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嗜酸性肉芽肿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PPT
![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313209284ac850ac02429b.png)
谢谢大家
现“纽扣样”死骨或双边征象 少数多个病灶相互融合, “地图样”表现
长骨
好发于骨干和干骺端,很少累及骨骺 骨破坏分两种类型, ①囊状破坏 平片呈单
个或多个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缺损区, 位于骨 髓腔内, 边缘清楚, 周围有轻度增生硬化, 可 有葱皮样骨膜反应。②溶骨性破坏 骨破 坏区形态不规则, 边缘模糊 骨皮质不同程度变薄, 但仍完整 骨膜增生, 病灶累及骨皮质出现葱皮样骨膜 反应,其范围常大于骨质破坏区, 而无 Codman 三角或肿瘤骨形成。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为30岁以下男性。以5~10岁较 多
常见的发病部位为颅骨、脊柱、肋骨、肩 胛骨及骨盆,也见于长管状骨,多为单发 性,也可多发
一般发病较慢,病情隐匿
临床表现
没有任何症状 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长管状骨的病变见于骨髓,早期很象尤文氏肉
瘤或感染的表现 承重的长管状骨可能会发生病理性骨折,有些
病人以病理骨折为首发症状 位于表浅部位的可触及骨的变化,长骨隆起肥
厚,大范围颅骨破坏时骨可凹陷 位于脊柱的病变最常受累的是颈椎,其次为胸
椎和腰椎,可并发脊柱侧凸或后突畸形,少数 病人可发生脊髓压迫症状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中度增多 血沉可轻微增高 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实验室检查
(4)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好发于干骺、骨干区,病 变范围较广泛,而骨膨胀较轻微,骨密度常不均 匀,可见粗大条纹或钙化骨化影或呈磨玻璃密度,
常伴骨骼畸形。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强的松注射疗法 (2)放疗:对放疗较敏感 2.手术治疗 (1)刮除植骨术 (2)瘤段切除术
预后
预后一般良好,很少复发。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少见病例肋骨嗜酸性肉芽肿 ppt课件
![少见病例肋骨嗜酸性肉芽肿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96719d31126edb6e1a1048.png)
[病历摘要]
肋骨嗜酸性肉芽肿
1、患者,女性,50岁;
2、以“右胸背部疼痛半年,近十余天增剧伴局部肿胀”入院;3、查体:右第7肋腋后
线处局部肿胀,可扪及6×3cm大小质中肿块,固定定, 有触痛,表面不光滑;
4、胸片示:右第7肋骨腋后线处可见长约4cm溶骨性破坏,肋骨下缘骨皮质消失,其中
顺行有断行之残留骨影,病灶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影; 2.1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以骨骼损害为主 ,或局限于骨的一种网状内皮细胞 增生症。病因不明 ,多认为与原发性免疫缺陷有关 。它能使组织细胞增 生 ,发生感染 ,使免疫缺陷加重 ,但随年龄增大 ,这种免疫缺陷有所减轻。 镜下见网状内皮细胞增生 ,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可有组织坏死。晚 期 ,组织细胞内形成泡沫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消失 ,最后结缔组织增生而纤 维化 ,甚至可骨化。 2.2 临床上本病好发于 20 岁以下青少年 ,男多于女 ,临床上常有较明显之 局部症状和体征 ,主要为疼痛、压痛、肿胀和肿块。颅骨肿块可有波动感。 少数病人可出现全身症状 ,如低热、乏力、食欲不振。 2.3 实验室检查可有嗜酸性细胞稍多和血沉中度加速。 2.4 本病预后良好 ,病灶经治疗后可修复 ,也可自愈。
1 X线表现 1.1 发病部位 颅骨、长骨、骨盆等部位。 1.2 X线所见 主要是骨质溶骨性破坏 ,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早期病灶 境界较清 ,周围骨质无异常改变 ,至后期 ,破坏区周围骨质常硬化而致密。不同部 位的病灶各有一定特点:1)颅骨:多累及顶骨和额骨 ,单发病灶多见。病变始于板 障 ,逐渐累及内外板和邻近软组织 ,大小约 1~5 cm。病灶呈类圆形穿凿样破坏或 多房性破坏 ,边缘硬化带少见 ,可跨越颅缝 ,也可破坏外板向外突出形成软组织肿 块;2)长骨:病变多累及骨干和干骺端 ,骨破坏区呈卵圆形或双房状轮廓 ,长轴与骨 干一致 ,边缘清楚 ,少有硬化。病变部位可见层状骨膜增生。病变大小约 1.1 cm×1.3 cm~3 cm×5 cm 大小;3)骨盆:病变部位不定 ,均呈局限性单房或多发骨质 破坏 ,周围伴有环形骨质增生带 ,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破坏区内均可见斑点状“钮 扣”样死骨。
肋骨嗜酸性肉芽肿
1、患者,女性,50岁;
2、以“右胸背部疼痛半年,近十余天增剧伴局部肿胀”入院;3、查体:右第7肋腋后
线处局部肿胀,可扪及6×3cm大小质中肿块,固定定, 有触痛,表面不光滑;
4、胸片示:右第7肋骨腋后线处可见长约4cm溶骨性破坏,肋骨下缘骨皮质消失,其中
顺行有断行之残留骨影,病灶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影; 2.1 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以骨骼损害为主 ,或局限于骨的一种网状内皮细胞 增生症。病因不明 ,多认为与原发性免疫缺陷有关 。它能使组织细胞增 生 ,发生感染 ,使免疫缺陷加重 ,但随年龄增大 ,这种免疫缺陷有所减轻。 镜下见网状内皮细胞增生 ,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可有组织坏死。晚 期 ,组织细胞内形成泡沫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消失 ,最后结缔组织增生而纤 维化 ,甚至可骨化。 2.2 临床上本病好发于 20 岁以下青少年 ,男多于女 ,临床上常有较明显之 局部症状和体征 ,主要为疼痛、压痛、肿胀和肿块。颅骨肿块可有波动感。 少数病人可出现全身症状 ,如低热、乏力、食欲不振。 2.3 实验室检查可有嗜酸性细胞稍多和血沉中度加速。 2.4 本病预后良好 ,病灶经治疗后可修复 ,也可自愈。
1 X线表现 1.1 发病部位 颅骨、长骨、骨盆等部位。 1.2 X线所见 主要是骨质溶骨性破坏 ,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早期病灶 境界较清 ,周围骨质无异常改变 ,至后期 ,破坏区周围骨质常硬化而致密。不同部 位的病灶各有一定特点:1)颅骨:多累及顶骨和额骨 ,单发病灶多见。病变始于板 障 ,逐渐累及内外板和邻近软组织 ,大小约 1~5 cm。病灶呈类圆形穿凿样破坏或 多房性破坏 ,边缘硬化带少见 ,可跨越颅缝 ,也可破坏外板向外突出形成软组织肿 块;2)长骨:病变多累及骨干和干骺端 ,骨破坏区呈卵圆形或双房状轮廓 ,长轴与骨 干一致 ,边缘清楚 ,少有硬化。病变部位可见层状骨膜增生。病变大小约 1.1 cm×1.3 cm~3 cm×5 cm 大小;3)骨盆:病变部位不定 ,均呈局限性单房或多发骨质 破坏 ,周围伴有环形骨质增生带 ,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破坏区内均可见斑点状“钮 扣”样死骨。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课件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a0b8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1.png)
案例总结
疾病特点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发病机制、病理特点等。
诊断要点
医生在诊断时应注意的要点和难点。
治疗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的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医生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 案。
06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最新研究进 展
研究方向
病因学研究
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发病机制,以期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 疗策略。
诊断技术
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 发病机制,以期发现更有效的 预防和治疗策略。
进一步优化诊断方法,提高早 期发现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继续开展药物治疗研究,探索 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其他治疗手段的效果因病例不同而异,可能存在一定的副 作用和风险。在治疗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和选择,根据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 是头部检查,有助于早期 发现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 如放射线、化学物质等, 以降低患病风险。
特征
该肿瘤通常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发 病,男性多于女性。其主要特征 是颅骨局部的疼痛和肿胀,有时 可出现癫痫、头痛等症状。
发病机制
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某种感染、 免疫反应或遗传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
嗜酸性肉芽肿的发生可能与局部组织 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但具体的发病 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流行病学
01
手术治疗通常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手术风险较高。术后恢复期需要注意防止感染、 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病变范围较广或位置较深的病例,手术治疗可能存在 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骨嗜酸性肉芽肿PPT课件
![骨嗜酸性肉芽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27d1ed58f5f61fb73666f2.png)
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
由Finzi于1929年首次报道,后由Jaffe1940
命名为嗜酸性肉芽肿。 本病为非脂质沉积症即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 胞增生症的一种。 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11 % , 占良性骨肿瘤 的3.18 %。
病因
未明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中度增多
血沉可轻微增高
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实验室检查
x线平片检查仍然是诊断本病最为重要的检
查方法 总的来说,早期表现为一过性溶骨性破坏, 有时边界不清,伴有层状骨膜反应。晚期 病变趋向于良性表现,边界清楚锐利并出 现硬化。骨膜可增厚亦可阙如
颅骨
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
生守鹏 2010-3-4
SAINTSIMON198238@
Case report
The patient, a 45 years old male The chief complaint is “testis swelling and
临床表现
没有任何症状 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长管状骨的病变见于骨髓,早期很象尤文氏肉
瘤或感染的表现 承重的长管状骨可能会发生病理性骨折,有些 病人以病理骨折为首发症状 位于表浅部位的可触及骨的变化,长骨隆起肥 厚,大范围颅骨破坏时骨可凹陷 位于脊柱的病变最常受累的是颈椎,其次为胸 椎和腰椎,可并发脊柱侧凸或后突畸形,少数 病人可发生脊髓压迫症状
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殊性炎症
现多认为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 它
能促使组织细胞增生, 发生感染, 使免疫缺 陷加重, 而随年龄增长这种免疫缺陷相对减 轻
内科学_各论_疾病:骨嗜酸性肉芽肿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骨嗜酸性肉芽肿_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c8e3cd7783e0912a3162a5f.png)
内科学疾病部分:骨嗜酸性肉芽肿>>>
病因:
致密呈实质团块的分布区,嗜酸性粒细胞 较少,而在嗜酸性粒细胞较多的分布区, 除嗜酸性粒细胞较多外,并常见数量不等 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泡沫细胞等。
内科学疾病部分:骨嗜酸性肉芽肿>>>
症状及病史:
骨嗜酸性肉芽肿症状_骨嗜酸性肉芽肿有 什么症状
自婴儿至老年均可发病,大多数病人 为30岁以下男性,以5~10岁较多。
内科学疾病部分:骨嗜酸性肉芽肿>>>
治疗:
不适于手术及放射治疗者可局部或全身应 用泼尼松和制菌剂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 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内科学疾病部分:骨嗜酸性肉芽肿>>>
预防: 骨嗜酸性肉芽肿预防_骨嗜酸性肉芽肿怎 么调理 暂无相关资料。
内科学疾病部分:骨嗜酸性肉芽肿>>>
内科学疾病部分:骨嗜酸性肉芽肿>>>
诊断:
骨嗜酸性肉芽肿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骨嗜 酸性肉芽肿
诊断 青少年及儿童患者,如患部有轻微疼 痛,X线片上呈现边缘锐利的溶骨性破坏, 有不规则的新生骨,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 细胞计数增高,应考虑本病。 鉴别 本病的单发性患者应与Ewing肉瘤、 慢性骨髓炎及骨结核相鉴别;多发性
有关症状: 牙槽突型、体型异常、步态异常、牙槽突 型、体型异常、步态异常、异型网织细胞、 进行性肉芽性溃疡坏死。
内科学疾病部分:骨嗜酸性肉芽肿>>>
检查项目: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骨关节及软组织CT 检查、骨显像。
内科学疾病部分:骨嗜酸性肉芽肿>>>
相关疾病: 长骨骨干结核、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血 管瘤、骨外尤文氏瘤、骨外软骨肉瘤。
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ppt课件
![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bdc13baeaad1f347933f46.png)
为嗜酸性肉芽肿
病例1
男,8岁,颈痛一月
短管骨
斑片状溶骨性,或小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皮质变薄,多 有骨膜反应
预后
良好 部分病例不经治疗可以自行修复
再见
病例1
21岁,女,头部包块就诊
病例2
13岁,女,发现头部肿物几天,疼痛,余无不适
病例3
男,26岁,间歇性头痛10天,抽搐1次入院。体查:左侧 头部可见隆起。否认外伤史
实验室检查:肿瘤相关抗原(OV、BR、C199、AFP、CEA) 阴性,ESR36(0-15),三大常规无特殊阳性发现。骨髓 穿刺无异常。腹部各脏器B超未见异常,胸部X片及CT未见 异常。ECT示左侧颞叶、额叶、顶叶之间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代谢异常增 高,拟恶性肿瘤骨转移可能性大。。
诊断: (左侧额顶部)Langerhans细胞组织增生症,病变累及颅骨、
皮下、肌肉组织与大脑皮质。
病例3
扁骨
锁骨、肩胛骨、骨盆: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破坏区边缘 膨胀 肋骨:单发囊状破坏
椎体
胸椎和腰椎多见,颈椎次之。 单囊或多囊骨质破坏多起于椎体,轻度膨胀,边缘硬化,
骨嵴; 溶骨性破坏,常累及一侧附件 晚期常病理性骨折,呈楔形或扁平椎,密度增高 椎间隙不窄 15岁以下扁平椎除非证实为其他原因,一般应首先考虑
2011
临床表现
性别:男:女=2.4:1 年龄:1~25,儿童及青年 部位:单发多见,颅骨、股骨、肋骨、肱骨、肋骨、髂骨、 肩胛骨、锁骨、胸椎、颈椎。多发,以椎体多见 病程:10天~5年 症状体征:疼痛、肿胀,病理骨折 化验检查:价值不大,部分可见白细胞高,嗜酸高,血沉 快。
X线表现——长骨
以股骨最常受累,其次为胫骨、肱骨等,骨干多见,其次 干骺端,多单发,病灶起源于骨髓腔并累及骨皮质,骨皮 质可变薄,甚至穿破、断裂,病变周围可见较局限软组织 肿块
病例1
男,8岁,颈痛一月
短管骨
斑片状溶骨性,或小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皮质变薄,多 有骨膜反应
预后
良好 部分病例不经治疗可以自行修复
再见
病例1
21岁,女,头部包块就诊
病例2
13岁,女,发现头部肿物几天,疼痛,余无不适
病例3
男,26岁,间歇性头痛10天,抽搐1次入院。体查:左侧 头部可见隆起。否认外伤史
实验室检查:肿瘤相关抗原(OV、BR、C199、AFP、CEA) 阴性,ESR36(0-15),三大常规无特殊阳性发现。骨髓 穿刺无异常。腹部各脏器B超未见异常,胸部X片及CT未见 异常。ECT示左侧颞叶、额叶、顶叶之间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代谢异常增 高,拟恶性肿瘤骨转移可能性大。。
诊断: (左侧额顶部)Langerhans细胞组织增生症,病变累及颅骨、
皮下、肌肉组织与大脑皮质。
病例3
扁骨
锁骨、肩胛骨、骨盆: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破坏区边缘 膨胀 肋骨:单发囊状破坏
椎体
胸椎和腰椎多见,颈椎次之。 单囊或多囊骨质破坏多起于椎体,轻度膨胀,边缘硬化,
骨嵴; 溶骨性破坏,常累及一侧附件 晚期常病理性骨折,呈楔形或扁平椎,密度增高 椎间隙不窄 15岁以下扁平椎除非证实为其他原因,一般应首先考虑
2011
临床表现
性别:男:女=2.4:1 年龄:1~25,儿童及青年 部位:单发多见,颅骨、股骨、肋骨、肱骨、肋骨、髂骨、 肩胛骨、锁骨、胸椎、颈椎。多发,以椎体多见 病程:10天~5年 症状体征:疼痛、肿胀,病理骨折 化验检查:价值不大,部分可见白细胞高,嗜酸高,血沉 快。
X线表现——长骨
以股骨最常受累,其次为胫骨、肱骨等,骨干多见,其次 干骺端,多单发,病灶起源于骨髓腔并累及骨皮质,骨皮 质可变薄,甚至穿破、断裂,病变周围可见较局限软组织 肿块
少见病例:肋骨嗜酸性肉芽肿ppt课件
![少见病例:肋骨嗜酸性肉芽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2abeab02768e9950e73805.png)
;....
4
;....
3
2.5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2.5.1 急性骨髓炎:临床表现为发病急 ,高热和明显中毒症状 ,患肢活动障碍 ,局部红肿和压 痛 ,X线表现为发病 2 周后干骺端骨松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 ,继而形成多数分散不规则的 骨质破坏区 ,骨小梁模糊 ,消失 ,破坏区边缘模糊 ,以后骨质破坏向骨干延伸 ,可达骨干 2/3 或 全骨干。骨皮质也遭破坏 ,并有不同程度骨膜增生和死骨; 2.5.2 尤文氏肉瘤:好发年龄 10~25 岁 ,病人往往有全身症状 ,如体温升高 ,白细胞增多和血沉 加速。初为间歇性隐痛 ,后迅速发展为持续性剧痛。肿块压痛显著 ,常有皮下静脉怒张 ,皮肤 发红 ,温度升高等 ,早期即可广泛转移。本病对放射线极为敏感 ,局部照射后 ,症状可显著改 善 ,骨破坏可见修复。X线表现无特征性 ,病变好发于长管骨的骨干。常表现为髓腔内不规则 形的溶骨性破坏及葱皮样骨膜反应 ,可出现放射状骨针; 2.5.3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好发于干骺 - 骨干区 ,病变范围较广泛 ,而骨膨胀较轻微 ,骨密度常 不均匀 ,可见粗大条纹或钙化骨化影或呈磨玻璃密度 ,常伴骨骼畸形。 由于发病部位和病程不同 ,致本病的 X线表现存在多样性和易变性 ,给诊断带来困惑。因 此 ,20 岁以内病人 ,无全身症状 ,具有血沉加快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X组表现在颅骨、骨盆、 肋骨、长骨等部位 ,呈单发或多发溶骨性骨破坏;长骨干卵圆形破坏 ,骨皮质变薄及层状骨膜 增生 ,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活组织检查对于本病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
[病历摘要]
肋骨嗜酸性肉芽肿
1、患者,女性,50岁;
23、查体:右第76×3cm大小质中肿块,固定定, 有触痛,表面不光滑;
4、胸片示:右第7肋骨腋后线处可见长约4cm溶骨性破坏,肋骨下缘骨皮质消失,其中顺行有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
生守鹏 2010-3-4
SAINTSIMON198238@
. 2020/7/10
1
Case report
The patient, a 45 years old male
The chief complaint is “testis swelling and pain for 1 month”
. 2020/7/10
12
. 2020/7/10
13
脊柱
椎体病变以单发者居多,也可多个椎体相 邻或间隔同时受累,但椎间隙多保持正常
患椎主要表现为单囊或多囊状骨质破坏, 有轻度膨胀,边缘硬化,破坏区内可见骨 嵴
病变亦可单纯呈溶骨性破坏,边缘不规则, 并可累及椎弓根
晚期椎体常发生病理性压缩变薄,呈楔状 或高度致密的平板状改变,其横径及前后 径均超出正常椎体。
(3)血管瘤:病变区骨质膨胀,内外板破坏,呈栅栏 状或网眼状
(4)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好发于干骺、骨干区,病变 范围较广泛,而骨膨胀较轻微,骨密度常不均匀, 可见粗大条纹或钙化骨化影或呈磨玻璃密度,
常伴骨骼畸形。
. 2020/7/10
18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强的松注射疗法 (2)放疗:对放疗较敏感 2.手术治疗 (1)刮除植骨术 (2)瘤段切除术
. 2020/7/10
7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中度增多 血沉可轻微增高 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 2020/7/10
8
实验室检查
x线平片检查仍然是诊断本病最为重要的检 查方法
总的来说,早期表现为一过性溶骨性破坏, 有时边界不清,伴有层状骨膜反应。晚期 病变趋向于良性表现,边界清楚锐利并出 现硬化。骨膜可增厚亦可阙如
. 2020/7/10
14
. 2020/7/10
15
病理
肉眼所见 外观呈灰色或草黄色,质地较软, 有时呈半液体状,常含有暗红色出血区和 黄色液化坏死区
镜下所见 典型的EGB以大量Langerhans细胞 成片块状增生及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 特征
. 2020/7/10
16
诊断
【诊断要点】 1.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X线表现病灶呈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楚,
22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2020/7/10
. 2020/7/10
4
病因
未明 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殊性炎症 现多认为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 它
能促使组织细胞增生, 发生感染, 使免疫缺 陷加重, 而随年龄增长这种免疫缺陷相对减 轻
. 2020/7/10
5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为30岁以下男性。以5~10岁较 多
常见的发病部位为颅骨、脊柱、肋骨、肩 胛骨及骨盆,也见于长管状骨,多为单发 性,也可多发
. 2020/7/10
19
预后
预后一般良好,很少复发。
. 2020/7/10
20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 2020/7/10
21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 2020/7/10
. 2020/7/10
2
Laboratory tests : x-ray MRI
a lesion is found in the metaphysis of left higher femoral bone in the center of the medullary cavity,with sharp borders no periosteal reaction,joint space is normal.the Lesion appeared hypointense on T1 image ,enhanced scanning showed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
. 2020/7/10
3
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
由Finzi于1929年首次报道,后由Jaffe1940命 名为嗜酸性肉芽肿。
本病为非脂质沉积症即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 胞增生症的一种。
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11 % , 占良性骨肿瘤的 3.18 %。
一般发病较慢,病情隐匿
. 2020/7/10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临床表现
没有任何症状 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长管状骨的病变见于骨髓,早期很象尤文氏
肉瘤或感染的表现 承重的长管状骨可能会发生病理性骨折,有 些病人以病理骨折为首发症状 位于表浅部位的可触及骨的变化,长骨隆起 肥厚,大范围颅骨破坏时骨可凹陷 位于脊柱的病变最常受累的是颈椎,其次为 胸椎和腰椎,可并发脊柱侧凸或后突畸形, 少数病人可发生脊髓压迫症状
长管状骨有骨膜反应,脊柱病变可表现为 扁平锥 3.病理检查常见的病理学特征为间质细胞 增生及白细胞侵润,而白细胞则以嗜酸性 细胞为主
. 2020/7/10
17
【鉴别诊断】
(1)急性骨髓炎: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高热和明显中 毒症状,患肢活动障碍,局部红肿和压痛
(2)尤文氏肉瘤:好发年龄10~25岁,病人往往有全 身症状,如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和血沉加速。肿 块压痛显著,常有皮下静脉怒张,皮肤发红,温度 升高等,早期即可广泛转移。
. 2020/7/10
9
颅骨
以额骨多见,其次为顶骨和枕骨 病灶呈圆形穿凿样骨质缺损,边缘锐利,
伴有硬化 内板破坏多见,内外板破坏不完全时可出
现“纽扣样”死骨或双边征象 少数多个病灶相互融合, “地图样”表现
. 2020/7/10
10
. 2020/7/10
11
长骨
好发于骨干和干骺端,很少累及骨骺
骨破坏分两种类型, ①囊状破坏 平片呈单 个或多个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缺损区, 位于骨髓 腔内, 边缘清楚, 周围有轻度增生硬化, 可有葱 皮样骨膜反应。②溶骨性破坏 骨破坏区形 态不规则, 边缘模糊
骨皮质不同程度变薄, 但仍完整
骨膜增生, 病灶累及骨皮质出现葱皮样骨膜反 应,其范围常大于骨质破坏区, 而无Codman 三 角或肿瘤骨形成。
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
生守鹏 2010-3-4
SAINTSIMON198238@
. 2020/7/10
1
Case report
The patient, a 45 years old male
The chief complaint is “testis swelling and pain for 1 month”
. 2020/7/10
12
. 2020/7/10
13
脊柱
椎体病变以单发者居多,也可多个椎体相 邻或间隔同时受累,但椎间隙多保持正常
患椎主要表现为单囊或多囊状骨质破坏, 有轻度膨胀,边缘硬化,破坏区内可见骨 嵴
病变亦可单纯呈溶骨性破坏,边缘不规则, 并可累及椎弓根
晚期椎体常发生病理性压缩变薄,呈楔状 或高度致密的平板状改变,其横径及前后 径均超出正常椎体。
(3)血管瘤:病变区骨质膨胀,内外板破坏,呈栅栏 状或网眼状
(4)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好发于干骺、骨干区,病变 范围较广泛,而骨膨胀较轻微,骨密度常不均匀, 可见粗大条纹或钙化骨化影或呈磨玻璃密度,
常伴骨骼畸形。
. 2020/7/10
18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强的松注射疗法 (2)放疗:对放疗较敏感 2.手术治疗 (1)刮除植骨术 (2)瘤段切除术
. 2020/7/10
7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中度增多 血沉可轻微增高 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 2020/7/10
8
实验室检查
x线平片检查仍然是诊断本病最为重要的检 查方法
总的来说,早期表现为一过性溶骨性破坏, 有时边界不清,伴有层状骨膜反应。晚期 病变趋向于良性表现,边界清楚锐利并出 现硬化。骨膜可增厚亦可阙如
. 2020/7/10
14
. 2020/7/10
15
病理
肉眼所见 外观呈灰色或草黄色,质地较软, 有时呈半液体状,常含有暗红色出血区和 黄色液化坏死区
镜下所见 典型的EGB以大量Langerhans细胞 成片块状增生及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 特征
. 2020/7/10
16
诊断
【诊断要点】 1.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2.X线表现病灶呈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楚,
22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2020/7/10
. 2020/7/10
4
病因
未明 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特殊性炎症 现多认为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 它
能促使组织细胞增生, 发生感染, 使免疫缺 陷加重, 而随年龄增长这种免疫缺陷相对减 轻
. 2020/7/10
5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为30岁以下男性。以5~10岁较 多
常见的发病部位为颅骨、脊柱、肋骨、肩 胛骨及骨盆,也见于长管状骨,多为单发 性,也可多发
. 2020/7/10
19
预后
预后一般良好,很少复发。
. 2020/7/10
20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 2020/7/10
21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 2020/7/10
. 2020/7/10
2
Laboratory tests : x-ray MRI
a lesion is found in the metaphysis of left higher femoral bone in the center of the medullary cavity,with sharp borders no periosteal reaction,joint space is normal.the Lesion appeared hypointense on T1 image ,enhanced scanning showed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
. 2020/7/10
3
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
由Finzi于1929年首次报道,后由Jaffe1940命 名为嗜酸性肉芽肿。
本病为非脂质沉积症即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 胞增生症的一种。
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11 % , 占良性骨肿瘤的 3.18 %。
一般发病较慢,病情隐匿
. 2020/7/10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临床表现
没有任何症状 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长管状骨的病变见于骨髓,早期很象尤文氏
肉瘤或感染的表现 承重的长管状骨可能会发生病理性骨折,有 些病人以病理骨折为首发症状 位于表浅部位的可触及骨的变化,长骨隆起 肥厚,大范围颅骨破坏时骨可凹陷 位于脊柱的病变最常受累的是颈椎,其次为 胸椎和腰椎,可并发脊柱侧凸或后突畸形, 少数病人可发生脊髓压迫症状
长管状骨有骨膜反应,脊柱病变可表现为 扁平锥 3.病理检查常见的病理学特征为间质细胞 增生及白细胞侵润,而白细胞则以嗜酸性 细胞为主
. 2020/7/10
17
【鉴别诊断】
(1)急性骨髓炎: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高热和明显中 毒症状,患肢活动障碍,局部红肿和压痛
(2)尤文氏肉瘤:好发年龄10~25岁,病人往往有全 身症状,如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和血沉加速。肿 块压痛显著,常有皮下静脉怒张,皮肤发红,温度 升高等,早期即可广泛转移。
. 2020/7/10
9
颅骨
以额骨多见,其次为顶骨和枕骨 病灶呈圆形穿凿样骨质缺损,边缘锐利,
伴有硬化 内板破坏多见,内外板破坏不完全时可出
现“纽扣样”死骨或双边征象 少数多个病灶相互融合, “地图样”表现
. 2020/7/10
10
. 2020/7/10
11
长骨
好发于骨干和干骺端,很少累及骨骺
骨破坏分两种类型, ①囊状破坏 平片呈单 个或多个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缺损区, 位于骨髓 腔内, 边缘清楚, 周围有轻度增生硬化, 可有葱 皮样骨膜反应。②溶骨性破坏 骨破坏区形 态不规则, 边缘模糊
骨皮质不同程度变薄, 但仍完整
骨膜增生, 病灶累及骨皮质出现葱皮样骨膜反 应,其范围常大于骨质破坏区, 而无Codman 三 角或肿瘤骨形成。