(迎迎)、京燕(妮妮)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被昵称为“五福娃”。

五个“福娃”中,头顶波涛文样的鱼娃“贝贝”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因为水在中国传统中象征着积聚”,传递的祝福是盛世繁荣;熊猫“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火娃“欢欢”象征着奥林匹克圣火,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藏羚羊“迎迎”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它身手敏捷,表现了奥运的运动特质和体育的灵动;燕子“妮妮”代表燕京以及大陆海洋和天空的统一体,把欢聚盛会的喜悦带给人们。

它们以“北京欢迎您”的谐音命名,将北京的祝福带给世界。

中国文化里有五行之说,又有很多用“五”象征的吉祥意义,“福娃”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五环是奥运会的象征,“五福娃”的色彩与奥林匹克五环一一对应,在全世界也具有极强的可视性和亲和力,充分体现了奥运文化。

“五福娃”的设计以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福文化作为整组吉祥物的阐释背景、以可爱的儿童作为标准化造型的基型、以外来的奥运圣火作为吉祥物的“老大”、以五个形象组合成一组吉祥物,这都体现出高贵典雅的东方文化与活力四射的现代奥运的完美融合。

其设计既体现了奥运文化的精神,又凝聚了中华文化的风格。

过渡:从奥运吉祥物“福娃”设计所体现的文化理念,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非常亲近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内涵。

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

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钱钟书)二、正文一、体味文化(一)文化“万花筒”学生活动:结合“福娃”的分析和教材P4的图片,你还能给大家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文化形式(现象)吗?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举例:“超女”、“莱卡好男儿”、话剧、舞台剧、杂技、舞蹈、曲艺、音乐、社会主义荣辱观、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仰韶文化”、“玛雅文化”学生活动:判断“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不对,艺术只是文化的一种形式)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学生活动:请列举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现象与大家分享。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A.从社会的角度,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文化的存在举例:如原始社会的“浙江河姆渡文化”、封建社会的“祭祀文化”、资本主义的“竞争文化”、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文化”B.从个人的角度,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有文化的存在举例:出生前的生育文化(中国的多子多孙到优生优育,西方的人本和生命尊重,不许堕胎)、出生时的文化现象(中国的“三朝、满月、百露、抓周”、西方的洗礼等宗教特色)、成长中的文化(中国是严教、呵护,西方的自由成长)、婚姻的文化、死亡的文化等等。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举例:从一个人的生活中也能看出,早晨在家有小区文化、路上有公交文化、上学有校园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逛街有商业文化、回家有社区文化、晚上偷偷地来个网络文化。

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学生活动:参照P6的内容,选择你熟悉的区域谈谈它们留给你的文化记忆。

举例:城市的市井文化、农村的乡土文化、山村的村野文化学生活动:不同的自然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环境,你能举例吗?举例:江南的婉约、山东的豪爽、四川的热辣;川剧的变脸让人感到神奇莫测;东北二人转,唱出东北人的淳朴豪爽;骑马、摔跤等则体现蒙古人豪迈奔放的性格;等等。

(二)文化是什么学生活动:前面我们了解了很多的文化现象,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

那就是到底什么是文化呢?请阅读P1/6—7,了解什么是文化,它有哪些特点?1.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概念解析:(1)动态理解: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

如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举例:行为艺术它没有具体的静态产品,动态的行为过程就是文化、艺术表演、精神创作等。

(2)静态理解:文化是人类具体的精神产品。

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文化的理解(1)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这就是说,文化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

当人类从第一次使用兽皮遮体、保存火种烘烤食物那一刻起,不仅诞生了文化,也从此离不开文化了。

(2)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

也就是说,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

举例:知识-文化-素养-魅力(3)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但我们观察所有文化现象都主要是着眼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归结为人们的精神生活。

学生活动〔探究作业设计〕请同学们自己选取一个你所熟悉的文化现象,阐述它对个人和社会具有怎样的力量体现。

(三)文化的力量学生活动:学生成果展示。

根据学生作业的情况,选取部分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引导出文化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巨大作用。

(来不及的作业,也可以改为课堂的随机发言)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且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学生活动:根据历史知识,说说《共产党宣言》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的影响。

举例:铁人精神、航天精神2.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

学生活动:选择你最爱的一本好书或是一个其他的文化现象,谈谈它对你的影响。

举例:黄色、暴力导致的青少年犯罪率大幅上升;封建迷信的泛滥对人的斗志的消磨(如烧香拜佛、星座血型说等);博彩业的功利主义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超女现象、芙蓉姐姐现象等奢望一夜成名)。

(认识一个人,可以看他的朋友和他爱读的书。

)(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举例:同样是农民运动,“奴化思想”下是翻身做地主,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马克思主义思想”下是翻身做主人,成为推动社会基本的动力。

希特勒的“人种净化”鼓吹日耳曼民族、消灭犹太人;“文化大革命”、袁世凯复辟、“补资本主义的课”的思潮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毛泽东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学生活动:“练一练”,由文化部、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将于2006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

本届网博会首次提出了“中国健康网络文化年”的理念,深刻地体现了政府部门在倡导净化网络空间,利用互联网积极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文化,逐步实现“以法治网”和“以德治网”并举,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的方针政策。

请用本课所学有关文化道理为打造“中国健康网络文化年”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学生活动:阅读P9材料,对材料中的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

((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政治活动包括: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文化活动包括: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2)旁听一次“听证会”、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两项活动不易归类,因为听证会包括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等;而到市场购物,也可能是到文化市场选购书籍、艺术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